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保护红线效应评价与优化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生态网络连接度与生态效应评价方法概述
对生态网络连接度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 面:①对特定生物种的相关研究。以特定生物种的迁
[ 作者简介 ]
Biblioteka Baidu
鄢吴景,硕士,助理设计师,现任职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任绍斌,博士,注册城乡规划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湖北省城乡规划专家库专家 。 单卓然,通讯作者,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城市生态保护红线效应评价与优化策略
□ 鄢吴景,任绍斌,单卓然
[ 摘 要 ] 在新时代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城镇化绿色转型的双重语境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成为城乡生态空间保护的 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技术方法及管控手段不足,部分城市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城乡生态空间普遍存在 着系统连接性欠缺、格局破碎等问题,导致其生态效应削弱甚至骤减。因此,有必要探讨建构生态保护红线效应评价的技术 方法,用以评估生态保护红线的规划方案及实施效果。文章以生态网络连接度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前提,通过分析生态网络连 接度与生态保护红线效应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生态保护红线效应的评价方法体系,并以此对湖北武穴市生态保护红线效应 进行量化评价和问题总结,提出对应性的空间解决方案和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策略。 [ 关键词 ]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效应;生态网络;湖北武穴市 [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9)19-0032-07 [ 中图分类号 ]TU984 [ 文献标识码 ]B [ 引文格式 ] 鄢吴景,任绍斌,单卓然.城市生态保护红线效应评价及优化策略 [J].规划师,2019(19):32-38.
Effects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Urban Ecological Red Line/Yan Wujing, Ren Shaobin, Shan Zhuoran
[Abstract] In the dual context of national land use and spatial planning and green urban development, delimitation and governance of ecological red lin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preserve urban rural ecological space. Now that technical approaches of ecological red line planning are immature, problems such as low connectivity and fragmented layout of ecological spaces have weakened the ecological qualities. An evaluation technique is necessary to assess the ecological red line effects i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relevant theories of ecological network connectivity, the papers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and red line effects, establishes an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actices the approach in the case of Wuxue . It make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to concludes problems, and then puts forwards an spatial solution proposal and universal strategi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ecological red line. [Key words] Ecological red line, Ecological effects, Ecological network, Wuxue city, Hubei province
32
移扩散、觅食活动和繁殖过程为依据, 对生物栖息地、生境的生态连接和相互 作用程度进行评价,从生态网络或景观 格局的角度进行局部结构调整来保护生 物多样性,如姜广顺等人对马鹿生境网 络、杨天翔对鸟类边缘种的位移痕迹进 行了分析评价,并探讨了人类的活动对 斑块和网络的影响 [1-2]。②对距离阈值的 相关研究。以环境适应性和生物种的迁 移扩散为前提,通过选取不同的距离阈 值,计算和评价不同阈值下生态网络连 接度与相应景观结构的变化,对比分析 不同斑块在不同连接度下的重要程度和 生态服务功能。例如,刘常富等人通过 对斑块的种类、连通性指数、组分数和 整体链接数进行评价,筛选出适合沈阳 市的网络连接度阈值 [3];陈杰等人分析 了不同阈值下斑块的重要指数、组分数 和连通性指数的变化,以及其对生态网 络连接度和整体格局的影响 [4]。
党的十八大后,生态文明时代的崛起是关于价值观 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世界性革命,同时也是经济 发展走向成熟阶段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城镇化正面临 着绿色转型的全新挑战,随着国家自然资源部的统筹组 建,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合而生的国土空间规 划已成为指导今后国土空间开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 代战略,也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空间格局构建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议题之一,而 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空间的严守底线,其前瞻性 的保护和优化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我国主要采用栅格化数据的方法来划定城市生态保护红 线,并未考虑生态保护红线网络的整体格局,往往这些
高敏感的生态功能区域是孤立、破碎和不成系统的, 空间连通性差,无法进行生态保护红线的体系化保护 与管控,使生态保护红线的整体效应难以发挥。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在绝大多数的市县域范围内,城市建 设用地尚未大肆蔓延,通过合理规划预留生态网络的 结构性空间,构建全域生态发展框架和绿色空间秩序, 可以避免未来亡羊补牢的发展困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