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单选题
1.如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
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C.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变化
D.曲线②表示每12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答案】A
【解析】更换培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小,A错误;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会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B正确;曲线⑤是空白对照组,营养少,营养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所以K 值较小,C正确;根据试题分析:曲线②表示每12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在0-40min内近似J型增长,表明资源在0-40min内基本不受限制,D正确。【考点定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2.下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e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增长速率为0,A正确;为了保护鱼类资源,由于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因此捕捞的最佳时机是K/2处,即c点,B错误;防治虫害应在蝗虫数量没有迅速增加时,即b点之前,C错误;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c点,增长速率最快,D错误;答案是A。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1)K值的应用
①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②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2)K/2值的应用
①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K/2值处(若达K/2值处,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3.图中λ表示某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10年内大山雀的种群数量第4年种群数量最大
B.2~6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
D.第8年种群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0-4年间,1<<2,大山雀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4-8年间0<λ<1,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结构为衰退型,所以在10年内大山雀的种群数量第4年种群数量最大,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的,C项正确;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λ=1,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D量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化
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
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人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 J 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较多,但因为受到环境空间的控制,不会为 J 型增长,故A错误。这三种蝌蚪之间有空间的竞争关系,故B正确。由图可知加入水螈后锄足蟾蝌蚪数量下降较多,说明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故C正确。由图可知随着水螈的加入,原来占优势的锄足蟾蝌蚪改变为雨蛙蝌蚪为优势,所以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5.5.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6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A.600只B.900只C.1200只D.1800只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当第10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大约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为600只,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大约为1200只,故C正确,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下图中的曲线X表示某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曲线Y为某种群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曲线X与曲线Y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可表示环境阻力大小
B.从b至c的过程中,种群增长速率减小,数量逐渐增大
C.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改良农作物品种可使农作物呈图中曲线X型增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区别。A正确,“J”型曲线与“S”型曲线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可表示环境阻力大小;B正确,“S”型曲线中,至K/2时(即图中b点)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b至c过程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数量逐渐增大;C正确,“S”型曲线达到K值时(图中c点及之后)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错误,“J”型曲线增长模式是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发生的,改良农作物品种并不能改变作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7.向新鲜的苹果汁中接种酵母菌,一般不用于
A.探究制作果酒的条件B.验证酵母菌呼吸方式
C.观察原核细胞的结构D.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答案】C
【解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可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CO2,所以向新鲜的苹果汁中接种酵母菌,可用于探究制作果酒的条件,或验证酵母菌呼吸方式,A、B项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不能用于观察原核细胞的结构,C项错误;酵母菌可在新鲜的苹果汁中进行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