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小学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小学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

作者:韦兰钦

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6期

【摘; 要】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传统美德;传承

引言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语文课程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文学科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那么作为一名基层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的人文内涵去传承优秀的中华美德呢?

1.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存在以下3点问题。

(1)传承与弘扬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老师对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重要性认识不足,常常一厢情愿地认为传承优秀的传统美德不是语文阅读教学课的任务。

(2)活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不能学以致用,传授得不到位,在日常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流于形式,没有使得学生在这方面产生内动力而形成道德自觉。

(3)传承和弘扬手段单一,经常只是纸上谈兵或者操作方式陈旧老化。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的人文内涵传承优秀的中华美德的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尚未健全的阶段,受到家庭和社会大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不明是非,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感恩等,作为小学一线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依托语文教材对他们进行深入的教育。以下是我的一些操作方法。

2.1在课堂实践中感悟,潜移默化中传承

当今大多数孩子都过着衣食无忧,甚至是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认为父母给与他们的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而毫无感恩之心,殊不知有这样的思想的孩子正在慢慢毁了自己,自私自利的情愫悄然在心中滋长起来,美好生活的背后有多少父母是在负重前行。在上小学语文S版统编版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时,当学生第一次读完课文后有孩子这么分享:“课文里讲的是一位父亲为他的孩子做了一盏冰灯的事,這件事情很普通,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一盏最美的灯呢?我觉得没有买的那些漂亮。” 值得肯定的是这是一位善于动脑会质疑的孩子。如何让学生去体会到这份至深至爱,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懂得感动,懂得感恩。文中父亲做的冰灯确实没有买的漂亮,可是父亲在大年夜里冒着严寒亲手打磨了一宿的冰灯又岂是街上买回的冰灯可以和它相提并论的呢?这是一盏来之不易的灯,凝聚着父亲对孩子的深爱之情。这是这篇文章的文本内涵,父爱子情真意切,父爱子,默默付出。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深爱学生只是通过听老师解读文本是不可能体会得到那份深情,为此我设计了让学生现场打磨冰灯的环节,我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欢欢喜喜过除夕,边看电视边吃美食,另外一组全部在打磨冰灯,十分钟后看大家打磨的效果,然后采访打磨冰块的学生,打磨期间很多学生由于受不了寒冷,中途放弃了,坚持下来的学生已经两手通红,不能自己。接来下两组交换操作。经历了舒适和寒冷,学生们都能感受得到大年三十冒着严寒打磨一宿的冰灯是多么来之不易,不是因为爱,父亲哪里来的力量,哪里来的信念能够坚持下去。爱做出来比说出来更能打动人心,学生们经过实践,真切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又怎么会没有触动,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就会留心身边的爱,就会回馈身边的爱。学生入耳入脑,潜移默化中尊敬老人的优秀传统美德不就得以传承了吗?

2.2创设情境,再现课文场景

通过表演再现场景,譬如:再讲四年级上册《搭石》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让学生曾参与课堂表演的方法,在教室中间挪出一块空地,在空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学生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五六个学生跟着排成一行一起走搭石。学生看到可以玩就会兴奋起来,热情高涨,都跃跃欲试。再现情境的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并做了要求,要求大家配合默契,按照要求提脚落脚要协调一致,有落水的那一组马上出局。通过比赛,很多组都有人落水,没有落水的那一组真正感受到了文中所说的协调美和韵律美,通过这样的对比试验,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村民之间的默契、谦让与和谐,体会到过搭石时的有序和动作划一是多么重要,同时也感受到村民心灵之美,民风淳朴之美。这样的学习,生动活泼,很自然的把这篇课文的人文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完美地演绎了一番,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让学生知道在以后的生活中要互相谦让才能创造美好境界的一种传统美德。

2.3抓关键语句,细读赏析

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立足工具,弘扬人文”,要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品味语言、咀嚼文字,领略其中的情感,为此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中,让学生在自主阅

读过程中抓重点语句,品读感悟。感受课文蕴含的优秀文化和作者所传达的文化情感。譬如在《珍贵的教科书》这一课中有这样语句: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教学此处引导学生理解完整无缺的意思以此理解指导员奋不顾身保护教学书才有完整无缺的结果,然后用换词法把“压”改成“躺”,让学生理解指导员护书的迫切和决心,感受到指导员把书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指导员舍身护书的举动,让“我”更加知道这书的来之不易。学生在进行对比后,感到自己生活在当今时代,可以好好读书,必须珍惜这样的读书机会。感恩前辈的付出,珍惜当下,立志勤学。

以上是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的人文内涵传承优秀的中华美德的一些方法,当然,方法方式是多样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探究。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的人文内涵传承优秀的中华美德,教师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以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培养方法落实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中华传统美德,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行动,只有经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根植于学生的思想之中。建议,课堂及课后相互配合,营造传承优秀传统美德氛围,定期举行爱国诗词背诵擂台或者布置学生搜集、交流反应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结合春游、秋游、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凭吊遗迹、缅怀先烈等活动,活动后以视频汇报、写小日记、手抄报等形式呈现自己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杨月华.新课程理念下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M].学周刊教学实践. 1008-3561(2015)02-0098-01

[2]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1期

[3]孙小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网络出版

[4]程凯华.《中华传统美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课题:(编号2019B065)《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玉林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课题:(编号2019B049)《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玉林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简介:韦兰钦|(1982.3-),女,壮族,广西忻城人,理学学士,研究方向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