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慎思笃行
知行合一,慎思笃行
“积学求是、知行合一、厚德强技、慎思笃行”的意思是:积累学识探索求是,思想与行动要一致,强调崇高的品德并精于技能的提高,慎重地思索,明晰地辨析,踏实地履行。
1、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2、慎思笃行
“慎思笃行”出自《中庸》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意思是必须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索,明晰地辨析,踏实地履行,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学问境界和人生境界。
“慎思笃行”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治学的根本方法。
体现知行合一的名言警句
体现知行合一的名言警句
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以下是一些体现知行合一的名言警句: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2.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3.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
5. 力行而后知之真。
——王夫之
6.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
7.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王阳明
8. 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
——李大钊
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自己的目标。
1。
关于知行合一的金句
关于知行合一的金句知行合一是指将知识与行动融为一体的理念。
它强调知识的实践价值,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坚持以实践检验真理。
下面是一些关于知行合一的金句,通过这些金句来理解知行合一的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一理念。
第一句:「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的价值。
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才能从中获取真正的体验和智慧。
第二句:「行动胜于言辞,实践获得真理。
」这句话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没有行动,知识就变成了虚无的概念。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到知识的真理和实用价值。
第三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它。
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第四句:「知识是灵感的种子,实践是成长的土壤。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只有将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我们的思想和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第五句:「切勿停留于纸上谈兵,要将知识付诸实践。
」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纸上,通过空洞的言语来表达我们的观点。
而是要将知识付诸实践,体会它的力量和实用性。
第六句:「知轻易得,行难言传。
」这句话让我们明白,知识的获取是相对容易的,但真正的行动却要求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和长期的努力。
而真正的经验只能通过亲身实践和切身体验来获得。
第七句:「知道不等于行动,行动才是真知。
」这句话告诉我们,仅仅知道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了一门技能或解决了一个问题。
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实际行动中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以上金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知行合一的内涵。
它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指南。
只有通过将知识融入到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应用所学到的东西。
知行合一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鼓励人们勇于实践,主动思考,不断提升自己。
只有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我们才能不断迈向成功的道路,并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与行,既是两个字,又是两种能力。
知,指的是对某种事物、某种知识的认识、了解;行,指的是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实践。
知行合一,即是将知和行相结合,将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拥有丰富的知识,却无法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生活;或者,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困难,又缺乏相应的知识支持。
这种知行不合一的状态往往会带来无法解决问题的困惑和焦虑。
因此,知行合一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
知识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应用。
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又能够激发我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内驱力。
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实践的循环中不断完善自己。
那么,如何实现知行合一呢?首先,我们要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无论是通过书籍、网络、培训等途径,我们都可以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我们才能够在实践中更加有目的地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的机会和方法。
只有通过实际的实践,我们才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实践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应用所学知识,也可以是通过实习、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到具体场景中去实践和验证。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反思与总结。
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还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反思与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知行合一的进程。
除了个体的学习和实践,知行合一也涉及到组织、团队、社会等更广泛的层面。
在组织和团队中,知行合一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的文化氛围,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和环境,培养员工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而在社会层面,知行合一需要强调“知行合一”的价值和意义,提倡实践创新,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创新与进步。
《知行合一》课件
科技发展推动知行合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知识和执行行动的效 率不断提高,知行合一的理念将得到更广泛的实 践和应用。
人工智能与知行合一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地获取知识, 更准确地执行行动,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
3
互联网与知行合一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 广泛,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享知识,从 而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哲学基础
知行合一的哲学基础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 一、内外兼修,认为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
知行合一在现代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知行合一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 教育、管理、科技等,强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 ,并将其转化为理论,再指导实践。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01
《知行合一》ppt课件
• 知行合一的概述 • 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 •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知行合一 • 知行合一的案例分析 • 如何培养知行合一的习惯 • 知行合一的未来发展
01
知行合一的概述
知行合一的含义
知行合一的含义
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即思想与行动的一致。 它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某知名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管 理理念和方法,结合自身实际 情况进行创新,实现了高效的 管理和持续的发展,成为行业 的佼佼者。
该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理论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 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充分发 挥了知行合一的优势。
教育教学的知行合一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教育教学的知行合一是 将教学理论与学生实践 相结合,以实现知识传 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
正心修身知行合一校训
正心修身知行合一校训
"正心修身知行合一"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校训,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理解。
首先,校训中的"正心"强调了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正心"意味着要保持纯正的心灵,坚守正道,不偏离正义之路。
这也包括了诚实、正直、宽容等品质的培养,以及对自己内心的反省和修正,使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清正的状态。
其次,"修身"强调了修养个人品德和素养的重要性。
"修身"意味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注重修身养性,追求内在的完善和提升。
"知行合一"则强调了知识与行为的统一。
这意味着要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不仅要追求学识的广博和深厚,更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融会贯通,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素养。
总的来说,"正心修身知行合一"校训要求人们在修养品德、提升素质的同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做到言行一致,内
外统一。
这样的校训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导读“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扩展资料知行合一提出背景: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
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
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标签:
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行合一经典语录
知行合一经典语录
以下是有关“知行合一”的经典语录:
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懂道理,是做事的基础。
行是知之成。
做事情、
有所行动,是懂道理的表现。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可以来源于实践,但是认知绝不可以代替实践,反映了实践的重要性。
2.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3.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识得心中的良知,真诚、善良是我的天性,因此我必
定要依着我的天性去行事,才是最自然而然、恰到好处的状态。
4.天理即人欲。
天理,人欲相互依存,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人的欲望,人有欲望
才可发现天理的存在,随心而动,随性而发。
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
来。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
6.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人若没有目标,不树立远大志向,怎能看清前路,
看不见路,怎会成功。
7.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识得心中的良知,真诚、善良是我的天性,因此我必
定要依着我的天性去行事,才是最自然而然、恰到好处的状态。
8.天理即人欲,随心而动、随性而发。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意思是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
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1.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
2.知行合一:知,认知;行,实践。
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一直一来在困惑一件事情:有的事情自己怕做的不完美,就一直不想做,结果很多的事情就荒废了,一事无成,但是内心又不甘心。
有的时候会抱怨。
有就像是写作一样。
不要在意过程是否完美,先以自己的认知去执行,有一个大概的样子,再去反思修复,这样很容易做出一个作品。
其实承认自己完美,害怕失败,就是是退步的开始。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校训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校训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校训,最早由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提出,他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
“知”代表知识,“行”代表实践,“知行合一”就是只有将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
“格物致知”是要求学者通过对事物的考察研究,获得真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此外,“知术欲圆,行旨须直”也被一些学校作为校训,它强调了为学和为人的方法,即学要通透、圆润和丰满,以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人要正派、耿直和端方,近乎切切偲偲,怡怡如也。
知行合一分论点
知行合一分论点
1.知行合一是指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即知识与行动要统一起来。
这意味着人们不仅要获得理论知识,还要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知识和行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应用知识,才能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自己的认识。
3.知行合一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目标。
通过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华。
4.知行合一也能有助于解决问题和挑战。
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知识,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
5.知行合一也是一种品德修养。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践行知识,才能将其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行为,展现出积极的品德和行为特征。
6.知行合一也能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通过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人们能够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乐学善思,知行合一解释
乐学善思,知行合一解释
“乐学善思,知行合一”是一种学习理念和人生哲学。
“乐学”意味着喜欢学习,将学习视为一种乐趣,一种探索和成长的过程。
这要求我们对知识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学习保持热情和好奇心。
“善思”则意味着善于思考,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是深入挖掘,思考知识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知行合一”则强调了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它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有知识,还要能将这些知识付诸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同时,它也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行动,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总的来说,“乐学善思,知行合一”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哲学。
它鼓励我们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和好奇心,深入思考,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行动来提升我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完知行合一的收获
学完知行合一的收获
《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核心,通过学习知行合一,我深感受益匪浅,并有以下几点收获:
1. 知行合一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自己的认知。
2. 知行合一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自我反省。
只有通过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3. 知行合一还鼓励我们要勇于实践和创新。
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和创新,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4. 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它认为,只有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通过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从而更加理智地处理各种事情。
总之,学习知行合一让我明白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反省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同时,它也让我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知行合一感悟心得体会(2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知行合一”的说法,这一思想源于儒家经典,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
近年来,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知行合一的内涵知行合一,即“知”与“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其中,“知”指的是知识、理论、观念等;“行”指的是行动、实践、运用等。
知行合一要求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既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实践的应用,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知行合一的重要性1. 知行合一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个人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学习、积累知识。
而仅仅拥有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知行合一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素质。
2. 知行合一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知行合一使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能够为社会、为企业、为他人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3. 知行合一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知行合一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些人才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三、如何实现知行合一1. 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信念是知行合一的基础。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实践。
2. 勤于学习,丰富知识储备学习是知行合一的前提。
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3. 注重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践是知行合一的关键。
我们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4. 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是知行合一的保障。
知行合一知良知的意思
知行合一知良知的意思
知行合一知良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知识和行动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了解真理和实现真理的重要性。
这个概念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思想,他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个概念,强调人们应该在行动中践行真理,而在了解真理后则要立即行动,使知识和行动相得益彰。
“知行合一”指的是知识和行动之间的紧密联系。
王阳明认为,人们的知识应该转化为行动,只有在行动中,人们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
因此,知行合一强调的是要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
“知良知”则是指人们应该了解自己心中的真理,也就是所谓的“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来发现自己的良知,并在行动中遵循这个良知。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行动中实现真理,同时也能够在行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知行合一知良知是一个强调知识和行动之间紧密联系的概念,它强调了人们应该在行动中践行真理,同时也强调了了解真理的重要性。
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近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行合一 价值观
知行合一价值观知行合一是一种价值观,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知指的是对于某一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行则指的是将这种理解和认识付诸于行动。
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体现出知识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却无法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
这种情况下,知识就显得苍白无力。
而相反,一些人虽然知识不多,却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取得不错的成绩。
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力量所在。
知行合一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
它告诉我们,只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出知识的价值。
知行合一让我们明白,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现状,只有实践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践知行合一的理念。
首先,我们要注重实践。
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解决问题,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
其次,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
在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只有通过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行动。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
实践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摸索的过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
知行合一的理念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学术研究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真正有价值的成果。
在工作中,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生活中,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才能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知行合一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让知识具有实际的价值。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让我们都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不断学习、实践,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智慧和成就。
知行合一的意思
知行合一的意思【拼音】:zhī xíng hé yī【解释】: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成语接龙】:知行合一——一脉相传——传爵袭紫——紫气东来——来情去意——意气洋洋——洋洋大观——观场矮人——人中骐骥——骥服盐车——车无退表——表里为奸【出处】: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
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行合一
引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
在中国古代,知行关系问题主要涉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但也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
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涉及认识的来源,求知的途径、方法,验证知识的标准等问题。
孔子提倡身体力行,要求知行统一,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依靠道德实践来检验、证实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
而言行关系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知行关系问题,孔子要求言行一致,也就是在寻求知行统一。
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如果背诵诗经三百篇,给他官做进行统治,行不通;派他出使到外国,不能独自应酬;书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孔子主张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道德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形成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可能产生坚定的道德信念,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故孔子首先强调“知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认为必须要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
他经常教育学生:“君子学以致其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等等,强调“知德”的重要性。
道德实践是道德认识的外部标志,只有道德行为才使道德品质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因此,孔子认为道德理论知识还必须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要以行为本。
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他反对空洞的说教,当弟子向他请教怎样成为仁人、君子时,孔子从不作概念推理式的解释,而是指导弟子在社会实践中去体会“仁人”和“君子”的蕴涵。
因此,孔子在强调“知德”的同时,也强调“行”的重要意义。
他认为“行”比“言”更为重要,“行”是德的归结,德不能离开“行”,孔子把“行”纳入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特点和优良传统。
他说:“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他教导人们务必慎重,不要说大话,真正的君子从来都是“耻其言之过其行”(《论语·宪问》),因此他主张“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言之必可行”(《论语·子路》)。
同时他还把言行一致看作是一种对“君子”的德性要求,把能否做到言行一致视为道德上划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即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如何不能只凭他说得怎样,首先应看他做得怎么样。
孔子提出了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即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问题,亦即如何把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问题,他把知、行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因素。
他强调道德认知的同时强调道德实践,把握了道德教育的关键,教导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所学转变为所行,即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品质,在行动中落实道德规范的要求。
这对当代学校德育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此,在当代中学中,我们应该把“知行合一”的思想带入道德教育的实践工作中,以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
相关链接:
达尔文发现“达尔文”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
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
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
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
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
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
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毛陈冰:“80后”女孩千里走单骑,救人不留名
在一次献血时,毛陈冰得知自己是ABRH阴性血型,在人群中的比例只有万分之三,因稀有被称作“熊猫血”。
从此,她格外注意这方面的信息,还加入了名为“一家人A群”的稀有血型QQ群。
2007年9月14日,毛陈冰从QQ群中看到一则求救信息:贵州省黎平县29岁的农村孕妇杨昌花,因宫外孕大出血,生命垂危。
而她的ABRH阴性血型非常稀有,整个贵州省的血库里都没有,急需帮助。
为了远方那个危在旦夕的生命,毛陈冰决定立刻去献血救人。
此前,毛陈冰从未出过远门,但这一次,她在最短时间内计划好杭州到贵州黎平的行程。
一到医院,看着病人家属焦急的神情,体重只有44公斤的毛陈冰表示立即要献400毫升血。
医生看她身体单薄,又是长途劳顿,只同意抽200毫升。
拗不过毛陈冰的一次次请求,也考虑到情况紧急,医生又一次把针头扎入她的手臂。
在抽到240毫升鲜血时,毛陈冰出现了虚脱反应,院方考虑到她的安全,才停止了抽血。
其实,在这次献血前一个月,毛陈冰在杭州刚刚参加过献血。
按照常规,两次献血至少要间隔6个月。
有人曾问毛陈冰:献血时发生虚脱、晕厥,有生命危险,你怕不怕?“当时没想那么多。
”毛陈冰说,“如果我有危险,他们也会救我的。
”
如今的毛陈冰,已从学校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现在只要一有时间,毛陈冰依然会到省血液中心担任志愿者,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