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的民族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知识点精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西汉的建立1、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文景之治”与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A、文景之治(1)指导思想: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2)背景:①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严刑峻法)②汉初经济凋敝,社会混乱。
③汉初基本沿袭秦制,但施政方针将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作为首要任务。
(3)表现: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4)结果和影响:①影响出现“文景之治”,即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为汉中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强盛奠定了基础。
②结果: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王国问题,最终被平定)B、汉初政治制度①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②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惩亡秦孤立之败”概况地方实行郡、县二级制,郡有太守(京师所在地设内史或京兆尹,级别高于一般郡)、郡尉、郡丞。
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由太守分别任用。
郡下设县(有少数民族地方设道),县设令或长,之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
分封的有王国与侯国(选必1)影响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景帝和武帝后,诸侯国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③七国之乱: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但很快被平定。
3、西汉的强盛(1)背景:急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困境:①政治:诸侯坐大,威胁中央集权;相权过重,影响皇权②经济:土地兼并,豪强势大,③思想:思想混乱,“无为”思想无法适应大一统需要④外部: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有利:①经过休养生息,国力强盛,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武力平叛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2)巩固统治措施:措施作用政治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即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列侯归郡统辖,由皇帝制定封号。
秦汉时期西部氐羌介绍
秦汉时期西部氐羌介绍秦汉时,活动于西部的民族主要是氐与羌。
文献上氐、羌虽并称,两者关系却较为复杂:或认为氐、羌同源,氐出于羌;或认为氐、羌不同,习俗有异。
就文献记载而言,氐、羌二字使用并不严格,此处称氐,彼处呼羌,如白马氐、白马羌,如武都氐、武都羌,等等。
从相关记载及五胡十六国来看,氐、羌皆在“五胡”之列,且都曾建立过政权。
所以,氐、羌即便同源,却是异流发展,应属不同人群。
除“白马氐”外,关于氐人,两汉正史并无专门记载,仅在叙述“西南夷”或羌人历史时被约略提及。
白马氐所居武都土地险阻,“有麻田,出名马、牛、羊、漆、蜜。
氐人勇戆抵冒,贪货死利”(《后汉书·南蛮传》)。
魏晋以后的一些文献,如《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简单提到氐人的习俗:氐人俗能织布,善种田,编发,嫁娶与羌有相似处,等等。
关于羌人,自商代以来就不断出现于典籍、甲骨、金文中,《后汉书·西羌传》更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记录其历史的文献,学者因此建构出几乎与中国历史平行等长的羌族史。
近二三十年来,台湾学者王明珂以羌族史研究为契机,对我们所“熟知”的“羌族史”提出挑战,不仅有力冲击了既有的民族史书写“典范”,也使我们有机会反思秦汉的边疆民族问题。
本节以羌人历史的叙述为主,并提及王明珂的“边缘理论”。
通常,历史学界对“民族”的界定,主要基于以下假设:民族是一群有共同血缘、语言与文化特征的人群。
以此假设为前提,进行民族史研究:以构成此“民族”人群的内部客观特征,如体质、语言、文化等为研究对象,追溯有相同或相似客观特征的人群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经由这种溯源,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来源,及它与其他民族的宗裔分合关系,并在如此的时间深度上构成一个民族的历史。
这个基本假设及相关研究方法,从理论到实践今天均受到强烈质疑。
从当今世界各民族现况来看,共同的体质、语言、文化特征,并非构成一个族群或民族的必要因素。
譬如,以语言来说,说羌语的不一定都是羌族,羌族不一定都会(或愿意)说羌语。
西汉民族交融史实
西汉民族交融史实汉代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其“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汉书》卷六一《张骞李广利传》),将先秦以来人们的大一统理想变成了现实。
在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巩固过程中,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促进民族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里所谓民族交往,主要是指汉政权与边地各少数民族政权间的交往,也包括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民族与四邻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往来;而交往的形式往往会根据政治需要和民族区域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随着民族间交往的加深,必然会促进民族的融合;而这种民族融合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少数民族的汉化,也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民族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汉代的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角度,对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过程作出解说。
一、汉匈和战与南匈奴的内附和逐渐汉化匈奴作为族称,文献记载始见于战国;而考其族源,学者大多认为与殷周以来鬼方、獯鬻、荤粥、猃狁、胡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匈奴应该是在这些族群的基础上吸收周围各族而形成的。
匈奴民族最初的活动中心在今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及大青山一带,后来逐渐移至漠北。
在冒顿单于以前,匈奴作为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长期以来只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内部各氏族、部落“自有君长”,彼此间没有永久的盟约关系。
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亦即西汉建立前后,通过采取一系列巩固内政、兴建制度的强化统治举措,同时不断进行征伐,最终结束了长期以来各部互不统属的局面,建立起了一个东尽辽东、西达葱岭、北至贝加尔湖、南抵长城的奴隶制帝国。
在整个两汉时期,北方的匈奴帝国虽然在汉武帝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却始终是汉朝需要面对的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汉匈关系是汉朝民族关系的重要一环。
在两汉时期的汉匈关系史上,和亲与战争是汉匈双方最普遍的两种交往方式。
作为汉朝而言,它与匈奴的和亲,一开始是迫不得已之举,而在后来的与匈奴的交往过程中,这种和亲往往被当做调整与匈奴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和亲对于汉朝而言,无论是对巩固政权统治,还是加强与匈奴的交往,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前四史”的民族传记与秦汉时期的民族史研究
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 《周本纪》则记述了华夏族的形成与发展,《秦始皇
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 本纪》《项羽本纪》是记述华夏族在 民 族 名 称 向
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 “汉”转化阶段相关情况的关键文献,《高祖本纪》
着矣。且夫 孝 始 于 事 亲,中 于 事 君,终 于 立 身。 《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期担任太 史令,一直非常希望写一部多民族中国的国家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MZ004);2019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2019041) 作者简介:李艳峰(1976—),男,云南昆明人,昆明学院西南边疆民族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南方民族史和跨境
秦汉是统一多民族中国国家建设的第一个 高峰期,整 个 国 家 的 政 治 制 度、经 济 发 展 和 文 化 建设必须与国家建设相适应,所以对统一多民族 中国国家历史的书写成为了统一多民族中国国 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杰出的历史学家及其著作不 断涌现,以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力支持着统一多民 族中国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汉代的民族史 研究是统一多民族中国民族历史文本书写与民 族历史研究的第一个高峰,是全世界研究多民族 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历史必须要面对、必须要攀 登的中国文化之巅。
“前四史”指二十四正史中的《史记》《汉书》 《后汉书》和 《三 国 志 》,其 中 《史 记 》和 《汉 书 》撰 写于汉代,《后汉书》和《三国志》撰写于魏晋南北 朝时期。前四史的民族传记代表了汉晋历史学 家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反映了民族历 史与国家发展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迄今为止都 是学界研究先秦至汉代中国民族史必须阅读和 引用的最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中华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进化和形成
中华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进化和形成咱们讲中国的人种形成变化,以汉族为主线来讲,因为华夏族的文明历史和记录都是最早的,溯源比较清楚。
汉族讲清楚了,其他少数民族也就大概清楚了!咱们分三部分,先讲黄种人进入东亚的路线,再讲的汉族形成,最后讲汉族发展。
(一)黄种人基因中的M122突变,大约发生在三四万年前,那时中国陆地上的许多山脉被积雪常年覆盖。
棕色人种早于黄色人种在黄河、长江流域活动;在东南亚的缅甸一带,黄种人的部落已经取得一定势力,棕色人不断沿海岸线退缩,或者躲进山区。
当中国陆地上的冰川不断消融时,一支带着M122突变的南亚语人群开始进入了中国。
目前发现关于南亚语先民进入中国后的分化路线大致有两个,有两个入口,一个是在云南(分出2条路线),一个是珠江流域。
先说沿着云贵高原西侧向北跋涉的那一脉,他们最终在距今1万年前的时候到达了河套地区——黄河中上游的盆地。
“这里应该是中华文明的真正起源地。
”后人所称的先羌,也就是汉族与藏族人的祖先。
这一支南亚人在出发时,头颅还很圆,带有大鼻子、厚嘴唇等特征。
但在他们行进过程中,人体形态发生变化。
而到了高原之后,不再受疟疾影响,加上缺氧,存活下来的人基因变化了,脸都变得很长,线条、棱角变得刚硬,如同刀削。
留在河谷地区的羌人,应该是迁移过程中留下的。
他们保留了游牧的习性。
经过这1万多年的迁徙,这样一直到5000~6000年前,人体内部的DNA又开始不安分了。
那时,由于粟谷农业的出现,新石器文化开始在这个地区发展。
人口的增长使群体必须扩增新的居住地。
汉藏语系的两个语族开始分野,正式分开。
其中一个亚群在M134的基础上又发生了M117的突变(汉族特有的两个基因突变)。
他们带着这个突变向东行走,一直到渭河流域才停留下来。
他们掌握了农业文明,开始以农耕为生,这个群体就是华族,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汉人的前身。
M117是汉人身上很古老的一个遗传突变。
另一个亚群被称为藏缅语族群体,他们或是战败,或是寻找食物离开黄河流域,向西向南迁移,最后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居住下来。
试论汉代西南夷早期豪族的形成条件
、
“ 屯 户 ”,另 外 还 有 一 定 数 量 的豪 民 、商 贾 、吏 卒 以及 罪犯 等 。汉 族 移 民 的介 入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打破 了西 南 夷 原 有 的人 口及 民族 分 布 格 局 ,在 此 局 面 下 ,对 于 同 一 地 域 内经 济 文 化 差 异 性 较 大 的夷 汉 人 口如 何 进 行 有 效 的管 理 政 治 , 自然 成 为 了 当时 统 治 者 面 临 的首 要 问题 ,对 于 土 著 “ 夷 人 ” 来 说 ,“ 以其 故 俗 治 ” 显 然 不 失 为 一 种 明智 的办 法 ,但 是对 于入 边 的汉 人 ,同样 也 需 要 郡 县 官 吏 对 其 进 行 组 织 和 管 理 。《 后汉 书 ・ 西 南 夷 列 传 》 载 :“ 沈 黎 郡 置 两 都 尉 ,一 居 旄 牛 主徼 外
尹 建 东 , 王 勤 关
( 云 南 民 族 大 学 ,云 南
摘
昆明 6 5 0 5 0 0)
要 :西 南 夷 早 期 豪 族 是 南 中大 姓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早 期 阶 段 或 前 期 形 态 , 主 要 是 从 汉 族 移 民 中孕
育 、发 展 起 来 的 。在 西 南 夷 复 杂 的 自然 及 人 文 环 境 中 ,相 对 独 立 、稳 定 的汉 族 移 民社 会 的长 期 存 在 ,无 疑 是 这 一 社 会 群 体 产 生 的重 要 前 提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来 说 ,汉 代 西 南 夷 早 期 豪 族 的 产 生 并 不 是 偶 然 现 象 , 不 能 简 单 看 作 是 汉 族 传 统 社 会 组 织 结 构 在 这 一 区域 的移 植 或 复 制 ,而 是 特 定 历 史 条 件 下 ,社 会 、经 济 、
秦汉时期的民族
(一)秦统一后对匈奴的 措施
①北拒匈奴,收河套、 建县城、迁民居住
匈奴骑兵铜像
②大规模修筑长城 (二)两汉和匈奴的和战
1、西汉初期与匈奴的和亲 2、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27、公元前121、公元前119年) 卫
青
霍 去 病
汉武帝为什么能取得反击 匈奴的胜利?
3.昭君出塞
(1)匈奴的分裂与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
第一次出使西域
0
时间- 目的- 路线- 结果-
前138~前126年
联络大月氏东 西夹击匈奴
结果:未达出使 的目的,却了解 了西域各国的经 济、政治、文化 情况,以及他们 想和汉朝往来的 愿望,为沟通汉 和西域关系奠定 了基础。
“凿空”
张骞通西域有什么 历史意义?
1.加强了汉朝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2.为西域正式归属中央创造了条件
(4)影响:①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统一的多 民族的国家的初步形成。②带动了对外关系的发展。
(5)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见书37页
关于西域都护
【解析】
(1)概念:西域都护是我国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今新疆境内设 置的最高军政首脑。
(2)设置:①汉武帝时,为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和加强民族 友好交往、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于公元前138年、公元前 119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②西汉与西域沟通后,开辟了 中西贸易往来的“丝绸之路”,中国丝绸的对外贸易十分兴旺, 为了加强对西域军事、政治的管辖和保护“丝绸之路”上的商 旅往来,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③东 汉初年,政府派班超经营西域,在西域重设西域都护。
国展开丝绸贸易。
例: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 行丝绸转手贸易,大获其 利的是( )
我国汉代胡人图像特点探析
我国汉代胡人图像特点探析我国汉代胡人图像特点探析两汉时期的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乃至汉俑等汉画资料中,存在大量的胡人图像,而胡人图像与早期中外文化交流、佛教东传以及汉代多元文化的形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死如生)之说,这里"诸夏战争、怀柔、同化、兼并与融合,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和中华民族。
在美术史中,民族问题同样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美术间的交流和融合作为文化交融的一部分,与科学技术、物质文化一样,伴随着古代交通的发展遍及欧亚大陆的诸多角落,并被不同的民族加以选择、吸收和改造,各自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因此,对古代艺术史的研究,离不开对历史,对民族,对文化交流的深入剖析和理解。
在汉代史籍为我们描绘的世界中,活跃在中国北方与西北边境的胡人是十分特殊而重要的。
对汉人而言,胡人是汉人接触最多的域外人,改变了汉人生活的诸多方面,进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从早年的胡汉战争,到后来丝路开通之后胡汉之间大量的贸易,汉帝国在与胡人的斗争和交往中明确了本民族的疆域范围和文化特征。
同时,汉代艺术中的新鲜血液,也来源于往返丝绸之路的汉人探险家和胡人承载的文化因子。
孙""(《中国圣火》二的一人正在一手按住跪地胡人的尖帽,一手用环首刀割下胡人的首级,另一名汉步兵左手执刀,右手执盾正在拼杀。
而这一侧的五名胡人,一名已经倒地身亡,一名正在被割下首级,其余三名双手抱住面颊,做惊恐状,完全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地上还散落着四个首级。
此石采用减地凸面加线刻的手法,刻画细致入微。
然而在立柱的左侧,情形完全不同。
汉军尚未到位,这一空间布满了胡兵,除紧靠立柱内侧的一人身首异处外,其余胡兵分作步弓手、骑弓手和骑刀盾兵三个兵种,分别为六人、三人、三人,正向右侧袭来。
骑兵奔跑在崇山峻岭之间,战马嘶鸣,气势撼人。
这些凝固在石上的胡汉交战场面,让我们直观地看到汉人与胡人之间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惨烈。
战斗往往以汉人的胜利告终,很多胡人或身首异处,或跪地求饶,或逃匿山林,向胡王哭诉战况。
论出土资料所见的汉代少数民族职官
论出土资料所见的汉代少数民族职官郭俊然①(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摘要:出土资料中存有大量关于汉代职官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认真梳理,可以发现非匈奴的少数民族职官较为繁乱,其基本职官体系皆为:君(王、长)、侯、千长、百长、小长。
由于少数民族部落规模大小的不同,职官的设置在数量上有所差异,其职官体系仍如上所述,具体上也是大同小异。
关键词:汉代;少数民族;官制;出土资料两汉周边有大量少数民族政权和部落。
匈奴的文明程度相对较高,有完整的职官系统,其它民族则相对简单。
西域诸国由于受汉朝和匈奴的影响,职官系统也较完整,但规模很小。
《汉书·西域传》载:“最凡国五十。
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
”[1]卷九十六下关于西南各族,《汉书·西南夷传》载:“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
”“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
”[1]卷九十五《后汉书·西羌传》载:“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
”“建武十三年,广汉塞外白马羌豪楼登等率种人五千余户内属,光武封楼登为归义君长。
至和帝永元六年,蜀郡徼外大牂夷种羌豪造头等率种人五十余万口内属,拜造头为邑君长,赐印绶。
”[2]卷八十七据此知,西南各族乃为部落制,汉朝只是封赐其首领为王、君、长,其它职官仍是其自命。
北方乌桓族,《后汉书·乌桓传》载:“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无世业相继。
邑落各有小帅,数百千落自为一部。
大人有所召呼,则刻木为信,虽无文字,而部众不敢违犯。
”[2]卷九十可知,乌桓在受汉朝封赐之前,其职官系统更为原始,有大人、小帅。
从文献内容看,非匈奴少数民族职官有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小帅、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侯、大人、王。
各个部落又有不同,由于部落众多,许多职官为文献所失载,现具体论述如下:①作者简介:郭俊然,男,1979年生,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秦汉官僚制度研究。
氐羌民族与汉中_孙启祥
2013年11月第31卷第4期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Nov.2013Vol.31No.4氐羌民族与汉中孙启祥(汉中市档案馆,陕西汉中723001)[摘要]汉中是古代西戎、南蛮、华夏交汇杂居之地,是氐人的原始分布地和羌人的早期迁入地。
夏商之时,汉中西部即成为氐人聚居地。
西汉以后,伴随着羌人、氐人的大规模内迁和民族矛盾的加剧,汉中的氐、羌力量逐渐壮大。
东汉时,羌人在汉中的人数和势力达到极盛。
两晋南北朝,汉中逐渐成为包括氐、羌在内的非华夏族人控制的区域,氐族杨氏还在略阳建立了武兴国政权。
隋唐时,民族政策缓和,民族融合加快,氐族慢慢从汉中消失;羌族在汉中虽然一直延续至近现代,但人数甚少。
氐、羌人对汉中的文化习俗影响至深,至今仍可见遗痕斑斑。
[关键词]氐族;羌族;氐羌关系;氐羌遗风;汉中[中图分类号]K203;K29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36(2013)04-0051-07[收稿日期]2013-06-06[作者简介]孙启祥(1961-),陕西勉县人,汉中市档案馆馆长,汉中市陆游学会会长,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名誉教授,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从事汉中历史文化研究。
①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917页。
另本第1句作“氐羌,氐地羌,羌不同……”。
氐族和羌族是我国古代西部两个起源早、分布广、人口众的民族。
地处中国西部南北分界线秦岭之南的汉中,古代“西戎”、“南蛮”、“华夏”交汇杂居,与氐族和羌族都有密切关系。
近代以来,汉中已不属于羌人生产生活的重点地区,羌族人数很少。
本文试就氐、羌民族的起源、分布及其与汉中的关系进行勾勒探讨,以有助于区域民族文化的发掘。
一、氐羌关系及其概念演变在汉代之前的众多古籍中,氐羌常常以联绵词的形式出现。
04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思想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知识梳理
西汉强盛
汉汉武武帝帝巩巩大固一大统一的统措的施措施
1.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与匈奴经过三次较大规
稳固边疆 开拓疆域
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2.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3.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西汉强盛
知识梳理
汉秦武巩帝巩固固统大一一统的的措措施施
政治 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2.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 3.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4.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 5.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 行为。
3.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知识梳理
秦统光一六武国的帝条巩件 固统治的措施
政治
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思想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释放奴婢
重视儒学
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许纪霖《家国天下》
答案提示: 1.形成了幅员辽阔的国家;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3.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4.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问题探究
探究二: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 权衰亡的关系。
材料: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
东汉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
汉代的新疆各民族
汉代的新疆各民族汉代的新疆各民族汉代,新疆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有塞、月氏 (音:肉支rouzhi)、乌孙、羌、匈奴和汉人。
塞人,在西方史籍中被称为“萨迦”,原游牧于甘肃西部的敦煌一带,汉文史籍称其为“允戎”,因被月氏人排挤而西迁。
至战国时期,塞人主要活动于北疆西部和西北部以及伊犁河流域、帕米尔地区。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阿拉沟东口发掘了一批塞人的墓葬,发现了小铁刀、三棱形铁镞等,还有随葬的羊、牛、马骨,说明在战国时期,塞人已经使用铁器,仍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经济生活。
在伊犁尼勒克奴拉赛山,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距今2400多年的铜矿采掘、冶炼遗址。
矿洞、坑道都用松木支架,深达数十米。
在离矿坑不远的山沟内,发现有供冶炼用的木炭、铜锭。
说明塞人在找矿、采掘、冶炼各个方面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考古工作者在塔什库尔干香宝宝发掘的塞人的墓葬中,发现有殉葬的奴隶。
说明在战国时期,塞人已进入了奴隶社会发展阶段。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初期,居住在河西地区的月氏人由于受到匈奴的攻击,西迁至伊犁河流域,而将塞人驱逐出该地。
塞人南迁葱岭(今帕米尔高原)。
月氏人,战国时期活动于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甘肃西部到塔里木盆地的广大地区。
秦汉之际最为强盛,常常轻视匈奴。
匈奴著名单于冒顿为太子时,就曾作为人质扣押在月氏。
月氏还攻击过乌孙,杀其王难兜靡,占据祁连山北麓。
公元前177年,匈奴攻破月氏,迫使大部分月氏人西迁至伊犁河流域,逐走那里的塞人而居其地。
后匈奴联合乌孙再次攻击月氏,并击杀月氏王。
月氏人再迁至大夏(今阿姆河上游地区),并逐渐控制了大夏的土地,才安定下来。
乌孙,最初活动于河西走廊,是月氏旁边的小国。
约在秦末汉初,乌孙受月氏人的攻击,其王难兜靡被杀,部众逃往匈奴。
当时,乌孙王难兜靡之子尚在襁褓中,也被匈奴单于所收养。
乌孙王子长大后,率所属部众为匈奴守边。
公元前 161年,他在匈奴的支持下,率乌孙向西迁徙,追袭大月氏,以报杀父之仇。
汉族的民族特征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由于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所以汉族的文化发达。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
汉文化不仅对中国其他少数民族,而且对东亚、南亚一带的国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汉族4民间舞蹈,5灯节,3建筑,1服饰,2饮食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4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色汉族民间舞蹈的活动形式农业生产有着明显的季节性,耽误农时会直接影响到收获和人们的生活。
春节标志着春天和春耕即将开始,春耕的好坏决定秋收,关系着人们的温饱生活。
所以,古时从官府到民间立春日都有隆重的迎春仪式,春节期间要祭神求丰年,进行歌舞娱乐活动,后来又延续到灯节。
过去,汉族民间舞蹈的活动主要是在农村,由族长或有威望的人充当会首出面组织。
时间依据农时,目的是顺应自然、祈天赐福、追求安定与温饱。
因此,活动的形式都与年节中祭神、祭祖结合在一起。
香会、赛会俗称庙会,或“出会”“走会”。
香会是人们到寺庙中烧香敬神,赛会是请神出巡,歌舞悦神,许愿、求福。
这种庙会、迎神赛会是佛教传入中原后才兴起的。
按照佛教的仪轨,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的生日与成道日,届时抬佛像出巡,众人迎神献花祭祀,并以歌舞百戏悦神,称之为“行像”。
从此“行像”遂成为迎神赛会的开端流传后世。
由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述的景乐寺内表演歌舞、百戏,长秋寺行像时,由狮子舞为前导,可知佛教悦佛、行像的歌舞活动对中原文化和中原民间舞蹈的影响。
后来的庙会、迎神赛会,都是此风习的继承与发展。
也是古代祭祀神灵、祖先风习的沿袭。
庙会是以该庙所祀之神的诞辰为期,一般进行半个月左右的活动。
如北京妙峰山碧霞元君的圣诞是农历四月十八日,会期从四月初一开始,东岳大帝的圣诞是三月二十八日,北京东岳庙的庙会从三月十五日即开始进行。
清代磷庆《鸿雪因缘图刷中,绘有山东临清县在泰山圣母诞辰时,该地称作“社火”活动的图画与文字说明。
万里羌人尽汉歌——汉民族的起源与包容
G O U C H E N / 钩沉A万里羌人尽汉歌—汉民族的起源与包容郭新庆汉族,是上古传 说炎帝(神农氏)和 黄帝(轩辕氏)两个 部落的后裔。
汉族别 称“汉人” “华人”“唐 人”“秦人”等。
近 代以后,“民族”一词 传人中国,“汉族”便 取代“汉人”成为这 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汉”最早是指 水。
从字源解,汉字 由“水”“或”(国的 本字)和“大”三部 分组成,合起来的意 思是“国之大水”。
这 里的“国之大水”实际上指的是汉水,也称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远古时称汉。
《孟子•滕文公上》说:尧时大水 成灾,禹治水,“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这里的汉就是汉水。
《尚书•禹贡》说:“蟠冢(b 6 zh 6ng )导漾 (W n g )东流为汉。
”是说汉水从今陕西宁强县蟠 冢山流出,初出山时称漾水,而后向东南经沔县, 向东经褒城县,合流为汉水。
汉水在今湖北武汉 汇人长江。
其人江口的汉口,古称汉皋,唐时为 夏口,也称沔口。
汉口地处水陆交通枢纽,为“九 省通衢”,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柳宗元少年时 随父经历的抗藩战事就是在这个夏口。
黄河流域,是中国华夏的发祥地。
从民族 起源说,我国上古时代华夏族起于黄河流域一 带,文化发达,历史悠久,史称中华。
按古人的 认知,华夏族的建国之地,居天下之中,故称中 国,而当时人把周围的其他民族地区称为四方蛮 夷。
到后来中国就成了我国的专称。
中国,在春 秋战国时也泛指中原各诸侯国。
所谓中原之地, 开始时仅指今天的河南一带。
夏以后,古华夏人 向黄河中下游扩展,包括河南、河北、陕西、山 西、山东等地,还是以北方为主。
往南去,到长 江流域,那是后来的事。
顾颉刚《中国史学人门》说:"根据古书所记载 的古代传说,上古之时,古人逐水草而居。
就有三个大的氏族部 落,进入到黄河的中、 下游流域。
一是西方来的,以‘炎帝’为 首的氏族部落;二是 东方来的夷人氏族部 落,以‘蚩尤’为首 领;三是西北来的, 以‘黄帝’为首的氏 族部落。
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
14
2.2.2 南蛮 长江流域各族的华化 南蛮----长江流域各族的华化
• “南蛮”始于战国,总称居于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古代各族。 • 古代南蛮集团的族系比较复杂。长江中游有三苗,长江下 游及东南沿海有百越,四川盆地有巴蜀,它们都自成系统。 • 上述种类都广泛参与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华夏化为趋势的民 族大融合。 • 三苗,传说中又作“三毛”、“苗民”或“苗蛮”,是与 炎黄集团最早发生联系的南方族群。其分布中心在今两湖 地区和江西北部一带。 • 有的学者认为三苗分布的北界最初可达中原的黄河之滨, 后来由于炎黄集团的南下扩张苗民才节节向南退缩。
12
2.2.1 东夷 最先融入华夏族 东夷----最先融入华夏族
• 东夷是华夏族对其东方的古代各氏族部落的泛称,地域范 围大约在淮河以北和黄河下游地区。 • 黄帝在涿鹿之战战胜东夷首领蚩尤,太昊、少昊两个东夷 集团部落臣服于黄帝,成为炎黄酋邦的新成员。 • 曾被舜推举为继承人的皋陶,就出于东夷集团的少昊氏。 • 商部落也是很早就臣服于炎黄酋邦的一个东夷部落。商人 以鸟为图腾,也是属于东夷集团的一个部落,而传说它的 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并因功被封于商。 • 此外,还有许多的东夷部落,主要是那些分布在泰山周围 及其以东至海、以南至淮河的部落,仍按其固有文化传统 发展,历夏商周三代,一直被称为东夷。 • 东夷的种类众多,古代有所谓“九夷”之称。这里的“九” 只是说其种类多,先秦文献所见到的夷并不止九种。
试论汉代的边疆民族观与治边策略——以《汉书》为中心
试论汉代的边疆民族观与治边策略——以《汉书》为中心王文光;杨琼珍【摘要】《汉书》继承并发展了《史记》对统一多民族中国边疆民族的记述,把所有边疆民族都作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的成员,这样的边疆民族历史观,对于统一多民族中国国家发展历史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整个汉王朝时期,国家战略的重点在调整与北方匈奴的关系,所以班固在《汉书·匈奴传·赞》中具体表达了处理汉匈民族关系的基本观点,即处理汉匈民族关系的策略应该是,在和亲的同时,也要进行积极的军事防御与进攻.班固还认为,汉匈民族关系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汉初汉王朝处于劣势,汉宣帝以后匈奴处于劣势,所以汉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策略是“贵于未战”.【期刊名称】《思想战线》【年(卷),期】2016(042)006【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汉代;民族史观;边疆治理策略【作者】王文光;杨琼珍【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8汉代,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历史发展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特别是在汉武帝时代,统一多民族中国的边疆有了很大的扩展,在新开拓的边疆设置了许多郡县,边疆的民族基本上都纳入了汉王朝的治理之中,如何治理这些民族就必须有明确的民族观。
在《汉书》中,班固通过民族列传的重新排列、内容的增加,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还通过班固自己继承《史记》“太史公曰”的体例,创新了“赞”的体例,用“赞”来表达自己的民族史观。
在具体的列传当中,也通过汉王朝君臣的辩说来表达汉王朝君臣的民族观。
对这些思想的研究,可以推进对汉代民族史研究的深度,也可以看到,今天统一多民族中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民族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汉书》的研究不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许殿才在《史学史研究》发表的《〈汉书〉的民族史撰述》,目的是从《汉书》看汉代民族历史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① 作者简介:王文光,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琼珍,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讲师(云南昆明,650091)。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和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人教版 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和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和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二. 重点、难点1. 重点:两汉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匈奴的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通西域;2. 难点: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两汉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第四节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阅读课)在两汉时期大一统的局面下,各民族交往密切,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取得的成就,为后世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农业的发展1. 农业发展的原因(1)统一、稳定的政局;(2)各民族密切交往;这两方面既是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重农抑商政策,汉初经济凋敝,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为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保障财政收入,两汉统治者都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对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封建统治有利,但对商业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2. 农业发展的表现(1)农具改进,牛耕推广。
汉武帝时推行的国家垄断冶铁业的政策,使铁制农具种类增多,推广更为迅速,中原的铁农具已经传到西域和珠江流域。
农具的改进突出地表现为犁壁和耧车的发明。
安装了犁壁,犁不仅能翻土碎土,还能成陇;而没有犁壁的犁只能破土划沟,还需锄、铲的帮助才能完成全部工作。
犁壁的发明比欧洲早1000多年。
耧车是一种使用畜力的播种工具,汉武帝时农学家赵过发明。
使用这种工具,省工省力,便于锄耘、收割。
汉初保护耕畜的法令,使牛马数量增多,牛耕得以广泛推广。
牛耕技术的改进主要表现为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法和一牛挽犁牛耕法的出现。
二牛抬杠牛耕法在东汉时期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2)水利事业的发展,农耕区扩大。
首先,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黄河流域以灌溉渠系为主;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天然陂池为主;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地为良田为主;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坎儿井。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化 化圈
楚文
化圈
(2019春•河南月考)汉武帝时期的太学
规模狭小,博士弟子仅五十人。昭、宣
时期,博士弟子虽有所增加,不过一二
百人。到元帝时,博士弟子则激增至千
人。由此可知( ) A.道家、墨家等思想已经消失
B
B.儒学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
C.太学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提升
D.完善的教学体系已经形成
汉易 东汉兴衰
政治大一统:推恩令 十三州刺史制 加强中央集权
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 稍弱矣。——主父偃 前127年
监察地方高官和地主豪强; 600石监察2000石,秩卑而命 尊,官小而权重。
织席贩履 刘皇叔
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 ”成色不好为借口而夺爵106人,占 当时列侯的半数,基本上结束了汉 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敦煌博物馆汉代铜牛车
经济 凋敝
休养 生息
汉初的顶层设计——黄老无为与郡国并行
秦始皇 秦末战争
严刑峻法 经济凋敝 徭役繁重 民不聊生
郡县制
操之过急 文化冲突
传统
观点:“惩戒 亡秦孤来自北大秦文 化圈
立之败” 陈苏镇
汉高祖 文景
黄老无为 经济恢复 轻徭薄赋
汉承秦制 因俗而治
王国问题
十异姓➱白马之 盟➪九同姓➪景 帝平定七国之乱, 收回官吏任免权, 但问题依然存在
政治管理人才
儒学教育的 官方化和 制度化
做官
中央官学—— 太学 地方官学——郡国学 察举制
(孝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 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 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 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 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 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 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 息。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汉代的民族“和亲”并非民族间的政治联姻长期以来,学术界在述及汉代的民族“和亲”时,存在着一个概念上的误区,即把“和亲”与“结亲”相混淆。
有些学者在看到汉代出嫁几位公主于少数民族后,就对汉代民族“和亲”的含义产生了误解,把民族“和亲”与民族政治联姻混成了一事,以为民族“和亲”在汉代就是民族政治联姻的代名词。
学者们的看法似乎也影响到了工具书的编纂,一些常用工具书如《辞源》、《辞海》、《中文大辞典》等对民族“和亲”全都作了相应的错误诠释。
其实,汉代民族“和亲”的主旨是实现和平。
“和亲”之“亲”,意为亲近、亲附、亲善,并不包含婚姻的意思。
将汉代的民族“和亲”视为民族“结亲”即民族政治联姻,是对汉代史实的一大误解,应当予以纠正。
一、汉代民族“和亲”之含义现代学术界认为“和亲”之“亲”就是现代意义的“姻亲”。
其实,细考汉代民族和亲史料可以发现,汉代所谓的民族“和亲”,是指两个民族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民族关系形态:即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条约(口头或文字)规定了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
“和亲”既成以后,如有一方或双方民族违背“和亲约”,则“和亲”关系即告瓦解消亡;他日感到需要,双方会再次会商,再次订约,规定出新的一次“和亲”。
汉代民族关系变动不居,时善时恶,两汉四百余年,各民族有过几十次“和亲”,即几十次化干戈为玉帛。
“和亲”的主旨是“和”;“亲”是附属含义,意指亲近、亲附、亲睦。
“和亲”之“亲”并没有“婚姻”的含义。
(一)从反义、同义用语推求“和亲”含义1.反义用语。
《史记·匈奴列传》载,汉文帝六年,匈奴致书汉朝,建议和亲:“书至,汉议击与和亲孰便。
公卿皆曰:‘单于新破月氏,乘胜,不可击。
……和亲甚便。
’汉许之。
”同书《韩长孺列传》:“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
……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背约。
不如勿许,兴兵击之。
’安国曰:‘……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同书《汲黯列传》:“是时,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
黯务少事,乘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
”《汉书·王莽传》云:“莽召问群臣禽贼方略。
……故左将军公孙禄……言:‘匈奴不可攻,当与和亲。
’”同书《匈奴传·赞》:“久矣夷狄之为患也。
故自汉兴,忠言嘉谋之臣曷尝不运筹策相与争于庙堂之上乎?……人持所见,各有同异,然总其要,归两科而已。
缙绅之儒则守和亲,介胄之士则言征伐。
”以上诸例,以“击”、“起兵”、“攻”、“征伐”与“和亲”对举,以“击”等为“和亲”反义词语。
2.同义词语。
《汉书·王莽传》:“匈奴单于知死,弟咸立为单于,求‘和亲’。
莽遣使者厚赂之。
……缘边大饥,人相食。
谏大夫如普行边兵,还言:‘军士久屯塞苦,边郡无以相赡。
今单于新和,宜因是罢兵。
’”前面说匈奴“和亲”,后面如普说“和”。
他说的“和”,显然是指前面“和亲”。
如普把“和”作为“和亲”同义替代词用。
同书《匈奴传·赞》:“自汉兴以至于今,旷世历年,多于春秋,其与匈奴,有修文而和亲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有卑下而承事之矣,有威服而臣畜之矣,诎伸异变,强弱相反。
”《后汉书·班固列传》:“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
……固议曰:‘窃自惟思,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
绥御之方,其涂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或臣服而致之。
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
’”《汉书·匈奴传·赞》与《后汉书·班固列传》所载都是班固的话,表达的是同一观点,笔写用“和亲”,口述用“和”。
这里“和”字显然是“和亲”同义代用词。
另外,刘敬是汉代民族和亲政策的创议人。
班固说:“昔和亲之论,发于刘敬。
”班固这句话,不是说“和亲”这个词语为刘敬所创。
“和亲”是先秦已有的一般常用词,始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栾氏,而固与范氏和亲”。
汉初,刘敬扩大了“和亲”一词的使用范围,引“和亲”一词进入民族关系领域,使之成为民族关系领域的一个政治术语,用以指称如上所述的那种特定的民族关系形态。
由于刘敬创议并亲自操持了汉对匈奴的“和亲”,故《史记》、《汉书》列举刘敬入传资格时,都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来叙述。
但两书均未使用“和亲”二字,《史记》说他“和约匈奴”,《汉书》说他“外和匈奴”。
大概没有人会怀疑,两书这里的“和”字,都是“和亲”的同义替代词。
在汉代,人们以“征伐”、“攻”、“击”、“起兵”与“和亲”对举,而以“和”为“和亲”同义替代词。
据此可以推测,汉代所谓民族“和亲”就是指的民族和平。
(二)“和亲”的“亲”之含义汉代民族关系领域常用“亲”字,含义是亲近、亲附、亲睦。
《史记·匈奴列传》:“今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
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汉书·西域传》:“东师王得近汉田官,与匈奴绝,亦安乐亲汉。
”《后汉书·西域传》:“顺帝永建元年,(班)勇率(车师)后王农奇子加特奴及八滑等,发精兵击北虏呼衍王,破之。
勇于是上立加特奴为后王,八滑为后部亲汉侯。
”1977年,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的匈奴墓中出土铜印一件,阴篆文八字:“汉匈奴归义亲汉长。
”汉代民族“和亲”一词中的“亲”字也是亲近、亲附、亲睦之义。
《史记·匈奴列传》云:“孝文皇帝前六年,汉遗匈奴书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
使郎中系雩浅遗朕书曰:‘右贤王不请……绝二主之约,离兄弟之亲,汉以故不和,邻国不附。
’……倍约离兄弟之亲者,常在匈奴。
”这段话里的“约”、“亲”、“和”、“附”四字是“互文”,文义互补。
补足了是“二主之和亲约”、“兄弟之和亲约”、“汉以故不和亲”、“邻国不和亲”。
“附”即“亲”的同义替代词。
“倍约离兄弟之亲者”的“亲”,即“兄弟之和亲”之“亲”,义为“兄弟之亲睦”。
(三)就“和亲约”内容推求“和亲”含义汉代民族“和亲约”的完整文本今已不可见,但“和亲约”的部分内容在现存史书中仍可找到。
汉代民族的“和亲约”就是结束民族战争与敌对冲突的条约。
根据现代国际法的研究成果,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和平条约一般都详细规定与交战国之间相关的全部未决事项。
它的内容一般包括:完全停止军事行动;释放和遣返战俘;部分或全部恢复战前条约的效力;恢复外交、贸易等关系。
有些和约还包括赔款或赔偿、割让领土、惩办战犯等条款”。
汉代“和亲”条约与现代和平条约虽然并不全同,但颇可发现近似内容:1.关于“完全停止军事行动”。
现代所谓“完全停止军事行动”,汉代的说法是“俱无暴逆”、“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等。
据《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汉患之,乃使使遗匈奴书。
单于亦使当户报谢,复言和亲事。
……孝文帝后二年,使使遗匈奴书曰:‘……先帝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无离,臣主相安,俱无暴逆。
’……单于既约和亲,于是制诏御史曰:‘匈奴大单于遗朕书,言和亲已定,亡人不足以益众广地,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犯今(令)约者杀之,可以久亲,后无咎,俱便。
朕已许之。
其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汉朝最早与匈奴订“和亲约”的是汉高帝刘邦。
文帝后二年(前162年)与匈奴书中所说的“先帝制”,就是指当年汉高帝与匈奴的“和亲”规定。
“长城以北……俱无暴逆”是现存史料中对汉高帝与匈奴“和亲约”的最重要、最详细具体的引述。
“先帝制”最要害之处是四个字:“俱无暴逆”,即双方要“完全停止军事行动”,实现和平。
2.关于“释放和遣返战俘”。
汉代“和亲约”没有现代国际法中所谓的“释放和遣返战俘”的明确规定,但汉文帝致匈奴书中“朕释逃虏民,单于无言章尼等”,基本可以归入处理战俘事项。
汉文帝与单于往返商谈“和亲”书信,虽然不是“和亲约”本身,但它们是正式国书,其中论及“和亲”之处,应视为在法律上与正式“和亲约”具有同等价值。
3.关于“恢复战前条约的效力”。
汉文帝前六年,汉遗匈奴书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
使郎中系雩浅遗朕书曰:‘右贤王不请,听后义卢侯难氏等计,绝二主之约,离兄弟之亲,汉以故不和,邻国不附。
今以小吏败约,故罚右贤王使西击月氏,尽定之。
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复故约,以安边民……’朕甚嘉之。
……然右贤王事已在赦前,单于勿深诛。
”“自是之后,孝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
”汉文帝时匈奴单于要“复故约”、汉景帝时“如故约”,都是承认汉高帝与匈奴“和亲约”继续有效,“恢复战前条约的效力”。
4.关于“恢复外交、贸易”。
前面引述的汉文帝《制诏御史》说“可以久亲”,长远保持亲睦邦交。
这是对以后邦交的瞻望,也是对战前邦交的恢复。
至于汉与匈奴边境贸易关系,发端于文帝时期,班固说:“逮至孝文,与通关布。
”以后大概由于战争与和亲交替,所以关市也时断时续。
汉景帝、武帝与匈奴重新“和亲”时,都重申恢复关市,“孝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今帝(笔者按:指汉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
5.关于“惩办战犯”。
本文上面引述的汉文帝前六年致匈奴书中,说单于已承认破坏前次“和亲约”的是匈奴右贤王:“右贤王不请……绝二主之约。
”但汉文帝表示,“右贤王事已在赦前,单于勿深诛”。
这是不再追究、惩办战犯。
6.关于“赔款或赔偿”。
汉代“和亲”的“赔款与赔偿”,分经济赔偿、政治赔偿两大类。
经济赔偿,当时叫“赂遗”,有时在订“和亲约”前支付,如第一次和亲时,“是时天下初定, (汉高祖)新遭平城之难,故从其(笔者按:指刘敬)言,约结和亲,赂遗单于”;有时在和亲关系确定后支付,如汉武帝时,“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
政治赔偿,则包括嫁出公主、“约为昆弟”等。
如第二次和亲的“赔偿”时,“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
因为汉代华夷贵贱分得很清,华夏族自视高贵,卑视蛮夷。
第二次和亲,是汉高帝向匈奴乞求和亲。
为求得匈奴答应请求,他在“和亲约”中允诺与匈奴“约为昆弟”,放下华夏皇帝高贵身份与蛮夷酋长称兄道弟,并出嫁公主,让单于获得至高尊荣的心理满足。
在当时,这是汉对匈奴作出的巨大政治让步,是对匈奴允许和亲的政治赔偿。
由以上分析对照可以看到,从“完全停止军事行动”到战争“赔偿”诸多方面,汉代民族“和亲约”与现代“和平条约”大体相应。
由此可知,汉代所谓民族“和亲约”,就是现代所谓的和平条约;汉代所谓民族“和亲”,就是民族“和平”,主要是指“完全停止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