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S_SrcSy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_1485-00-3_Apexbio

合集下载

Olmutinib (HM61713, BI 1482694)_EGFR突变特异性抑制剂_1353550-13-6_Apexbio

Olmutinib (HM61713, BI 1482694)_EGFR突变特异性抑制剂_1353550-13-6_Apexbio

作用于 H1975(L858-T790M)和 HCC827(exon 19 del),GI50 分别为 9.2 和 10 nM。 Olmutinib(HM61713,BI1482694)是 EGFR 突变体特异性抑制剂。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广泛用于患有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患者。然而,EGFR T790M 突变导致对大多数临床可用的 EGFR TKI 的抗性。针
特别声明
产品仅用于研究,
不针对患者销售,望谅解。
每个产品具体的储存和使用信息显示在产品说明书中。ApexBio 产品在推荐的条件下是稳定 的。产品会根据不同的推荐温度进行运输。许多产品短期运输是稳定的,运输温度不同于长 期储存的温度。我们确保我们的产品是在保持试剂质量的条件下运输的。收到产品后,按照 产品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储存。
参考文献: [1] Wang S,Cang S,Liu D. Third-generation inhibitors targeting EGFR T790M mutation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Hematol Oncol.2016 Apr 12;9:34.
对 T790M 突变的第三代 EGFR TKI 已在积极的临床研究中。 体外:经鉴定,Olmutinib 是一种不可逆激酶抑制剂,并且可以与突变 EGFR 激酶结构域附近 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Olmutinib 针对 EGFR 抑制具有超过 24 小时的半衰期。Olmutinib 在细胞系 H1975(L858R 和 T790M)及 HCC827(外显子 19 缺失)中能够引起强效的抑制。 Olmutinib 对具有野生型 EGFR 的 NSCLC 细胞系 H358 显示出低效力[1]。 体内:先前对具有 H1975 和 HCC827 移植物的异种移植模型的体内研究表明,Olmutinib 对 肿瘤具有活性而没有任何副作用[1]。 临床试验:在先前 EGFR TKI 无效的晚期 NSCLC 患者中进行 olmutinib I/II 期研究,EGFR 突变 患者接受的 Olmutinib 剂量范围为 75 至 1200 mg /天。在研究的 II 期扩展部分中,给药剂量 为 800 mg 每天。在接受剂量大于 650mg 的 olmutinib 治疗的 34 名患者中,ORR 为 58.8%。 此外,10 例患者具有未确认的部分反应,13 例显示疾病稳定。DLT 包括 GI 症状和丙氨酸氨 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因此,olmutinib 可代表 T790M 阳性 NSCLC 患者的另一种有希望的药物[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_伊马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_伊马替尼

作者简介 :孙忠实 ,男 ,主任药师 ,教授 Tel : (010) 67164985 ; Fax : (010) 67164984 中国药学杂志 2003 年 1 月第 38 卷第 1 期
Chi n Pharm J , 2003 January , V ol . 38 No. 1 ·69 ·
自 1988 年开始大量筛选 T KI。1996 年 Druker 等首次 确认伊马替尼为一特异的 T KIs , 仅杀灭髓系细胞 所 含 的 BCR2ABL ,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如将本品与 CML 患者周 围血或髓细胞温育 ,可见伊马替尼在 1 μmol·L - 1时即可减少 约 95 %BCR2ABL 阳性集落 。此外 ,伊马替尼还可抑制费城 阳性 ALL 的细胞生长 ,包括 P190bcr2abl 。
达 ; ⑧被蛋白过度结合 。为此 ,可采用较大剂量如每日 1 000 mg 或与其他抗癌药并用加以解决[1~3 ] 。
速期 CML235 例 ,急性期 CML260 例 ,每日剂 量 400 ~ 600 3. 5 剂量与用法
mg·d - 1 ,疗程 3~ 12 个月 。结果 ,对干扰素耐药者 95 %为
伊马替尼抑制 BCR2ABL 的 IC50 平均为 0. 25 μmol·L - 1 (0. 05~0. 3μmol·L - 1) ,且呈渐进性和剂量依赖性 。大鼠试 验表明 ,持续给予伊马替尼可清除 87 %~ 100 % BCR2ABL 诱发的肿瘤 。可能对神经胶质瘤和前列腺癌也有效 。 2 药动学[3 ]
伊马替尼的蛋白结合率约为 95 % ,主要是白蛋白和α1 酸糖 蛋白 。本品代谢主要是由 CYP3A4 等经 N2去甲基形成有活
获部分缓解 ,12 例 (34 %) 病情稳定 ,4 例 (11 %) 继续发展 ,其 中 1 例晚期患者获得 > 11 个月的持续疗效[3 ,5 ] 。

恩曲替尼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恩曲替尼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恩曲替尼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恩曲替尼(英文名称:Entrectinib)是一种靶向抗癌药物,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的激酶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恩曲替尼被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和其他肿瘤的治疗。

该药物的化学性质使其具备出色的抗肿瘤效果。

恩曲替尼的分子式为C31H34Cl2N5O3,分子量为602.54克/摩尔。

其分子结构复杂,由多个不同原子组成的编织网状结构构成。

这种特殊的结构赋予了恩曲替尼优异的特性,包括其强大的抑制肿瘤生长能力和独特的靶向治疗机制。

除了化学性质外,恩曲替尼还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性质。

该药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具有极高的纯度要求。

其熔点为210-215,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可以保持稳定。

此外,恩曲替尼在常温下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和二甲基亚砜,但不溶于水。

在药理作用方面,恩曲替尼主要表现出针对肿瘤细胞的抗增殖和抗转移能力。

它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激酶信号通路,阻止肿瘤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此外,恩曲替尼还具有特异性靶向治疗作用,能够选择性地抑制特定的激酶,从而实现精确的治疗效果。

然而,恩曲替尼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疲劳和食欲不振等,这些副作用需在使用时留意并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恩曲替尼作为一种靶向抗肿瘤药物,具有复杂的化学性质、独特的物理性质以及较广泛的药理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掘恩曲替尼的潜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和可能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的目录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并对恩曲替尼的化学式进行引入。

接着,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恩曲替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药理作用。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恩曲替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恩曲替尼的化学性质将包括分子式、分子量和结构式的介绍。

艾玛昔替尼化学结构

艾玛昔替尼化学结构

艾玛昔替尼化学结构艾玛昔替尼(Imatinib Mesylate),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它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等肿瘤的治疗。

艾玛昔替尼的化学结构是一种咪唑基取代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

它的分子式为C29H31N7O,相对分子质量为493.61。

艾玛昔替尼的结构中含有苯环、咪唑环和胺基等功能基团。

艾玛昔替尼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的活性,从而干扰了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了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具体来说,艾玛昔替尼通过与BCR-ABL融合蛋白结合,阻断了BCR-ABL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了CML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此外,艾玛昔替尼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中的KIT受体激酶,从而发挥对GIST 的治疗作用。

艾玛昔替尼的药物代谢途径主要是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进行。

它主要经过CYP3A4酶代谢,形成活性代谢产物N-甲基艾玛昔替尼。

这些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对于药物的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艾玛昔替尼一般口服给药,每日一次。

由于其强烈的作用靶点选择性,艾玛昔替尼在治疗CML和GIST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然而,艾玛昔替尼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反应,以及水肿、皮疹、疲乏等全身反应。

此外,由于艾玛昔替尼的药物代谢途径主要经过肝脏,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肝功能的监测。

尽管艾玛昔替尼在治疗白血病和肿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耐药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药物靶点的突变导致药物失效。

为了克服耐药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了多种新型的靶向抗癌药物,如二代和三代BCR-ABL抑制剂。

这些药物在治疗耐药患者方面显示出了很大的潜力。

艾玛昔替尼作为一种重要的靶向抗癌药物,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了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然而,其副作用和耐药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泽布替尼的功能主治

泽布替尼的功能主治

泽布替尼的功能主治1. 泽布替尼的简介泽布替尼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药物,属于一种叫做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的药物。

它能通过抑制癌症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

泽布替尼的化学名称为[N-(3-负甲氧基草酰)-3-(3-硫酸-4-甲氧基苯基氨基)丙基]-(2-吡嗪基)甲胺。

2. 泽布替尼的主要功能泽布替尼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癌症类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白血病泽布替尼可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简称CML)。

CML是一种由白血病干细胞引起的骨髓疾病,它会导致骨髓产生过多的白细胞。

泽布替尼通过抑制异常白细胞的生长,减少白细胞数量,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2 胃肠道间质瘤泽布替尼也可以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简称GIST)。

GIST起源于胃肠道内的间质细胞,是一种恶性肿瘤。

泽布替尼通过抑制癌症细胞生长所需的信号通路,减小肿瘤体积,从而控制疾病的进展。

2.3 甲状腺癌泽布替尼也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

甲状腺癌是一种由甲状腺细胞发展而来的癌症。

泽布替尼可以阻止甲状腺癌细胞生长和分裂,减小肿瘤的大小,降低癌症的复发风险。

2.4 软组织肉瘤泽布替尼也被用于治疗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

软组织肉瘤是一种起源于软组织的肿瘤。

泽布替尼可以通过靶向恶性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来减小肿瘤的大小,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3. 使用泽布替尼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泽布替尼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开始使用泽布替尼之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或正在使用其他药物。

•泽布替尼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疲劳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应立即告知医生。

•长期使用泽布替尼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问题、肝脏损伤等。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概述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概述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概述杨谊;陈小宇;李雪枫;方芙容;刘斌【摘要】目前,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可.其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种能够破坏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几乎不会影响正常细胞的分子靶向药物.因而对其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介绍了常见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并重点综述了已经上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9(000)017【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抗肿瘤药;分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综述【作者】杨谊;陈小宇;李雪枫;方芙容;刘斌【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陕西西安 712046;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陕西西安 712046;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陕西西安 712046;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陕西西安 712046;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陕西西安712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目前,抗肿瘤研究是全世界医药领域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对肿瘤的治疗还是以手术、化疗、放疗三种经典传统方式为主,但这些传统方法存在易产生耐药性、强毒副性、不良反应多、疗效差等缺点。

为了避免这些缺点,基于肿瘤作用靶点的靶向疗法应运而生,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的、温和的、有针对性的杀死癌细胞,而不会杀死其它正常细胞,副作用也较小。

在众多的肿瘤疾病中,酪氨酸激酶作用存在于大多数的致病基因中,因而以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药物研究与开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

不仅如此,由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本身表现出的高选择性、低毒性、副作用少等优势,使其超越传统的抗肿瘤药物。

据统计,目前市售的激酶类药物80%以上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甚至部分已成为治疗肿瘤的首选药[1]。

1 常见的抗肿瘤药物及其分类目前,抗肿瘤药物一般分为细胞毒类和非细胞毒类,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即传统的化疗药,非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比如分子靶向药物)。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慢性髓样白血病治疗药 imatinib mesylate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慢性髓样白血病治疗药 imatinib mesylate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慢性髓样白血病治疗药 imatinib
mesylate
王宇皎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年(卷),期】2001(22)6
【总页数】2页(P374-375)
【关键词】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慢性髓样白血病;作用机理;不良反应
【作者】王宇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2;R979.1
【相关文献】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matinib mesylate)与现有治疗对照 [J], 宋韶芳
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未达最佳疗效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合自噬抑制剂羟氯喹的临床研究 [J], 黄佳瑜;李砚如;连芸;谢月;赵慧慧;朱雨;李骥;李建勇;钱思轩
3.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中发生的Ph阴性髓系肿瘤 [J], 袁婷;王晓燕;赖悦云;秦亚溱;石红霞;黄晓军;江倩
4.慢性髓性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过程中继发Ph染色体阴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J], 张风红;吴倩;尹佳;张静人;杨小飞;陈苏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培米替尼作用机制

培米替尼作用机制

培米替尼作用机制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药物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人类对于疾病的治疗需求。

其中,培米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其疗效已经被广泛认可。

本文将从培米替尼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介绍,以期更好地了解该药物的治疗原理。

一、培米替尼的基本信息培米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属于口服治疗的靶向药物。

该药物能够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中的酪氨酸激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培米替尼的化学结构如下图所示:培米替尼的分子式为C23H21ClFN5O3,相对分子质量为473.9。

该药物主要通过口服的方式给药,其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半衰期约为40小时。

二、培米替尼的作用机制培米替尼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抑制酪氨酸激酶有关。

酪氨酸激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在细胞的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酶能够通过磷酸化作用,调节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而在肿瘤细胞中,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往往会受到过度激活,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侵袭。

培米替尼能够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中的酪氨酸激酶,从而干扰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过程,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具体来说,培米替尼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培米替尼能够结合酪氨酸激酶的ATP结合位点,从而抑制其活性。

这种结合方式是可逆的,因此培米替尼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在细胞内,培米替尼能够特异性地抑制多种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包括EGFR、HER2、ALK等。

这些激酶在多种肿瘤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米替尼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

2. 干扰细胞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在细胞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EGF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

培米替尼的抑制作用能够干扰这些信号通路的正常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培米替尼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肿瘤的消退。

3. 抑制血管生成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需要大量的血供,因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希美替尼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希美替尼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希美替尼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希美替尼(Imatinib)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治疗的靶向治疗药物。

它是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止了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希美替尼已被证明在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和一些消化道肿瘤等疾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随着对希美替尼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其治疗机制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着重介绍希美替尼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说明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组织。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部分,会简要介绍希美替尼这种药物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即是本段,将会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

目的部分则明确了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包括了希美替尼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这种药物的化学成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使用的情况。

结论部分则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希美替尼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同时,通过结论部分可以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全文的核心意义和价值。

最后,结尾的结束语也是文章的收尾部分,可以对全文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或思考。

整个文章结构分明,逻辑清晰,能够很好地引导读者了解希美替尼这一药物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详细介绍希美替尼这一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药物。

通过对希美替尼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并理解希美替尼在临床上的作用机制和应用领域,为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美替尼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对于肿瘤治疗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希美替尼,可以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更多选择和参考,有助于促进医疗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盐酸杰克替尼结构

盐酸杰克替尼结构

盐酸杰克替尼结构
盐酸杰克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也被称为“靶向治疗的里程碑”。

它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盐酸杰克替尼的化学结构非常特殊,它是一种含有苯环和吡咯环的化合物。

它的分子式为C29H30ClN7O,分子量为493.06。

它的化学名称是N-(2-(二甲基氨基)乙基)-6-(4-((4-甲基吡咯[1,5-a]吡咯-3-基)氨基)苯氧基)-4- (4-甲基吡咯[1,5-a]吡咯-3-基)吡咯[1,5-a]吡咯-3-酮盐酸盐。

盐酸杰克替尼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的酪氨酸激酶,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它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胃肠道间质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恶性肿瘤。

盐酸杰克替尼的副作用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疲劳、头痛、皮疹等。

在使用盐酸杰克替尼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以及心电图和眼科检查等。

总的来说,盐酸杰克替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癌药物,它的研发和应用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但是,在使用盐酸杰克替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副作用的出现和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_伊马替尼_孙忠实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_伊马替尼_孙忠实

作者简介: 孙忠实, 男, 主任药师, 教授 Tel: ( 010) 67164985; Fax: ( 010) 67164984
中国药学杂志 2003 年 1 月第 38 卷第 1 期
Chi n Phar m J, 2003 Jan uary , Vol . 38 N o. 1 69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 速, 平均 tmax 为 2~ 4 h, 胶囊 剂的 生 物利用度平均为 98% , 脂肪餐 对其药动 学参数 无明显 影响。 口服 400 mg d- 1 的 平 均 cmax 为 2. 3 mg L- 1 ( 4. 6 mo l L - 1) , 平均谷 浓度 为 0. 72 mg L - 1, 远 远 超过 其 抑 制 BCRA BL 阳性白血病细胞 的 IC50 。重复 给药 对药 动学参 数影 响 不大, 当剂量在 25~ 1 000 mg d- 1 时, 其 AU C 呈 线性 增加。
抗肿瘤药是人 们关注 的热 点。随着 生物 信息学 和分 子 药理学的发展, 肿瘤细胞增殖的细胞 信号转导系 统已成为 抗 肿瘤药作用的最重 要的新 靶点。已 知细 胞内 蛋白质 的磷 酸 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核心调控机制, 而磷酸化的 水平则有 赖 于蛋白激酶和蛋白 磷酸酶 的协 同作用。 蛋白 激酶的 最重 要 作用之一是 参与信 号转导, 确 保细胞增 殖、分化、迁移、凋 亡 以及血管形成等的正常运行。如蛋白激酶 异常激活, 即可 减 少细胞凋亡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尤其是肿 瘤和糖尿病。 因 此, 细胞内蛋白激酶已成为开发新 一代抗肿 瘤药的靶点。 实 践证明, 不仅大大增 强了 抗肿瘤 作用 的特 异性, 且显 著降 低 了不良反应。其代表药物就是伊马替尼。
亡率与肿瘤位置相关, 以食道、胃最高, 小肠较低。最近研 究 表明, GI ST 表达一种 KT 激 活的 生长因 子受 体, 称为 c- K it,

伊利替康化疗方案简称

伊利替康化疗方案简称

伊利替康化疗方案简称简介伊利替康(Iressa)是一种口服的抗癌药物,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

伊利替康属于一种称为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的药物,能够通过抑制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活性,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伊利替康化疗方案是一种使用伊利替康进行化疗的治疗方案,通常作为一线治疗方案,适用于未接受过化疗的晚期 NSCLC 患者。

下面将详细介绍伊利替康化疗方案的药物介绍、适应症、用药剂量、疗程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药物介绍伊利替康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其化学名称为gefitinib,分子式为C22H24ClFN4O3,分子量为446.9。

伊利替康主要通过抗EGFR机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EGFR在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通过与EGFR结合,伊利替康能够抑制其信号传导通路,减少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适应症伊利替康适用于下列条件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未接受过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2.患有EGFR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3.患有不可手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用药剂量伊利替康的常见用药剂量为每天一次口服。

推荐的起始剂量为250毫克(mg)。

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疗效,剂量可能会进行调整。

如果出现副作用或药物相互作用,剂量可能需要适当减少或暂停治疗。

如果患者需要剂量调整,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疗程伊利替康的治疗疗程通常持续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剂量。

如果患者对伊利替康的治疗反应良好,并能够继续耐受,治疗可以继续使用。

在治疗期间,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或第三方支付不予批准,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对伊利替康的任何成分过敏,应避免使用该药物。

•在使用伊利替康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

如果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

•伊利替康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应避免与CYP3A4诱导剂和抑制剂同时使用。

•伊利替康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包括腹泻、皮疹、疲劳等。

谷美替尼 结构

谷美替尼 结构

谷美替尼结构
谷美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癌症的药物,它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一类。

谷美替尼的化学名称为(R)-3-(4-氨基-3-(4-氨基苯基)-1H-吡唑-5-基)-1-(1-氧代-2-丙基)-1,4-二氢基-9H-吡喃并[3,4-d]吡咯-9-酮。

谷美替尼的分子式为C22H26N6O2,分子量为406.48 g/mol。

它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可以在水和乙醇中溶解。

谷美替尼的化学结构中含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基团,如苯环、吡唑环、吡咯环和吡咯烷酮环等。

这些基团为谷美替尼的靶向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化学结构基础。

谷美替尼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内的酪氨酸激酶(c-Met)的活性,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它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等。

总之,谷美替尼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医学意义的化合物,它的化学结构为其在癌症治疗中的靶向作用提供了基础。

- 1 -。

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达沙替尼临床前数据浅析

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达沙替尼临床前数据浅析

【商品名称】扑瑞赛【通用名称】达沙替尼片 Sprycel【英文名称】Dasatinib Tablets【汉语拼音】DaShaTiNiPian【化学名称】N-(2-氯-6-甲基苯基)-2-[[6-[4-(2-羟乙基)-1-哌嗪基]-2-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一水物)【分子式】C22H26ClN7O2S.H2O【分子量】506.02【主要成分】达沙替尼【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双凸椭圆型薄膜衣片【适应症】本品适用于对包括甲磺酸伊马替尼在内的治疗方案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用法用量】口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100mg,每天1次,可增加至140mg,每天1次。

慢性粒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进展期或Ph染色体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始剂量:70mg,可增加至100mg【服药与进食】服药不受进食影响 (整吞)【规格】片剂:20mg/片、50mg/片、70mg/片【包装】60片/瓶【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244【贮藏】密封,低温阴凉干燥保存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达沙替尼临床前数据浅析发表时间:2010-07-10发表者:匡建民 (访问人次:180) 伊马替尼耐药是目前慢性白血病(CML)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人们对其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以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为代表的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陆续得到研发并投入临床,用于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

这些新一代的TKI在结构上都进行了改良,能够克服大多数对伊马替尼耐药的基因突变,抑制BCR-ABL的活性较伊马替尼提高了20-300倍,药物耐受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本文将就新一代TKI—达沙替尼的临床前特性及其与尼洛替尼的区别做简要阐述。

达沙替尼---强效的多靶点BCR-ABL抑制剂伊马替尼与尼洛替尼均通过与ATP竞争性结合BCR-ABL融合蛋白上的ATP 结合点(P环)而发挥药理学效应。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望用于复发性恶性胶质瘤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望用于复发性恶性胶质瘤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望用于复发性恶性胶质瘤
佚名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07(27)3
【摘要】哈佛医学院Tracy Batchelor博士及其同事在1月的《癌症细胞》(Cancer Cell,2007;11:83—95.)杂志上报告,使用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AZD2171治疗可缩小复发性恶性胶质瘤,正常化肿瘤血管系统,并减轻水肿。

【总页数】1页(P287-287)
【关键词】恶性胶质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复发性;受体酪氨酸激酶;哈佛医学院;癌症细胞;Cell;VEGF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264
【相关文献】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缪阳骏;艾文兵
2.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恶性胶质瘤中的临床试验进展 [J], 朱浩;徐锦芳;沈宏
3.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1对U251胶质瘤细胞存活和凋亡的影响 [J], 杨媛媛;王康敏;张士坤;宋锦文;檀英霞;李素波;高红伟;季守平;宫锋
4.PD-1抑制剂与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方案用于进展期肝癌转化治疗研究的初步报告 [J], 张雯雯;史继航;张泽;田蓝天;卢实春;胡丙洋;韩骏;王宏光;王湛博;陈明易;蔡守旺;王勋;曹俊宁
5.神经胶质瘤中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系统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J], 刘家刚;毛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谷美替尼 结构

谷美替尼 结构

谷美替尼结构
谷美替尼(Gefi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该药物是由英国公司AstraZeneca研制并开发的,于2003年在美国和欧洲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谷美替尼是一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名为N-(3-氟-4-氯苯基)-7-甲氧基-6-喹啉胺。

其分子式为C22H24ClFN4O3,分子量为446.9g/mol。

谷美替尼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C@H](C1=CN=CC=C1OC)NC2=NC=C(C=C2Cl)C3=CC(=C(C=C3)F)OC
该药物的分子结构为一种喹啉类化合物,其核心为多环芳香族结构,中间有一个吡啶环和一个氨基,两侧分别有一个甲氧基和一对氯氟代替基。

这种结构为谷美替尼的抗肿瘤活性提供了支持。

谷美替尼的化学性质稳定,易溶于甲醇、乙醇、二甲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谷美替尼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肿瘤细胞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激活,阻止细胞增殖和分裂,促进自噬剂介导的细胞凋亡。

EGFR是一种位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蛋白,是调节细胞增殖的重要蛋白质。

在某些基因突变的情况下,EGFR会过度激活,导致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转移。

谷美替尼可选择性地结合EGFR激酶结构域,抑制其活化,阻断多种信号通路并降低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发生率。

总的来说,谷美替尼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能有效地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和转移,使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长。

虽然该药物的使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仍需考虑其剂量和用药时间等因素,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伊马替尼分子式

伊马替尼分子式

伊马替尼分子式1. 引言伊马替尼(Imatinib),也称为盖活(Glivec),是一种口服的抗白血病药物。

它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

伊马替尼的分子式是C29H31N7O。

本文将对伊马替尼的分子式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其化学结构、元素组成以及相关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

2. 化学结构伊马替尼的分子式为C29H31N7O,它由碳、氢、氮和氧这四种元素组成。

具体来说,它包含了29个碳原子、31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如上图所示,伊马替尼的化学结构由多个环和侧链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苯环和吡咯环。

这两个环通过一个亚氨基甲基桥连接在一起。

此外,伊马替尼还有一个芳香胺基团和一个二甲胺基团。

3. 生物学活性伊马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癌细胞中的特定酪氨酸激酶活性来发挥其生物学活性。

具体来说,它主要抑制BCR-ABL融合蛋白激酶、PD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和KIT(一种细胞表面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BCR-ABL融合蛋白激酶是由CML细胞中的Philadelphia染色体产生的异常蛋白质。

这种异常蛋白质促进了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伊马替尼能够选择性地抑制BCR-ABL激酶的活性,从而阻断了异常信号通路,抑制了CML细胞的增殖。

PDGFR和KIT是一些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受体激酶。

伊马替尼也能够抑制这些受体激酶的活性,从而阻断了它们介导的细胞增殖和生存信号。

除了上述作用外,伊马替尼还有一些其他的生物学活性。

例如,它可以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及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4. 药理作用伊马替尼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发挥其药理作用。

它主要通过竞争性地结合到ATP结合位点来抑制酪氨酸激酶的催化活性。

这种抑制可以阻断异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在临床应用中,伊马替尼通常以口服剂型给予患者。

经过吸收后,它会迅速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中,并与靶点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活性
靶点 :
Angiogenesis
信号通路:
Integrin
产品描述:
Selective inhibitor of Src and Syk tyrosine kinases. Displays antiaggregative activity via inhibition of GPIIb/IIIa activation (IC50 = 12.7 μM for thrombin-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Exhibits no effects on Ca2+-dependent enzymes, PKC or arachidonic ac
C1OC2=C(O1)C=C(C=C2)C=C[N+](=O)[O-] >8mg/mL in DMSO
Store at +4°C For obtaining a higher solubility , please warm the tube at 37°C and shake it in the ultrasonic bath for a while.Stock solution can be stored below -20°C for several months. Evaluation sample solution : ship with blue ice All other available size: ship with RT , or blue ice upon request
ApexBio Technology
产品说明书
化学性质
产品名: MNSΒιβλιοθήκη 修订日期: 6/30/2016产品名: Cas No.: 分子量: 分子式: 化学名: SMILES: 溶解性: 储存条件: 一般建议:
运输条件:
MNS
1485-00-3 193.16
C9H7NO4
5-[(E)-2-nitroethenyl]-1,3-benzodioxole
参考文献:
特别声明
产品仅用于研究, 不针对患者销售,望谅解。 每个产品具体的储存和使用信息显示在产品说明书中。ApexBio 产品在推荐的条件下是稳定 的。产品会根据不同的推荐温度进行运输。许多产品短期运输是稳定的,运输温度不同于长 期储存的温度。我们确保我们的产品是在保持试剂质量的条件下运输的。收到产品后,按照 产品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储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