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往直前 挺进大别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勇往直前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真勇敢,千里跃进大别山。

大别山好比一把利剑,插在蒋介石心尖上。

”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国民党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将军:“我打过不少仗,研究了一辈子军事,我认为,在军事史上,最辉煌的军事行动就是挺进中原(挺进大别山)。


一、挺进大别山——历史的抉择
(一)打出外线的必然选择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展开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就是要扭在我们解放区里打,消耗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趋于枯竭,走向失败。

进攻一开始,毛泽东就想将战争引向蒋管区,在外线和敌人打,然而,内战初期国共的综合实力决定了我军在外线还无法和蒋军抗衡,结合实际情况,我军实施了在根据地内线作战或依托根据地作战的内线战略,大量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虽然这一阶段我军取得了歼敌112万之巨的辉煌胜利,但
是全民以赴,全力以赴的内线作战已经使得解放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当时,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济源已经出现了老百姓逃亡现象,这已经是根据地经济崩溃的一个信号,刘帅在谈到严重性时指出“有演化成中央苏区结局”的可能;华东方面,我军丢掉了苏中、苏北、鲁南,在鲁中和敌军相抗,身后只剩几十个县还可回旋,余地甚小,粟裕在谈
到当时山东的局面时曾说“山东的水都快喝干了”;而陕北地区,本来就是贫瘠地带,陕北人民供应中央机关和陕北少量部队已很困难。

在胡宗南军队的大举进攻中,陕北几乎所有的县城都遭到蹂躏。

由于战争的破坏,1947年,陕北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军队和老百姓一同处于忍饥挨饿的状态。

毛泽东电告刘邓:“现在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到陕北将不能支持。

”此时反攻到外线,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已经成了必然选择。

(二)师出大别山
打出外线是中央得既定战略方针,究竟出师何处,其实一开始中央也没有谱。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挺进不深入,对国军的根本重地就威胁不大,自然无法达到吸引敌军回援,将战争引向蒋管区的目的,挺进不深入,敌军完全可以利用其控制的交通线,来往集中兵力,达到各个击破我军的作战目的。

综合考虑,在中央计划外线作战时,将进军目的地选定了大别山,原因是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

同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大别山可以作为我军的依托,我军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同我们争夺这块战略要地,这就可以达到我军预期的战略目的。

而且大别山地区山脉纵横, 谷深林茂, 最适合武装割据。

它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 是革命军队的摇篮之一,著
名的黄麻暴动正式发生在这里。

另外向大别山方向机动也是刘邓大军现实条件下的正确选择。

山东告急,内线已被敌军攻破,华野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至鲁西南躲在刘邓大军背后构筑工事自保。

这实际上是将山东敌人大量引向了鲁西南,由于华野外线无力再战,敌军集中30旅于鲁西南大打出手,分五路对鲁西南形成合击态势,刘邓军承受了空前压力。

刘邓大军虽然获得鲁西南大捷,士气高涨,然而,自身消耗严重,战斗力下降,难以连续作战。

地形:鲁西南在地形上是个三角形,两条边是黄河于运河,地线是陇海铁路,我军处于背水作战的境地,是军事上典型的“死地”,敌军依托铁路和公路,可以迅速运兵,一旦在敌军完成鲁西南的战役合围,我军就将处于背水决战的地位,难以脱身,要么在决战中战胜敌军(胜算几何?),要么就只能是大溃败。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8月初的鲁西南,天时、地利、人和皆于我不利,因此,鲁西南绝非久留之地,何去何从,必须立即作战抉择。

当时刘邓军不外乎有这样几条路可供选择:
1、返回豫北:这和中央的外线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基本没有什么选择的可能。

即便要实施北返,实际上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当时我军既无这样的心理准备,又没有行动上的准备,在仓促之间,要渡过包括华野外线在内的20几万大军,基本不可能,同时这样的行动也是在敌军的预料中的,敌军正计划趁我北渡,迫我背水作战。

2、在鲁西南和敌军大打:这条路更是天方夜谈,从我上面列举的作战条件看,我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这简直就是一场背水的不利决战,也是国军梦寐以求的。

3、去豫皖苏:这条路实际上也不可行,因为当时,华野已经难以继续有效牵制敌军,刘邓挺进豫皖苏也没有机会休整展开,敌军大军尾随而至,无法拉开战略空间,我军依然是同敌军缠斗的局面,敌军依托其交通线,在较狭窄的空间内可以迅速集中兵力对我各个击破,我军各部均没有喘息的机会,依然无法争取时间休整和战略展开。

4、向东、向西:没有可能性,敌军东西两面,均集结了重兵,一旦遭到阻击,我军难以脱身,就会腹背受敌。

(综上所述,我军只有向南。

由于敌军没有预料到我军会向南,因此,南面敌军还没有合拢,纵深更是空虚,我军可以出其不意,甩开大部敌军,拉开战线,大踏步挺进大别山,这样就可以争取时间在大别山先敌展开,而敌军集结进攻需要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差,我军就可完成展开动作,威胁敌军的根本重地,迫使敌军回援,从而实现中央的战略构想。

二、雄关漫道真如铁
刘邓大军挺进与转战大别山,在战略全局上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自身也经历了解放战争史上可谓最艰难的历程,全军将士上至统帅刘伯承、邓小平,下至普通战士,都经受了同一时期全国所有战场中最为严峻的考验,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我军面临的
艰难险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临危受命,准备不足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有胜利的把握。

”可以说,这是我军一贯的原则。

但是在转战大别山之前,由于形势危急,刘邓部队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准备了。

鲁西南战役中,刘邓野战军苦战28 天,虽取得重大胜利,但自身也遭受严重伤亡1万3千人,炮弹消耗殆尽,伤员需要安置,俘虏需要消化,粮食和弹药需要补充,并急需得到休整。

此时进军大别山困难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邓致电中央提出让部队休整半个月。

但由于当时陕北敌情严重,党中央处境困难,中央急盼刘邓尽早向大别山出动以调动敌人。

在此情况下,刘邓率全军取消休整,进而在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踏上了千里征途,可谓劳师而远征,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只要能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可以说晋冀鲁豫野战军此次不惜倾家荡产,破釜沉舟,豪迈之中透着怎样的悲壮。

(二)孤军深入,后勤断绝
进攻大别山不是像北伐时期那样逐城地推进,而是采用跃进的进攻样式:下定决心不要后方,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

在战争史上,孤军远征的种种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损失,我们应是熟知能详的。

在我党历史上,几次无后方依托的远征,都留下了兵员大幅减少甚至全军覆没的惨痛记录。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半路被打散,三万军队保存下来的不足千人;方志敏、寻淮洲率红十军团
北上抗日,征战半年,行程数千里,1935 年11月在皖南地区遭受失败,寻淮洲战死,方志敏被俘牺牲;中央红军长征一年,征战两万五千里,虽胜利到达陕北,但兵力却由开始时的8.6万降为不足7千。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远离了晋冀鲁豫解放区,失去了后方支援,严重的困难便一个个迎面而来。

一是伤员、病员无处安置,并没有医药治疗,而国民党军队和当地的反动民团、政治土匪则专门寻找我军伤病员安置地,一旦发现就用残忍的手段将他们杀害。

这对我军士气不能说不是很大的影响。

进入大别山后,部队指挥员多有消极避战思想,即与此有关。

二是武器、兵员得不到补充。

刘邓大军千里征战进入大别山后,人困马乏,弹药奇缺,更由于远离根据地,后方供应不上,部队减员也无法补充。

没有了重武器,加之敌强我弱,部队打不到大的歼灭战,而没有大的胜利,装备难以改善,兵员也得不到补充,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刘邓部队在大别山越打越少,原因主要在此。

三是粮食补给困难。

四是敌情严重,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加之无后方依托的作战,没有休整机会,致使战斗力日趋削弱,士气也难以得到提高,逃跑现象一直十分严重。

(三)天罗地网,重兵围困
如前所述,由于大别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而必然成为国民党与我拼死争夺的重点。

蒋介石自始就把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视为心腹之患,下定了必欲除之的决心。

刘邓大军一南进,蒋介石就派了23个旅的兵力急起直追,后又与刘邓部队在大别山死死纠缠,妄图
乘我军在大别山立足未稳之际,将我主力击溃,驱逐出大别山。

1947年11月初,国民党又成立了“国防部九江指挥部”,集中15个整编师33个旅的兵力以及海军、空军部队,大举围剿大别山,其中包括极善山地作战、战斗力较强的桂系主力7军、整48师等精锐部队并委派桂系军事头目、人称“小诸葛”的国防部长白崇禧兼任九江指挥部主任,主持进剿大事。

白崇禧到任后,采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紧密配合的所谓“总体战”对付我刘邓野战军,并依靠其占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大别山周围对国民党有利的交通条件,集中兵力,分进合击,先占领点线,然后分区“清剿”。

当时国民党在全国其他战场都处于战略守势,机动兵力不多,但大别山却集中了庞大的兵力实行进攻战,这就给刘邓所部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

刘邓部队原有4个纵队13个旅,到大别山后,每个旅抽出一个团作为地方武装,部队战斗人员实际减少三分之一。

到1947年12月上旬,刘邓首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实行分兵方针,由刘伯承率领第一纵队北过淮河,进入豫西地区,所以当时留在大别山的野战部队实际上仅剩6个旅左右,与敌 33个旅的兵力相比,处于相当大的劣势,可见战场形势严峻至极。

(四)气血不足,环境不利
南进中,部队不顾敌23个旅的追堵,冒着枪林弹雨,跨越被战士们称为“第二个草地”的黄泛区和沙河、汝河、淮河,夺关斩将,拼死争夺,一路上已有不少减员,特别是通过黄泛区时,由于炮车无法通过,刘邓只好下令将重炮、大炮就地埋掉或炸掉,这无异于将野战军解除了一半武装。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山脉重叠、绵亘,使部队通视与运动困难。

因此,该地区仅适于游击战争,而不适合大兵团运动作战。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由于山路崎岖,部队运动遇到很大困难。

部队上山,大炮、辎重都要战士抬着走,行军速度大为减慢。

而国民党利用大别山周围交通便利的特点,却极易调集兵力并积极寻机与我主力决战。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仅在1947年10月勉力进行过两次成功的歼灭战(张家店战役和高山铺战役)外,此后就再也没能捕捉到战机。

另外,大别山地区南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也对我军极为不利。

大别山地区水田居多,到处是田间小路,北方战士很不习惯,车炮全扔掉仍然解决不了行军的问题;南方多雨,北方带去的布鞋经不住水泡,穿不了几天就烂透了,战士穿不惯草鞋,脚上经常磨得流血淌脓,又需要连续行军作战,部队真是苦不堪言;由于不服水土,腹泻,疥疮也是对指战员肉体的一大折磨……
刘邓所部向以战斗作风过硬并以善打巧仗闻名,因而在解放战争第一年中取得了与华东野战军不差上下的辉煌战绩。

但这支被称为由“常胜将军”率领的英雄部队却在挺进大别山的过程中元气大伤,部队战斗力大为削弱。

从1947年8月到1948年2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艰苦转战6个月,部队减员5万余人,这个减员数甚至超过了辽沈战役东野全军的伤亡。

而且其中永久性损失比例很高。

加之在进军大别山途中通过黄泛区时,被迫将重武器全部丢弃,致使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

在整个大别山战役期间,刘邓大军12万可以专门找王牌打的
精锐大军,变成了1支只能以避战为主的超级游击队,成为解放战争中唯一一支战力大幅下滑的野战军。

三、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人民军队是一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部队,这样的军队必定逢敌敢亮剑,所向披靡,勇往直前,这样的军队注定是无法战胜的,这样的军队战必克攻必取。

(一)不畏艰险,勇挑重担
刘邓大军挺进与转战大别山,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在这一斗争历程中,刘伯承、邓小平和广大指战员表现出来的高度政治自觉性、革命责任感和不畏艰险、勇挑重担、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不要后方依托,不考根据地接济,勇敢地向敌后远距离大规模初级,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看来,都是异常大胆的一招险棋,稍有不慎,全军覆没的命运非常肯能。

在全军没有做好物质和精神准备的情况下,接到中央命令后,刘邓也是立即电复中央,决定大军“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

邓小平后来回忆说:“当时,真正的是二话没说,什么样的困难也不能顾了”。

刘伯承也指出:“我军南下大别山,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我们的战略任务,这是
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一切考虑,都必须服从这一战略全局。

”大军随之取消休整,提前分三路向大别山挺进。

战斗过程中,纵队和旅的干部亲自下到团、营、连指挥战斗,战士们英勇顽强地同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拼杀,各部队冒着敌机的低空轰炸和扫射,边走边打勇往直前。

就这样,我军以锐不可当之势,粉碎了敌人数十万大军的前堵后追,先后跨越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洪河、汝河、淮河等重重障碍,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进入了大别山区。

尔后,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大军挺进豫西,三军构成品字形,协同作战,共同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

于是,战争的车轮在这里扭转,历史的轨迹在这里转弯。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已经开始了!
在这里刘邓首长和全军指战员表现出对党的无限忠诚和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自觉性,以及为了革命胜利甘愿赴汤蹈火、不避艰险的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

有灵魂的军队是无法战胜的,狭路相逢,我军必胜。

(二)政治过硬,纪律严明
进入大别山后,面对接踵而来的种种困难,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刘邓等野战军领导人充分发挥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动员全军义无返顾地建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

同时,亦将大别山斗争的困难实事求是地告诉广大指战员,动员全军艰苦奋斗、上下一心、勿骄勿躁,
坚决完成党中央赋予的伟大历史任务。

为此,刘邓首长狠抓军风军纪,严格执行纪律,以保证全军步调统一和强大的战斗力。

群众未发动,政权未建立,粮食要自己筹,伤员要自己抬,打完仗也没有可以休整的时间和地方。

因此有些部队一时出现疲惫和纪律松弛的现象;有些干部,打起仗来顾虑重重,错过一些歼敌的机会。

为了及时解决部队的思想问题,刘邓在紧张的战斗间隙中,大力进行思想整顿。

部队在白雀园召开了著名的“不握手会议”,对出现的右倾情绪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严肃批评,使全军统一了思想,焕发了斗志并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艰苦的创建根据地的斗争中去。

邓小平政委强调部队必须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指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绝不是什么简单的规定,而是党的路线和政策的体现,能否坚决执行,关系到我军能否在大别山站住脚。

(例子,枪决副连长)这一系列及时而有力的措施,保障了最后胜利的到来。

当时,有的部队曾二十几天不见油盐,甚至只能以清水煮马肉充饥,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严格遵守群众纪律。

此后刘邓大军发扬英勇奋斗精神,在敌情十分严重、供应异常困难、部队人员和装备大为削弱的情况下,胜利地进行了高山铺战役和张家店战役,并初步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

(二)实事求是,灵活机动
大别山斗争能取得胜利,鄂豫皖根据地得以坚持,并胜利完成创建江汉、桐柏两个根据地的任务,又最大限度避免了我军的伤亡、减员,这与刘、邓首长充分发挥高超的军事指挥才干,灵活执行最高统
帅部的战略部署,实事求是地分析斗争局势,大胆采取适合斗争实际的战略、策略分不开的。

刘伯承、邓小平戎马一生,既有非凡的军事天才,丰富的实战指挥经验,又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军事指挥上,总是能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创造性地执行中央军委的部署,取得辉煌战绩。

他们的政治作风和军事艺术在大别山斗争中也充分得到了体现。

1947 年11月,中央军委鉴于大别山敌情严重,刘邓所部4个纵队难以承担大别山地区艰巨的军事任务,便又调集晋冀豫野战军第10和第12纵队南下支援大别山,该两纵先后于11月上旬、下旬到达大别山区。

当时,国民党对大别山的全面围攻即将开始,形势十分严峻。

但刘邓首长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思考,认为大别山地区“战略机动范围不大,容不下更多的部队”,十几万人马的粮食供应亦很困难,因此决定分兵作战,由邓小平、李先念率二、三、六纵队留在大别山进行游击作战以牵制敌人,刘伯承率第一纵队渡过淮河到淮北地区休整,而刚派到大别山的第10、第12纵队以及中原独立旅越过平汉路分别进入桐柏地区和江汉地区去开辟新的根据地。

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次分兵虽与中央军委全力坚持大别山的方针有所不符,但对于在更大范围内发展中原形势,避免无谓牺牲是完全必要的。

因为如前所述,大别山的地形特点不利于大兵团运动作战,在敌重兵集团进攻下,我无法寻找到歼敌机会,而我6个纵队若全部集中于此,正符合敌急欲与我决战的意愿因而只会徒遭损失,于大局无益。

所以,分兵之后,第1纵队进入淮北不但得到了盼望已久的休整并协同当地军队
开辟了息县、林泉等10余县的工作,建立了豫皖苏第四军分区,继之又西进豫西,巩固了豫西根据地。

第10、第12纵队、中原独立旅进入桐柏、江汉地区,利用敌人兵力空虚之机,发动猛烈攻势,摧毁敌人保甲统治,歼灭敌地方团队,较快建立起比较巩固的拥有200万人口的桐柏根据地和拥有300万人口的江汉根据地,取得了重大收获。

这次分兵在大别山斗争历史上是一次影响较大的战略举措,为下一步的中原逐鹿,准备了较好的条件。

无声处,听惊雷,写青史啊铸丰碑。

龙归沧海,英魂壮,血沃中原劲草肥。

抒肝胆,聚风雷,问人生啊能几回.大别秦岭云涛吼,至今澎湃赞军威。

浩气昭千古,丹心拥朝辉。

浩气昭千古,丹心拥朝辉。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69年前,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英勇牺牲在大别山区的先烈永垂不朽。

他们团结一致、勇挑重担和为了全局利益而甘愿牺牲自我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我们90后不是简单的热血小青年,虽然我们有时会有些小情绪,但是我们深知祖国的崛起有多么的不易。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虽然我们从小被父母捧在掌心里长大,没有经历父辈们那么多的苦难,但是,请相信,我们和先辈们一样,骨血里浸润着华夏民族的倔强,只要祖国需要,必定勇往直前,哪怕直面战火与牺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