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f98f5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d.png)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是至关重要的制度设计。
它们不仅影响着公司内部股东的行为和利益,也对广大投资者的决策和市场的稳定运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股份锁定期。
简单来说,股份锁定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特定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被限制出售或转让。
这一安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在刚刚上市或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等关键时期,股东能够保持稳定,减少短期内大量股份抛售对股价造成的冲击,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在公司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面临股份锁定期的限制。
例如,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公司上市后 3 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这是因为他们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如果他们过早地减持股份,可能会让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失去信心。
对于公司的董监高人员,也有相应的股份锁定期要求。
他们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 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这样的规定有助于防止公司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获取短期利益,损害公司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除了上述常见的锁定期安排,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公司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重大资产重组等,参与的相关方也会被要求设定一定的股份锁定期。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上市公司股份的减持规定。
减持,顾名思义,就是股东减少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为了规范减持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
在减持数量方面,大股东、特定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在任意连续 90 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1%。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在任意连续 90 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2%。
在减持信息披露方面,大股东、董监高应当在减持前 15 个交易日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包括减持的数量、方式、时间区间等。
关于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
![关于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https://img.taocdn.com/s3/m/d92dc81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4.png)
【标题】上市公司股分锁定期相关法规文件文档范本【正文】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上市公司股分锁定期的最新最全的文档模板范本,以供有需要的机构和个人参考使用。
本文档涵盖了上市公司股分锁定期的定义、相关的法律法规、具体的解释和说明,并且对于各种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和情形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解答,旨在匡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有关上市公司股分锁定期的相关知识。
二、股分锁定期的定义及法律法规1.股分锁定期的定义股分锁定期,是指公司发行新股或者增发股票后,为保证公司股价稳定和市场公正公开,限制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特定对象在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转让的制度。
根据《上市公司股分转让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的发行人及其关联方在发行前6个月内不得转让股票,发行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股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人员在发行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股票,12个月后每6个月只能减持不超过1%的股分。
2.股分锁定期相关的法律法规(1)《公司法》《公司法》第159条规定:“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或者增加注册资本时,应当向社会公开辟行。
发行股票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
”(2)《证券法》《证券法》第63条规定:“股票发行人及其关联方,在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在发行前6个月内不得转让股票,在发行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股票。
”(3)《上市公司股分转让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分转让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人及其关联方所持有的股票在发行前6个月内不得转让;发行完成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本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所持有的股票在发行完成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
”(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人在首次公开辟行股票后12个月内,如要转让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应当向所在地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并在公告中明确转让数量、转让方式和用途。
关于上市后股份锁定期的规定
![关于上市后股份锁定期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c53ec7b01f69e314332945b.png)
关于上市后股份锁定期的规定:1、IPO锁定期(1)《公司法》142条,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2)《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8)》5.1.5,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5.1.6 发行人向本所提出其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申请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应当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
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申请并经本所同意,可豁免遵守上述承诺:(一)转让双方存在实际控制关系,或均受同一控制人所控制;(二)因上市公司陷入危机或者面临严重财务困难,受让人提出的挽救公司的重组方案获得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同过和有关部门批准,且受让人承诺继续遵守上述承诺;(三)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3)《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8)》5.1.4 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5.1.5 发行人向本所申请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应当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
但转让双方存在控制关系,或者均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后,经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申请并经本所同意,可豁免遵守前款承诺。
2、发行期间的锁定期(1)《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24条:战略投资者不得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并应当承诺获得本次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12个月,持有期自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25条:询价对象应当承诺获得本次网下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3个月,持有期自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7dc62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a.png)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简介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是指对于上市公司股东持有的股份,规定了其在一定时期内不允许出售或减持的期限和方式。
这一机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引导上市公司股东合理行使股权,防止大股东的股份过快减持导致股价波动过大。
股份锁定期安排股份锁定期是指股东在上市公司股票发行后一定时限内不得转让股份的期限。
根据《上市公司股票发行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股份锁定期一般为3年。
股份锁定期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维护公司股价稳定,防止大股东在上市后短时间内大量减持,造成股价大幅下跌,从而损害市场利益和小股东权益。
股份锁定期的设立能够给予投资者一定的保护,稳定市场信心。
减持规定减持是指股东在股份锁定期内、期满后或其他规定条件满足时,按照相关规定减少其持股比例的行为。
减持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减持方式:股东可以通过大宗交易、竞价交易或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减持。
2. 减持数量限制: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规定,上市公司限制股东在一定时期内的减持数量。
一般情况下,减持数量不得超过一定比例的流通股份,以保护股东利益和市场稳定。
3. 减持时间限制:根据《上市公司股票发行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股东持股满3年后,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减持。
在股份锁定期满后,股东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市场行情合理选择减持时机。
4. 减持披露:减持行为需要经过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和公告披露,以保证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止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操纵。
5. 其他减持限制:除了股份锁定期外,上市公司股东在信息披露期和临时停牌期等也有可能面临减持限制。
影响因素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因素: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经济因素会对股东的减持决策产生影响。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规则汇总(整合了减持新规)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规则汇总(整合了减持新规)](https://img.taocdn.com/s3/m/e68de797cc7931b764ce157e.png)
减持的期限和数量限制
上市前持有股份的股东
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不得转让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不得转让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上市交易之日起36个月不得转让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主板、中小板)
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不得转让
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投资者(主板、中小板)
2017年5月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深交所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就相关人员减持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圳他山咨询以此为出发点,对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规则进行了归纳,以供各位查阅。
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不得转让
发行价格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但不低于90%,或者发行价格低于发行期首日前1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但不低于90%的(创业板)
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不得转让
收购人
收购完成后12个月不得转让
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每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的2%股份
上市公司因欺诈发行或者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相关决定作出之日起至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或者恢复上市前,禁止减持
上市公司因涉嫌欺诈发行罪或者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相关决定作出之日起至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或者恢复上市前,禁止减持
董监高
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
减持达到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2个交易日内予以公告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c3331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f.png)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在我国股市中,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政策,旨在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一、股份锁定期安排的背景和意义股份锁定期安排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上市公司的股东无法将其持有的股份进行出售或转让。
这一制度的设置有以下几个背景和意义:首先,股份锁定期安排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
如果股东在公司股份刚上市时就可以进行抛售,可能引发恶性循环和恶性竞争,破坏市场稳定和投资者信心。
其次,股份锁定期安排有助于减少投机行为。
一些投机者短期内大量购买公司股份,并在稍后以高价抛售,从中获取利润。
这种投机行为不仅对公司经营造成干扰,也可能导致市场的异常波动。
最后,股份锁定期安排有助于稳定公司的治理结构。
在上市初期,公司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股权结构,以便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
股份锁定期能够确保核心股东在公司初期对企业有更长远的投资计划和持续的经营支持。
二、股份锁定期的具体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锁定期的时长:根据不同情况,股份锁定期可以为6个月、1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锁定期要相对较长。
2. 锁定期的执行方式:股份锁定期一般采取依法强制执行的方式,即在股份解禁之前,相应的股份无法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
3. 可解除锁定期的情况:一些情况下,可以解除部分或全部股份的锁定期限,比如股东重大减持计划获得股东大会批准的情况下。
三、减持规定的主要内容减持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在股份锁定期结束后,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定,在合规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减少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我国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具体规定如下:1. 减持计划的制定:股东必须提前制定减持计划,并在股份减持之前向证券监管机构备案。
减持计划要明确股东减持的股份数额和时间安排等重要内容。
2. 减持比例的限制:根据法律法规,减持股份的比例受到限制,一般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一定比例,以及特定时期内的减持比例。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71482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f.png)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股份锁定期是指上市公司在股票上市后,为了稳定市场价格,防止股价大幅波动和内部人员抛售股票,而设置的限制股票转让的期限。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的安排及减持规定。
一、股份锁定期的意义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的设立,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份锁定期可以保持公司股价的稳定。
上市初期,股价易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容易出现过度波动的情况。
股份锁定期的设立可以防止内部人员抛售股票,减少对市场的影响,有利于稳定股价。
对于投资者而言,股份锁定期可以保护其投资利益。
投资者在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时,通常会考虑上市公司内部人员的减持情况。
如果没有股份锁定期或股份锁定期过短,内部人员很可能在股票上市后迅速减持,这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一种不利情况。
二、股份锁定期的安排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的安排,通常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等法规进行规定。
首先,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的起止时间。
一般来说,股份锁定期从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第一日开始,持续一段时间。
具体的锁定期长度可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不得少于规定的最低锁定期。
其次,上市公司内部人员的股份锁定比例。
内部人员包括公司创始人、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等。
根据相关法规,上市公司内部人员所持股份在上市后应进行一定比例的锁定。
一般来说,创始人及高管的锁定比例较高,一般为50%以上;核心技术人员的锁定比例相对较低,一般为30%以上。
最后,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例外情况。
在特定情况下,上市公司可能会申请解除锁定期限。
比如公司发生重大经营调整、高管离职等情况,可以向证监会提交解除锁定期的申请。
但解除锁定期需经过严格审查,保证解除的合法合规性。
三、股份减持规定股份减持是指上市公司内部人员在股份锁定期结束后,按照相关规定减持所持股份。
首先,上市公司内部人员的股份减持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内部人员在减持股份时,需要履行相关报备手续,遵守规定的减持比例和方式。
美股原始股东减持规则
![美股原始股东减持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8283c7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0.png)
美股原始股东减持规则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美股上市后原始股东的减持规则
二、减持规则的具体内容
1.锁定期
2.大宗交易规则
3.减持超过公司总股本 1% 的规定
正文
一、美股上市后原始股东的减持规则
在美股市场上,当一家公司成功上市后,其原始股东在一定时间内是不能立即减持其所持股份的。
根据相关规定,原始股东在上市后需要经过一段锁定期,该锁定期通常为一年。
在此期间,原始股东不得出售其所持有的股份。
二、减持规则的具体内容
1.锁定期
在锁定期内,原始股东不能出售其所持有的股份。
锁定期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司上市后的股价稳定,防止原始股东在上市后立即套现,导致股价波动。
2.大宗交易规则
当原始股东在锁定期满后减持股份时,需要遵守大宗交易规则。
根据相关规定,持股 5% 以上的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任意连续 90 个自然日内减持总数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2%。
3.减持超过公司总股本 1% 的规定
如果原始股东减持股份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1%(含 1%),则需要提前公告减持计划,披露减持的原因、减持的时间、减持的方式以及减持的数量等信息。
这样的规定旨在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便于投资者了解公司股东的减持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综上所述,美股上市后原始股东的减持规则主要包括锁定期、大宗交易规则以及减持超过公司总股本 1% 的规定。
第1页共1页。
减持股票锁定多长时间可以卖
![减持股票锁定多长时间可以卖](https://img.taocdn.com/s3/m/be7bbf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4.png)
减持股票锁定多长时间可以卖
减持股票的锁定期是指股东持有的股票在特定时间内不得交易或转让的期限。
减持股票锁定时间的长短是由发行股票的公司和相关监管部门规定的,以保护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在中国A股市场中,减持股票的锁定期通常为6个月至12个月不等,具体的锁定时间可以依据不同情况而有所调整。
这些情况包括股票发行方式、股票市值规模、相关政策变动等等。
首先,对于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方式上市的公司,股东的股份通常会面临一个6个月的锁定期。
这是为了防止股东在上市后不久立即减持股票来损害市场稳定。
在这个锁定期内,股东不能出售或转让自己持有的股票。
其次,对于公司其他股票增发或股份配售的情况,锁定期的长度可能会有所调整。
通常,这种情况下的锁定期为12个月,以确保股东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减持股份。
此外,对于创业板等特定市场,减持股票的锁定期也可能有所不同。
在这些市场上市的公司,锁定期可能更长,以保证市场的稳定和机构投资者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减持股票的锁定期只是限制了股东在特定时间内的交易行为,而并不会对其股权产生实质上的限制。
股东依然可以获得公司的分红、行使股权等权益。
总而言之,减持股票的锁定期是为了保护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具体的时间长短依据公司发行方式、市场规模以及监管政策等因素而定。
股东需要在锁定期过后,才能自由地卖出股票。
上交所关于主板公司股份增持减持规则
![上交所关于主板公司股份增持减持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e3f28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4.png)
上交所关于主板公司股份增持减持规则摘要:1.主板公司股份锁定期的相关法律法规2.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东增持股份操作3.公告减持计划期满未减持公司股份的影响4.沃伦·巴菲特增持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股份的案例正文:一、主板公司股份锁定期的相关法律法规本文主要讲解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股东股份锁定期的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规定,股份锁定期将上市公司股东性质分拆为以下几类:控股股东持股5% 以上非董监高股东、董监高股东持股5% 以下非董监高股东、IPO 前股东、再融资非公开发行股东、创业投资基金股东。
对于发行人没有或难以认定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为确保发行人股权结构稳定、正常生产经营不因发行人控制权发生变化而受到影响,审核实践中,要求发行人的股东按持股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承诺。
二、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东增持股份操作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东增持股份操作主要包括爬行增持、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等。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以下简称董监高股东)与持股5% 以上股东(以下简称大股东)因参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知悉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其股份变动历来被监管部门重点监管。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董监高股东、大股东违规减持上市公司股份行为一直严密监管,处罚了多起股东违规减持行为。
三、公告减持计划期满未减持公司股份的影响公告减持计划期满未减持公司股份,比公告增持计划期满未增持公司股份相比较,同样是信用问题,但对支持股价上涨利好。
四、沃伦·巴菲特增持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股份的案例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本月第三次购买美国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的股份,使其在该公司的股份增至23.6%。
此次收购之前,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在3 月初进行了三次价值3.5 亿美元的股票购买。
巴菲特的增持行为表明对其对该公司前景的看好,对公司股价产生了积极影响。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43e4d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5.png)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股市的繁荣,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逐渐呈现多元化。
为了保护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相关部门对上市公司股份的锁定期和减持规定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和规定。
本文将就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展开探讨。
一、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1. 定义与目的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是指股东在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一段规定的时间内,不得转让股份的期限。
其目的在于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股东的行为,防止恶意炒作和股权转移对市场的不良影响。
2. 锁定期的设置一般来说,股份的锁定期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情况和类型而有所不同。
上市公司可以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规定股份的锁定期,通常为6个月至3年不等。
在这个期限内,股东不得进行股票的转让和质押等交易。
3. 锁定期的例外情况尽管股份锁定期严格限制了股东的权益,但是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
例如,如果公司需要进行资产重组、股权变动或者股东经过认定符合相关规定而申请减持,可以在股东之间协商的情况下提前解除锁定期。
二、减持规定1. 减持的概念减持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在锁定期结束后,按照一定方式和规定减少其持有的股份。
减持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流通股份的市场供给,促进市场活跃,增加公司的流动性。
2. 减持的方式减持通常有两种方式: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
集中竞价交易是指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的减持,其减持数量不超过其持有股份总数的20%。
大宗交易则是指股东与特定投资者进行协商和交易,减持数量超过20%。
3. 减持规定的限制为了保证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减持规定也增加了一些限制。
例如,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必须在减持前提前30个自然日向公司董事会报备。
另外,在减持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过大的冲击,否则可能会被证券监督管理部门追责。
三、股份锁定期和减持规定的意义股份锁定期和减持规定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股份锁定期能够有效遏制短线交易和恶意炒作,保护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f406e2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5.png)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1、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定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和减持规定,以保障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促进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2、股份锁定期安排2.1 锁定期概述2.1.1 定义:股份锁定期是指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后,股东需在一定期限内禁止转让其持有的股份。
2.1.2 目的:锁定期的设立旨在稳定上市公司股价,防止股价波动过大,维护市场秩序。
2.2 锁定期安排的主体2.2.1 股东:上市公司的股东应遵守股份锁定期安排。
2.2.2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应明确股东的锁定期,落实锁定期政策。
2.3 锁定期的界定2.3.1 锁定期的起始时间:锁定期应自上市公司股份发行完成之日起计算。
2.3.2 锁定期的长度:锁定期的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常为一年,可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时长。
2.4 锁定期的例外情况2.4.1 公司重大变动:若上市公司发生重大变动(如股权变更、重组等),可以提前解除股份锁定期。
2.4.2 法律法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可以解除股份锁定期。
2.5 锁定期违规处罚措施2.5.1 违规行为:股东违反股份锁定期规定,擅自转让股份。
2.5.2 处罚措施:对于违规股东,可以采取罚款、取消优先购买权等措施进行处罚。
3、减持规定3.1 减持概述3.1.1 定义:减持是指股东在股份锁定期结束后,按照相关规定合法减持其持有的股份。
3.1.2 目的:减持的目的是鼓励股东实现个人财务规划,提高股东的流动性。
3.2 减持限制3.2.1 减持比例:减持股东应按照一定比例逐年减持,具体比例应根据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市场情况确定。
3.2.2 减持方式:减持股东可选择公开竞价、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减持。
3.3 减持申报和审批3.3.1 减持申报:减持股东应在减持前向上市公司申报减持计划,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申报。
3.3.2 减持审批:上市公司应审核减持申报材料,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批。
关于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
![关于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https://img.taocdn.com/s3/m/70d3800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1.png)
关于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关于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1:引言在上市公司股份发行过程中,为了维护市场秩序、稳定股价,并保护投资者利益,在一定时期内对大股东、关联方和内部人士的股份进行锁定,即股份锁定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的定义、相关规定以及影响等内容。
2:股份锁定期的定义股份锁定期是指股东在公司上市后,一段时间内不得转让其持有的股份的限制期限。
该期限的设立是为了防止上市后大股东、关联方等抛售股份,导致股价波动过大,损害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
3:股份锁定期的相关规定3.1 法律法规根据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在发行股份前,应向监管机构提交股份锁定方案,并在股份发行文件中进行披露。
股份锁定期一般为一定的时间段,通常为6个月、1年或更长。
3.2 上市公司规定不同的证券交易所对股份锁定期有不同的规定,股份锁定期一般由公司章程或上市规则等规定。
根据交易所的规定,大股东和股份持有人需要在股份解禁前保持股份不动产,不得转让。
3.3 股份锁定方案上市公司应该根据法律法规和交易所规定制定股份锁定方案,明确股份锁定的时间、范围和对象等。
股份锁定期的计算一般从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计算。
4:股份锁定期的影响4.1 市场稳定股份锁定期的设立可以有效维护市场的稳定。
通过股份锁定期的限制,可以避免因大股东减持或抛售股份而导致的股价剧烈波动。
4.2 投资者保护股份锁定期的设立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锁定期内,大股东和内部人士不能进行股份转让,避免了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等行为,保护了广大小股东的利益。
4.3 公司治理股份锁定期的设立有助于规范公司治理。
大股东和内部人士在锁定期内不得变动股份,有利于保持公司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附件:1:公司章程2:股份锁定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上市公司:指经过证券交易所审核并上市流通的公司。
2:股份锁定期:指上市公司股份发行后,大股东、关联方和内部人士不得转让股份的限制期限。
上市公司减持的规则
![上市公司减持的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ea5d9c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9.png)
上市公司减持的规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减持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为了规范减持行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减持规则,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减持的规则,并分析其对市场的影响。
一、减持的定义和目的上市公司减持,指的是大股东或其他股东减少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行为。
减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投资回报或满足特定的资金需求。
二、减持的限制和规定我国针对上市公司减持制定了一系列的限制和规定,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
具体规定如下:1.减持限售期:上市公司股东自获得股份起,需满足一定的持股期限,才能进行减持。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限售期为6个月至12个月。
2.减持方式:上市公司股东可以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减持。
减持过程需符合市场交易规则,并按照相关制度进行申报和交易。
3.减持比例限制:我国规定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比例不得超过其所持股份的一定比例。
具体比例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5%。
4.信息披露:上市公司股东在减持过程中需要及时、真实、完整地披露相关信息,以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
披露内容包括减持的原因、方式、时间等。
5.市场稳定措施:为维护市场的稳定,我国规定,当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时,需进行临时停牌。
停牌期间,上市公司需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
三、减持规则对市场的影响上市公司减持规则的实施,对市场有着积极的影响。
减持规则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通过规定减持的限制和要求,投资者可以更加了解上市公司股东的动向,从而作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减少投资风险。
减持规则维护了市场的稳定。
减持行为可能引发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通过减持规则的限制和要求,可以避免减持行为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维护市场的稳定。
减持规则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减持规则的实施,使上市公司股东在减持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减持的规则
![上市公司减持的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7c88f2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9.png)
上市公司减持的规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成为了投资者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
而作为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者,一部分股东可能会选择减持自己手中的股票,以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
然而,在减持股票过程中,股东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以确保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上市公司减持规则。
上市公司减持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节点进行。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股东一般需要在股票发行满一年后才可以进行减持。
这是为了保护新股东的利益,防止上市公司股价被大股东无限制地压低。
减持股东需要提前向公司披露减持计划。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减持股东需要在减持前15个交易日向上市公司提交减持计划,并在减持开始前5个交易日向中国证监会披露。
这样可以保证市场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减持计划,以便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减持股东还需要遵守减持的比例限制。
根据上市公司章程的规定,减持股东一般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减持超过一定比例的股份。
这是为了防止减持股东过度减持,导致市场恐慌和股价暴跌。
同时,减持股东也需要遵守每日减持量的限制,以避免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
减持股东还需要在减持过程中遵守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减持股东不得利用内幕信息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进行减持,以防止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发生。
减持股东还需在减持过程中遵守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确保交易的公平和透明。
减持股东需要向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提交减持报告。
减持报告需要详细披露减持股东的身份信息、减持的股份数量和减持的时间等。
这样可以方便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对减持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上市公司减持是股东行使权益的一种方式,但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减持股东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进行减持,并提前向公司和监管机构披露减持计划。
在减持过程中,减持股东需要遵守减持的比例限制和每日减持量的限制,以及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
最后,减持股东需要向监管机构和交易所提交减持报告,以便监督和评估减持行为。
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可以保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减持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要点
![减持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76b79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a.png)
减持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要点在上市公司的运作中,股东减持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然而,这一行为并非简单随意,而是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要点和规定。
对于股东自身而言,合理合法地进行减持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利益实现,也对上市公司的稳定和市场的公平公正有着重要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要点。
一、减持的法律法规首先,股东减持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等都对减持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范。
例如,对于大股东和特定股东,在减持前需要提前公告减持计划,包括减持的数量、方式、时间区间等。
而且,在特定时期内,减持的比例也受到限制,以防止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
二、减持的时间限制时间是股东减持中一个关键的因素。
通常,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 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对于大股东和特定股东,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的一定期限内,其减持也受到限制。
三、减持的方式常见的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等。
集中竞价交易是在证券交易所内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的交易。
大股东和特定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在任意连续 90 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1%。
大宗交易则是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收盘后的限定时间进行,有单笔交易数量和金额的最低要求。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在任意连续 90 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2%。
协议转让是指股东之间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转让股份的行为。
但协议转让的受让方在受让后 6 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四、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股东减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减持计划实施前,股东应当提前公告减持计划,包括减持的原因、数量、方式、时间区间等。
在减持过程中,如果减持数量达到一定比例,或者出现其他重大变化,也需要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
五、对市场的影响股东减持可能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市场信心产生影响。
ipo原始股东减持规则
![ipo原始股东减持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1a25542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b.png)
ipo原始股东减持规则
IPO原始股东减持规则是指在公司上市后,原始股东减持股份的规定。
下面是常见的IPO原始股东减持规则:
1. 锁定期:IPO后,原始股东需要在锁定期内暂时不得减持股份。
锁定期的长度根据法律和监管机构的规定而定,一般为6个月至1年不等。
锁定期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防止原始股东集中减持导致股价大幅下跌。
2. 减持比例限制:在锁定期过后,原始股东可以根据股东协议或法律规定减持股份。
减持比例一般有限制,通常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减持超过一定比例的股份,以控制减持对市场造成的冲击。
具体的减持比例限制取决于监管机构和市场需求。
3. 减持方式:原始股东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等方式减持股份。
在减持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证券法律法规和交易所的规定,确保交易公平、公正、透明。
4. 披露要求:原始股东在减持股份前通常需要向交易所和监管机构提交减持计划,并在减持前公告减持意图。
减持完成后,还需要及时向交易所和监管机构披露减持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IPO原始股东减持规则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规定应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规定为准。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716a1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8.png)
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一、引言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是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环节,旨在维护市场公平、公正、透明,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二、股份锁定期安排1、股份锁定期的定义与目的股份锁定期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将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进行锁定,不得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的期限。
股份锁定期的目的在于防止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保障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稳定。
2、锁定期的设定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情况下,股东所持有的股份需要进行锁定。
锁定期的设定通常根据股东的类型、持股比例、交易行为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不超过三年。
3、锁定期的执行上市公司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公告股东的持股情况,并督促股东履行锁定期承诺。
股东在锁定期内不得进行股票买卖,也不得进行质押、担保等处置。
三、减持规定1、减持的定义与原则减持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在锁定期满后,将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出售的行为。
减持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原则,防止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维护投资者权益和市场稳定。
2、减持的限制与要求股东减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公告,并遵守以下限制和要求:(1)减持比例限制:股东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2)减持价格限制:股东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公司股票发行价;(3)减持通知义务:股东减持前应提前15个工作日通知上市公司,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4)减持期间限制:股东在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前六个月内不得减持股份。
3、减持的执行与管理上市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减持管理制度,规范股东减持行为,防止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
股东在减持过程中应遵守相关规定,如出现违规行为,将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
四、结论与建议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安排及减持规定是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市场公平、公正、透明,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股份减持规定
![股份减持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b02ab7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5.png)
股份减持规定股份减持规定,是指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减少其持股比例的行为受到法律和监管机构的限制和规定。
股份减持是指股东减少其在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数量,可以通过出售股份、赠予给他人或者其他方式实现。
股份减持规定的目的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和防范操纵市场等不良行为。
根据我国证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股东在减持公司股份时需要遵守以下规定:1. 减持期限规定:股东在减持股份时需要遵守股份减持的锁定期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股东在上市一年内不得减持其所持有的股份;上市一年后,股东每次减持的股份数量应不超过其所持有股份总数的1%。
这些规定旨在防止股东短期内减持大量股份,影响市场稳定。
2. 减持方式规定:股东在减持股份时需要选择合适和合法的方式进行减持。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股东可以通过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市场上进行挂牌销售、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股份减持。
不得使用非法手段进行股份减持,如虚假申报、内幕交易等。
3. 减持申报规定:股东在减持股份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向监管机构进行申报。
股东需要在减持之前向相关监管机构提出减持计划,并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
监管机构会根据股东的减持计划进行审查和核准,确保减持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4. 相关限制规定:股东在减持股份时需要遵守相关限制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减持期间不得变更股东身份,如转让股权给其他股东等;同时,大股东减持股份的方式不得影响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经营管理。
这些规定旨在防止大股东通过减持股份来逃避监管和责任。
股份减持规定的实施,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它可以限制股东滥用减持权力操纵市场,防止上市公司股价被非理性波动。
同时,股份减持规定还可以保护小股东的权益,避免大股东在减持过程中损害小股东的利益。
然而,股份减持规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执行成本较高,监管机构需要对股东的减持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若大股东减持的是特定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出让方、受让方在减持后的六个月内,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4、若大股东减持的是特定股份,且受让方在6个月内减持所受让股份的,则出让方、受让方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上交所规定)。
所持全部股份
不得减持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
(1)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期间,以及在行政处罚决定、刑事判决作出之后未满6个月的;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
1、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2、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通过协议转让减持
1、特定股东减持特定股份,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转让价格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本所业务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4、因上市公司进行权益分派导致董监高所持本公司股份增加的,可同比例增加当年可转让数量。
5、提前离职的,离职半年后至其就任时确定的任期届满6个月的期间内,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
6、对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董监高,其在申报离任六个月后的十二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本公司股票数量占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总数的比例不得超过50%。
1、任职期间,每年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因司法强制执行、继承、遗赠、依法分割财产等导致股份变动的转让,不受前款25%的转让比例的限制。
3、因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股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因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二级市场购买、可转债转股、行权、协议受让等各种年内新增股份,新增无限售条件股份当年可转让25%。
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
其他发行对象持有的股份
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
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
发行价格≥发行期首日前一个交易日股票均价
自发行结束之日即可上市交易
《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或前一个交易日)均价的90%≤发行价格≤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或前一个交易日)均价
2、截至首次公开发行材料受理日,投资期限在36个月以上但不满48个月的,创投基金在任意连续6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3、截至首次公开发行材料受理日,投资期限在48个月以上的,创投基金在任意连续3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实施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实施细则》
(2)大股东因违反本所业务规则,被本所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的;
(3)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本所业务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2、上市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标准的,自相关决定作出之日起至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或者恢复上市前,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披露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由第一大股东及第一大股东的实际控制人代替)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得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
1、截至首次公开发行材料受理日,投资期限不满36个月的,创投基金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2、截至首次公开发行材料受理日,投资期限在36个月以上但不满48个月的,创投基金在任意连续6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3、截至首次公开发行材料受理日,投资期限在48个月以上的,创投基金在任意连续3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注:以上信息来源于截止2018年5月20日证监会或交易所最新的法规条文。
上市公司各种发行行为涉及的股票锁定期
发行行为
锁定期安排
法规索引
锁定对象
锁定期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份
自股票上市之日起锁定36个月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公司法》
突击入股
(2)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
(3)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
(4)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在权益变动报告、公告期限内和报告、公告后2日内;
(5)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一定期限不买卖上市公司股份且在该期限内;
(1)上市公司因欺诈发行或者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2)上市公司因涉嫌欺诈发行罪或者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3)其他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4、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董监高不得减持股份:
(1)董监高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期间,以及在行政处罚决定、刑事判决作出之后未满6个月的;
(2)董监高因违反本所业务规则,被本所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的;
(3)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本所业务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创业投资基金股东
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
1、截至首次公开发行材料受理日,投资期限不满36个月的,创投基金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1)上市公司因欺诈发行或者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2)上市公司因涉嫌欺诈发行罪或者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3)其他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3、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下列期间不得买卖上市公司股份:
(1)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深交所还规定“因特殊原因推迟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公告日期的,自原预约公告日前30日起算,至公告前一日”;上交所规定定期报告披露前10日内);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6)《证券法》第47条规定的情形;
(7)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情形。
特定股东(即大股东以外的股东,包括非大股东的董监高股东)
特定股份(即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
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
1、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2、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通过协议转让减持
1、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转让价格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本所业务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2、特定股东减持特定股份,出让方、受让方在减持后的六个月内,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3、若特定股东减持特定股份的受让方在6个月内减持所受让股份的,则出让方、受让方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上交所规定)。
董监高股东
所持全部股份
部分减持
自发行结束之日起锁定12个月
其他发行对象持有的股份
自发行结束之日起锁定6个月
上市公司收购
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股份
收购完成后锁定12个月(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不同主体之间转让除外)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非上市公司收购
收购人成为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其持有的股份
收购完成后锁定12个月(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不同主体之间转让除外)
不得减持
1、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本公司股份。
2、上市公司董监高(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还增加了证券事务代表及前述人员的配偶)在下列期间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
(1)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深交所还规定“因特殊原因推迟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公告日期的,自原预约公告日前30日起算,至公告前一日”);
主板(中小板):上市前一年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处受让的股份或上市前一年增资入股的股份
自股份上市之日或工商变更之日起锁定36个月
创业板:申请受理前6个月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处受让的股份或申请受理前6个月年增资入股的股份
自股份上市之日或工商变更之日起锁定36个月
发起人持有的股份及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
自公司成立之日或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主板(中小板)非公开发行股票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方持有的股份
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
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实际控制权的投资者持有的股份
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
董事会拟引入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持有的股份
上市公司股份减持规定
股东类型
减持股份类型
减持方式
减持规定
法规索引
大股东(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
除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取得的股份之外的其他股份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
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