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封装材料研究进展
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集成与封装技术研究
![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集成与封装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7e019c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b.png)
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集成与封装技术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在光通信、计算机、医疗、能源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提高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性能和集成度,研究人员们不断探索新型的集成与封装技术。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与光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子器件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于高速传输和大容量存储的需求。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由于其光电转换效率高、带宽大以及体积小的特点,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单独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因此研究人员们开始探索新型的集成与封装技术。
二、集成技术的研究进展1. 混合集成技术混合集成技术将不同材料的光电子器件集成在一起,以实现更高的性能。
常见的混合集成技术包括通过微纳加工将器件聚合到一块衬底上,或者使用分离的光电子器件通过光波导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材料和工艺的优化,提高不同材料的互补性,进一步提高了集成技术的效果。
2. 基于硅光子技术的集成硅光子技术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在硅基底上进行材料堆叠、控制光的传输和调控,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在硅上集成多个光电子器件的目标。
硅光子技术的发展为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集成与封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1. 波导封装技术波导封装技术是一种将光学器件与光纤连接的封装方法。
通过在器件上制作波导结构,将光信号从光学器件导出并与光纤连接。
在波导封装技术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不断优化波导的制作工艺、材料选择以及耦合效率的提高,以提高封装的稳定性和性能。
2. 端面封装技术端面封装技术是一种将光学器件与外界相连的封装方法。
通过将光学器件的端面与光纤进行直接连接,实现光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在端面封装技术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致力于提高连接的精度和稳定性,降低插入损耗,从而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封装材料的研究进展1. 光学封装材料光学封装材料在集成与封装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氧树脂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环氧树脂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7f6d836482fb4daa58d4bc4.png)
环氧树脂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电子封装材料包括金属基封装材料、陶瓷基封装材料和高分子封装材料。
其中高分子封装材料(主要为环氧树脂)以其在成本和密度方面的优势在封装材料中一枝独秀,有95%的封装都由环氧树脂来完成。
环氧树脂作为集成电路的支撑材料,有着极大的市场容量。
随着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布线日益精细化,芯片尺寸小型化以及封装速度的提高,以前的环氧树脂已不能满足性能要求,为适应现代电子封装的要求,电子级环氧树脂应具有优良耐热耐湿性、高纯度低应力低张膨胀系数等特性,以适应未来电子封装的要求。
本文以此为环氧树脂封装材料的发展方向,着重论述了环氧树脂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环氧树脂封装材料研究现状一、环氧树脂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现状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能与胺、酸酐、咪唑、酚醛树脂等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
这种聚合物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醚键、氨基等极性基团,从而赋予材料许多优异的性能,比如优良的粘着性、机械性、绝缘性、耐腐蚀性和低收缩性,且成本比较低、配方灵活多变、易成型生产效率高等,使其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LED的封装1962年,通用电气公司的尼克·何伦亚克(Hol-onyak)开发出第一种实际应用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就是使用环氧树脂封装的。
环氧树脂种类很多,根据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缩水甘油醚型、缩水甘油酯型、缩水甘油胺型、脂肪族、脂环族、酚醛环氧树脂、环氧化的丁二烯等。
由于结构决定性能,因此不同结构的环氧树脂,其对所封装的制品的各项性能指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Huang J C等以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为固化剂,以TBAB为催化剂,分别对用于LED封装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D E R.-331、UV稳定剂改性后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Eporite-5630和脂环族环氧树脂ERL-4221进行了研究。
电子封装材料产业调研分析
![电子封装材料产业调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49f33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3.png)
电子封装材料产业调研分析1. 绪论电子封装是指利用半导体器件加工工艺将其封装在外壳内部,以保护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实现电气连接和热效应的传导。
电子封装材料作为电子封装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半导体芯片高性能、高可靠性运行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对电子封装材料产业进行调研分析,深入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
2. 电子封装材料市场现状2.1 主要产品种类电子封装材料主要包括导电胶、非导电胶、封装保护材料和铜箔等多个品种。
其中,导电胶主要用于制作封装用的导电粘合剂,非导电胶则用于制作封装用的非导电粘合剂。
封装保护材料则主要用于在芯片表面加工膜,以提高芯片的密封性和抗氧化性能。
铜箔主要用于制作电路板基板和导电层等。
2.2 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对电子封装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电子封装材料的市场需求更是迅猛增长。
由此可见,电子封装材料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 技术进展电子封装材料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持。
目前,国内外电子封装材料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技术进展。
3.1 光学模量计技术光学模量计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机械力学和热力学性质,为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关键性的数据支持。
这一技术对于提高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耐热性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成像热分析技术成像热分析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性能变化情况,为电子封装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控制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这一技术对于提高电子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3.3 高性能聚合物材料技术高性能聚合物材料技术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耐热性等性能,同时还能降低材料的成本和环境污染。
这一技术也是电子封装材料产业追求卓越性能和大规模生产的必要手段。
4. 电子封装材料产业的竞争格局目前国内电子封装材料产业的竞争格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
![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77ea50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8.png)
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三维集成电路(3D-IC)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三维集成电路(3D-IC)作为一种新型的封装技术,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通过将多个晶片垂直堆叠以及互连,提供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同时减少了电路尺寸和功耗。
本文将介绍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原理、优势、挑战以及最新的发展。
一、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原理: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通过将多个晶片以垂直的方式堆叠在一起,实现了不同功能单元的紧密集成。
这种封装方式在垂直方向上提供了更多的连线资源,并且可以大幅度缩短信号传输路径,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速度。
在三维封装中,上下层之间的互连通过穿插在晶片周围的TSV(Through-Silicon Via,硅通孔)实现。
TSV是一种垂直连接技术,通过在晶片上进行空穴或金属填充,使位于不同晶片之间的电路能够相互连接。
二、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优势:1. 更高的集成度:通过垂直堆叠多个晶片,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可以在相同尺寸的封装中提供更多的功能单元,从而大幅度提高芯片的集成度。
2. 较低的功耗和延迟:由于信号传输路径更短,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可以降低功耗并减少传输延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3. 更高的带宽和频率:三维封装中的TSV互连提供了更多的连线资源,可以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工作频率。
4. 优化系统面积: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可以减小整个系统的面积,因为堆叠的晶片可以大幅度减小芯片的尺寸。
三、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挑战:尽管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挑战:1. 温度管理:在三维封装中,不同层之间的热量可能无法有效传导,导致局部热点的形成。
因此,温度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散热措施。
2. 可靠性和一致性:由于封装中存在多个晶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层与层之间的一致性和连接可靠性。
这对于生产商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
电子封装用铜及银键合丝研究进展
![电子封装用铜及银键合丝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83754e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6.png)
学术论坛435电子封装用铜及银键合丝研究进展邓小峰(四川九洲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摘要:工业化建设进程在不断推进的同时,行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其中作为电子封装的重要基础材料,在降低键合丝使用成本的同时优化其使用性能,对键合丝制备工艺进行不断优化现已迫在眉睫。
在现阶段电子封装高密度和高速度化发展的产业时代背景下,铜及银键合丝逐渐取代金键合丝用以连接半导体芯片和引脚,但虽然两者在应用成本方面表现出了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性能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就铜及银键合丝应用性能问题,对优化工艺展开了系统化剖析,以便于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铜及银键合丝;性能剖析;优化工艺作为电子封装的重要原料,伴随当前电子行业规模化建设,键合丝需求量逐年增加的同时,投入成本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为在白热化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将铜及银键合丝取代传统的金键合丝,是目前提升行业市场竞争力做出的重要战略改革。
但整体来讲,虽然铜及银键合丝降低了电子封装的作业成本,可由于铜键合丝易氧化、硬度高、工艺复杂,银键合丝抗拉强度低、高温抗氧化性差以及Ag +易迁移问题的存在,在影响电子封装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对产业发展而言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对铜及银键合丝的制备工艺进行不断优化现已迫在眉睫。
1 电子封装中铜键合丝的基本概述 1.1 铜键合丝性能剖析 与金键合丝相比,铜键合丝具有如下性能优势——同丝径下铜键合丝力学性能由于金键合丝、铜键合丝电阻率低、铜键合丝成本低廉、在同等力学性能要求下铜键合丝的细度更细、铜键合丝导热性能高、铜键合丝的电导率高、同电流流过时钢丝由于截面小散热更快、铜键合丝电阻率较低以及与金—铝金属化合物相比,铜—铝金属化合物的键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虽然铜键合丝具有如上性能优势,但在电子封装时却也存在如下问题亟待解决,即——硬度高,焊接时易损坏芯片或铝金属片;硬度大,抗拉性弱,拉制时键合丝容易被拉断;易氧化,增加了储存难度,对键合丝的应用性能造成一定影响。
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研究进展
![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41f6c2e0722192e4536f617.png)
随着现代 电子信 息技术 的迅速发展 ,电子系统及 设备 向大规模 集成化 、小型化 、高效率和高可靠性方
向发展 。电子封装 正在 与电子设计及制造一起 ,共 同
温度过高而 失效 ;3较 低的密度( / ) ) <3 gc ,减轻器 m。
件 的质量;4合理的刚度( 0 P ) ) >10G a,对机械部件起 到稳定支撑及保护作用 ;5稳定 的化学性质 。此外 , ) 电子封装材料还应 具有易于精密加工 、造价低廉 以及 能够大规模生产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点。 电子封装材料主要 有三 大类[:陶瓷封装材料 、 3 】 塑料封装材料和金 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其金属基复
d v l p n n e c f ih au n e e o me t e d n yo h g l mi u -i c n al y ee t n cp c a i g ma e a s s on e u . t m s io l lc o i a k g n tr l wa i t do t l o r i p K e r s h sl o l mi u l y e e to i a k g n ; a t g i fl ai n s r y f r n y wo d : i i c n au n i m al ; l cr n cp c a i g c si ;n t to ; p a — mi g o n ir o
Ab t a t Ba i e u r me t o l cr n cp c a i gm ae a swe er v e d t ec a a t rsisa dr s a c i a in sr c : sc r q i e n s f e t i a k g n t r l e o i r e iwe , h r ce t n e e h st t h i c r u o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展望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8f360de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9.png)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展望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和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微电子封装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微电子封装技术主要是将电子器件、芯片及其他微型电子元器件封装在合适的封装材料中以保护它们免受机械损伤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现有微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微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电子元器件不断地微型化、多功能化、高集成化和高可靠化,微电子封装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微电子封装技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封装方式:1. 线路板封装技术线路板封装技术(PCB)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微电子封装技术。
这种方式主要利用印刷板制成印刷电路板,并通过它与芯片之间实现联系,使其具有一定能力。
通常,PCB 封装技术可用于集成电路和大多数微型传感器中的有效信号接口。
2. QFP 封装技术QFP 封装技术指的是方形封装技术,它是一种常见的微电子封装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实现方式非常灵活,具有高密度、高可靠的特点。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各种芯片、集成电路、传感器和其他各种微型电子元器件的封装。
3. BGA 封装技术BGA 封装技术指的是球格阵列封装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利用钎接技术将芯片连接到小球上。
BGA 封装技术常用于高密度封装尺寸的芯片和集成电路中,并具有高可靠和高信号性能等特点。
它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芯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无人机和航空电子等领域中。
4. CSP 封装技术CSP 封装技术指的是芯片级封装技术,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电子封装技术,主要是使用钎接工艺将芯片封装在封装材料上。
CSP 封装技术具有极小的尺寸和高密度、高可靠性、高信号性能和高互连和生产效率等优点,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中。
二、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应用展望微电子封装技术具有比传统封装技术更高的密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和多功能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氮化镓功率器件模块封装技术研究进展
![氮化镓功率器件模块封装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22e44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8.png)
应用前景
氮化镓功率器件模块封装技术的应用前景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频领域:氮化镓功率器件具有高频率、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等优点,使 其在高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通信系统中,氮化镓功率器件可以 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器、高效率整流器等关键部件。
2、高温领域:氮化镓功率器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环境下稳 定工作。这使得它在高温领域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在航天、军事等领域, 氮化镓功率器件可以用于高温电源、导弹制导系统等关键部位。
研究现状
目前,氮化镓功率器件模块封装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集成封装技术:该技术将氮化镓功率器件直接集成到封装基板上,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热阻低等优点。但这种技术对封装基板的要求较高,需要 具备高导热性、高绝缘性和良好的机械强度。
2、侧面散热封装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氮化镓功率器件的侧面设置散热通道, 将热量导出,提高器件的可靠性。但这种技术的散热效率相对较低,需要采取其 他措施来增强散热效果。
3、高速运算领域: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高温特性使其在高速运算领域 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等高功率、高温的环境中, 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器件可以作为高效率的功率转换器件,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和速度。
三、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技 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目前, 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器件,如Heterostructure FET(HFETs)、 Schottky Barrier Diodes(SBDs)、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s (HEMTs)等。这些器件在结构和性能上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 选择。
铜基电子封装材料研究进展
![铜基电子封装材料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ec37b69561252d380eb6e2b.png)
数 较低 ,导 热 性 能远 高于 Ivr K vr 且 强 度 和 硬度 很 高 ,所 以,Mo w 在 电 力半 导 体 行 业 中 na和 oa,而 和 得 到 了普遍 的应 用 . 是 , 但 Mo和 w 价 格 昂贵 、 工 困难 、 焊 性差 、 度 大 ,而 且 导热 性 能 比纯 c 加 可 密 u
表 1 常用封 装材料 的性 能指标 【 8
收稿 日期 : 081—9 20— 0 0 作者简介 :王常春 (94 ) 17_ ,男 ,山东沂 南人 ,临沂师 范学 院副教授 ,博士 .研究 方 向:金属基 复合材料
临沂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3 0卷
要 低 得 多 ,这 就 阻碍 了其 进 一 步 应用 . u和 A 的导 热 导 电性 能 很好 ,可是 热 膨胀 系数 过大 ,容 易产 c 1
铜基 复合 材 料 具有 与铝 基 复 合材 料 相 似 的性 能 ,如 优 良的 物 理和 力 学 性 能 以及 适 中 的价格 ,可 以作 为 导 电 、导热 功 能材 料用 于 航 空航 天 、 电子等 领 域 . 且 由于 c 微 而 u的热 膨 胀 系数 比 A 低 , 导热 率 1 但 比 Al ,因此选 用 c 代 替 A 制 备 的铜 基 复 合 材料 将 是极 具 竞 争 力 的候 选 材 料之 一 .目前 ,高强 度 高 u I 导 电铜基 复 合 材 料 在美 国 、日本 、德 国等 发 达 国家 开发 研 究 异 常活 跃 ,并 在 某 些方 面 取 得 突 破性 进 展 ;我 国也把 目光投 向铜 基 复合 材 料 ,并对 其 物理 和力 学 性 能进 行 了逐 步 的探 索和 研 究 .
中图分 类号 : G18 T 4
文 献标识 码 : A
电子封装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电子封装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6296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b.png)
电子封装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电子封装技术,这玩意儿听起来好像有点高大上,有点遥不可及,但实际上它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先来说说我之前遇到的一件事儿吧。
我有个朋友,他特别喜欢捣鼓电子产品,有一次他自己组装了一台电脑。
在这个过程中,我亲眼看到了那些小小的芯片、电路板,还有各种复杂的接口。
他跟我抱怨说,要是电子封装技术能更厉害一点,他组装电脑就不用这么费劲了,也不用担心某个零件因为封装不好而出现故障。
这让我一下子就对电子封装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到底啥是电子封装技术呢?简单来说,就是把电子元器件,比如芯片、电阻、电容等等,包起来,保护它们,让它们能更好地工作,就像是给这些小家伙们穿上一层“防护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封装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那可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首先,小型化是必然的。
你想想,现在的手机越来越薄,电脑越来越轻巧,这可都离不开电子封装技术的不断进步。
以后啊,说不定我们的手机能像一张纸一样薄,电脑能装进口袋里。
微型化的同时,高性能也不能落下。
就好比运动员,不仅要身材小巧灵活,还得实力超强。
未来的电子封装技术会让电子设备的运行速度更快,处理能力更强。
比如说,玩大型游戏的时候再也不会卡顿,看高清电影能瞬间加载。
散热问题也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大家都知道,电子设备用久了会发热,有时候热得能当暖手宝。
未来的封装技术会让这些设备像自带了空调一样,时刻保持“冷静”,就算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因为过热而影响性能。
还有啊,绿色环保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现在大家都讲究环保,电子封装材料也不例外。
以后会有更多可回收、无污染的材料被用在封装上,既保护了环境,又能让我们放心使用电子产品。
再说说智能化吧。
未来的电子封装可能不再是单纯的“包装”,而是能智能感知设备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和优化性能。
比如说,当设备检测到你在进行高强度的工作时,它会自动提升性能,保证你的工作顺利进行。
另外,多芯片封装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
电子封装级特种树脂的研究进展
![电子封装级特种树脂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9d5cec5da38376baf1faebb.png)
步增加 。
亚胺树脂材料在 微电子材 料 中典型应用 于 : 芯片 的表面钝 ① 化层膜 以及 芯片的 a 一粒子屏蔽层膜 ; ②塑封器件 的应 力缓冲层 和保护涂层 ; ③多层 互联金 属 的层 间介 电/ 绝缘层 ; 高耐 热硬 ④ 质基板 等。但 聚酰亚胺树 脂也 存在熔 点太 高 、 溶 于大多 数有 不
Ke r y wo ds:ee to i a k gn l cr n c p c a i g;r sn;p ro ma c ei e r n e;r s a c r g e s f e e r h p o r s
电子封装技术不仅影响 电路的基本性 能 、 量传导和 寿命 , 热 而且还决定着 电控系统 的小 型化 、 多功能化 和成 本。所谓 电子
as teb s e o ac n sac rges f hn lei( F , p xd s ( P , o mie P ) bs li d l, h ai pr r n eadr erhpors o p e ors P ) e oie ei E ) p l d ( I , i e e c fm e i n r n y ma mi ( MI , e zxz ers ( O ) a dca a s ( E) w r ei e . B ) b noai ei B Z , n yn t r i C , eerve d n n ee n w
电子元器件的封装与封装技术进展
![电子元器件的封装与封装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acd273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b.png)
电子元器件的封装与封装技术进展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在现代社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而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和封装技术则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长期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封装的概念、封装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电子元器件封装的概念电子元器件封装是指将裸露的电子器件(如芯片、晶体管等)进行包装,并加入保护层,以充分保护元器件的性能、提高连接可靠性,并便于安装和维护。
合理的封装设计能够保护电子器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电子器件在电磁环境中的工作稳定性。
二、封装技术的进展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封装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封装技术进展:1. 芯片封装技术芯片封装技术是将芯片包装在塑料、陶瓷或金属封装中。
近年来,微型封装技术的发展使得芯片的封装更加紧凑,能够将更多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从而提高了元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2. 表面贴装技术(SMT)表面贴装技术是指将元器件直接通过焊接或贴合等方式固定在印刷电路板表面的技术。
与传统的插针连接方式相比,SMT可以提高元器件的连接可靠性,同时减小了电路板的尺寸。
3. 多芯片封装(MCP)多芯片封装是将多个芯片封装在同一个封装体中。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不同功能的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中,同时减少了电路板上元器件的数量,提高了整体系统的紧凑性和可靠性。
4. 三维封装技术三维封装技术是将多个芯片层叠在一起,并通过微连接技术进行连接。
这种封装方式大大提高了元器件的集成度和性能,同时减小了系统的体积。
三、未来的趋势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封装技术也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进一步集成化未来的电子元器件封装技术将会更加注重集成化,将更多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封装中。
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系统的紧凑性,减小系统的体积,并提供更高性能的元器件。
2. 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未来的封装技术将注重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采用先进的封装材料和工艺,可以提高元器件在极端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如高温、高湿等。
电子封装材料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子封装材料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b9e2f6f25c52cc58bd6beef.png)
MCM-D 多层基板的层间介电层膜;TFT-LCD 的平坦化(Planarization)和 分割(Isolation);芯片表面的凸点、信号分配等。 由于low k 材料的需求近 年来不断攀升,预计 BCB 树脂的市场需求将增长很快。 Dow Chemical 是目 前 BCB 树脂的主要供应商,产品牌号包括 CycloteneTM3000 系列、4000 系 列。 环氧光敏树脂具有高纵横比和优良的光敏性;典型代表为化学增幅型环氧酚 醛树脂类光刻胶,采用特殊的环氧酚醛树脂作为成膜树脂、溶剂显影和化学 增幅。由于采用环氧酚醛树脂作成膜材料,故具有优良的粘附性能,对电子 束、近紫外线及 350-400nm 紫外线敏感。环氧光敏树脂对紫外线具有低光光 学吸收的特性,即使膜厚高达 1000um,所得图形边缘仍近乎垂直,纵横比可 高达 20:1。 经热固化后,固化膜具有良好的抗蚀性,热稳定性大于 200oC, 可在高温、腐蚀性工艺中使用。 为了适应微电子封装技术第三次革命性变革的快速发展,需要系统研究其代 表性封装形式,球型阵列封装(Ball Gray Array, BGA)和芯片尺寸级封装( Chip Scale Packaging, CSP), 所需的关键性封装材料-聚合物光敏树脂,包 括聚酰亚胺光敏树脂、BCB 光敏树脂和环氧光敏树脂等。
我国 EMC 的研究始于20世纪 70 年代末,生产始于 80 年代初。从 90 年代初
到现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高性能EMC质量水平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国产 EMC 产品在质量稳定性、粘附性、吸潮性、杂质含量、放射粒子量、以及电 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环氧塑封料的技术发展呈现下述趋势:
3)为适应无铅焊料、绿色环保的要求,向着高耐热、无溴阻燃化方向快速发 展。
电子封装用低膨胀高导热SiCp/A1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电子封装用低膨胀高导热SiCp/A1复合材料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2f9162e0722192e4536f6fd.png)
第 l 卷 ,第5 2 期
VO1 12, N O. . 5电子与封
装
总 第 19 0 期 21年5 02 月
ELECTRONI CS& P ACKA GI NG
_ 潆 蠢0 1
§ 满
电子封装用低膨胀高导热SC/ 1 ip 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A
孙 晓 晔 ,汪 涛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 2 10 ) 110
摘
要 :随着微 电子技 术及半导体技 术 的快速 发展 ,高封 装 密度对材 料提 出 了更高的要 求。SC / i A1
复合材料 具有低 膨胀 系数 、高导热率 、低 密度 等优异 的综合性 能,受到 了广泛 的关注。作 为 电子封 装材料 ,SC /  ̄ 6 材料 已经在航 空航天 、光学、仪表 等现代技 术领 域取得 了实际的应用。文章介 i L " AI
au n m en o c d wi iio abiepat lsc mp stsa d ds u s d sv r lma u a trn t o s lmi u r i f re t sl n c r d ri e o o i n ic s e e e a n f c i g meh d , h c c e u
p
S UN Xi o y , AN G Ta a -e W o
( s t e f t i i c dTcn l y N ni nvri A rn ui n A t n ui , I tu Mae a S e e n h oo , ajn U i syo eo a t s d s o a ts n ito r lc n a e g g e tf ca r c N ni 110 C ia ajn 2 10 , hn ) g
聚合物基电子封装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聚合物基电子封装复合材料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599b6f7c8d376eeaeaa31b3.png)
料相比, 聚合物基 电子封装材料 ( 主要是 塑料封装材 料) 具有绝缘、 质量轻 、 成本低廉 、 线胀系数低 、 异 优 的介 电性能、 易成型加工 、 适宜大规模 自 动化、 产业化 和薄型化 , 其导热性和可靠性与金属和陶瓷封装相当 等优 点 4] 目前 , 。 塑料 封装 已 占到整个 封装 材料 的
C e hg o h nS iu
G ac u n eZ o h a
Y n ap n a gH ie g
B i i jn a Xa u o
( h nh nK yL brt yo pca F n tn aeis C lg f t isS i c n n ier g S eze e aoa r f ei u co a M tr , oeeo e a ce ea dE g e n , o S l i l l a l Ma r l n n i S eze nvr t, h nh n 5 86 ) hnhnU i sy S eze 100 ei
维普资讯
聚合 物 基 电子 封 装 复 合 材 料 研 究 进 展
陈仕 国 戈早 川 杨 海 朋 白晓 军
5 86 ) 10 0
( 深圳大学材料学 院深圳 市特 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 深圳
文
摘
综述 了聚合物基 电子封装 材料 的基 本 性 能要 封 装
Ke r P lme o o i Elcr ni a k gn Th r a o d tvt y wo ds o y rc mp st e, e to c p c a i g, e m l c n uciiy
0 引言
9 % 以 上 , 用 器 件 几 乎 10 , 业 元 器 件 将 近 5 民 0% 工
电子封装基板材料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电子封装基板材料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4a619e99e314332396893f3.png)
78
集
成
技
术
2014 年
是存在真空蒸发和磁控溅射技术设备成本高,工 艺复杂等缺陷。因此,采用化学方法实现 AlN 的 金属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一类是共烧多层陶瓷基板,具有低介电常 数,适用于高速器件 。多层陶瓷基板材料分为 高温共烧陶瓷(HTCC)和低温共烧陶瓷(LTCC)。 随着封装技术集成度越来越高,封装器件的互连 线尺寸和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信号损失和生产 成本降到最低。因此基板材料要有符合封装要求 的性能。低温共烧陶瓷基板以其可控的介电常 数,窄的布线宽度及与芯片匹配的热膨胀系数等 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华东理工大学夏冬 针 对封装高膨胀材料时,基板材料必须具备相匹配 的高膨胀系数的问题,采用微晶玻璃和玻璃 / 陶 瓷复合材料的技术路线制备了高膨胀低温共烧陶 瓷基板。随着封装器件的进一步小型化,信号损 失带来的问题将更加尖锐,如何实现此类材料在 高频下具有低介电常数(小于 2.0)将是未来科学家 和工程师需要共同攻克的难题。我们应该看到, 陶瓷基板存在质脆、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复合 材料基板和有机基板将取代陶瓷基板是未来大势 所趋。目前,陶瓷基板的市场占有率逐年减小。 2.2 复合材料基板 复合材料基板是利用有机树脂为粘合剂,玻 璃纤维和无机填料为增强材料,采用热压成型工 艺所制成。与陶瓷基板相比,复合材料基板具有 低介电常数、低密度、易机械加工、易大批量生 产和成本低的优点。根据国际半导体制造设备与 材料协会统计,2010 年全球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 达到 187.76 亿美元。其中有机树脂型复合材料基 板的销售额达到了 76.74 亿美元,占整个半导体 封装材料销售额的 41.9%。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 和移动产品的不断变轻变薄和智能化,复合材料 在整个基板材料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复合材料基板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归结为如下两个方面:
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173d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9.png)
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封装材料在现代工业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子封装技术所使用的材料在保护电子器件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导电性和绝缘性能。
本文将会探讨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相关领域,旨在展示该领域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进展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师和科学家们的关注焦点。
随着电子器件不断变小、不断提高性能的需求,研究人员们为了保护电子器件,延缓器件老化和损坏的过程,不断开发和改进电子封装材料。
一种研究重点是热导率高的封装材料。
由于现代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传导热量的封装材料,以保持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
新型的热导率高的材料,例如奈米导热膏和石墨烯,正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除了热传导性能之外,电子封装材料的电绝缘性能也至关重要。
优秀的电绝缘性能可以保持电子器件的安全性,避免电路短路或漏电现象。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的高绝缘性材料,以满足电子封装行业对于电绝缘性能的需求。
此外,环保性也是电子封装材料研究的新方向。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替代有害材料的可行方案。
例如,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无铅封装材料,来替代传统的含铅封装材料。
2. 电子封装材料在通信领域的应用电子封装材料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信设备通常需要将许多不同的电子元件整合成一个微小的封装空间,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因此,在通信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封装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无线通信领域,封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天线。
由于天线精度和性能要求极高,因此要求封装材料具有高热导率和低介电损耗特性。
新型的低介电损耗聚合物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极大地提高了天线的性能和稳定性。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设备需要具有良好的导光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因此,研究人员在电子封装材料的领域中也不断进行研究和进一步改进,以满足光纤通信的需求。
先进电子封装用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PPT课件
![先进电子封装用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bd10c7ff00bed5b8f31d46.png)
基板 基板 基板
技术指标 ≥500次 ≥700次 ≥500次 ≥5次
≥2次
≥500小时 ≥500小时 ≥500小时
化学所PI封装基板树脂研究
热塑性聚酰亚胺
O
O
N Ar
N
O
O
Ar=
O CF3
O
O
O
N Ar
N
O
O
n
F3C O
MPIa
CF3 O
42
O F3C
MPIb
热固性聚酰亚胺
O
O
O
O
O
N Ar
光敏性PI树脂
化学所层间介质树脂的研究
HO
CF3
OH
O2N HO
F3C
CF3
9F-bisphenol
HNO3
F3C
CF3
NO2 OH
CF3
Pd/C hydrazine
H2N HO
CF3
NH2 OH
F3C
CF3
9FAP
ClOC
CF3
R propylene oxide
H
HO
N
CF3
NC
CF3
HO
OH
F3C
MCM/SiP
00’s
05’s
➢ 小型化 ➢ 轻薄化 ➢ 高性能化 ➢ 多功能化 ➢ 高可靠性 ➢ 低成本
微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PBGA TBGA
EBGA
QFP FPBGA
LQFP
VFBGA
BOC
mBGA
BCC
SOIC
TSOP
Current
CSP System In Package FC BGA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研究报告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f61fe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c.png)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挑战。
首先,我们回顾了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其在电子产品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然后,我们介绍了目前主流的微电子封装技术,如晶圆级封装、芯片级封装和3D封装等。
接下来,我们分析了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高密度封装、低成本封装和高性能封装等。
最后,我们讨论了微电子封装技术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
1. 引言微电子封装技术是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封装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降低成本和增强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微电子封装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封装技术也逐渐成熟。
目前,微电子封装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汽车电子等。
封装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产品在体积、重量和功耗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
3. 目前主流的微电子封装技术目前,主流的微电子封装技术包括晶圆级封装、芯片级封装和3D封装等。
晶圆级封装技术将多个芯片封装在同一块晶圆上,可以提高封装效率和降低成本。
芯片级封装技术将芯片直接封装在基板上,可以实现更小尺寸和更高性能。
3D封装技术将多个芯片堆叠在一起,可以提高系统集成度和性能。
4.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高密度封装、低成本封装和高性能封装等。
高密度封装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多的功能和连接。
低成本封装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和材料成本。
高性能封装要求提高电子产品的工作速度和可靠性。
5. 微电子封装技术面临的挑战微电子封装技术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封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匹配、封装工艺的精确控制和封装可靠性的提高等。
此外,封装技术还需要适应新兴的电子器件和应用,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
6.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为了应对微电子封装技术的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封装材料的研发和工艺的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子封装与其材料的研究进展微电子集成电路中,高度密集的微小元件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热量,由于芯片和封装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将引起热应力疲劳,封装材料的散热性能不佳也会导致芯片过热,这二者已成为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要失效形式[2]。
从根本上说,电子封装的性能、制作工艺、应用及发展等决定于构成封装的各类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封装基板材料、绝缘材料、导体材料、键合连接材料、封接封装材料等。
它涉及这些材料的可加工成型性,包括热膨胀系数、热导率、介电常数、电阻率等性能在内的材料物性,相容性及价格等等。
新世纪的微电子封装概念已从传统的面向器件转为面向系统,即在封装的信号传递、支持载体、热传导、芯片保护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利用薄膜、厚膜工艺以及嵌入工艺将系统的信号传输电路及大部分有源、无源元件进行集成,并与芯片的高密度封装和元器件外贴工艺相结合,从而实现对系统的封装集成,达到最高密度的封装。
从器件的发展水平看,今后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为:(1)单芯片向多芯片发展;(2)平面型封装向立体封装发展;(3)独立芯片封装向系统集成封装发展。
焊球阵列封装(BGA)BGA封装的I/O端子以圆形或柱状焊点按阵列形式分布在封装下面,BGA技术的优点是I/O引脚数虽然增加了,但引脚间距并没有减小反而增加了,从而提高了组装成品率;虽然它的功耗增加,但BGA能用可控塌陷芯片法焊接,从而可以改善它的电热性能;厚度和重量都较以前的封装技术有所减少;寄生参数减小,信号传输延迟小,使用频率大大提高;组装可用共面焊接,可靠性高。
③BGA的节距为1.5mm、1.27mm、1.0mm、0.8mm、0.65mm和0.5mm,与现有的表面安装工艺和设备完全相容,安装更可靠;④由于焊料熔化时的表面张力具有"自对准"效应,避免了传统封装引线变形的损失,大大提高了组装成品率;⑤BGA引脚牢固,转运方便;⑥焊球引出形式同样适用于多芯片组件和系统封装。
这种BGA的突出的优点:①电性能更好:BGA用焊球代替引线,引出路径短,减少了引脚延迟、电阻、电容和电感;②封装密度更高;由于焊球是整个平面排列,因此对于同样面积,引脚数更高。
芯片尺寸封装(CSP)CSP(Chip Scale Package)封装,是芯片级封装的意思。
CSP封装最新一代的内存芯片封装技术,其技术性能又有了新的提升。
CSP封CSP封装装可以让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超过1:1.14,已经相当接近1:1的理想情况,绝对尺寸也仅有32平方毫米,约为普通的BGA的1/3,仅仅相当于TSOP内存芯片面积的1/6。
与BGA封装相比,同等空间下CSP封装可以将存储容量提高三倍。
由于CSP具有更突出的优点:①近似芯片尺寸的超小型封装;②保护裸芯片;③电、热性优良;④封装密度高;⑤便于测试和老化;⑥便于焊接、安装和修整更换。
3D封装3D封装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埋置型3D封装,当前主要有三种途径:一种是在各类基板内或多层布线介质层中"埋置"R、C或IC等元器件,最上层再贴装SMC和SMD 来实现立体封装,这种结构称为埋置型3D封装;第二种是在硅圆片规模集成(W S l)后的有源基板上再实行多层布线,最上层再贴装SMC和SMD,从而构成立体封装,这种结构称为有源基板型3D封装;第三种是在2D封装的基础上,把多个裸芯片、封装芯片、多芯片组件甚至圆片进行叠层互连,构成立体封装,这种结构称作叠层型3D封装。
系统封装(SIP)实现电子整机系统的功能,通常有两个途径。
一种是系统级芯片(Systemon Chip),简称SOC。
即在单一的芯片上实现电子整机系统的功能;另一种是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简称SIP。
即通过封装来实现整机系统的功能。
主要的优点包括:①采用现有商用元器件,制造成本较低;②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短;③无论设计和工艺,有较大的灵活性;④把不同类型的电路和元件集成在一起,相对容易实现。
新型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要求电子封装材料用于承载电子元器件及其相互联线,起机械支持,密封环境保护,信号传递,散热和屏蔽等作用,因此,电子封装材料需要具备以下的性能特征[3,4,5]:1)较低的热膨胀系数(CTE),能与Si,GaAs等半导体材料相匹配2)热导率优良3)低密度4)气密性好5)强度和刚度高6)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7)易于进行电镀8)成本低廉等半导体材料芯片一般是由硅、砷化镓等材料制成,芯片工作及休息时半导体元器件会产生温度变化,芯片与基体、焊点以及连线之间形成的热应力对电子封装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电子线路的损坏或封装结构变形等不良后果。
所以,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与半导体材料之间需要有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以降低由于芯片发热而产生的热应力。
良好的热导率能保证芯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很好的传递出去,从而不至于使得芯片因过热而损坏。
在航空航天,以及便携式电子器件领域,轻便的材料需求愈来愈明显,轻质的材料不仅利于运输,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因此材料的密度不可忽视。
在气密性封装方面,为了使得芯片与空气等隔绝,以降低芯片的腐蚀、污染,以及避免光或者其它电性号的干扰,要求封装材料必须有良好的气密性。
作为起机械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材料,高的强度和刚度保证了其在一定外力条件下不会损坏。
封装材料必须与芯片或者连线之间粘合在一起,因此,封装材料需要有良好的焊接性和机械加工性能,以保证各式各样的复杂形状要求。
为了保护封装结构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常常需要对封装器件进行电镀等处理,因此,封装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可电镀性能。
另外,廉价、低成本是每个材料都需要考虑的部分。
1.1常用电子封装材料国际上,美、英、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在电子封装材料的开发、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有较大发展。
目前,工业上应用的主要电子封装材料及其性能如下: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常用电子封装材料的基本性能[4,6,7,8]材料热导率/W·m-1·K-1热膨胀系数/×10-6·K-1密度/g·cm-3Si 148 4.1 2.3 GaAs 39 5.8 5.3 Kovar 17 5.8 8.2 Invar 10 1.6 8.1 Ti 15 5.6 4.5 Al 247 23 2.7Cu 391 17.6 8.9Gold 315 14 19.3Mo 140 5.1 10.2W 155 4.5 19.3AlN 180 4.5 3.3BeO 260 7.2 2.9Al2O329 6.3 3.9Diamond >1000 ~2 3.0Cu-85%Mo 160 6.7 10Cu-75%W 190 8.8 14.6Be-30%BeO 210 8.7 2.1Al -68% SiC 150 7.2 3.0Si-50%Al 140 11 2.5Si-70%Al 120 6.8 2.4在表1-1的材料中,氧化铝力学、热、电性能优异,且价格低廉,原料丰富,是目前电子工业最常用的基板材料。
氧化铝是一般情况呈密排六方的刚玉结构,也存在某些亚稳结构,但它们最终都会不可逆转的转变成六方的α相。
氧化铝作为厚膜、薄膜电路和电路封装以及多芯片模组的多层结构的基板材料,广泛地用于微电子工业。
不同的成分可分别用于高温工艺和低温工艺。
但是其导热性能较差,不利于基片中热量即时传导出去。
AlN和BeO陶瓷材料的综合性能较符合电子封装材料的要求。
BeO具有密排立方闪锌矿结构,其具有极高的导热率,比金属铝还高,虽然在超过300℃以上迅速降低,但也被广泛地用于各种需要高导热率的场合。
不过其粉末是有毒的,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以后必须减少使用。
AIN有许多很重要的值得关注的性能:一是较高的热导率;一是与硅的CTE非常匹配,作为基板材料,无毒副作用等,这些对于大功率器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但AlN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必须用人工的方法制备。
AlN陶瓷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不能电镀,这影响其大规模的应用。
将金属基体的导热性能和第二相增强体材料的低膨胀系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MMC,Metal-Matrix Composites)。
陶瓷一般具有低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CTE),而金属具有高的热导率和CTE,将这些性能综合起来得到一种具有高热导率和低CTE的材料在逻辑上是可行的。
常用金属基体有铝和铜,前者由于成本低而用的更多。
添加物包括SiC、AlN、BeO、石墨和金刚石。
这之间最主要考虑的是材料之间的兼容性。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高密度封装技术的出现,电子封装用MMC得到了大力发展。
1992年美国SAN DIEGO的TMS年会上,同行业内一致认为MMC是封装材料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9]。
如表1-1所示,SiC和Si增强铝合金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几乎与纯铝一样高的热导率,低膨胀,轻质。
Al/SiC 由于其导电性好很容易镀铝,可提供良好的表面以便后续工艺, Al/SiC的另外两个优点是强度和重量。
但是,Al/SiC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加工后电镀效果下降,在应用上也受到一定限制。
Al-Si合金的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和密度均能满足轻质电子封装材料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易电镀,与基板材料可焊接,更易于进行精密加工,且无污染,符合电子封装技术朝高密度组装化、小型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的要求[10]。
此外,硅、铝元素在地壳的储量均比较丰富,成本低廉。
因此,高硅铝合金作为一种潜在的电子封装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l-Si合金的二元相图如图1-2所示,其共晶点为12.2wt%,而且硅、铝之间的相互固溶度很低,铝在硅中几乎没有固溶度,因此当硅含量在50wt%以上时,铝硅合金在一般条件下凝固很容易形成粗大的初晶硅,初晶硅的尺寸可以达到几百个微米甚至更大,这将会会严重影响材料的传热性能等。
随着封装的发展,有的超薄封装材料的厚度达1mm以下,若整个硅颗粒贯穿于整个封装面,则这将大大影响材料封装性能。
另一方面,第二相粒子的尺寸过大,也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因此,获得较小晶粒的硅铝合金是材料制备过程的关键。
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除了具有基体金属或合金具备的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抗苛刻环境能力,抗冲击、抗疲劳性能和断裂性能以外,MMCs还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出色的耐磨性能和更低的热膨胀系数(CTE)。
基体材料的改变,增强体材料、尺寸、形状和基体材料的改变,增强体材料、尺寸、形状和分布的几乎没有穷尽的组合,使MMCs具有多样性。
一般电子封装用增强体有纤维、晶须和颗粒几大类。
用于电子封装材料时,对增强体的要求是[12]:①较低的CTE;②高的导热系数;③与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④低密度;⑤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