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类的传播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电视
1936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 广播公司(BBC)电视台开播,标志着电视媒介 的诞生。 4、因特网
网络传播是指以一系列高新传播技术为基础, 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最早的计算机网 络于1969年在美国问世。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 多媒体技术是网络传播 的两个基本要素。多媒 体技术的显著特点: (1)综合性 (2)交互性 信息高速公路
(1)结绳记事
(2)实物信
三、文字书写时代
1、文字大约开始于 5000年前,文字的产生 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 座里程碑。
2、文字起源于图画, 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 字。
“书画同源”
圣经
古埃及 人的 象形文 字
我国商代的甲骨文
3、造纸术的发明 及手抄传播
四、印刷时代
1、我国在公元450 年最早发明了印刷术。 唐朝刻印的《金刚 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 的印刷书籍。
五、电子媒介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的重要贡献就是 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电影、广播、电视、因特 网
1、电影
1895年12月28日,被定 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 尔兄弟被誉为“电影之父”。
2、广播
1920年11月2日, 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 台开始播音,标志着电 子媒介时代的到来。
②非正式渠道
相对于组织内的正式渠道而言,组织内传播的非 正式渠道,是指越过组织内的权力等级和制度限制, 自由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信息传播通道。组织成员 藉此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
(2)组织外传播
任何社会组织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都要与其 环境联系在一起。组织的存在与发展,要依赖于组 织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这种交换 实际包含着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
第二节 人类的传播活动
一、人内传播
1、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 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指个体接受 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进行信息处理 的活动,即人的自我信息传递。
内向传播相当于“思考”,即
所谓主我(I)和客我(me)的对
话。
2、人内传播的形式
(1)人内传播的正常形式
心理学中,个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
1、环境监视功能
环境监视是大众传播
最主要的功能。大众媒介
不断地向人们提供关于社 会上各种事件的讯息,对
于那些即将来临的自然灾
害或战争威胁,大众媒介
能够及时地向人们发出警
2、语言产生的原因:
3、语言的产生大大加快了人类走向文明的进程,
对信息传播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
要的意义。 (1)语言拓展了人类信息传播的内容
(2)语言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成
为人类重要的思想工具。
(3)在长度、复杂性、准确性和精细程度方面,
语言可以记忆、传递、接收和理解的信息,都远远 超过了非语言时代。 4、在口语传播时代,非语言媒介仍在发挥重要 的作用。
第二章
人类的传播行为
第一节
第二节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人类的传播活动
第一节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传播的历程分为五 个阶段: 一、非语言传播时代
人类进化早期:
后期:用非语言符号进行较为复杂的传播
交流场景:
特点:信息简短和单一,且缓慢进行
二、口语传播时代 1、语言大约产生于9万年前到4万年前之间。
2、组织传播:是指以组织 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1)组织内传播 组织的内部结构通常由以 下因素组成:
① 一定数量的成员
②有某种活动目标
③规范性的组织章程
④有一种权威的分层体系
⑤有一定的物质设备,以作为组织活动的场所和
工具 组织内传播渠道: ①正式渠道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 关系(部门、职务、岗位以及隶属或平行关系)环节 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
活动,也是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
层次。群体传播通常范围较小,不限于个人交往的狭窄范 围,而是纳入了社会系统。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都包含着
能动的相互关系。往往会因传播而形成一种凝聚力。
群体意识包括群体归属、群体感情、关于群体目标和 群体规范的合意等方面的内容,群体意识的形成对群体来 说非常重要,它形成以后,会对群体成员的个人态度和行 为产生制约作用,是相对于个人意识的一种外在的、约束 性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
(2)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主要研究成果有“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
论、“创新—普及”理论等等
人际传播的目的: (1) 获得信息。 (2)人际传播可以实现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3)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也是人际传 播的一个基本功能。
(4)满足情感沟通需求,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
成员的互动是严格按照规章
制度进行的,这些规章制度
一般都很严格,并且往往是
形成文字的。 香港市民支持基本法
(3)从结构和层次来看,群体在结构上显得
松散,往往没有形成一定的层级,是非结构性的;
而组织则具有一种权威的分层体系,形成系统的
阶层制或等级制,部门有上级部门、同级部门和 下级部门,职务也有上司、同僚和下属之分。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
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公关宣传
广告宣传 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3、组织传播的功能:组织传播可以沟通、疏
导组织内部上下之间、成员之间的关系,建立、 发展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它是: “组织活力 的源泉”、 “组织关系的粘合剂”、 “组织功 能的润滑油”。
(1)内部协调
(2)指挥管理
(3)决策应变
天津市儿童电视制作多功能演播室。
(3)大众传播是公开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 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
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二) 大众传播的功能
拉斯威尔的“三功能说”
赖特的“四功能说”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
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 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 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
接体现,是组织传播和
大众传播的基础。
2、人际传播的特点
(1) 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
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 人际传播的规定性不 强、随意性较大。 (3) 人际传播双向性强, 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群体意识的形成是群体传播作用的结果。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群体规范
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群体
规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1)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制约作用 (2)对来自群体外部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 果,群体规范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例:
3、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 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
因特网突破了大众 传播时代的大众化、非 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 的特点,而以个人化、 目标性、双向互动、全 球性传播的独特优势, 对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构 成了巨大冲击。
非语言 传播
口语 传播
文字 传播 印刷 传播 电子媒 介传播
人类传播的演变是传播媒介的复合过程,而不 是简单地从一种媒介系统过渡到另一媒介系统。 各种媒介是互为补充、迭加累积的过程。
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纸”-廉价的“便士 报” (以《纽约太阳报》《先驱报》为代表 )的 出现,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开始。
4、施拉姆对印刷媒介的高度评价 “书籍和报刊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 在一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7世纪和18 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正当人们越来 越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得举办大规模的公 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对权利分配普遍感到 不满的时候,先是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普通 平民有可能了解政治和参与政府。”
(4)形成共识
五、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 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
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
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 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4) 人际传播的保密性强。
人际传播的限制:
(1) 发出的信息往往只在瞬间起作用。
(2) 覆盖面小,复制信息的能力不强。
(3) 适应面不及大众传播媒体广。 3、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传播学对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 个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人际传 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其他各种传播活动的基础。 4、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1)米德的 “主我与客我”论 (2) 布鲁默的 “自我互动 ”论 (3) 自我反省
人内传播并不是孤立、封闭和绝对的“主观 精神”的活动,而是一个与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
的活动,因此,人内传播也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
的强大动力。
二、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是指
的两端即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都与外部环境保持着连接。 (2)人内传播虽然表现为人的生理机制的活动, 但其本质则是人的意识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 它同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不是的消
极、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行为。
(4)人内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
香港市民支 持基本法
群体的本质特征:
(1)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
(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群体的社会功能有: 充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群体是满足 个人需求的手段、是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 提供者、群体是个人表现与自我实现的场所。
2、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群体传播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
或规范相抵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识倾向,作出与自己本来意愿相
反的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4、集合行为中的传播
(1)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2)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3)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5、集合行为的形式 (1)骚动: (2)传闻:
四、组织传播
1、组织,是指执行一
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
的社会目标,构成一个独 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组织的结构特点: (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
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 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 原因:A、信息压力;B、趋同心理
趋同心理,心理学中又称“从众 (confirmity)”心理,“遵从性”。指个人的观 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合群 倾向,这种心理使得个体产生放弃自己与群体意见
1、群体的特征及功能 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的共 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 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群体与组织的不同: (1)从形成的途径来看,群 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而组织
则是基于某种社会需要,按照
社会契约而人为地加以建立的。
(2)从成员的互动来看,
在群体中,其成员的互动虽 然也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 但这种规范并不是很严格, 活动的余地较大。在组织中,
《金刚经》
2、印刷术的发展
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 印刷机,使信息的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促进了书籍 的廉价化。 3、印刷机的出现为近代报刊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660年,德国莱比锡出版的《莱比锡新闻》由周 刊改为日刊,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日报。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带来的造纸、 印刷、通讯、交通等领域的一系列巨大变革,极大 降低了报纸的生产成本,为报纸的大众化奠定了基 础。
忆、思维和言语、想象等内容。人的内向传播同样 也有这样几种形式。 (2)人内传播的异常形式 人的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着充分的连续性和规 律性,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但有些时候,人可能处 于一种异常的交流状态。
1)睡眠状态和做梦
2)酒精中毒与毒品服务。
3)催眠
3、对人内传播的几点理解
(1)人内传播过程不是孤立的内在处理过程,它
精神和心理需求。
4、人际传播与符号互动
(1)人际传播的语言符号及其伴生符号 (2)人际传播的非语言符号
3、约哈里之窗
自己了解
开放区域
自己不了解
盲目区域
他人了解
个人资料,如名字、 缺乏自知之明的那 一部分 相貌、身份、职业 等
秘密区域 他人不了解
隐私,或者尚未公 之于众的东西
未知区域
潜质、潜能
三、群体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