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战场的抗战》优教教案

合集下载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主要战役和战斗。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正面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抵抗外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

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历史背景和战局变化。

2. 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和胜利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战役,如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引导学生了解战斗过程和抗战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历史背景。

2.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

3.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 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5.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教训。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学习。

2. 讲解战役:详细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重点讲解战役的经过、战略意义和抗战精神。

3. 分析胜利原因: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如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国际援助等,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正面战场在胜利中的重要作用。

4. 讨论胜利意义:组织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进行讨论,如民族独立、尊严、抗日战争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等。

5. 总结经验教训: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教训,引导学生认识到坚定信念、团结一致、英勇斗争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战役和战斗的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时的表现,以及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

你知道右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1.材料展示: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为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

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2.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2.教师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提示:日本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线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台儿庄战役》4.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5.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提示: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6.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

提示:万家岭大捷。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9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

6.20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6.20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内容。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单元前几课主要讲述了日本侵华的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本课则聚焦正面战场的抗战,使学生对全民族抗战有更全面的认识。

2.教材内容本课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四次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

通过对这些战役的讲述,展现了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和巨大牺牲。

教材还提到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突出了中国军队在抗战后期的积极表现。

3.教材特点以战役为线索,突出了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抗战的过程。

注重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的阐述,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材中配有图片、史料等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包括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掌握正面战场抗战的特点和意义,认识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史料分析正面战场抗战的成败得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正面战场的抗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运用地图、图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役的地理位置和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客观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认识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及其影响。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简述武汉会战的过程。

说出武汉会战中的重要战役、结果及武汉会战的影响。

培养表示历史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倾听中国。

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

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1.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并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学生回答: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常2.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学生回答: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4.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第一章:抗日战争的爆发1.1 学习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正面战场抗战的起点和重要事件。

1.2 教学内容:抗日战争的背景:日本侵华政策的形成和实施。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军队的应对。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首次大规模抵抗。

1.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抗日战争的爆发。

分组讨论,分析七七事变的经过和影响。

实地考察淞沪会战遗址,了解中国军队的抗战表现。

1.4 作业与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和影响。

第二章:台儿庄战役2.1 学习目标:了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和经过。

掌握中国军队在战役中的英勇表现和战果。

2.2 教学内容:台儿庄战役的背景:日军的侵略计划和中国军队的部署。

战役的经过: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和日军的失败。

战役的影响:提升中国军队士气和民众抵抗意识。

2.3 教学活动:观看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历史资料视频。

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军队在战役中的战术和战斗精神。

实地考察台儿庄战役纪念馆,了解战役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4 作业与评估:学生制作关于台儿庄战役的PPT,并进行展示。

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台儿庄战役对中国抗战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章:武汉会战3.1 学习目标:了解武汉会战的背景和重要事件。

掌握中国军队在会战中的抵抗和战术。

3.2 教学内容:武汉会战的背景:日军的侵略计划和中国军队的部署。

会战的经过:中国军队的抵抗和日军的攻城战。

会战的结果:中国军队的撤退和日军的占领。

3.3 教学活动:观看武汉会战的相关历史资料视频。

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军队在会战中的战术和战斗精神。

实地考察武汉会战遗址,了解会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3.4 作业与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的表现和影响。

第四章:四行仓库保卫战4.1 学习目标:了解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背景和经过。

掌握中国军队在保卫战中的英勇表现和牺牲精神。

4.2 教学内容: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背景:日军的侵略计划和中国军队的部署。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课题: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二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2. 熟悉中国人民抗战的主要战役和战略;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观念。

教学内容:
1. 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2. 二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3. 中国人民抗战的主要战役和战略。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二战的基本知识,包括参战国、时间等,并简要介绍二战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步:讲解二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15分钟)
1. 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包括日本对华侵略、南京大屠杀等;
2. 概述二战期间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包括日本军队的入侵、中国军队的抵抗等。

第三步:探讨中国人民抗战的主要战役和战略(20分钟)
1. 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场主要战役进行研究,包括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长城抗战等;
2. 汇报讨论结果,讨论每场战役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总结中国人民抗战的主要战略。

第四步:拓展与应用(10分钟)
利用多媒体资源或课外阅读,展示其他重要的正面战场抗战事件,如百团大战、八年抗战胜利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第五步:归纳与总结(5分钟)
总结中国人民抗战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抗战的理解和认识。

课后作业:
1. 撰写一篇关于中国人民抗战的作文,总结学生对抗战的认识;
2. 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其他与正面战场抗战相关的事件。

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组内讨论表现;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内容。

备注:
本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抗敌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背景及正面战场的形成。

2. 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

3. 正面战场抗战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4. 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背景、正面战场形成及主要战役。

2. 案例分析法:介绍英雄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其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和影响。

4. 观看影视资料:播放相关战争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出正面战场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突出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3. 分析:分析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正面战场抗战的认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热爱祖国、勇敢抗敌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2.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队。

3.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或纪念碑,传承抗战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抗战精神的理解。

4. 参观反馈:了解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或纪念碑后的感受和收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开展抗战题材的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弘扬抗战精神。

2. 邀请抗战英雄或后代来校讲述抗战故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抗战精神。

3.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抗战相关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可靠的抗日战争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2. 影视资料:选取反映正面战场抗战的影视作品,如《南京!南京!》、《战长沙》等。

3. 图片资料:收集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如战场照片、英雄人物肖像等。

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标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地图,了解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

2.教学难点正面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随堂练习1. 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着)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

”该电文表明( D )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B.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C.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D.正面战场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2.费正清、费维恺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一书中写道:“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下列属于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的是( C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3.有学者指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下各项中,不能够证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的是( D )A.台儿庄战役B.武汉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D.豫湘桂战役4.下面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表。

材料说明( D )A.日本侵占中国大片领土B.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破碎C.中国持久抗战成效显著D.敌后抗日根据地牵制了大批日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家乡人民的抗日事迹。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教案章节一: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正面战场的形成1. 学习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掌握正面战场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2. 教学内容:抗日战争的背景、正面战场的定义、正面战场的形成原因。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述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中日矛盾的激化。

b. 讲解正面战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中国军队的抵抗策略。

c. 分析正面战场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军队为何选择正面战场。

教案章节二: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1. 学习目标:掌握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了解其特点。

2. 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重点介绍“持久战”和“消耗战”。

b. 比较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让学生理解两种战场的作用和意义。

c. 分析正面战场战略战术的实际运用,以典型战役为例。

教案章节三: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1. 学习目标:了解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认识到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2. 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战役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述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如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

b. 分析战役的影响及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认识战役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c. 讨论战役中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案章节四:正面战场的胜利与挫折1. 学习目标:了解正面战场的胜利与挫折,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2. 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胜利与挫折、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感教育法。

4. 教学活动:a. 讲述正面战场的胜利,如百团大战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b. 分析正面战场的挫折,如长沙会战等,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c. 讨论抗日战争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引导学生珍惜和平、奋发向前。

教案章节五: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正面战场的贡献1. 学习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认识到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04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八年级上册历史

04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八年级上册历史

正面战场的抗战设计说明在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实行积极的抗战政策,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将士表现出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并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由于敌强我弱及国民党的消极、片面抗战,正面战场的抗战接连失败,大片国土沦陷。

教师应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事。

(史料实证)2.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历史解释)3.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武汉会战,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书目)《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讲述: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抗日战争,在那段充满血与火的日子里,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抗争精神。

从大江南北到黄河两岸,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今天,让我们翻开这本抗日战争纪念册,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战火纷飞的历史。

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

正面战场的形势如何?中国军队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设置问题,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1.说出台儿庄战役的影响。

2.简要概述武汉会战的基本情况。

六、过程性评价《作业》课堂练习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三部分内容,即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的三次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之时再度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课教案(宁 夏县级优课)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课教案(宁 夏县级优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的三次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和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中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重要会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有着重大意义。

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明确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学习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

通过前面的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抗日战场的残酷,认识到日军给中国民众所带来的灾难,而本课是中国军对在抗日战争中的反抗。

学生对国民党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贡献认识不清,在战役分析上缺少全局观。

【教学目标】一、陈述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在史实的基础上,学会概括历史事件的时间、过程和历史意义的能力。

二、利用地图《台儿庄战役形势图》,图片《李宗仁在台儿庄》《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战斗》《江西万家岭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和视频《一寸山河,一寸血》,能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意义,能用总结性的语言表达历史观点。

三、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台儿庄战役和保卫大武汉是本课的重点;对正面战场的客观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一寸血》片。

问:看完这段视频同学们认为这是哪支军队?依据是什么?讲:是的,这就是国民党军队。

抗日战争何其惨烈,战士们何其英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

答:国民党依据是着装(特别是帽徽)的残酷和军人的英勇。

自主学习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优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优课获奖教案_0

课题名称部编人教2017版中国历史八上第四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一、课标要求:知道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了解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进行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培养学生综合概括、比较分析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利用相关的地图、口述史料,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和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

(2)通过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和陈诚对抗日战争的回忆资料,引导学生论从史出,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讨论,认识到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大规模溃败的原因是国民政府独裁专政、政治腐败,以及后期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等,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唯物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看台儿庄亲历者的口述史料,使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性,体会抗日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到党派纷争只会引起内乱外患、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抗战军人的家国情怀难点保卫大武汉、国民党正面战场溃败的原因四、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法、史料实证与解释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设计情境:同学们,你们给家人写过信吗?老师这里有两封写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历史书信,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

呈现史料:(1)“……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值此国家兴亡之秋,匹夫尚且有责,我为军人,怎能临阵退缩?尚望双亲体谅时艰,善自颐养天年……我誓死抗日到底,此意已决……!”——曹克人(国民革命军第99军99师295团1营少校营长)(2)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望勿以我为念。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重要战斗和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情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采集、筛选、归纳资料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爱国情感,懂得珍惜和平、推崇英雄。

二、教学重难点1.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和战斗;2.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情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快速复习抗日战争的由来和进行了几年。

2. 学习与探究(35分钟)(1)正确理解正面战场的概念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正面战场,大致了解正面战场的定义、构成和作用。

(2)正面战场的抗战介绍正面战场的三大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让学生了解每一场战役的起因、过程和结局。

(3)抗日战争的其他战役和战斗让学生查阅资料介绍抗日战争中的其他战役和战斗,如百团大战、八路军、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等。

(4)抗日战争中的主力军和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介绍国民政府主力军、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抗日军事力量的壮大过程。

3. 总结与归纳(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归纳出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和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情况。

4.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要求归纳一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和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情况的表格,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提问和评议以及课后作业的评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了解学生吸收知识的情况,为下一次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还可通过学生的表现来进一步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爱国情感。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第一章:正面战场的抗战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3. 认识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性和贡献。

1.2 教学内容1. 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九一八事变、国共合作等;2.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程: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3. 正面战场的抗战贡献: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等。

1.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抗日战争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正面战场的兴趣;2. 讲解内容:教师详细讲解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历程和贡献;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正面战场的重要性和影响,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章:淞沪会战2.1 教学目标1. 了解淞沪会战的背景和经过;2. 掌握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和影响;3. 认识淞沪会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2.2 教学内容1. 淞沪会战的背景: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2. 淞沪会战的经过:中国军队的抵抗和战斗;3. 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

2.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淞沪会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该战役的兴趣;2. 讲解内容:教师详细讲解淞沪会战的背景、经过和战略意义;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淞沪会战的影响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台儿庄战役3.1 教学目标1. 了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和经过;2. 掌握台儿庄战役的战斗过程和结果;3. 认识台儿庄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3.2 教学内容1. 台儿庄战役的背景:日军进攻山东;2. 台儿庄战役的经过:中国军队的抵抗和战斗;3. 台儿庄战役的战斗过程和结果:中国军队取得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士气。

3.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台儿庄战役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该战役的兴趣;2. 讲解内容:教师详细讲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经过和战斗过程;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的影响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掌握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经过。

2. 通过分析正面战场的抗战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

3. 使学生认识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1.1 九一八事变1.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3 正面战场的形成2. 正面战场的抗战事迹2.1 淞沪会战2.2 忻口会战2.3 武汉会战2.4 长沙会战2.5 百团大战3. 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意义3.1 消耗敌人战斗力3.2 提升民族自信心3.3 为敌后战场的胜利创造条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抗战事迹及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性和民族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抗战事迹和历史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战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抗战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抗战精神对当代的启示。

4. 观看影视资料:播放相关战争片段,增强学生对抗战的认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1.1-1.3)2. 第二课时:正面战场的抗战事迹(2.1-2.5)3. 第三课时: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意义(3.1-3.3)4. 第四课时:抗战精神与当代价值观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正面战场抗战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代表发言: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抗战故事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抗战故事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演讲技巧,增强对抗战精神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正面战场抗战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演讲比赛评价:对学生的演讲内容、表达方式和抗战精神理解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初中历史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初中历史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初中历史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在抗战中的正面战场情况;2. 了解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英勇抗击日军的事迹;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在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布局;2. 了解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上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3. 了解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上所做出的积极抗击日军的努力和牺牲。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明白中国在抗战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2. 让学生了解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上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教学方法:1. 讲述、讨论;2. 视频展示;3. 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视频展示抗战中中国军民抗击日军的英勇场面,引发学生对抗战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述抗战中的正面战场1. 介绍中国在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布局;2. 分析中国在抗战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3. 讲述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上的英勇抗击日军的事迹。

三、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军民在抗战中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让学生思考抗战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

四、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海报或PPT展示抗战中的正面战场情况和中国军民的英勇事迹。

五、总结总结抗战中的正面战场情况和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日军的事迹,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作业:撰写一篇感想,表达对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在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布局和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抗战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背景,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2. 通过分析正面战场的战役,使学生了解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顽强抵抗。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提高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背景2. 正面战场的战役概述3.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英勇斗争4. 抗日战争中的平民英雄5. 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面战场的战役概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

2.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背景、战役概述、中国军队的英勇斗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抗日战争中的平民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正面战场的战役概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

3. 案例分析:分析抗日战争中的平民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4. 讨论:组织学生探讨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利用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状况。

2.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或纪念碑,让学生亲身感受抗日战争的历史氛围,增强爱国情感。

3. 开展抗日战争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抗日战争,提高历史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检查作业的完成质量。

3. 拓展活动表现:关注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如参观纪念馆、参与班会等,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主要会战,包括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掌握正面战场的典型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的战斗过程与历史意义;理解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战的战略意义、牺牲精神以及对全民族抗战的重要贡献;分析正面战场抗战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变化原因,培养分析归纳历史资料、解读史料以及绘制会战形势图呈现战争态势的能力,提升对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全貌的认知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史料、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升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锻炼合作探究、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正面战场抗战,如评价国民党将领指挥策略,探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动关系,掌握从多维度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国民党军队爱国官兵在正面战场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体会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牺牲;认识到正面战场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情怀,促使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珍视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处于八年级历史中国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篇章之中,聚焦于国民党军队主导的正面战场。

在抗日战争前期,日本妄图速战速决,迅速征服中国。

淞沪会战率先打响,日军进攻上海,威逼南京,国民党调集百万大军顽强抵抗,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幻想,彰显抗战决心,但也付出惨重代价。

太原会战中,国共两党军队首次协同作战,平型关大捷作为会战关键一战,八路军115师重创日军精锐,提振全国军民信心,展现合作力量。

徐州会战里,台儿庄战役堪称经典,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歼敌万余,是正面战场重大胜利,鼓舞抗战士气。

武汉会战规模宏大,虽武汉最终沦陷,但日军速战速决战略彻底破产,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面战场的抗战》优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知道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议的史实及意义,体会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坚持抗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重点、难点)目标3:了解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理解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带来的后果。

目标4:正确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目标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臧克家曾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杀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领导“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的将领是谁?在正面战场,他在台儿庄指挥的战役对抗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还组织了哪些战役?中国军队是如何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1.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2.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丧师失地的原因?3.日本在抗战不同时期的侵华方针?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优教课件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课时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