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3

合集下载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已经成为了现代科技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电子、能源等领域。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是纳米技术的基础,也是纳米材料研究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机械法。

一、物理法物理法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制备纳米材料,包括凝聚态物理法和非凝聚态物理法两种。

1.凝聚态物理法凝聚态物理法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制备纳米材料,包括溅射法、热蒸发法、溶液法、光化学法等。

(1)溅射法溅射法是一种通过高能量粒子轰击靶材,使其表面原子或分子脱离并沉积在基板上形成薄膜或纳米颗粒的方法。

溅射法可以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磁性材料等纳米材料。

(2)热蒸发法热蒸发法是指通过加热材料使其蒸发,并在凝固时形成薄膜或纳米颗粒的方法。

热蒸发法可以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等纳米材料。

(3)溶液法溶液法是指将溶解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溶液滴在基板上,然后通过蒸发溶剂使溶液中的物质沉积在基板上形成薄膜或纳米颗粒的方法。

溶液法可以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磁性材料等纳米材料。

(4)光化学法光化学法是指利用光化学反应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光化学法可以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等纳米材料。

2.非凝聚态物理法非凝聚态物理法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制备纳米材料,包括激光蚀刻法、等离子体法、超声波法等。

(1)激光蚀刻法激光蚀刻法是指利用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刻蚀制备纳米结构的方法。

激光蚀刻法可以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等纳米材料。

(2)等离子体法等离子体法是指利用等离子体对材料进行处理制备纳米结构的方法。

等离子体法可以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等纳米材料。

(3)超声波法超声波法是指利用超声波对材料进行处理制备纳米结构的方法。

超声波法可以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等纳米材料。

二、化学法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纳米材料,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还原法等。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3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3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3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3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其原理是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利用水分子的特性,通过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制备纳米颗粒或纳米结构材料。

水热法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制备出高纯度、均匀分散的纳米材料。

此外,水热法还具有选择性、晶型可控、易于扩展等特点,因此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前处理和水热反应。

前处理包括各种表面活性剂处理、溶解剂选择、PH值调节等。

水热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

下面以制备纳米氧化物为例,介绍水热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准备所需的原料,例如钛酸四丁酯和乙二醇,同时在实验器具上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

随后,将所需的乙二醇加入容器中,并加热至80℃左右,将钛酸四丁酯缓慢地滴加到乙二醇中,同时通过磁力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接下来,调整溶液的PH值,一般采用氨水或盐酸进行调节。

通过控制PH值,可以调节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和颗粒的尺寸。

然后,将反应容器密封,加热至所需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压力。

水热反应一般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反应器具进行操作。

在反应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溶液的温度和压力稳定,并定时采样进行分析。

最后,将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和洗涤处理。

一般通过离心和洗涤的方法,将纳米颗粒或纳米结构材料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利用特殊仪器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例如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

综上所述,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其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可以制备出高纯度、均匀分散的纳米材料。

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水热法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对于制备各种功能性纳米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热碳化法制备碳纳米材料

水热碳化法制备碳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论文水热碳化法制备碳纳米材料摘要:水热碳化法是一种重要的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糖类和淀粉等有机物为原料,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各种形貌可控碳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该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热碳化法、碳纳米材料、碳微球、碳空心球、核壳结构复合材料1 引言形态可控的碳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1],常见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2]、乳液法[3]和水热碳化法[4]等。

水热碳化法是指在水热反应釜中,以有机糖类或者碳水化合物为原料,水为反应介质,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生成碳材料的过程[5]。

图1为水热碳化法所制备的各种形貌的碳材料。

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采用水热碳化法所制备的纳米碳材料具有显微结构可调、优良的使用性能、产物粒径小而均匀等特点。

本文综述了水热碳化法制备形态可控碳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概括了工艺因素对碳纳米材料合成过程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水热法合成碳纳米材料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图 1 水热碳化法制备各种形貌碳材料的示意图2 水热碳化法制备碳微球碳微球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堆积密度以及良好的稳定性等,被应用于锂离子电池[6]、催化剂载体[7]、化学模板[8]、高强度碳材料[9]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Yuan等[10]以蔗糖为碳源,先采用水热碳化法合成碳微球,再使用熔融的氢氧化钾溶液对合成产物进行活化处理,制得粒径为100-150nm的碳微球。

研究表明活化后碳微球的石墨化程度有很大提高,且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其比容量达到382F/g,单位面积电容达到19.2μF/cm2,单位体积容量达到383F/cm。

Liu等[11]以琼脂糖为原料,采用水热碳化制备出粒径范围为100~1400nm的碳微球,研究结果表明碳微球的粒径随琼脂糖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所制备的碳微球的表面富含大量的含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可以很好地吸附金属离子或者其它有机物等,因此该材料在生物化学、药物传输以及催化剂载体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微波水热法制备钴基纳米磁性合金》范文

《2024年微波水热法制备钴基纳米磁性合金》范文

《微波水热法制备钴基纳米磁性合金》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钴基纳米磁性合金因其高磁导率、低电阻率等特性在电子、通信、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近年来,微波水热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因其高效、环保、低能耗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钴基纳米磁性合金的工艺流程和关键因素。

二、微波水热法概述微波水热法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和高温高压水热环境下的化学反应来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物纯度高、粒度可控等优点。

在钴基纳米磁性合金的制备过程中,微波水热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合金的粒径、形貌和结构,从而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

三、制备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选用高纯度的钴盐、其他合金元素盐类以及适当的配体作为原料,将其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2. 微波水热反应:将上述溶液置于微波反应器中,通过微波辐射加热至预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

在高温高压的水热环境下,钴盐和其他盐类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钴基纳米磁性合金。

3. 产物分离与纯化:反应结束后,通过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将产物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并进行纯化处理。

4. 产物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其晶体结构、形貌和粒径等性质。

四、关键因素分析1. 反应温度:反应温度是影响钴基纳米磁性合金制备的关键因素之一。

适当的温度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获得粒度均匀、结晶度高的产物。

2.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也是影响产物性能的重要因素。

过短的反应时间可能导致产物不完整,过长的反应时间则可能导致粒径过大,影响产物的性能。

3. 添加剂:在反应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配体可以有效地控制产物的形貌和粒径,提高产物的性能。

4. 微波功率:微波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反应的速度和产物的性质。

适当的微波功率可以获得粒度均匀、结晶度高的钴基纳米磁性合金。

水热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原理

水热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原理

水热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原理
水热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的原理是通过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利用水分子和溶剂分子的高度活跃性,使得反应物中的离子在水热反应的过程中重新排列和结合,最终形成目标产物。

具体原理如下:
1. 水热环境:水热反应一般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典型的反应条件是温度在100-200摄氏度之间,压力在1-3 MPa左右。

这样的环境使得反应物能够在水分子的催化下更快地进行反应。

2. 溶解反应物:将所需的反应物,如钛酸铅和钡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反应物溶液。

溶剂通常选择对反应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如酸、碱或氢氧化钠等。

3. 反应:将制备好的反应物溶液加入到高压釜中,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发生迁移和重排,形成新的晶体。

4. 沉淀: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将高压釜冷却至室温,产物会经历一个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这是因为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导致产物退火结晶生成固态的BaTiO3纳米粉体。

通过水热法制备的BaTiO3纳米粉体具有高度纯净性、均匀性好、粒径小等优点,适用于丰富光电、催化及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水热法制备微纳结构氧化钨

水热法制备微纳结构氧化钨

水热法制备微纳结构氧化钨氧化钨( WOx) 无机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气敏、光催化、电致变色、光致变色和场发射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多种不同尺寸和形貌的氧化钨半导体材料。

本文结合水热法制备WOx粉体方面的最新工作,综述了近十年水热法制备微米及纳米级氧化钨粉体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原料、辅助试剂、表面活性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水热法制备氧化钨粉体材料的影响。

1.引言氧化钨( WOx) 是一种多功能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如气敏、光催化、光致变色、电致变色、场发射等性能,在气敏传感器、光催化剂、电致变色智能窗和光电化学设备等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与常规尺寸的WOx相比,纳米级材料展现出一些独特的性能,如小尺寸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等,明显改善了该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显著拓宽了该材料的应用空间。

迄今为止,多种物理及化学合成方法被用于纳米WOx的制备,如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热蒸发法,溶胶-凝胶法,热注入法,水热法等。

其中,水热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易控制,可获得多种特殊形貌的产物等优势,被研究人员广泛采用。

目前,水热法制备纳米级WOx粉体的常见形貌有: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片及各种WOx分级结构。

该方法目前还被用于不同形貌的WOx纳米薄膜的制备,如纳米片、纳米线和纳米树等。

本文综述了水热法制备WOx微米/纳米粉体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文中WOx包括非化学计量比和化学计量比的氧化钨及其水合物。

2.WOx的结构特点氧化钨分为化学计量比WOx和非化学计量比WOx。

其中,化学计量比WOx 以WO3最为常见,其晶体结构是由 1 个钨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的正八面体单元共用顶点排列而成。

WO3具有多种晶型,如单斜( m-WO3) 、三斜( tr-WO3) 、正交( o-WO3)、四方( te-WO3)、六方(h-WO3)等。

实验三_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实验三_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一、实验目的1、了解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原理、方法和操作2、掌握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装置的一般方法。

选择理由:优势:直接制备结晶良好且纯度高的粉体,需作高温灼烧处理,避免形成粉体硬团聚,粒径分布均匀。

缺点:反应时间长、杂质离子难以除去、纯度不高。

二、实验原理TiO2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晶体结构:金红石型、锐钛矿型和板钛矿型,其中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TiO2均具有光催化活性,尤以锐钛矿型光催化活性最佳,两种晶型结构如图1.1所示。

OTi图1 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二氧化钛的用途极为广泛,目前已经用于化工、环保、医药卫生、电子工业等领域。

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吸收能力,且具有很好的光催化作用,因而可以用做织物的抗紫外和抗菌的整理剂。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原理如下:Ti(OC4H9)4+2H2O TiO2+4C4H9OH可分为两个独立的反应,即:Ti(OC4H9)4+xH2O Ti(OC4H9)4-x OH x+xC4H9OHTi(OC4H9)4-x OH x+Ti(OC4H9)4(OC4H9)4-x TiO x Ti(OC4H9)4-x+xC4H9OHa = 4.593Åc = 2.959ÅEg=3.1eVρ= 4.250 g/cm30212.6fG∆=-a = 3.784 Åc = 9.515ÅEg=3.3eVρ= 3.894 g/cm30211.4/fG kcal mol∆=-当x=4时水解完全,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在反应过程中保持足够量的水保证醇盐水解完全。

三、主要仪器与药品1.仪器磁力加热反应器,水热反应釜(60ml),250ml烧杯,100ml量筒,电子分析天平, pH试纸。

2.试剂钛酸丁酯(化学纯); 二乙醇胺、十二胺(化学纯); 氨水(稀释至30%)、无水乙醇(分析纯),去离子水。

四、操作步骤在盛有0.5g表面活性剂十二胺的烧杯中加入20ml二次蒸馏水, 在磁力搅拌下使之充分溶解(可以适当加热), 然后加入氨水调节pH值至10。

实验3 葡萄糖水热法制备纳米碳球(包括两个)

实验3 葡萄糖水热法制备纳米碳球(包括两个)

实验2-1 葡萄糖水热法制备纳米碳球一、目的要求(1)熟悉葡萄糖水热法制备纳米碳球的方法,熟练掌握高温高压反应釜的组装与应用。

(2)熟悉并理解水热法的基本原理、特性,熟练使用反应釜,关注反应釜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炭微球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密度、高强度、高比表面积以及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

碳微球的形状和大小显著影响着其电学性能。

葡萄糖在水热条件下会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炭微球的增长似乎符合LaMer模型(见图4-2),当0.5 molL-1的葡萄糖溶液在低于140 C或反应时间小于1h时不会形成炭球,在此条件下反应后溶液呈橙色或红色并且粘度增强,表明有芳香族化合物和低聚糖形成,这是反应的聚合步骤。

当反应条件为0.5molL-1、160℃、3h时开始出现成核现象,这个碳化步骤可能是由于低聚糖之间分子间脱水而引起的交联反应,或者在先前步骤中有其它大分子的形成,然后形成的核在溶液中各向同性生长所致。

从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如葡萄糖的起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直接影响炭球的粒径分布,其中反应时间对颗粒粒径影响很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这些纳米炭球粒径从150nm(最初核的大小,实验所得到的最小的尺寸)生长到1500nm。

由葡萄糖水热法制备纳米炭球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实验过程中没有引入任何引发剂以及有毒溶剂,制备得到的炭球粒径均匀,大小可控,同时表面含有大量活性官能团,具有优良的亲水性和表面反应活性,可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物诊断以及药物传输领域,也可以作为制备核壳结构材料或者多孔材料的模板等等,具有令人欣喜的应用前景。

图4-2 水热法形成炭球的结构变化示意图三、实验预备葡萄糖,去离子水,95%乙醇;5mL高压反应釜,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抽滤装置。

四、实验过程1.材料制备用电子天平称取6g葡萄糖放入5mL反应釜内衬中,用移液管准确移取4mL去离子水(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0.78molL-1)加入到上述反应釜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葡萄糖全部溶解,然后装入反应釜中,用扳手拧紧反应釜,放入烘箱中。

MoO_3纳米材料化学合成流程的研究

MoO_3纳米材料化学合成流程的研究
纳米 MoO3 材料的制备方法很多 ,其中重要的 包括沉淀法 、水热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凝胶注模成 型法 、溶胶 - 凝胶法以及溶胶 - 水热法等 。本文简 要评估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并提出了溶胶 - 水 热法的发展方向 。
1 MoO3 的相结构和形貌
1. 1 M oO 3 的相结构 已经知道 ,MoO3 的相结构通常分为 3 种形式 ,
·8·
中 国 钼 业 2010年 2月
中包括线形 、纤维形 、棒形 、晶须形 、薄片形 、薄膜形 、 单壁纳米管 、多壁纳米管 、纳米带 、球形等非碳纳米 材料 。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可以千差万别 , 观察形 貌 的 方 法 有 各 种 电 子 显 微 镜 分 析 ( TEM、 SEM、HRTEM、HRSEM 等 ) 。本文仅举以下 2例 ,足 见其形貌的琳琅满目 。图 3是模板 ( CTAB )水热法 制备的纳米带 ,α - MoO3 TEM 照片 [ 31 ] 。图 4是无模 板水热法制备的 h - MoO3 六棱柱形 SEM 照片 [ 34 ] 。
MoO3 纳米材料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能 ,具有广泛 的应用潜力 ,其中包括 ,电子显示 、固体微生物 、气体
收稿日期 : 2009 - 10 - 25 作者简介 :徐志昌 (1935 - ) ,男 ,清华大学教授 ,《中国钼业 》编委 。
传感器 、记录材料 、石油催化剂等 。它也是制备其他 含钼纳米材料理想的前驱体 , 如 , 层状纳米 MoS2 、 MoSe2 、纤维状 Mo 粉以及各种主 - 客化合物 。此 外 ,良好的光致变色和电致变色性能在智能材料中 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纳米级 MoO3 具有优异的可 逆光色性和较高的光学对比度 ,其性能在信息存储 、 图像显示及调节光线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可作为电致变色 、光致变色 、智能伪装等器件的核心 材料 ,在显示设备和军事装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 用价值 。

四氧化三铁nps的制备

四氧化三铁nps的制备

四氧化三铁nps的制备四氧化三铁(Fe3O4)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NPs)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1. 水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将适量的铁盐溶液与氢氧化钠混合,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此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尺寸均匀,结晶度高。

2. 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将适量的铁盐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产生沉淀,经过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此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制备。

3. 热分解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将铁盐溶液加热至高温,通过热分解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此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尺寸可调控性好,适用于制备不同尺寸的纳米颗粒。

二、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应用领域1. 磁性材料领域: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可用于制备磁性液体、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等。

在磁存储、磁共振成像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2. 生物医学领域: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因其磁性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物医学成像、药物传递和磁性导航等。

在肿瘤治疗、磁性超声造影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3. 环境领域: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可用于废水处理、重金属离子吸附等环境治理方面。

其高效的吸附性能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材料。

4. 电子材料领域: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可用于制备磁性传感器、磁性存储器等电子器件。

其优异的磁性能和稳定性使其在电子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5. 催化剂领域: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可用于制备高效催化剂,应用于有机合成、氧化反应等领域。

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活性使其在催化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论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磁性材料。

采用水热法、沉淀法和热分解法等制备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纳米颗粒。

在磁性材料、生物医学、环境、电子材料和催化剂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丙酮气敏性能优化研究》范文

《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丙酮气敏性能优化研究》范文

《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丙酮气敏性能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氧化锌(ZnO)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ZnO纳米材料的气敏性能对于气体检测、环境监测和安全防护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工艺及其在丙酮气敏性能的优化研究。

二、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1. 材料与试剂制备ZnO纳米材料所需的主要材料和试剂包括:锌盐(如硝酸锌)、碱(如氢氧化钠)、去离子水以及表面活性剂等。

2. 制备方法水热法是一种制备ZnO纳米材料的常用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一定浓度的锌盐溶液与碱溶液混合,调节pH值;(2)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控制ZnO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3)将混合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加热并保持一定时间;(4)反应结束后,冷却、离心、洗涤,得到ZnO纳米材料。

3. 制备工艺优化通过调整反应物的浓度、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可以优化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提高其产率和质量。

三、丙酮气敏性能优化研究1. 丙酮气敏性能测试采用气敏传感器对制备的ZnO纳米材料进行丙酮气敏性能测试。

通过测量传感器在不同浓度丙酮气体下的电阻变化,评估其气敏性能。

2. 性能优化措施(1)材料改性:通过掺杂其他元素或采用复合材料的方法,提高ZnO纳米材料的气敏性能。

(2)表面修饰:利用表面活性剂或生物分子对ZnO纳米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提高其与丙酮气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气敏性能。

(3)结构优化:通过调整ZnO纳米材料的形貌、尺寸和结晶度等,优化其气敏性能。

3. 优化效果分析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气敏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优化措施对ZnO纳米材料气敏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ZnO纳米材料在丙酮气体检测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工作温度和更好的选择性。

四、结论本文研究了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工艺及其在丙酮气敏性能的优化研究。

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材料

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材料

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材料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变化。

而水热合成法(Hydrothermal Synthesis)是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水热合成法的基本原理、优点和在制备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

1.基本原理水热合成法是一种通过水热反应来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一般使用三个关键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

该方法通过将前驱体物质与水混合并加热,使其在高压下反应生成目标纳米材料。

因为水的介电常数在高温高压下降低,水中的离子活性增强,所以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因此水热合成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2.优点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水热合成法具有如下优点:(1)简单、安全、易操作,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

(2)反应条件可调,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均为可控因素,可以用来制备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纳米颗粒。

(3)产物纯度高,因为反应过程中没有外界杂质,可以获得高纯度的产物。

(4)可以制备复杂的二维和三维纳米结构,结构精度高,稳定性好。

(5)环保,只需用水作为溶剂,没有毒性气体排放。

3.应用水热合成法在制备纳米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它们广泛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传感器等领域。

通过水热合成法可以制备出各种尺寸和形状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并且这些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和光催化性能。

(2)纳米金属材料:纳米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和催化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光催化、传感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通过水热合成法可以制备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纳米金属材料,如球形、棒状、片状等,并且这些纳米金属材料表面可以改性化,提高其稳定性和催化性能。

(3)纳米碳材料:纳米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储能系统和传感器等领域。

水热法制备BaTO3纳米粉体

水热法制备BaTO3纳米粉体

汤黎辉,张群飞,马金明,肖长江,栗正新(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450001)BaTiO 3纳米粉体的合成方式及合成粉末的样本表征,采取水热法合成方法,合成得到钛酸钡。

通过X 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手段以及JADE 、Origin 等软件的分析,得出其物相、晶体结构、颗粒大小以及外观形貌。

经过实验,使用水热法合成方式,能够制备出高品质的钛酸钡纳米粉末。

结果表明:用水热法得到了纯的钛酸钡粉体,粉体的晶粒大小较均匀,晶粒尺寸约为39.51nm,粉体的晶体结构为四方结构,形貌为类球形。

;纳米粉体;水热法;晶体结构;晶粒尺寸由于具有出色的介电性能,钛酸钡(BaTiO 3)已经成功地发展出了各种电子器件,如多层陶瓷电容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动态随机存储器、声呐传感器、压电换能器以及各种光电子元件,从而在电子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成为电子陶瓷领域的主要原材料[1,2]。

目前制备钛酸钡粉体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共沉淀法、微乳液合成方法、水解溶胶-凝胶法等。

固相法作为一种传统的合成工艺,具有制备产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这种合成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存在合成温度高、合成的粉体颗粒粗大、较高的杂质含量以及组分均匀度不高等缺点,一般作为低端产品合成时的首选工艺。

共沉淀法制备钛酸钡粉体难以形成均匀的沉淀物,而且颗粒容易团聚,粒径分布宽,产品质量不稳定[3]。

微乳液合成方法制备产物需要大量助剂、改性剂和有机剂,导致成本较高,而且还易引入杂质且产能有限,所以该合成方法目前还没有被广泛的使用,仅仅处于实验室研究中[4]。

凝胶法虽然可行,但由于技术复杂、时间较久,使得它的水解效果不易掌握。

相比之下,水热法更加经济实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钛酸钡的生产,同时也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能够满足更严格的质量标准[5]。

水热法合成粉体,能够在低温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性好的BaTiO 3超细粉体,合成的粉体晶粒发育比较完整,并且在水热法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经历高温的煅烧以及后期的球磨过程,进而可以避免了杂质的引入和球磨对粉体结构的破坏,从而有效地消除了杂质及其他形态问题,故文章实验采用水热法制备BaTiO 3纳米粉体,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

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

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一、本文概述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已经在能源、医学、环保、电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水热法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技术,包括基本原理、制备方法、影响因素等,并对制备出的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包括形貌、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简要介绍纳米材料和水热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水热法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具体步骤,包括原料选择、反应条件控制、反应机理等方面。

我们还将探讨影响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主要因素,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溶液浓度等,并分析这些因素对纳米材料性能的影响。

在纳米材料的表征方面,我们将介绍常用的表征手段,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射线衍射(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并详细阐述这些表征手段在纳米材料形貌、结构、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表征手段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制备出的纳米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我们将对纳米材料水热法制备与表征的研究进展进行展望,分析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向。

二、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水热法是一种在特定的高温高压水环境中,通过溶解再结晶的过程制备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

其原理主要基于在水热条件下,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化学反应活性都会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反应进行。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适当的反应物和溶剂,将反应物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一的溶液;然后,将此溶液转移到特制的高压反应釜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其原理是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在溶液中进行物质的溶解和再结晶过程,从而制备出纳米级的材料。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廉价、易于控制成分和结构等优点,因而在纳米材料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溶液的成分、溶剂、反应温度和时间等。

首先,选择适合的溶剂对纳米材料的制备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水是一种常用溶剂,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

其次,溶液的成分决定了所制备纳米材料的成分和组成。

通过调节反应溶液中物质的浓度和摩尔配比,可以得到不同成分和比例的纳米材料。

在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高温有利于物质的溶解和扩散,有助于形成纳米材料的晶种。

同时,较高的温度也可以促进纳米颗粒的生长和聚合,从而影响纳米材料的粒径和形貌。

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温度时,需要考虑所制备纳米材料的要求和预期的性质。

此外,反应的时间也是决定纳米材料制备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较长的反应时间有利于纳米颗粒的生长和形成。

然而,反应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纳米颗粒的聚集和团聚,从而影响纳米材料的分散性和表面性质。

因此,在选择反应时间时,需要通过实验确定一个合适的范围。

总的来说,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通过调节溶液的成分、溶剂、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成分、形貌和性质的纳米材料。

此外,水热法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表面修饰、掺杂和功能化等,进一步调控纳米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能源储存和转换、催化剂和传感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水热法制备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优良的催化活性和可调控的性质等特点,因此可以用于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催化反应的效果。

另外,水热法还可以制备出纳米颗粒结构的药物载体,用于药物的控释和靶向递送,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药效增强效果。

水热制备纳米材料

水热制备纳米材料
水热制备纳米材料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水热法制备碳纳米管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线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水热法合成纳米材料简介
田轶群 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科学院
1/56 12-J性能的一类功能聚合物
3/56
导电聚合物的特点
• 1.导电聚合物分子室温电导率在绝缘体一半导体一金属态 范围内((10-9 S/cm—105S/cm) • 2.导电聚合物不仅可以掺杂,而且还可以去掺杂,并且掺杂/ 去掺杂的过程完全可逆"这是导电聚合物独特的性能之一 • 3.导电聚合物的掺杂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且氧化/还原 过程可逆"在掺杂/去掺杂的过程中某些导电聚合物分子伴 随着完全可逆的颜色变化,这一独特性能可以实现电致变色 或光致变色. • 4.由于导电高分子具有兀共扼的结构,因此,它具有响应速 度快.
本征型导电聚合物材"本征型导电聚合物由C!H!N!S 等元素组成,主链含离域的二键,经过化学和电化学 等方法掺杂后该种聚的导电性明显提高,同时具有 一价的对阴离子或对阳离子"这种高聚物具有与金 属的电学!磁学和光学相似的性能,同时又保留了传 统的高聚物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能
导 电 聚 合 物
复合型导电聚合物材料即把常见的导电材料如碳黑 等添入到有机聚合物中,经过机械共混而得到的导电 材料,如导电塑料!导电橡胶!导电添料!导电粘胶剂和 透明的导电薄膜等
4/56
5/56
6/56

《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丙酮气敏性能优化研究》

《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丙酮气敏性能优化研究》

《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丙酮气敏性能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ZnO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诸多领域,如光电、催化、传感器等,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本文旨在研究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工艺,并进一步探讨其丙酮气敏性能的优化。

二、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1. 材料与方法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主要涉及的是化学法,以锌盐为主要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时间等)来实现ZnO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

其具体步骤包括:准备原料、配置反应溶液、水热反应、洗涤和干燥等步骤。

2. 结果与讨论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出ZnO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制备的ZnO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良好的结晶度,且形貌规整,尺寸均匀。

三、丙酮气敏性能的优化研究1. 材料与方法为了优化ZnO纳米材料的丙酮气敏性能,我们采用了表面修饰、掺杂等手段。

首先对ZnO纳米材料进行表面修饰,以提高其比表面积和活性;然后通过掺杂其他元素,改善其电子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其对丙酮气体的敏感度。

2. 结果与讨论经过表面修饰和掺杂处理后,ZnO纳米材料的丙酮气敏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气敏传感器测试,我们发现优化后的ZnO纳米材料对丙酮气体的响应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气敏性能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四、结论本文成功制备了ZnO纳米材料,并对其丙酮气敏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

通过水热法,我们得到了形貌规整、尺寸均匀的ZnO 纳米材料;通过表面修饰和掺杂处理,提高了其对丙酮气体的敏感度和响应速度。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环境因素对气敏性能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研究为ZnO纳米材料在气体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气敏性能,以期在更多领域实现应用。

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微球及其光催化性能

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微球及其光催化性能

四、结论
本次演示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微球,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该二氧化钛微球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可应用于环境保护和 能源利用等领域。通过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和性能测试条件,可以获得更加优 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
五、致谢
感谢实验室老师们的指导和支持;感谢实验室同学们的帮助和配合;感谢其他 同学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支持与鼓励;最后感谢评审专家们对本论文的批评 指正!
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制 备出高质量的纳米材料。本次演示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微球,并通过 光催化技术对其性能进行研究。
二、实验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材料与试剂
本实验所用的材料和试剂包括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氨水等。
2、制备二氧化钛微球
将一定量的钛酸四丁酯溶于无水乙醇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后,移 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50℃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用去离子水 和无水乙醇洗涤数次,烘干后得到二氧化钛微球。
Keywords: TiO2 microsphere, hydrothermal metho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一、引言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光催化反应 中,二氧化钛可以吸收紫外光,激发电子-空穴对,从而产生羟基自由基和氧 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具有降解有机污染物、抗菌消毒等作用。因此,二氧化钛 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二氧化钛的光催 化性能,需要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精确调控。
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液pH等条件,调控纳米TiO2的形貌。

水热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

水热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

线 ,可确定产物有较理想的超顺磁性 。
关键词 : Fe3O4 纳米粒子 ;水热法 ;磁性 中图分类号para tion of Fe3O 4 Nanoparticles by Hydro - Therma l M ethod
GEN G M ing - xin, L IU Fu - tia n
收稿日期 : 2008 - 11 - 06 基金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Y2007F44) 作者简介 :耿 明鑫 ( 1983 - ) , 女 , 山东 东营人 , 硕 士生 ; 刘福 田
(1964 - ) ,男 ,山东青州人 ,教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
成像以及药物控制释放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 景 [1 - 4]。
耿明鑫 ,刘福田
(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摘 要 :通过改进实验工艺 ,调节前驱体配比 ,采用水热法制备 Fe3O4 磁性纳米粒子 ,有效克服了 Fe3O4 粒子制备过程中 普遍存在的氧化问题 ;并利用 XRD、SEM 以及 TEM 测试分析磁粒子的组成和结构 ,证实所制得的磁粒子为纯相 Fe3O4 纳米粒 子 ;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表征分析 ,得出本实验产物大部分为纳米级粒子 ,粒径较窄 ;由交流梯度磁强计测得产物的磁化曲
3 实验
3. 1 试剂及仪器 ( 1 )试剂 二氯化铁 (分析纯 ;分子式 : FeC l2 ·4H2 O;分子
量 : 198. 81;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 三氯化铁 (分析纯 ;分子式 : FeC l3 ·6H2 O;分子
量 : 270. 30;天津市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 ) ; 十二烷 基 苯 磺 酸 钠 (分 析 纯 ; 分 子 式 : C18 H29
水热法是指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 (高压釜 ) 里 ,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 ,通过反应容器加热 , 创造一个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 ,使得通常难溶或不 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 。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 , 水热法具有比较明显的优点 ,水热合成反应在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热法制备ZnO纳米棒
xxxx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热合成方法。

2、掌握晶体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压强是高压釜内填充度、温度的函数,提高压强会提高成核速率,有利于粉体的产生,粉体粒径较小。

根据公式
(1)P1V=nRT
(1)P2=P0(2)
P=P
1+P
2=nRT/V+P0(3)
式中:P1——T温度时高压釜内空气的压强;
P
2——T温度时高压xx的压强;
P——T温度时高压釜内的总压强;
P
0——T温度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V——高压xx气体体积。

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水热温度下,压强的大小依赖于反应器中的原始溶剂的填充度。

反应釜内的压强随填充度增大而升高。

ZnO纳米棒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成核阶段,第二阶段是生长阶段。

具体的形成过程可以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Zn2++2OH-→Zn(OH)2(4)(CH
2)
6N
4+10H
2O →6HCHO + 4NH
3·H
2O
(5) NH
3·H
2O ↔NH4++OH-
(6) Zn2++4NH
3→Zn(NH
3)
42+
(7)Zn(OH)
2→ZnO+H
2O
(8)Zn(OH)
42-→ZnO+ H
2O+2OH-
(9)当将氢氧化钠滴入含有Zn2+的水溶液中,边滴入边搅拌,溶液变浑浊,这是由于有Zn(OH)
2白色胶体生成(见反应式4),同时六次甲基四胺水解产生的氨水(见反应式5),作为螯合剂通过和Zn2+结合而形成胺化合物Zn(NH
3)
42+(见反应式7),而溶液中生成的Zn(OH)
42-为这个过程提供了条件,在这种溶液环境下,一部分的Zn(OH)
2胶体分解成Zn2+和OH-,当Zn2+和OH-的浓度大到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就会有大量的ZnO 晶核形成,那么最终的晶体生长过程就开始了(见反应式8和9)。

方法一(首选)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仪器:
超声清洗机,烧杯,水热合成反应釜,鼓风干燥箱,XRD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试剂:
铜衬底,丙酮,无水乙醇(C
2H
5OH,分析纯),去离子水,硫酸锌(ZnSO
4·7H
2O,分析纯),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六次甲基四胺(又名HMTA,C
6H
12N
4,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铜衬底的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为了去掉衬底表面的油渍、脏物和表面杂质等,使其表面光亮平滑,避免杂质及缺陷在纳米棒生长过程中对纳米棒的形貌产生影响。

具体的清洗过程如下:
(1)将大小约为1cm×1cm的铜衬底放入盛有乙醇的烧杯中,在超声仪中超声10分钟。

(2)取出衬底片,放入丙酮中超声10分钟。

(3)取出衬底片,放入乙醇中超声10分钟。

(4)最后再用去离子水超声一次,并经流动的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用洗耳球小气流吹干。

2、在铜衬底上制备ZnO纳米棒步骤:
将0.0056 mol硫酸锌溶于35 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同时按Zn2 +与OH-摩尔比值1:8将0.056mol氢氧化钠溶于35mL去离子水中;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硫酸锌的溶液中;持续搅拌10 min后,将0.50 g 六次甲基四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并持续磁力搅拌10 min;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将第一步中清洗的铜衬底垂直放置(如图1所示)。

在90℃下保温9 h后让炉子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白色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离心洗涤5次;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于60℃下干燥6 h(或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得到ZnO 样品。

图1铜衬底垂直放置
3、样品的表征:
(1)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物相分析,铜靶K
α射线(36kV,20mA,λ=0.15418nm),扫描速率4°/min,扫描范围10°~90°;
(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无】观察样品的形貌,加速电压为
20kV;
(3)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亚甲基蓝的吸光度。

【该实验暂时不做】
点评:
方案可行,成绩A-
;实验室无铜衬底。

方法二(备选)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实验仪器:
超声清洗机,烧杯,电子天平,水热合成反应釜,鼓风干燥箱,XRD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试剂:
铜衬底,丙酮,无水乙醇(C
2H
5OH,分析纯),去离子水,二水合乙酸锌(Zn(Ac)
2.2H
2O,分析纯),氨水(NH
3.H
2O,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衬底的清洗(方法同一)。

2、在铜衬底上制备ZnO纳米棒步骤:
配置浓度为0.027mol/L的二水合醋酸锌(Zn(Ac)
2.2H
2O分析纯)的去离子水溶液,后滴入氨水,边滴入氨水边用玻璃棒搅拌,将溶液的pH值调至10左右,使其呈弱碱性,得到反应用的水热溶液。

将水热溶液倒入反应用高压釜中,将前面1中清洗好的Cu衬底面朝上完全浸入上述水热溶液当中,然后将高压釜放入烘箱中,在温度95℃下反应6小时,然后将高压釜取出。

等高压釜自然冷却后将样品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表面去掉多余的离子和胺盐,在空气中自然晾干。

3、样品的表征(方法同一)。

五、实验方案讨论:
方法一中的是直接加入氢氧化钠,提供OH-离子,再通过六次甲基四胺水解提供NH4+离子,继而形成Zn(NH
3)
42+;而方法二是通过氨水的水解同时提供OH-和NH4+两种离子,在实验过程中还要调节pH 。

文献查得大多是采用氨水与锌盐反应,而与NaOH反应的方法相对比较新,而且考虑到不用时时观察pH值等因素,我们将第一种方法作为首选的方法,而将第二种作为备选方案。

六、参考文献
[1].xx.GaN/Al
2O3衬底上ZnO纳米棒的水热法生长[D].湖北:
华中科技大学,2009:1-62.
[2].卢红霞,於秀君,韩艳丽,范冰冰.水热法可控合成ZnO 纳米棒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2012,33
(2):55-58.
[3].刘志明.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程[M].黑龙江: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7:1-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