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妊娠病脉证并
妇人妊娠病定义与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定义与脉证并治第二十](https://img.taocdn.com/s3/m/6a890f42ccbff121dd368393.png)
二、妊娠腹痛
(一)阳虚寒盛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 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 以然者,子脏开故也(阳虚寒盛, 阴寒侵犯胞宫),当以附子汤温其 脏(温阳祛寒,暖宫安胎)。(3)
妇人妊娠病定义和脉证并 治第二十
二、妊娠腹痛
妊娠病定义和脉证并 治第二十
二、妊娠腹痛
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既往曾自然流 产2次。妇检:外阴已婚式,阴道通 畅,淡红色血污,宫颈光滑,口闭, 宫体前位,孕40d大小,质软,无压 痛,附件(-)。诊断为先兆流产。中 医辨证为胎动不安。方药:党参15g, 黄芪20g,当归、白芍、茯苓、泽泻、 白术、黄芩、
妇人妊娠病定义和脉证并 治第二十
二、妊娠腹痛
慢性盆腔炎、子宫异常出血、妊娠 水肿、产后小便难、闭经、子宫下 垂、子宫及附件炎、卵巢囊肿、子 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亦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胆囊炎、 慢性肝炎、泌尿系结石并感染、肠 梗阻、痛风、心衰水肿、肾病水肿、
妇人妊娠病定义和脉证并 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定义和脉证并 治第二十
三、妊娠下血
治法—消瘀化癥 桂枝—通血脉 苓—补正和中 芍—和营 丹皮、桃仁—活血化瘀
妇人妊娠病定义和脉证并 治第二十
三、妊娠下血
桂枝茯苓丸常用于治疗瘀血内阻、 血不归经之癥瘕,证见腹部有块, 触之不移,下血紫晦块多,舌质黯 或有瘀点瘀斑,脉涩等。后人在张 仲景辨证基础上,将本方加减应用 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 外孕、
故以原方去苎麻根(清热安胎)隔 日服至孕3个月,随访至孕足月,顺 产一女婴,母女均健康 [刘春丽.当 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先兆流产30例.安 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4):33]。
妇人妊娠病定义和脉证并 治第二十
『医宗金鉴』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
![『医宗金鉴』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https://img.taocdn.com/s3/m/b0882b7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5.png)
『医宗金鉴』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
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
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注】新产之妇,畏其无汗,若无汗则荣卫不和,而有发热无汗,似乎伤寒表病者,但舌无白苔可辨也,故喜其有汗,而又恐汗出过多,表阳不固,风邪易入,而为项强腰背反张之痉病也。
新产之妇,畏血不行,若不行则血瘀于里,而有发热腹痛,似乎伤寒里病者,但以舌无黄胎可辨也,故喜其血下,而又恐血下过多,阴亡失守,虚阳上厥,而为昏冒不省,合目汗出之血晕也。
新产虽喜其出汗,喜其血行,又恐不免过伤阴液,致令胃干肠燥,而有潮热谵语,大便□难,似乎阳明胃家实者。
故仲景于产后首出三病,不只为防未然之病,而更为辨已然之疑也。
昏冒而曰郁冒者,谓阴阳虚郁,不相交通而致冒也。
【集注】尤怡曰:痉,筋病也,血虚汗出,筋脉失养,风入而益其劲也。
郁冒,神病也,亡阴血虚,阳气遂厥,而阴复郁之,则头眩而目瞀。
大便难者,液病也,胃藏津液,渗灌诸阳,亡津液胃燥,则大肠失其润而便难也。
三者不同,其为亡血伤津则一也。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
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
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注】此承上条互详其义,以明其治也。
产妇昏冒,脉微弱者,是气血俱虚应得之诊也。
不能食者,是胃气未和应得之候也。
大便反坚者,是肠胃枯干应得之病也。
究之郁冒所以然者,由血虚则阴虚,阴虚则阳气上厥而必冒也。
冒家欲解,必大汗出者,是阳气郁得以外泄而解也,故产妇喜汗出也。
由此推之,血瘀致冒,解必当血下,是阴气郁得以内输而解也。
最忌者,但头汗出,则为阴亡下厥,孤阳上出也。
大便坚,呕不能食,用小柴胡汤,必其人舌有胎身无汗,形气不衰者始可,故病得解,自能食也。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https://img.taocdn.com/s3/m/74a3c9699e31433238689377.png)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这一章是妇科,妇科和一般的内科所不同之点就是妇人的生殖问题,所以在产前产后以致于平时的经血不调,这是与男人不同的地方,其它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这些特殊问题,他这个书啊用这三章来讨论。
头一章,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妊,妇人怀孕为之妊。
娠,怀孕身动者为之娠,就是胎动,搁到一起妊娠就是怀孕。
在这个阶段上发生的病,与男人是截然不同了,这一章主要讲这些问题。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内里无病,所以她"脉平",平脉就是正常的脉,不过你要细按这个脉啊,阳浮而阴弱就是这个阴,按着这个脉里头稍细而弱,细则说明血虚,弱则津液虚,就是稍有津液不足之象。
"其人渴",津血虚了,这个人多少渴一些。
"不能食",妇人妊娠首先反应的就是恶阻,就是恶心、吐,这个不能食没到恶阻那个高潮的时候,只是有点不能吃东西,也就说明恶阻之渐了,那么他没有外感,不但里面没病,外感也没有,所以没有寒热。
那么这类的情况是妊娠始然,这是有孕。
有孕但是从这一段来看是有点病,"阴脉小弱,其人渴",总是血液津液不足,那么这个需要吃药只能吃桂枝汤。
在这看桂枝汤是极平和的药,它是能够调和营卫,养津液的这种药,所以桂枝汤要是不喝热稀粥是不发汗的,各家对这个桂枝汤不清楚,所以对这个段的注解说桂枝汤是错误的,我认为是对的。
她这个不能食,桂枝汤也治干呕,"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嘛,她有些虚多少带些气上冲。
妊娠本来是没有病的,不用吃药,那么这个呢,阴脉小弱,她是津液虚,怀孕之后,养胎也需要血液,当时这人更显出血液津液不足,所以她渴,那么这个多少有些病,有些病只能吃桂枝汤,调其营卫,滋其津液。
桂枝汤这个药并不象现在有人说的大热大散,全不是,所以讲《伤寒论》就知道了,桂枝汤加上芍药饴糖就可以变成建中嘛,所以这个药是最平和不过了,不像后世对桂枝的认识,大热这都是不对的。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https://img.taocdn.com/s3/m/41080e8883d049649b665822.png)
l冲任虚寒的胞阻证治 胶艾汤
漏下,半产后下血不止,妊娠下血 假令妊娠腹中痛(下血),为胞阻 ——冲任失调,阴血下漏,不能入胞养胎 胶艾汤:和血止血,暖宫调经
五、小便难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 主之。(七)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男子加滑石半两。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 加至十丸。
l脾虚寒湿 白术汤
健脾温中,祛除寒湿
八、伤胎
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 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 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 见《玉函》。(十一)
l妊娠伤胎的证治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一、产后三病 (一)成因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一作 “痘”),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 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 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放 大便难。(一)
l郁冒的病机与治法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主之:郁冒,脉微弱,呕不能食,大 便反坚,但头汗出。(伴有发热) 头汗出——血虚下厥,孤阳上出。亡阴血虚, 阳气独盛 治疗: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故当汗出,阴阳 乃复。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 大承气汤主之。方见痉中。(三) l郁冒解后转为胃实的证治 大承气汤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 实(伴有腹满痛,大便秘结,脉沉实, 苔黄厚等) “无粮之师,贵在速战”
l妇人杂病的病因、证候和治则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 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 在上(焦)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 在中(焦)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 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 若鱼鳞 时着男子,非止女身 在下(焦)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 腹恶寒, 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 此皆带下,非有鬼神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卷下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东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卷下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东汉·张仲景](https://img.taocdn.com/s3/m/3288ddf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6.png)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卷下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东汉·张仲景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
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
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方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右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
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
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藏。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
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芎归胶艾汤方芎阿胶甘草(各二两)艾叶当归(各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四两)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
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妇人怀妊,腹中A2K0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朮(四两)泽泻(半斤)芎(半斤)右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右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
饮服十丸,日三服。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归母苦参丸主之。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右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
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茯苓散方葵子(一斤)茯苓(三两)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
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当归散方当归黄芩芍药芎(各一斤)白朮(半斤)右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
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疾苦。
产后百病悉主之。
妊娠养胎,白朮散主之。
白朮散方白朮(四分)芎(四分)蜀椒(三分,去汗)牡蛎(二分)右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
妇人妊娠病脉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并治第二十](https://img.taocdn.com/s3/m/67da4966cc1755270722088d.png)
医学课件ppt
12
[临床应用]
1.子宫肌瘤,子宫囊肿;宫外孕;输卵管积水; 死胎不下;产后恶露不下,痛经等属瘀血等者。
2.《简易方》将本方之芍药用赤芍,又名“夺命 凡”,治疗小产胎死腹中,或妊娠后误服草药或 毒物而下血者。《妇人良方》,又名“催生汤”。
3.此外,妊娠下血有激经(又称盛胎)和胎漏、 胎动不安的区别。盛胎指下血有时而下,即有规 律,为受孕之初,仍按月少量月经,一般没有其 他症状,不需治疗。
医学课件ppt
11
方解
祛瘀消症 方中:桂枝——辛温,温通血脉。
桃仁、丹皮——活血化瘀消症; 芍药——调和血脉; 茯苓——益脾气,利水以和血脉。 蜂蜜——益气扶正,调和药性。
服法:方后注:先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因本方属孕妇
禁用或慎用,但又不得不用,仲景采用小剂量用药和改用 丸剂的方法以减轻其付作用,达到去病以安胎作用
右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 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医学课件ppt
10
妊娠下血 素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 漏下不止,脐上悸动________………
下血者,后断三月………—————— (前三月月经不正常,停经三月,又漏下) ——为症痼害(衃也) (审证求因) ——活血祛瘀,消症止血 ——桂枝茯苓丸
气上逆,胃失和降(冲脉之为病,令人逆气里急)
医学课件ppt
4
《内经·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内经·平人气象论》“妇人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妊娠恶阻
呕吐,不能食 脉不和,尺脉小弱 无寒热,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 ——胃气虚弱,胎气上逆 ——调脾胃,和阴阳 ——桂枝汤
医学课件ppt
5
干姜人参半夏丸证
据此,有人提出:“半夏堕胎”之说,是指单味药,复方 中仍可使用。如陈修园指出:“半夏得人参,不惟不碍胎, 且能固胎”;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https://img.taocdn.com/s3/m/4bebe662866fb84ae55c8d16.png)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胎癥鉴别及癥病的治疗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
下血者,后断三月,胚也。
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2)1.妊娠:“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
”2.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下血者,后断三月胚也。
”3.癥病漏下的辨证要点(1)素有癥病史,少腹胀满疼痛,或有癥块。
(2)经行异常,如闭经数月又出现漏下不止。
(3)有瘀血症,下血色暗有血块,舌质紫暗。
4.癥病漏下的治疗病机:瘀血阻滞。
治疗:祛瘀化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
桂枝通利血脉,茯苓淡渗利水安正气,芍药和营养血,桃仁、丹皮消瘀化癥。
二、恶阻1.恶阻轻证的证治问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1)提要:论述妊娠的诊断及恶阻轻者的证治。
平脉:平和无病之脉。
阴脉小弱:尺脉较关脉稍弱。
胎元初结,经血归胞养胎,胎气未盛,阴血相对不足。
恶阻病机:胚胎初植胞宫,阴阳气血暂时失调,胎气上冲,胃失和降。
治疗:轻者:无需治疗,饮食调养;重者:调和阴阳,安中和胃,用桂枝汤。
2.恶阻重证的证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6)病机:脾胃虚寒,饮邪上逆。
主症:呕吐不止(吐清稀涎水)、不渴、头晕、心悸、舌淡苔白滑,脉弦滑等。
治疗:温中补虚、涤饮降逆。
方药:干姜人参半夏丸。
干姜——温中散寒人参——补益中气半夏、生姜——蠲饮降逆三、腹痛1.阳虚寒盛证治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3)病机:阳虚寒盛。
治疗:温阳散寒,暖宫安胎。
方药:附子汤附子汤方未见,有认为是《伤寒论》附子汤炮附子:温阳暖宫;人参:温补元阳白术、茯苓:健脾除寒湿;芍药:和血通痹。
医学专题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医学专题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https://img.taocdn.com/s3/m/13f640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8.png)
三、妊娠 下血 (rènshēn)
间断复查血HCG数次均逐渐下降至正常, B超检查:右附件(fùjiàn)区包块逐渐缩小而 出院。随访1年后怀孕(宫内孕) [丁艳玲, 等.桂枝茯苓丸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体会.承 德医学院学报,2006,23(3):269~270]。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三页。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三页。
三、妊娠 下血 (rènshēn)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跌打损伤(diē dǎ sǔn shānɡ)等证属血虚寒凝者亦可加减应用。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三页。
三、妊娠 下血 (rènshēn)
胶艾汤治疗先兆流产。李某 ,女 ,26 岁。1998年10月12日探亲,14日阴道出 血,某县人民(rénmín)医院查HCG(+),诊 断为:先兆流产。午后3点,流血量增多, 又诊断为:难免流产,劝其人工流产。 患者恐其刮宫,自思年龄偏大,遂来我 院就诊。
脑外伤综合征(眩晕)、美尼尔氏综 合征、脑血栓形成、舞蹈症、心绞痛、 坐骨神经痛、神经炎、过敏性鼻炎(bí yán)、 慢性荨麻疹等病证而见本方证机者。
第十六页,共六十三页。
二、妊娠 腹痛 (rènshēn)
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彭某, 女,29岁,工人。1998.04.12诊。因停 经38d后出现腰酸,小腹下坠胀痛,少 量阴道流血5d就诊,伴疲倦乏力,面色 无华(wúhuá),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夜寐 不安,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边有齿印, 脉沉细滑。
第十页,共六十三页。
二、妊娠 腹痛 (rènshēn)
(一)阳虚寒盛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 腹痛恶寒(wùhán)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 子脏开故也(阳虚寒盛,阴寒侵犯胞 宫),当以附子汤温其脏(温阳祛寒, 暖宫安胎)。(3)
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https://img.taocdn.com/s3/m/6b644e7c561252d380eb6ea1.png)
6.其他:本方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的炎性渗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棉球肉芽肿的组织增生则无明显影响。对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具有改善效果,能促进PHA的有丝分裂原活性。此外,本药尚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
5临床应用编辑(一)内科病证
1.胃脘痛(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王翠芬以当归芍药散加砂仁、郁金、制没药、炒麦芽、青皮、瓦楞子、乌贼骨、甘草治疗。口干者上方加石斛。
2.经后腹痛:郑某,女,30岁。患经后腹痛已半年,近月加剧,前来诊治。体矮小、孱弱,年幼多疾,初潮后月经不调,经期尚准,经后下腹拘急胀痛,时痛时止,时喜按,时按之反剧。舌苔薄腻,脉小弦。此肝肾不足,气滞湿阻之腹痛。治以当归芍药散合枳实芍药散加味。处方:茯苓、全当归各12g,白芍、白术、川芎各9g,枳实6g,菟丝子、丹参各18g,川断、桑寄生各15g。服五剂后,腹痛已除,腰痠已愈,精神亦振,并嘱下次月经后再服此方。隔二月后随访,经后下腹已无痛感。[1]【制备方法】
3.对血小板血凝和纤溶系统的作用:本方对于胶原及ADP所致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于桂枝茯苓丸而弱于桃核承气汤。以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测血凝活性,本方的抑制作用较桃核承气汤及桂枝茯苓丸为强,但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之纤溶活性,则本方较上二方为弱。本方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凝作用及前述增加血液流变性等效果是其缓解血瘀证患者血液的浓、粘、凝、聚等状态,从而取得对有关疾病疗效的药理基础。
桂枝茯苓丸临床运用
![桂枝茯苓丸临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aafb2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c.png)
桂枝茯苓丸临床运用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妇人妊娠病脉症并治第二十。
本篇论述妇人妊娠呕吐、腹痛、下血、小便病变、水气反癥等,并出其方治,对安胎养胎亦提出了办法。
从篇中内容来看,重点在于腹痛和下血。
因为妊娠腹痛或下血,均能影向胎儿,甚至导致流产,所以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具体。
本方是为瘀血或有癥积之病,或瘀血所引发的月经紊乱,以及妇科的诸多疾病,其病机由于太阳病热入血室或其病因气滞而血液循环受阻,所致的瘀血,日久积聚而为癥块。
方药:桂枝、桃仁、茯苓、丹皮、芍药方义:本方为祛瘀消癥之要剂。
方中桂枝温通经脉;桃仁、丹皮破血祛瘀,消癥散结;芍药缓腹中拘急,茯苓导诸药下行,共其成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用,丸以白蜜者,意在不使猛攻,缓缓显效。
临床中凡因瘀血致病,而变症各异者,俱投以此方治之:举案如下:王某某,女,35,成都制革厂1973年10月6日,小腹痛两年余,月经推迟,月经有血丝,少腹有时感到冷,用暖水袋,温之舒适,夜间小便多,影向睡眠。
脉沉迟,苔薄白。
辨症:脾肾阳虚瘀血阻,不通则痛。
治宜:补脾肾活血祛瘀。
方药:桂枝20g,茯苓20g,桃仁15g,丹皮10g,白芍10g,吴茱萸10g,三付。
1973年10月12日,腹冷感到好转,仍夜尿多,影向睡眠,肾阳虚故夜尿多,故影响睡眠,原方三付,另开成药“金匮肾气丸”贰瓶,以后继诊治三次,诸症愈睡眠亦正常。
钟某某,女,20,东大街汽车洗车场2004年5月4日,近数月来,月经量较多,经期小腹胀痛,在此之前曾做过人工流产,术后经期淋漓不断,影向工作,来自农村,怕失去工作。
脉微弦而涩,苔微腻。
辨症:后清宫未净,瘀血所致漏症。
治宜:活血行瘀。
方药:桂枝12g,茯苓12g,桃仁10g,丹皮10g,白芍10g,二付。
2004年5月7日,排下一些血块,自己感到腹部舒服。
原方二付2004年5月9日,基本已不再出血。
善后给予当归建中汤加味,当归30g,桂枝10g,白芍20g,炙甘草10g,大枣10g,生姜10g,炒麦芽10g(代贻糖),蒲黄10g ,五灵脂10g,三付。
【《金匮发微》曹颖甫】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
![【《金匮发微》曹颖甫】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https://img.taocdn.com/s3/m/8ad16cc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3.png)
【《金匮发微》曹颖甫】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中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则绝之。
妊娠之脉,关后有余,尺跳动,右甚为女,左甚为男,此历试不爽者也,今师云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何乃适得其反,尽妊娠停经之初,本无他病故脉如平人,血凝子宫,胎气尚微故阴脉小弱,非如四五月后,胎气壮盛之比,月事既停,统血之脾藏顿滞,脾精之上输者少,故渴,脾阳失运,消谷之力微,故不能食,更有湿痰停阻胸中时欲呕者,俗称恶阻。
仲师不言也,尽已统于不能食中,非脱漏也。
凡见此证,脉平而表无寒热,即可断为妊娠,主以桂枝汤者,所以助脾阳而疏胸中水气也(方解详伤寒发微太阳篇)所以六十日方见此证者。
为始停经时中气尚疏,上中二焦未有所觉也,此证不当治渴及呕,治之为逆,设治渴而误用清燥滋阴之品,胃中心寒,设治不能食而误投下药,脾湿又将下陷,治不得法,后一月必加吐下,中气败也,绝其药并斥其医,庶几勿药有喜乎。
妇人宿有瘢病,经水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瘢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衄也,所以不止者,其瘢不去,故也当下其瘢,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丸方桂枝,茯苓,丹皮,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欲安食民,必除盗贼,欲养良苗,必除莼稗,此尽人之所知也,然则欲孕妇之安胎,不去其宿疾可乎,设宿瘢不去,或经断未及三月,即有漏下之变,所以然者,养胎之血,不能凝聚子宫,反为宿瘢所阻,从旁溢出,胎失所养则动在脐上,其实胎元损,瘢痼害之也,然亦有三月后而胎动下血者,其证亦为瘢,仲师言六月动者,赅四月至六月言之耳,前三月经水通调,忽然中止,当可决其为胎,若经断三月之后,忽然下血,其为衄血横梗,不能融洽何疑新血与衄血不和,因不渗漏之隙,不下其瘢胎必因失养而不安,仲师设立桂枝茯苓丸,以缓而下之,尽瘢之所由成,起于寒湿,故用桂枝以通阳,茯苓以泄湿,丹皮,桃仁,赤芍则攻瘀而疏达之,固未可以虚寒漏下之治治也,间亦有寒湿固瘢之证,阻隔腹中,不下血而胎元不足者,曾记丁卯新秋无锡华宗海之母经停十月,而腹不甚大,始由丁医用疏气行血药,即不觉胀满,饮食如常人,经西医考验,则谓腹中有胎,为腐败之物压住不得长大,欲攻而去之,势必伤胎,宗海邀予赴锡诊之,脉啬不滑,不类妊娠,当晚与丁医商进桃核承气汤,晨起下白物如胶痰,更进抵当汤,下白物更多,胀满悉除,而腹忽大,月余生一女,母子俱安,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禀其然乎。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专家讲座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专家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99286a8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a.png)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22页
邵某某,眭某某两女,均患少腹作痛。
邵腹痛,白带多,头晕,诊疗为慢性盆腔 炎,予当归芍药散作汤用: 当归9克,白芍 18克,川芎6克,白术9克,茯苓9克,泽泻 12克。数剂后腹痛与头晕基本消失,白带 少见。眭某某长久少腹作痛,小腹重坠, 白带多,头目眩晕,投当归芍药散作汤用, 三诊,腹痛白带均减。改用少腹逐瘀汤治 其白带。《岳美中医案选》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
金匮教研室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1页
概说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2页
李某, 25岁, 已婚, 1989年4月10日初诊。 近两天来恶心, 呕吐, 甚至吃什么吐什么, 疲 惫乏力, 头昏, 怕冷, 口渴欲饮, 不欲食, 面色 白,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缓滑。末次月经2月 12日。尿妊娠乳胶试验(HCG)阳性。
[病机] 胚胎初植胞宫,阴阳气血暂时失调, 胎气上冲,胃失和降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5页
[治疗] 轻者: 无需治疗,饮食调养 重者: 调和阴阳,安中和胃
方药: 桂枝汤“有故无殒,亦无殒。”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6页
“外证得之, 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 为化气调阴阳。”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35页
妊娠小便难
[原文7] 妊娠, 小便难, 饮食如故, 当归贝母 苦参丸主之。
[提要]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证治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36页
饮食如故: 病在下焦 小便难: 血虚热郁
[治疗]养血清热利湿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37页
方药: 当归贝母苦参丸 当归——补血和血,活血 贝母——利气解郁清肺,上焦通则下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江柏华
概述
本篇专论妊娠期间肠间疾病的证治: (1)妊娠诊断与调治。(2)胎癥鉴别与治 疗。(3)妊娠腹痛。(4)胞阻。(5)恶 阻。(6)妊娠小便难。(7)妊娠水肿。 (8)胎动不安。
原文解析 一、妊娠诊断与调治 【原文】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 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 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1) 【解析】妇人得平脉—平和无病脉;阴脉小弱—胎元初结, 因血养胎 其人呕,不能食—经血不泻,冲脉上逆;阴阳失调;胃弱气 逆 无寒热—无外感表证;桂枝汤—调和阴阳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怀孕二月;妊娠反应 设有医治逆者—失治、误治 却一月加吐下者—吐泻迁延三月 则绝之—绝胎—终止妊娠 —绝药—免除不当用药 —断绝病根—辨证施治
二、胎、癥鉴别与治疗 【原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 不止,胎动有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 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 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 茯苓丸主之。(2) 【解析】宿疾:妇人宿有癥病—癥瘕旧病 主症:经断未及三月—停经不到三月 而得漏下不止—经血淋漓不止 胎动有脐上者—脐上似有胎动 为癥痼害—癥病所致,并非胎动
八、胎动不安 一血虚湿热 【原文】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9) 【解析】 症状:胎动不安、腹痛,或曾半产,伴头昏,神疲 肢倦,口干苦,纳少,面黄形瘦 病机:肝血不足、脾运不健,湿热内阻,胞胎失养 治法:养血健脾、清化湿热 方药:当归散(当归、芍药、川芎补肝养血;白术 健脾除湿;黄芩坚阴清热)
六、妊娠小便难 【原文】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 丸主之。(7) 【解析】症状:小便难、尿难、尿急、发热、口渴、 脉数、苔黄 鉴别:饮食如故—病在下焦、不在中焦 病机:血虚热郁,膀胱湿热蕴结 治法:养血开郁、清热利湿 方药:当归贝母苦参丸 当归养血润燥;贝母清热开郁下气,苦参清热燥湿 通淋,两者共奏清肺热,散膀胱湿热之功。
五、恶阻 【原文】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6) 【解析】呕吐不止—胃虚胎气上逆 兼见:呕吐清水或涎沫,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 头晕心悸,倦怠嗜卧,舌淡苔白滑,脉弦或细滑 等症。 病机:胃虚寒饮、气机上逆、胃失和降 治法:温中补虚,化饮止呕 方药:干姜人参半夏丸(干姜温中散寒;人参扶正 补虚;半夏、生姜化饮降逆,和胃止呕)
(二)肝脾失调 【原文】妇人怀妊,腹中朽痛,当归芍药散 主之。(5) 【解析】腹中朽痛—腹中痛急;绵绵作痛 以方测症:面色萎黄、足胕浮肿、小便不利 治法:养血调肝、健脾利湿 方药:当归芍药散(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 痛;当归、川芎调肝和血;茯苓、白术健 脾利湿;泽泻渗利湿浊)
四、胞阻 【原文】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 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 胶艾汤主之。(4) 【解析】妇人有漏下者—月经过多或淋漓不断;有 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小产后、下血不止; 妊娠下血,妊娠腹中痛—胞阻。 病机:冲任脉虚、血不养胎 治法:调补冲任,固经安胎 方药:胶艾汤(芎归胶艾汤) 阿胶补血止血,固经安胎;艾叶温经止血,固经安 胎;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甘草调 和诸药;清酒助行药力。
胎动不安: 血虚湿热—当归散—养血健脾,清化湿热 脾虚寒湿—白术散—温中除湿,健脾养胎 伤胎—腹满,不得小便—针刺劳宫、关元— 泻心火,利小便
复习思考题
1、妇人本已下血,为何还要用化瘀消癥的桂 枝茯苓丸? 2、如何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妊娠腹痛? 3、如何诊治恶阻? 4、仲景治妊娠病时,是如何调理肝脾的? 5、具有桂枝、茯苓组成的方剂有哪些?各主 治何种病证?
二、脾虚寒湿 【原文】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10) 【解析】症状:胎动不安、腹痛、呕吐清水, 纳呆,肢倦,便溏,舌淡,苔白滑。 病机:脾虚寒湿,胞胎失养 治法:温中除湿,健脾养胎 方药:白术散(白术健脾除湿;川芎和肝舒 气、养胎;蜀椒温中散寒;牡蛎收敛固涩)
全篇小结
妊娠初期诊断—妇人停经六十日,得平脉,阴脉小弱,呕不 能食,无寒热。 胎癥的鉴别: 怀胎—(停经)六月觉胎动,(停经)前三月经水利时 癥病—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 上者 恶阻: 轻症—口渴(或呕逆),不能食,无寒热—桂枝汤—调和阴 阳,平冲降逆 重症—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温中补虚,化饮止呕
妊娠腹痛: 阳虚阴盛—怀娠六七月,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 如扇—附子汤—温阳散寒,暖宫安胎 肝脾不调—腹中朽痛—当归芍药散—养血调肝,健脾 利湿 下血: 癥病—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又漏下不止—桂枝 茯苓丸—化瘀消癥 胞阻—妊娠下血伴腹痛—胶艾汤—调补冲任,固经安 胎 小便难—血虚热郁—水通阳
【鉴别】 妊娠六月动者—停经六月,自觉胎动 前三月经水利时—受孕前三月,月经正常 胎也—停经,胞宫按月渐大 下血者,复见漏下—前三月经水异常、后三 月停经不行、后断三月衃也 所以血不止者—因瘀血、癥痼所致 其癥不去故也—瘀血内阻、血不归经 治法:化瘀癥消 方药:桂枝茯苓丸(桂枝、芍药通调血脉; 丹皮、桃仁活血化瘀;茯苓健脾利水)
七、妊娠水肿 【原文】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 起则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8) 【解析】身重—水气盛;小便不利—膀胱气化不利; 洒淅恶寒—水阻卫气、卫气不宣;起则头眩—水 湿内停、清阳不升 病机:气化受阻,水湿停滞 治法:利水通阳 方药:葵子茯苓散 葵子滑利通窍,茯苓淡渗利水,两者共奏利水通窍、 渗湿通阳之功。
三、妊娠腹痛 证治 (一)阳虚寒盛 【原文】妇人怀娠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 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 当以附子汤温其脏。(3) 【解析】妇人怀娠七月、脉弦—主寒、主痛 发热—虚阳外浮 其胎愈胀—寒气凝滞 腹痛恶寒,少腹如扇—阴寒内盛,阳虚不能温煦胞 宫 治法:温阳散寒、暖宫安胎 方药:附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