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北京邮电大学《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北京邮电大学《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1311020二、课程名称:编译原理与技术(64学时)Compiler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三、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技术,了解编译程序的构造方法;加深学生对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做到触类旁通;使学生体会到其他专业基础知识如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软件工程等综合应用,对计算机的软硬件工作原理建立比较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编译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编译程序的基本组成、结构、编译环境等基本概念。

2.掌握词法分析的原理、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3.掌握语法分析的原理和实现技术、简单的语法分析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4.掌握语法制导翻译技术。

5.理解利用语法制导翻译技术进行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的实现。

6.理解程序运行环境、代码生成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

7.了解代码优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验)第一章编译概述2学时1.翻译和解释2.编译的阶段3.编译程序的前后处理器(预处理器、汇编程序、连接装配程序)第二章词法分析4学时1.词法分析器的作用2.词法分析器的输入与输出3.记号的描述与识别4.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与实现5*.软件工具LEX(规格说明、工作原理)1.语法分析器的作用2.自顶向下分析(预测分析器、非递归的预测分析器)3.自底向上分析(规范归约、移进-归约方法实现)4.LR分析器(模型及工作过程、SLR(1)分析器、LR(1)分析器、LALR(1)分析器)5.LR分析方法对二义文法的应用6*.软件工具YACC (规格说明、二义性处理)第四章语法制导翻译技术8学时1.语法制导定义与翻译方案2.S属性定义的自底向上翻译3.L属性的自顶向下翻译4.L属性的自底向上翻译第五章语义分析4学时1.语义分析的概念2.符号表的组织与管理3.类型检查(类型表达式、类型等价)4.简单类型检查器的说明(语言说明、确定标识符的类型、表达式及语句的类型检查)5*.类型检查有关的其他主题(函数和运算符的重载、类型转换、多态函数)第六章运行环境6学时1.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2.存储分配策略(静态存储分配、栈式存储分配、堆式存储分配)3.访问非局部名字4.参数传递方式第七章中间代码生成6学时1.中间代码形式2.赋值语句的翻译3.布尔表达式的翻译4.控制语句的翻译5.过程调用语句的翻译1.代码生成概述2.基本块与流图3.一个简单的代码生成程序第九章代码优化2学时1.优化概述2.基本块的优化3.循环优化教学实践:实验1.设计并实现一个C语言程序的词法分析程序4学时实验2.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赋值语句的语法分析程序12学时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技术、运行环境、中间代码生成难点: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技术七、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计算机组成原理八、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九、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编译原理与技术》李文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执笔人: 李文生。

北邮通信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北邮通信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北邮通信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 通信工程导论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行业现状,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2. 电路原理与分析本课程着重介绍电路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深入讲解电路的各种特性和参数分析,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电路基础知识。

3. 信号与系统本课程主要介绍信号和系统的数学表示方法、信号的基本性质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信号处理基础。

4. 通信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通信系统模型等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通信工程打下基础。

5. 无线通信概论本课程主要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介绍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讨论当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对无线通信技术的认识。

6. 数字通信本课程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数字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数字调制及分用技术等内容,为学生深入了解现代通信技术提供基础。

7. 通信网络本课程主要介绍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通信网络的结构、通信协议与通信设备组成以及通信网络的应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

8. 通信工程设计与实践该课程让学生了解通信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和实践技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9. 通信工程项目实践该课程通过实际项目实践,让学生通过设计和实施通信工程项目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10.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课程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通信工程相关的设计项目,考察学生对通信工程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能力。

以上为北邮通信工程本科的课程设置,全面涉及了通信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二、实践环节设置1. 实验课程在通信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多门实验课程,如电子电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等,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将了解通信工程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1100020二、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 64学时)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三、课程教学目的数字信号处理是现代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基础课程之一,已经成为信号和信息处理、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以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作为对象,在介绍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了现代信号处理的理论与方法以及Matlab仿真分析软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确定性离散时间信号的频谱分析原理及快速实现方法,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数字信号的处理,并根据实际需要分析、设计数字滤波系统。

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数字通信、图像处理、随机数字信号处理、无线通信、多媒体通信等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标识方法2.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特性、Z变换以及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DTFT)3.掌握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以及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FFT)4.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结构5.了解多速率信号处理的基本内容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验)理论教学(56学时)1.绪论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实现和应用Matlab简介2.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特性及流图10学时抽样与重建离散系统及其普遍关系信号流图及Mason公式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Z变换及Z反变换(留数法)Z变换与拉普拉斯、傅立叶变换的关系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3.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实现14学时DFS的定义及性质DFT的定义、性质及应用基2时间抽选法FFT基2频率抽选法FFT基4时间抽选法FFTIDFT的快速算法FFT应用(线性卷积的快速计算、CZT变换)4.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12学时滤波器概述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模拟滤波器的数字仿真冲激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的设计IIR滤波器的频率变换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IIR 滤波器的实现结构5.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10学时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条件和特性概述窗函数法频率取样法FIR数字滤波器的优化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实现结构6.多速率信号的处理基础8学时抽取和内插的时域和变换域描述抽取滤波器和内插滤波器多相分解正交镜像滤波器组双通道滤波器组实验教学(8学时)1.利用FFT对离散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2学时2.IIR数字滤波器设计3学时3.FIR数字滤波器设计3学时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离散傅傅立叶变换和数字滤波器设计难点: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七、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八、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信工程及管理九、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数字信号处理》,门爱东、苏菲、王雷、王海婴、李江军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清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参考书目:1.《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A computer-Based Approach, Second Edition》,[美] Sanjit K. Mitra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数字信号处理》,陈后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胡广书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执笔人: 苏菲门爱东。

北邮通信工程教学方案

北邮通信工程教学方案

北邮通信工程教学方案一、课程概述通信工程是信息时代的核心学科之一,它关乎着信息的传输、存储和处理,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北邮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方案致力于培养学生在通信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与产业需求的发展。

二、专业课程设置1. 通信原理本课程主要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模型和基本参数,涵盖了调制、信道编码、信道特性、信号检测和接收等内容,以及相关的通信技术和应用技术。

2. 数字通信本课程主要介绍数字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调制解调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内容,涵盖了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信道编码、调制技术、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等相关内容。

3. 通信网络原理本课程主要介绍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技术、以及网络设计与管理等内容,涵盖了通信网络的概念、体系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协议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优化等相关内容。

4. 高频电路本课程主要介绍高频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包括射频信号的传输与处理、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等相关内容。

5. 通信系统工程本课程主要介绍通信系统的工程设计、系统集成、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等内容,涵盖了通信系统工程的基本流程、关键技术、系统优化和调试、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和评估等相关内容。

6. 通信软件开发本课程主要介绍通信软件的开发技术、通信协议技术、通信接口技术、通信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等内容,涵盖了通信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关键技术、通信软件的测试和验证、通信软件的应用开发等相关内容。

7. 通信工程实践本课程主要介绍通信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和实践经验,包括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通信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通信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与技术等内容。

三、教学目标北邮通信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在通信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与产业需求的发展。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技术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北京邮电大学(北邮)课程及说明

北京邮电大学(北邮)课程及说明

市场营销(保险方向)专升本科
会计专升本科
主要课程
公共选修课
方向
通信网与交换 多媒体通信、现代交换 大学英语、工程数学、数字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数据 技术、通信英语、信令 通信、现代通信网、光网络、宽带IP网络、软交换与 系统、计算机通信网、 NGN等 通信新技术 无线通信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 网络方向 大学英语、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 与接口技术、计算机通信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Windows程序设计、现 Java 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操作系统、Web技术 代通信网、电子商务 软件方向 英语、线性代数、物流学基础、物流信息系统、采购 管理、供应链管理、经济法、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 理、市场调查与预测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 制理论、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工业网络技术、计算 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大学英语、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人力 资源管理、生产动作管理、财务管理、经济法、现代 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营销管理、品牌管理 大学英语、市场营销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渠道 管理、财务管理、服务营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品 牌管理与决策、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广 大学英语、市场营销学、西方经济学、客户关系管理 、消费者行为学、客服中心客户关系维系与管理、客 服中心建设管理、客服团队管理、品牌管理与决策、 市场调查与预测 英语、市场营销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保险学 英语、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审计学、 原理、财产保险原理及实务、风险管理、个人理财业 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经 济法
证书
专业
本科毕业证,工学学士
通信工程专升本科
本科毕业证,工学学士

北邮计算计网络课程设计

北邮计算计网络课程设计

北邮计算计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结构、协议和设备;2.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如信号传输、编码和解码;3. 学会使用网络模型分析实际网络问题,理解不同层次的网络协议及其功能;4. 掌握TCP/IP协议簇,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网络故障排查、网络性能优化;2. 提高学生的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技能,熟悉常见网络设备的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进行网络编程和网络安全防护的能力,掌握相关技术和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网络的欲望;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专业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网络知识体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北邮计算机网络课程面向大学二年级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网络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操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网络环境中。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介绍网络结构、协议、设备等基本知识,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网络层次模型- 网络协议与标准- 网络设备与分类2. 数据通信基础:讲解信号传输、编码解码等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数据通信原理- 信号传输方式- 编码与解码技术3. 网络模型与协议:分析OSI七层模型、TCP/IP模型,学习各层协议及其功能,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OSI七层模型- TCP/IP四层模型- 常见网络协议及其功能4. TCP/IP协议簇:深入了解互联网工作原理,学习TCP、IP、UDP等协议,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北邮课程设计小学期

北邮课程设计小学期

北邮课程设计小学期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核心知识,如数学的基本运算、科学的基本原理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与年级相适应的理论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愿。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动手操作。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设计将注重知识点的深入浅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估与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将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选择和组织:1. 知识点讲解:以教材为基础,选取核心章节,深入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确保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

2. 实践操作: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实验、演示和动手操作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观点、分享经验,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周:知识点讲解,教材第一章内容,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

第二周:实践操作,教材第二章内容,实验演示和动手操作。

第三周:案例分析,教材第三章内容,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探讨。

第四周:小组讨论,教材第四章内容,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北邮专业课程设计

北邮专业课程设计

北邮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2. 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3. 掌握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算法和协议,了解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通信系统建模与分析的能力;2. 提高学生编程实践能力,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通信领域的问题进行有效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通信学科的热爱,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通信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北邮专业学生充分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关技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理论知识掌握:能够准确描述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3.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够在团队项目中发挥个人优势,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4.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备通信领域的职业道德,关注通信技术在社会的应用,积极为国家的通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通信原理概述:介绍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通信原理概述2. 信号与系统:讲解信号的分类、特性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信号与系统3. 数字信号处理: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算法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字信号处理4.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介绍通信系统建模方法,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系统设计与仿真。

教材章节:第四章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5. 常用算法与协议:学习并分析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算法和协议,如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

北邮通信工程课表

北邮通信工程课表
一. 研究方向 1. 统计通信理论与信息处理 2. 通信系统的理论与技术 3. 多媒体技术与信息系统 4. 信息网络的理论与技术 5. 通信软件 6. 图象处理与图象系统 7. 智能信息处理 8. 信号理论与编码理论 9. 通信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 二. 课程设置 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拥有30万通信专业人员,超过50万份 GSM/3G 等通信技术资料,是国内领
813.**028 513.**036 813.**056 823.**030 513.**130 513.**080
移动通信,
通信工程
师的家园,
通信人才,
求职招聘,

网络优化,

通信工程,
学分
学期

出差住宿,

通信企业
黑名单
4z#F%c!
N8\;[3Y
%w3] 学时
自然辩证法概论
54
2
36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4
33 信息论基础
15
34 多媒体通信
15
35 语音信号处理
16
36 电视学基础
16
37 多媒体技术 %Z2m&]7V"{:I:w"Y+X,i
16
38 智能信息安全 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H8A)P)J(d*x;c*f%}
17
39 专业英语5R6_1T,V*V
17
应用泛函分析 随机过程论 矩阵理论与方法 高等数理方法 计算电磁学中的数值方法 近代物理学导论 算子理论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
学 学时 学分


54
3
秋/
144
4

60

北邮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北邮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北邮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内容;2. 掌握操作系统中的关键算法和数据结构,如进程调度、页面置换、文件存储等;3. 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操作系统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简单编程实践;2.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和工具进行系统编程和调试;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在项目实践中能够高效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内在动力;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备面对新技术和新挑战的勇气和信心;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道德素养,使其在操作系统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北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基础,对操作系统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手段,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包括操作系统的定义、发展历史、基本功能、分类及特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2. 进程管理:进程与线程的概念、进程调度算法、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问题。

教材章节:第二章 进程管理3. 内存管理:内存分配策略、页面置换算法、虚拟内存技术、内存保护机制。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存管理4. 文件系统:文件与目录结构、文件存储与访问控制、文件系统性能优化、磁盘空间分配策略。

教材章节:第四章 文件系统5. 设备管理:设备驱动程序、I/O调度策略、中断处理与DMA传输、设备分配与回收。

教材章节:第五章 设备管理6. 操作系统实例分析:以Linux操作系统为例,分析其内核架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关键技术与实现。

北邮电子信息课程设计

北邮电子信息课程设计

北邮电子信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北邮电子信息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电子信息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子信息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3.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子信息相关问题;2.能够使用实验设备和软件进行电子信息实验和操作;3.能够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领域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诚信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福祉。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信息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信息课程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子信息课程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电子信息课程的基本内涵。

2.电子信息课程的原理:讲解电子信息课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电子信息课程的应用:介绍电子信息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通信系统、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4.电子信息领域的趋势和前景:讲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引导学生关注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动态。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电子信息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信息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体验电子信息课程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北邮电子信息课程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课程教学大纲体例及编写要求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课程教学大纲体例及编写要求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课程教学大纲体例及编写要求:课程名称:(中/英文)课程名称应与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名称一致,不能随意更改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也不完全就是教材名称。

课程类别:写明该课程属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等,应与培养计划一致。

总学时: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要与人才培养计划一致。

总学分: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

适用对象:具体写到适用专业和年级。

课程性质:说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作用。

(例:《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性质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

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部分应该在分析授课对象特点的基础上,就学生学习的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等三个方面,用清晰的语言概括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分别说明学生对于这些课程内容所应达到的目标层次。

1、知识性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后应该获得的知识。

2、技能性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后应该获得的技能,例如实验性课程的实验操作技能、设计性课程的设计技能等。

3、情感性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后对课程内容及方法的经历、认同、欣赏和领悟,例如是否能感受课程内容的一些美,能否领会课程中所给出的一些方法的妙等,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不仅掌握课程的具体知识,而且领会与课程内容有关,乃至是整个学科相关的思维方法。

(例:《数据结构》的课程目标可以这样表述:知识: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从总体上强化C++知识;♦抽象数据类型(ADT)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即:数据封装、信息隐藏、继承性和多态性;♦衡量算法复杂度的大O方法;♦顺序容器(数组、向量、表、双端队列)和适配器类(栈、队列和优先级队列);♦关联树容器;♦集合、映射、平衡树、堆、哈希表和图;♦使用的查找和排序算法、高级递归和图算法。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数学大学生教材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数学大学生教材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数学大学生教材高等数学是大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北京邮电大学编写了一本名为《高等数学》的教材。

本教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逻辑严谨的推导,为学生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数学知识。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数学中的函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围绕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各种常见函数的图像进行讲解。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可以对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有所了解,并且培养对函数图像分析的能力。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导数是研究函数变化率的重要工具。

本章主要介绍了导数的定义、性质以及求导法则。

同时,还讲解了利用导数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如求极值、曲线的凹凸性等。

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可以对导数的概念和应用进行深入了解,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导数进行数学建模和问题求解。

第三章积分与不定积分积分是求解曲线下面积的工具,也是导数的逆运算。

本章主要介绍了积分的定义、性质以及基本的积分法则。

同时,还讲解了利用积分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如求曲线长度、质量、工作等。

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可以对积分的概念和应用进行深入了解,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积分进行数学建模和问题求解。

第四章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是描述变化率和变化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

本章主要介绍了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求解方法。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可以了解微分方程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生物、工程等领域。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一元函数的级数级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数列概念,在一元函数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级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判敛方法。

同时,还讲解了常见级数的求和公式和求和技巧。

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可以对级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级数求和和进行收敛性分析。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掌握高等数学的核心知识。

教材的编写遵循了严谨的数学推导和逻辑分析,同时结合了大量的例题和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邮大全部课程

北邮大全部课程
C语言与程序设计导学6
GSM系统与GPRS22张玉艳
GSM系统与GPRS导学6张玉艳
IP电话技术导学6桂海源
IP电话技术导学7张碧玲
Java技术15高大永
Java技术导学8高大永
SDH技术导学6孙学康
VB编程与应用15李英
VB编程与应用导学5李英
Web技术19高大永
编译技术导学8徐志宏
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13
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课程指南
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实施计划
网络英语导学9张筱华
网络营销18苏静
网络营销导学_苏静
网页制作14高大永
微波与卫星通信(新)导学8刘勇
微波与卫星通信导学8刘勇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8徐志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导学7
微积分导学6龙幼娟
西方经济学19苏静
人力资源管理导学4曾爱波
软件测试技术15范春梅
软件工程导学6徐志宏
市场调查与预测24李晓春
市场营销学13吴国英
数据结构导学8李英
数据库原理导学8高大永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19张志青
数据通信原理导学8毛京丽
数字电路导学7张玉艳
数字通信原理导学8毛京丽
通信英语导学4石方文
统计学导学5李晓春
财务管理导学6曾瑶
操作系统导学8张文辉
大学英语导学6闫国斌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导学4吴锁骥
第三代移动通信16王公仆
电路分析基础导学10上官右黎
电路分析基础阶段作业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24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导学6
电路与信号31姬艳丽
电路与信号导学8姬艳丽

北邮国际学院课程设计

北邮国际学院课程设计

北邮国际学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北邮国际学院所选教材中关于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2. 学生能描述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功能,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 学生能掌握通信过程中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技术,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通信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对通信系统进行模拟与优化;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通信原理知识,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科学产生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主动、持续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本课程针对北邮国际学院学生的特点,结合通信原理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信领域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

主要涵盖以下方面:1.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包括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本概念,涉及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 信号与系统:信号分类、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数字信号的统计特性等。

2. 通信系统组成与性能分析:包括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等,涉及教材第四章至第六章;- 模拟通信系统:调制、解调、模拟信号传输等;- 数字通信系统: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带通传输、误码性能分析等。

3. 通信关键技术: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涉及教材第七章至第九章;- 信号传输:信道模型、信道容量、多径效应等;- 调制解调技术:模拟调制、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等;- 编码解码技术: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解码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邮电大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_______信息安全实验___________
开课单位 _______信息工程学院___________
2004年 12月 1日
一、课程编号
·
二、课程名称(学分/学时)
中文:信息安全实验(2学分/34学时)
英文:Information Security Experiment
三、先修课程
计算机网络
现代密码学,信息安全概论
四、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技能,加强对信息安全基本理论的理解。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HASH算法、数字签名算法的编码实现;
掌握数字水印和信息隐藏技术的编码实现;
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使用,局域网和广域网的配置;
掌握网络探测和扫描、漏洞扫描、网络攻击与防范技术;
掌握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掌握Web、FTP等应用服务器安全配置技术;
掌握VPN、防火墙、IDS等网络安全技术;
掌握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整体安全解决方案集成技术;
掌握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整体安全解决方案集成技术;
掌握基于Cisco的硬件安全解决方案集成技术。

六、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验)
实验一:密码算法的实现
实验内容:练习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HASH算法、数字签名算法、数字水印和信息隐藏技术的实现。

学时分配:4学时
实验二:网络基础与应用
实验内容:交换机的配置初步;路由器的安装和配置;路由表的配置;VLAN的划分和配置;RIP配置;OSPF配置;路由器安全和AAA授权。

学时分配:6学时
实验三:网络探测、漏洞扫描、网络攻击与防范
实验内容:使用Sniffer监听;网络检测和扫描工具的使用;漏洞扫描工具的使用;帐号口令破解;木马攻击与防范;DDOS攻击与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范;欺骗攻击与防范;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其他攻击技术。

学时分配:6学时
实验四:系统安全技术
实验内容:Windows和Linux系统安全:1) 帐号和口令的安全性;2) 文件系统安全;3)安全模板和安全策略;4)EFS;5)MBSA;6)审核和日志;7)Web服务器安全;8)FTP服务器安全;9)Email服务器安全;10)CA系统的应用。

学时分配:4学时
实验五:网络安全技术
实验内容:软硬件防火墙的配置;IDS的配置;配置VPN网络;配置SSL连接;实现SSH安全远程连接。

学时分配:6学时
实验六:基于Windows的网络安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实验内容:网络基本拓扑结构设计和网络连接;Windows路由器的配置;Windows防火墙、VPN、IDS、漏洞扫描软件和网络防病毒软件的配置和集成。

学时分配:2学时
实验七:基于linux的网络安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实验内容:网络基本拓扑结构设计和网络连接;linux路由器的配置、linux iptables防火墙、VPN、Snort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软件的配置和集成。

学时分配:2学时
实验八:基于Cisco的硬件网络安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实验内容:网络基本拓扑结构设计和网络连接;Cisco路由器、PIX防火墙、VPN、Netrange IDS的配置和集成。

学时分配:4学时
七、教学重点、难点
加密算法的编码和实现;
网络探测和扫描、漏洞扫描、网络攻击与防范技术;
VPN、防火墙、IDS等网络安全技术;
基于Cisco的硬件安全解决方案集成技术。

八、主要教学形式(方法)
信息安全实验课程中,主要采用实验原理讲解、分组动手实验、演示实验等教学形式。

九、使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获奖情况
《信息安全概论》,牛少彰,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网络安全》,徐国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钮心忻,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信息安全实验指导书》,崔宝江,国防工业出版社,待出版
十、主讲教师
崔宝江签字:
2004年 12 月 1 日
十一、教研中心主任审核意见
信息安全专业是新开办的工科专业,信息安全综合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上述大纲,是集信息安全中心多年安全领域高层次教学培养、科研、产品转化之结晶而制定,设计科学合用。

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我们希望学校批准我们的申请。

签字:罗群
2004 年12 月 2 日
十二、院领导审核意见
签字: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