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心理学的论文.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积极心理学的论文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积极心理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积极心理学的论文范文一:浅议积极心理学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几点启示摘要:积极心理学以普通人的幸福为核心,强调人类在关注人的各种问题时更应关注人自身的积极潜力和积极品质。

这种平衡的观点不仅使人提高了自己改正自己缺点的能力,同时也改善了自己发展自己潜力和优点的能力。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机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和谐社会;幸福;启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更好的造福国家、造福民族、造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其根本就是要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权益得到保障,生活幸福安康;就是要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民幸福,用人民幸福来引导和检验和谐社会建设。

一、和谐社会与积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末从美国心理学界开始兴起的一新的研究领域,是关于人类幸福的科学。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动机等因素
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心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懂得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层面上关注人的积极面,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个体积极人格,体验幸福;在群体层面上关注全体的和谐互动,培养合作、共享、利他、宽容等积极品质;在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整个社会的风气、文化氛围,提倡建立有责任感、关系良好的社区、社会;在自然层面上,积极心理学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积极心理学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不仅寻求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而且更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广泛的人类社会的福祉,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部分。

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积极心理学在其理念上存在一个理想的常模,其目标是把所有的普通人,不仅仅是小部分的问题人,尽可能的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致力于使社会成员追求幸福的理想,发现使得个体、团员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社会层面本身各个环节、各种因素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社会中各个群体之间良性的互动、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民生活幸福。

而积极心理学也是从个体,群体以及人与自然层面上促进人类的发展的,积极心理学不
仅仅谋求个人的幸福,而且更加关怀人类的福祉,两者有着本质的联系。

所以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机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二)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民生活幸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人是万物的尺度"。

世界因为有了"人"才有所谓价值和意义,社会历史因为有了"人"才存在、变化和发展[4]。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民的幸福,经济增长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政治善治也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文化发展还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社会和谐更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民生幸福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和谐之本、和谐之源。

构建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实现最大幸福。

社会和谐,民生为大,民生问题,幸福为本。

致力于人民幸福是共产党人的本质使然。

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积极化解和应对各种矛盾的重要关口,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

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

就我国目前而言,民生问题突出表现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

民生无小事,民众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之事,事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是关系到人民幸福安康、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5]。

和谐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指向是要给老百姓一个幸福的家园,给人民群众幸福的生活。

关注民生问题、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
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积极心理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促进个体积极健康的人格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社会从一定意义上是指在共同物质条件下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

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后天通过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所形成和不断发展的。

人是否能适应社会并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

积极健康的人格有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

人格健全的个体才更有活力,更有利于营造和谐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维护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妥善解决各种矛盾,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

和谐社会的构建除了要大力改善社会系统之外,还应着力于改善其每一个社会成员,特别是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积极的人格。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他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我决定其最终发展状态。

心理学应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发掘人的这种积极力量而使之成为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和谐社会在积极人格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人外在的积极能力,也要关注人内在的积极潜力。

个体一旦形成了积极、健康的人格,他就会把生活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归因于外在的可变化的因素,从而使自己在任何环境下都会朝好的结果去努力。

人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个体内化
人外在活动的结果。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社会的良好环境来达到建构人的积极人格。

而要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建构社会的良好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发展人的积极行为能力,因为具有了积极行为能力的个体,他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有意识地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积极人格的建构。

(二)建立人与自然协调统一新秩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帮助人类生活得更充实、更幸福。

但是,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幸福的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

在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危及着人类生活的安全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使我们思考人类究竟应该怎样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幸福是物质的,但更是精神的,它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追求,更是对健康和谐、让人身心舒畅的生活环境的一种要求。

和谐社会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社会也会变成空中楼阁,没有存在的基础。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需要建立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新秩序,需要重新我们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嬗变的历史轨迹和日益恶化的趋势,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人对自然的掠夺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平等"对话 ",从而使人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新型"共生 "关系。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和发展环境教育,对民众实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引导,指导人们以可
持续发展的方式生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态度与责任感;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制度及法律法规,环境法制建设应坚持体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倡导绿色科技,树立正确的生产消费观,大力发展能够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科技,改变以往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线性发展模式,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关注民生,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

积极的社会制度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积极的社会制度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

现阶段我国产生的大量社会矛盾,如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差距扩大等,并且社会弱势群体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利益关系失衡、民生问题得不到合理重视造成的。

民生问题,事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是关系到人民幸福安康、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和谐社会建设将毫无意义。

积极和谐的社会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符合和谐社会本质要求的必然选择和实际步骤。

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首要的就是建立积极的社会制度。

构建积极的社会制度必须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核心,以人为本,坚持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

相关的制度保障机制要坚实有力,切实保障弱势和困难群体的利益,充分体现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

在各项制度中目标明确,要充分重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立法
机关、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有广泛的、有成效的沟通机制,社会公众可以顺畅地表达意愿,制度制定者真诚地而不是形式地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尊重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在社会中寻求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的制度性均衡。

这样既能有力地保障和谐,又能使所定制度在社会内部得到切实支持。

参考文献:
【1】Sheldon KM, Laura K.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3.
【2】崔丽娟, 张高产.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
思潮[J]. 心理科学, 2005, 2.
【3】高青梅. 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支撑[J]. 思想教育研究, 2007, 6.【4】谢春艳.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J]. 湖北社会科学, 2007, 1.
【5】林巧健.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8, 5.
【6】袁淑玲. 塑造公民健全人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J]. 魅力中国, 2009, 4.
【7】余欣欣,郑雪.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抉择与策略[J]. 学术论坛. 2007, 6
积极心理学的论文范文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积极品质和美德;积极情绪;积极体验;学科
渗透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笔者将积极心理学引进课堂,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品质和美德、诱导积极情绪和增进积极体验等进行了一些尝试。

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挖掘历史教育内容中的"心育"因素,培养学生积极品质和美德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内心存在着固有的积极力量,通过后天的教育"促使人的积极品质不断增长并使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包括潜力)得到充分
发挥,人性的消极方面就会被消除或抑制"。

历史知识浩瀚无边,历史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隐性教育价值,让学生不只感知历史、理解历史、积累历史,更要通过学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个体品质、人格、人性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形成积极品质和美德。

《大变革时代》一课,针对"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一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如"当当考古学家"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推断山西出土的一个春秋晚期铸造的牛尊上牛鼻子上的鼻环的用途并说明得出结论的
依据,以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关于"商鞅变法",重点突出商鞅这一历史人物身上所集中的智慧、诚信、勇气、坚定等积极品质,可以通过立木示信、舌战群臣这两个历史故事,让学生在历史事件的了解中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在感悟历史人物人格魅力、英雄灵光的过程中受感染、受熏陶,从而得到启迪,促进积极品质和美德的形成。

二、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诱导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进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或外在行为,都必须依赖自己已有的心理资源。

""积极情绪能通过扩建个体的心理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从而使个体随后的行为变得更有建设性和创造性。

"因此,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良好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诱导积极情绪,对于提高历史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积极品质都是非常重要的。

1.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人人都知,人人会说,但实际上笔者在听课过程中不时能听到一些教师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说 "告诉我""给我
回答"等,难道除了"我"和回答问题的"你"外其他人都与问题无关?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存在,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被注意、被重视,特别是那些学习不自觉、缺乏自信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用关注去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

此外,诸如"这个问题你总不会回答不出来了吧?"看似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是在帮助学生寻回自尊、自信,事实上它已经暗示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一定能回答,要是该学生回答不出来,不就更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自信了吗?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应仅仅停留在观念、口号上,而应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诸如提问对象的选择及教师的言语、态度、表情、课堂教学管理等具体问题上。

只有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2.培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亲近感
初中历史学科不计入中考总分,受社会、家长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思想
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缺乏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把兴趣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

通过有趣的知识点或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慢慢产生对历史的亲近感、向往心情和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进而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欢喜和满意的积极情绪。

《大变革时代》一课中,可以针对先进生产力"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一知识点理论性强、枯燥的特点,选择出土文物"牛尊"和历史文献上《吕氏春秋》中的故事等具体史实,帮助学生感性认识春秋晚期牛耕的存在。

还可以引导学生现场分别表演牛耕和耒耜的操作,切身感受牛耕的先进性。

这样,丰富的史实、具体的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而且能培养对历史的亲近感,激发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3.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成功感是人类最美好的心理感受之一,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是诱导积极情绪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成功的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心理成长。

《大变革时代》一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现场模拟商鞅舌战群臣的辩论、表演成语故事立木示信、收集春秋战国铁农具出土文物资料、制作都江堰模型、调查访问了解目前农村农具的使用情况、绘制农具图样等活动。

由于这六个活动形式各不相同,需要的智力支持也各不相同,可以让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改进教学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增进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积极人格和积极力量的一条基本途径。

人的成长是一个探索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探索自我
的过程,一个人并不完全清楚自己会成长到什么程度,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潜能有多大。

"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增进积极体验,让学生获得内化意义的成长。

1.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评价学习能力、方法
教学评价要发挥它的激励功能,不能仅仅局限于终结性评价,而应将之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

《大变革时代》一课中的 "历史考古"教学环节,笔者让学生推断一个牛尊的牛鼻子上的鼻环的用途,有学生回答"起装饰作用",理由是"牛尊是工艺品,制作者要尽可能让它有美感,正如它身上有花纹装饰才漂亮,鼻环也是起装饰作用";另一个学生回答"我猜是用来牵牛的"。

面对着答案,笔者不是只简单作出是非判断,而是对其思维习惯、方式作出评价。

针对第一个错误答案,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正确的思路及其审美意识和能力。

针对第二个猜测出来的正确答案,在肯定他的直觉思维能力的同时,明确指出历史结论的得出不能凭空猜测,要有充分的依据。

2.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
学生由于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社会生活体验的不同,个体间存在着学习天赋和认知方式上的差异。

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搞一刀切,只要付出了努力,只要比照自己的过去是进步的,只要有不断进步的愿望,都应该给予肯定,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让每位学生在努力、进步后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激发他们进一步进取的愿望和信心。

3.对学习合作小组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中,为适应初中生好胜、好表现的心理特征,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评价中,在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该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

如《大变革时代》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按照方位分成齐国、楚国、秦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七个代表队,开展历史擂台赛,由教师提出问题或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完成,派代表阐述,在回答正确或展示、表演后,给学习合作小组加分,最后评出优胜小组。

这种小组合作竞赛,学生的努力带来的不仅是个人的成功而且是团体的胜利,所获得的自我价值感将更强;更重要的是小组成员间相互的交流探讨实际上就是一种相互评价,在目前大班制的课堂组织形式下,能够让学生更多体验到参与和被关注;同时,学生在交流、沟通、分享中还能促进团结、合作、竞争,培养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积极心理学追求人类获得幸福生活的内在理念,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类自身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维度。

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进课堂,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等都有积极作用,值得今后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