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新写实小说_的自然主义美学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年 ## 月
第 !) 卷 第 * 期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0 %1 2,345 6.5&4-7589( :;50%7%<;9 /.= >%?5/0 >?54.?4)
$%&’(!""! @%0’!) $%’*
“ 新写实小说” 的自然主义美学特征
谢维强
( 华中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湖北 武汉 GH""B) ) [ 摘 要] 发 轫 于 !" 世 纪 #$ 年 代 法 国 的 自 然 主 义 小 说 建 立 在 一 系 列 自 然 学 科 的 发 展 与 成 熟 之 上 , 其哲
法类似“ 无边的现实主义” , 给人以大而无当的感觉。与其 说是为其归类, 界定范畴, 不如说是为其讨个正宗嫡传, 以 便获得最大限度的保险值。 其实, 综观新写实小说, 读者总能够强烈感受到自然 [ 收稿日期] !""!A"BA")
[ 作者简介] 谢维强( , 男, 广东梅县人, 中 南 政 法大 学 人 文 学 院 副 教 授 , 现 为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D 级 博 #)CCA ) 士生。
没有作者的主观议论, 没有一目了然的主题, 没有精心构 想的戏剧化情节,日常生活和人物心态的客观流程是构 成小说的全部内容。 正如自然主义所提倡的, 小说创作要 像医师解剖尸体、 进行病理分析一样, 新写实的作家们也 以冷静、 超然的态度对待笔下的人物、 事件, 并不对它们 加以道德价值评判。他观察、 他记录、 他反映, 但决不臧 否。这种源于自然主义的创作态度具有强烈的客观主义 倾向, 使新写实小说呈现出迥异于前的审美内容和情趣。 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及其创作实绩的影响是巨大且广 泛的, 不 仅 在 () 世 纪 末 、 !& 世 纪 初 形 成 了 一 股 世 界 性 小 说创作潮流, 产生了一大批广泛、 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和人 类精神面貌的优秀作品, 而且近乎百年之后, 在中国的文 坛上, 它的艺术观点和创作方法也激起了巨大的回响, 被 中国的一批新锐小说家们有力地实践与张扬。新写实小 说写作者的艺术主张,清晰地显露了他们对自然主义小 说美学思想的接受和张扬。 今天, 当解读众多的新写实小 说文本时,读者能够清晰地辨析出两者之间存在的深刻 的精神联系和共同的审美追求,体会出新写实小说的题 材摄取、 人物刻画、 场景设置、 言说方式、 叙事形式所蕴涵 的丰富的自然主义美学因素。 三、 新写实小说的自然主义美学特征 与自然主义小说一样, 由于强调客观、 真实地反映杜 会生活, 即反映人类生活的生存本相, 以前被人忽视甚至 回避的现象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大力的叙写。 譬如, 人 类的生存法则进入了作家们的创作视野,首先是人类生
!& 世 纪 ’& 年 代 中 末 期 , 中 国 文 坛 上 出 现 了 一 批 风
貌迥异于前的小说,这些小说明显疏离社会政治主流题 材, 关注力直接指向普通人琐屑平凡的日常生活。 在小说 中, 普通老百姓每天的生活起居, 杂务琐事, 吃喝拉撒睡 的欲望和烦恼, 都被作家们细致精到地加以描写和表现, 其直接的阅读效应就是让人们感受到了日常生活的贴近 和亲切。这类小说就是稍后被评论家们关注和命名的新 写实小说。 “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卷首语指出: “ 这些新写实小说 的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 现 活原生形态的还原, 真诚直面现实、 直面人生。 ” 所谓“
[ #]
“ 自然主义” 从本义到作为一种文学思潮, 其哲学思想都 是以实证主义为其基础。 在小说创作方面, 首先倡导并积 极运用科学实践方法进行艺术构思和写作的小说家是法 国的左拉, 他 根 据 欧 洲 #) 世 纪 以 来 医 学 、 生物学、 遗传 学、 进化论等科学门类的发展, 选择吸收了其中的研究方 法和成果, 应用于小说的创作, 完善并奠定了自然主义在 小说创作中的独立地位。 他认为, 小说家既是观察者又是 实验者,小说创作应像医学实验者一样,通过实验和分 析, 寻求物体和现象的本源, 即所谓“ 返回自然” 。小说的 整个创作过程便是在自然中采集事实,然后研究事实的 内在关系, 通过改变情况和环境来影响它们, 但这种改变 和影响, 永远不能偏离自然规律。针对当时不少人对“ 自
学思想以实证主义为基础, 注重环境生存与生理遗传对人类精神与情感的影响和塑造。 %$ 世纪 &$ 年代中国的 新写实小说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小说的美学特征, 其“ 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 的创作观念与自然 主义小说主张的任何事物“ 都有以其本原面貌进入文学表现领域的权利” 的理念高度一致, 两者都自觉采取客 观化的叙述态度, 与创作主体主观情感的流露 与 张 扬 保 持 距 离 , 力图在最大限度上客观真实地逼近和反映人 类社会与人类的精神现象。新写实小说与自然主义小说一样, 具有强烈的实证主义精神。 [ 关键词] 新写实; 自然主义; 实证精神; 客观; 真实 [ 中图分类号] E!"*’B [ 文献标识码] F [ 文章编号] #""#AGB)) ( !""! ) "*A""C!A"G 主义小说所具有的美学特征, 作品的内容总是无可争辩地 透射出实证主义精神。 这一点, 是“ 新写实小说” 的创作者、 倡导者语焉不详甚至回避的, 而这一点, 却又是对自然主 义小说稍有了解就能明白无误地认识到的。 一、 自然主义小说的简要回顾 一 直 到 #) 世 纪 G" “ 自然主义” 一 词 产 生 于 #* 世 纪 , 年代以前, 这一概念只用于哲学领域, 其内涵为“ 除自然 外, 并不存在超自然的事物, 一切都包括在自然的法则之 这一概念开始进入艺术领域, 中” 。#) 世 纪 G" 年 代 以 后 , “ 环境决定论者” 泰纳给文学创作中的“ 自然主义” 进行了 一些界定: “ 奉自然科学家的趣味为师傅,以自然科学家
[ ( !] "#$)) 新写实小说中, 无遗地看到, 不得抱有先入之见。”
“ 返回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同时主张采用科学实验方 法, 那么, 客观和真实便是自然主义小说的最大特点, 而 这也正是龚古尔兄弟、 左拉( 法) 、 康拉德( 德) 、 德莱塞 ( 美) 、 田山花袋、 岛村抱月( 日) 等世界各国大批自然主义 作家自觉追求的创作目的。他们追求比现实主义更大范 围与程度更为彻底的真实,认为现实生活中任何范畴里 的事物都应真实地加以描述, 即使是卑污的、 肮脏的、 尴 尬的事物, 使人们在道德感方面有难堪的事物, 都有以其 本原面貌进入文学表现领域的权利。 这种文学追求, 为世 界文学创作开拓了广阔的表现领域, 除了绅士淑女、 王公 贵族、 乡间别墅、 沙龙舞会、 旅 游 狩 猎 …… 这 些 传 统 的 生 活题材, 社会低层的生活也大量进入了作家们的视野, 并 作为小说精神内涵的载体被细致详尽地描写。譬如阴暗 的矿井、 坑道, 肮脏的小巷、 贫民窟, 龌龊的小酒店, 酗酒 的醉鬼, 卖笑的妓女, 生计艰难的市民, 以及工场车间, 农 村集市, 工人的操作, 农 民 的 劳 动 …… 肉 欲 、 性也成为了 常规题材, 这是将生理学、 遗传学的观点引入小说创作, 扩大对人的认识与描述的重要结果,甚至有的作家完全 将自己违背伦常的性生活或近乎变态的性爱行为也实地 写进小说, 追求“ 彻底的自然主义” , 如日本作家岛崎藤村 的《 新生》 和田山花袋的《 棉被》 。 “ 认识自己” , 是人类自产 生自我意识以来难以抑制的本能冲动,而在最大限度上 逼近和认识人类自身的精神和灵魂,是文学家们代代承 传、 孜孜以求的人生梦, 自然主义就是这种永恒追求的积 极实践。自然主义小说大家们将他们的美学探索建立在 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发展成熟的各个门类的自然学科基础 之上, 特别是运用生理学、 心理学、 遗传学等学科的原理, 从实验方法的角度,精细详尽地分析和描述人类生活环 境和人类本身,在丰富文学表述手法、扩大文学表现领 域、 促进文学的发展诸方面,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 新写实小说与自然主义小说的艺术主张比较
绝对一致的。 自然主义主张“ 纯客观” 地反映现实, 用生物 学、 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观察、 分析社会和人。新写实小 说家们则强调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任何现象,写出日常 生活中“ 赤裸裸的真实” 。因此, 各类卑微的人物, 琐屑的 事件, 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 令人呕吐的举止行为, 冷酷 的人际关系, 人的动物本能, …… 都 能 成 为 新 写 实 小 说 家 们精心叙述与描写的题材, 如《 风景》 中的河南棚子里冷 酷卑微的家庭生活, 《 烦恼人生》中印家厚一天的单调枯 燥的生活流程, 《 一地鸡毛》 、 《 单位》 中琐碎、 平庸的机关 杂务和家庭纠纷, 《 伏羲伏羲》 中的性、 乱伦、 弑父, 《 黑风 景 》 中 的 山 村 村 民 的 怯 懦 与 卑 劣 …… 这 些 小 说 客 观 无 情 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本相,最大限 度地揭示了生活的真实和规律,有力地印证了作家们的 艺术主张。 为了最大限度地逼近和揭示生活的本原面貌, 作家们放弃了“ 概括、 提炼、 典型” 这些传统现实主义的基 本手法, 自觉地采取“ 客观化” 的叙述态度, 他们极力排斥 主观情感的流露, 主张“ 情感零度介入” , 以求冷静、 客观、 全面地面对现实, 反映真实的存在。 这种客观化的审美态 度, 充满了自然主义的实证精神。左拉曾将贝纳尔的《 实 验医学研究导论》的某些原理作为自然主义小说的创作 原则: “ 观察者仅仅纯粹是, 看 到 眼 前 的 现 象 …… , 他应该 成为现象的摄影师; 他 的 观 察 应 该 准 确 地 反 映 自 然 …… , 他倾听自然的话音, 一 字 不 差 地 记 下 来 …… , 他必须全部
A C! A
然主义小说” 的困惑、 非议乃至攻击, 左拉申明: “ 我将努 力证明, 既然实验方法引导人们认识了肉体现象, 它也可 以引导人们认识情感和精神现象,这只不过是同一条道 路上的阶段, 由化学发展为生理学, 然后由生理学发展为
[ ( !] "#$%) 既然强调 人类学和社会学, 实 验 小 说 即 为 其 终 点 。”
[ (]
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 ,与自然主义主张的任何事物 “ 都有以其本原面貌进入文学表现领域的权利” 的观点是
, *+ ,
存 最 基 本 的 需 求 —吃 —— , 在生理层面得到了客观的描写, 刘恒的《 狗日的粮食》 , 深刻无情地揭示了这一人类生存 首要需求的重大意义。为了有吃的,丑女人甘愿辗转卖 身、 去偷、 去骂、 去得罪亲戚、 去拣骡粪里未消化的碎玉米 粒, 甚至为了失去的粮食去死。 丑女人与丈夫每天的首要 话题就是: “ 明儿个吃啥? ” 为了吃, 为了生存, 为了一大群 嗷嗷待哺的黄嘴小儿, 丑女人刁钻凶恶, 无耻蛮横, 人性 中最本真、 最丑恶的动物本能在生存的威胁下袒露无遗。 在以探索表现人性, 再 人 性 中 的 另 一 大 主 题 —性 —— , 现生存本相的新写实小说中,理所当然地成为引人注目 的题材, 这也是自然主义关注的题材。这里的性爱, 被撕 去了一切温情脉脉或光芒四射的外衣, 没有什么崇高的、 革命的、 理想的、 浪漫的爱情, 古典的情绪和诗意完全消 解, 男女的结合就是异性相吸, 就是生理需要, 就是繁衍 后代。 如《 狗日的粮食》 中, 光棍汉天宽花二百斤谷子买了 个长着瘿袋( 甲状腺肿囊) 的丑女人: “ 瘿袋不碍生?” 天宽有点不放心。 “ 碍 啥 ?又 不 长 裆 里 …… ” 女人话里有骚气, 搅得 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儿心动, “ 要啥生啥!信不?” “ 是哩是哩!” 最后是女人到坡下小解, 竟一蹲不起, 让天宽 扛到棵子里呼天叫地地做了事。 这是新写实小说中典型的性爱描写。刘恒的另一名 篇小说《 伏羲伏羲》 中, 杨金山讨来菊豆, 只是为了不绝 后,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他采用性虐待狂的行为, 拼命制 造儿子。 而天青与菊豆的结合也无爱情可言, 菊豆是为了 生存,天青则是因为那强壮肌体中不可抑制的旺盛的生 命力。这两篇小说真实地揭示了男女结合的最原始的驱 生命繁衍, 同时也客观地揭示了人类 动 力—生 —— 理 需 要 、 永远也不可能超越这一生物本能的自然规律。以性为题 材且写得最有影响的当是王安忆。揭示人的生理和心理 本能,很早就是她自觉的艺术追求。她曾从遗传学的角 度, 在中篇小说《 好姆妈、 谢家伯伯、 小妹、 阿姨和妮妮》 中, 写过一个小女孩妮妮。这小女孩被一家富足、 老实的 人家抱养, 享受着一般孩子不可能享受的舒适生活, 但她 却总是毫无动机、 毫无理由地去偷别的孩子的糖果、 小物 件, 天生具有一股不可抑制的偷窃狂热。 王安忆的“ 三恋” ( 《 荒山之恋》 、 《 小城之恋》 、 《 绵绣谷之恋》 )则从性的角 度, 集中体现了她对人性深层意识的探索欲望。 她有意淡 化社会背景、 摒弃社会意义, 突显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本 能, 而且按照自己在生物学、 生理学上的见解来描述其中 的人物。 如果女性是强大的, 或在肉体上, 或在精神上, 男 性则相形见绌的话, 那么, 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男女结构最 容易相互征服。如《 小城之恋》 , 女主人公“ 腿粗、 臂圆、 膀 大、 腰圆, 两个乳房更是高出正常人的一二倍, 高高的耸 着, 山峰似的, 不像个十四岁的人” 。 而 男 主 人 公 !" 岁 的 人, “ 却依然是个孩子的形状, 只能跳小孩儿舞。 待他穿上 小孩儿的装扮, 却又活脱脱显出大人的脸” 。男女双方各 自的生理特征很自然地完成了他俩的性的结合。 《 荒山之
[ ( !] :G#) 的才能为仆役, 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描拟着现实。 ”
发轫于 !" 世纪 D" 年代中期的“ 新写实小说” , 为中国 当代小说创作注入了一股强大的艺术活力, 鲜为人见的人 物、 事件、 生活状态、 生命意识和情感体验, 以其陌生的魅 力, 给予人们强烈的美学冲击。 “ 新写实小说” 的出现, 为中 国当代小说创作开拓了新的艺术空间, 丰富了小说的表现 手段, 大大扩展了小说创作的题材和内涵, 刘恒、 刘震云、 方方、 池莉、 杨争光等一批作家所创作的《 狗日的粮食》 、 《 单位》 、 《 风景》 、 《 烦恼人生》 、 《 黑风景》等许多优秀作品, 确立了“ 新写实小说” 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的 地位。 “ 新写实小说” 的文学成就有目共睹, 评论界也给予了 极大的关注, 评论者们从各个方面分析和评价了这一文学 现象的得失。 不过, 在众多评论者的笔下, 人们只侧重从横 的方面加以评析, 而从纵的方面, 从与中国和世界文学史 上的某种文学思潮与现象的承递关系方面,却鲜有评析。 给人的总体印象是, “ 新写实小说”犹如西湖上的 “ 飞来 峰” , 对前代文学现象和思潮没有继承, 没有借鉴, 即使有 钟山》 第 H 期推 这方面的评论, 也极为抽象。 譬如 #)DB 年《 出“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的卷首语认为, “ 从总体的文学精 神来看, 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大范畴” 。这种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