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培训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学校长培训计划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和《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以及《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等精神,结合我系统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以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深化教育改革为目标,以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突出骨干、均衡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努力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2、工作的原则

(1)统筹规划,集成高效原则。“十一五”期间的全系统教育行政干部及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要进行统筹规划,在总局教育局干训领导小组的整体安排下,按照分工,各司其职,达到总体目标明、分段任务清、具体措施实、培训效果佳的目的,有效整合全系统校长培训资源。

(2)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原则。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加大培训提高名校长和骨干校长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根据我系统中小学校长队伍实际状况,加强其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训。

(3)按需施训,注重实效原则。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各级校长对培训的实际需求,分别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实施分类指导。把学习理论、研讨问题、总结经验和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广大中小学校长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遵循校长培训规律,积极推进校长培训制度、体系、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促进校长培训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目标

通过分类分层实施培训,提高校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理论武装头脑、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林区中小学校长队伍。具体目标如下:

1、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十一五”期间全系统各类中小学校的新任校长和拟任校长的后备干部进行任职资格培训,确保新校长持证上岗。

2、按照教育干部培训规定,对已参加“十五”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在职中小学校长进行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培训),努力

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学校管理行家。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在参加党务工作培训的同时,参加教育干部全员培训。

3、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实施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在全系统重点选拔和培养50名“森工系统中小学名校长”,造就一支中小学管理的领军队伍,使他们具有正确的办学思想、较强的教育行政管理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提高、学校建设和学校管理研究方面成绩显着,所办学校在系统内外有较大影响。

4、动员和鼓励全系统中小学校长参加学历水平提升进修。到2010年底,全系统小学校长专科、初中校长本科和高中校长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含在读)平均分别达到95%、95%、10%以上。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未达到专科学历的小学校长和未达到本科学历的初中校长均须参加学历

提升进修。积极支持中小学校长参加更高层次学历水平提升进修。

三、培训的任务和要求

1、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校长专业发展为目标,以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为主要形式,开展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帮助新任校长及后备干部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具有履行职责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熟悉国家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具有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科学治校的意识和能力。

(2)了解当代社会发展形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3)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髓,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方针和总体规划,熟悉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要求,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成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实践者。

2、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

每一位已经接受过任职资格培训的校长参加一次以新知识、新能力、新要求为主要内容,以集中研修、分散自学、教育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校长的管理水平、治校能力进一步提高。具体要求:

(1)了解学科新知识,研究和掌握教育规律,能够将普遍的教育规律与自身学校的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科学治校能力。

(2)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了解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具备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学会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学校发展观,初步具备创办特色学校的能力。

3、中小学校长骨干培训

选拔80名左右的林区中小学校长参加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总局级骨干校长培训。骨干校长培训以集中研修、教育考察、教育实践、课题研究、跟踪指导为主要形式。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管理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着提高,能在本地区教育实践中发挥出骨干辐射作用。具体要求:

(1)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具有现代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评价观。在教育管理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改变管理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教育管理过程中。

(2)熟悉国内外教育发展状况和趋势,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正确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做课程改革的促进者。

(3)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具备设计、组织、实施教育研究课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自己的风格或专长,在本地区的教育管理中发挥带动示范作用。两年内至少撰写一篇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