六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小肠的生理功能
分清别浊
实际上是脾的运化升清和胃的降浊功能的综合体现。 故小肠分清别浊失常,多从脾胃论治。 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 ,还吸收了大量多余的水液 , “小肠主液”。 分清别浊异常:小便短少、泄泻、便溏。 治疗泄泻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
21
车前子
四
大 肠
大肠亦居腹中, 其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 大肠的上段称为“回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结肠上段; 下段称为“广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乙状结肠和直肠。 大肠亦是一个管腔性器官,呈回环迭积之状。 大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互为表里。
山 楂
病理:胃受纳腐熟水谷失常: 胃脘胀痛,纳呆厌食,嗳腐食积,或多食善饥等。
14
2. 胃的生理特性
(1)胃主通降 ‘ the stomach condition
枳 实
descend’,‘unobstructed
functions
to
胃主通降是指胃的气机宜保持通畅下降的特性。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后的食糜,下输入小肠,进一步消化 吸收; 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和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24
大肠的生理特性
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并不断地将其排出体外, 故大肠必须保持通降下行的生理特性。
厚朴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尤以大肠为最。
25
五
膀胱
膀胱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 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 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连,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 膀胱与肾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41
(二)肺与大肠
从胚胎发育的角度来看, 肺、气管与肠的结构来源是相同的, 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结构基础。 杏 仁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理病理基础:
胃肠道内气体主要依靠肠壁血液循环吸收,由肺部排出。 肠内气体经肠壁血液循环吸收再由肺部排泄的量 较由肛门排泄的量高出约20多倍。
36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阴阳表里的关系
脏 腑 阴 阳 里 表 “化生气血,贮藏精气” “受盛传化水谷”
脏腑经络相互联属,互为表里 同一系统功能中, 生理功能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直接、密切的联系
37
(一)心与小肠
生理上,
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使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功能正常; 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将其清者吸收, 经脾气升清而上输心肺,化生气血以养其心。
12
1. 胃的生理功能
receive and digest food
(1) 胃主受纳水谷 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 饮食由胃加以接受和容纳,暂存于胃腑之中, 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
13
1. 胃的生理功能
(2) 胃主腐熟水谷
是指胃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食糜进入小肠,经脾的运化,精微物质运输营养全身。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 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才能使之顺利进行。
2.主泌别清浊 To separate the lucid from the turbid
指小肠在对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行进一步消化的同时,随之进 行的分清别浊的功能。
分清:将经过小肠化物功能化生的水谷精微加以吸收,再通过脾 的升清和散精作用上输心肺,输布全身;
别浊:将食物中的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 排出体外;水液通过肾和膀胱形成小便;
15
2. 胃的生理特性
(1)胃主通降
胃通降:降食糜、降浊。 降后才能受纳
病 理: 胃失通降,食糜不降, 纳差、浊气不降,口臭、脘腹胀闷疼痛、便秘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莱菔子
16
2. 胃的生理特性
(2)喜润恶燥
胃为阳明燥土,属阳 胃中津液充足, 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生理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29
益智仁
萹 蓄
30
六
三焦
the triple energizer
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五脏六腑之中,唯三焦最 大,无与匹配,故三焦有“孤府”之称。 三焦的部位划分: 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 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 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和 女子胞等。
第二节
六
腑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
“传化物” 受盛和传化水谷, 消化、传导和输送水谷、津液及糟粕。 ‘to transmit and transform food’
1
六腑的生理特点:“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六腑的生理特性:通降下行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 。 六腑通和降的太过或不及, 都会影响饮食水谷的受盛和传化。
1.上焦如雾 The upper energizer is like ‘fog’ 上焦心肺宣发卫气,敷布精微,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如雾露之溉 2.中焦如沤 The middle energizer is like maceration 中焦脾胃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气血的作用。 3.下焦如渎 The lower energizer is like sewer 下焦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主分别清浊,排泄废物的作用。
病理上,
心火亢盛,可下移于小肠,称“心移热于小肠”, 小肠热盛,亦可循经上炎于心。 可见口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 治则:清心火、利小便
38
(一)心与小肠
连 翘
胃肠激素的研究进展: 肠道分泌的多肽激素对心血管具有重要的生理效应 小肠S细胞分泌的促胰酶可使心排出量增多,对肠系膜动脉、肝动 脉有直接扩张作用,从而有利于小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半结扎小肠可引起心脏的变化,肉眼、镜下均可见心脏有不同程 度的病理损害, “神志之心”——“脑” 在脑内和肠道中有很多相同的神经递质: 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多巴胺、5-HT、血管 活性肠肽、胃泌素、神经降压素、生长抑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脑啡肽等。
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
32
三焦的生理功能
2.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人体津液输布运行与排泄的道路称为水道。 全身的水液代谢,必须以三焦为通道,由肺、脾、肾等脏 腑的协同作用完成,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
三焦对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三焦通行元气和疏通水道的功能是相互关联的。
33
2. 三焦的生理特性
1.主受盛化物
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而来的初步消化了的食物,起到 了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 经胃初步消化了的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 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通过肝、脾的功能将饮 食水谷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
受盛化物失调:消化吸收障碍:腹胀、腹痛、腹泻、便溏。
19
小肠的生理功能
7
胆的生理功能
2.主决断
与肝调畅情志相表里 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 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 确保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病理:胆怯怕事,或数谋略而不决,善恐易惊,失眠多梦等。
8
9
子时又称夜半,又名子夜、中夜,23点整至凌晨1点整。是 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鼠在这段时间最活跃。 对应足少阳胆经,胆气始生,“子时一阳生”,在子时,阳 气刚刚露个头,非常的柔弱。 所以养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子时前睡觉,这样 才能慢慢地把这点阳气养起来。
10
二 胃
The stomach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连食道,下通小肠。 胃腔称为胃脘,分为三部: 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上连食道 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下通小肠 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脘。 贲门,幽门,是饮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
11
胃与脾同居中焦,互为表里; 在五行属土,但胃为阳明燥土,属阳; 脾为太阴湿土,属阴。
石 斛
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胃阴每多受损。 治疗胃病时,保护胃阴。用苦寒泻下药时,应中病即止,以免 耗损阴液。
17
三
小 肠
小肠位于腹中, 其上口与胃之幽门相接, 下口与大肠相连,大小肠相接处称为阑门。
小肠是一个比较长的,中空环叠的管状器官。
小肠与心经脉相互络属,故与心互为表里。
18
小肠的生理功能
22
大肠的生理功能
主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 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 形成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经肛门而排出体外。
“传导之官”
23
湿热蕴结大肠,气机阻滞: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大肠虚寒,水谷不化:肠鸣、腹痛、泄泻; 大肠实热,消烁津液或大肠津亏:大便秘结不通。
胆属阳属木,与肝相表里, 肝为脏属阴木,胆为腑属阳木。
4
胆的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store and excrete the bile.
胆汁是肝之余气凝聚而成。由胆腑浓缩并加以贮藏。 (肝细胞分泌的外分泌液,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汁在肝的疏泄作用下,注入肠中, 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
39
(一)心与小肠
最新的研究表明,心理过程与消化系统紧密相联 中枢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内脏会出现与肠功能紊乱相似 的特征。 人在生气时,常常会感到胃疼。 40%的肠功能紊乱病人忍受着恐惧症和经常性抑郁的困扰。 研究发育和进化的生物学家发现, 最初的神经系统分为两部分:
大脑神经中枢和胃肠道神经系统
27
膀胱的生理功能
2. 排泄尿液
尿液贮存于膀胱,
泽 泻
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量的时候, 通过肾的气化作用, 使膀胱开合有度,尿液可以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
28
膀胱的生理功能
膀胱的贮尿功能,有赖于肾气的固摄, 若肾气不固,则膀胱失约, 可见遗尿,甚则小便失禁。
膀胱的排尿,有赖于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 若气化失司,则膀胱开合不利, 可见尿频、尿急、尿痛、淋涩、排尿不畅, 尿少、尿闭、甚则癃闭。
通过迷走神经系统保持着一种松散的联系
40
(二)肺与大肠
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生理上
肺气气机调畅,清肃下降,通调水道、布散津液, 能促进大肠的传导、糟粕的排出。 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病理上
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 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 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 影响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
34
水液代谢示意图
宣发
脏腑 皮毛 汗
清中之清
升 清
肺
清通 中调 之水 浊 中 之 清
水饮
胃
清
脾
浊道
分 (运化) 浊中之浊 气化
小肠
泌浊
肾
(气化)
膀胱
尿
大肠
35
三焦为运行水液的通道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的生理功能各不相同,
但都是传化水谷、布行津液的器官。 集中为水谷受纳运化、水液代谢的系统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津液的生成输布、废物的形成排泄等 是六腑在既分工又合作的情况下共同完成的。 六腑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维持其正常的生理状态。 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六腑以通为补。
2
一
胆
The gallbladder
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 肝与胆互为表里,有经脉相互络属。
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内藏胆汁。 胆汁精纯、清净、味苦、黄绿色精汁
——————
胆有“中精之腑” “中清之腑”之称。
3
胆的形态结构与其它五腑相似, 故为六腑之一。 胆内藏之胆汁为精微物质, 与五脏“藏精气”的作用相似, 故又为奇恒之府之一。
肝脏 按其部位,属中焦, 但功能上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与肾一并划归下焦。
按其部位划分的三焦实际上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概括。
31
三焦的生理功能
1.通行元气
元气来源于肾, 先天之精为基础,后天之精以充养,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脏腑之本。
元气 通过三焦输布到五脏六腑、全身各部, 推动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5
胆的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肝气郁结、湿热蕴结肝胆,肝疏泄失调:
茵 陈
胆汁的分泌排泄受阻,胆汁郁滞:消化不良:胸胁胀满疼 痛、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便溏等。 胆汁排泄不畅,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发为黄疸。 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口苦、呕吐黄绿苦水。
金钱草
6
胆的生理功能
2.主决断
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1)决断能力:人体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能力; (2)决断准确,恰如其分,不偏不倚,“中正之官”
26
膀胱的生理功能
1. 贮存尿液 storing and discharging urine.
依靠肾的固摄作用正常
人体的津液通过肺、脾、肾等脏的作用, 布散全身,发挥其滋养濡润机体的作用。
其代谢后的部分则下归于肾, 经肾的气化作用,升清降浊。 清者回流体内, 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由膀胱加以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