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重点
体育社会学笔记
![体育社会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d25a5b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8.png)
体育社会学笔记一、体育社会学概述1. 体育社会学的定义:体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功能、组织、变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以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体育,是社会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
2. 体育社会学的意义:了解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探究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体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3.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社会功能、体育与文化、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政治、体育与人口、体育与科技等方面的研究。
二、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 体育的概念:广义上,体育是指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健康的身体文化活动;狭义上,体育是指学校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和竞技运动。
2. 社会的概念:社会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由共同文化、经济、政治活动的人群所组成的有机体。
3. 社会化的概念: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 体育社会化的概念:是指个体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三、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 经济发展对体育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政治对体育的影响:政治对体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家对体育的定位、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等方面。
政治稳定、国家重视是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3. 文化对体育的影响:文化是影响人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参与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4. 科技对体育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为体育提供了新的训练方法和比赛器材,提高了运动成绩和比赛观赏性。
同时,科技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健身和娱乐方式。
四、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1. 运动暴力:体育运动中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
运动暴力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比赛规则不健全、运动员素质差、观众情绪失控等。
体育学考研体育社会学知识点浓缩整理
![体育学考研体育社会学知识点浓缩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69422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3.png)
体育学考研体育社会学知识点浓缩整理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人类在体育领域中的社会行为、社会意义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在体育学考研中,体育社会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体育社会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浓缩整理,以便考生更好地掌握考点。
一、体育社会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关注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对象包括体育运动和体育组织、体育观众和体育产业等方面。
二、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体育在社会中具有各种功能,比如社交功能、身体健康功能、教育功能等。
体育通过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 集体行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认为体育是一种集体行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体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形成集体。
3.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和互动构建起来的,体育是社会建构的一种形式,它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和价值。
三、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1. 体育行为与社会结构:研究体育行为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比如体育运动对社会层级和社会阶层的影响。
2. 体育的社会化过程:研究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获取社会化的过程,比如体育俱乐部、体育学校等对个体的社会化影响。
3. 体育的社会意义:研究体育在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比如体育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关系。
4. 体育与社会问题:研究体育与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比如体育暴力、体育赛事的商业化等。
四、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 实地观察法:通过参与观察体育活动,观察和记录人们的行为和互动。
2. 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已有的文献和资料,了解和分析体育社会学的相关问题。
3. 访谈法: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访谈的方式,了解个体对体育社会学问题的看法和体验。
4. 统计分析法:通过统计和分析数据,得出对体育社会学问题的结论和推论。
五、体育社会学的应用领域1. 体育教育: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深化对体育教育的理解和改进。
2023年最祥体育社会学全书笔记及重点分析
![2023年最祥体育社会学全书笔记及重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94bc8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a.png)
体育社会学前奥运会主席:萨马兰奇;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残奥会主席:柯雷文①理念:人文奥运(Cultural Olympic)、科技奥运(Technology Olympic)、绿色奥运(Green Olympic)②主题:同一种世界,同一种梦想(one world,one dream)③奥林匹克精神:更高(higher)、更快(faster)、更强(stronger)④宗旨:团结(unity)、友谊(friendship)、进步(progress)贝贝(鱼)、晶晶(熊猫)、欢欢(圣火)、迎迎(藏羚羊)、妮妮(燕子)1.圣火旳传递①华人第一棒:罗雪娟(游泳冠军),第二棒:尼克拉泽斯(希腊跆拳道运动员);圣火受袭:金晶;最终一棒:许智宏②主题:友好之旅(journey of harmony);口号:点燃激情,传递梦想(light the passion share the dream)。
③在山东旳传递路线:青岛、临沂、曲阜、泰安、济南(日照、烟台被取消)④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51金、21银、18铜,总100;残奥会:89金,总211一、体育旳四大分类: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二、1.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旳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旳互相关系旳互相关系,从而推进体育和社会协调发展旳社会学旳分支学科。
2.社会体育学:亦称群众体育学,是有关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措施旳一门学科,与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领域上明显不一样。
3.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旳社会科学群旳总称,它包括众多旳学科,如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等,体育社会学也是其中一门。
4.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解释体育规律旳知识体系。
5.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与旳、以增进身心健康为重要目旳旳、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旳体育活动。
绪论1. 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旳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旳互相关系旳互相关系,从而推进体育和社会协调发展旳社会学旳分支学科。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答案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47d7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8.png)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答案一、体育社会学概述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体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体育的塑造作用。
它涉及到体育的组织、运动员的行为、运动文化的形成等多个方面。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体育组织、运动员、观众、体育场馆等。
二、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体育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功能,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塑造个人品格。
例如,体育可以提供健康的娱乐方式,促进社会和谐。
2. 社会交往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关注个体在体育活动中的互动和交流。
体育活动为个体提供了社交机会,增强了社会联系和群体凝聚力。
3.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体育是社会共同构建的结果,体育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社会互动和文化认同而形成的。
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体育的解读和评价可能存在差异。
三、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1. 体育组织与管理体育组织与管理研究体育组织的结构、运作和管理方式。
例如,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育赛事的组织和运营等。
2. 运动员行为与身份认同运动员行为与身份认同研究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职业发展和身份认同。
例如,运动员的道德规范、职业生涯规划等。
3. 体育与社会不平等体育与社会不平等研究体育活动中存在的社会阶层差异、性别差异、种族差异等。
例如,体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性别歧视等。
4. 体育文化与身体文化体育文化与身体文化研究体育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身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例如,体育的价值观念、体育媒体的塑造力等。
四、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 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可以亲自参与体育活动或者观察现场,通过观察和记录来获取数据。
2. 访谈访谈是体育社会学研究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之一。
研究者可以采访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等不同的参与者,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3. 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体育社会学考试重点
![体育社会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82f4e70029bd64783e2c90.png)
体育社会学一、填空、判断、选择1、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的高级文明活动,遵循进步繁荣发展的基本规律,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已演进成为人类的一种具有独立体系的文化形态。
2、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的孔德。
3、1898年,美国学者杰布林等人曾分别写了《芝加哥的市立运动场》和《小型运动场的运动》等论文,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1898年第四卷上。
4、1921年,德国学者里塞专著《体育社会学》的问世,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
5、1956年,罗德等人的论著《目标——建立一门体育运动社会学》一书被认为是体育社会学的首创性著作。
6、真正含义的近现代竞技体育,发源于英国的户外竞技活动,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7、文化的分层:文化的外层,即马克思所说的“第二自然”,或称对象化了的劳动;文化的里层(核心部层次),指的是文化心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情绪、民族性格、审美情趣、道德情操。
8、体育社会学的定义: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9、四个社会学理论:(1)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帕森斯和默顿。
(2)冲突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科泽尔等人。
(3)交换理论:代表人物是霍曼斯和劳布等人。
(4)符号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鲁默等人。
10、社会体育领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术等级制度将其划分为国家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将其划分为指导师、高级、中级和初级。
11、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1)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2)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3)体育的职业流动(课本43-44页,了解清楚每个流动方式,判断)12、体育文化的概念: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体育社会学重点
![体育社会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f0f94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b.png)
体育社会学重点体育社会学1.在20世纪体育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体育现象扩大化与复杂化的趋势。
2.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3.社会体育学,亦称群众体育学,是关于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与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领域上明显不同。
4.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填空)体育社会现象具有性质P3简答5.西方社会学的主要流派,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帕森斯和默顿(美国)6.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是从1903年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正式出版算起的。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三个——(社会,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人与社会的关系)。
8.社会学是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有力的工具。
其功能有三个方面①描述功能②解释功能③预测功能。
P149.1921年,德国学者里塞的专着《体育社会学》的问世,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
10.1989年,先后有五本《体育社会学》教材和专着问世,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开始了艰难的起步,并得到广泛的重视。
11.竞技体育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是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高度发展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12.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分为哲学方法论、逻辑学方法论和社会学方法论。
13.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立意抽样也叫非随机抽样P4414.问卷调查:必考P4515.社会调查的开关器: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混用,可以引起被访者的兴趣和自信心。
16.回收率是问卷回收数与发放数的比例,一般要达到60%以上,该项调查才有效。
17.政治与体育的关系(简答)自己组织语言。
18.竞技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表现为结合,服务,冲突,对抗。
19.体育的行政机构主要指体育的政府领导机构、管理机构。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体育运动委员会制。
《体育社会学》考点整理
![《体育社会学》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6d9de7998fcc22bcd10d59.png)
《体育社会学》考点1,什么是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科的区别“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它包含着众多的学科,如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等,体育社会学也是其中的一门学科。
“社会体育学”,又称“群众体育学”,是关于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与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领域上明显不同。
3,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从整体上研究社会(2)通过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来研究人4,社会学理论各流派对体育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四大流派: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交流理论、交换理论5,体育社会现象的性质(1)它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产物(2)社会体育现象独立于个人而存在(3)体育社会现象具有影响力和强制性(4)体育社会现象必须与体育活动有密切关联(5)体育社会现象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6,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现象(1)运动项目的社会阶层(2)体育参与的职业分层(3)体育运动的技术分层(4)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分层:①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②当然参与和或然参与③终身参与和间接性参与④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7,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1)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2)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3)体育的职业流动8,体育的社会控制体系(1)合法性控制:法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制度对体育行为的控制;行政力量对体育行为的控制;纪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2)合理性控制:社会规范对体育的控制;道德规范对体育的控制;风俗对体育的控制;信仰和信念对体育的控制9,体育运动与经济的互动一.体育运动必须适应生产方式(1)生产力变革引起生产方式变化和劳动结构的变化(2)生产力变革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在身体部位和性质上都发生变化二.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运动的制约三.经济结构变革对体育运动的影响(1)所有制结构转变对体育运动的影响(2)产业结构调整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四.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业(1)对劳动者素质提高(2)对企业文化的建设(3)体育经济的形成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10,体育运动与政治的互动一.体育与国内政治(1)政治的需要制约体育的目的和性质(2)政治制度规定着体育制度的类型(3)政治思想制约着体育的价值观念(4)体育可以提高国际的地位,表现国际的软实力(5)体育能够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二.体育运动与国际政治(1)体育可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增进国家友谊(2)服务于国际的外交政策,提供特殊的外交场合和手段三.政治家与体育运动四.体育对政治造成的不利影响(1)体育的大型赛事活动为一些政治家制造事端创造了条件(2)过分的政治介入毒害了体育的机体(3)过度的政治干预加大了体育的经济代价和政治成本(4)体育运动也会沦为强权政治的工具11,人口结构中的体育运动三个判定指标: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量12,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正面影响(1)大众传播媒介影响了人们的体育态度和行为(2)大众传播媒介缩短了体育活动与人们的社会距离(3)大众传播媒介使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加快,社会覆盖面加大(4)大众传播媒介为体育树立形象(5)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提供体育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6)体育运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吸引社会注意力(7)大众传播媒介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13,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负面影响(1)大众传播媒介推崇锦标主义(2)大众传播媒介使部分观众远离体育参与(3)体育传媒中的性别歧视(4)体育传媒对体育暴力的追逐影响社会安定(5)体育传播商业化对体育比赛的反客为主14,中国文化的特性统一性;连续性;非宗教性;泛道德性;中庸和平;乡土情谊15,体育文化在文化的地位——P10516,体育运动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1)体育群体的构成(2)个体对体育群体的作用(3)体育群体的功能17,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的类型竞争行为;合作行为;冲突行为;调适行为;集合行为18,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改善(1)提高生活品味的体育消费(2)体育运动充实了生活时间(3)体育活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调节器(4)体育运动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19,体育休闲的特点和价值体育休闲的特点:竞技回归本原的游戏性;积极有效的健身性;回归自然的娱乐性;活动内容的广泛适应性20,什么是竞技体育?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运动过程。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答案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ed441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1.png)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答案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体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体育的影响。
在这份复习资料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体育社会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体育社会学的定义: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体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体育的影响。
2.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体育活动、体育组织、体育制度、体育参与者等。
3. 社会构建主义理论:社会构建主义理论认为体育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因素塑造的。
它强调社会对体育的定义和解释的重要性。
4.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体育对社会具有积极的功能,如促进健康、社交、团队合作等。
5.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体育不仅具有积极功能,还存在着社会不平等和冲突。
例如,体育资源分配不均、性别歧视等问题。
二、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1. 健康与身体素质:体育活动对个体的健康和身体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并提高生活质量。
2. 社交与团队合作:体育活动为人们提供了社交和团队合作的机会。
通过参与团体运动,人们可以建立友谊、培养合作精神,并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教育与价值观培养:体育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毅力、自信心等品质,并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如公平竞争、尊重他人等。
4. 社会认同与身份认同: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个体建立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
例如,支持某个体育队伍或运动员可以成为人们的社会认同标志。
5. 社会问题与挑战:体育也存在着一些社会问题和挑战。
例如,体育暴力、兴奋剂使用、商业化等问题对体育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可以了解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参与程度以及对体育问题的看法。
2. 访谈:通过与个体或群体进行深入访谈,研究人员可以获取更加详细和具体的信息,了解他们对体育的体验和观点。
体育社会重点知识
![体育社会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3bea6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a.png)
1、社会分层,社会中人们被区分为高低有序,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2、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3、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各种生活活动形式。
一、 B 不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
A、马林诺夫斯基B、马克斯·韦伯C、奥古斯特·孔德(1—5BBAAD6—10DBCAC,11—15CCCDB,16—20AACCD)1—10abc。
BC。
ABC。
BD。
ABCD。
ABCD。
AC。
ABCD。
ABCD。
ABCD。
1√2错3√4√5错6错7√8√9对10错1、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区别是什么?体育社会学的性质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要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又要从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
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科学、社会体育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它包括体育经济学、体育伦理学以及体育社会学等。
“社会体育学”又称“群众体育学”,是有关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2、体育运动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1)提高生活品味的体育消费。
(2)体育运动充实了生活时间。
(3)体育运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调节器。
(4)体育运动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3、体育休闲的特点和社会功能有哪些?特点(1)竞技回归本原的游戏性(2)积极有效的健身性(3)回归自然的娱乐性(4)活动内容的广泛适应性?社会功能(1)健康功能(2)社会功能(3)社会控制功能(4)经济功能4、体育群体的特征有哪些?(1)以体育为共同目标。
(2)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基本活动方式。
(3)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
(4)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
(5)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
《体育社会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体育社会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a52a1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1.png)
《体育社会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1.社会学的本质特征:基于群体性视角,用社会群体和文化视野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的认识,超越我们基于个人观察,个人生活经验,个人习惯和尝试,我们更容易捕捉到社会背后的真相,运行规律和法则。
2.体育社会学概念: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的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3.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社会现象(社会,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人与社会的关系)4.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
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
5.体育社会现象的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产物,体育社会现象独立于人而存在体育社会现象具有影响力和强制性,体育社会现象必须与体育活动密切联系,体育社会现象文化的一种6.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学科的引进恢复阶段(1978-1985)学科的组织加强阶段(1986-1989)学科的独立发展阶段(1990一至今)7.从四个理论看体育体育运动:功能论:强调对于整体社会稳定的贡献冲突论:应该如何权衡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论:将焦点置于运动界的特殊规范,价值观和需求是如何塑造我们日常的社会行为女性主义:参与者观看比赛如何强化了男性与女性在更大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8.体育社会现象专门化:体育社会现象的专门化是指在体育运动脱离对其他社会活动的依存,附属关系,逐步形成独立体系的过程中,体育社会现象也被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现象9.体育社会现象扩大化:指的是随着体育的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现象的迅速积累,占有更多的社会时间,占据更大的社会空间,发出更多的社会信息,因此也对人类社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影响。
(1)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迅速增长(2)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加速了体育文化,体育教育的普及(3)体育场地设施实现了社区化,体育管理实现了社团化,与此同时,体育生活化观念被确立起来(4)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吸引和造就了大量的欣赏者,爱好者和体育迷竞技体育的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是任何其他活动所不能取代的(5)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体育的国际化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的开发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儿童(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国际竞技活动10.体育社会现象复杂化:指的是体育社会现象出现多元化,多样性,各种利益关系出现错综复杂因素的过程(1)体育社会现象的复杂化是由于体育运动的政治化倾向(2)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使体育社会现象加速商业化(3)体育社会现象的复杂化,还在于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日益紧密(4)体育社会问题的困扰是体育社会现象复杂化的重要表现(5)针对体育社会现象日趋复杂的现实,很多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开始推行体育体制改革11.体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命题(1)体育服从社会大系统并为社会大系统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2)体育必须和社会协调发展(3)体育内部各领域也必须实现协调发展12.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13.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1)社会分层影响体育参与(2)体育参与促进阶层再造(3)体育领域的几种分层形式:运动项目的社会阶层,体育参与的职业分层,参与方式与程度分层14.社会流动:指人们地位位置的变化,更准确地说,它包括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变化和在地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化两个方面,当然社会学更注重研究前者即社会地位高低的变化15.体育流动的方式: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体育的职业流动16.体育的社会控制体系:合法性控制合理性控制17.体育社会控制的机构:体育的行政机构体育的事业企业机构体育的社会团体18.体育社团的性质:民间性,非营利性,互益性,同类相聚性19.体育社会团体的功能:代表群体参与政治活动协助政府体育部门完成某些政府职能成员发展20.体育社团的种类:竞技运动类社团,社会体育类社团,体育科学学术社团,体育观众社团,体育娱乐享受社团,体育经济型社团21.我国体育社团存在的基本特征:(1)体育社团的整体基础薄弱(2)体育社团的官民二重性:1民间与政府对社团的双向推动2民间与政府的组织交叉3服务与管理功能的错位22.体育运动与政治具有同一性:体育运动与政治追求目标的同一性,体育运动与政治外在形式的同一性,体育运动和政治还具有结构的同一性,体育运动和政治具有功能的同一性23.社会化及其理论:社会化是伴随人一生的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获得社会身份,学习对有效融入社会十分重要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方式。
体育学院《社会学》知识点
![体育学院《社会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e046a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9.png)
社会学第一章导论1.体育社会学是什么:体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理论为依据,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
它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体育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体育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体育和从事体育的主体——人的关系2.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包括体育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体育自身的结构域功能,体育和从事体育的主体----人的关系3.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达伦多夫4.现代社会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第二章体育的社会结构和功能1.体育社会结构的动态分析:其一是由游戏向正规竞技的演讲;其二是体育向终身体育的演进。
2.体育的社会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休闲功能、教育功能、情感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第三章体育制度1.体育制度是什么?特点?体育制度是指国家体育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以及由他们制定并实施的各种规章、条例、制度和办法的总称。
特点:二重性、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2.体育制度的构成要素:体育制度的概念系统、规范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3.体育制度的功能:行为导向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传递功能4.体育的社会问题有哪些,又有什么特征,可举例说明:体育的社会问题有:A体育的政治问题(特征:体育服从于政治,政治影响着体育,是个不争的事实。
但在体育中出现的不适当的政治干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却对体育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案例:1980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抵制了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又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
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受到某些国家的反对和破坏而落选等等)B体育的经济问题(特征:“体育搭台,经贸唱戏”。
市场经济的商业社会,体育向经济注入了心得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的发展。
但体育商业化的问题,也给体育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案例:①金钱万能,奖牌活动变奖金活动;②见钱眼开,运动员当活广告;③金钱推磨,体育官员腐败;C体育的暴力问题(特征:体育暴力已成为体育运动中的一大危机,尤其是在有强烈身体对抗的足球、篮球等项目中;案例:震惊世界的“卢日尼基”、“布鲁塞尔”、“亚洲山谷”、“谢菲尔德”等球场惨案;历史上最大足球暴力发生在1964年5月24日的利马体育场,造成318人死亡,500多余人受伤的悲剧。
体育社会学重点
![体育社会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3d2346336c1eb91a375d56.png)
—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
—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11、竞技体育的概念是什么?
答:竞技体育定义为“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人(个体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一种运动过程”。
12、竞技体育有哪些特点?
8、体育人口的概念是什么?
答:体育人口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进行专项训练,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关的人在总人口数量和比重.
9、国际上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有哪几种?
答:1单一粗放式判定标准2三元定性判定标准 3三元等级判定标准
10、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答:—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
(二)体育科研的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三)科学技术成果在体育领域的重要标志
(五)体育科学与反科学、伪科学之间的斗争更加有力
19.大众传播媒介特点是什么?
答: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信息来源的普遍性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和敏感性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普遍性
(三)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
(四)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
(五)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
14.体育社团的作用是什么?体育社团的种类有哪些?
答:1竞技体育类社团2社会体育类社团3体育科学学术社团4体育观众社团5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6体育经济型社团
15.中国文化的特性?
测量的信度:指测量结果反映调查对象情况的可靠程度。
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社会变迁: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
体育社会学考试复习重点完整版
![体育社会学考试复习重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b54ca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5.png)
体育社会学考试复习重点完整版*体育现象的早期社会学研究1、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学科兴起:凡勃伦——《有闲阶级》萨姆纳——《社会习俗》海因兹。
里瑟——《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特性:1、不就是对特定个人与群体的关心,而就是对于体育运动有关的所有个人与群体的关注,就是对相关体育群体的社会结构、社会形式、社会组织的关注。
2、“价值中性”、“价值自由”*体育与社会运动1、体育运动中的社会流动2、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同化*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1、量化研究:运动试验、调查、测试与测量以及现有的数量化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研究,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处理,使获得的研究结果能够说明研究事物的普遍意义上的一般。
2、质化研究:通过在自然情景下的访谈、观察、资料分析与事实分析,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并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其对该事物或现象的瞧法,不对研究接货作普遍意义的推演。
*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一、体育的社会功能:功能主义的视角(一)功能主义的定义:其基本假设就是认为社会就是由各个有机的部分组成的统一系统,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发挥相应的功能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1.社会系统生存的四个必要条件适应:适应环境并获得足够资源目标达成:每个系统都要有序的分配资源,已达成其目标整合:系统内部保持合作关系模型维持:系统必须保持自身的稳定以维持自身特点。
(二)、功能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20世纪30-60年代早期1.二战后的国际社会相对稳定,新技术革命,闲暇时间增多,生活质量提高。
2.社会学的得到迅速发展3.社会对体育的重视(三)体育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1.分析体育运动系统内各部分的结构功能。
模式维持功能——技术规则统与功能——仲裁规则目标实现功能——娱乐与竞赛规则例如:足球运动系统2.阐述体育运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发挥了什么功能。
例如:体育运动在社会中的五个基本功能:社会情感功能、保持社会心理的稳定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融合功能、政治功能以及社会流动功能。
体育社会学 期末考试重点 体育教育专业
![体育社会学 期末考试重点 体育教育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729b6bde28ea81c758f5782e.png)
一、名词解释:1.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现象相互关系从而推动体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2.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3.体育社团: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
4.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大体包括体育认识、情感、价值、理想、道德、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
5.社会问题:由于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失调,使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不良影响,社会进步发生障碍,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才能解决的问题。
6.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
7.体育群体:是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而自发地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群体。
8.体育的社会效益:指从社会总体的基本利益来衡量体育运动的效果和收益。
9.群体:(社会群体)泛指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群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
10.社会变迁: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11.社会团体:简称社团,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
12.社区:指一定地域内,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生活共同体。
13.社区体育: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14.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
15.竞技体育: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一种体育活动。
体育社会学重点
![体育社会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0c6635d1f34693dbef3e84.png)
体育社会学1.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填空)2.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名词解释)3.体育社会现象组成三要素:社会、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人与社会的关系4.四大流派中,影响较大的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填空)第二章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第一节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1.社会分层:社会中的人们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名词解释)2.社会分化分为: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3.社会分层标准:玛克斯-韦伯认为社会分层有三种秩序:法律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第二节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1.社会流动:是一定社会分层体系下的社会位置或社会地位的变动过程或现象,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转变为另一个阶级、一层阶级转变至另一层阶级、一种职业转变成另一种职业。
一种社会地位转变为另一种社会地位2.社会流动的方式(由社会分层决定的)(一)垂直流动会让水平流动;(二)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三)体育的职业流动第三章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1.人口数量与体育的关系体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关照,适度的人口数量是体育得以发展的良好前提(1)社会总人口数量过多,造成人均体育教师数量、人均体育经费。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被挤占,挪作他用,影响体育的正常发展(2)学校学生数量过多,造成人均体育教师数量、人均体育经费。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人均体育器材设施数量的严重不足,由于学校自身体育资源的匮乏,更不可能向社会开放(3)家庭子女数量过多也不利于体育的发展(4)在竞技体育领域,一定的人口基数是运动员选材的基本条件,人口数量过少不利于运动员的选拔,更不利于天才运动员的涌现第四节体育运动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体育运动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简答)(一)个性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
体育社会学考试重点
![体育社会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8ad37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c.png)
体育社会学考试重点绪论一、体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体育社会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指尖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二、区分的几个概念P31、体育社会学: 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体育社会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2、社会体育学,也称群众体育学,是关于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与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上明显不同。
3、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它包含着众多的学科,如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等,体育社会学也是其中的一门。
三、体育专业考研的几个方向:体育学——a.体育教育训练b.运动人体科学 c.体育人文社会学 d.民族传统体育四、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2、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A、大众体育(Physical Recreation )-身体娱乐B、学校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身体教育C、竞技体育(Elite sports )-高水平体育本章思考题1、体育社会学研究基本对象:体育社会现象社会功能:P4第一章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学具有的社会功能:描述、解释和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社会学重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体育社会学
1.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填空)
2.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名词解释)
3.体育社会现象组成三要素:社会、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人与社会的关系
4.四大流派中,影响较大的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填空)
第二章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
第一节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
1.社会分层:社会中的人们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名词解释) 2.社会分化分为: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
3.社会分层标准:玛克斯-韦伯认为社会分层有三种秩序:法律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第二节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
1.社会流动:是一定社会分层体系下的社会位置或社会地位的变动过程或现象,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转变为另一个阶级、一层阶级转变至另一层阶级、一种职业转变成另一种职业。
一种社会地位转变为另一种社会地位
2.社会流动的方式(由社会分层决定的)
(一)垂直流动会让水平流动;(二)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三)体育的职业流动
第三章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
1.人口数量与体育的关系
体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关照,适度的人口数量是体育得以发展的良好前提
(1)社会总人口数量过多,造成人均体育教师数量、人均体育经费。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被挤占,挪作他用,影响体育的正常发展
(2)学校学生数量过多,造成人均体育教师数量、人均体育经费。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人均体育器材设施数量的严重不足,由于学校自身体育资源的匮乏,更不可能向社会开放
(3)家庭子女数量过多也不利于体育的发展
(4)在竞技体育领域,一定的人口基数是运动员选材的基本条件,人口数量过少不利于运动员的选拔,更不利于天才运动员的涌现
第四节体育运动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运动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简答)
(一)个性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
它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
(二)体育与发展个性的关系:性格的形成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联,自我意识受个人价值观的支配,对周围情况作出判断,并主动去适应环境
(三)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体育因素
1.自我意识;2.群体约束;3.主体的积极性
(四)体育中促进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方法
1.设定阶段目标;2.强调反复持续的努力;3.采用练习、测验、比赛的循环模式;4.通过群体活动促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5.尊重自主性与创造性
第四章社会文化中的体育运动
第二节文化的要素与特性
1.文化的特性:多样性、统一性、共有性、发展性
第四节社会文化中的体育文化
1.现代体育文化的特征(填空):世俗化、公平性、专业化、理性化、制度化、量化、纪录保持
第五章社会进步中的体育运动
第一节社会恶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
1.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必考,填空)
第六章社会制度中的体育运动
1.社会制度大致可分为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三种类型(填空题)
2.体育制度的构成要素:与体育相关的概念、规范、组织和设备(填空题)
3.中国体育制度改革的特点(简答题)
(一)体育改革的紧迫性
1.国际环境要求加快体育改革
2.社会改革与发展对体育改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二)体育改革的渐进性
1.由政治、经济改革的渐进性决定的
2.也是由人们对体育改革性质认识的逐步加深决定的
3.还是由我国物质条件的逐步发展决定的
(三)体育改革的相对滞后性
1.体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
2.体育改革的艰巨性也是体育改革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体育改革的长期性
体育改革与社会改革比较而言,历程更长,也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体育改革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完成
第七章社会关系与互动中的体育运动
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名词解释)
2.体育运动中的社会角色类型(填空)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3.体育群体: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联系个人与体育社会的中介,也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名词解释)
4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简答)
(一)互动主体;(二)互动需求与目标;(三)互动手段;(四)互动规则;(五)互动环境
第八章社会生活中的体育运动
1.生活方式: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式,对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名词解释,必考)
2.体育休闲的特点与价值(简答)
(一)休闲体育的特点
1.竞技回归本原的游戏性;
2.积极有效的健身性;
3.回归自然的娱乐性;
4.活动内容的广泛适应性
(二)体育休闲的社会功能
1.健康功能;
2.社交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经济功能
第九章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1.竞技体育定义: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个体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过程
2.运动竞赛规则具有模拟社会法规的性质:(简答)
(一)竞赛规则和任何法律一样,必须明确适用的条件
(二)竞赛规则必须对赛场上的各种动作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并说明哪些是允许的、要求的或禁止的,以供运动员、教练员遵守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