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同介质折射率不同,我们把折射 率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折射率较 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 2、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 3、从关系式n=c/v可以知道,光在光 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光疏介质中 的传播速度小。
4、同一种光在光疏介质中传播速度 较大,在光密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小。 5、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的界定是以 折射率为依据的,与介质的其它属性 (如密度等)无关 。
1
空气 玻璃
2
C
O
2
A
B
实验探究
随着入射角的增 大,反射光和折 射光的能量(光 线亮度)如何变 化. 当入射角增大到 某一值时,会出 现什么现象. v大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v小
全 反 射 试 验
实验:
光从玻璃射入空气中
观察:逐渐增大入射角,观察反射光线与折射 光线亮度及角度的变化 随着入射角的逐渐增大的过程中
(1)画出光路图,确定出射光线(每个面的反射光线 和折射光线都不能或略).
A D
解:全反射临界角为
1 C=arcsin <300 2.4 因此在CD与BC边都发 生全反射。
O
C
B
注意:CD与BC边相当于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 可知出射光与入射光应平行。
2018年5月17日
例5、半圆形玻璃砖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为1.5~1.55之 间,白光最初沿与竖直方向成300角向上射入玻璃砖, 并刚好过圆心O ,后以O为轴逐渐逆时针转动,则
A、天花板上有7种不 同色光,红光在最左 边 B、光线转动,天花板 上的红光最先消失 C、光线转动,天花板 上的紫光最先消失
C o O
D、光线转动,天花板 上的色光都不消失 答:C
练1:一束白光最初照射到三棱镜左表面,并从水平位 置开始以O为轴顺时针转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A、一定有7种不同色光从 右表面射出,红光在最下边 B、随着转动角度增大,紫 光将最先不能从右表面射出
θ = 2C=2×48.80 =97.60 θ= 97.60
C
鱼眼里的世界
全反射的举例——水里的鱼
鱼眼里的世界
练习、水面下1m处有一灯泡在发光.在水面上放一木 板,要求板能挡住所有射出水面的光,求该木板的最 小面积.水折射率为4/3 解: sinC= 1 = 3 tan C 3 4 n 7
增大 ; 1.折射角逐渐 2.折射光线亮度逐渐 减弱 3.反射角逐渐 增大 4.反射光线亮度逐渐 增强 5.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光 消失 线 ,所有光线全部反射。
二、全反射 1、现象
N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同时发 生折射和反射。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光 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却越 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 达到90°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1)、结构: 双层介质: 内芯为光密介 质,外套为光 疏介质。 2)、原理:
光导纤维
在两介质界面 上多次发生全 反射。
3)、用途: 光纤通信、内窥镜等。 模拟
A、原理:利用全反射原理(思考 光纤内外层折射率的差别) B、作用:传输光、图象或者其他 信息 C、优越性: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 是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 D、应用:光纤通信,医学及工业 内窥镜,饰品等……
四、全反射棱镜:
1、结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
2、两种用法:
45
45 45
45 45 45
全反射棱镜
缩短镜筒的长度
在光学仪器里,常用全反射棱镜来代替平面镜,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望远镜为了提高倍数,镜筒要很 长,通过使用全反射棱镜能够缩短镜筒的长度.
潜 望 镜
全反射棱镜
O
C、随着转动角度增大,各 色光从玻璃砖射出点的间距 不断增大 D、从下表面射出的不同色 光将相互平行
答:A、C、D
O
练3、角B为600,角C为900的四棱柱镜的折射率为2.4, 白光线从O点垂直AB面射入棱镜中。
(1)画出光路图,确定出射光线(每个面的反射光线 和折射光线都不能或略).
A D
解:全反射临界角为
光导纤维在医学上的应用: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胃、 肠、气管等脏器的内部
全反射的更多应用
2、珠宝的鉴赏( 玻璃:320-420 金刚石:24.40)
小 结
1、光疏介质、光密介质 定义 2、全反射 临界角C
1 sin C n
全反射的产生条件
海市蜃楼
3、全反射原理的应用实例 全反射棱镜
光导纤维
P
S
O i
r
解:做辅助线如图,可知光走的折线总长等于OP长S
sin600 sini → r = 300 → 1.732= n= sinr sinr L S 2 3 -9 (s) → S= → t = = =6.7 × 10 C/n 3 cos300
练3、角B为600,角C为900的四棱柱镜的折射率为2.4, 白光线从O点垂直AB面射入棱镜中。
3 3 R h tan C 1 7 7
2
9 2 s R 3.14 4.07m 7
C h R
C
如图所示,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是枯 井,一口是水井(水面在井口之下),两井底部各有一只 青蛙,则( )
A.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 看到更多的星星 B.枯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 看到更多的星星 C.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小些,晴天的夜晚,枯井中的青蛙能 看到更多的星星 D.两只青蛙觉得井口一样大,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 到更多的星星 答案:A
思考:光进入不同介质时的角度大小关系:
A
i
N
O
r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A
r
N O
i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N'
B
N'
B
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来自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思考:
逐渐增大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但 还没有达到90°时,折射角就会增大到90°,如果 继续增大入射角,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B
N
考虑到色散,作图可 知出射光为7种单色 光,从上向下依次为: 红、橙、黄、绿、蓝、 靛、紫。
A
O
D
E
C G
F B
巩固练习
1、已知n红<n黄<n绿,红、黄、绿三种单 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介质射向空气。 若黄光在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则: A、红光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BC B、绿光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C、只有红光从介质进入空气; D、只有绿光从介质进入空气。 分析: ∵f 红 < f 黄 < f 绿 分析问题 时一定要根据 发生全反射的 两个条件去判 断!
1 C=arcsin <300 2.4 因此在CD与BC边都发 生全反射。
O
C
B
注意:CD与BC边相当于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 可知出射光与入射光应平行。
(2)若光线以O为轴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分析出 射光有何特点(提示:考虑色散现象) 解:CD与BC边相 当于两个相互垂直 的平面镜,可知 OE应与GF平行, 故出射光仍与入射 光平行。
O
C、随着转动角度增大,红 光将最先不能从右表面射出
D、随着转动角度增大,各 色光从玻璃砖射出点的间距 不断增大
模拟
答:B、D
练2:一白光线照射到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并从图中 位置开始顺时针转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A、一定有7种不同色光从 下表面射出,红光在最左边 B、随着转动角度增大,紫 光将最先不能从下表面射出
全 反 射 的 更 多 应 用
光导纤维
1966年,33岁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博士和George A. Hockham首先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43 年后,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高锟制造出 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被誉为“光纤通读之父”。
原理:利用全反射原理
内芯 外套
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 套的折射率
证明:令 θ1=C
则 θ2=900
θ1
θ2
n=
sinθ2
sinθ1 1 = sinC
sin900 = sinC
∴
1 C=arcsin n
2、全反射的条件:
① 光从光密介质 进入光疏介质 ② 入射角等于或 大于临界角C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全 反 射
N
900 C
O
C
1 sin C n
C
N'
A
三、生活中的全反射现象
介质
常见物质的临界角:
水的临界角为48.80 各种玻璃的临界角为320-420 金刚石的临界角为24.40
N'
思考与讨论 不同的介质,由于折射率不同,在空气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 角是不一样的。请大家计算折射率为n的某种介质在空气(真 空)中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C。
1 例1、证明折射率为n介质的临界角为: C=arcsin n
θ2 O θ1 N'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N
B
θ2 O θ1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A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N'
A
思考与讨论
光从光密介质(玻璃)垂直弧面沿AO方向射入光疏介 质(空气)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1)完成光 路图,标出入射角2、反射角2和折射角1 ,并比较1 和2的大小。(2)增大入射角,折射角怎样变化?(3) 哪个角先达到90 °?(4)此时再增大入射角,会发 生什么现象?
三、生活中的全反射现象 3、海市蜃楼
中新网2004年3月16日电 ,
15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
(北京时间10时30分),日 本根室市职员谷口博之在 北海道根室市海域的根室 海峡上空,观测到了船悬
于半空的海市蜃楼奇观,
并将其拍摄下来。
大气中的光现象——海市蜃楼(海面) 正立虚象
解释:海面上下层空气温度低,密度大,折射率大, 上层空气温度高,密度小,折射率小,远方物体发出 的光线向空中入射时不断折射弯曲,到某高度时发生 全反射,再射会地面,观察者感觉这光线来自空中。
光从介质射入空气(真空)时
真空
介质 C
真空 介质 大于C
真空 介质
临界角
当光恰好发生全反射现象(即折射角等于90° )时的入 射角叫介质的临界角(用C表示)。 光从折射率为n的某种介质射到空气(或真空)时的临界角 C 就是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N θ1
O
θ2
空气
sin 90 1 n sin C sin C 1 因而 : sin C n
提高反射率
一般的平面镜都是在玻璃的后面镀银, 但是银面容易脱 落.因此对于精密的光学仪器,如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 等,就需要用全反射棱镜代替平面镜.与平面镜相比,它的反 射率高,几乎可达100%
A、原理:利用全反射原理
B、作用:改变光路
C、优越性:与平面镜相比,其反设率高, 几乎达到100%;由于反射面不必涂敷任何 反光物质,所以反射时成像失真小。 D、应用:精密昂贵的光学仪器中,比方说 显微镜,单反相机,潜望镜,望远镜,自行 车尾灯等……
2
重 视 实 验 观 察
全反射
海市蜃楼
山东蓬莱
2018、05
体 验 科 学 方 法
学习目标
• • • • 1、知道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2、什么是全反射、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3、掌握临界角概念,思考临界角的求法。 4、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一、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
几种介质的折射率
金刚石 二硫化碳 玻 璃 水 晶 2.42 1.63 1.5~1.9 1.55 岩盐 酒精 水 空气 1.55 1.36 1.33 1.0028
中央电视台记者2001年9 月12日沿着青藏公路经 过海拔2675米的万长盐 桥时,突然看到远处的 戈壁上,有沙丘飘浮在 天空中,在阳光和浮云 的作用下,沙丘不断变 幻着颜色,沙丘的周围 是“波光粼粼的湖水”, 水面映出清晰的倒影。
大气中的光现象——沙漠蜃景(沙漠或马路)
倒立虚象
解释:贴近地面空气温度高,密度小,折射率小,上 层空气温度低,密度大 ,折射率大 。远方物体发出 的有些光线向地面入射时不断折射弯曲,到地面附近 时发生全反射,再折向上射向远处空中,观察者感觉 这光线来自地下。
1.为什么水中 或玻璃中的气 泡,看起来特 别明亮?
α
原因: 光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 一部分光在分界面上发生了全 反射。
•
草叶上露珠也特别明亮,又为什么?
露珠
三、生活中的全反射现象
水 中 看 世 界
例、在水中的鱼看来,水面上和岸上所有的景物都出 现在顶角为97.60的倒立圆锥里,为什么? 解: C=arcsin 1 n 1 0 = arcsin = 48.8 1.33
重要提示
在运用光的折射定律作光路图解决实 际问题时,首先要确定临界角,看是否会发 生全发射,在确定未发生全反射的情况下, 再根据折射定律确定入射角或折射角.
例、:下图表示光线射到水中的气泡的示意图。其中
一定错误的有:
A
B
C
D
提示:作出法线(过圆心),比较入射角与折射角 答:A、B
例、光导纤维的折射 率为n=1.732,长度 为L=1m,光束以600 的入射角从纤维左端 射入,最后从右端射 出,求光穿越光纤至 少需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