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加例题之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素养加强例题之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及群落演替等。

2.物种组成

(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指标:物种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种间关系

(1)常见的种间关系及实例(连线)

(2)常见种间关系曲线

如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竞争。

4.群落的空间结构

图甲图乙

(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图甲:垂直结构,图乙:水平结构。

(2)根据如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图甲:①植物分层:阳光。

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图乙: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1.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提示:这两个群落中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2.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3.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而是种内斗争。(√)

4.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豌豆和杂草。(√) 5.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提示: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1.群落结构形成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提示: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2.有人认为如图所示的现象是一个群落中的垂直结构,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是。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这种状况与地球南(北)半球随纬度升高植被分布的原理相同,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不是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

群落结构的相关分析

1.下列关于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不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动物的数量越多

C.在群落垂直结构的各层次上栖息的动物都不同

D.光的穿透性对湖泊中植物的分层分布有重要影响

D[草原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群落的层次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就越多,B错误;有些动物在群落中栖息在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多个层次,C错误;水生群落的层次性,即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等决定,D正确。]

2.(2019·陕西铜川市高三摸底)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C.某山竹林里的成年竹、幼年竹和竹笋构成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会有差别

C[成年竹、幼年竹和竹笋属于同一种群,不存在垂直结构的特点,C错误。]

种间关系及特点

3.(2019·河南省天一大联考)某生态系统中,昆虫甲常常伴随植物乙出现,且甲的数量总是随着乙的数量变化而变化;在主要以甲为食的昆虫丙迁入该生

态系统后,昆虫甲的数量出现明显下降,植物乙的数量小幅度增加,叶片完整程度显著提高。下列有个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与乙、乙与丙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B.甲的数量与乙叶片完整程度之间呈现正相关

C.甲、乙、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乙>甲>丙

D.乙和丙都会影响昆虫甲的种群数量

D[由题意可知,昆虫甲和植物乙之间为捕食关系,甲、丙之间为捕食关系,题干信息不能表明乙、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A项错误;昆虫甲的数量下降时,植物乙叶片的完整程度提高,二者呈现负相关,B项错误;甲、乙、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能根据捕食关系判定,在某些食物链中,捕食者的数量也可能多于被捕食者的数量,C项错误;昆虫甲的食物乙和昆虫甲的天敌丙都会影响昆虫甲的种群数量,当乙增多时甲增多,当丙增多时甲减少,D项正确。] 4.(2019·广州市高三二模)在一项探究土壤细菌对植物X生长效应影响的实验中,将多株生理条件相同的植物X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等量的A、B 两种细菌分别加入到培养两组植物X的土壤中,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统计植物X在实验的第1天和第60天的平均高度,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细菌A、B均需从植物根部获取营养进行繁殖,据此分析,细菌A 或B在土壤中分布呈现的空间特征是________。

(2)已知细菌A、B与植物X的种间关系是寄生或互利共生,现需要增加1组实验(丙组)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细菌A、B与植物X的关系,丙组实验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结合丙组实验结果能证明A、B

两种细菌与植物X之间属于不同的种间关系,则丙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题意分析,已知细菌A、B均需从植物根部获取营养进行繁殖,说明两者在土壤中是集群分布的。

(2)为了判断细菌A、B与植物X的关系是寄生或互利共生,应该增加1个空白对照组,即丙组除不加入细菌A、B外,其余处理与甲、乙两组相同,若丙组的结果介于甲、乙两组之间,即第60天时植物X的平均高度增幅大于甲组,小于乙组,且差异显著,说明两种细菌与植物X的种间关系不同。

[答案](1)集群分布(2)除不加入细菌A、B外,其余处理与甲、乙两组相同第60天,植物X的平均高度增幅大于甲组,小于乙组,且差异显著曲线图中捕食与被捕食者的判断技巧

图1图2

(1)若两种生物的最大数量有明显差异,数量多的一种为被捕食者,如图1中A为被捕食者。

(2)若两种生物数量相当,则从变化趋势看,先到达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到达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如图2中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

二、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3.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