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教案古诗文赏析

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教案古诗文赏析

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教案古诗文赏析教案:高中一年级语文课古诗文赏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和赏析方法;2. 掌握古诗文的常见修辞手法;3. 分析诗文的意蕴,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古诗文的基本特点;2. 学习古诗文的常见修辞手法;3. 分析诗文的意蕴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和理解古诗文的意蕴;2.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古诗文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选取合适的古诗文作为教学材料;- 准备多媒体设备,展示古诗文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打印教学材料和学生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们回忆起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并与古诗文赏析主题进行联系。

2. 课堂讲授(约30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古诗文的历史和地位,向学生解释古诗文的基本特点;b. 教师针对不同的修辞手法,给予学生具体的解释和示范,例如典、比、夸、设等;c. 教师提出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文,与学生一起进行赏析,引导学生注意诗文的意境、意象和情感表达;d. 教师提醒学生,学习古诗文要注重内涵与形式的统一,并给予相关的例子。

3. 学生练习(约20分钟)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翻阅课本或其他相关资料,选择古诗文进行分析和赏析,并形成简短的书面作业。

学生可以结合老师给出的修辞手法,进行相关练习。

4. 学生展示与讨论(约15分钟)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挑选的古诗文,并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就古诗文的情感表达、思想意义等方面进行交流,并指导学生优化表达方式。

5. 课堂总结(约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回顾了解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常见修辞手法以及分析赏析的方法。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和欣赏古诗文,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书面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古诗文进行赏析,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高中古代诗词鉴赏教案设计

高中古代诗词鉴赏教案设计

高中古代诗词鉴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所选古代诗词,掌握其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修辞等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

4. 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自信,激发创作灵感。

二、教学内容选取《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词,围绕诗词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辅以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古风图片或播放古风音乐,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

2. 简要介绍古代诗词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主体探究1. 诗歌朗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内容解析:逐句讲解诗词的含义,指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3. 艺术欣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探讨其艺术效果。

4. 背景联系: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1. 对比分析:比较不同诗人的作品,探讨各自的创作风格和表达特点。

2.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尝试仿写或创作自己的诗词,锻炼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的现实意义,如何将古代诗词的精神内涵融入现代生活。

五、作业布置1. 选择一首喜欢的古代诗词,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2. 准备一次诗词朗诵会,挑选自己擅长的诗词进行表演。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古代诗词的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够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高一语文古代诗词解析教案

高一语文古代诗词解析教案

高一语文古代诗词解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读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古代诗词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代诗词,培养对文学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2. 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欣赏古代诗词的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培养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教学内容课文解析1. 《登高》 - 杜甫- 背景介绍:诗人杜甫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背景。

- 诗词结构:分析诗词的结构和形式。

- 意象与情感:解读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2. 《静夜思》 - 李白- 背景介绍:诗人李白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背景。

- 诗词结构:分析诗词的结构和形式。

- 意象与情感:解读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3.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背景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背景。

- 诗词结构:分析诗词的结构和形式。

- 意象与情感:解读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写作技巧解析1. 意象的运用:解释意象在古代诗词中的作用和意义。

2. 韵律与节奏:分析古代诗词的韵律特点和节奏感。

3. 修辞手法:介绍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背景。

2. 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解析工具。

课堂讲解1. 对每首诗词进行详细的解析,包括背景介绍、诗词结构和意象与情感的分析。

2. 对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 选取几组代表进行汇报和交流。

写作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一首古代诗词。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价学生评价1. 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作品评价1. 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结构和表达等方面。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变革。

2. 理解一些著名古诗词的意义和背景。

3. 发掘古代诗歌的文化意蕴和思想内涵。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表现形式。

2. 分析古代诗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3. 了解古代诗人的风格和特点,提高阅读古诗词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如何从文化和思想层面解读古代诗歌。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浏览和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代诗歌或朗读几句古代诗歌进行导入,使学生对古代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学习2.1 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变革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古代诗歌与汉赋、唐诗的区别,包括内容、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等方面的不同。

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代的古代诗歌的变革。

2.2分析著名古诗词的意义和文化背景以唐诗、宋词为例,通过对著名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特点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古代诗歌的文化内涵。

例如:拟古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宗教思想等方面的联系,以及闲适的田园生活、对故巷儿女的爱情之类系列。

2.3诗人的风格和特点阅读古代诗歌不仅要关注内容,还要关注作者的风格和特点。

通过分析不同诗人的创作特点和写作风格,让学生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3. 总结3.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收获。

3.2 解答学生对诗歌的疑惑和问题。

3.3 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理解和创造力的发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诗歌创作。

五、教学方法1. 旁征博引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引用现代文化元素和历史事件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

2. 对比分析法。

通过与现代文学作品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3. 案例教学法。

基于唐宋诗词中的部分经典篇目向学生阐释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古代诗歌的特点,让学生学会从具体案例中欣赏古代诗歌。

高一古诗文赏析教案

高一古诗文赏析教案

高一古诗文赏析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一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与欣赏古代诗文,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将学习不同的古代文学形式和风格,并能够准确理解、欣赏和分析古代诗歌和散文作品。

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文的基本特点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 掌握古代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能够准确解读和理解古代诗文作品;4.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熟悉古代诗文的基本特点及常见的文学形式;2. 掌握古代诗文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增强对古代诗文作品的深度理解和分析能力;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课堂笔记、教材、多媒体资料、相关诗文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代诗歌赏析1. 导入(5分钟)介绍古代诗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引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知识点讲解(15分钟)讲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律诗等。

对每种形式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其特点和常见的应用。

3. 示范分析(20分钟)选择一篇典型的古代诗歌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表达手法、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

4. 练习与讨论(15分钟)给学生分发一些古代诗歌作品,要求他们独立分析并写出自己的赏析文章。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古代诗歌的学习和欣赏。

第二课时:古代散文赏析1. 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对古代散文的兴趣,介绍古代散文的特点和形式。

2. 知识点讲解(15分钟)讲解古代散文的特点和形式,包括气势恢宏的骈文、婉约纤巧的豪放文等。

对每种形式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其特点和常见的应用。

3. 示范分析(20分钟)选择一篇典型的古代散文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其结构、表达技巧和主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古代散文。

4. 练习与讨论(15分钟)给学生分发一些古代散文作品,要求他们独立分析并写出自己的赏析文章。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诗歌鉴赏(一)高考要求:鉴赏评价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关于诗歌的基本知识,我指的是体裁方面的知识,因为很少考及而且以前讲过,此地处不再涉及。

一.鉴赏用词之妙(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

(静夜思是个例外吧!)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要详加分辨。

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

"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

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

语文高中一年级诗歌鉴赏教案

语文高中一年级诗歌鉴赏教案

语文高中一年级诗歌鉴赏教案一、引言诗歌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一环,也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必修的内容之一。

通过诗歌鉴赏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针对高中一年级诗歌鉴赏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语文教师提供有关的教案和指导。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认识诗歌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培养学生的感受力、表达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诗歌概述1.1 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将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独特之处,并介绍不同种类的诗歌(如抒情诗、叙事诗、写景诗等)以及其特点和表现方式。

1.2 认识诗歌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并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如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诗歌鉴赏2.1 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达力:通过朗读、欣赏名家诗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感受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2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意象和语言特点等,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技巧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提高作文的水平和文采。

2.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解读诗歌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深入体验并发展自己的审美意识,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4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引领学生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法,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意义,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3.诗歌创作与欣赏3.1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通过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自己创作诗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古代诗歌鉴赏专练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练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练教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练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练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历史背景与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鉴赏古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围绕高一必修的古代诗歌鉴赏和诗歌创作展开,包括古代诗歌的起源、分类、结构、表现手法、风格、韵律等。

三、教学重难点1. 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

2. 理解古代诗歌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3. 培养学生的鉴赏古诗歌、创作诗歌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互动探讨。

2. 进行诗词音乐欣赏,激发学生的对诗词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3.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学知识创作一首诗歌。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历史背景1. 介绍古代诗歌的特点和起源,扩充学生的诗歌知识面。

2. 讲解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探究古代诗歌体现了什么文化。

3. 向学生展示古代诗歌的韵律和结构,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4. 引导学生分析古代名篇诗词的意义、表现手法和艺术价值。

第二节:古代诗歌的鉴赏1. 讲解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鉴赏诗歌。

2. 通过分析古诗词的篇目和词义,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深刻内涵。

3. 结合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体验和心得。

第三节:改写古代诗歌1. 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基本涵义及实用技巧。

2.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和灵感改写古代诗歌,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体验和成果,与同学互相评价。

第四节:古代诗歌的演唱与表演1. 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表演和演唱,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2.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表现古代诗歌的情感和美感。

六、教学评估1. 通过教学中的课堂检测和作业检查,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高一语文古诗鉴赏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古诗鉴赏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古诗鉴赏教学设计引言:古诗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古诗鉴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文化底蕴。

本篇文档将围绕高一语文古诗鉴赏的教学设计展开,并提供具体的教学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的基本特征和韵律形式;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4.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古诗的基本特征和韵律形式;2. 古诗的题材和形式变化。

三、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古诗的艺术魅力;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3. 反思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反思和自我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音乐、图片等多媒体素材,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与好奇心,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思考。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2. 探究古诗的基本特征和韵律形式: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特征,如意境、音韵美、形象美等,并介绍古诗的各种韵律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3. 鉴赏古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诗,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师可以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4.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鉴赏,并理解其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创作小诗:鼓励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小诗,可以是仿古诗,也可以是创新的现代诗。

通过创作小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6. 反思总结: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可以进行小结的口头报告,也可以让学生拟定书面总结。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素材:音乐、图片等;2. 经典古诗选。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提高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包括经典古代诗词的选集、古代文学鉴赏的相关资料等。

2. 整理教案,确保教学内容有序、清晰。

二、导入与激发兴趣1.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诗词的名句,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 运用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三、核心内容1. 介绍古代诗词的历史背景与特点a. 讲解古代诗词发展的时代背景,如唐代是古代诗词的鼎盛时期。

b. 分析古代诗词的特点,如言简意赅、意境深远等。

c. 展示古代诗词的不同体裁,如诗、词、曲等。

2. 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a. 引导学生从字词的意义、修辞手法、韵律格律等方面进行分析。

b. 分析古代诗词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c. 鼓励学生自主欣赏和解读古代诗词。

3. 例课示范鉴赏古代诗词a. 教师选取一首经典的古代诗词进行讲解和鉴赏,如李白的《静夜思》。

b. 分析诗词中的用词、修辞手法、韵律等要素,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

c.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体会古代诗词的美。

四、拓展与巩固1. 分组练习a. 分成小组,让学生自选一首古代诗词进行鉴赏。

b.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选取的诗词,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课后作业a. 练习默写或背诵一首古代诗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能力。

b. 撰写一篇关于学习古代诗词的感悟和体会的作文。

五、课堂小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习古代诗词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并进行讨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但是,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可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思考。

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2.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悟古代文化,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前预习文章《古代诗歌鉴赏》。

2. 课中讲解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诗人思想和创作风格。

3. 鉴赏李白的诗歌《将进酒》。

4. 学生诵读和欣赏几首古代诗歌,品味其中的文学形式、意境和思想感情。

5. 了解几位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1. 阅读文章《古代诗歌鉴赏》。

2. 了解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3. 学生诵读和欣赏李白的《将进酒》。

4. 分析《将进酒》的文学形式、意境和思想感情。

5. 学生分组进行古代诗歌朗诵比赛,比赛结束后,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表现。

6. 了解几位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7. 学生在课后自学和朗诵古代诗歌,并在下节课上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2. 学生需要学会评析李白的《将进酒》,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式:1. 讲授课堂教学2. 学生发言和互动3. 分组进行古代诗歌朗诵比赛四、教学反馈:1. 学生在上课时积极发言,参与学生组织的古代诗歌朗诵比赛。

2. 通过学生报告和展示,了解到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感悟和理解程度。

3. 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后考试和作业的统计和评分。

五、教学材料:1. 《古代诗歌鉴赏》一文2. 李白的《将进酒》3. 几首古代诗歌的文本4. 学生自学的古代诗歌文本六、教学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思想,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感悟了古代文化,培养了审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人教版高一)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人教版高一)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人教版高一)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思想。

2理清〈离骚〉的思路,理解节选部分主旨。

3了解浪漫主义手法传统的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重点:1理清〈离骚〉的思路,理解节选部分主旨。

2了解屈原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思想。

难点: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一单元学习诗歌,是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诗经〉和<离骚》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两大源头。

是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可与日月争辉。

二屈原及背景介绍忠君爱国诗人希望辅佐明君,致君尧舜,对内制定法令,对外接待宾客。

推举有贤能的人,结果触犯贵族的利益,郑袖等人在怀王面前谗言,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最后楚国灭亡,投汨罗江而死。

所以“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矣。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三解题离骚:遭遇忧愁。

思考可能些什么?忧愁节操四具体分析课文;问题一:忧愁的是什么?忧愁(民生之多艰)(皇帝昏庸,贤愚不分)(小人离间)问题二:面对这样的现实,它是什么样的节操呢?节操(宁可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兮)不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至前世而固然。

)以死明志(退修吾初服)修身养性(民生各有所好兮,吾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其与心之可惩)至死不渝五总结屈原: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与世同流合污,保持操守,洁身自好的人。

六作业:1熟读并背诵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鉴赏》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对古代诗歌的韵律、意象、表现手法等基础知识点的学习,以及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韵律知识和鉴赏技巧,能独立分析古代诗歌的节奏、韵脚、对仗等。

2. 培养学生通过古代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理解诗人情感和作品主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的韵律知识、鉴赏技巧及审美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古代诗歌选集、《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一句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引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古代诗歌的基本韵律知识:讲解古代诗歌的平仄、对仗、韵脚等基本概念。

(2)古代诗歌的意象:分析具体诗歌中的意象,如山水、花鸟等,引导学生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3)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讲解比喻、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并通过例句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春”为主题的古代诗歌,要求运用所学的韵律知识和表现手法。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经典古代诗歌,引导学生从韵律、意象、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古代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基本韵律知识:平仄、对仗、韵脚。

2. 古代诗歌意象:山水、花鸟等。

3.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

4. 鉴赏技巧:从韵律、意象、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从韵律、意象、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完整版——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完整版——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鉴赏》的第二单元“山水田园诗”,具体包括第三章“陶渊明、王维的诗”,详细内容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之一,王维的《山居秋暝》。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陶渊明、王维的生平背景,理解他们的山水田园诗的写作特点。

2. 领悟古代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3. 学会运用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山水田园诗的意境赏析,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

重点:陶渊明、王维的诗歌创作背景,诗歌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教材、《古代诗歌鉴赏》辅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水田园画作,引发学生对古代山水田园生活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陶渊明、王维的生平背景,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归园田居》和《山居秋暝》,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美。

4. 诗歌解析:详细讲解两首诗歌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古代诗歌鉴赏题,教授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古代诗歌鉴赏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2. 内容:陶渊明《归园田居》:意象、语言、表达技巧王维《山居秋暝》: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古代诗歌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和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意象,并阐述其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陶渊明、王维的其他山水田园诗作品,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细节设计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合学生实际,同时要能够体现古代诗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背诵诗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诗歌背后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以及诗歌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因此,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意象与修辞,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以及探究诗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是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古代诗歌的海洋中,选择合适的诗歌进行教学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依据诗歌的代表性、艺术性和教育性来进行挑选。

例如,可以选择《静夜思》来讲解李白的豪放情怀,选择《江雪》来体现柳宗元的孤高气节,又或者通过《悯农》来让学生感受到李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教学方法也应当多样化。

可以采用讲授法来解析诗歌的文本,讨论法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以及比较法来展示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播放古风音乐、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等,来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使他们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引导。

例如,在分析《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象征着什么?诗人为何会感到“疑是地上霜”?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深入诗歌的内涵。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比如,让学生尝试仿写古诗,或者以现代的视角重新诠释古诗,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布置、小测验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教案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教案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教案标题:高一语文诗歌鉴赏教案正文: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诗歌表达情感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2. 培养学生对诗歌表达情感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1.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诗歌基础,通过向学生展示一首经典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欲望。

(二)讲授1. 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理解诗歌的主题、意象分析、语言的特点等;2. 引导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如整体把握、细节品味、感悟表达等;3. 提供多种诗歌鉴赏技巧,如借助背景知识、细读和分析诗歌结构、注意诗歌的情感表达等。

(三)实践1. 针对一首经典诗歌,进行诗歌鉴赏实践,分步骤进行诗歌大意理解、字句解析、意象分析和情感表达;2.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同学分享。

(四)总结1. 教师总结鉴赏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学生复述自己的鉴赏过程和所得。

五、课堂活动设计(一)导入环节教师朗读一首经典诗歌,学生用默读的方式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二)讲授环节教师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示范分析。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将一首经典诗歌分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诗歌鉴赏;2. 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鉴赏,记录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四)总结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鉴赏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与学生一同总结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 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七、课后作业1. 针对一首自选诗歌进行鉴赏,并书写一篇鉴赏心得;2. 阅读一篇诗歌评论文章,并写一篇评论感悟。

古代诗歌鉴赏优质教案完整版——

古代诗歌鉴赏优质教案完整版——

古代诗歌鉴赏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古代诗歌鉴赏”。

详细内容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三首经典古诗的学习与赏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2. 领悟古代诗人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的艺术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古代诗歌的韵律、对仗、意象等表现手法。

重点:《静夜思》、《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三首诗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课外古诗词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首古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

3. 课文学习:a. 朗读三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b. 分析三首古诗的意象、对仗等艺术手法。

c. 讲解三首古诗的历史背景及作者情感。

4. 例题讲解:以《静夜思》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鉴赏a. 韵律b. 对仗c. 意象2. 《静夜思》a. 艺术特色b. 情感表达3. 《登鹳雀楼》a. 艺术特色b. 情感表达4. 《望庐山瀑布》a. 艺术特色b. 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选取一首你喜欢的古代诗歌,分析其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意象、对仗等手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a. 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其他古代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b. 组织诗歌鉴赏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细节设计;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导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代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独特的意象,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本专题旨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要素,学会利用这些要素鉴赏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之达到“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①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次课上学过的内容,与古代诗歌有关的内容,并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上一节课内容。

② 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将听一首名叫《七步诗》的古代诗歌,回答一些问题,了解其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过程① 听课:学生合上书本,听课时着重注意理解每句话,思考每个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老师要停顿一些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

② 看文:让学生重新阅读这首诗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鼓励同学们在书上划出一些关键词,并思考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③ 分组探讨: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比较每个人所划的关键词。

并请他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强烈的意象表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哪些情感元素?并请同学们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从多个层次进行论述,通过各自的观点去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古代文学名篇欣赏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古代文学名篇欣赏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古代文学名篇欣赏一、课程简介本文将为高中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堂关于古代文学名篇欣赏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古代文学名篇的意义和价值,并培养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学名篇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阅读与理解经典文本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提前准备与古代文学名篇相关的资料和书籍,并熟悉各个作品的背景知识。

2. 学生准备: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指定的古代文学作品,并做好相关笔记。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引入与导入(10分钟)在课堂开始时,通过演示一段精彩视频或使用相关图片等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名篇的兴趣。

例如,可以播放《红楼梦》中黛玉泣血写下〖金陵十二钗〗的场景,让学生在情节中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第二步】背景介绍与活动设计(1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供古代文学名篇的背景信息,并设计一系列互动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例如,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口头报告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及其创作意图等要素。

【第三步】文本欣赏与分析(40分钟)教师根据课程设计选取一到两个古代文学名篇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重点,教师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研读,并引领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对比分析以及文本解读等手段来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第四步】课堂展示与分享(20分钟)为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将邀请部分同学上台展示他们对古代文学名篇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也鼓励其他同学提出不同意见或补充观点,从而达到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效果。

【第五步】总结与巩固(10分钟)在课程结束之前,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

鼓励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在课堂上收获的新知识和体会,并引导他们进一步体验古代文学名篇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五、教学评价方式1. 问答互动: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并邀请学生回答,检测学生对古代文学名篇的理解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时总述一、明确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考向预测及复习建议A.考向预测1、取材范围将进一步拓宽。

2、答题仍会是以主观表述题为主的模式,分值上,8分是主导。

3、设题题量维系在2—3题,单首为主,比较阅读为辅,综合性设题,突出整体理解,设问具体,切入口小。

4、品味语言将是首选,包括关键词的品评、诗眼的设置、重点句(包括标题)的赏析、描绘画面的品评等。

5、情感的考查将是重头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分析某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某首诗的内容,指出诗中的感情;结合诗词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比较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情感类别主要集中在思念劝勉、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昔盛今衰、寄情山水、思乡厌战、报国无门、思远怀人、羁旅行役等方面。

6、表达技巧的考查将常考常新。

主要围绕衬托渲染、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对比比喻、夸张拟人等展开,将从以下角度切入:分析某句诗的表达技巧、分析全诗的表现手法、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B.复习建议1、广泛阅读,加强积累,依托教材,强化训练。

2、夯实基础,掌握各种鉴赏术语。

3、细析题目,研究鉴赏点。

4、构建模式,优化书面表达。

第二、三课时鉴赏诗歌的形象一、了解形象的含义诗歌中的形象指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不仅包括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的自我形象,还包括诗人在诗中塑造的其他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又包括景象和物象。

这里要注意的是那些融入了作者主观意念的事物,蕴涵着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称为“意象”。

而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

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有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二、鉴赏指导1、要学会知人论世。

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2、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和意象。

3、掌握出题的角度。

如:人物形象的特点,形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景物的特点和塑造的方法或角度(近远、动静、色彩、各感官、大小等),景物的层次和作用;意象的含义和深层含义,意象组合而表现出来的意境三、友情提醒1、鉴赏人物形象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注意分析形象的相关描写,分析形象所处的环境;鉴赏景物要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注意景物的特点和作用;注意意象的特定含义、隐性含义、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注意不同意象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了解一些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A.人物形象类——问法: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答题思路和模式:(1)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B.景物形象类——问法:这首诗开头几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景物间有什么样的层次)?或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景象形象的?答题思路和模式:(1)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间体现什么样的层次(2)景物的特点(角度)如何(运用的手法如何),有什么深层用意(3)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C.意境类——问法: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思路和模式:(1)描绘诗中展现的客观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该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

四、典型题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问: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00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答案】:(题干要求紧扣几个意象分析,步骤一“再现画面”可略去)“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步骤三);“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步骤二),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三)。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伴随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色。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雨明志洁,以人和望政通。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04江苏)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本小题2分:没有举出边塞地名(至少一个)扣1分;仅引用原诗句不得分。

(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本小题4分:每个要点1分,答对3点得4分,合乎情理即可(得分点:时间长、调动频(练兵忙)、气候恶劣、景色单调,1点1分,3点4分)7、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

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05湖北)《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①;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①寒螀: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

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2)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分)【答案】(1)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

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2)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断、千结百转的愁绪。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05江西)绝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春夏之交乍暖忽寒。

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解析】诗人选择典型的人和物,通过真切的体验,道出了季候与特点。

桃花于仲春开放,但“飞尽”,梅于夏初结子,显见是春夏之交。

而“蛙声歇”“十日寒”,显示乍暖还寒的特点。

钱钟书的评论,重在“情味”,落脚点是“游子”。

游子长年在外,对气候冷暖的变化最易感知,一个“试”写出了心理状态:因气温不稳而尝试。

{常识补充}:诗词鉴赏常见意象和典故151例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