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

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
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

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

选择题自测

1.常见的网络信息系统不安全因素包括_____。

A.网络因素 B.应用因素 C.管理因素 D.以上皆是2.以下可实现身份鉴别的是_____。

A.口令 B.智能卡 C.视网膜 D.以上皆是3.计算机安全包括_____。

A.操作安全 B.物理安全

C.病毒防护 D.以上皆是

4.信息安全需求包括_____。

A.保密性、完整性 B.可用性、可控性

C.不可否认性 D.以上皆是

5.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有些病毒仅能攻击某一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

B.病毒一般附着在其他应用程序之后

C.每种病毒都会给用户造成严重后果

D.有些病毒能损坏计算机硬件

6.下列关于网络病毒描述错误的是_____。

A.网络病毒不会对网络传输造成影响

B.与单机病毒比较,加快了病毒传播的速度

C.传播媒介是网络

D.可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7.下列计算机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

A.开机前查看稳压器输出电压是否正常(220V)

B.硬盘中的重要数据文件要及时备份

C.计算机加电后,可以随便搬动机器

D.关机时应先关主机,再关外部设备

8.拒绝服务的后果是_____。

A.信息不可用 B.应用程序不可用

C.阻止通信 D.以上三项都是

9.网络安全方案,除增强安全设施投资外,还应该考虑_____。

A.用户的方便性

B.管理的复杂性

C.对现有系统的影响及对不同平台的支持

D.以上三项都是

10.信息安全服务包括 _____。

A.机密性服务 B.完整性服务

C.可用性服务和可审性服务 D.以上皆是

11.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措施是_____。

A.信息加密技术 B.信息确认技术

C.网络控制技术 D.反病毒技术

12.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类隐藏在_____上蓄意进行破坏的捣乱程序。

A.内存 B.软盘 c.存储介质 D.网络

13.计算机病毒_____。

A.都具有破坏性 B.有些病毒无破坏性

c.都破坏EXE文件 D.不破坏数据,只破坏文件

14.计算机病毒_____。

A.是生产计算机硬件时不注意产生的

B.是人为制造的

c.都必须清除,计算机才能使用

D.都是人们无意中制造的

15.计算机病毒按寄生方式主要分为三种,_____不在其中。

A.系统引导型病毒 B.文件型病毒

c.混合型病毒 D.操作系统型病毒

16.网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测度主要有_____。

A.抗毁性 B.生存期

c.有效性 D.以上皆是

17.完整性服务提供信息的正确性,它必须和_____服务配合才能对抗篡改性攻击。 A.机密性 B.可用性 c.可审性 D.以上皆是

18.网络隐私权的内涵包括_____。

A.网络隐私有不被他人了解的权利

B.自己的信息由自己控制

c.个人数据如有错误,拥有修改的权利

D.以上皆是

19.保障信息完整性的主要方法有_____。

A.协议和纠错编码方法 B.密码校验法和数字签名

c.公证 D.以上皆是

20.数据保密性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

A.静态数据保密性 B.动态数据保密性

c.传输数据保密性 D.A、B都是

21.网络道德的特点是_____。

A.自主性 B.多元性

c.开放性 D.以上皆是

22.知识产权包括_____。

A.著作权和工业产权 B.著作权和专利权

c.专利权和商标权 D.商标权和著作权

23.不属于隐私的基本内容的是_____。

A.个人生活不受打扰 B.私人信息保密不受公开 C.个人私事决定自由不受障碍 D.自己信息自己控制24.属于计算机犯罪类型的是_____。

A.非法截获信息 B.复制与传播计算机病毒

C.A、B、D都是 D.利用计算机技术伪造篡改信息25.软件盗版的主要形式有_____。

A.最终用户盗版

B.购买硬件预装软件

C.客户机一服务器连接导致的软件滥用

D.以上皆是

26.属于计算机犯罪的是_____。

A.非法截取信息、窃取各种情报

B.复制与传播计算机病毒、黄色影像制品和其他非法活动

C.借助计算机技术伪造篡改信息、进行诈骗及其他非法活动

D.以上皆是

27.专利权属于_____。

A.工业产权 B.著作权

C.商标权 D.专有权

28.著作权的权利包括_____。

A.人身权 B.人身权和财产权

C.财产权 D.放弃权

29.网络隐私权包括的范围_____。

A.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 B.网络个人生活的保护

C.网络个人领域的保护 D.以上皆是

30.下列情况中_____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

A.假冒他人地址发送数据

B.不承认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

C.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窃听

D.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篡改

选择题答案

1.D 2.D 3.D 4.D 5.C 6.A 7.C 8.D 9.D 10.D

11.A 12.C 13.A 14.B 15.D 16.D 17.C 18.D 19.D 20.D 21.D 22.A 23.D 24.C 25.D 26.D 27.A 8.B 29.D 30.D

《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教学案例

《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教学案例 为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早在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等八个部门就联合向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信息科技课程以信息素养的形成为主线,主要包括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第二,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必要的道德规范”。可见,信息伦理和道德规范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今年,笔者执教初中一年级,在校本课程中设置了《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一课。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信息防范意识淡薄,防护能力欠缺,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些学生盲目崇拜黑客,认为制造病毒很了不起,甚至有偷窥、窃取别人密码的现象。因此,需要将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的观念植入学生心中,并规范他们的行为,教给他们计算机安全防护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病毒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危害;学会病毒防护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熊猫烧香”病毒的危害和防治,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安全防护。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增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意识;确立正确的网络信息道德。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网络环境下应具备的信息道德。 难点:将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的观念植入学生心中,并规范其行为。 四、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用真实的案例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案例是一段17分钟的视频,选自CCTV-1《法制在线》栏目中的《“熊猫烧香”案件始末》。视频真实、直观,有启发性、冲击力和教育意义。经过教师精心的加工,视频内容紧扣教学活动环节。 五、教学过程 ^ 整个项目活动共需2课时,这是第一课时。 1.引入课题 师:在上节课学习“信息交流”时,同学们看到了这张图片(出示因特网模拟图),因特网将全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在人们享受因特网带来的快乐和便捷时,却有人在偷偷地破坏它。

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复习资料(1)

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15题) 1.信息网络的物理安全要从环境安全和设备安全两个角度来考虑。√ 2.计算机场地可以选择在公共区域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 3.计算机场地可以选择在化工厂生产车间附近。× 4.计算机场地在正常情况下温度保持在 18~28 摄氏度。√ 5.机房供电线路和动力、照明用电可以用同一线路。× 6.只要手干净就可以直接触摸或者擦拔电路组件,不必有进一步的措施。× 7.备用电路板或者元器件、图纸文件必须存放在防静电屏蔽袋内,使用时要远离静电敏感器件。√ 8.新添设备时应该先给设备或者部件做上明显标记,最好是明显的无法除去的标记 ,以防更换和方便查找赃物。√ 9.机房内的环境对粉尘含量没有要求。× 10.防电磁辐射的干扰技术,是指把干扰器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和计算机辐射出来的电磁波混合在一起,以掩盖原泄露信息的内容和特征等,使窃密者即使截获这一混合信号也无法提取其中的信息。√ 11.有很高使用价值或很高机密程度的重要数据应采用加密等方法进行保护。√ 12.纸介质资料废弃应用碎纸机粉碎或焚毁。√ 13.灾难恢复和容灾具有不同的含义。× 14.数据备份按数据类型划分可以分成系统数据备份和用户数据备份。√ 15.对目前大量的数据备份来说,磁带是应用得最广的介质。√ 16.容灾就是数据备份。× 17.数据越重要,容灾等级越高。√

18.容灾项目的实施过程是周而复始的。√ 19.如果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问题,就可以不用再进行容灾了。× 20.SAN 针对海量、面向数据块的数据传输,而 NAS 则提供文件级的数据访问功能。√ 21.廉价磁盘冗余阵列 (RAID), 基本思想就是将多只容量较小的、相对廉价的硬盘进行有机组合,使其性能超过一只昂贵的大硬盘。√ 22.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 DOS 、 OS/2 、UNIX 、 XENIX 、 LinukWindows 、 Netware 、Oracle 等。× 23.操作系统在概念上一般分为两部分 : 内核 (Kernel) 以及壳 (SheIl), 有些操作系统的内核与壳完全分开 ( 如 MicrosoftWindows 、 UNIX 、 Linux 等 ); 另一些的内核与壳关系紧密 ( 如 UNIX 、 Linux 等λ内核及壳只是操作层次上不同而已。× 24.Windows 系统中,系统中的用户帐号可以由任意系统用户建立。用户帐号中包含着用户的名称与密码、用户所属的组、用户的权利和用户的权限等相关数据。×25.Windows 系统的用户帐号有两种基本类型 : 全局帐号 (Global Accounts) 和本地帐号(heal Accounts) √ 26.本地用户组中的 Users ( 用户 ) 组成员可以创建用户帐号和本地组,也可以运行应用程序,但是不能安装应用程序,也可以关闭和锁定操作系统。× 27.本地用户组中的 Guests-( 来宾用户 ) 组成员可以登录和运行应用程序,也可以关闭操作系统,但是其功能比 Users 有更多的限制。√ 28.域帐号的名称在域中必须是唯一的,而且也不能和本地帐号名称相同,否则会引起混乱。×

《网络安全与管理(第二版)》 网络管理试题2

网络管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2分) 1.下面描述的内容属于性能管理的是:() A.监控网络和系统的配置信息 B.跟踪和管理不同版本的硬件和软件对网络的影响 C.收集网络管理员指定的性能变量数据 D.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机密信息 2.下面描述的内容属于配置管理的是:() A.监控网络和系统的配置信息 B.测量所有重要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C.收集网络管理员指定的性能变量数据 D.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机密信息 3.下面描述的内容属于安全管理的是:() A.收集网络管理员指定的性能变量数据 B.监控网络和系统的配置信息 C.监控机密网络资源的访问点 D.跟踪和管理不同版本的硬件和软件对网络的影响 4.下面描述的内容属于计费管理的是:() A.收集网络管理员指定的性能变量数据 B.测量所有重要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C.监控机密网络资源的访问点 D.跟踪和管理不同版本的硬件和软件对网络的影响 5.下面描述的内容属于故障管理的是:() A.监控网络和系统的配置信息 B.测量所有重要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C.自动修复网络故障 D.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机密信息 6.SNMP协议可以在什么环境下使用 A.TCP/IP B.IPX C.AppleTalk D.以上都可以 7.网络管理工作站直接从什么地方收集网络管理信息 A.网络设备 B.SNMP代理 C.网络管理数据库 8.SNMPv1实现的请求/响应原语包括: A.get、set、trap B.get、getNext、set、trap C.get-request、set-request、get-next-request、get-response、trap D.get-request、set-request、get-next-request、get-response

网络安全管理与运维服务

网络安全管理与运维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十分突出的安全问题。根据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的实时抽样监测数据,2013年3月份,新增信息安全漏洞数量比上个月增加了33.9%;境内被挂马网站数量比上月增加17.9%;境内被黑网站数量为7909个,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9215个,境内被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主机数量为129万台。面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国家层面在陆续出台相关专门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在各行各业根据不同时代威胁对象及方法的不同,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安全建设。随着网络系统规模的扩大,各种应用系统不断完善,对各类业务数据的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如何使运维服务行之有效? 一、网络管理体系化、平台化 网络安全管理不是管理一台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那么简单,需要从以体系化的设计思路进行通盘考虑,需要统一和规范网络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流程,提升风险运行维护的自动化程度,实现风险可视化、风险可管理、风险可处置、风险可量化。使日常的风险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的流程化管理转变,最终真正实现网络安全管理理念上质的飞跃,初步建立起真正实用并且合规的网络安全管理运维体系。 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作为管理的工具其核心理念是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围绕此开展设计,最终形成安全工作的工作规范,通过不断完善的工作规范,通过安全

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通过对工作内容及结果的工作考核,形成安全建设螺旋上升的建设效果。在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建设上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安全资源的统一管理 安全策略是企业安全建设的指导性纲领。信息安全管理产品应能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对与信息安全密切相关的各种资产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网络安全设备(产品)、重要的网络资源设备(服务器或网络设备),以及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等。要实现关键防护设备的健壮性检查工作。 2)安全管理可视化 实现安全运维管理服务流程的可视化、结果可跟踪、过程可管理,支持完善的拓扑表达方式,支持可视化的设备管理、策略管理和部署,支持安全事件在网络逻辑拓扑图中显示。信息安全全景关联可视化展示方法和技术,从信息展示逻辑和操作方式上提高可视化的视觉效果,增强系统的易用性和信息的直观性。采用了众多图形化分析算法技术从大量图表数据中揭示更深层次的关联信息和线索。 3)信息安全全景关联模型及方法 各种类型、不同厂家的安全设备得以大规模使用,产生难以手工处理的海量安全信息,如何统一监控、处理这些不同类型的安全信息,如何从这些海量的安全信息中整理、分析出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安全事件。通过设计一个基于关联的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框架,实现安全信息的关联及关联后事件表示,实现安全信息精简、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以及改进报警语义描述,达到增强安全系统间的联系、建立安全信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1 课时) 一、课程设计理念和思想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会上网,但是网络中的病毒和垃圾一直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如何看待信息安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做一个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空间的道德公民。 二、教学对象分析 职业学校的高一学生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表达能力,对上网有浓厚的兴趣。但在上网过程中,他们好奇心重,对网络安全没有足够的认识,在面对网络的诱惑中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加强他们的网络道德能力,使他们能遵守规范,自尊自爱,文明上网,争做遵守网络道德的模范。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及有关知识。 2、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 3、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知道保护信息安全的基本措施。 能力目标:1、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护。 2、提高发现计算机安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水平,教育学生文明上网, 遵守相关法律规范,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 难点:信息安全防护办法。 五、教学方法: 实例演示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1、两个常见计算机病毒演示程序:QQ木马病毒、“落雪”病毒; 2、收集教材案例; 3、制作《计算机安全知识调查表》(见附件),课后将其发放给学生,回收后统计结果。 七、教学过程: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网络与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开展,还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我校将认真的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通过检查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落实技术防范措施,对有毒有害的信息进行过滤、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一、网站安全保障措施 1、主控室设置经公安部认证的防火墙,做好安全策略,拒绝外来的恶意攻击,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2、对计算机病毒、有害电子邮件进行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有害信息对网络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3、做好日志的记录。内容包括IP地址,对应的IP地址情况等。 4、关闭网络系统中暂不使用的服务功能,及相关端口,并及时用补丁修复系统漏洞,定期查杀病毒。 5、服务器平时处于锁定状态,并保管好登录密码;后台管理界面设置超级用户名及密码,并绑定IP,以防他人登入。 6、学校机房按照机房标准建设,内有必备的防静电地板、,定期进行电力、防火、防潮、检查。 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1、信息监控制度: (1)、网络信息必须标明来源;(即有关转载信息都必须

标明转载的地址) (2)、相关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网络系统安全,实施有效监控,做好安全监督工作; (3)、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一系列以下信息,如有违反规定有关部门将按规定对其进行处理; A、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B、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C、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D、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E、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F、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G、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H、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2、组织结构: 设置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员,并由其上级进行监督、对学校网络系统管理实行责任制,对网络系统的管理人员,以及领导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管理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严格抓管理工作,实行谁管理谁负责。

《网络安全与管理(第二版)》网络管理试题3

网络管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面描述的内容属于性能管理的是:() A、监控网络和系统的配置信息 B、跟踪和管理不同版本的硬件和软件对网络的影响 C、收集网络管理员指定的性能变量数据 D、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机密信息 2、下面描述的内容属于配置管理的是:() A、监控网络和系统的配置信息 B、测量所有重要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C、收集网络管理员指定的性能变量数据 D、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机密信息 3、下面描述的内容属于安全管理的是:() A、收集网络管理员指定的性能变量数据 B、监控网络和系统的配置信息 C、监控机密网络资源的访问点 D、跟踪和管理不同版本的硬件和软件对网络的影响 4、下面描述的内容属于计费管理的是:() A、收集网络管理员指定的性能变量数据 B、测量所有重要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C、监控机密网络资源的访问点 D、跟踪和管理不同版本的硬件和软件对网络的影响 5、下面描述的内容属于故障管理的是:() A、监控网络和系统的配置信息 B、测量所有重要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C、自动修复网络故障 D、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机密信息 6、SNMP协议可以在什么环境下使用 A、TCP/IP B、IPX C、AppleTalk D、以上都可以 7、网络管理工作站直接从什么地方收集网络管理信息 A、网络设备 B、SNMP代理 C、网络管理数据库 8、SNMP trap的机制是: A、轮询 B、中断 C、面向自陷的轮询 D、不间断轮询 9、在SNMP协议的不同版本中,首先进行安全性考虑并实现安全功能的是

B、SNMPv2 C、SNMPv3 D、以上都没有 10、使用CiscoWorks能进行下列哪些管理功能 A、只能进行局域网管理 B、只能进行城域网管理 C、只能进行广域网管理 D、以上都可以 11、如何通过CiscoWorks获取新的IOS文件: A、TFTP B、TELNET C、CCO D、FTP 12、管理网络时,你需要明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知道什么时候网络出问题。为了判断网络的状态,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采集一些数据,这些数字反映出了一个“健康”的网络,我们把这些数字称为__________ A、基线 B、标准线 C、水平线 D、健康数字 13、以下产品中哪些是CISCO公司的网络管理平台__________ A、OpenView B、CiscoWorks2000 C、NetView 14、__________保证了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它又是一组规则和标准,保证了网络中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A、语言 B、IP 地址 C、网络协议 D、路由器 15、在SNMP术语中通常被称为管理信息库是__________ A、MIB B、SQL server C、Information Base D、Oracle 16、如果有一个用户抱怨无法通过浏览器去浏览法制日报的主页,但你发现当在浏览器中直接输入法制日报的主页的IP地址时可以实现主页的浏览,请你判断问题应该出在哪里___________ A、用户的PC机网卡有故障 B、用户的网关(gateway)地址设置有问题 C、法制日报的WWW服务器停机了 D、用户的DNS服务器设置有问题 17、以下哪个协议是网管协议__________

[技术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与应用 摘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包含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入侵等在内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信息时代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活动成本,使原本复杂、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但互联网开放、自由的特点又使得其不得不面临许多问题。文章围绕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主要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知识,规范使用计算机,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黑客;计算机应用 引言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应用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两项科学成果。它们的出现,深深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工作条件,原本困难的任务变得简单,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每年因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数以亿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避免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互联网信息使用安全是当前IT 产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互联网本身特性的原因 互联网具有着极为明显的开放性、共享性和自由性特点,正是这三种特性,赋予了互联网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但同时,这三个特点也给互联网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许多不法份子利用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大肆进行信息破坏,由于互联网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用户的计算机使用行为还很不规范,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等,这些都给不法份子进行违法活动创造了机会。 1.2黑客行为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黑客行为和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是现阶段计算机安全最主要的两大威胁。所谓黑客,是指利用计算机知识、技术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入侵目标计算机,进而进行信息窃取、破坏等违法行为的人。黑客本身就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其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安全防护措施等都较为了解,进而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措施突破计算机安全防护,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登录计算机。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黑客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有个人行为,也有组织行为,通过互联网,能够对世界上各处联网计算机进行攻击和破坏。由于计算机用途广泛,黑客行为造成的破坏结果也多种多样。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它能够自我复制,进而将其扩散到目标计算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且具有极强的

《网络安全与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已做)..

《网络安全与管理》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中,属于主动攻击的是( A ) A.数据篡改及破坏 B.数据窃听 C.数据流分析 D.非法访问 2.数据完整性指的是( C ) 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 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 C.防止非法实体对用户的主动攻击,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完全一致 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 3.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 B ) A.DES B.RSA算法 C.IDEA D.三重DES 4.在混合加密方式下,真正用来加解密通信过程中所传输数据(明文)的密钥是( B ) A.非对称算法的公钥 B.对称算法的密钥 C.非对称算法的私钥 D.CA中心的公钥 5.以下不属于代理服务技术优点的是( D ) A.可以实现身份认证 B.内部地址的屏蔽和转换功能 C.可以实现访问控制 D.可以防范数据驱动侵袭 6.包过滤技术与代理服务技术相比较( B ) A.包过滤技术安全性较弱、但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B.包过滤技术对应用和用户是绝对透明的 C.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较高、但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D.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高,对应用和用户透明度也很高 7."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 DES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多少位的数据块,其中一部分用作奇偶校验,剩余部分作为 密码的长度?" ( B ) A.56位 B.64位 C.112位 D.128位 8.黑客利用IP地址进行攻击的方法有:(A ) A.IP欺骗 B.解密 C.窃取口令 D.发送病毒 9.防止用户被冒名所欺骗的方法是:(A ) A.对信息源发方进行身份验证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探析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16-08-06T15:09:35.1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龙磊 [导读] 随着经济建设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天津物产化轻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如何尽量减少网络安全威胁和降低危害程度,成为未来计算机网络发展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网络技术安全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对网络管理提出改进的措施,探析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和信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计算机技术对于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保证在网络传输中信息传递的安全性,需要从技术创新和安全管理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管理与技术上的创新,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1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概论 1.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定义存在狭义和广义上的两种,狭义上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威胁和危害,相较于狭义,广义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护范围扩大,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护被扩大为整个网络中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本文讨论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将其为广义上的计算机网络安全【1】。 1.2计算机的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为三个层次,安全立法、安全技术、安全管理三个层次,安全管理中由主要分为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层次,计算机网络管理需要实现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对于软件使用中产生的未知错误及时通过日志形式进行反馈,便利与错误的解决;及时分析网络配置,便于软件使用时带宽的稳定,避免带宽不足而产生对信息传输质量的影响;对于计算机性能试行实时的检测,方便对于故障的查询;安全管理是网络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与其他环节紧密联系,保护网络信息传输与共享的安全性。 1.3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 安全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三层次中的重要层次,安全技术主要由身份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毒规范技术组成。安全技术实现了整个信息传输过程的防护,各个技术相互交叉,共同保证网络安全。身份认证技术保证了本人网络资源的的使用权限,避免非法访问;数据加密也实现了资源的保护,避免隐私信息被非法窃取;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技术,防止有人利用安全漏洞对某些资源的非法访问;防毒规范技术有利于避免病毒和木马等恶意代码对于程序的破坏,保证系统的稳定。 1.4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设计和基本原则 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和技术创新时应充分考虑安全需求,确定合适的安全方针、选择恰当的安全功能、选择合理的安全措施,不断在设计的过程完善安全管理。在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中应坚持需求、风险、代价平衡分析的原则,综合性、整体性、等级性原则,方便用户等原则。 2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原因 2.1系统漏洞产生的影响 计算机系统为整个网络的运行提供了基础,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网络信息传输与共享的质量,需要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稳定。为了适应现实条件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对计算机系统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优化升级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原来系统中存在的系统漏洞,系统漏洞是系统的弊端与缺点。系统漏洞容易导致信息传输过程发生未知错误直接造成信息的丢失,影响信息传输的质量;系统漏洞严格意义上是不能避免的,所以需要不断进行计算机系统的优化升级,对于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及时进行修复【2】。 2.2人为的恶意破坏 网络安全之所以受到严重的威胁,黑客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黑客根据 hacker定义是指利用系统安全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破坏或窃取资料的人。某些黑客道德素质低下、法律观念淡薄,利用系统中的漏洞非法窃取资料,攫取利益。黑客行为需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人为对于网络安全的破坏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 2.3病毒的入侵 计算机病毒是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中最猖獗的因素,计算机病毒占据大量带宽,影响软件的正常使用直接,病毒本身是人根据安全漏洞编译的恶意代码。计算机病毒更新较快,计算机病毒入侵正在正常使用的计算机电脑时,一般具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在这个病毒潜伏的时间。病毒或者木马等恶意代码会占据大量的网络带宽,影响应用软件正常使用,降低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严重的还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的崩溃。计算机网络的公开性和共享性也加剧了计算机病毒对于网络安全的破坏程度。 2.4身份识别技术不完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各项生活费用的缴纳,如何保证网上支付的安全性,需要加强身份识别技术。非法人员利用木马或者病毒恶意盗取别人的账号密码,严重威胁网络安全,虚拟财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身份识别技术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网络用户的正常使用,不仅导致隐私信息的泄露,也直接影响了网络财产安全。 3对于实际过程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的建议 针对网络安全出现的问题,理论结合现实,努力实现技术和管理的双重创新,解决威胁网络安全的问题,作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网络安全。 3.1配备完整、系统的网络安全设备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于网络的安全建设硬件建设,在网内和网外接口处配置一定的网络安全设备和监管设备,从硬件上保障网络安全,完整系统的网络安全设备有利于修复系统漏洞,对于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进行预警和隔离,避免对于整个计算机网络的破坏;隔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网络技术基础活动4《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的内容。前三节的内容教会学生如何从网上获取信息,对于因特网上的信息,既有有用的信息,也充斥着大量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面对海量的网上信息,该如何取舍呢?这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在整本教材中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如黑客入侵他人计算机,传播病毒,窃取数据等,网络信息的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信息安全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本课题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使用网络。在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的同时,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 2、课时安排:1个课时 二、学情分析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正在不知不觉的遭受着信息安全的威胁,如:来自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等.初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很难分辨网上信息的真伪,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淡薄,防护能力欠缺。有些学生盲目崇拜黑客,认为制造病毒很了不起,甚至有偷窥、窃取别人密码的现象,有的甚至迷恋网络游戏,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需要将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的观念植入学生心中,并规范他们的行为,教给他们计算机安全防护知识过程与方法。 三、学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可以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完成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进行分析和思考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以自主和小组合作性学习展开,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手段 硬件:多媒体教室。 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课件。 五、教学目标 1、学会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考试测试题

《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期末总复习模拟考试自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计60分,每空2分) ●因特网使用的网络协议是_____(1)______协议。 A. IPX / SPX B.TCP / IP C.HTTP D.OSI / RM ●在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中,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要求最低的是_____(2)______。 A. C 1级 B. D级 C. B 1级 D. A 1级 ●下列关于网络安全服务的叙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答:_____(3)_____。 A、应提供访问控制服务以防止用户否认已接收的信息 B、应提供认证服务以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C、应提供数据完整性服务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删除 D、应提供保密性服务以防止传输的数据被截获或篡改 ●在因特网电子邮件系统中,电子邮件应用程序使用的协议是_____(4)______。 A、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通常都使用SMTP协议 B、发送邮件通常使用SMTP协议,而接收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 C、发送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而接收邮件通常使用SMTP协议 D、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通常都使用POP3协议 ●___(5)___是指根据一定的安全检查规则过滤网间传送的分组合法性的设备。 A. 代理服务器 B. 应用网关 C. 访问服务器 D. 分组过滤路由器 ●___(6)____服务用来保证收发双方不能对已发送或接收的信息予以否认。 A. 防抵赖 B. 数据完整性 C. 访问控制 D. 身份认证 ●___(7)____用来记录网络中被管理对象的状态参数值。 A. 管理对象 B. 管理协议 C. 管理进程 D. 管理信息库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对___(8)____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的系统。 ㈠、计算机㈡、网络资源㈢、用户口令㈣、用户密码 A. ㈠、㈡ B. ㈠、㈢ C. ㈠、㈢与㈣ D. ㈢与㈣ ●在TCP/IP协议簇中,SNMP协议工作在_____(9)______。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互联层 D、网络接口层 ●数据_____(10)______服务可以保证信息流、单个信息或信息中指定的字段,保证接收方所接收的信息与发送方所发送的信息是一致的。 A. 认证 B. 完整性 C. 加密 D. 访问控制 ●TCP/IP协议中的DNS协议完成_____(11)______功能。 A.路由寻找B.网际控制信息

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

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 一、信息安全 信息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们希望学生可以上网获取教育资源,与专家交流、分享知识和学术观点,但是因特网也会带来诸多侵犯隐私、网络暴力等风险。 黑客(Hacker)原是指那些热衷于电脑,且具有一定编程水平的电脑爱好者。由于系统、软件和网络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安全漏洞,而黑客的出现就是为了找出并弥补这些漏洞。目前在国内黑客也泛指非法入侵他人电脑系统的爱好者,但在国外常把那些破坏者另称为骇客(Cracker)。 特洛伊木马,简称木马。木马是一种能窃取用户存储在电脑中的账号、密码等信息的应用程序。黑客通过木马程序可以轻易的入侵并控制用户的电脑,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用户的电脑进行破坏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QQ号码被盗的情况,一般都是黑客通过木马进行窃取的。 病毒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病毒和木马的特点容易使我们混淆但是病毒的特点中自我复制的能力是普通木马所没有的,所以可以根据这个特点来区分病毒和木马。 二、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整个信息交换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信息道德品质。它是对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播者及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是信息社会每个成员都应该遵守的道德标准。 信息道德教育包括:防止信息垃圾和信息污染,不制作、不传播、不使用不良信息,不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内容。

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

第6课时 课题: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 教学内容: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26页至第32页 一、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从现代信息技术所面临的病毒、木马、黑客等信息安全问题入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病毒,病毒的待征以及计算机感染病毒的一些症状,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增强学生的信息防范能力。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以及遵守信息道德。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信息安全、知识产权问题意识较薄弱,并且自觉遵守信息道德意识较差,而且很容易上网成瘾。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病毒、木马、黑客等信息不安全因素;了解保护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会使用工具软件清除病毒、木马。 过程与方法:1、联系生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规范操作,律己律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的制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养成合法、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增强合作交流,争做网络文明监督员。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程序的防范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网络道德意识 【教学难点】1、掌握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2、使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方法】采用激趣导入,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合作开展活动,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通过汲取他人的学习方法,促进了自身学习方式的改进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硬件环境:网络教室 软件资源:视频教材 【评价方法】 评价量规:优秀、良好、一般 评价方式:小组评价与小组评价 四、教学过程

本周教学反思1、上课日期

心得: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对学过的知识抽时间复习

第八章 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

1.关于应用防火墙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易于建立和维护 B 造价较高 C 比包过滤防火墙更安全 D 缺少透明性 2.下面不属于可控制的技术是 A.口令 B.授权核查 C.文件加密 D.登陆控制 3.计算机可能感染病毒的途径是 A.从键盘输入系统数据 B.运行外来程序 C.软盘表面 不清洁 D.机房电源不稳定 4.下面属于被动攻击的方式是 A.假冒和拒绝服务 B.窃听和假冒 C.窃听和破译 D.流量 分析和修改信息 5.关于子网屏蔽防火墙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现代价的一般B容易配置C 网络访问速度较快 D 是最安全的一种防火前体系结构 6.计算机安全属性不包括A可用性和可审性B可判断性C完整性D保密性 7.判断一个计算机程序是否为病毒的最主要依据就是看它是否具有A传染性B破坏性 C欺骗性D隐蔽性和潜伏性 8.影响信息处理环节不安全的因素不包括A网页上存在着许多恶意的热链接 B 输出 设备容易造成信息泄露或被窃取 C 病毒攻击 D 操作系统有漏同 9.目前在企业内部与外部网之间,检查网络传送的数据是否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设 备是 A 路由器B 防火墙 C 变换器 D 网关 10.下列情况中,破坏了数控的完整性的攻击是 A 假冒他人地址发送数据 B 不承认做 过信息的递交行为 C 数据在传输中被篡改 D 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窃听 11.下列操作中,不能完全清除文件型计算机病毒的是 A 删除感染计算机病毒的文件 B 将感染计算机病毒的文件更名 C 格式化感染计算机病毒的磁盘 D 用杀毒软件 进行清除 12.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实现数据的 A 保密性和完整性 B 可靠性和保密性 C 可用性 和保密性 D 可用性和完整性 13.关于天网防火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适合于宽带上网的个人用户B 能帮助用 户抵挡网络入侵和攻击 C 提供访问控制和信息过滤功能 D 用户可根据自己设定的安全规则保护网络 14.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可用性是指A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能访问资源和得到服务 B 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 C 信息不被偶然或蓄意的删除、 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 D 确保信息不被暴露给未经授权的实体 15.一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程序B 计算机病毒 能够扩散 C 计算机病毒时由计算机系统运行混乱造成的 D 可以预防和消除 16.在加密技术中,把加密过的消息称为A明文 B 密文 C 加密 D 解密 17.计算机安全的属性不包括A可用性B可靠性C可审查性D鲁棒性 18.目前预防计算机病毒体系还不能做到的是A自动完成查杀已知病毒B自动跟踪未 知病毒 C 自动查杀未知病毒 D 自动升级并发布升级包 19.信息安全需求不包括A保密性、完整性B可用性、可控性C不可否认性D正确性 20.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完整性是指A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能访问资源和得到服务 B 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 C 信息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 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的特性 D 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经授权的实体 21.计算机病毒对于操作计算机的人的身体A只会感染,不会致病 B 会感染致病 C 毫 无影响D会有不适 22.下列情况中,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的攻击A假冒他人地址发送数据 B 不承认做过信 息的递交行为 C 给别人的数据插入无用的信息 D 数据在传输中被窃听 23.目前实现起来代价最大的防火墙是A由路由器实现的包过滤防火墙 B 由代理服务

第9章 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习题答案)

第9章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习题答案)

第9章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习题及答案1 网络管理的需求有哪些? 1)杜绝可能发生错误的因素,保障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2)使系统能够根据业务的需求和网络的实际情况动态地调整网络运行的参数,更好地配合企业业务的展开。 2 网络管理技术应该尽可能地地满足网络管理者和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指标的要求。 3 企业在网络管理方面进行投资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几点? 1)维持或改进服务 2)维持各种的需求平衡 3)网络的复杂性问题 4)减少宕机时间 5)加强资产管理 6)控制开销 4 网络管理不包含对人员的管理,这句话对

否?为什么? 不对。网络管理技术中,安全管理部分即包括对用户进行管理(账号和权限)的内容。 5 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网络管理功能有(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和(性能管理)5项。 6 什么是故障管理?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故障管理是检测和定位网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或者故障的行为过程。其主要功能有如下4项:通过执行监控过程和/或故障报告对发生的故障进行检测;通过分析事件报告或者执行诊断程序,找到故障产生的原因;通过配置管理工具或者直接的人力干预恢复故障对象的工作能力;将故障告警、诊断和处理的结果记录在日志系统中。 7 什么是配置管理?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配置管理用于监控网络组件的配置信息,生成网络硬件/软件的地运行参数和配置文件供网络管理人员查询或修改,以保证网络已最优化的状态运行。配置管理包括3方面的内容:

获取当前网络的配置信息,存储配置数据、维护设备清单并产生数据报告,提供远程修改设备配置参数的手段。 8 什么是计费管理?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计费管理可以跟踪用户使用网络的情况并对其收取费用。其主要功能有:收集计费信息、分配运行成本、计算用户费用以及计算网络经营预算。 9 什么是安全管理?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安全管理负责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控制,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访问受限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用户的管理,即账号以及权限的设定;通信信道的加密策略;安全日志的管理;审计和追踪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监控;密钥的管理,包括密钥的分发和使用等操作;容灾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10 什么是性能管理?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性能管理可以评估受管对象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网络性能的变化趋势,最终将网络性能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其具体功能有:收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网络安全与管理(第二版)》网络安全试题

网络安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在以下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中,属于主动攻击的是() 2.A、数据篡改及破坏 3.B、数据窃听 4.C、数据流分析 5.D、非法访问 6.数据完整性指的是() 7.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 8.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 9.C、防止非法实体对用户的主动攻击,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完全一致 10.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 11.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 12.A、DES 13. B RSA算法 14.C、IDEA 15.D、三重DES 16.在混合加密方式下,真正用来加解密通信过程中所传输数据(明文)的密钥是() 17.A、非对称算法的公钥 18.B、对称算法的密钥 19.C、非对称算法的私钥 20.D、CA中心的公钥 21."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 DES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多少位的数据块,其中一部分用作奇偶校验,剩余部分作为密码的长度?" ()

A 56位 B 64位 C 112位 D 128位 10.黑客利用IP地址进行攻击的方法有:() A. IP欺骗 B. 解密 C. 窃取口令 D. 发送病毒 11.防止用户被冒名所欺骗的方法是:() A. 对信息源发方进行身份验证 B. 进行数据加密 C. 对访问网络的流量进行过滤和保护 D. 采用防火墙 A.安全通道协议 23.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机病毒只具有破坏性,没有其他特征 B.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具有传染性 C.破坏性和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两大主要特征 D.计算机病毒只具有传染性,不具有破坏性 29.加密技术不能实现:() A.数据信息的完整性 B.基于密码技术的身份认证 C.机密文件加密 D.基于IP头信息的包过滤 30.所谓加密是指将一个信息经过()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而接受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还原成明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