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赏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前文人诗家言愁,往往极言愁之多、之绵绵不尽。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李清照却不说愁之无尽,而说只说自己愁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如何包括得尽,化多为少,欲说还休,表面上嘎然而止,实际上愁情已倾泻无遗。
——承上三句而来,本来就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乍暖还寒”,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这里的“最难将息”已不单单指身体上的难于保养,更有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之意。于是词人像其他许多文人一样,想借酒遣怀。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是“淡”的,秋日的晚风又是急骤的,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夫亡国破,文物丧尽,飘荡流离,身遭诬陷,暮年孤单,所有种种,怎是“三杯两盏淡酒”所能排解的?
·“守着窗儿”二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
——词人独自一人坐在窗前,寂寞凄凉。只盼捱到天黑,可老天好象有意和人作对,偏不肯黑下来,这就使人更加难过。
——一个“黑”字,“下得险而深稳”(张端义《贵耳集》)。
此前此后,用此字入词且作为韵脚的,极为罕见。而李清照将这个口语化的,且不那么美、不那么雅的字用在此处,却异常贴切,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非有平日苦心研炼和高度的语言修养,是不会有此表现的。
李清照所表达的,已不仅仅是一般的思乡之情,因为她的故乡早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但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不思恢复,所以这里词人的悼亡与思乡之情已含有深沉的家国之痛了。
下片则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
·“满地黄花”三句:
——黄花满地,人更是身心憔悴,“憔悴损”既是写花,更是写人。“如今有谁堪摘”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进入词中的一切,都令人生愁,助愁,催愁,添愁;词中所展开的乃是一个被“愁”笼罩溶涵的世界。
·在这首词里,作者已摆脱“温柔敦厚”之类诗教的束缚,“婉约”二字已很难涵盖此词内容与形式上的独创性。
词中的坦荡与直率,与乐府民歌《上邪》、“敦煌曲子词”的某些民歌在精神上极为相似。
不同的是,这首词的分寸感把握得十分准确,增或减都将出现过犹不及的偏颇。
【艺术特色】
1.这首词以抒情见长,兼具情景交融之妙。
·以情开篇,以情结响,中间层层铺叙,以大量笔墨描绘深秋景象,这些景物又都染上了词人独特细腻的愁情:
寒暖不定,心绪难平,一可伤;秋风凄厉,酒难御寒,二可伤;北雁南来,思乡念旧,三可伤;黄花老妇,两相憔悴,四可伤;守窗独坐,日长难捱,五可伤;雨打梧桐,心烦意乱,六可伤。
李清照早期还有一首词《念奴娇》(“萧条庭院”),其中有“征鸿过尽”之句,那首词是咏“寒食”的,时令为春天,所以句中“征鸿”也是南雁北归的。(略)
——而这里词人除了悼亡,似还应有更丰富、更深沉的意蕴。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塞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词人仰天长叹,这时看到北雁南来,不禁忆起旧事。
——有人认为这三句有表示悼亡之意。
词人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
当时李清照在北方,丈夫南行,所以她看到的雁是南雁北归;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自然地想到是否是“旧时相识”呢?
万树《词律》(卷十):“从来此体皆收易安所作,盖其遒逸之气,如生龙活虎,非描塑可拟。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人若不信其才而故学其笔,则未免类狗矣。”——可见此词在声律方面的奇妙天成,后人难以企及。
·又能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词句谱入新声,如“将息”(唐宋方言)、“黑”、“怎生”、“怎”、“次第”等,语言虽经锤炼却又不假雕饰,奇横之外又自然贴切。
前面说过,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作品,在这首词里,词人运用不同寻常的表现手法,将自己悲怆之情怀抒发得既淋漓尽致,又不失分寸之感,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这一词调的代表作品,历来传诵不衰。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增加了思乡念旧的伤痛。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天气一忽儿暖,一忽儿冷的时候,人最难保养。
陆昶在《历代名媛诗词》中评李清照此词说:“玩其笔力,本自矫拔,词家所有,庶几苏、辛之亚。”这话很有见地。
2.语言富有独创性:
·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字与舌齿两声词,使声情口吻与内在感情的律动浑然统一。
双声叠韵:起笔的来自百度文库四个叠字已如上言。
舌齿两声词:57个舌齿两声词。其中齿音41字,舌音16字。齿音如“乍”“摘”等;舌音如“凄”“戚”“敌”“急”“独”“点滴”等。准确细腻地传达出激越的语气和悒郁惝恍的复杂心情。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内容赏析】:从词的调名即可知,这是一首慢词。原来的《声声慢》曲调,押平声韵,调子相应地比较徐缓,这首词押入声韵,并多用叠字和双声字,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略)
【比较】
1.同是写秋日黄昏、饮酒对菊,《声声慢》与《醉花阴》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醉花阴》:闲愁
《声声慢》:深哀巨痛
2.同是写过雁,《声声慢》与《一剪梅》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一剪梅》:南雁北归,相思念远,有期待,有希望
《声声慢》:北雁南来,悼亡怀乡,伤心绝望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雨打梧桐,一点一滴,又何尝不是打在词人饱经忧患、伤痕累累的心头!
——这里融化温庭筠《更漏子》句意:“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不过,李词的语言更精炼,情感更深切,内蕴也更深厚了。
·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作结,也是蹊径独辟。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李清照却不说愁之无尽,而说只说自己愁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如何包括得尽,化多为少,欲说还休,表面上嘎然而止,实际上愁情已倾泻无遗。
——承上三句而来,本来就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乍暖还寒”,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这里的“最难将息”已不单单指身体上的难于保养,更有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之意。于是词人像其他许多文人一样,想借酒遣怀。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是“淡”的,秋日的晚风又是急骤的,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夫亡国破,文物丧尽,飘荡流离,身遭诬陷,暮年孤单,所有种种,怎是“三杯两盏淡酒”所能排解的?
·“守着窗儿”二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
——词人独自一人坐在窗前,寂寞凄凉。只盼捱到天黑,可老天好象有意和人作对,偏不肯黑下来,这就使人更加难过。
——一个“黑”字,“下得险而深稳”(张端义《贵耳集》)。
此前此后,用此字入词且作为韵脚的,极为罕见。而李清照将这个口语化的,且不那么美、不那么雅的字用在此处,却异常贴切,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非有平日苦心研炼和高度的语言修养,是不会有此表现的。
李清照所表达的,已不仅仅是一般的思乡之情,因为她的故乡早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但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不思恢复,所以这里词人的悼亡与思乡之情已含有深沉的家国之痛了。
下片则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
·“满地黄花”三句:
——黄花满地,人更是身心憔悴,“憔悴损”既是写花,更是写人。“如今有谁堪摘”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进入词中的一切,都令人生愁,助愁,催愁,添愁;词中所展开的乃是一个被“愁”笼罩溶涵的世界。
·在这首词里,作者已摆脱“温柔敦厚”之类诗教的束缚,“婉约”二字已很难涵盖此词内容与形式上的独创性。
词中的坦荡与直率,与乐府民歌《上邪》、“敦煌曲子词”的某些民歌在精神上极为相似。
不同的是,这首词的分寸感把握得十分准确,增或减都将出现过犹不及的偏颇。
【艺术特色】
1.这首词以抒情见长,兼具情景交融之妙。
·以情开篇,以情结响,中间层层铺叙,以大量笔墨描绘深秋景象,这些景物又都染上了词人独特细腻的愁情:
寒暖不定,心绪难平,一可伤;秋风凄厉,酒难御寒,二可伤;北雁南来,思乡念旧,三可伤;黄花老妇,两相憔悴,四可伤;守窗独坐,日长难捱,五可伤;雨打梧桐,心烦意乱,六可伤。
李清照早期还有一首词《念奴娇》(“萧条庭院”),其中有“征鸿过尽”之句,那首词是咏“寒食”的,时令为春天,所以句中“征鸿”也是南雁北归的。(略)
——而这里词人除了悼亡,似还应有更丰富、更深沉的意蕴。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塞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词人仰天长叹,这时看到北雁南来,不禁忆起旧事。
——有人认为这三句有表示悼亡之意。
词人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
当时李清照在北方,丈夫南行,所以她看到的雁是南雁北归;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自然地想到是否是“旧时相识”呢?
万树《词律》(卷十):“从来此体皆收易安所作,盖其遒逸之气,如生龙活虎,非描塑可拟。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人若不信其才而故学其笔,则未免类狗矣。”——可见此词在声律方面的奇妙天成,后人难以企及。
·又能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词句谱入新声,如“将息”(唐宋方言)、“黑”、“怎生”、“怎”、“次第”等,语言虽经锤炼却又不假雕饰,奇横之外又自然贴切。
前面说过,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作品,在这首词里,词人运用不同寻常的表现手法,将自己悲怆之情怀抒发得既淋漓尽致,又不失分寸之感,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这一词调的代表作品,历来传诵不衰。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增加了思乡念旧的伤痛。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天气一忽儿暖,一忽儿冷的时候,人最难保养。
陆昶在《历代名媛诗词》中评李清照此词说:“玩其笔力,本自矫拔,词家所有,庶几苏、辛之亚。”这话很有见地。
2.语言富有独创性:
·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字与舌齿两声词,使声情口吻与内在感情的律动浑然统一。
双声叠韵:起笔的来自百度文库四个叠字已如上言。
舌齿两声词:57个舌齿两声词。其中齿音41字,舌音16字。齿音如“乍”“摘”等;舌音如“凄”“戚”“敌”“急”“独”“点滴”等。准确细腻地传达出激越的语气和悒郁惝恍的复杂心情。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内容赏析】:从词的调名即可知,这是一首慢词。原来的《声声慢》曲调,押平声韵,调子相应地比较徐缓,这首词押入声韵,并多用叠字和双声字,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略)
【比较】
1.同是写秋日黄昏、饮酒对菊,《声声慢》与《醉花阴》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醉花阴》:闲愁
《声声慢》:深哀巨痛
2.同是写过雁,《声声慢》与《一剪梅》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一剪梅》:南雁北归,相思念远,有期待,有希望
《声声慢》:北雁南来,悼亡怀乡,伤心绝望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雨打梧桐,一点一滴,又何尝不是打在词人饱经忧患、伤痕累累的心头!
——这里融化温庭筠《更漏子》句意:“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不过,李词的语言更精炼,情感更深切,内蕴也更深厚了。
·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作结,也是蹊径独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