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之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4
图2:J点偏离参考水平QRS波终末 成份的定义
特指某导联QRS波各成份时,可在波名 后加上导联下标如RV5、SV1等。可用小 写的q、r和s符号表示振幅相对较小的 QRS波各成份。 图2 P15
图4
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时,各导联QRS 波并非同时出现和同时终止。进行同步测量时, 某些特定导联QRS波前或后可见等电位段,分 别用字符I和K表示,见图4。
QRS时限:
采用多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测量某一特 定导联QRS波成份Q、R、S时限方法见 图4。各波成份的分界由QRS起始部参考 水平延长线与描迹线的交点决定。测量 特定导联Q、R、S波时限应排除等电位 段时间。
返回时间测量 下一页
QT间期:
指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中最早的QRS 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在临床实 践中为了降低测量的变异性,建议测量 V1、V2或V3导联,取其中最长的间距为 QT间期。测量QT间期应排除U波。 返回时间测量 下一页
5.ST段和T波:
ST段是指J点与T波起点之间的一段。ST段和T 波代表左右心室复极过程。ST段常呈水平或平 缓倾斜,并逐渐过渡为T波,因此在大多数情 况下,不可能将ST段与T波截然分开。
T波形态可以为单向(正向或负向)、双向 (正负双向或负正双向),其定义同P波。
6.QT间期:
从QRS波群开始至T波结束的时间,反映 心室肌从开始除极至复极完毕的时间。
返回时间测量 下一页
PR(PQ)间期:
各导联的PR间期可不相同,正确的PR间 期测量应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中最 早的P波起点至最早的QRS起点的间距。
PR(PQ)间期:
如使用导联可以任意组合的3导联同步心电图 仪,建议采用类似正交体系的组合导联,例如 Ⅰ、aVF、V2或aVL、Ⅱ、V1或Ⅲ、aVR、V2 或Ⅲ、V1、V4同步测量,以组合导联中最早 的P波起点至最早的QRS起点的间距作为PR (PQ)时限。如使用单导联心电图记录,应选 择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
由于是负向波,应在乘积前加负号,单 位为mm.s。如P波终点偏离参考水平线, 测量方法仍然相同,如图3b、3c所示。 PtfV1异常时,其绝对值增大,但因是负 值,应以<正常负值表示。
返回振幅的测量 下页
图3 PtfV1的测量 方法
返回振幅的测量 下页
a为P波起始部与PR段在同一水平时的测量法, b、c分别为PR段下移与上移时的测量法
图2
P13
图2:J点偏离参考水平QRS波终末 成份的定义
如果在参考水平线同侧一个波的描迹线 可见2个或2个以上转折点则称为切迹。 波的上行、下降支或顶部突然明显的斜 率变化造成描迹线局部增粗称为粗钝。 QRS波中最大的波小于0.5mV,并显示3 个以上的成份或多个切迹和粗钝可称为 “错综小波”。
图2
图5
返回心电图 的测量 下页
各种波形的R峰时间测量方法
5.平均心电轴
通常指由肢体导联测得的额面QRS平均 电轴。计算机自动分析仪应采用面积法 计算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人工测量 仍采用Ⅰ、Ⅲ导联QRS波振幅代数和法。
图6
图6:平均心电轴
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
7.U波:
位于T波之后的小波,其产生机制尚不清 楚。正常U波极性常与T波相同,以V2、 V3、V4导联U波较显著。
二.心电图的测量
1.测量参数 2.心率的测量: 3.振幅测量 4.时间测量 5.平均心电轴 返回主要内容 下页
结束
1.测量参数
图1为常用测量参数示意图。基本测量参 数包括心率(RR间期),P波时限,PR (PQ)间期,QRS时限,QT(QTc)间 期,平均心电轴等。除特殊要求外,建 议振幅测量单位统一用毫伏(mV)表示; 时间测量单位用毫秒(ms)或者秒(s) 表示。
返回心电图的测量 下页
3.振幅测量
P波振幅测量 PtfV1测量 QRS、ST-T测量 T波振幅测量
P波振幅测量
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以P波起始前的 水平线为准。正向振幅自P波起始水平线 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顶端,负向振幅 自P波起始水平线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 底端。
返回振幅的测量 下页
PtfV1测量
P、TP(或Ta)、QRS、T-T和U
1.P、TP(或Ta)、QRS、ST-T和U分别 表示心电图中的波和波群。
图1
P5
2.P波和PR段:
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心脏激动的起 源为窦房结,最先传导至心房,所以在心电图 的中首先出现的是P波。
图1
P6
2.P波和PR段:
P波形态可以为单向(正向和负向)、双 向。双向P波是指波的描迹线在参考水平 线两侧各有一个转折点,起始转折在水 平线以上称正负(+ -)双向,起始转折 在参考水平线以下称负正(- +)双向。 如果正向P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下, 但无转折,仍应称正向P波;同样,如果 负向P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上,但无 转折,仍应称负向P波。
R峰时间
R峰时间(R peak time)旧称类本位曲折时间 或室壁激动时间,建议采用术语R峰时间更为 确切。正确的测量应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 中最早的QRS起点至特定的导联R波顶端垂直 线的间距。如使用单导联心电图记录,则直接 从各导联QRS起点测量至R峰。如有R′波,则 测量至R′峰,如R波呈切迹,应测量至切迹第 二个峰。一般测量V1、V2与V5、V6导联。图 5为测量各种R峰时间的方法。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
J点偏离参考水平QRS波终 末成份的定义
返回 P13 P14 P15
图2:J点偏离参考水平QRS波终末成份的定义
图2:J点偏离参考水平QRS波终末 成份的定义
a、b显示QRS终末部描迹线虽越过参考 水平线,但未发生转折;c、d显示QRS
终末部描迹线虽再次转折,但未越过参 考水平线;因此均未形成QRS的成份。 QRS各成份的分界由QRS起始部参考水 平延长线与描迹线的交点决定
2.心率的测量:
(1)测量6秒内P波或QRS波群出现的数 目:在长条心电图上,以P波或QRS波群 起始部作为起点,测量至6秒处作为终点, 清点6秒内P波或QRS波群的数目,乘以 10(在纸速为25mm/s时,15厘米为6秒 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
返回心电图的测量 下页
2.心率的测量:
(2)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若干个P-P或RR间期(一般要求至少测量5个或5个以上), 计算其平均值,代表一个心脏激动周期的时间 (单位:秒),长条心电图上,以P波或QRS 波群起始部作为起点,测量至6秒处作为终点, 清点6秒内P波或QRS波群的数目,乘以10(在 纸速为25mm/s时,15厘米为6秒钟),即为每 分种的心率。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以P波起 始前的水平线为准。正向振幅自P波起始水平 线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顶端,负向振幅自P 波起始水平线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底端。
返回时间测量 下一页
QRS时限:
正确的测量应在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 中进行,以12导联中最早的QRS起点至 最晚的QRS终点的间距作为QRS波时限。 如使用3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应采用上 面提及的类似正交体系的组合导联进行 测量。如使用单导联心电图记录,应选 择12导联中QRS最宽的导联进行测量。
返回振幅的测量 下页
QRS、ST-T测量:
ST段偏移测量点:ST段偏移测量点目前尚无统 一标准。ST段呈水平型下移时,测量ST段水平 部与QRS起始部的垂直距离。ST段呈非水平型 下移时,ST段偏移在J点后60ms或80ms处测量。 建议在报告ST段测量结果时,应说明ST段测量 点及ST段移位类型(水平型、下斜型、上斜 型)。测量应在QRS起始部与ST描迹线同一缘 (上缘或下缘)之间进行。
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之一 —认识ECG
江油市二医院心内科 2012.10.08
主要内容
一.心电图成份的组成: 二.心电图的测量
结束
一.心电图成份的组成:
心电图由一系列相同的波群构成,一个 典型的心电图包括以下成分(图1)
返回P5 P6 P8 P9
P11
图1
图1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注:a=振幅、d=时限,此处QRS起始部位为QRS 波群、J点、ST段和T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
前序
注:I和K分别为特 定导联QRS波群前 及后的等电位段。 注意:测量特定导 联的Q、R、S波时 限应排除等电位段
图4 多导同步心电图P、PR、QRS、QT时限以及 特定导联Q、R、S时限的测量方法
返回时间测量 下一页
P波时限:
波时限在不同导联可有不同,推荐采用多导联 同步心电图仪测量较为准确。应从12导联联同 步心电图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P 波终点。鉴于绝大多数情况下,额面P环向量 投影与肢导电轴平行,可采用同步记录的肢导 中最早的P波起点至最晚的P波终点的间距作为 P波时限。如采用单导联心电图仪,应选择12 导联中最宽的P波作为P波时限。
图1
P9
4.QRS波:
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电位变化。QRS波群 可由一个或多个成份组成。确定QRS波 成份时,应以QRS波起始部作为参考水 平线。第一个在参考水平线以上的QRS 波成份称为R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称为 Q波;
4.QRS波:
S波是继R波之后第一个向下的波;R′波 是继S波之后向上的波;如R′波后有发生 一个向下的波称为S′波;依次类推R″、 S″波等。如QRS波只有向下的波,则称 为QS波。QRS波结束点称为J点或“ST连 接点”。当J点偏离参考水平线时,QRS 波终末成份的定义见图1。 P11
PtfV1表示V1导联的P波终末电势,是指 V1导联P波后部负向波的宽度(s)和深 度(mm)的乘积。测量时,自P波起始 水平线下缘作水平延长线与P波下降支相 交,此交点与P波终点之间的水平间距为 P的负向波的宽度,水平线与负向波底端 的垂直距离为波的深度,见图3a。
返回振幅的测量 下页
PtfV1测量
返回振幅的测量 下页
T波振幅测量
T波振幅测量 除应以QRS起始部作为参 考水平外,其测量方法与P波相同。
返回心电图的测量 下页
4.时间测量
前序 P波时限: PR(PQ)间期 QRS时限 QT间期: R峰时间
返回心电图的测量
下页
前序
使用多导同步心电图仪记录可以发现, 由于某些导联QRS波前或后有等电位段 的存在,测量某一导联最宽的QRS时间 并不能精确地反映真实的心室除极时间, 如图4所示。鉴于近年多导(特别是12导) 同步心电图仪逐步应用,现对各波、段 时间测量作如下定义:
1.测量参数
由于受呼吸、干扰等因素影响,各心动 周期的心电波形存在某些差异,应选择 心电图记录中最具代表性的心搏,通常 选择基线平稳,干扰最小的P-QRS-T波测 量。如果多导同步心电图仪能同时描记 出各导联平均后的心搏,建议在这个平 均后的心搏上测量。一般情况下,不使 用滤波装置,以避免引起心电波形失真。
2.P波和PR段:
Biblioteka Baidu
PR段是继P波之后,心脏沿心房肌(结间 束)、经房室交界区下传至心室,产生 PR段。由于激动经过这段传导组织时所 产生的电位影响影响极为微弱,在体表 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段平直的线。
图1
P8
3.TP(或Ta)波:
代表心房复极。位于PR段(P波结束至 QRS波开始),并延伸至QRS波中。通 常TP(Ta)波不易观察到。房内阻滞或 心房梗塞时,TP(Ta)波可变得明显。
QRS、ST-T测量
测量QRS波群、J点、ST段、T波和U波振 幅统一采用QRS起始部水平线作为参考 水平。如果QRS起始部为一斜段(例如 受心房复极影响,预激综合征等情况), 应以QRS波起点作为测量参考点。
返回振幅的测量 下页
QRS、ST-T测量:
向上的QRS波成份(R、R′等)自QRS起始 部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顶端,向下的 波(Q、S等)自QRS起始部下缘垂直地 测量到波的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