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课件——第八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假整合接触:新老地层产状一致(分隔界 面为剥蚀面),时代不连续。
3.不整合接触: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其间 有剥蚀面分隔,剥蚀面产状与上覆地层产 状一致,与下伏地层产状不一致。
4.侵入接触:为火成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接触带有接触变 质现象,侵入体边缘有捕掳体。其存在说明该地区曾经有 构造运动发生。
(6)地形证据(断层悬谷、三角面山)
(7)泉水出露和矿化现象 5.断层形成年代的确定
断层形成的年代晚于被断层切割的最新地层的年代,早于 覆盖在断层之上未受其切割的最老地层的年代。 四.研究褶皱和断层的实用意义 1.褶皱 (1)预测(控制)矿产 背斜轴部、两翼 (2)寻找地下水 向斜盆地 (3)工程地质意义 轴部破碎 2.断层
断பைடு நூலகம்兼有两种滑动性质,可复合命名,如:
平移-逆断层、逆-平移断层。 (2)根据断层走向与被断岩层走向的几何位置关系
分为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 地堑:两大断层的共同俯侧。 地垒:两大断层的共同仰侧。 3.断层的规模 深断裂、推覆体(逆掩断层上盘) 4.断层的野外识别 (1)擦痕和镜面 (2)断层角砾岩(正断层)和磨砾岩(逆断层) (3)断层泥 (4)地质体错断 (5)地层的重复和缺失
二.垂直运动(升降运动)
涉及面较广,相对比较缓慢的运动,主要引起 陆地和海洋的变化,地势高低的变化.形成层状岩石 的大型平缓弯曲。
地壳形成以来一直在运动着,把发生在地质 历史时期内的构造运动称为古构造运动,
把发生在第三纪及第四纪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 运动。
把发生在人类有史记载时期的构造运动称为 现代构造运动。
5.侵入体的沉积接触:地层覆盖在侵入体之上,其间有剥蚀 面相分隔。
第五节 构造运动的旋回性
旋回性:指构造运动的剧烈时期与其缓和时期交 替出现。
1.太古代旋回:25亿-30亿年间,我国为阜平运动 (太行山阜平地区最为典型)。太古代地层发生 强烈变质、变形,岩浆活动,使太古代地层与元 古代地层之间为不整合接触)。
第三节 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
一.岩石的空间位置
为了研究地质构造,首先要确定岩石的空间 位置。岩层的空间位置取决于岩层层面的走向、 倾向、倾角以及岩层的厚度。
1.岩石的产状要素 (1)走向:层面与假想水平面交线的方向。 (2)倾向:倾斜线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 (3)倾角: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最大夹角。分为
复背斜与复向斜:它们是褶皱的组合形式。大规模的背斜 两翼被次一级的褶皱复杂化者,称为复背斜;大规模的向 斜两翼被次一级的褶皱复杂化,称为复向斜。
3.褶皱的野外识别 首先判断褶皱是否存在并区别背斜与向斜,然后确定其形 态。首先应该知道,地形的高低并不是判别背斜与向斜的 标志。有些地区有地形倒置现象。
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1)矿液的通道,控制矿体的形成和赋存部位。 (2)地下水循环通道,赋存丰富的地下水。 (3)工程地质意义
水库建设中应注意岩石中断层的勘查。
五.节理 形成因素多样:构造运动、风化作用、块体运动、熔岩 收缩冷凝。节理发育的岩石易于风化。
是地下水通道和矿体赋存部位。
第四节 地层的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新老地层产状一致,时代连续。
第八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 可引起岩石产状和构造形态的改变,导致构造地震等。 按其运动方向分为垂直和水平运动. 一.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的物质沿着地球切线方向的运动,使地壳受 到挤压、拉伸、或者平移甚至旋转。是造成板块消减、碰 撞和形成海洋中的海岭和陆地山脉的主要动力。是使岩石 大规模变形和形成断裂的主要原因。 有三种运动形式: (1)相邻块体分离。 (2)相邻块体相向会聚。 (3)相邻块体剪切、错开。剪切错开的块体既不分离也不 汇聚。
第二节 构造运动的表现
一.现代及新构造运动的表现 1.水平运动的表现 根据精密大地测量资料可以了解。
2.升降运动的表现 根据人文及考古资料可以了解。
二.古构造运动的表现
可根据地质剖面、大地构造的历史分析以及 岩石变形的特征来认识。
根据地质剖面中岩石的岩相、岩层厚度、岩层 间的接触关系,可以恢复过去的升降及水平运动 运动。
真倾角和视倾角。
产状要素可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
岩层的厚度是岩层顶底面间的距离。分为真厚度和假 厚度。在测量岩石厚度是需要把真厚度与假厚度区别开来。
2.岩层的产出形式 (1)水平岩层;倾角为零,没有走向与倾向,它的空间位
置只受岩层厚度影响。
(2)直立岩层:它的空间位置取决于层面的走向及岩层的 厚度
(3)倾斜岩层 露头宽度:岩层顶底面间沿地面的长度。常常为假厚度。
二.褶皱
褶皱是岩层的弯曲。褶皱的存在是构造运动的直观反映。
1.褶皱的几何要素 翼、核、轴面、枢纽、弧尖
2.褶皱类型 (1)根据轴面产状分为:
直立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
(2)根据横剖面的形态分为: 扇形褶皱、箱形褶皱
(3)根据枢纽产状分为: 水平褶皱、倾伏褶皱
(1)沿倾向方向上,相同年代的地层做对称式重复出现。 (2)比较两翼岩层层序及其倾向与倾角,可确定褶皱形态。 (3)沿岩层走向追索,可确定褶皱枢纽是否倾伏。 4。褶皱形成年代的确定
形成于组成褶皱的最新地层年代与未参加该褶皱的上覆最 老岩层年代之间。
三.断裂(断层、节理) 1.断层的几何要素 (1)断层面(其走向、倾向、倾角为断层的产状要素) (2)断层盘 (3)断层位移 2.断层命名 (1)根据断层两盘相对滑动方向 正断层、逆断层(逆掩断层)、平移断层
2.元古代旋回:华北五台运动(20亿年),中条运 动(17亿年)。
3.震旦-加里东旋回:志留纪末期,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 为加里东运动(4.08亿年),我国主要见于华南、祁 连山地区。
4.海西旋回:二叠纪末期,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为海西 运动(2.48亿年),我国见于天山、昆仑山,东南沿海。
5.印支旋回:三叠纪末期,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为印支 运动(2.13亿年),导致岩石变形、不整合接触、岩浆 作用等,在我国引起大规模的海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