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回路设计图的原理

合集下载

第八章液压基本回路(二)讲解

第八章液压基本回路(二)讲解

第八章液压基本回路(二)§4 速度控制回路在很多液压装置中,要求能够调节液动机的运动速度,这就需要控制液压系统的流量,或改变液动机的有效作用面积来实现调速。

一、节流调速回路在采用定量泵的液压系统中,利用节流阀或调速阀改变进入或流出液动机的流量来实现速度调节的方法称为节流调速。

采用节流调速,方法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但它的效率不高,容易产生温升。

1.进口节流调速回路(如下图)节流阀设置在液压泵和换向阀之间的压力管路上,无论换向阀如何换向,压力油总是通过节流之后才进入液压缸的。

它通过调整节流口的大小,控制压力油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从而改变它的运动速度。

2.出口节流调速回路(如下图)节流阀设置在换向阀与油箱之间,无论怎样换向,回油总是经过节流阀流回油箱。

通过调整节流口的大小,控制液压缸回油的流量,从而改变它的运动速度。

3.傍路节流调速回路(如下图)节流阀设置在液压泵和油箱之间,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的一部分经换向阀进入液压缸,另一部分经节流阀流回油箱,通过调整傍路节流阀开口的大小来控制进入液压缸压力油的流量,从而改变它的运动速度。

4.进出口同时节流调速回路(如下图)在换向阀前的压力管路和换向阀后的回油管路各设置一个节流阀同时进行节流调速。

5.双向节流调速回路(如下图)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液压系统中,有时要求往复运动的速度都能独立调节,以满足工作的需要,此时可采用两个单向节流阀,分别设在液压缸的进出油管路上。

图(a)为双向进口节流调速回路。

当换向阀1处于图示位置时,压力油经换向阀1、节流阀2进入液压缸左腔,液压缸向右运动,右腔油液经单向阀5、换向阀1流回油箱。

换向阀切换到右端位置时,压力油经换向阀1、节流阀4进入液压缸右腔液压缸向左运动,左腔油液经单向阀3、换向阀1流回油箱。

图(b)为双向出口节流调速回路。

它的原理与双向进口节流调速回路基本相同,只是两个单向阀的方向恰好相反。

6.调速阀的桥式回路(如下图)调速阀的进出油口不能颠倒使用,当回路中必须往复流经调速阀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桥式联接回路。

液压基本回路详解

液压基本回路详解
液压基本回路被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行业,提供高效的模压力和精确的模具控制。
3 汽车制造
汽车制造领域使用液压基本回路来提供制动力、悬挂系统和其他关键部件的控制。
总结与回顾
液压基本回路是液压系统的核心,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应用,能够实现强大的 动力和精确的控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பைடு நூலகம்
2
方向控制
液压阀可以控制液体流向,使液压系统中的液体按照需要的方向流动。
3
流量控制
液压阀还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实现对系统中液体流速的调节。
液压油箱
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的储存与冷却设备,能够保持液压油的温度和质量, 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常见的液压基本回路
单向回路 简单回路
双向回路 复杂回路
实例演示:液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
液压缸
直线运动
液压缸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直线运动,用于推动、举升、夹持等动作。
自锁性能
液压缸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使得即使在没有外部动力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位置。
结构简单
液压缸的结构相对简单,体积小巧,重量轻,易于安装和维护。
液压阀
1
压力控制
液压阀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压力,确保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液压基本回路详解
液压基本回路的定义,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常见的回路类 型,以及使用和应用领域。
液压泵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负责将液体从油箱抽入系统,并为液压系统提供所需的 压力。
液压马达
转动力源
液压马达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各种设 备和机械的旋转运动。
应用广泛
液压马达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业设备、 汽车制造等领域,提供强大的动力。

液压基础-常见液压回路介绍

液压基础-常见液压回路介绍

常见液压回路介绍液压只有形成回路,才能发挥作用: 常见的液压回油有 1. 差动回路 2. 节流回路 3. 闭式容积回路 4. 多泵回路 5. 多缸回路 6. 闭式控制回路1, 差动回路:功能:在必要的时候提高有油缸伸出速度,使设备动作速度加快一般回路 差动回路 一般回路:u= q /A A 即速度(dm/min)=流量(L/min)/活塞截面积 (dm²) 1L=1dm ³p A = F /A A 即压力pA (N/㎡)=负载力(N )/活塞截面积(m²) 1Pa=1N/㎡ 差动回路:两腔都有压力,实际作业面积只是活塞杆截面积 u= q /A C 流量不变、,速度加快p A = F /A C 负载力不变,负载压力提高2、节流回路功能:通过控制流量来控制油缸速度进口节流出口节流旁路节流2.1 进口节流通过调节进口节流口面积,控制进入油缸的流量,最终控制油缸速度;2-1-1 进口节流 2-1-2 能量消耗 2-1-3 进口节流(恒压)能量消耗:液压功率=压力×流量(压强每升高5Mpa,液压温度上升约3°)图2-1-2图2-1-3,进入油缸流量qA与压差开方成正比,为保持恒定压力,增加溢流阀,成本最低,但会产生新的能耗,多余流量从溢流阀流出qY=qP-qA 溢流阀作为恒压阀2-1-4 能量消耗图2-1-5 采用恒压泵 图2-1-6 采用流量调节阀为减少能量损耗,用恒压泵实时调节泵输出流量,使输出流量几乎全部进入油缸,如超出油缸所需,减小泵排量。

图2-1-5采用流量调节阀,通过调节节流孔大小,实时控制压差,控制进入油缸流量 2.2 出口节流通过调节出口节流面积,限制油液流出,有杆腔有压力,油缸速度降低;图2-2-1 图2-2-2油缸速度与有杆腔流量qB 成正比,qB 由PB 和A 就决定,所以调节节流孔大小可以调节速度。

图2-2-3 图2-2-4 图2-2-5 以上原理同进口节流相似使用单向节流阀的进口节流回路:由于两腔面积不同,同样的速度时,进出流量不同,所以不同程度的节流。

液压基本回路原理与分析[1]

液压基本回路原理与分析[1]

液压基本回路原理与分析液压基本回路是用于实现液体压力、流量及方向等控制的典型回路。

它由有关液压元件组成。

现代液压传动系统虽然越来越复杂,但仍然是由一些基本回路组成的。

因此,掌握基本回路的构成,特点及作用原理,是设计液压传动系统的基础。

1. 压力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是以控制回路压力,使之完成特定功能的回路。

压力控制回路种类很多。

例如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控制有恒压、多级、无级连续压力控制及控制压力上下限等回路。

在设计液压系统、选择液压基本回路时,一定要根据设计要求、方案特点,适当场合等认真考虑。

当载荷变化较大时,应考虑多级压力控制回路;在一个工作循环的某一段时间内执行元件停止工作不需要液压能时,则考虑卸荷回路;当某支路需要稳定的低于动力油源的压力时,应考虑减压回路;在有升降运动部件的液压系统中,应考虑平衡回路;当惯性较大的运动部件停止、容易产生冲击时,应考虑缓冲或制动回路等。

即使在同一种的压力控制基本回路中,也要结合具体要求仔细研究,才能选择出最佳方案。

例如选择卸荷回路时,不但要考虑重复加载的频繁程度,还要考虑功率损失、温升、流量和压力的瞬时变化等因素。

在压力不高、功率较小。

工作间歇较长的系统中,可采用液压泵停止运转的卸荷回路,即构成高效率的液压回路。

对于大功率液压系统,可采用改变泵排量的卸荷回路;对频繁地重复加载的工况,可采用换向阀的卸荷回路或卸荷阀与蓄能器组成的卸荷回路等。

1.1调压回路液压系统中压力必须与载荷相适应,才能即满足工作要求又减少动力损耗。

这就要通过调压回路实现。

调压回路是指控制整个液压系统或系统局部的油液压力,使之保持恒定或限制其最高值。

1.1.1用溢流阀调压回路1.1.1.1远程调压回路特点:系统的压力可由与先导式溢流阀1的遥控口相连通的远程调压阀2进行远程调节。

远程调压阀2的调整压力应小于溢流阀1的调整压力,否则阀2不起作用。

特点:用三个溢流阀进行遥控连接,使系统有三种不同压力调定值。

液压系统图解

液压系统图解
A1
F1 , F2 -大小活塞作用力
A1 , A2 -大小活塞作用面积
A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外负载
第二节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 二、工作特点 2 运动速度或转速
A1v1 A2v2
A2v2 q v1 A1 A1
v1 , v2 -大小活塞运动速度
q
-单位时间的流量
活塞面积一定,运动速度只与输入流量有关 改变输入流量,实现无级调速 不考虑泄漏,运动速度与外负载无关
1.章宏甲,黄谊主编.液压传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左健民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
实验和习题: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及习题
第二节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 一、工作原理
能量传递通过液体完成
液体压力 单位面积液体所受的力 理想状态,液体压力处处相等 (帕斯卡原理) 液压传动 液体压力能传递机械能
第二节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 二、工作特点 1 力或力矩传递通过液体压力实现
F2 F1
F2 F1 p A2 A1
第五节 液压技术的发展概况 二、广泛的应用领域

90%的数控加工中心
95%的工程机械
95%的自动线
第五节 液压技术的发展概况 三、发展趋势
高压、高速、大功率、高集成化 高效率、低噪声、高可靠性
电比例控制、液压比例控制 伺服控制、数字控制、计算机控制
第五节 液压技术的发展概况 三、发展趋势 以油为介质,存在的问题: 废油排放和环境保护问题 泄漏问题 易燃与安全问题 资源枯竭和成本问题 以水为介质的水压传动-液压传动的发展方向 密封、锈蚀、温度敏感性等问题
液压系统原理图
液压系统原理图
液压系统原理图

液压回路设计与组装实验

液压回路设计与组装实验

液压回路设计与组装实验一、液压回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液压回路是指通过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来实现机械运动的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在密闭管路中传递压力和能量。

液压回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选择合适的工作介质、确定工作条件、设计系统结构和选择合适的元件。

二、液压回路设计流程1. 确定工作条件首先需要明确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包括工作负载、运动速度、加速度等参数,以此来确定所需的油缸行程和推力大小,并根据推力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泵和电机功率。

2. 设计系统结构根据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设计出相应的系统结构。

主要包括:泵站、控制阀组、油缸组及其它辅助元件。

其中,泵站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提供了所需的油流量和压力。

3. 选择合适元件在设计液压回路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元件,包括泵、阀门、油缸等。

其中,泵是最重要的元件之一,其类型有很多种类可供选择;阀门则决定了液压回路的控制方式和工作效率;油缸则是实现工作任务的关键元件。

三、液压回路组装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目的,以此来确定所需的元件和工具。

2. 准备工具和材料根据所需完成的实验任务,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主要包括:泵、阀门、油缸、管路、油箱等。

3. 组装泵站将泵与电机连接起来,并将其放置在油箱上方。

然后将进口管道与油箱连接,出口管道与控制阀组连接。

4. 组装控制阀组根据设计图纸将各个控制阀门组合起来,并将其与泵站相连。

5. 组装油缸组根据设计图纸将各个油缸组合起来,并连接到控制阀组上。

6. 连接管路根据设计图纸依次连接各个元件之间的管路,保证系统密封性良好。

7. 填充液体并试运行在完成液压回路组装后,需要填充液体并进行试运行。

在试运行过程中需要检查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四、液压回路组装实验注意事项1. 在组装过程中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注意防止液体泄漏和高压伤害。

2. 在选择元件时需要保证其质量可靠,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在组装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保证系统结构合理。

怎样读懂液压原理图【共35张PPT】

怎样读懂液压原理图【共35张PPT】
无级调节。
第二节保压回路
一、保压与泄压回路
顺序阀保压
泄压回路
卸荷回路
平衡及缓冲回路
方向控制回路
换向回路
如图3.
液压原理图是使用连线把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连接起来的一张简图,用来描述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各换向阀之间进油路串联回油路并联,每次只能执行一个动作。 7—26所示,液压马达l和2的轴刚性连接,液压马达2出口通油箱,液压马达l出口通液压缸的左腔。 如图1-15所示的液压子系统由液压缸1、换向阀2和平衡阀3组成,形成一个平衡回路。
进油路 液压泵→换向阀2右位→平衡阀3中单向阀→液压缸1下腔 浏览整个系统,确定系统组成原件,对液压元件进行分类,一般可划分为能源原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原件及辅助元件等。 子系统2由减压阀、换向阀、油缸组成。 液压原理图是使用连线把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连接起来的一张简图,用来描述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了解液压设备工作任务,需要完成那些动作,有 几个执行原件。 如图1-15控制调节元件主要是平衡阀,因此该系统属于平衡回路。
七、确定子系统连接关系 此增压回路适用于要求长期连续增压的场合。
第一节调压、减压及增压回路
如图油源简单,有两个执行元件,可以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子系统1由油泵、溢流阀、换向阀、油缸组成。
当换向阀换到左、右及中位工作位置时活塞分别实现下行、上行及停止动作。
此增压回路适用于要求长期连续增压的场合。
7—26所示,液压马达l和2的轴刚性连接,液压马达2出口通油箱,液压马达l出口通液压缸的左腔。
前一个换向阀的回油不直接回油箱,而是流向下一个换向阀的进油口。 液压原理图是使用连线把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连接起来的一张简图,用来描述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液压基本回路1-压力控制回路图

液压基本回路1-压力控制回路图
压式压力控制回路的特点和应用,以及它在各种工业领域中的实际应 用案例。
恒压式压力控制回路可保持恒定的系统压力,确保系统在特定工况下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压力控制回路的优缺点
探讨压力控制回路的优点和缺点,包括其在性能、可靠性、成本和维护方面 的考虑。 了解这些优点和缺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压力控制回路的适用性。
介绍压力控制回路中常见的元件,如溢流阀、减压阀和比例阀,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功能。 每个元件在回路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控制和调整压力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压力控制回路的调节方式及调节范围
探讨压力控制回路的调节方式,如手动调节、自动调节和远程调节,以及可调节的压力范围。 调节方式和调节范围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系统性能要求。
液压基本回路1-压力控制 回路图
通过深入了解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本次演示将带您了解液压控制系 统的第一个基本回路:压力控制回路。
液压控制系统概述
引言: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压能量的传递与控制,实现对机械设备的准确定位、运 动和力的控制。
压力控制回路的组成和结构
了解压力控制回路的组成元件以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结构和布置。 压力控制回路主要由压力控制阀、感应元件、执行元件和管路系统组成。
压力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
深入探讨压力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包括如何感知系统压力并采取相应行动。 当系统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控制阀会自动调整流量以维持稳定的压力。
压力控制回路中的元件及其作用

液压基本回路设计

液压基本回路设计
另外,油箱结构尺寸较大,占有一定空间。 闭式回路—液压泵将油输出进入执行机构的进油腔,又从执行
机构的回油腔吸油。闭式回路结构紧凑,只需很小的补油箱,但 冷却条件差,为了补偿工作中油液的泄漏,一般设补油泵,补油 泵的流量为主泵流量的10%~15%,压力调节为3×105~10×105Pa。
节流调速回路分类
支路(旁路)节流调速
(1)工作原理 溢流阀正常工作是关闭
的,只有过载时才打开, 作安全阀使用。见右图。
支路(旁路)节流调速
(2)速度—负载特性
pT p1 F A1
qT
CT AT
pTm
CT
AT
(
F A1
)m
q1 qB qT
v
q1
qB
CT
AT
(
F A1
)m
A1
A1
支路(旁路)节流调速
当m 0.5时
3
Kv
dF dv
2A12 F CT AT
2 A1F qB A1v
支路(旁路)节流调速
支路(旁路)节流调速
支路(旁路)节流调速
结论:
➢这种回路只有节流损失而无溢流损失;泵压随 负载变化,即节流损失和输入功率随负载而增 减。因此,本回路比前两种回路效率高。
➢由于本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很软,低速承载 能力差,故其应用比前两种回路少,只用于高 速、重载、对速度平稳性要求不高的较大功率 的系统,如牛头刨床主运动系统、输送机械液 压系统等。
蓄能器保压回路
利用限压式变量油泵的保压回路
在讲单作用式叶片变量泵 时,已提到过,当定子与转 子圆心偏移量(单作用式叶 片变量泵)很小或斜盘倾斜 角很小时,泵的流量仅能维 持自身泄漏,对油路不输出 油液,但泵仍在一定压力下 运转,对外输出恒定压力, 则可使系统压力恒定(参见 泵一章有关内容),此时泵 输出功率较小(功率=流量 ×压力)。

液压回路图及工作原理

液压回路图及工作原理

液压回路图及工作原理液压回路图示意图:```-------------------------------------| 油箱 |-------------------------------------||∨-------------------------------------| 油泵 |-------------------------------------||∨-------------------------------------| 油压阀 |-------------------------------------| || |∨∨-------------------------------------| 油缸(执行元件) |-------------------------------------```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液压回路是通过液体(通常是液压油)在管道系统中传递压力和力量,从而实现对执行元件的控制。

它基于施加压力和使用液压油传递力量的原理。

液压回路由油泵、油压阀和油缸(执行元件)等组成。

工作过程如下:1. 液压回路的起始点是油箱,其中储存着液压油。

2. 油泵将液压油从油箱中吸入,然后通过压力产生装置向外压送。

3. 液压油通过管道进入油压阀,油压阀根据需要调整液压油的压力大小。

4. 调整后的液压油进入油缸(执行元件)中,推动或拉动相关机械件。

5. 液压油在执行元件中产生的力量将被转化为工作所需的力。

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静水压力的性质,将液体作为传递压力和力量的介质。

液压油在管路中传递的压力通过油泵和压力阀等控制元件进行调节,从而控制执行元件的运动。

液压回路具有稳定的压力输出、较大的力量输出、动作平稳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在许多工程领域广泛应用。

液压基本回路【课件讲稿】

液压基本回路【课件讲稿】
(3) 变量泵输出的流量qp和进入 缸中的流量q1自相适应:
当qp ﹤ q1时→泵的供油压力↓→
变量泵的流量↑→ qp≈q1;
当qp > q1时→泵的油压力↑→ 变量泵的流量自动↓→ qp≈ q1;
(4) 调速阀的作用 使进入缸中的流量保持恒定; 使泵的供油压力,供油量基本上不变,种特定功能的
典型回路。 一些液压设备的液压系统虽然很复杂,但它通常
都由一些基本回路组成,所以掌握一些基本回路的组 成、原理和特点将有助于认识分析一个完成的液压系 统。 液压基本回路分类: 压力控制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 多缸工作控制回路 其它回路 液压系统
3.利用溢流阀远程控制口 卸荷的回路(电磁溢溢阀)
•二位二通阀只需采用小流 量规格。 在实际产品中,常将电磁换 向阀与先导式溢流阀组合在 一起,这种组合称电磁溢流 阀。实际上采用电磁溢流阀, 管路连接更方便。
动画演示
4、采用复合泵的卸荷回路:
五、保压回路
有的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常常要求液压执行机构在其行程终 止时,保持压力一段时间,这时需采用保压回路。所谓保压回路,也 就是使系统在液压缸不动或仅有工件变形所产生的微小位移下稳 定地维持住压力,最简单的保压回路是使用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或密封性能较好的液控单向阀的回路,但是阀类元件处的泄漏使得 这种回路的保压时间不能维持太久。常用的保压回路有以下几种:
动画演示
四、卸荷回路
在执行元件停止工作时,为避免液压泵电机频繁启动而 采用。卸荷回路指的是在执行元件短时间停止工作时, 让泵在低载或空载的情况下运转的回路。
目的是减小△P,降低发热、减小泵和电机负载, 延长泵的寿命。
1.利用换向阀中位机能卸荷的回路 2.利用二位二通阀卸荷的回路

液压基本回路(有图)_图文

液压基本回路(有图)_图文

类型: 调速回路、增速回路、速度换接回路等
一、调速回路
节流调速回路
类 型
容积调速回路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变量泵-定量执行元件 定量泵-变量执行元件 变量泵-变量执行元件
容积节流调速回路:变量泵+流量阀
(一)节流调速回路
1、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回路组成方式:
将流量控制阀串接在执行元件 的进油路上,且在泵与流量阀 之间有与之并联的溢流阀 。

速度刚度 活塞运动速度随负载变化而变化的程度。用T表示


速度负载特性曲线(v-R曲线)
v AT1
AT2 AT3
0
分析:
AT1 > AT2 > AT3
Rmax
R
① R一定时,v与AT成正比 ;高速时的速度刚度比低速 时的小; ② AT一定时,R增加则速 度减小;重载区域的速度刚 度比轻载时的小。
(2)特点
PP qP (1)速度-负载特性分析
※ 列活塞受力平衡方程 ※ 求出节流阀前后压差:ΔP ※ 求出活)
v
AT1< AT2< AT3 AT1
0
分析:
AT3 AT2
Rmax3 Rmax2 Rmax1
R
① R一定时, AT越大,v越小,速度刚度越差;
2、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A1 A2
Py
qy
P1
q1
P2
q2
qp
Pp
回路组成方式:
将流量控制阀串接 在执行元件的回油 路上,且在泵与执 行元件之间有与之 并联的溢流阀。
(1)速度-负载特性分析
系统稳定工作时,活塞受力平衡方程:

(完整word版)液压系统回路设计

(完整word版)液压系统回路设计

1、液压系统回路设计1.1、 主干回路设计对于任何液压传动系统来说, 调速回路都是它的核心部分。

这种回路可以通过事先的调整或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自动调整来改变元件的运行速度, 但它的主要功能却是在传递动力(功率)。

根据伯努力方程: 2d v p q C x ρ∆= (1-1)式中 q ——主滑阀流量d C ——阀流量系数v x ——阀芯流通面积p ∆——阀进出口压差ρ——流体密度其中 和 为常数, 只有 和 为变量。

液压缸活塞杆的速度:q v A= (1-2) 式中A 为活塞杆无杆腔或有杆腔的有效面积一般情况下, 两调平液压缸是完全一样的, 即可确定 和 所以要保证两缸同步, 只需使 , 由式(1-2)可知, 只要主滑阀流量一定, 则活塞杆的速度就能稳定。

又由式(1-1)分析可知, 如果 为一定值, 则主滑阀流量 与阀芯流通面积成正比即: ,所以要保证两缸同步, 则只需满足以下条件:, 且此处主滑阀选择三位四通的电液比例方向流量控制阀,如图1-1所示。

图1-1 三位四通的电液比例方向流量控制阀它是一种按输入的电信号连续地、按比例地对油液的流量或方向进行远距离控制的阀。

比例阀一般都具有压力补偿性能, 所以它输出的流量可以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与手动调节的普通液压阀相比, 它能提高系统的控制水平。

它和电液伺服阀的区别见表1-1。

表1-1 比例阀和电液伺服阀的比较项目 比例阀 伺服阀低, 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要求对液压参数进行连续远距离控制或程序控制, 但对控制精度和动态特性要求不太高的液压系统中。

又因为在整个举身或收回过程中, 单缸负载变化范围变化比较大(0~50T), 而且举身和收回时是匀速运动, 所以调平缸的功率为, 为变功率调平, 为达到节能效果, 选择变量泵。

综上所可得, 主干调速回路选用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容积节流调速回路没有溢流损失, 效率高, 速度稳定性也比单纯容积调速回路好。

为保证值一定, 可采用负荷传感液压控制, 其控制原理图如图1-2所示。

液压闭式回路工作原理

液压闭式回路工作原理

液压闭式回路工作原理液压闭式回路是一种常用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它通过液体在封闭的回路中的流动来实现能量传递和控制。

本文将从液压闭式回路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液压闭式回路的基本原理液压闭式回路是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或液压缸)、液压控制阀和油箱等组成的系统。

液压泵通过机械的方式产生液压能,将液体推送到液压马达或液压缸中,使其执行相应的工作。

液体在回路中的流动通过液压控制阀来控制,实现对液压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二、液压闭式回路的工作过程液压闭式回路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步骤:液体从油箱被液压泵吸入,经过液压控制阀调节后,进入液压马达或液压缸,产生相应的力或运动;液体在液压马达或液压缸中完成工作后,再返回油箱;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控制阀来调节液体的流量和压力,以满足工作的需求;液压系统中的油液经过滤、冷却等处理后,再次被液压泵吸入,形成闭环。

三、液压闭式回路的优点液压闭式回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功率密度大:液压系统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可以实现较大的力和运动;2. 可靠性高:由于液压系统的元件较少,结构简单,故可靠性较高;3. 运动平稳: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可以通过液压控制阀进行调节,使得运动平稳;4. 调节范围广:液压系统的调节范围广,可根据不同的工况需求进行灵活调节。

四、液压闭式回路的应用领域液压闭式回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冶金、矿山、建筑等。

具体应用包括:1. 工程机械:液压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2. 冶金设备:连铸机、轧机等;3. 矿山设备:矿山输送机、矿井支护装置等;4. 建筑设备:混凝土泵车、起重机等。

总结:液压闭式回路通过液体在封闭的回路中的流动来实现能量传递和控制。

它具有功率密度大、可靠性高、运动平稳和调节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液压闭式回路的工作过程简单明了,但涉及到的液压控制阀、液压泵等元件的选型和调节仍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

图文动画展示系统组成和典型的液压基本回路

图文动画展示系统组成和典型的液压基本回路

图文动画展示系统组成和典型的液压基本回路
液压系统,也称为液压泵站、液压站、液压油站等。

液压系统通常都是由液压元件(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两大部分组成。

液压系统按照电机安装方式,分为立式、卧式、旁置式液压系统。

用实拍图片来直观感受下液压系统的组成:
下图用线性流程图表示液压系统的组成:
来看看典型的液压基本回路:
任何液压系统都是由一些基本回路组成的,基本回路是由各类元件或辅件组成的。

参照典型液压基本回路设计液压系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
油路说明:在进油管路上设置节流阀,控制液压油流量,进而控制活塞杆移动速度
1.油缸:执行元件
2.电磁换向阀:液路系统中用来实现液路的通断或液流方向的改变
3.压力表:压力指示
4.节流阀: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以控制流体流量
5.溢流阀:定压溢流、稳压、系统卸荷和安全保护作用
6.单向阀:防止油流反向流动
7.油泵电机:提供动力源
快速工进回路
油路说明:液压油在进油管路上从1通过,活塞杆快速移动,从2通过时,活塞杆慢速移动,工进时速度减慢。

1.换向阀(二位二通):液路系统中用来实现液路的通断或液流方向的改变
2.节流阀: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以控制流体流量
3.换向阀(三位四通):液路系统中用来实现液路的通断或液流方向的改变
4.溢流阀:定压溢流、稳压、系统卸荷和安全保护作用
5.油泵电机:提供动力源
常用液压图标符号:
想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知识,并获工程师一对一解答?。

实验四液压基本回路的设计与安装实验报告-兰州交解读

实验四液压基本回路的设计与安装实验报告-兰州交解读

《液压气压传动及控制》实验报告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制造自动化系2005年元月实验一典型液压元件拆装及液压系统压力形成实验报告成绩教师签字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一、典型液压元件的作用及特点⒈换向阀⒉溢流阀⒊节流阀二、先导式溢流阀原理图三、所拆装液压元件的名称、型号及所需拆装工具四、所拆装液压元件的结构特点五、拆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六、液压系统压力是如何形成的?七、实验总结实验二液压泵性能实验报告成绩教师签字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基本原理 三、实验结果四、实验曲线及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到的()p f q =、理q p f V /)(=η、()p f N N O =、()p f ηη=总用直角坐标纸分别画出其特性曲线,并分析其性能。

0 p 0 p实验三 溢流阀静、动态性能实验成绩 教师签字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基本原理 三、实验结果 四、实验曲线及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出Q=f(p)曲线,并对结果作出分析0 p实验四调速回路性能实验成绩教师签字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基本原理三、实验结果表一进油路节流阀调速实验数据表表二回油节流调速实验数据表表三旁油路节流调速实验数据表表四调速阀进油路调速实验数据表四、曲线及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各调速回路u=f(F)曲线(同一坐标纸上),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u()0 F(N)据表中的数据作各调速回路N C=f(F)曲线(同一坐标纸上),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

N CF(N)实验五液压基本回路的设计与安装实验报告成绩教师签字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一、计划完成的功能及主要回路二、液压原理图三、原理说明(附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四、所选液压元件的名称及型号五、实验操作步骤六、系统调试过程七、系统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八、实验总结和改进设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回路设计图的原理
液压回路设计图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描述液压系统中各个元件的安装位置、管路连接方式以及控制方式。

液压回路设计图可以帮助工程师有效地设计和安装液压系统,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运动控制等功能。

液压回路设计图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回路结构原理:液压回路设计图需要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回路的结构和元件的布置。

一般来说,液压回路可以分为功力传递回路、控制回路和保护回路。

回路的结构主要包括元件的选型、布置和连接方式。

在设计回路结构时,需要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以及信号传递等因素。

2. 元件的选型原理:液压回路设计图中的元件是实现液压系统功能的关键部分。

选型原理涉及到元件的类型、规格、特性等方面。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元件的工作压力、流量范围、交流或直流电源、是否使用中间容器等因素。

同时,还需考虑元件的可靠性、性能指标、制造商的信誉等因素。

3. 管路连接原理:液压回路设计图中管路连接是实现元件之间油流传递的关键环节。

管路连接原理主要包括布局方式、管路直径的选取、连接方式的选择等方面。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油液流动的阻力、压力损失、噪声等因素。

合理的管路连接可以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4. 控制方式原理:液压回路设计图中的控制方式是实现液压系统自动化控制的
关键环节。

控制方式原理主要包括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比例控制和逻辑控制等方面。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响应速度等因素。

不同的控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和要求。

5. 安全保护原理:液压回路设计图中的安全保护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安全保护原理主要包括过载保护、过热保护、泄漏保护、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方面。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工作范围和保护机制,合理设置保护装置和传感器,以提高系统的运行安全性。

总之,液压回路设计图的原理涉及液压系统的结构、元件选型、管路连接、控制方式和安全保护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可以实现液压系统的高效工作和自动化控制。

正确理解和应用液压回路设计图的原理,对于设计、安装和维护液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