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计价方法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存货价值进行计价的方法。
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法)和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FIFO法)是指按照存货的购入时间顺序计算存货的成本,即最先购入的存货先出售,后购入的存货后出售。
这种方法假定最先购入的存货最先卖出,对于通货膨胀时期较为适用,能保证成本与实际发生的顺序相符。
后进先出法(LIFO法)是指按照存货的购入时间倒序计算存货的成本,即最后购入的存货最先卖出。
这种方法假定最近购入的存货最先卖出,对于通货紧缩时期较为适用,能够通过选择较高的成本计价方式降低利润额度,减少应纳税额。
平均法是指将期初存货价值和期间新增购入的存货价值加权平均,计算存货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为平稳的情况,能够平抑存货成本中的价格波动。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存货价格波动情况、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环境以及税务影响等因素。
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利润额度、税务负担、现金流量和财务报表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优选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优选企业存货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进行存货核算时所采用的计价方法,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优选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分析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优选的分析。
1.先进先出法(FIFO):是指以货物的物理先后顺序为基础,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计算存货成本和存货价值。
FIFO法在管理会计中应用最为广泛,常常用于管理会计的预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中。
FIFO法在企业存货成本预测和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下的准确性较低。
2.后进先出法(LIFO):是指以最近进入库房的货物为首先出售的货物,即后进先出(LIFO)的原则计算存货成本和存货价值。
LIFO法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管理会计预算和成本控制中的应用较少。
3.加权平均法:是指把期初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计算出的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简单易操作,适用范围广,但不能反映在不同时期购进商品的价格变动和品质变化。
4.特殊松弛法(LOCOM):是一种特殊的加权平均法,在计算存货成本时,选择一个财务管理人员事先规定的特定的利润率,利润率从现行的平均利润水平上增加或减少,以反映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和精加工等方面对存货造成的影响。
特殊松弛法在管理会计中综合考虑了许多因素,可以灵活应用,但操作复杂度高,需要配合较好的财务管理软件。
根据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目标,应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
在通货膨胀期和经济景气时期,LIFO法比其他方法更能反映实际经营成本,因此LIFO法适用于通货膨胀和经济景气时期。
在稳定的经济时期和通货紧缩期,FIFO法和加权平均法较为适用。
在生产企业中,LOCOM法更适合因不同生产进程对成本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利润率。
综合考虑,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加权平均法是比较理想的计价方法,其适用范围广,操作相对简单,符合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需求。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优选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优选【摘要】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在企业运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比较了不同的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成本法、后进成本法、加权平均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
然后分析了如何优选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考虑到企业的特点、行业环境和财务需求等因素。
最后结论指出,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运营管理,提高利润水平和竞争力。
企业应当深入研究各种计价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以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正确的存货计价方法,企业将能够更好地管理库存、控制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从而实现更好的经营绩效和财务表现。
【关键词】企业存货计价方法、比较、优选、存货计价、企业运营管理、重要性、合适选择、优化、存货管理1. 引言1.1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重要性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在企业会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存货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在会计中对存货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
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存货计价方法主要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加权平均法等。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经营特点的计价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存货实际价值,避免因计价方法不当导致财务数据失真。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模式和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优劣,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计价。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企业才能更好地优化运营管理,提高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
2. 正文2.1 比较不同的企业存货计价方法1. 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一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其核心原则是最早进入库存的存货最早售出。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存货的流动情况,同时利润计算也相对稳定。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财经分院 毕业论文(设计) 所 在 系 会计系 专 业 会计 班 级 51310 姓 名 李琬亭 学 号 134802235 论文题目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指导教师 阚蓉2018年4月 装订线论文提纲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内容摘要】:存货是流动资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现代企业流动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选择不同的存货诗人方法所产生的结果将会有所不同。
本主经过对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这四种计价方法举行对照、剖析,探讨从不同的方面考虑选择计价方式,为企业选出知宜的计价方法。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企业选择影响【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快,市场的价格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的选择权,对选择不同的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企业盈亏利益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存货是企业在平常运动中持有准备卖出的产制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进程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或供给劳务过程当中耗用的质料、物料等。
以是,经由对企业存货计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企业做出合适自己的选择,更可以增进企业良好成长。
一、现行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一)个别计价法1、定义及计算也可以称为个体认定法、分批实际法、具体识别法,采纳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详细项目的本钱流转和实物流转相同,依照种种存货逐个识别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法子。
在这种方式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本钱当作为盘算发出存货本钱和期末存货本钱的根基。
个体认定法是指以每次收入存货的实际本钱作为盘算各该次发出存货成本的根据。
即:每次(批)存货发出本钱=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X该次(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本钱除上述计价法外,另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但前五种法子属于企业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式。
存货期末计价一般是以实际成本来肯定。
可是.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一种比较广泛的方法——实际成本(本钱)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者计价的法子。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
04
存货计价方法的案例分 析
先进先出法的案例
总结词
适用于市场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
详细描述
先进先出法是按照先入库的存货先出库的原 则进行计价。在市场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 采用先进先出法能够及时将高成本存货销售 出去,避免库存成本过低。
后进先出法的案例
总结词
适用于市场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
详细描述
后进先出法是按照后入库的存货先出库的原则进行计价 。在市场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能够 减少销售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05
存货计价方法的未来发 展
存货计价方法的改进方向
引入更多灵活性和可选择性的存货计价方法
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存货管理的需要,未来存货计价方法应更加灵活多样,允许企业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计价方法。
强化对存货减值和跌价准备的评估
存货计价方法应更加关注存货减值和跌价准备的评估,以更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国际会计准则的引入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其存货计价的规范化和透明度,增强投资 者信心和吸引外资。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引入物联网技术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存货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存货计价的效率 和准确性。
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计价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计价的规范和指导
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计价进行了规范和指导,要求企业按照规定的准则和方法进行存货计价,提高了存货计价的规范 性和可比性。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与协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与协调成为趋势,这将有助于提高不同国家和地区存货计价的协调 性和可比性。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与运用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1.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一种按照存货最早进入库存的顺序来计算成本的方法。
根据FIFO法,首先进入存货的成本被视为第一个卖出的,而最后进入存货的成本被视为最后一个卖出的。
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适用于诸如食品、饮料等易腐败商品的行业。
2.后进先出法(LIFO):后进先出法是一种按照存货最新进入库存的顺序来计算成本的方法。
根据LIFO法,最后进入存货的成本被视为第一个卖出的,而最早进入存货的成本被视为最后一个卖出的。
这种方法能够在通货膨胀期间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因为最新进入库存的成本较高。
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通过计算存货期间不同采购成本的加权平均来计算存货成本的方法。
具体而言,该方法将库存的总成本除以库存数量,以得到每单位存货的平均成本。
这种方法平衡了不同采购价格对存货成本的影响,并能够反映库存的整体成本。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通过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来计算存货成本的方法。
企业根据预设标准成本来计算每个单位的标准成本,并将其应用于库存数量以计算存货成本。
标准成本法提供了一种更准确地衡量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方法,但需要精确的成本估计和监控。
这些存货计价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情况以及行业特点。
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纳税义务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比较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一些关键点:1.利润影响: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利润结果。
FIFO法可以确保成本与实际成本较为接近,而LIFO法可以在通货膨胀时减少利润。
加权平均法和标准成本法则提供了更平滑的利润结果。
2.税务影响:LIFO法可以在通胀期间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因为最新进入库存的成本较高。
然而,一些国家可能不允许使用LIFO法。
其他计价方法可能会对纳税影响较小或没有明显影响。
3.记账复杂度: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记账要求与复杂度不同。
如果库存规模较小且交易频繁,使用加权平均法可能更简便。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存货计价方法是为了计算存货的成本和计算净利润而实施的一种方法。
在财务会计中,存货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因为它们通常是企业最重要的最终产品。
企业必须正确计算这些存货的成本,以便它们能够在财务报告中准确反映出来。
存货计价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1. 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一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特点是将首先买进的存货先卖出去。
这意味着最早进货的存货也是最早出售的。
该方法的优点是它反映了生产成本的增加效应,而且也不会过分高估或低估存货成本。
此外,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企业的税务负担,因为最早进货的成本通常较低。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其缺点。
当价格上涨时,最近进货的存货成本会被高估,从而导致会计账簿上的成本不准确。
此外,此方法可能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波动,这取决于进货的时期以及价格波动的程度。
3. 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是将总成本除以存货数量来计算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它可以平滑价格波动,并反映出整个期间的平均成本。
此外,这种方法可以使公司的成本更加稳定,因为它避免了对进货量或时间的依赖。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缺点。
当价格波动时,会计账簿上的成本可能会低估或高估实际成本。
此外,这种方法也无法反映不同批次和质量水平之间的差异。
将上述三种方法进行比较,FIFO法和LIFO法相对而言更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
这两种方法的成本可以被高估或低估,而平均成本法则可以平滑价格波动。
这使得平均成本法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方法,可以反映实际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对时间和批次的依赖。
此外,FIFO法和LIFO法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记录和核算,因为必须跟踪每个存货批次的进货量和出售量。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可以根据特定企业的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如果企业初次进入市场或是市场波动较大,则平均成本法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企业处于新的生命周期阶段,则可能需要考虑使用FIFO或LIFO法。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存货的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进行库存成本核算时所采用的计价方式,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
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 法)、加权平均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存货计价方法逐一进行介绍和比较。
先进先出法(FIFO法)是指在售出存货时,假定最先购入的存货最先售出,而最后购入的存货则被留在库存中。
这种计价方法假定库存中的存货是按照购入的先后顺序进行售出的,因此在通货膨胀时,FIFO法会导致成本低估、利润高估的情况。
后进先出法(LIFO法)则是假定最后购入的存货最先售出,而最先购入的存货则被留在库存中。
LIFO法在通货膨胀时会导致成本高估、利润低估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LIFO法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被禁止使用,因为它可能导致企业在纳税时减少利润,从而减少纳税额。
加权平均法是将期初库存和本期购入的存货按照其数量和成本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成本,然后将平均成本乘以实际销售的数量,以计算成本费用。
这种计价方法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但在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存货成本的不稳定。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标准成本法、直接成本法等。
不同的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经营环境,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存货的特性、市场价格的波动、通货膨胀的影响、税收政策等。
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所采用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来确定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和企业的经营状况。
综上所述,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多种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局限性。
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选择出最适合自身情况的计价方法,从而准确反映存货的价值,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
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
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先进先出法:按照先购进的商品先销售,后购进的商品后销售的原则进行计算,将先被购进并销售的存货成本计入当期成本。
2. 后进先出法:按照后购进的商品先销售,先购进的商品后销售的原则进行计算,将后被购进并先销售的存货成本计入当期成本。
3. 加权平均法:将所有存货的成本乘以数量进行求和,再将所得结果除以所有存货的数量,得出平均成本。
每当有存货进出时,将当前存货的数量和成本加入计算中,重新计算平均成本。
4. 标准成本法:以生产过程中各种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对实际成本的与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调整,计算存货的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对存货进行计价。
5. 特定标识法:只适用于某些成本较高的存货,如珠宝、艺术品等,每个存货都可以明确定义成本并单独计算。
每当有存货进出时,都会重新计算成本。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应符合税法的规定。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各项存货的发生和领用,其实际成本价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方法中任选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因此,企业应在每年度末搜集有关信息,力求准确判断材料价格走势,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企业价值、纳税和现金流量、管理人员业绩、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才是最好的存货计价方法,企业才会从中受益。
所以必须全面考虑,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
一、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标准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是由于存货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和同质的存货实际取得的成本不同而产生的。
存货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两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外购或自制的存货与出售商品的成本流转是不一致的,因此产生了存货成本在库存与销售之间的分配问题。
为了恰当反映存货流转,在确定存贷计价的方法时,要坚持以下标准:(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企业流动资产中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存货,存货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
而事实上,存货极有可能以比该成本高许多的价格卖出去,所以通过销售存货所获得的现金数额往往比计算流动比率时所使用的数额要大。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通货膨胀的持续,存货的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必然会产生偏差。
(二)坚持客观性原则,如实反映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价值由于存货的实物管理一般是“先进先出”的,如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其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存货均按后期进价计算,比较接近编表日重置成本,使资产计价较为合理。
当采用后进先出法时,期本存货按较早期的单价计量,与编表日的重置成本差距较大,物价变动幅度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
在通货膨胀时期,后进先出法所产生的期末存货数偏低,使资产计价失去意义。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
C、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比率指标的影响 在长期偿债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先进先出法下,由于税前利润被高估, 赚取利息倍数也会被高估,所以夸大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D、存货计价方法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分析指标的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市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表明投资某 一上市公司股票的获利率,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在先进先 出法下,存货成本高估,则产品销售成本低估,净利润偏高, 市盈率就会偏低。而在后进先出法下,市盈率比较适中。由此 可见,先进先出法对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的几乎所有比率指标 都有影响,尤其是高估了企业获利能力指标,虚夸企业当期获 利能力。
三、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运 用
根据以上上述可以看出这四种存货计价方法各 具优缺点。因此,企业选择哪一种方法是一个重 要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不仅仅要受会计准则的约束,同时还要受企业管 理策略的影响,并与企业会计目标相关联。 不同的企业,因其生产经营状况和具体会计目 标的不同,应选择符合各自需要的计价方法。因 此,应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 和分析。选择合适存货计价方法,企业应考虑以 下几方面因素:
会计准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相应的会计准则的有效性和完善程度也就不同。随 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逐步加 快。为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6年我国出台了新 的会计准则,其中对存货计价的方法做出了规定, 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允许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等其 他方法记账。这一变化缩小了企业选用会计核算方 法的范围,减少了企业人为调整成本、利润和税金 的幅度。 需要指出的是,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 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 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在会计报告中进行披 露。
2、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计量不同 、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与研究报告(正文打印)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研究目录目录1摘要3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研究3一、现行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3(一>个别计价法3<二)先进先出法4<三)平均成本法51加权平均法52移动加权平均法5二、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其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6<一)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61使用目的不同62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计量不同63对损益的影响不同74对当期应纳税额的影响不同75适用条件不同7<二)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81对期末存货价值以及本其利润的影响82对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8<1)存货计价方法对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9<2)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获利能力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9<3)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比率指标的影响9<4)存货计价方法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分析指标的影响9 三、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运用分析9<一)存货的自身特征及存货管理要求9<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和业绩评价10<三)税收筹划的需要10四、存货计价方法的性质11<一)客观性11<二)重要性11<三)谨慎性11<四)目标性11结论12参考文献13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研究存货是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摘要: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企业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论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存货都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出售或耗用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等。
现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两大类,实际成本计价法在实际运用中又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
存货的不同计价方法
存货的不同计价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存货价值的计量方法。
存货是指企业为销售目的而进入流通领域,并暂时存放于企业的物资。
根据存货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
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法)和加权平均法。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介绍这三种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FIFO法)是指假设最先进入存货存放地点的货物最先被销售出去。
按照这种方法计价,存货的成本是根据购入或生产的时间顺序而确定的。
当企业进行销售时,计算存货的成本是基于最早进入存货存放地点的货物。
先进先出法适用于货物存放期限较长,货物在存放期间可能会发生质量变化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先进先出法可以使存货的成本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并且有助于减少存货损耗的风险。
后进先出法(LIFO法)是指假设最后进入存货存放地点的货物最先被销售出去。
按照这种方法计价,存货的成本是根据购入或生产的时间顺序而确定的。
当企业进行销售时,计算存货的成本是基于最后进入存货存放地点的货物。
后进先出法适用于货物存放期限较长,且存货的进价或生产成本随着时间推移而上升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后进先出法可以使存货的成本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并且有助于减少存货损耗的风险。
加权平均法是指将期初库存与期间进货的货物进行加权平均,以计算期末库存的成本。
按照这种方法计价,存货的成本是根据期初库存和期间进货的数量和成本而确定的。
当企业进行销售时,计算存货的成本是基于加权平均成本。
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为剧烈的情况,可以有效地平滑价格波动对存货成本的影响,并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存货数量和成本变动的情况。
不同计价方法在计算存货成本和计量利润上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存货成本的计算基础不同,先进先出法计量的利润通常更接近实际利润,对存货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价值。
存货的计价方法比较
存货的计价方法比较存货的计价方法是企业在进行存货核算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一种计价方式。
不同的计价方法可以影响企业的利润和财务状况,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应选择适合的计价方法。
主要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 法)、加权平均法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几种计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指最早进入存货的商品最早出售,在计价时一般以最新进购的成本为基础。
使用FIFO法计价,可以较好地保持存货的真实价值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即存货会以较低的成本计价。
FIFO法计价的特点是利润较高,因为最早进入的存货一般成本较低。
当企业所售的存货价格上升时,采用FIFO法计价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法是指最近进入存货的商品最早出售,在计价时一般以最早进购的成本为基础。
与FIFO法相反,LIFO法计价时存货以最新进购的成本计价,因此计算出的成本较高。
LIFO法计价的特点是成本较高,因为最新进入的存货一般成本较高。
当存货价格上升时,采用LIFO法计价可以减少利润,从而减少税务负担,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来说,可以降低所得税负担。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计算出存货的平均成本作为计价的基础。
加权平均法计价的特点是计算简单、易于操作。
当存货的进价波动较大时,加权平均法可以抹平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更能反映存货的平均成本。
加权平均法的利润不会受到存货价格波动的影响,较为稳定。
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环境来决定。
通常情况下,如果存货价格上涨,可以选择FIFO法计价,以保持较高的利润。
如果企业所得税负担较重,可以选择LIFO法计价,以减少利润和所得税负担。
如果存货价格波动较大,可以选择加权平均法计价,能更好地反映存货的平均成本。
此外,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经营模式也会影响计价方法的选择。
概括而言,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FIFO法、LIFO法和加权平均法。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存货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核算存货成本时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LIFO法)。
这三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都有其适用性和优缺点,下面将对它们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先进先出法(FIFO法)是指按照存货进入企业的先后顺序,先出售的存货成本计入销售成本,剩余存货的成本计入结存存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反映企业存货流转的真实情况,能够避免产生过多陈旧存货。
同时,FIFO法也能够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因为较早购入的存货成本较低,税负较轻。
然而,FIFO法的缺点是在通货膨胀时,会导致存货成本被低估,利润被高估,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其次,移动平均法是指将存货的平均成本计入销售成本和结存存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平滑波动,避免由于单次价格变动导致的盈亏波动。
由于平均成本是根据实际的存货进价和数量进行计算,所以移动平均法能够反映较为客观的存货成本。
然而,移动平均法的缺点是对存货价值的变动较为敏感,如果存货价格频繁波动,可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最后,后进先出法(LIFO法)是指按照存货进入企业的晚先顺序,先出售最近购入的存货,这种方法计入销售成本,剩余存货的成本计入结存存货。
LIFO法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存货成本的最大化,因为最近购入的存货成本相对较高,计入销售成本可以实现税务优惠。
然而,LIFO法的缺点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存货成本不一定与实际购入顺序相吻合,容易导致财务报表的失真。
总的来说,三种存货计价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其适用性和优缺点。
FIFO法适合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小,想要实现合理税务规划的企业;移动平均法适合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且希望平滑波动的企业;LIFO法适合于想要最大程度实现税务优惠的企业。
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税务筹划的需求,确保选取的方法能够体现存货成本的合理性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此外,还需要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确保企业的财务核算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纠纷。
存货计价方式:先进先出、个别计价、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
存货计价方式:先进先出、个别计价、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引言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存货是一个重要的资产,对存货的计价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和财务报表。
存货计价方式是企业在进行存货出售和核算时所采用的方式,常见的存货计价方式包括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本文将对这四种存货计价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1. 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First-In, First-Out)是指在计算存货的成本和库存量时,假设最早进入的存货最先出售。
也就是说,最先购入的存货在销售时先被消耗,成本也会首先被计入。
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存货资金周转快、库存更新频繁的企业。
它的特点是能够保持库存中较低的成本,适合于食品、鲜活商品等需要及时售出的行业。
2. 个别计价法(Specific Identification)个别计价法是指根据存货的实际购入成本为每个存货单独确定其成本。
在销售时,将实际购入成本分配给相应的存货,计算销售成本。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存货带有明确标记、高价值的情况,例如奢侈品、工艺品等。
然而,个别计价法对于大规模库存是不切实际的,因为需要针对每一件存货进行成本核算。
3. 加权平均法(Weighted Average)加权平均法是指将存货按照其购入成本和购入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从而确定存货的平均成本。
每次计算时都会重新计算加权平均成本,销售时按照平均成本核算。
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存货带有相对固定的成本,且库存更新频率较低的情况,适合于一些批发和分销型企业。
4. 移动加权平均法(Moving Average)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销售时,根据存货的平均成本计算销售成本,并将最新的进货成本纳入到平均成本中,以保持平均成本的准确性。
移动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存货成本波动较大、库存更新频繁的情况,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
5. 比较与选择在选择存货计价方式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优选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优选一、存货计价方法概述1.存货计价方法概念存货指的是企业在正常经营中需要用到的一些生产原材料或者生产出来用于二次加工的在产品,以及原材料转换成的可销售商品或成品。
我们在计算一个项目中的存货时,主要考虑的是这个货物是否符合存货定义,而且在其销售后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只有都符合了才能认定为存货,并对其计算成本。
至于计价,则必须等到存货发出后才能进行,这其中包含购入成本与销售成本。
在实际的应用中,对存货可以进行预先的估计,这包含直接使用实际成本,也包含计划的成本或者估计的成本。
在企业中,对于存货计价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或者估计成本法,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2.存货计价的方法的类别在日常生活中,存货计价方法有很多种,像实际成本法、估计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等。
虽然有些存货计价方法应用不是广泛,但是其中仍包含了很多相关的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指每一批存货收入时的实际单价,作为该批货物发出单价,期末按每批存货收入时的单价计算。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周期为一个月,它是依据上期结转到本期的结存存货数量与金额,以及在本期中存入的存货数量与金额,来计算得到这一周期的期末存货加权平均单价,并将其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3)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对加权平均法的改进,改进后的方法是发生一次存货,那就重新统计一次新的存货数量,计算一次存货总成本,也重新计算一次平均单价。
(4)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也就是认为按照顺序对收到的存货依次发出去,在这种规定下计算销售的存货以及到期末后剩余的存货做一次计价。
这种方法先要做一个假设,就是后进的存货最早发出,然后等多个周期后,再计算发出存货与期末存货。
二、存货计价方法的差异性比较1.企业使用目存在差异对于不同企业对于存货的使用目的不同,计价方式存在着差异。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04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原理及计算方式
原理
以存货的数量作为权数,对每一批次的进货成本进行加权平均,以此计算出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
计算方式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成本总和)/(月初结存存货数量 +本月各批进货数量总和)。
具体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企业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存货计价,月初结存存货100件,单位成本10元;本 月5日购入50件,单位成本12元;15日购入80件,单位成本11元。则月末加权 平均单位成本为(100*10+50*12+80*11)/(100+50+80)=10.8元。
计价基础
先进先出法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 (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 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 。
具体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存货进行计价,在物价持续上涨的 情况下,分析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应用过程
在先进先出法下,是先以最早购入的存货成本来结转销售成 本,因此,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 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 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03
移动加权平均法
04
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 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 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 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 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 的依据。
先进先出法
假设先购进的货的成本。
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分析
个别计价法
缺点
个别计价法的实施成本较高,需 要对每个存货项目进行单独计价 ,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此外 ,在存货项目较多或进价波动较 大的情况下,个别计价法的实施 难度也会相应增加。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计价方法:
1. 先进先出法(FIFO):按照物品入库的先后顺序计算存货成本,即最早入库的物品最先出库,新进的物品会计入封闭的期末存货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物品价格下降的情况,能够使存货成本相对较低。
2. 后进先出法(LIFO):按照物品入库的后先顺序计算存货成本,即最新入库的物品最先出库,之前的物品计入封闭的期末存货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物品价格上升的情况,能够使存货成本相对较高。
3. 加权平均法(Weighted Average):按照存货数量和成本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存货成本,将期初存货和本期进货的数量和成本加权平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为平稳的情况,能够平均反映存货成本。
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 FIFO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期末存货的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减少纳税义务和利润分配,对于物品价格下降的情况较为适用。
缺点是当物品价格上升时,会使期初存货的成本偏低,造成利润虚高。
- LIFO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期末存货的成本相对较高,有利于降低纳税义务和利
润分配,对于物品价格上升的情况较为适用。
缺点是当物品价格下降时,会使期末存货的成本偏高,造成利润虚低。
-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能够平均反映存货成本,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为平稳的情况。
缺点是无法针对不同批次的物品进行区分计算,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存货成本的变化。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经营环境来确定,包括存货价格的波动、税务政策、财务报告的需求等因素。
同时,应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确保计价方法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1.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指最早购入的存货先出售,最新购入的存货后出售。
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先进先出法假设最早购入的存货先消耗,因此存货成本较低。
该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较多、形态相近,且销售价格较为稳定的企业。
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能够保持存货成本较低,使计税利润较高;缺点是可能导致存货转移,不符合实际销售情况。
2.后进先出法(LIFO)后进先出法是指最近购入的存货先出售,较早购入的存货后出售。
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后进先出法假设最近购入的存货先消耗,因此存货成本较高。
该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较多、形态相近,且销售价格波动较大的企业。
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出实际较高的存货成本,在通货膨胀时计税利润较低;缺点是存货成本较高导致计税利润较低,可能影响企业信用评级。
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存货的平均成本计算存货成本。
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加权平均法将存货的不同采购批次按照金额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相对较少、形态不同或价格波动较小的企业。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能够平滑存货成本的波动,适应一定程度的价格变化;缺点是不能准确反映存货真实成本,可能使计税利润偏离实际。
综上所述,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情况和经营环境。
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存货价格较稳定的企业,可使计税利润较高;后进先出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企业,可反映实际较高的存货成本;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存货品种较少或价格波动较小的企业,可平滑存货成本的波动。
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需要考虑企业的特点、经营环境以及税务规定等因素。
此外,应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确保存货计价方法的正确应用和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合理进行存货计价的意义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合理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制订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报告利润和存货估价,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存货在大多数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处于不断购买、耗用和销售之中,因而存货数量及其价值的确认(即存货计价问题)至关重要。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规定:纳税人的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确需改变的,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否则,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影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
而不少企业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或受某一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做了不切合企业实际的选择,从而对企业的存货管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造成不利影响。
二、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标准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是由于存货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和同质的存货实际取得的成本不同而产生的。
存货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两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外购或自制的存货与出售商品的成本流转是不一致的,因此产生了存货成本在库存与销售之间的分配问题。
为了恰当反映存货流转,在确定存贷计价的方法时,要坚持以下标准:(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企业流动资产中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存货,存货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
而事实上,存货极有可能以比该成本高许多的价格卖出去,所以通过销售存货所获得的现金数额往往比计算流动比率时所使用的数额要大。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通货膨胀的持续,存货的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必然会产生偏差。
(二)坚持客观性原则,如实反映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价值;由于存货的实物管理一般是“先进先出”的,如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其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存货均按后期进价计算,比较接近编表日重置成本,使资产计价较为合理。
当采用后进先出法时,期本存货按较早期的单价计量,与编表日的重置成本差距较大,物价变动幅度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
在通货膨胀时期,后进先出法所产生的期末存货数偏低,使资产计价失去意义。
结果,财务分析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营运成本、流动比率、投资报酬率偏低。
(三)坚持谨慎性原则,保证企业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作出决策时,尽可能规避风险,使风险收益最大化。
后进先出法在传统理论中被认为是“合理地计量销货成本,减少存货利润,从而公允地表示企业财务状次和经营成果”的较为科学有效的存货计价方法。
但是,严格地讲,后进先出法所体现的只是有条件、有步骤、有限制的谨慎原则,而不是纯粹意义下的谨慎原则。
这主要是因为一个会计期间的期末存货与另一会计期间的期初存货在质和量上有因循沿袭的关系,即一个会计期间的期末存货在数量和金额上等同于下一个会计期间的期初存货。
因此,后进先出法较之于先进先出法导致的期末存货的降低也就相应地降低了下一个会计期间的期初存货。
由于期末存货与期初存货之间的内在关系,后进先出法的采用在一个会计期间降低了期末存货的价值,减少了存货利润与税金,却相应地在下一个会计期间提高了期末存货的价值、增加了存货利润与税金。
基于企业以现实状况和按既定目标不断从事生产经营的持续经营假设,从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后进先出法并不能有效地消除因物价的波动而形成的存货利润。
因此,后进先出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谨慎做法,而是体现了有条件、有步骤、有限制的谨慎原则的暂时做法。
同时,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还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科学决策。
三、存货核算计价方法的分析(一)存货核算的计价方法概括的说,存货核算的计价方法包括六大类:按实际成本计价,按计划成本计价,按商品进价或售价进行核算,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估价法,重置成本法与可实现净值法。
下面对这六大类做详细的分析。
1.按实际成本计价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存货核算时,存货收入与发出均按实际成本进行计价,存货的总帐和明细账均按实际成本设置与登记。
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又称分批实际法,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
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分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
并且采用这种方法极易被用作调节利润的手段。
因为如果营业不佳,估计利润不高,管理人员就可以高价售出低成本的商品,以提高利润,或以相反的方法调低利润。
企业中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购入批次少、容易识别、单位价值较高的贵重物资,一般采用个别计价法。
并且这种方法在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下均可使用。
(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也称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月购进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来确定本期存货发出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
这种方法只需在月末计算一次,比较方便。
但只能在期末确定存货成本,无法随时从账面上提供存货的结存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
同时无论在上涨还是下跌情况下,计算出的存货成本与现行成本都有一定的差距,并且这种方法在实地盘存制下才可用。
(3)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对成本流转的假设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后进先出法是根据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对发出存货按最近收进的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的发出存货的成本接近于近期市场价格,使现时成本与现时收入得到配比,从而较合理地确认了当期收益,在物价持续上涨情况下,可以使当期出材料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延迟企业交纳所得税,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期末材料结存成本是按早期价格确定的,这样也减少了库存材料的资金占用,可以增加企业后劲,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符合稳健性原则。
但这种方法有可能会造成成本虚增或虚减。
并且在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下,这种方法计算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不相等。
但是,当期销售收入能与当期销售成本相配比,能够反映出当期经营者的经营绩效。
尽管后进先出法有其不足,但在目前我国国情下,仍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价格昂贵且数量较少的存货。
2.按计划成本计价存货核算按计划成本计价时,存货的总帐和明细帐均按计划成本进行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则作为存货的成本差异另行组织核算,并要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将期末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后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一般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如大中型企业中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按计划成本法计价分为两部分实施:(1)计划成本的制定按计划成本进行存货核算,正确地制定各类存货的计划成本是进行存货核算的前提,存货计划成本的制定,应根据存货实际成本的组成内容,考虑供货单位,运输方式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予以制定,力求与实际成本尽可能相接近,而且应保持相对的稳定,除有特殊情况应随时调整外,在年度内一般不做变动。
(2)存货成本差异的计算存货成本的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的差额,一般分为超支差异与节约差异两种情况。
超支差异是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或称不利差异,节约差异是实际成本少于计划成本的差额,或称有利差异。
在实际工作中,应先计算出存货成本差异率,然后计算出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3.按商品进价或售价进行核算(1)经营商品批发的商品流通企业可按进价进行核算,购入的商品按商品的进货原价作为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可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法等方法进行计算,但一经先用其中一种方法后,则不得随意变动。
(2)经营商品零售的商品流通企业,一般采用售价进行核算,购入的商品按商品的售价增加库存商品,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作为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算。
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平时可按商品的售价进行结转,月末时应按商品的存销比例分配商品成本的差异,将本月销售商品的售价调整为实际成本。
4.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该法是指当期末存货的计价,当成本低于市价时,就按原始成本计算,而当存货成本高于市价时,改按市价计算存货成本。
这里所说的市价是指存货的重置成本。
这里所说的成本指的是存货的原始成本。
所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也可称为重置成本法和原始成本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存货价值时,其重置成本或再生产成本下跌时可能带来的损失,在当期就应予以确认,这虽与原始成本原则相背离,但符合稳健性原则。
由于考虑到示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而提前处理,在市价不稳定的情况下,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的期末存货成本不低于实际成本而接近于重置价格,将来这些存货出售时,不会受价格变化太大的影响,这样能保持各个期间的正常利润幅度。
成本与市价孰代低法在工作中的运用有下面三种方法:(1)逐项比较法:即按存货的每一项目比较其成本和市价,取其较低者作为该项存货的金额。
(2)分类比较法:即按每类存货比较其成本和市价,取其较低者作为该类存货的金额。
(3)总额比较法:即比较全部存货的总成本和总市价,取其较低者作为全部存货的金额。
一经采用上面三种方法的一种后,依据一贯性原则,不得随意变更。
在比较市价与成本时,所用的市价即重置成本不得超过正常经营过程中销售价格减去合理预计的加和处置成本后的可变现净值,也不得低于可变现净值减去估计的正常毛利。
5.估价法公司在编制月度财力报表时,需要在每月末计算出存货的成本。
但在采用实地盘存制时,每月进行存货的清查,不公费时,而且也要付出较多的费用,因此一般每年年末盘存一次。
这样,在编制月份财务报表时,就需要对期末存货成本进行估价。
估价的方法通常有两种:(1)毛利率法该法是用毛利率来估算本期的销货成本,并推算出期末存货的估计成本。
采用毛利率法时,毛利率估计的准确程度如何,对于期末存货的成本是否准确有着直接影响,为了防止计算时使用不十分恰当的毛利率,选择的毛利率必须是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有一定代表性的,如果公司的各项存货在销售时的毛利率差别较大时,应将各种相近毛利率的存货予以归类,在计算时分别使用适合的毛利率来计算出各类存货的成本,然后加总计算期末存货的估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