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护理
血浆置换的护理相关知识PPT课件

03
术中操作规范与技巧
无菌操作原则遵守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手术环 境、器械和医护人员双手的无菌状态 。
对手术区域进行充分消毒,确保无菌 环境。
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口罩和帽子 ,确保操作过程中不污染血液和置换 液。
穿刺技巧和止血方法掌握
。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升护理水平
未来可开展更多关于血浆置换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探索 ,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血浆制品的不断更新,血 浆置换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能、新知识,提高专 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个性 化的护理服务。
了倾听患者的担忧、恐惧和期望,给予 充分的理解和关心。
提供信息支持
向患者详细解释血浆置换的过程、目的和 预期效果,消除其疑虑。
情感支持
通过鼓励、安慰和陪伴等方式,给予患者 情感上的支持,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针对不同情绪状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焦虑情绪
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 松弛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
。
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护 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穿刺部位护理和并发症观察
01 7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 污染,防止感染。
7
02
7
穿刺后应压迫止血,避免局部
出血或血肿形成。
7
03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 、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04
留意患者有无发热、寒战、过 敏反应等并发症表现,及时报 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 开始血浆置换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生 命体征及机器运行情况。
血浆置换的护理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 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02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信息收集与评估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职业等。
病史收集
既往病史、家族史、用药史等。
身体状况评估
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术前准备事项及注意事项
术前饮食
术前用药
术前沐浴更衣
术前心理准备
术前应禁食4-6小时,避 免饱腹或饥饿状态。
根据医嘱使用术前用药 ,如抗生素、抗过敏药
物等。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 染。
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及 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紧
张情绪。
患者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01
02
03
04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进 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
预冲管路
使用生理盐水预冲管路, 以排除管路中的空气。
置换液的配置与输注方法
置换液配置
根据医嘱配置置换液,确 保成分准确、无菌。
输注方法
通过血浆置换机控制输注 速度,保持稳定输注,避 免过快或过慢。
观察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 现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 ,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医 生。
术中观察与记录要求
发热反应
由于血浆中可能含有致热源物质,导致发热反应。应给予物理降温, 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过敏反应
对血浆或血浆成分过敏的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血浆置 换,给予抗过敏治疗。
感染
由于血浆置换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血浆和置换液,可能增加感染风 险。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置换液的质量。
血浆置换患者的护理

饮食调整: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计划保证营养 均衡。
运动锻炼:在医 生的指导下进行 适当的运动锻炼 增强体质提高免 疫力。
心理护理:关注 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树 立信心。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以适应患者的恢复情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康复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效果。 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康复效果。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 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治疗 信心。
日常护理:注意个人卫生保 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
并发症的预防:定期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和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浆置换设备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
复。
患者应避免摄 入过多的盐分 以免加重肾脏 负担同时要控 制水分的摄入
量。
患者应保持适 量的脂肪摄入 以提供足够的 能量和必需脂 肪酸但要避免 摄入高脂肪食
物。
患者应多食用 富含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食物 以补充身体所 需的营养素促 进疾病的康复。
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 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康复 需求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 依据。
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促进患者康复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建立信任关系:与 患者建立良好的信 任关系增强患者的 安全感。
倾听与沟通:耐心 倾听患者的诉求积 极与患者沟通了解 其心理状态。
健康教育:向患者 介绍血浆置换的相 关知识提高其对治 疗的认识减少恐惧 和焦虑。
心理疏导:根据患 者的心理状况给予 适当的心理疏导缓 解其紧张情绪。
血浆置换与护理 (1)优选全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增多症
ABO血型不相容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 代谢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药物过量或中毒
巴贝西虫病
植烷酸贮积病(Refsum's病)
凝血因子抑制物
脓毒症
皮肤T淋巴细胞瘤(蕈样真菌)
甲状腺毒症
红细胞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经过血泵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 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致病性 血浆,将细胞成分和新鲜血浆 输回人体的过程。主要清除血 液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副 蛋白、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等。
血浆置换发展史
1914年Abel首次提出“血浆分离(plasmapheresis)” 1960年出现离心分离器 1975年Lockwood等首次应用离心分离技术成功治疗
20%,操作前使用地塞米松5mg (2)低血压 与血容量不足有关,常见于离心式分离
血浆置换的护理要点
血浆置换前护理 血浆置换中护理 血浆置换后护理
血浆置换前护理
三查七对
患者姓名、手镯、住院号、血型、血浆 类型及有效期、血浆置换医嘱、用药 抽血检查等
血管通路建立 CRRT自检 管路与滤器预冲,正确连接后置换 心理护理与宣教
血浆置换中护理
准确设定治疗参数,按医嘱准确使用药物 生命体征监测,每小时记录液体出入量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血浆置换并发症的的发
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密切观察CRRT机运行情况,如血流量、TMP
静脉压、空气、漏血等异常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避免使用促凝血的药物、贵重药物在治疗后使用
血浆置换与护理
.
主要内容
血浆置换定义和组成 血浆置换适应症与常见并发症 血浆置换的护理操作要点 血浆置换护理要点
血浆置换的护理相关知识.pptx

并发症
• 出血倾向 • 感染 • 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 • 低血钾 • 血行传播病毒感染 • 枸橼酸所致并发症 • 药物同时被清除
出血倾向
血浆置换过程中血小板破坏、抗凝药物过量、或大量使用 白蛋白置换液置换血浆导致凝血因子缺乏
意义
1.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 2.清除体内中小分子的代谢毒素,还清除了蛋白、免疫复合物 等大分子致病物质 3.补充体内缺乏的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较好的替代 了肝脏的某些功能
概叙
血浆置换包含 A: 单重血浆置换 B: 双重血浆置换
单重血浆置换
利用离心或膜分离技术分离并丢弃体内含有高浓度 致病因子的血浆,同时补充同等体积的新鲜冰冻血浆或 新鲜冰冻血浆加少量白蛋白溶液
预防和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措施为在开始治疗后15~20分钟静脉注射10%葡萄 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注射时间超过15分钟),每1小时可重复1次
药物同时被清除
常规血液透析技术对蛋白质结合率高的药物影响甚少。但血浆 置换理论上能够降低血药浓度,如环磷酰胺、泼尼松、地高辛及万 古霉素等
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须监测血药浓度,并作相应的剂量调整
对于高危患者及短期内多次、大量置换者,必须补充适量 新鲜血浆
感染
重症感染在大量使用白蛋白置换液进行血浆置换时,导致体内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份缺乏。
高危患者可适量补充新鲜血浆或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
过敏和变态反应系大量输入异体血浆所致,表现为皮疹、皮 肤瘙痒、畏寒、高热,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血浆置换的护理

04
术后护理与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与记录
01
02
03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指标。
记录生命体征
定期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 取相应措施。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出现异常症状或体征 ,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 处理。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随访计划
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患者教育与家属沟通
患者教育内容与方法
血浆置换的基本知识
向患者介绍血浆置换的原理、适应症 、操作过程等,以消除患者对治疗的 恐惧和疑虑。
术前准备
术后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术后如何正确活动、饮食、 休息,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血浆置换的护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术前准备与评估 • 术中护理与操作规范 • 术后护理与观察 • 患者教育与家属沟通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血浆置换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血浆置换是一种通过分离和去除血液中的有害成分,同时补充正常血浆或替代 品,以改善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法。
重要性
血浆置换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如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疾病 、肝衰竭等。通过及时有效的血浆置换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 质量。
展望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索新的护理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 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与同行们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血浆置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血液透析中心单重血浆置换的护理常规

血液透析中心单重血浆置换的护理常规血浆置换(p1asmaexchange,PE)是指在体外用血浆分离器或离心方法,将患者的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弃掉含有致病因子的血浆,同时补充等量置换液,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单重血浆置换:是用血浆分离器一次性分离血细胞和血浆,将分离出来的血浆成分全部除去,再置换与除去量相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或白蛋白溶液。
本方法可排除含有致病物质的全部血浆成分,而且使用新鲜冰冻血浆,能为患者补充凝血因子。
该方法必须选用新鲜血浆和/或白蛋白,费用较高,且有肝炎病毒或HIV感染的潜在风险。
一、护理评估1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相关检查结果及患者的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血管通路的相关情况。
3.评估检查设备的情况。
二、常见护理问题1有过敏和变态反应的风险与输注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含有各种凝血因子、补体、白蛋白或大量输入异体血浆有关。
2.有感染的风险与大量使用白蛋白置换液,导致体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缺乏有关。
使用新鲜血浆时,有肝炎病毒或H1V感染的潜在风险。
3.低血压与置换液补充量不足、血管活性药物清除或过敏反应有关。
4.其他有低钙血症、出血、溶血等的风险。
三、护理措施1向首次治疗的患者说明治疗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并签署治疗同意书。
2.按照医嘱正确配置置换液,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正确操作机器设备、管路及血浆分离器的安装和预冲。
4,血流速度为80-150m1∕min,血浆分离速度为20〜30m1∕min,补充血浆的速度同血浆分离速度,输注血浆要双人核对、双人签名。
血浆袋与病房护士交接,24小时后交输血科统一处理。
5.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发现并发症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6.密切观察机器运行情况,熟练处理报警,做好护理记录。
四、健康指导1治疗的前一天或当天嘱咐患者进食少量清淡饮食,不可食用油腻的食物,以免血清中脂肪过多。
2,保持良好的情绪,放松身体,克服消极心情。
血浆置换护理范文

血浆置换护理范文血浆置换是一种通过将患者血液中的异常物质和毒素置换为新鲜血浆的治疗方法。
它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重症感染等。
在进行血浆置换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并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
在进行血浆置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史、病情和治疗计划进行评估。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护理计划和预测患者反应至关重要。
在评估时,护理人员需要检查患者的血液参数、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以确定治疗的适宜性和安全性。
血浆置换通常通过静脉途径进行。
在治疗开始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进行血液输入和输出的评估。
这包括监测患者的体温、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尿量和颜色变化,以评估肾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速度和置换量。
血浆置换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
患者可能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如低血压、感染和出血。
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指标,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变。
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立即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及时补液、提醒患者平卧、调整过滤速度等。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血浆置换是一种疗程较长且复杂的治疗方法,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困惑和恐惧。
护理人员需要倾听患者的顾虑和问题,并提供积极的回应和支持。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教育患者和家属有关血浆置换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总之,血浆置换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在进行血浆置换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并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护理,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将得到最大的发挥,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血浆置换的护理范文

血浆置换的护理范文血浆置换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多种病症,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毒、严重感染等。
护理人员在血浆置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
以下是血浆置换的护理内容,供参考。
1.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过敏史、血型、血凝指标等。
检查血浆置换设备是否完好,准备好所需的血浆和置换液。
2.设备准备:护理人员需要检查血浆置换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滤器、输液管、输液泵等。
确保设备的接插件连接正确,无气泡。
3.患者位置:血浆置换一般需要患者保持卧位,保持适当的舒适姿势。
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4.穿刺部位的护理:血浆置换需要给患者进行静脉穿刺,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如股静脉、颈内静脉等。
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使用无菌手套、面罩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5.输液和抽液监测:护理人员需要设定合适的输液速度和抽液速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进行调整。
定期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6.过滤液和血浆输注: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检查过滤器和输液管是否有堵塞,确保血浆和过滤液流畅。
定期更换过滤器,避免感染和血小板破坏等并发症。
7.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血浆置换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低血压、感染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置换,并给予抗过敏药物。
8.术后护理:血浆置换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包括嘱咐患者保持适当的休息,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排尿情况,注意饮食和水分摄入,防止感染和血小板破坏等并发症。
总结:血浆置换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疗效有较大的影响。
护理人员在血浆置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通过合理的护理操作和仔细的健康宣教,可以提高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血浆置换的护理

导管护理
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弯曲、折叠 和受压,防止血栓形成和感染。
出血观察
密切观察手术部位及全身出血情 况,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
及时调整抗凝剂用量。
饮食护理
01
02
03
04
术后禁食
术后需禁食2-4小时,以避免 呕吐和误吸。
流质饮食
术后2-3天可进食流质饮食, 如米汤、牛奶等,以促进胃肠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饮食、锻炼、随 访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保持健康状态。
05 血浆置换的护理实践案例 分享
案例一
总结词
血浆置换治疗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有显著 效果,但需注意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
VS
详细描述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血浆置换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 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是否有过敏 反应、低血压等并发症出现。同时,心理 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帮助患者建立 信心,缓解焦虑和压力。
解答疑问
02
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帮助他们了解治疗过程和预期
效果。
提供心理支持
03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治疗,并强调血浆置
换治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术前准备
确认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开始血浆置换治疗前,确认患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确保治 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完成相关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和确定治疗方案。
目的
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免疫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以 及清除体内过多的代谢废物和有 害物质,如药物或毒物。
历史与发展
血浆置换患者的护理

血浆置换患者的护理血浆置换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于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来说,专业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一份关于血浆置换患者护理的指导。
1.术前准备在血浆置换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向其解释治疗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同时,护士要收集患者的详细病史,包括过敏史、药物使用史等,并进行相关检查和试验。
此外,术前还需要对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等进行测量。
2.静脉通路建立血浆置换需要建立静脉通路,通常选择双腔导管或中心静脉通路。
护士在操作前需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过敏史,并确保操作无菌技术,减少感染风险。
3.监测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血浆置换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护士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协助医生进行操作血浆置换通常由医生操作,但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准备所需设备和材料,确保操作平稳进行。
护士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5.管路护理血浆置换涉及到大量的管路使用,护士需要定期进行清洗、更换和护理,以降低感染风险。
护士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确保所有操作符合规范要求,并保持管路通畅和干燥。
6.疼痛管理血浆置换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疼痛评估,并及时采用合适的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体位转换等。
7.情绪支持血浆置换是一种疗程相对长且繁琐的治疗过程,患者可能对其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问题。
护士应积极与患者交流,提供情绪支持,减轻患者的不安心理,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
8.饮食和营养指导9.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血浆置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过敏反应、出血等。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减少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血浆置换护理常规

血浆置换护理常规1、血浆置换前的护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了解置换当天患者血象及生命体征情况。
(3)详细询问有无输血过敏史,签知情同意书,交代注意事项。
(4)检查患者血管情况,必要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5)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血浆置换术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顾虑,使其配合治疗。
(6)指导患者穿宽松、舒适上衣,排空大、小便。
2、血浆置换中的护理(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2)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有无输血过敏反应。
②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痛感、肿胀,防止穿刺针头移位和脱出。
③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口唇麻干、手足抽搐、心,慌等不适。
其原因为枸椽酸钠的应用,减低了血清钙离子水平,可遵医嘱口服钙剂或静脉补充钙剂。
④及时处理纠正采集过程中机器出现的报警,必要时与工程师联系。
⑤血浆置换时间要持续1〜2个小时,期间患者可吃饭、喝水,必要时协助患者床上、床边排便。
⑥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做好心理疏导。
3、血浆置换后的护理(1)血浆置换完毕后,穿刺部位以无菌棉球按压10分钟以上,再用创可贴保护伤口。
患者须静卧半小时,继续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如有不适及时告知,给予对症处理。
(2)治疗结束后做好记录。
4.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1)枸椽酸钠中毒:抗凝剂枸椽酸钠进入体内,与血中钙离子结合引起血钙降低,出现口唇发麻、手足抽搐、心动过速,如出现上述情况,应遵医嘱及时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缓解症状。
(2)头晕、恶心:其原因多为紧张过度、饥饿、低血糖、体质虚弱或置换速度过快。
应减慢速度,去枕平卧;给予解释消除其紧张心理。
(3)皮疹:输入血浆可能出现皮肤的过敏反应,遵医嘱给予抗过敏处理。
(4)血肿:提高穿刺成功率,拔针后穿刺处局部大面积按压10分钟以上,出现血肿可局部冷敷。
血浆置换与护理

吸附式分离法
利用吸附剂将血液中的有 害物质吸附并去除,达到 净化血液的目的。
血浆置换液的制备与使用
新鲜冷冻血浆
将采集到的全血中的血浆分离出 来,经过冷冻处理后制成血浆产
品,可用于血浆置换。
血浆制品
将血浆经过进一步加工处理,如病 毒灭活、过滤等,制成更加安全、 有效的血浆产品,用于血浆置换。
人工血浆
适应症和禁忌症
01
02
03
适应症
血浆置换主要用于治疗以 下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 湿性关节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神经肌肉 病等;
适应症和禁忌症
肝衰竭
如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等;
其他疾病
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等。
禁忌症
血浆置换的禁忌症包括
适应症和禁忌症
01
02
严重心、肺、肾等功能不全;
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
03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04
恶性肿瘤晚期等。
02
血浆置换技术
血浆分离技术
离心分离法
通过高速离心机将血液中 的血浆和细胞成分分离, 收集血浆并进一步分离出 血浆中的有用成分。
膜式分离法
利用半透膜将血液中的血 浆成分分离出来,同时保 留住大部分细胞成分。
科研与临床实践
科研和临床实践的结合可以推动血浆置换护理的发展。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提高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而临床医生则可以通过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06
相关文献回顾与展望
经典文献回顾
1 2
血浆置换的起源与历史
血浆置换最初于20世纪初作为血液透析的一种改 进技术出现,旨在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 的水分。
血浆置换技术及护理.pptx

第41页/共51页
6.血行传播病毒感染 主要与输入血浆有关,患者有
感染肝炎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 的潜在危险。
第42页/共51页
操作流程
1、评估 2、准备(物品、机器、血管通路) 3、上机 4、并发症处理 5、下机
第43页/共51页
第35页/共51页
并 发 症:
1.出血倾向 2.感染 3.过敏和变态反应 4.低血钾 5.溶血 6.血行传播病毒感染
第36页/共51页
1.出 血 倾 向
白蛋白置换液消耗凝血因子,置换1 个血浆量后,凝血时间延长30%,而部分 凝血时间延长1倍。
这些改变通常在置换后4小时恢复正常, 但是短期内多次置换,往往加重凝血机制 的减退。
Blood Pump
Substitute Liqiid Pa
Plasma Pump
Drain Pump
Anticoagulant
Pf
Plasma Separator
Pv
P2nd
Plasma Fractionator
第12页/共51页
Waste Liquid
第13页/共51页
• (1)离心式血浆分离法
2024/10/9
14
第15页/共51页
技术要求
血浆分离技术
膜式与离心式血浆分离技术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膜式 无细胞丢失
血流量>50ml/min
无需枸橼酸抗凝
需更大的静脉通路(如深静脉留置导管)
适合多串联膜分离技术 清除效果受滤过系数影响
离心式 清除效果彻底
丢失细胞
可进行细胞分离
血浆置换的护理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中毒、 严重感染等。
禁忌症
严重出血倾向、严重电解质紊乱、严 重心肺功能不全等。
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建立血管通路、预冲管路及血浆分离器、开始治疗、监测及记录治疗过程。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监测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
02
术前护理
协同治疗
与患者的主治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协同治疗,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和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并处理。
05
特殊情况护理
儿童患者的护理
心理护理
关注儿童的情绪状态,提供安全 感,减少恐惧和焦虑。
疼痛管理
根据儿童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 的疼痛缓解措施,如使用玩具、
音乐或游戏分散注意力。
营养与液体补充
根据儿童的需求,提供适当的营 养和液体补充,确保充足的能量
和水分。
老年患者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 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血浆置换过程的管理
确保管路通畅
在置换过程中,应保持管路通畅,避免管路堵塞或脱落,确 保置换过程顺利进行。
控制置换速度和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情况,合理控制血浆置换的速度和量 ,避免造成不良反应。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过敏反应
在置换前应对患者进行过敏试验,并 备好抗过敏药物,以预防过敏反应的 • 术前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 特殊情况护理
01
血浆置换的基本知识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血浆置换是一种通过去除患者体 内含有有害物质的血浆,并补充 正常血浆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
不仅清除体内中、小分子的代谢毒素, 还清除了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 致病物质。 补充体内所缺乏的白蛋白、凝血因子、 抗体等必需物质。
原理
血浆置换的主要作用在于快速去除特殊的致病物质, 这些物质大致归纳如下: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抗体,如IgG、IgM等
沉积在组织中引起组织损伤的免疫复合物 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 各种副蛋白,如冷球蛋白、游离轻链或重链蛋白 循环毒素,如过量的药物,毒物等
治疗中的护理
消毒隔离 血浆的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 静脉压、跨膜压的动态观察 血流量的控制
关于治疗过程
理想血流量150~200ml/min
血浆分离器垂直放置,动脉端朝下
血流速度与可分离的血浆速度呈正相关 血浆滤出速度≤血流速度的30%,以免增加分 离器凝血风险
下机流程
需要解冻
血浆量的计算
PV=(1-Hct)×(b+CW) 式中Hct:血细胞比容;b:1530(男性)或864(女性); C:41(男性)或47.2(女性);W:体重(kg)。
PV=(1-Hct)×0.0645×体重(kg) PV=35~40ml/kg*体重,血细胞比容正常,PV一般以 35ml/kg体重计算;而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值时,则 为40ml/kg。
晶体液或血浆代用品
白蛋白和血浆的比较
置换液 优点
无肝炎传染危险 价格昂贵 无凝血因子 无免疫球蛋白 肝炎,HIV传染危险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枸橼酸所致低钙血症 可在室温下保存 过敏反应少见 无需ABO血型相配 含凝血因子 含免疫球蛋白
缺点
白蛋白
新鲜冷冻血浆 (FFP)
含补体 含一些有益因子
ABO血型必须相符合
被清除物质半衰期足够长,所以内源性清除途径 远不及血浆置换来得快速;
被清除物质确实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罪魁祸 首,而且传统的药物治疗无效。
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肾脏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代谢性疾病
中毒
毒蘑菇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药物中毒、毒 鼠强中毒、急性重金属中毒(如砷化氢中毒)毒蛇咬 伤中毒以及食物中毒。
白溶液。
双重血浆置换(DFPP)
使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再通过膜孔径 更小的血浆成分分离器,将血浆中相对分子 质量远远大于白蛋白的致病因子丢弃,将含 有大量白蛋白的血浆成分回输至体内。 它可以利用不同孔径的血浆成分分离器来控 制血浆蛋白的除去范围。
双重血浆置换(DFPP)
DFPP能迅速清除患者血浆中的免疫复合 物、抗体、抗原等致病因子,调节免疫 系统,清除封闭性抗体,恢复细胞免疫 功能及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使病情 得到缓解。
去除这些致病因子,可以阻止某些疾病的发生或发展,减轻组织 器官的损害,甚至可以恢复器官功能。
分离方法
离心式血浆分离法
通过体外循环,把血液引到特制的离心槽内,在离心力 的作用 下,血液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因比重不同而沉积在不同的层 面,因此而分离出血浆
膜式血浆分离
关键部件是血浆分离器,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滤过膜 孔径为 0.2-0.6μm,此孔允许血浆通过,可阻止所有细胞成分,大 多数滤过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00万D,而免疫复合物的分子量 一般为100万D左右
不论毒素是与蛋白质、血脂结合,还是溶解在患者 的血浆中,血浆置换都可以直接将毒素清除,尤其是 与蛋白质、血脂结合的毒素,效果更佳。
肾脏疾病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
急进型肾小球肾炎
难治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系统性小血管炎 重症狼疮性肾炎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
红斑狼疮 结节性多动脉炎 皮肌炎
防手足抽搐
防过敏反应 饮食指导
做好交接班
并发症
出血倾向
白蛋白置换液消耗凝血因子,置换1个血浆量后, 凝血时间延长30%,而部分凝血时间延长1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些改变通常在置换后4小时恢复正常,但是短期 内多次置换,往往加重凝血机制的减退。
感染
多次血浆置换,尤其是采用白蛋白作为置换液时, 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总是存在,而且会持续几周时间, 如果在此阶段同时合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出现白 细胞减少时,感染机会大大提高。
换速度plasma rate)——连接病人上机
关于血浆分离器
瑞典金宝公司(GAMBRO)PF2000N 有效膜面积0.35m2
能承受最大TMP为120mmHg
总蛋白筛选系数≥95% 血浆分离器容量41ml
关于预冲
预冲液至少3000ml(3000+500) 先稀肝素2000ml(3000),后浓肝素1000ml(500) 膜内、膜外分别预冲 盐水冲净肝素水
血浆置换的护理
定义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简称PE,是一种 用来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血液净化疗法。
其基本过程是将患者血液经血泵引出,经过血浆 分离器,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去除致病血浆或 选择性的去除血浆中的某些致病因子,然后将细 胞成分、净化后血浆及所需补充的置换液输回体 内。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血液系统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冷球蛋白血症、高黏滞综合征 (巨球蛋白血症)、血栓性微血管病【血栓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TTP/HUS)】、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白血病、淋 巴瘤、自身免疫性血友病等。
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
重症肌无力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多发性硬化病等。
置换量与疗效
理论上,交换1倍容量的血浆可清除原 血浆的63.2%,交换2倍血浆容量,可清 除原血浆86.5% 交换1倍血浆容量清除率最高,而并发 症较少
适应症
符合下列条件的疾病可以采用血浆置换治疗:
被清除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巨大(>15000),一般的 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液灌流、高通量血液透析不能清 除;
方式
优点
无细胞丢失 无需枸橼酸抗凝
缺点
血流量>50ml/min 需更大的静脉通路(如深静脉留置导管)
膜式
适合多串联膜分离技 清除效果受滤过系数影响 术 清除效果彻底 丢失细胞 枸橼酸所致低血压、低钙血症、心律 紊乱等并发症
离心 式
可进行细胞分离
外周静脉可做血管通 价格昂贵 路
置换液体
是用于替换丢弃血浆的溶液 补充置换液的原则是:
消化系统疾病
重症肝炎
严重肝衰竭
肝性脑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 高胆红素血症等
代谢性疾病
纯合子或半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血浆置换种类
单重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置换(DFPP)
单重血浆置换
利用离心或膜分离技术分离并丢弃体内含有
高浓度致病因子的血浆,同时补充同等体积
的新鲜冰冻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加少量白蛋
操作流程
评估 准备(物品、机器、血管通路)
上机
并发症处理 下机
物品准备
机器 管路
血浆分离器
血浆或白蛋白 血管通路
上机流程
开机——选择模式( TPE)——装管——自检 SCUF
(同CVVH)——预冲——自检结束——设置
参数(总处理血浆量total plasma、血浆置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100~400mg/kg)静脉注射可能 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过敏和变态反应
大量输入异体血浆所致,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 畏寒、高热,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可在血浆输入前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
低血钾
白蛋白溶液中不含钾离子,对有低钾的患者更应 引起注意,每1个血浆量置换后血钾浓度大约可降低 25%。
溶血
查明原因,予以纠正,特别注意所输注血浆的血 型,停止输注可疑血浆;应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 生高血钾等。
血行传播病毒感染
主要与输入血浆有关,患者有感染肝炎病毒和人 免疫缺陷病毒的潜在危险。
谢谢!
血浆交换完毕后,暂停置换液泵——接盐水,直
至管道血浆完全进入血路后——分离患者动脉端
回血100ml/min——回血结束—— endtreatment——yes——next-yes-next-取下 静脉壶下面夹子的管道——Aquarius off—— yes
治疗后的护理
留取血标本送检 防止双腔导管感染及堵塞
a. 等量置换,血浆滤出的速度与置换液输入的速度要大致相同, 尽量避免血容量波动 b. 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即血浆蛋白浓度正常 c.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d. 适当补充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
e. 避免降至临界水平以下
f. 减少病毒污染机会 g. 无毒性,不在体内蓄积
常用置换液体选择
新鲜冷冻血浆(FFP) 白蛋白溶液
历史
放血疗法也许是最古老的血浆置换
1914年,Abel等提出血浆清除法。是把患者血液收集在一个抗凝 袋里,经过自然沉淀,收集血浆弃去,其余部分回输患者体内,
重复几次即可有效地清除致病因子
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离心式血浆分离设备。是利用血液成分 不同的比重将血浆分离出来 1978年,Millward等提出膜式血浆分离法。是利用血液各成分 不同的分子量,通过不同孔径的纤维膜而分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