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1.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
模拟电子电路的组成。
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利用示例电路图,展示模拟电子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教学资源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件: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示例电路图:展示模拟电子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1.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和分析示例电路图,巩固对模拟电子电路组成和功能的理解。
第二章:放大电路2.1 教学目标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理解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和参数。
学会分析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特点。
2.2 教学内容放大电路的定义和作用。
放大电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和参数。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通过示例电路图,展示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和参数。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特点。
2.4 教学资源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件: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示例电路图:展示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和参数。
实验设备:进行放大电路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2.5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放大电路性能指标和参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滤波电路3.1 教学目标掌握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理解滤波电路的功能和应用。
学会分析滤波电路的特性和解算。
3.2 教学内容滤波电路的定义和作用。
滤波电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滤波电路的功能和应用。
滤波电路的特性和解算。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一、基础概念1. 电路电路是由电子元器件或者电气元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连接而成,构成的电子装置。
电路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其中直流电路的电流一般是恒定不变的,而交流电路的电流则是周期性变化的。
2. 元器件元器件是电路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
不同的元器件对电路中的电信号具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电阻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而电容则会将电信号存储下来,并释放出来。
3. 电压、电流和电阻电压是电路中电子流动的驱动力,也称电势差,通常用符号V表示。
电压越高,电流也相应地越大。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电流是电子在电路中流动的数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因素,通常用符号R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越大,则电流通过电路的速度越慢。
4. 电路图电路图是用符号表示电路中各种元器件的图示。
通过电路图,我们可以识别电路中所使用的元器件,并了解电路中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二、基础元器件1.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元器件之一,其作用是阻碍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物理量是电阻值,通常用符号R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分为固定电阻和变阻器两种。
固定电阻一般以芯片电阻或线圈形式存在,主要是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变阻器则被用来调节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2. 电容电容是能够将电能存储在其中的元器件。
电容器的物理量是电容值,通常用符号C表示。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电容一般分为电解电容和固体电容。
电解电容主要应用于大电容电路中,而固体电容一般应用于小电容电路中。
3. 电感电感是在电路中产生磁场并由此引起电动势的元器件。
电感的物理量是电感值,通常用符号L表示。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电感一般分为线圈电感和铁芯电感两种。
线圈电感主要应用于高频电路中,而铁芯电感则应用于低频电路中。
三、放大器放大器是一种能够放大电子信号的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完整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简介1.描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可以表示任意数值;数字信号是离散变化的信号,只能表示有限的数值。
2.简要介绍电子技术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电子技术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信号处理、放大、调制、解调等领域;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数字电路设计、逻辑运算、通信、计算机等领域。
第二章电压电流基本概念1.定义电压和电流,并给出它们的单位。
电压(V)是电势差,单位为伏特(V);电流(I)是电荷通过导体的速率,单位为安培(A)。
2.列举常见的电压源和电流源。
常见的电压源有电池、发电机、电源等;常见的电流源有电流表、发电机、电源等。
3.简述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
欧姆定律规定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间的比值,即I=V/R,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R为电阻。
第三章电阻与电阻电路1.简述电阻的定义和单位。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2.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给出示意图。
–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电阻值相加,即R= R1 + R2 + … + Rn,其中R为总电阻,R1、R2、…、Rn为各个电阻值。
–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电阻的倒数相加,再取倒数,即1/R= 1/R1 + 1/R2 + … + 1/Rn,其中R为总电阻,R1、R2、…、Rn为各个电阻值。
串联和并联电阻示意图3.简述电压分压原理并给出示意图。
电压分压原理指的是当在一个电阻网络中,多个电阻串联,电压将按照电阻值的比例分配给各个电阻。
电压分压原理示意图第四章电容与电容电路1.简述电容的定义和单位。
电容是指导体上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
2.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给出示意图。
–串联电容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电容的倒数相加,再取倒数,即1/C= 1/C1 + 1/C2 + … + 1/Cn,其中C为总电容,C1、C2、…、Cn为各个电容值。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
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
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6、杂质半导体的特性*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
7、 PN结 * 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
*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8、 PN结的伏安特性二、半导体二极管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
*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
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 V阳 >V阴(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 V阳 <V阴( 反偏 ),二极管截止(开路)。
1)图解分析法该式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叫静态工作点Q。
2)等效电路法直流等效电路法 *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 V阳 >V阴(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 V阳 <V阴( 反偏 ),二极管截止(开路)。
*三种模型微变等效电路法3、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正常工作时处在PN结的反向击穿区,所以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要反向连接。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熟悉常用模拟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学会分析模拟电路的基本方法,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资源共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常用模拟电子元件(1)电阻、电容、电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和应用。
2. 第五章:模拟电路分析方法(1)电压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2)反馈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资源1. 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2. 实验室设备: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元器件和实验仪器;3.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教学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PPT展示,结合实物讲解,让学生直观了解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 分析实际电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4. 小组讨论:针对实际电路,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模拟信号的运算与处理(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2)模拟信号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7. 第七章:模拟信号的转换(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2)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的工作原理;(3)模拟信号转换技术的应用。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
2.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极输入信号控制发射结电流,从而控制集电极电流,实现信号放大。
3.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共发射极放大倍数最大,共集电极放大倍数最小。
三.三极管的基本放大电路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的作用。
2.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跟随和电流跟随的作用。
3.共基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的作用,输入电阻较低。
4.三极管的偏置电路---通过对三极管的基极电压进行偏置,使其工作在放大区,保证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四.三极管的应用1.放大器---将弱信号放大为较强的信号。
2.开关---控制大电流的通断。
3.振荡器---产生高频信号。
4.稳压电源---利用三极管的负温度系数特性,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
模拟电子技术复资料总结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半导体具有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是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载流子是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是半导体中的两种主要载流体。
5.杂质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
根据掺杂元素的不同,可分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6.杂质半导体的特性包括载流子的浓度、体电阻和转型等。
7.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和接触电位差等特性。
8.PN结的伏安特性是指在不同电压下,PN结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二.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二极管是由PN结组成的单向导电器件。
1.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只有在正向电压作用下才能导通,反向电压下截止。
2.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与PN结的伏安特性相似,具有正向导通压降和死区电压等特性。
3.分析半导体二极管的方法包括图解分析法和等效电路法等。
三.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其正常工作状态是处于PN结的反向击穿区,具有稳压的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件(全)

04
模拟电子电路分析
模拟电路的组成
负载
电路的输出部分,可以是电阻、 电容、电感等元件。
开关
控制电路的通断。
电源
为电路提供所需电压和电流。
传输线
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导线或传输 介质。
保护元件
如保险丝、空气开关等,保护 电路免受过载或短路等故障的 影响。
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
01
02
03
04
欧姆定律
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
稳定性影响因素
电路中的元件参数、电源电压、负载变化等 都会影响电路的稳定性。
稳定性分析方法
通过计算电路的极点和零点,分析系统的稳 定性。
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如采用负反馈、调整元件参数等手段,提高 电路的稳定性。
05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
音频信号处理
音频信号放大
模拟电子技术可以用于放大音频 信号,提高声音质量,使声音更 加清晰和饱满。
技术进步与创新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模拟电子技术 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新型材料、工 艺和设计方法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模 拟电路的性能和集成度。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模拟 电子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节能和可 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向低碳、环保的 方向发展。
与其他技术的融合
模拟电子技术正与其他领域的技术相 互融合,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生物 医疗等,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更高效、 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电 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对于理解 和分析电路具有重要的作用。
电路分析方法
支路电流法
通过设定未知的电流为变量,建立并解决包含这些变量的线性方程组 来求解电路的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总结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电子信号的模拟处理和传输。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通信、电力、医疗、汽车等各个领域。
因此,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首先,模拟电子技术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电感和电容等。
电压是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代表了电路中的电势差,通常用符号V表示。
电流则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
电阻是指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通常用符号R表示。
电感和电容分别表示了电路中的感应和储能特性,它们分别用符号L和C表示。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
其次,模拟电子技术中常用的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电阻是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阻碍电流通过。
电容则是一种储能元件,它可以储存电荷并释放电荷。
电感是一种感应元件,它可以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些元件在模拟电子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它们的特性和应用是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关键。
另外,模拟电子技术中常用的电路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等。
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电路之一,它的作用是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
滤波电路则是用来滤除输入信号中的某些频率成分,常用于通信和音频设备中。
振荡电路可以产生稳定的信号,常用于时钟和调频等应用中。
掌握这些电路的特性和设计方法对于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最后,模拟电子技术还涉及到信号处理和传输技术。
信号处理是指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它包括滤波、放大、调制和解调等过程。
信号传输则是指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到目标地点的技术,它包括传输介质的选择、传输距离的考虑以及信号衰减和失真的补偿等问题。
掌握这些技术是模拟电子技术工程师必备的能力。
总之,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领域,它涉及到电路基础、电路元件、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等多个方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df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df
模电往高大上讲,就是电子器件和电子线路及其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往通俗点说就是,高中理想的二极管贴近现实,甚至长了一个“脚”,三极管诞生了,各种功率等数据嫌小,找放大电路来帮忙,还有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信号进行各种处理。
模拟电子技术以晶体管、场效应管等电子器件为基础,以单元电路、集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导,研究各种不同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参数分析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深刻认识单元电路、集成电路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学习后,您将会做什么:
能熟练掌握阅读和分析电路图的方法,具备查阅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手册的能力,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掌握电路的设计、安装及调试方法
适用人群:
从事电子技术使用以及现场维修的技术人员。
PLC使用人员,中级或以上的电工。
课程特色:
以实际材料为例,迅速讲解相关知识,举例大量的实际电路知识,图示性强。
能使人很清晰的看懂知识点。
第一章: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第1-12课时)
第二章:分立元件放大电路分析与调试(第12-30课时)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基础及负反馈电路(第31-37课时)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第38-49课时)
第五章:功率放大电路(第50-58课时)
第六章:正弦波振荡电路(第59-63课时)
第七章:光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第64-68课时)
第八章: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第69-76课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1、模拟信号我们将连续性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而将离散型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2、模拟电路模拟电路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其最基本的处理是对信号的放大,含有功能和性能各异的放大电路。
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电子信息系统由信号的提取、信号的预处理、信号的加工和信号的驱动与执行四部分构成,如下列图所示。
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半导体1、基本概念导体:极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几乎不导电的物体;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2、本征半导体共价键:在硅和锗的结构中,每个原子与其相邻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共用一对价电子;自由电子:由于热运动,具有足够能量而摆脱共价键束缚的价电子;空穴:由于自由电子的产生,使得共价键中产生的空位置;复合:自由电子与空穴相碰同时消逝的现象;载流子:运载电荷的粒子;导电机理:在本征半导体中,电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由电子移动产生的电流,另一部分是由空穴移动产生的电流,因此,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技能取决于载流子的浓度。
温度越高,载流子浓度越高,本征半导体导电技能越强。
3、本征半导体共价键:在硅和锗的结构中,每个原子与其相邻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共用一对价电子;自由电子:由于热运动,具有足够能量而摆脱共价键束缚的'价电子;空穴:由于自由电子的产生,使得共价键中产生的空位置;复合:自由电子与空穴相碰同时消逝的现象;载流子:运载电荷的粒子;导电机理:在本征半导体中,电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由电子移动产生的电流,另一部分是由空穴移动产生的电流,因此,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技能取决于载流子的浓度。
温度越高,载流子浓度越高,本征半导体导电技能越强。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05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
音频信号处理
音频信号放大
模拟电子技术常用于音频信号的放大,如音响设备中 的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可将微弱的音频信号 放大至合适的幅度,以驱动扬声器或其他输出设备。
音频信号处理效果
通过模拟电子技术,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各种处理, 如均衡、混响、压缩等,以达到特定的音效效果,广 泛应用于音乐制作、录音和演出等领域。
关注电路在正弦交流信号下的响应, 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阻抗和增益等 参数。
直流分析
关注电路在静态或直流条件下的工作 状态,分析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直流 电阻和电流等参数。
等效电路分析
要点一
等效电路
将复杂的电路简化成易于分析的等效电路,通过等效元件 和等效阻抗来表示原电路的性能。
要点二
等效分析方法
利用电路理论和等效原理,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简单的等 效电路,便于理解和分析。
详细描述
电阻是一种电子元件,其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它的主要特性是阻值,即电阻对电流的阻碍能 力。电阻的阻值通常由欧姆定律确定,即电压与 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
详细描述
电阻的阻值精度表示其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的接 近程度。温度系数则表示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 程度。稳定性则是指电阻在长期使用或环境变化 下,阻值保持稳定的能力。
团队协作
在项目实践中,能够与团队成员 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发挥各自的 优势,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实施与总结
参与项目实施过程,对项目进行 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 议,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பைடு நூலகம்
THANKS
感谢观看
06
实验与项目
基本实验操作
01
02
0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02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常用半导体器件1.1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1.1.1本征激发:自由电子导电;价电子依次填补空穴,形成了空穴的移动,空穴也能导电本征激发越多,导电能力越好复合:自由电子与空穴相撞,重新变成价电子1.1.2载流子的浓度载流子的浓度与本征激发,复合相关。
本征激发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本征激发的速率越快。
复合的速率与载流子的浓度有关1.2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掺入少量杂质元素1.2.1N型半导体掺入少量P(磷)多子→自由电子少子→空穴温度对N型半导体的多子影响不大,对少子浓度影响巨大施主原子:贡献载流子的原子1.2.2P型半导体掺入少量B(硼)多子→空穴少子→自由电子温度对P型半导体的少子影响不大,对多子浓度影响巨大1.3PN结由于扩散运动形成的空间电荷区,也称耗尽层(PN结)(阻挡层) 1.3.1基本概念漂移运动:少子在空间电荷区的运动漂移运动阻挡了因扩散运动而消耗势垒的可能多子的扩散运动与少子的漂移运动就会达到动态平衡空间电荷区的宽度与掺杂浓度有关,浓度高的区域PN结窄。
1.3.2单向导电性外电场削弱了内电场的作用,使得扩散运动得以重新恢复R限定了外电场通过的最大电流,防止PN结烧毁反向电压会增强内电场的作用,抑制扩散运动,促进漂移运动;但是漂移运动属于少子,且与温度相关,漂移运动形成的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1.4PN结的伏安特性曲线1.4.1正向特性:存在死区,有导通电压:PN结的电流方程Is为反向饱和电流U T为温度当量,仅跟温度相关。
在室温下U T=26mV U为PN结上外加电压1.4.2反向特性:Ge管的反向电流比Si管的大得多反向存在击穿:雪崩击穿:掺杂浓度低时,耗尽层宽度大,当外加反向电压时,耗尽层为粒子加速器,少子加速击穿带走价电子,形成链式反应温度越高,雪崩击穿所需电压越高。
齐纳击穿:掺杂浓度高时,PN结窄,当外加反向电压时,形成的电场强度大,直接将价电子从共价键内带出。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能够存储磁场能量,具有阻抗特性,常用于滤波、 振荡等电路。
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是指由电阻、电容、 晶体管等模拟元件构成的集成电 路,用于实现模拟信号的处理和 放大。
数字集成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是指由逻辑门、触发 器等数字元件构成的集成电路,用 于实现数字信号的处理和运算。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
可维护性
电路设计应便于维护和升级。
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原理图设计
根据需求设计电路 原理图。
仿真测试
利用仿真软件对电 路进行测试和验证。
需求分析
明确电路的功能需 求,分析性能指标。
元件选择
选择合适的电子元 件,确保性能和可 靠性。
实际制作
根据仿真结果,制 作实际的电路板。
电路设计的优化和改进
优化性能
集成电路时代
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 明使得电子设备进一步微型化 ,功能也更加复杂。
微电子技术时代
20世纪8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 快速发展使得芯片上集成的元 件数量剧增,推动了电子技术
的进步。
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
通信
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 应用包括无线通信、卫 星通信、光纤通信等。
计算机与互联网
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 器件,具有放大和开关作 用,是构成各种电子电路 的基本元件。
集成电路
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 块衬底上,实现一定的电 路或系统功能。
分立元件
电阻器
用于限制电流或调节电压,是电子电路中最基本 的元件之一。
电容器
用于储存电荷,具有隔直通交的特性,在滤波、 耦合、旁路等电路中广泛应用。
降低成本
根据仿真测试结果,优化电路性能,提高 稳定性。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件-第一章

20A IB=0 9 12 UCE(V)
(1-51)
4
IC(mA
) 此区域中UC1E00UBAE,
集电结正偏,
3
IB>IC,UCE800.3VA 称为饱和区。
60A
2
40A
1
20A
IB=0
3 6 9 12 UCE(V)
(1-52)
IC(mA ) 4 3
2
此1区00域A中 :
I,UB=B80E0<,ICA死=I区CEO 电压60,A称为 截止40区A。
变薄
+ P
-+ -+ -+ -+
内电场被削弱,多子 的扩散加强能够形成 较大的扩散电流。
_ N
外电场
R
内电场
E
(1-22)
2、PN 结反向偏置
_ P
变厚
-+ -+ -+ -+
内电场被被加强,多子
的扩散受抑制。少子漂
移加强,但少子数量有
限,只能形成较小的反
向电流。
+
N
内电场
外电场
R
E
(1-23)
3 PN 结方程
I
U
I I S (e UT 1)
U
三 PN结的击穿
(1-24)
四 PN结的电容效应
PN结高频小信号时的等效电路: rd
势垒电容和扩散电 容的综合效应
(1-25)
1. 2 半导体二极管
1.2. 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PN 结加上管壳和引线,就成为半导体二极管。
点接触型
触丝线
PN结
引线 外壳线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1.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应用领域模拟电子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概念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常用半导体器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使学生能够识别和使用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培养学生对半导体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能力2.2 教学内容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常用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和特性半导体器件的应用电路及功能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半导体器件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半导体器件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半导体器件的应用能力第三章:基本放大电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放大电路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能力3.2 教学内容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及功能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放大电路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放大电路的应用能力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使学生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及功能培养学生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能力4.2 教学内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及功能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能力第五章:模拟信号处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模拟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模拟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能力5.2 教学内容模拟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模拟信号处理的应用实例及功能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模拟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模拟信号处理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应用能力第六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6.2 教学内容数字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应用领域数字电子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数字电子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概念的理解程度第七章:常用数字逻辑器件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字逻辑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使学生能够识别和使用常用的数字逻辑器件培养学生对数字逻辑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能力7.2 教学内容数字逻辑器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常用数字逻辑器件的结构和特性数字逻辑器件的应用电路及功能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数字逻辑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数字逻辑器件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字逻辑器件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数字逻辑器件的应用能力第八章:数字电路设计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过程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能力8.2 教学内容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数字电路设计的过程和技巧数字电路设计的应用实例及功能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数字电路设计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字电路设计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数字电路设计的应用能力第九章:数字信号处理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能力9.2 教学内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实例及功能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应用能力第十章:综合应用与实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电子工程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案例复杂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实际电子工程问题的解决策略10.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通过项目驱动,让学生参与复杂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10.4 教学评估项目报告:评估学生在项目中对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课堂展示:检查学生对复杂电子系统设计和分析的理解程度综合测试:评估学生解决实际电子工程问题的能力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特性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模拟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学内容半导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制备方法常用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的结构和特性模拟电子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典型案例分析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半导体器件的工作状态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半导体器件应用案例第一章:绪论模拟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半导体导电性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半导体器件基础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常用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等)的结构和特性半导体器件的参数和应用第三章: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类型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放大器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四章:振荡器和滤波器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类型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振荡器和滤波器的应用案例第五章:模拟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在控制系统和功率电子中的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完整课件)

>100000
封装好的集成电路
课程的教学方法
模电——“魔”电 特点:电路形式多、公式多、工程性强 教学方法: 课堂讲课 ——每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作业 ——作业反馈
——实验 ——答疑
总成绩=期末(70%)+平时(30%) 平时:作业、课堂、实验等
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李国丽王涌李如 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级十二 五规划教材
就在这个过程中,爱迪生还发现了一 个奇特 的现象:一块烧红的铁会散发出电子云。后人 称之为爱迪生效应,但当时不知道利用这一效 应能做些什么。
1904年,英国发明家弗莱明在真空中加热的 电丝(灯丝)前加了一块板极,从而发明了第一 只电子管,称为二极管。
1906 年,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在二极管 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 发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极管,建树了早期电子技 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电子工业真正的诞生 起点 。
2000年10月10日,基尔比 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分享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2000年Nobel物理奖
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TI公司的Kilby,12个器件,Ge晶片
1959年7月30日,硅谷的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诺依斯 采用先进的平面处理技术研制出集成电路,也申请到 一项发明专利 ,题为“半导体器件——导线结构”; 时间比基尔比晚了半年,但确实是后来微电子革命的 基础。
1959年仙童制造的IC
诺依斯
1971年: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由Intel 公司推出,在它3毫米×4毫米的掩模上,有 2250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距离是10微米, 每秒运算6万次。也就是说,一粒米大小的芯片 内核,其功能居然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占地170平方米的、拥有1.8万个电子管的 “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模版《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Methods of Numerical Computation课程编号:学时:72一、课程教学对象:全日制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科学计算技术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值计算方法又叫数值分析,主要介绍在计算机上求解数值问题的计算方法的建立、理论及应用。
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数值分析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以后进一步从事科学计算方面的学习、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的原理,掌握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常用计算方法的构造及误差分析,讨论方法的稳定性、复杂性等,并将算法设计与计算机的实现紧密相结合,提高在计算机上解题的技巧与能力。
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数值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数值分析研究中的一些较新的成果。
包含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直接法、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法、解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代数插值、函数逼近、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等基本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数值算法的构造原理和过程分析,提高算法设计和理论分析能力。
为能在计算机上解决科学计算问题打好基础。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数学软件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 72=62+10)第1章绪论及基本概念 2学时介绍数值分析的研究对象与特点,算法分析与误差分析的主要内容,明确学习和掌握数值分析的基本理论在科学计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基本要求1. 了解数值分析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2.了解误差的来源及分类;3.掌握误差与有效数字的概念;4.掌握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方法;5.了解算法数值稳定性的概念;6.了解避免误差危害的若干原则。
(二)重点1.有效数字的概念;2.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概念。
(三)难点有效数字与误差的关系。
第2章函数插值8学时(1)代数插值是函数逼近的重要方法,也是数值积分、数值微分及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的基础。
常用的插值法有适用于非等距节点的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牛顿插值多项式,还有适用于等距节点的牛顿前差插值多项式和牛顿后差插值多项式;为了插值多项式能与被插函数较好地吻合,我们讨论了埃尔米特插值多项式,包括其公式的推导和误差分析;(2)鉴于高次插值的不稳定性,在插值点较多情况下,一般采用分段低次插值法,此类方法计算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应用较广泛;样条插值函数也是分段插值函数,它可以保证分段插值函数在整个区间上具有连续的二阶导数,因此具有较好的光滑性,收敛性和稳定性;(3)增加函数插值的MATLAB 编程及应用。
(一)基本要求1. 了解插值函数及其相关定义;2. 掌握Lagrange 插值多项式及其函数的性质,了解插值余项与误差估计相关概念;3. 掌握均差和Newton 插值公式;4. 掌握差分与等距节点插值公式;5. 了解Hermite 插值公式;6. 了解分段低次插值法;7. 掌握三次样条插值的定义及其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构造方法,了解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收敛性与误差估计。
(二)重点1.Lagrange 插值;2.Newton 插值;3.Hermite 插值。
(三)难点三次样条插值。
第3章 函数逼近与曲线拟合 8学时(1)函数逼近问题的是对于给定函数)(x f ,在另一类较简单的函数类中找到一个函数)(x p ,使)(x p 与)(x f 之差在某种度量意义下最小。
最常用的度量标准有两种,即一致逼近和平方逼近。
(2)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也是函数逼近的常用方法,即对于给定的一组数据,根据最小二乘原则在某一函数类中选择函数,使其拟合所给数据,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3)增加函数逼近与曲线拟合的MATLAB 编程及上机。
(一)基本要求1. 掌握范数、内积、赋范线性空间和权函数的概念;2. 掌握勒让德多项式、切比晓夫多项式的概念及其性质;3. 理解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的基本概念,掌握最佳一次逼近多项式的求法;4.理解最佳平方逼近多项式的基本概念,掌握最佳平方逼近多项式的求法;5.理解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的基本概念,掌握最小二乘拟合多项式的求法。
(二)重点与难点1.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最佳平方逼近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最小二乘拟合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第4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8学时(1)用插值多项式近似代替被积函数,从而导出积分与微分的近似计算公式是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的基本方法。
对于数值积分,在等距节点下,可导出牛顿-柯特斯公式,此类公式构造方便,算法简单;在不等距节点下,可导出高斯求积公式,其精度较高,但节点没有规律,构造的技巧性较高。
(2)对于数值微分,用插值多项式的导数近似代替原函数的导数是最常用的方法。
外推法的基本思想即可用于数值积分,推导出精度较高,稳定性好的龙贝格算法,也可用于数值微分,得到外推算法,精密地求得导数值。
(3)增加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的MATLAB 编程及上机。
(一)基本要求1. 掌握数值积分的基本思想,理解代数精度的概念;2.理解插值型求积公式的基本概念,了解求积公式收敛性与稳定性的概念;3.了解Newton-Cotes 求积公式的构造方法;4. 掌握梯形公式、Simpsen 公式及其复化梯形公式、复化Simpsen 公式和余项表示公式;5. 掌握Guass 型求积公式的一些基本特点,能利用正交多项式构造二点及三点Guass-Legndre 、Guass-Chebyshev求积公式;6.掌握数值微分的基本思想,会利用插值法构造数值微分公式,掌握二点及三点微分公式;7. 会利用数值积分来构造数值微分公式。
(二)重点与难点1.代数精度;2.梯形公式、Simpsen公式及其复化梯形公式、复化Simpsen公式;3.Guass型求积公式。
第5章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直接法 6学时(1)了解研究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方法的必要性。
算法的分类及直接法的应用范围。
高斯消去法是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最常用的直接法,也是其它类型直接法的基础。
在此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进,可得选主元的高斯消去法,其数值稳定性更高。
(2)矩阵的三角分解法是基于高斯消去法思想的另一种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直接法。
当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特殊的对称正定阵时,又有平方根法及其改进方法。
在实际问题中经常回遇到系数矩阵为三对角阵的情况,求解此类线性代数方程组可用追赶法。
(3)增加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直接法的MATLAB编程及上机。
(一)基本要求1. 掌握Gauss消去法和Gauss主元素消去法;2.熟练运用矩阵三角分解法解线性方程组;3.掌握追赶法和平方根法;4.理解向量和矩阵范数的定义,掌握基本性质、定理;5.了解矩阵的条件数,知道相关基本性质、定理;6.知道矩阵的QR分解。
(二)重点1.Gauss消去法;2.矩阵三角分解;3.矩阵的算子范数。
(三)难点矩阵三角分解,矩阵的算子范数。
第6章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法 8学时(1)了解算法的分类及迭代法的应用范围及构造迭代法时必须考虑的收敛性和收敛速度问题。
雅可比迭代法是最基本的迭代法,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即得高斯-塞德尔迭代法。
SOR方法是高斯-塞德尔迭代法的加速方法。
在SOR方法的迭代过程中改变分量的计算顺序即得SSOR方法。
(2)在用同一种方法求解不同的线性代数方程组时,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这涉及到所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性态。
系数矩阵的条件数是度量线性代数方程组良态或病态的主要指标。
迭代法的收敛性分析是研究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法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于上述常用的迭代法,须掌握其收敛的条件。
而对一般的迭代法,掌握其收敛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新的迭代法。
(3)增加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法的MATLAB编程及上机。
(一)基本要求1. 理解迭代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Jacob迭代法、Gauss-Sedeil迭代法,知道SOR迭代法;3.知道矩阵的谱半径的概念和严格对角占优矩阵的定义;4.理解迭代法的收敛性,掌握判别Jacob迭代法、Gauss-Sedeil迭代法收敛性的基本方法。
(二)重点1.Jacob迭代法;2.Gauss-Sedeil迭代法;3.收敛性的判别方法。
(三)难点收敛性的判别方法和收敛速度。
第7章解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 6学时(1)了解研究解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的必要性和主要研究内容。
二分法是求单实根的有效方法。
其优点是算法简单,收敛性可以得到保证。
但不能用于求复根和偶数重根。
迭代法是一种逐步逼近根的方法,它使用某个固定公式反复校正根的近似值,使之达到精度要求。
研究迭代法必须考虑收敛性和收敛速度问题及其加速方法。
牛顿法是用线性方程代替非线性方程作为其近似方程,用近似方程的根作为原方程根的近似值。
牛顿法在单根附近具有局部收敛性,并且至少具有平方收敛速度。
但对初始指的选取比较苛刻。
此外,牛顿法可用于求重根及多项式方程的复根。
弦截法是用差商代替牛顿迭代公式中的导数,分为单点弦截法和双点弦截法。
双点弦截法具有超线性收敛速度,但其使用需给出两个初始值。
(2)上述迭代法的基本思想也可用于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相应地我们有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牛顿法。
为了减少计算量,可用某个矩阵近似代替雅可比矩阵,从而引出牛顿法的各种变形算法。
(3)增加解非线性代数方程迭代法的MATLAB编程及上机。
(一)基本要求1. 了解非线性方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有根区间、代数基本定理、单根、重根、全局收敛、局部收敛、收敛阶;2.掌握二分法,了解其误差估计,知道二分法的优缺点;3.了解不动点迭代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动点的存在性与迭代法的收敛性、收敛阶的判定;4.熟练掌握Newton迭代法求根公式及其收敛性、收敛阶;掌握求重根的Newton迭代公式;5.知道弦截法和抛物线法的计算公式;6.了解非线性方程组的Newton迭代公式。
(二)重点1.二分法;2.不动点迭代法;3.Newton迭代法。
(三)难点各种迭代法收敛性定理的证明、收敛阶的估计。
第8章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 8学时(1)乘幂法是一种计算实矩阵的按模最大的特征值及其相应的特征向量的方法。
其特点是不破坏原始矩阵,直接使用原矩阵进行计算。
而反幂法常用于求按模最小的特征值及其相应的特征向量,其有效性依赖于特征值的分布情况。
(2)雅可比方法、QR方法都属于变换法,经过正交相似变换,将原矩阵化为易于求特征值的特殊形式。
优点是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
(3)增加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的MATLAB编程及上机。
(一)基本要求1. 了解Gerschgorin圆盘定理;2.掌握幂法与反幂法求解矩阵模最大特征值和最小特征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3.掌握带原点位移的幂法与反幂法;4.了解计算矩阵特征值的QR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