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磁电式测量转速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

用磁电传感器测量电机转速。

三、实验仪器

磁电式传感器、转动源模块、数显单元测转速档、直流源2-24V 。

四、实验原理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N 匝线圈所在磁场的磁通变化时,线圈中感应电势:d e w dt θ=- 发生变化,因此当转盘上嵌入N 个磁棒时,每转一周线圈感应电势产生N 次的变化,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等电路即可以测量转速。

五、实验注意事项

1、磁电传感器一定要对准磁钢中心。

2、由于转速表内部结构的问题,电机实际转速=转速表显示值/6。

3、转速较低时电压表可能没有显示值。

六、实验步骤

1、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按图17-1安装传感器端面离转动盘面2mm 左右。并且将磁电传感器中心对准磁钢中心。将磁电式传感器输出端插入数显单元Fin 孔和地孔。

控制0入控制输入控制输出信号输出冷却

风扇+-+-+-+-

24V

SET

PV

SV

余姚市长江温度仪表厂MTF-808M1

UT

T M2内(温度)

外(转速)开关Vi V0V0

图17-1 磁电式传感器测转速实验接线图

2、将显示开关选择转速测量档。

3、将转速电源2-24V 用引线引入到转动源模块上的24V 插孔(如图17—1),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使转速电机带动转盘旋转,逐步增加电源电压观察转速变化情况。

4、由于转速表内部结构的问题,电机实际转速=转速表显示值/6。

七、实验报告

在实验报告中填写《实验报告十七》,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数据、图表、波形等)并结合原始记录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

八、实验思考题

为什么说磁电式转速传感器不能测很低速的转动,能说明理由吗?

答:磁电转速传感器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但输出电势取决于切割磁力线的速度,转速太低时,输出电势很小,将导致无法测量。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功能特点及技术参数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来达到测速目的。具有输出信号大,抗干扰性能好,不需外接电源,可在烟雾、油气、水气等恶劣环境中使用。下面就让艾驰商城小编对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功能特点及技术参数来一一为大家做介绍吧。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特点: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是针对测速齿轮而设计的发电型传感器(无源),测速齿轮旋转引起的磁隙变化,在探头线圈中产生感生电动势,其幅度与转速有关,转速越高输出电压越高,输出频率与转速成正比,转速进一步增高,磁路损耗增大,输出电势已趋饱和,当转速过高时,磁路损耗加剧,电势锐减。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直流电阻:150~200(25℃) 齿轮形式:模数2~4(渐开线齿轮)使用温度:-10~+120℃ 抗振动:20g螺纹规格:M16×1(或客户要求) 测量范围:10~15000r/min(60齿) 输出信号幅值:60r/min》100mV (测试条件:发讯齿轮,齿数为60,材料为电工钢,模数为2,传感器端面距齿顶1mm)。信号幅值大小,与转速成正比,与端面和齿顶间隙的大小成反比。 输出电压波形:渐开线齿轮—近似正弦波,若齿轮略有偏心则为调幅正弦波;孔板—近似方波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945091672.html,/

测速测频实验

课程综合实验总结报告(中文题目,黑体三号) (XXXXXXXXXX) 院系:XXXXXXX 专业:XXXXX 姓名:XX 学号:XXXXXXXX 1.实验名称:测速测频仪设计实验 2.实验内容与要求 (1)通过NE555电路产生基本的脉冲信号,并在数码管上显示脉冲频率。 15% (2)调节电路中的电位器,改变脉冲信号的频率,当测量的脉冲达到最大 频率或最小频率(最大频率、最小频率可通过键盘进行设置)时,蜂鸣 器给出报警声音。15% (3)通过键盘模块,输入所需NE555产生脉冲的频率,在LCD屏上显示相 应的操作界面,并提示电位器应调节的位置,利用单片机的计数器功能,实时测量频率信号,显示在LCD屏上,并根据测量结果与设定值的差异,给出电位器应调节的趋势。30% (4)使用直流电机,设计一简易的汽车速度测量系统,可实时在LCD上显 示汽车的速度曲线及当前速度值,电机转速由NE555的脉冲频率控制(两 者正比,比例系数自定义),当车速高于1200rpm时产生超速报警指示 (在LCD屏上闪烁)。直流电机的测速装置需个人根据提供的码盘和槽 型光耦在实验板上自主搭建。40% 3.总体结构和硬件设计 2.1 实验使用到的硬件模块与组成框图 实验用到的硬件模块有:mcu为STC90C516RD+单片机控制模块,NE555 脉冲发生器,矩阵键盘,数码管显示,蜂鸣器,直流电机及其驱动模块,LCD显示模块等。其组成框图如下:

图1 硬件模块组成框图 2.2 相关硬件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1)mcu控制模块:对外部模块其控制作用以及对数据进行处理。 (2)矩阵键盘:mcu通过读取其键值对其他模块进行控制,这是一个外部 控制信号输入模块。 (3)数码管:静态或动态显示数字或部分字母。 (4)NE555脉冲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模块,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器可调节 脉冲频率以及小幅调整占空比。 (5)蜂鸣器:在一定频率脉冲控制下可以鸣响,这里作为警报信号。 (6)直流电机驱动:输入PWM波,输出一定功率的频率、占空比不变的 脉冲驱动直流电机匀速转动。这里为了获得占空比可调且调节范围大的PWM波,是用mcu内部产生方波信号的,由于驱动能力不足,所以用ULN2003A芯片进行功率放大以驱动直流电机。 (7)LCD显示:实现显示汉字、字母、数字的显示,以及画图功能。4.软件流程和模块设计 4.1程序流程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第一组)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 、 小组: 组员: 日期:2013年4月20日

实验二十霍尔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K H IB,当被测圆盘上装有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本实验采用3144E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当转盘上的磁钢转到传感器正下方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反之输出高电平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尔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2~24V、转动源电源、转速测量部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下图所示,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装于转动源的传感器调节支架上,调节探头对准转盘内的磁钢。 图9-1 霍尔转速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15V直流电源加于霍尔转速器的电源输入端,红(+)、黑( ),不能接错。 3、将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插入数显单元F,用来测它的转速。 4、将转速调解中的转速电源引到转动源的电源插孔。 5、将数显表上的转速/频率表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此时数显表指示电机的转速。 6、调节电压使转速变化,观察数显表转速显示的变化,并记录此刻的转速值。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处理 1、记录频率计输出频率数值如下表所示: 电压(V) 4 5 8 10 15 20 转速(转/分)0 544 930 1245 1810 2264 由以上数据可得:电压的值越大,电机的转速就越快。 六、思考题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是否有所限制? 答:有,测量速度不能过慢,因为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的周期过长,大于读取脉冲信号的电路的工作周期,就会导致计数错误。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十二只磁钢,能否只用一只磁钢? 答:如果霍尔是单极的,可以只用一只磁钢,但可靠性和精度会差一些;如果霍尔 是双极的,那么必须要有一组分别为n/s极的磁钢去开启关断它,那么至少要两只磁钢。

光电式传感器测速研究

光电式传感器测速研究 【摘要】掌握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对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关键词】光电转速传感器电枢电压电机转速 The research of measuring speed of Photoelectric Sensor Xu tianwen,Zhang tao ,Wangxuyu 【Abstract】 Underst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hotoelectric Sensor;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 of Photoelectric Sensors of measuring the speed;and the Photoelectric Sensor’s applications. 【Keywords】Photoelectric Sensor;armature voltage;motor speed 引言:本实验研究光电转速传感器在不同的电枢电压时与其输出转速的定量关系。 1.基本原理 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对射型二种,本实验采用对射型(光电断续器也称为光耦)。传感器一端有发光管,另一端有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透过在转盘上圆孔后,由光电管接受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2个圆孔,转动时将获得相应的脉冲数,将该脉冲数接入转速表即可得到转速值。 实验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带孔转动盘N转速光耦f脉冲放大整形f转速表 2.实验步骤 2.1 本实验所用的光电转速传感器采用光断续器,在传感器安装台上找到光断续器及其接线孔。光断续器为一只槽型光耦,电机转盘刚好处于传感器槽型中间位置。 2.2 将+5V电压接入光断续器的电源输入口(Vs)、输出(fo)接转速表,接好地线。 2.3 将主机箱上的+2V~+12V可调直流电源接入传感器安装台上的电机电源插孔。调节电机转速电位器使转速变化,观察转速表指示的变化。 2.4 从2V开始记录每增加1V相应电机转速的数据(待电机转速比较稳定后读取数据),填入表中。 2.5 画出电机的V-N(电机电枢电压与电机转速的关系)特性曲线。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3.数据分析 其通过拟合出来的直线为N=243.91+172(V) 计算其灵敏度S:S=ΔN/ΔV(ΔN为电机转速平均变化量;ΔV为电机电枢电压平均变化量),其灵敏度约为拟合直线的斜率:即S=243.91(r*v/min)。 4.误差分析 (1)计算灵敏度S:S=ΔN/ΔV(ΔN为电机转速平均变化量;ΔV为电机

磁电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 基本概念: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输入运动速度变换成感应电势输出的传感器。它能把被测对象的机械能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是一种有源传感器。 工作原理:磁电式传感器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磁电相互作用将被测量(如振动、位移、转速等)转换成感应电动势的传感器,它也被称为感应式传感器、电动式传感器。根据电磁感应定律,N匝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磁通的变化率决定。磁通量协的变化可以通过很多办法来实现:如磁铁与线圈之间作相对运动;磁路中磁阻变化;恒定磁场中线圈面积变化等。因此可以制造出不同类型的磁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是一种机一电能量变换型传感器,不需要供电电源,电路简单,性能稳定,输出信号强,输出阻抗小,具有一定的频率响应范围,适合于振动、转速、扭矩等测量。但这种传感器的尺寸和重量都较大。恒定磁通磁电式传感器由永久磁铁(磁钢)、线圈、弹簧、金属骨架和壳体等组成。系统产生恒定直流磁场,磁路中工作气隙是固定不变的,因而气隙中的磁通也是恒定不变的。它们的运动部件可以是线圈,又可分为圈式或动铁式两种结构类型。恒磁通磁电式传感器结构原理图磁铁与传感器壳体固定,线圈和金属骨架(合称线圈组件)用柔软弹簧支承。线圈组件与壳体固定,永久磁铁用柔软弹簧支承。两者的阻尼都是由金属骨架和磁场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电磁阻尼。动圈式和动铁式的工作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当壳体随被测振动体一起振动时,由于弹簧较软,运动部件质量相对较大,因此振动频率足够高(远高于传感器的固有频率)时,运动部件的惯性很大,来不及跟随振动体一起振动,近于静止不动,振动能量几乎全被弹簧吸收,永久磁铁与线圈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接近于振动体振动速度。线圈与磁铁间相对运动使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与运动速度成正比的感应电动势,线圈处于工作气隙磁场中的匝数,称为工作匝数;工作气隙中磁感应强度;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这类传感器的基型是速度传感器,能直接测量线速度。因为速度与位移和加速度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即它们之间存在着积分或微分关系。因此,如果在感应电动势的测量电路中接入一积分电路,则它的输出就与位移成正比;如果在测量电路中接人一微分电路,则它的输出就与运动的加速度成正比。这样,这类磁电式传感器就可以用来测量运动的位移或加速度。 工作特性:

皮托管测速实验

毕托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风洞中圆柱尾迹和来流速度剖面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2、了解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掌握利用数字式精密微压计,对风速进行静态快速测量; 3、利用动量定理计算圆柱阻力。 二、实验原理及装置 ①数字式微压计 ②毕托管 图1 电动压力扫描阀 毕托管又叫皮托管,是实验室内量测时均点流速常用的仪器。这种仪器是1730年由享利·毕托(Henri Pitot )所首创。 ()υρK p p u -=02 式中; u ——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υK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P ——毕托管全压; P 0 ——毕托管静压;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 用两根测压管分别将毕托管的全压输出接口与静压输出接口与微压计的两个压力通道输入端连接;

2、 安装毕托管 将毕托管的全压测压孔对准待测测点,调整毕托管的方向,使得毕托管的全压测压孔正对风洞来流方向,调整完毕固定好毕托管; 3、点击微压计面板上的“on/off ”,开启微压计,待微压计稳定,如果仍不能回零,可以按下“Zero ”键进行清零; 4、开启风洞,如果此时微压计上的压力读数为负值,则表明微压计与毕托管之间的测压管接反了,适时调整即可。 5、开始测量,读数稳定后,可记录读数。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原始数据: 频率/Hz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风速/m/s 1.8 3.2 4.5 5.8 7.0 8.3 9.6 10.8 12.8 压力/pa 2.0 6.1 12.1 20.2 29.7 41.0 54.8 70.0 86.9 取标准大气压: 通过绘图得到皮托管风速与风机频率的曲线图:由图可见两者呈线性关系 240,0.1219125./01.3P Pa kg k s m ρ==

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动态实验

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和动态实验 【教学目的】 1.了解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 2.了解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性能。 3.学习用光纤传感器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测量。 【教学重点】 1.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 【教学内容】 光纤传感器是以光学技术为基础,将被敏感的状态以光信号形式取出。光信号不仅人能直接感知,而且,利用半导体二极管诸如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之类的小型而简单的元件很容易进行光电、电光转换,所以易与高度发展的电子装置匹配,这是光纤传感器的突出优点。此外,由于光纤不仅是敏感元件而且也是一种优良的低损耗传输线,因此不必考虑测量仪器和被测物体的相对位置,从而特别适用于电子传感器等不太适用的地方。 与其它机械量相比,位移是既容易检测又容易获得高精度的检测量,所以测量中常采用将被测对象的机械量转换成位移来检测的方法。例如将压力转换成膜的位移,将加速度转换成重物位移等;而且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所以位移传感器是机械量传感器中的基本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有强度型和干涉型两大类,本实验所用传感器为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具有原理简单、设计灵活、价格低廉等特点,并已在许多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振动、表面粗糙度等)的测量中获得成功应用。这种位移传感器在小的测量范围内能进行高速位移测量,它具有非接触、探头小、频响高、线性度好等特点。 一、实验原理 1)光导纤维与光纤传感器的一般原理 图1光纤的基本结构

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完全内反射原理传输光波的一种介质。如图1所示,它是由高折射率的纤芯和包层所组成。包层的折射率小于纤芯的折射率,直径大致为0.1mm~0.2mm。当光线通过端面透入纤芯,在到达与包层的交界面时,由于光线的完全内反射,光线反射回纤芯层。这样经过不断的反射,光线就能沿着纤芯向前传播。 由于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振动等)对光纤的作用,引起光波特性参量(如振幅、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只要测出这些参量随外界因素的变化关系,就可以通过光特性参量的变化来检测外界因素的变化,这就是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反射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其原理如图2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片,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受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性质、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片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图3所示就是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利用这条特性曲线可以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得到位移量。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2反射式位移传感器原理 图3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光电、磁电传感器测量转速实验报告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学院: 机电学院 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师范) 班级: 10机电师 成绩: 姓名: 章烁斌 学号: 15 组别: 组员: 实验地点: 607 实验日期: 2013.05 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 (1) 项目名称:光电传感器、磁电传感器测量转速实验 1.实验项目名称 光电传感器、磁电传感器测量转速实验 2.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掌握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和掌握采用磁电传感器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和掌握转速测量的基本方法 3.实验原理 (1)光电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光电传感器在工业上的应用可归纳为吸收式、遮光式、反射式、辐射式四种基本形式。本实验采用的是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见图1,主要由被测旋转部件、反光片(或反光贴纸)、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组成,在可以进行精确定位的情况下,在被测部件上对称安装多个反光片或反光贴纸会取得较好的测量效果。在本实验中,由于测试距离近且测试要求不高,仅在被测部件上只安装了一片反光贴纸,因此,当旋转部件上的反光贴纸通过光电传感器前时,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就会跳变一次。通过测出这个跳变频率f ,就可以知道转速n 。n=f 图1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测转速的工作图

如果在被测部件上对称安装多个反光片或反光贴纸,那么,n=f/N。N-反光片或反光贴纸的数量。 (2)磁电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磁电传感器的内部结构请参考图2,它的核心部件有衔铁、磁钢、线圈几个部分,衔铁的后部与磁性很强的磁钢详解,衔铁的前端有固定片,其材料是黄铜,不导磁。线圈缠绕在骨架上并固定在传感器内部。为了传感器的可靠性,在传感器的后部填入了环氧树脂以固定引线和内部结构。 图2 磁电传感器的内部结构 使用时,磁电转速传感器是和测速(发讯)齿轮配合使用的,如图3。测速齿轮的材料是导磁的软磁材料,如钢、铁、镍等金属或者合金。测速齿轮的齿顶与传感器的距离d比较小,通常按照传感器的安装要求,d约为1mm。齿轮的齿数为定值(通常为60齿)。这样,当测速齿轮随被测旋转轴同步旋转的时候,齿轮的齿顶和齿根会均匀的经过传感器的表面,引起磁隙变化。在探头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其幅度与转速成正比,转速越高输出的电压越高,输出频率与转速成正比。 图3 直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工作方式 那么,在已知发讯齿轮齿数的情况下,测得脉冲的频率就可以计算出测速齿轮的转

磁电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磁电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发布时间:2011-06-16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无忧备件网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是利用磁电感应来测量物体转速的,属于非接触式转速测量仪表。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可用于表面有缝隙的物体转速测量,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多用于发动机等设备的转速监控,在工业生产中有较多应用。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是以磁电感应为基本原理来实现转速测量的。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由铁芯、磁钢、感应线圈等部件组成的,测量对象转动时,转速传感器的线圈会产生磁力线,齿轮转动会切割磁力线,磁路由于磁阻变化,在感应线圈内产生电动势。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感应电势产生的电压大小,和被测对象转速有关,被测物体的转速越快输出的电压也就越大,也就是说输出电压和转速成正比。但是在被测物体的转速超过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时,磁路损耗会过大,使得输出电势饱甚至是锐减。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特点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它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够在烟雾、油气、水汽等环境中工作。磁电式转速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强,测量范围广,齿轮、曲轴、轮辐等部件,及表面有缝隙的转动体都可测量。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维护成本较低,运行过程无需供电,完全是靠磁电感应来实现测量,同时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运转也不需要机械动作,无需润滑。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和各种二次仪表搭配使用。 现在的柴油机正在经历以柴油机电控化为核心的第3 次技术飞跃。ECU 技术是柴油机电控化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采集发动机的相位、转速( n )、燃油压力、油门位置、温度等信号,通过一定的算法得出泵油和喷油的参数,并驱动相应的执行器工作。在ECU 中,曲轴和凸轮轴相位传感器信号是整个发动机工作时序的基础,其作用相当于芯片中的时钟。发动机的n 、喷油相位以及判缸信号等都是通过这两个传感器计算处理得出的。因此,设计一种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曲轴和凸轮轴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对整个柴油机电控单元来说至关重要。 常用的发动机曲轴和凸轮轴相位传感器有霍尔式传感器和磁电式传感器两种。磁电式传感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耐腐蚀、耐冲击、可靠性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故本研究采用两个磁电式传感器分别测量6 缸发动机的曲轴和凸轮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_第5章磁电式传感器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 5-1 阐明磁电式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引起其输出特性非线性的原因。 5-2 试述相对式磁电测振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频率范围。 5-3 试分析绝对式磁电测振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如果要扩展其测量频率范围的下限应采取什么措施;若要提高其上限又可采取什么措施? 5-4 对永久磁铁为什么要进行交流稳磁处理?说明其原理。 5-5 为什么磁电式传感器要考虑温度误差?用什么方法可减小温度误差? 5-6 已知某磁电式振动速度传感器线圈组件(动圈)的尺寸如图P5-1所示:D1=18mm ,D2=22mm ,L=39mm ,工作气隙宽Lg=10mm ,线圈总匝数为15000匝。若气隙磁感应强度为0.5515T ,求传感器的灵敏度。 5-6 解:已知D1=18mm ,D2=22mm ,L=39mm ,Lg=10mm ,W=15000匝,Bg=0.5515T 工作气隙的线圈匝数Wg=(总匝数W/线圈长度L )*气隙长度Lg g g W l B K 0=,2) (210D D l +=π 5-7 某磁电式传感器固有频率为10Hz ,运动部件(质量块)重力为2.08N ,气隙磁感应强度B g =1T ,工作气隙宽度为t g =4mm ,阻尼杯平均直径D CP =20mm ,厚度t=1mm ,材料电阻率m mm /1074.128?Ω?=-ρ。试求相对阻尼系数ξ=?若欲使ξ=0.6,问阻尼杯璧厚t 应取多大? 5-8 某厂试制一磁电式传感器,测得弹簧总刚度为18000N/m ,固有频率60Hz ,阻尼杯厚度为1.2mm 时,相对阻尼系数ξ=0.4。今欲改善其性能,使固有频率降低为20Hz ,相对阻尼系数ξ=0.6,问弹簧总刚度和阻尼杯厚度应取多大? 5-9 已知惯性式磁电速度传感器的相对阻尼系数ξ=2/1,传感器-3dB 的下限频率为16Hz ,试求传感器的自振频率值。 5-10 已知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相对阻尼系数ξ=0.6,求振幅误差小于2%测试时的n ωω/范围。

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输入运动速度变换成感应电势输出的传感器。它不需要辅助电源,就能把被测对象的机械能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是一种有源传感器。有时也称作电动式或感应式传感器, 只适合进行动态测量。由于它有较大的输出功率,故配用电路较简单;零位及性能稳定;工作频带一般为10~1000Hz 。磁电式传感器具有双向转换特性,利用其逆转换效应可构成力(矩)发生器和电磁激振器等。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W 匝线圈在均恒磁场内运动时,设穿过线圈的磁通为Φ,则线圈内的感应电势e 与磁通变化率d Φ/dt 有如下关系: dt d W e φ-= (5-1)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设计成变磁通式和恒磁通式两种结构型式,构成测量线速度或角速度的磁电式传感器。图5.1所示为分别用于旋转角速度及振动速度测量的变磁通式结构。其中永久磁铁1(俗称“磁钢”)与线圈4均固定,动铁心3(衔铁)的运动使气隙5和磁路磁阻变化,引起磁通变化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因此又称变磁阻式结构。 图5.1 变磁通式结构(a)旋转型(变磁阻); (b)平移型(变气隙) 在恒磁通式结构中,工作气隙中的磁通恒定,感应电势是由于永久磁铁与线圈之间有相对运动——线圈切割磁力线而产生。这类结构有两种,如图5-2所示。图(a)为动圈式,图中的磁路系统由圆柱形永久磁铁和极掌、圆筒形磁轭及空气隙组成。气隙中的磁场均匀分布,测量线圈绕在筒形骨架上,经膜片弹簧悬挂于气隙磁场中。当线圈与磁铁间有相对运动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势e 为:

图5.2 恒磁通式结构 (a)动圈式;(b)动铁式 Blv e = (5-2) 式中 B ——气隙磁通密度(T); l——气隙磁场中有效匝数为W 的线圈总长度(m)为l=la W (la 为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 ν——线圈与磁铁沿轴线方向的相对运动速度(ms -1)。 当传感器的结构确定后,式(5-2)中B 、la 、W 都为常数,感应电势e 仅与 相对速度v 有关。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Bl v e S == (5-3) 为提高灵敏度,应选用具有磁能积较大的永久磁铁和尽量小的气隙长度,以提高气隙磁通密度B ;增加la 和W 也能提高灵敏度,但它们受到体积和重量、 内电阻及工作频率等因素的限制。为了保证传感器输出的线性度,要保证线圈始终在均匀磁场内运动。设计者的任务是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材料和结构尺寸,以满足传感器基本性能要求。 一.传递矩阵 ㈠.机械阻抗 图5.3(a)所示的质量为m 、弹簧刚度为k ,阻尼系数为c 的单自由度机械振动系统。设在力F 作用下产生的振动速度和位移分别为ν和x ,由此可列出

速度测量实验

霍尔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 = K H IB ,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 只磁性 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 次,霍尔电势相应变化N 次,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转速=60*频率/12)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霍尔转速传感器、转速调节2-24V 、转动源单元、数显单元的转速显示部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5-4,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装于传感器支架上,探头对准反射面的磁 钢。 2、将直流源加于霍尔元件电源输入端。红(+)接+5V ,黑(┴)接地。 3、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输出端(蓝)插入数显单元F in 端。 4、将转速调节中的2-24V 转速电源引到转动源的2-24V 插孔。 5、将数显单元上的转速/频率表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此时数显表指示转速。 6、调节电压使转动速度变化。观察数显表转速显示的变化。 五、思考题: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是否有限制?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十二只磁钢,能否用一只磁钢,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图1霍尔、光电、磁电转速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实验三十一光纤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转速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探头对旋转体被测物反射光的明显变化产生的电脉冲,经电路处理即可测量转速。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块、转速/频率数显表、直流源±15V、转速调节2~24V,转动源模块。 四、实验步骤: 1、光纤传感器按图1装于传感器支架上,使光纤探头与电机转盘平台中磁钢反射点对准。 2、按“光纤位移特性实验”的连线图,如图2所示,将光纤传感器实验模 块输出V o1与数显电压表V i 端相接,接上实验模块上±15V电源,数显表的切换 开关选择开关拨到20V档。①用手转动圆盘,使探头避开反射面(暗电流),合 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Rw 2使数显表显示接近零(≥0),此时Rw 1 处于中间位 置。②再用手转动圆盘,使光纤探头对准反射点,调节升降支架高低,使数显表 指示最大,重复①、②步骤,直至两者的电压差值最大,再将V o1 与转速/频率数显表fi输入端相接,数显表的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 图2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模块 3、将转速调节2-24V,接入转动电源24V插孔上,使电机转动,逐渐加大转速源电压。使电机转速盘加快转动,固定某一转速,观察并记下数显表上的读 数n 1 。 4、固定转速电压不变,将选择开关拨到频率测量档,测量频率,记下频率 读数,根据转盘上的测速点数折算成转速值n 2 (转速和频率的折算关系为:转速=频率*60/12)。 5、将实验步骤4与实验步骤3比较,以转速n 1 作为真值计算两种方法的测

多种传感器测速对比的实验报告

测速传感器实验报告 系别:电子通信工程系 班级:应电113班 组号:第三组 组员工作分配情况: 连接电路:苏芳(110415248) 记录数据:魏莹莹(110415216) 分析数据:康书娟(110415237) 拍照人员:刘素芳(110415238) 实习报告:李颂(110415218) 实习报告:李源(110415210) 检查电路:王德福(110415215) 2013年4月20日

磁电式传感器、光纤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在测速方面的对比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磁电式传感器、光纤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结构及其特点; 2.掌握磁电式传感器、光纤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测量转速的方法; 3.掌握磁电式传感器、光纤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二. 实验仪器设备 1.实训台、磁电式传感器、光纤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及其对应的测量模块、导线、万用表、电压表、示波器、电流表. 霍尔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2~24V、转动源电源、转速测量部分 三. 实验基本原理 利用不同的传感器的特性,把圆盘的转速转换成为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的频率和电压的测量就能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圆盘的转速.丛而达到测量转速的目的.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1.磁电式传感器测速电路基于电磁式感应原理,N匝线圈在磁场中的磁通变化时,线圈中感 应电势的变化,因此当转盘上嵌入N个磁铁时,每转一周线圈感应电势产生N次变化,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等电路即可测量转速. 2.光纤式测速传感器测速时,光源发出的光由发射光纤传输并投射到反射镜片的表面,反射后由接收光纤接收至光敏元件,当反射片随转盘转动位置发生变化.其变化周期即为转动周期, 由此可测量转动速度. 3.光电传感器测速时,光源发出的光由发射光纤传输并投投射到反射镜片的表面,反射后由接收光纤接收至光敏元件,当反射片随转盘转动位置发生变化.其变化周期即为转动周期,由此 可测量转动速度. 4.霍尔式传感器测速电路实验利用霍尔效应的表达式,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五.电路连接图如下图所示:

雷达测速试验报告

雷达测距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和任务 1.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目的是掌握雷达带宽同目标距离分辨率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了解雷达测距基本原理,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相关仪器仪表使用方法,了解雷达系统信号测量目标距离的软硬件条件及具体实现方法。 1.2 实验任务 本次实验任务如下: (1)搭建实验环境; (2)获得发射信号作为匹配滤波的参考信号; (3)获得多个地面角反射器的回波数据,测量其各自位置,评估正确性; (4)获得无地面角发射器的回波数据,与(3)形成对比,并进行分析。 2. 实验场地和设备 2.1 实验场地和环境条件 本次实验计划在雁栖湖西校区操场进行,环境温度25℃,湿度40%。 实验场地如上图所示,除角反射器以外,地面上还有足球门、石块以及操场上运动的人等比较明显的目标。

2.2 实验设备 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1) 矢量信号源SMBV100A ; (2) 信号分析仪FSV4; (3) S 波段标准喇叭天线; (4) 角反射器 (5) 笔记本电脑 2.3 设备安装与连接 设备连接关系图如下: 雷达波形文件雷达回波数据 时钟同步 计算机终端 SMBV100A 矢量信号源 FSV4信号分析仪 角反射器 交换机 图1 实验设备连接示意图 其中:蓝色连接线表示射频电缆,灰色连接线表示网线。 3. 实验步骤 3.1 实验条件验证 检查仪器工作是否正常,实验环境是否合适。 3.2 获取参考信号 1. 调节信号源参数,生成线性调频信号,作为匹配滤波的参考信号,然后通过射频电缆将信号源与频谱仪相连,利用频谱仪的A/D 对线性调频信号采样,并通过网线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保存为“b1.dat ”。参考信号的主要参数如下所示:

自动检测课程——转速检测试验报告

实验一霍尔测速和光电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组件的应用——测量转速。 二、实验仪器: 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5V、+4、±6、±8、±10V直流电源、转动源、频率/转速表。 三、实验原理; 如图1,霍尔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已安装于传感器支架上,且霍尔组件正对着转盘上的磁钢。光电传感器正对着测速圆盘的通孔。 a霍尔测速 b 光电测速 图1 霍尔测速原理: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K H IB,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只磁性体时,转盘每转一周磁场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出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光电测速原理: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传感器端部有发光管和光电池,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通过转盘上的孔透射到光电管上,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等间距的6个透射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及透射孔数有关的脉冲,将电脉计数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转盘每转一周输出N个脉冲信号,计数器可以测出脉冲信号的频率(Hz),可按n=f*60/N计算转速。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霍尔测速步骤 1.将+5V电源接到三源板上“霍尔”输出的电源端,“霍尔”输出接到直流电压表。用手转动测速圆盘,观测输出电压与霍尔传感器相对测速圆盘位置的关系。 2.将“霍尔”输出接到频率/转速表(切换到测转速位置)。 3.打开实验台电源,选择不同电源+4V、+6V、+8V、+10V、12V(±6)、16V(±8)、20V(±10)、24V驱动转动源,可以观察到转动源转速的变化,待转速稳定后记录相应驱动电压下得到的转速值和频率值 4用示波器观测霍尔元件输出的脉冲波形,记录其频率,根据测速圆盘的结构,换算转速;将示波器测得的转速作为实际转速与转速表测得的转速对比,计算误差。

实验十磁电式传感器测转速实验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实验十 磁电式传感器测转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磁电式测量转速的原理。掌握测量方法。 二、基本原理:磁电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为感应电势的有源传感器,也称为电动式传感器或感应式传感器。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一个匝数为N的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两端就会产生出感应电势,线圈中感应电 势: 。线圈感应电势的大小在线圈匝数一定的情况下与穿过该线圈的磁通变化率成正比。当传感器的线圈匝数和永久磁钢选定(即磁场强度已定)后,使穿过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让线圈和磁力线作相对运动,即利用线圈切割磁力线而使线圈产生感应电势;另一种则是把线圈和磁钢部固定,靠衔铁运动来改变磁路中的磁阻,从而改变通过线圈的磁通。因此,磁电式传感器可分成两大类型:动磁式及可动衔铁式(即可变磁阻式)。本实验应用动磁式磁电传感器,实验原理框图如图10—1所示。当转动盘上嵌入6个磁钢时,转动盘每转一周磁电传感器感应电势e 产生6次的变化,感应电势e 通过放大、整形由频率表显示f,转速n =10f 。 图10—1磁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原理框图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转速调节0~24V 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频频\转速 表;磁电式传感器、转动源。 四、实验步骤: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除了传感器不用接电源外(传感器探头中心与转盘磁钢对 dt d N e Φ -=

准),其它完全与实验九相同;请按图10—2示意安装、接线并按照实验九中的实验步骤做实验。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图10—2 磁电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安装、接线示意图 V (V)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 11.0 12.0 N (rpm ) 720 850 990 115 128 152 174 195 215 232 246 0 五、思考题:

霍尔测速实验

246810 1214 1618202224 霍尔传感器V-n 曲线图 电压(V )/V 转速(n )/r p m 霍尔测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组件的应用——测量转速。 二、实验仪器: 霍尔传感器、+5V 、+4、±6、±8、±10V 直流电源、转动源、频率/转速表。 三、实验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 =K H IB ,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 只磁性体时,转盘每转一周磁场变化N 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出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安装根据图28-1,霍尔传感器已安装于传感器支架上,且霍尔组件正对着转盘上的磁钢。 图28-1 2.将+5V 电源接到三源板上“霍尔”输出的电源端,“霍尔”输出接到频率/转速表(切换到测转速位置)。 3.打开实验台电源,选择不同电源+4V 、+6V 、+8V 、+10V 、12V (±6)、16V (±8)、20V (±10)、24V 驱动转动源,可以观察到转动源转速的变化,待转速稳定后记录相应驱动电压下得到的转速值。也可用示波器观测霍尔元件输出的脉冲波形。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 2、用matlab 绘制V-RPM 曲线图

3、霍尔组件产生脉冲的原因 因为霍尔传感器本身是磁场和霍尔元件之间由于磁性交替变化而产生的脉冲信号变化。两者之间通常会设有遮光原件,能够在变化过程中间断的影响到两者之间的磁通量。有磁场照射霍尔元件导通,没有磁场照射霍尔元件截止,不断的交替变化引起了脉冲的信号变化,所以霍尔测速时,所长生的波形也就是脉冲电,只是随转速的改变频率发生了改变,频率变化越快证明转速越快。 六、实验报告 1.分析霍尔组件产生脉冲的原理。 2.根据记录的驱动电压和转速,作V-RPM曲线。

传感器测速性能比较实验

传感器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 系别: ************** 班级: ********** 组别: ****** 成员:********* ****** ******** 1******** ****** ******** ********* ****** ******** ********* **** ******** 20**年**月**日

各类传感器测速性能比较实验 一、实验目的 比较各类传感器对测速实验的性能差异。 二、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二十(霍尔测速实验)、实验二十一(磁电式传感器测速实验)、实验二十八(电涡流传感器测转速实验)、实验三十一(光纤传感器测速实验)以及实验三十二(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获得实验数据,进而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获得各传感器测速的性能。 三、基本原理 (一)霍尔测速实验: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H = KHIB,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霍尔电势相应变化N次,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转速=60*频率/12)。 (二)磁电式传感器测速实验:基于电磁感应原理,N匝线圈所在磁场的磁 通变化时,线圈中感应电势:发生变化,因此当转盘上嵌入N个磁钢时,每转一周线圈感应电势产生N次变化,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等电路即可测量转速。 (三)电涡流传感器测转速实验:利用电涡流的位移传感器及其位移特性,当被测转轴的端面或径向有明显的位移变化(齿轮、凸台)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电压变化量,再配上相应电路测量转轴转速。本实验请实验人员自己利用电涡流传感器和转动源、数显单元组建。 (四)光纤传感器测速实验: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探头对旋转体被测物反射光的明显变化产生的电脉冲,经电路处理即可测量转速。 (五)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直射型两种,本实验装置是反射型的,传感器端部有发光管和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在转盘上反射后由光电管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黑白相间的12个间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及黑白间隔数有关的脉冲,将电脉冲计数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 四、主要器件及单元 霍尔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光电转速传感器、直流源±15V、转速调节2~24V,转动源模块、光纤传感器实验模块、+5V 直流电源、转动源单元及转速调节2-24V、数显转速/频率表。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量技术要求

变频器基础知识18个问题 1、什麽是变频器?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2、pwm和pam的不同点是什麽? pwm是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缩写,按一定规律改变脉冲列的脉冲宽度,以调节输出量和波形的一种调值方式。pam是英文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缩写,是按一定规律改变脉冲列的脉冲幅度,以调节输出量值和波形的一种调制方式。 3、电压型与电流型有什麽不同? 变频器的主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电压型是将电压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直流回路的滤波是电容;电流型是将电流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其直流回路滤波石电感。 4、为什麽变频器的电压与电流成比例的改变? 非同步电动机的转矩是电机的磁通与转子内流过电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额定频率下,如果电压一定而只降低频率,那麽磁通就过大,磁回路饱和,严重时将烧毁电机。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这种控制方式多用於风机、泵类节能型变频器。 5、电动机使用工频电源驱动时,电压下降则电流增加;对於变频器驱动,如果频率下降时电压也下降,那麽电流是否增加? 频率下降(低速)时,如果输出相同的功率,则电流增加,但在转矩一定的条件下,电流几乎不变。 6、采用变频器运转时,电机的起动电流、起动转矩怎样? 采用变频器运转,随著电机的加速相应提高频率和电压,起动电流被限制在150%额定电流以下(根据机种不同,为125%~200%)。用工频电源直接起动时,起动电流为6~7倍,因此,将产生机械电气上的冲击。采用变频器传动可以平滑地起动(起动时间变长)。起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2~1.5倍,起动转矩为70%~120%额定转矩;对於带有转矩自动增强功能的变频器,起动转矩为100%以上,可以带全负载起动。 7、v/f模式是什麽意思? 频率下降时电压v也成比例下降,这个问题已在回答4说明。v与f的比例关系是考虑了电机特性而预先决定的,通常在控制器的存储装置(rom)中存有几种特性,可以用开关或标度盘进行选择。 8、按比例地改v和f时,电机的转矩如何变化? 频率下降时完全成比例地降低电压,那麽由於交流阻抗变小而直流电阻不变,将造成在低速下产生地转矩有减小的倾向。因此,在低频时给定v/f,要使输出电压提高一些,以便获得一定地起动转矩,这种补偿称增强起动。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现,有自动进行的方法、选择v/f模式或调整电位器等方法。 9、在说明书上写著变速范围60~6hz,即10:1,那麽在6hz以下就没有输出功率吗? 在6hz以下仍可输出功率,但根据电机温升和起动转矩的大小等条件,最低使用频率取6hz 左右,此时电动机可输出额定转矩而不会引起严重的发热问题。变频器实际输出频率(起动频率)根据机种为0.5~3hz. 10、对於一般电机的组合是在60hz以上也要求转矩一定,是否可以? 通常情况下时不可以的。在60hz以上(也有50hz以上的模式)电压不变,大体为恒功率特性,在高速下要求相同转矩时,必须注意电机与变频器容量的选择。 11、所谓开环是什麽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