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3功率20-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3 功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
2.,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通常指平均功率,为瞬时功率;
2.,分析汽车的启动,注意知识的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就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2.难点:理解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
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
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标准是“理解功率,关心生产和生活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要求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
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
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一个新概念。
通过汽车起动过程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
二、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主要采用启发式)
三、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通过例题,加深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概念的理解)
四、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引导学生自学)
五、典型例题分析
六、师生共同小结
3.功率的求解公式有:P=P=Fv;
4.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其中P=和P=Fv可用来求解平均功率,而P=Fv也可用来求解瞬时功率。
5.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6.用P=Fv分析汽车的两种启动过程。
六、课后反思
这节课对“功率”的概念的教学由浅入深,从功率的初步概念到公式的推导讨论,再到公式应用分析,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展学生的学习过程,用类比法得出功率的概念和基本公式,教学结构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理论联系实际,把功率直接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解析一些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在课后探究汽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的过程,引导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状态,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都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经过笔者课堂教学实践,本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