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
邵 明
摘 要:西方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可以分为五种主要的流派:德国的几何学派、社会物理学派、
累积因果理论、区域的外部效应理论和土地租金及土地利用理论。本文试图回顾历史上和区域经济学有关的经济理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初步分析为什么长期以来空间这个重要的维度始终为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原因。
关键词:空间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位 屠能模型 规模经济
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经济学家们常常假设世界是一个同质的平原(homogeneous plain )。主流经济学在处理有关空间分布的问题时,实际上往往是忽略了经济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没有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区域经济学的几种经典理论试图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进行解释。
一、区域经济学的五种传统
1.德国的几何学派
,他们对“区位理论”的第一反应就是德国几何学派的区位论。德国几何学派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繁盛,他们的代表性观点是一种两维的几何空间问题。几何学派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韦伯(Alf red Weber )为代表的一派,他所说的企业要依赖于一种或多种生产原料,同时服务于一个或多个产品市场,不过原料产地和市场总数不少于三个。其次是中心地理论,其创始者是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 )。他假定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地域面积的同质性假定意味着生产要素随处拥有,居民和与之相应的需求均匀分布。廖什更进一步地认为,市场应该是呈六边形的区域。
韦伯的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多年来都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主要是由于他们假设的需求分布、运输费用与距离的关系等并不符合现实情况。但是,假设当然不可能与现实完全吻合,只要是为了简化问题,并能说明一定的道理,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几何学派不能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真正原因,更可能是因为几何学派的理论更象是几何学,而不象是经济学的理论。它既不象是关于理性行为人的决策问题,也不象是这些行为人的决策如何互相影响然后产生了某种结果的问题。几何学派最典型的例子是企业如何选址以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问题。运输成本最小化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其他有关定价、竞争、市场结构等等,几何学派都没有涉及。换句话说,在定价、竞争、市场结构等大问题给定的条件下,企业还需要考虑很多问题,运输成本最小化只是其中的一个。
中心地理论相比较而言是更为有用的一个分析工具。它确实完整地阐述了单个行为人怎样做出决策,也就是说,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trade off )导致生产者聚集到一起,形成等级不同的城市,为六边形网格状的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但中心地理论也有不够完整的地方,它也没有说明是谁在做决策。廖什描绘的六边形更象是一种理想的模式,而不是市场力量作用的最终结果。克里斯泰勒虽然谈到了市场作用的结果,但没有清楚地阐述市场结构。所以中心地理论似乎是一种关于城市体系的图形分析,而不是用深层次的原因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经济模型。
2.社会物理学派
德国的几何学派的分析方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物理学,即把区位选择的问题看作是在几个分力的作用下的平衡。所以,物理学的思维方法逐渐被经济学采用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地理学家研究了城市的数据后很快发现,这些数据中存在着令人惊讶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对物理学家来说是司空见惯了,但对经济学家来说却很新鲜。例如,齐普夫(Zipf )法则,也叫力量法则(Power Law ),或规模—等级规则。该法则是关于城市的规模和等级之间的关系: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C)2005-2010,版权所有,仅供试用。
N j =k
R b j 其中,N 表示城市j 的人口,R 表示它的等级(以美国为例,纽约是1,洛杉矶是2,芝加哥是3,以此类推),b 是指数,且接近于1。美国经济学家经过实证分析,证明这个公式确实成立。
另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公式就是“引力定理”,即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与他们的人口和距离有关。引力定理也是一个不错的公式,能在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中帮助我们分析很多数据。
50年代的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会在“市场潜力”最大的地方选址。某地的市场潜力指数表示这个地方到市场的接近程度,包括这个地点周围市场的购买力大小和到各个市场的距离。这个公式与引力定理也有相似之处,表明企业在选址时,总是在市场接近度较好的地方。
“社会物理学”方法为区域经济学的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发现了一些实证规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实证基础。有些特别的均衡模型,也可以用社会物理学来研究。但这种方法在构造市场指数时,实际上已经暗含了对市场结构的假设。企业肯定不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否则它们就会在每个市场都建立工厂,同时各个企业的产品也不可能是完全的替代品。所以市场潜力指数隐含着一个垄断竞争的前提假设,但当时人们还并不知道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应该怎样建立模型,所以无法更深入地研究下去。3.累积因果理论市场潜力指数法很容易产生循环的因果关系:企业希望在市场潜力高的地方选址,所以会尽量靠近大的市场。在许多企业聚集的地方,市场就会变得更大。所以我们很自然地就会考虑到,某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或衰落可能是自我增强性的。
这种方法存在着循环论证的问题。企业会在大市场附近聚集,而企业聚集的地方会形成大的市场。这使问题都陷入了循环论证的僵局。假设一个区域高增长所导致的投资增长应位于该区域,该区域的投资将投入研究与开发。R &D 投资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完全由该区域获得,因此只有这一区域的生产率增长。这反过来会促进区域产出增长,并且假设不存在技术传播。按照这种说法,一个区域之所以能快速增长的原因,就因为这个区域高速增长。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4.区域的外部效应理论
厂商集中在某个地点生产可以产生好处,这些好处反过来可以解释为什么厂商会选择聚集。马歇尔在其所著《经济学原理》中对收益递增非常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收益递增具有内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收益递增可以说明外部效应的原理。
马歇尔所说的外部效应与后来学者所说的不同。40-50年代的经济学家已经严格地区分了两种外部性:技术的外部效应(纯粹是溢出效应)和货币的外部性(以市场为媒介)。在一个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货币的外部性没有任何特别的重要性,所以只要考虑技术外溢。马歇尔并没有特别区分技术的外部效应和货币的外部效应。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他这样做是正确的。技术外部性和市场外部性间的严格区别只有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才有意义;通常情况下两者都实际地存在着。
尽管外部效应的理论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一直不受重视。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只能认为集聚的原因是纯粹的技术外溢,但显然这是没有说服力的,也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纯粹的外部性假设好象把这些集聚的影响放进了一个黑箱子,箱子里面到底是怎样作用的我们无法说清。当然,曾有一些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实证分析衡量集聚的影响。但始终没有办法把集聚与经济的微观层面特征联系起来。
5.土地租金和土地利用理论
土地租金和土地利用理论源于冯・屠能的《孤立国》
(Isolated State )一书。屠能设想有一块农业平原,为一个孤立的中心城市提供各种产品。从中心到外围,土地租金呈梯度递减,围绕中心会形成环状的种植不同农作物或使用不同农业技术的地带。靠近中心、租金较高的土地会用来种植运输成本高或单位价值高的农产品;而外围则是土地密集型或运输成本低的农作物。
屠能的理论对区域经济学后来的研究启发很大。例如研究城市地区的内部结构都受到他的影响。屠能模型用简洁的形式包含了许多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均衡的思想:“价值”并不是隐藏起来的一种本质,而是市场作用的自然结果;商品和要素价格的同时决定:市场有能力达到有效率的结果:价格因素对提高效率的重要作用。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C)2005-2010,版权所有,仅供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