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港台文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先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采取以形写神 的手法,在人物心理活动上采取意识流的手法 等;在结构上纵横交织,既有传统的纵剖,又 有西方的横端截取;语言上典雅精美、洗练明 快。
三、余光中的诗文
余光中(1928-): 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母亲原籍江苏武进, 故也自称“江南人”。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得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得啊腊梅香
小说中的孽子们是一群漂泊无依的孩子,他们 被遗弃在街头,被逐出家门,或屡次从家中逃 跑。父母视他们为“畜生”,世俗世界更不可 能接纳他们。于是他们只能在夜间出没。他们 虽然各有各的不幸,却选择了同一个可以逃避 不幸的王国,因为“在我们这个王国里,我们 没有尊卑,没有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强弱。 我们共同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当 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
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 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 者”。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 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热爱中 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称“中国,最美最母亲 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 条黄河的支流”。表达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
重要评价观点
梁实秋:“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诗人的朋友蔡思果:“全身每一钱肉都是脑 子”。教授古远清:“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 还有‘可疑’的第三只手在写文学评论。” 评论家伍立杨:“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 余光中。”
四、金庸的武侠小说
江泽民会见金庸
金庸(1924-)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一 望族——查氏家族。1932年查良镛8岁,读到 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此后对武侠小 说日渐着迷。1939年查良镛十五岁,读初中三 年级。与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 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出版后,不单 畅销浙南,还远销到江西、福建等省。这是此 类书籍在中国首次出版,也是查良镛出版的第 一本书。
《春天,遂想起》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 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蜒 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 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 的)
顽强生存,现代派诗歌开始探索。70年代台湾文学具 有强烈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乡土文学成为主要的文学 潮流。
80——90年代台湾文学
呈现出多流派、多风格、 多题材的多元化格局。 出现了政治小说、都市 文学、新女性主义文学、 探亲文学等新品种。
二、白先勇的短篇创作与长篇《孽子》
白先勇(1937-)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 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一 九八三年发表长篇小说《孽子》。
余光中曾说:“在许多诗歌中,母亲的形象是
和故乡内地的形象重叠在一起的。就我个人来 说,出生在南京,抗战的时候在四川,后来又 到了福建,我的心里有中国文化的胎记。这是 抹杀不掉的。在台湾几年后,我又到美国读书, 在美国待了好几年,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 和社会。这种文化上的对照感令我觉得:一个 人必须离开母亲才能有家的感觉,一个没有出 过国的人不会有国家和民族的概念。”
(二)台湾文学概述
1、1925年到1931年,是台湾文学的草创期。 2、1931年到1937年,是台湾文学的繁荣期。 3、1937年到1945年,日本占领台湾,是台湾文学的凋
零期。 4、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到1949年12月国民党政府迁台,
是台湾文学的光复期。 5、50——70年代 ,“反共文学”泛滥一时,怀乡文学
乾隆皇帝的江南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
Biblioteka Baidu
诗歌在节奏上明显显露 出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 即通过诗句的移行来造 成一种视觉效果和情绪 效果。复沓的手法与重 词叠字的反复使用,不 仅增强了这首诗的音乐 性,读来韵致绵长,而 且有效地助成了内在情 韵的摇曳多姿。
《乡愁四韵》的妙处在于它是从一个中心意象 出发,展开层层联想,由“长江水”联想到 “酒”,由“酒”联想到“醉酒的滋味”,再 由“醉酒的滋味”联想到“乡愁的滋味”。诗 人的联想,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而这些联想毫不牵强,给人以瓜熟蒂落之感。 余光中在这里继承了民歌的表现手法,采用跟 音乐的回旋曲式相近的模式。
就是在那个王国里,他们过着为人唾弃、靠出卖肉体 为生的肮脏生活。然而,他们毕竟还生活在人间的边 缘,食着人间的烟火,在他们的世界里,我们毫无意 外地看到胜似人间的温情在荡漾。白先勇以全方位的 情感视角,辩证地描写孽子们的生活,既不隐讳他们 的堕落和放荡不羁,也不因为他们受到世俗的排斥就 一叶障目,而是把他们“不孽”的一面真切感人地表 现出来,从而呈献给读者一群鲜活、生动、立体的人 物形象。
为大陆读者熟悉的短篇小说有:《游园惊梦》、 《谪仙记》、《永远的尹雪艳》、《玉卿嫂》 等。
《孽子》是白先勇的一部力作,也是当代文坛上 少见的新颖之作,是近150年以来,中国第一 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作品,从1977年开始在 《现代文学》复刊号第一期连载。细读这部长 篇,我们不得不敬重白先勇深沉的人道主义情 怀,并对他用温文尔雅的语言展示被扭曲、被 摧残人性的笔力深表叹服。
港台文学
第九讲 港台文学
(一)香港文学概况: 1、1920、30年代的香港文学:从发生到勃兴。 2、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学 :前所未有的繁荣。 3、战后香港文学:凋零时期。 4、50、60年代的香港文学 :浓厚的政治意识—
—现代主义的兴起——通俗文学的勃兴。 5、70年代后的香港文学 :进入新的繁荣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