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话语模式研究的贡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外语
2006 年 3 月 第3卷 第2期 (总第10期)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话语模式研究的贡献
刘世生பைடு நூலகம்刘立华 清华大学
摘 要: 话语分析者认为,相邻语对是话语中的基本单位。然而,他们对相邻语对内部的 插入序列和旁白序列的分析却有不协调之处,对两个序列的描写也缺乏一个整体 的框架。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交换结构理论为插入序列和旁白序列的充分描 写提供了可能。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对话语结构模式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 段:一、阶与范畴语法阶段,二、语言的功能阶段,三、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理论 阶段。在话语结构模式的研究过程中,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始终注意话语结构中的 三种关系,首先是横组合和纵聚合的关系,其次为整体和动态的关系,最后表现 为并列关系和依附关系。
与伯明翰学派的工作不同,Berry (1981) 试 图从元功能的角度对话语结构进行研究。值得注 意的是,她认为话语结构与语言的三个纯理功能 都有联系,这一观点与Martin的观点有不同之处②。 B e r r y 认为,就话语的人际意义而言,交换 (exchange) 是一个涉及对信息传递进行磋商的 单位,其结构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is. Forty times I've said if you don't let that jam alone I'd skin you. Hand me that switch. (K1)
Berry首先区分了第一知识占有者 (行为发出) 者 和第二知识占有者 (行为发出) 者这两个概念,在 这种情况下,总有一个空缺 (slot),在这一空缺中, 首要知道者表明他拥有这份知识,同时又表明了 他对这种知识的权威,这一功能用 K1来表示,同 时由以上对话中的 (3) 和 (6) 来实现,第二知道者
33
统是“可以在结构中的特定位置上出现的一组项 目”。 (朱永生,2001:3) 如前所述,会话分析 者对话语结构的描述缺乏一个整体的框架,而伯 明翰学派恰是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 引入了级阶 (rank) 这一概念系统,把话语置于 这一系统之内。他们认为,“某个特定的话语会 在其功能层面、社会语境、话语序列位置,对整 个话语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Sinclair & Coulthard,1975:13) 伯明翰学派对话语结构 的分析从课堂会话入手,把课堂会话分成课、课 段、交换、话步和话目 5 个单位。话目是这一体 系中的最小单位,它与语法体系的最大单位重 合,表现为语段 (utterance)。每一个级阶单位又 有许多类属和一系列的结构,而其中的成分又由 下一级阶单位构成。级阶单位的划分同时又依赖 于其前后的语言成分,例如一个祈使句要求一个 非语言的反应,而引发 (elicitation) 则需要一个 语言的反应。伯明翰学派认为,话语单位的最低 级单位与语法体系中的最高级单位相重合。换句 话说,话目是由一个自由小句 (包括其从属小句) 来实现的。
伯明翰学派对话语结构的分析以韩礼德的 阶与范畴语法 (1961) 为理论基础。韩礼德1961 年发表的“语法理论范畴”一文,奠定了阶与范 畴语法的理论基础 (黄国文,2000),他认为,系
系博士生,研究方
向:系统功能语言学
与语篇分析,E-mail: liulihua04@ mails.tsinghua. edu.cn
(Coulthard,1992)。同时又加上其社会学和美
国描写语言学的传统,话语分析者对会话的分析
只是静态的描述,缺乏对话语动态性和功能性的
分析 (何兆熊,2001)。话语分析者忽视的第二 个问题是他们对于插入序列和旁白序列以及它们 与所在话语的关系没有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并列关系还是依附关系?既然它们在本质上是一
(1) A: What were you doing in there? (DK1) (2) T: Nothing. (K2) (3) A: Nothing! Look at your hands. And look
at your mouth! (K1) (4) A: What is that truck? (DK1) (5) T: I don't know, aunt. (K2) (6) A: Well I know. It's jam --- that's what it
入序列从本质上讲都是一样的。而 Coulthard
(1992:55) 进一步指出,二者定义的角度不同,
插入序列是从结构的角度来定义的,而旁白序列
则是从语义的角度来定义的。但是在旁白序列内
部,终结又是结构性的。这说明,“话语分析者
只是致力于创立特定语料基础上的描写范畴,对
话语的分析缺乏一个整体统一的描述框架”
作者简介:刘世生, 清华大学外语系教 授、博士生导师,研
致的,能否有一个统一的描写框架将它们统起 究 方 向 : 英 语 文 体
来?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试图在系统功能 学、英语语言学。刘
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讨论这一问题。
立华,清华大学外语
2 伯明翰学派对话语结构模式的贡献:交
换 (exchange) 结构的提出
Mar. 2006 Vol.3 No.2 (General Serial No.10)
C
L
F
34
中 国 外 语 2006
对这一知识的回答用 k2 表示,在上文中的具体实 现是: (2) 和 (5)。在这一对话中, (2)、 (4) 两个回答 中, (2) 是没有语气的小句, (4) 是省略的陈述句。 这表明了K2的一系列选择。在上面的对话中, (1) 和 (4) 被标示为 DK1,其功能在于延续首要知道 者的知识揭示。需要指出的是,在以上两个交换结 构中,没有出现 K2 的追随话步 (K2f),这表明了 Tom 和其姑妈间的不平等关系。在上面的 4 个功 能成分 (如果加上追随话步) 中K1是必选的,DK1 和 K2 预示了 K1,K2f预示了 K1,同时 K2f 又是选 择性的。这4个功能成分可能占据不同的空缺,但 是它们出现的顺序是:如果 K2 出现,它就会出现 在 K1 的前面;如果DK1 出现,它出现在K2 前面; 如果 K2f 出现,它出现在 K1 后面;同时这 4 个功 能单位又有其各种不同的实现形式,例如,K2f可 以被“oh”来实现。Berry除了对以上对话的人际 意义进行了分析以外,还对其语篇和概念意义进 行了分析,这里我们不作讨论。
3 元功能基础上的话语结构模式
正是由于阶与范畴语法对话语中纵聚合关 系描述不足,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开始重新认识语 言中系统和结构的关系。同时,对深层纵聚合关 系和横组合关系的讨论,开始与语法的功能部分 联系起来(黄国文,2000)。韩礼德 (1968) 起 先认为,语言包括 4 个功能成分,即经验功能、 逻辑功能、话语功能和人际功能。在随后的发展 过程中,他把逻辑功能和经验功能合并为概念功 能,并且在语言功能和语法之间建立了联系 (1978;1994;2004)。Berry 对话语结构的论述 是建立在此理论假设之上的。
伯明翰学派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交换结 构的普遍概念,同时在一个整体的框架内来分析 交换结构。但是他们在话语模式研究中,过多地 注重了结构中的横组合关系,而忽视了结构中的 纵聚合关系 (Butler,2003)。他们这种做法是可 以理解的,因为从总体上讲,伯明翰学派话语结 构模式是作为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反驳而出现的。 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缺陷就是无法预测话语结构 中的横组合关系。同时,由于伯明翰学派的理论 基础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初期的阶与范畴语法,他 们过分地注重了横组合关系,而对纵聚合关系注 重不够。后来,其他的语言学家试图把这一分析 模式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话语研究中去。在这方面 做出较大贡献的是 Coulthard & Montgomery (1981) 和Coulthard (1992;2002)。
((DX1) X2) X1 (X2f)
这一公式首先表明,在信息交换过程中有4 种可能的功能,分别由 DX1、X2、X1 和 X2f 来 实现。X 表示知识占有者 (用 K 表示) 或行为发 出者 (用 A 表示)。下面我们以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中 Tom (T)与其姑姑(A)的一段 对话为例来具体说明这一话语结构模式。需要指 出的是,这一对话包括两个交换结构,前三个话 步构成一个交换,后三个组成另外一个交换结 构。这两个结构单位构成了意义上的递进关系。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每个交换结构的成分关系。
Martin (1985) 认为Berry对话语结构的描述 在当时是最充分的,这一框架定义了何为一个结 构良好的信息交换,同时又能作为判断不同类型 交换的标准。Martin 指出,在一个对话中,讲话 者可以出现打断和重复,而这是Berry所没有注 意到的,而所有这些因素又与会话的动态性有 关,而这种动态性又是 Berry 的静态模式所不容 易描述的。因此Martin提出了研究话语结构的双 重观点,其一是把话语看成是一个结果,认为话 语是一个整体 (synoptic),是一个静态的产品,其 二是把它看作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 (dynamic)。
主题词: 话语分析;交换结构;系统功能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82(2006) 02-0033-05
1 引言
“话语分析”这一术语来源于美国描写语言 学代表人物海里斯。他对话语的分析是建立在分 布分析和形式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他不主张在分 析过程中依赖意义 (赵世开,1989)。后来美国 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 (1972) 对这种形式分析提 出了批评,提出语言分析离不开语言发生的真实 环境,进而提出了语言变异理论。同时期的美国 社会学家也开始关注真实环境下的语言会话描 述。在这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是萨克斯 (Sacks)、 谢格罗夫 (Shegloff) 和杰弗逊 (Jefferson) 等人。 他们运用话轮转换、相邻语对等概念来对自然会 话进行分析,他们认为,在一个会话中,有些话 轮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这种关系密切的两个 话轮称之为相邻语对。相邻语对是这样的两段话 语组成的序列: (1) 相邻, (2) 分别由不同的人说 出, (3) 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顺序排列, (4) 分门别类,不同的第一部分需要不同的第二部分 (或第二部分系列),提议跟采纳或拒绝匹配,问 候跟问候匹配,等等 (姜望琪,2003:215; Levinson,1983:303-4)。而在相邻语对的内部, 可以出现插入序列 (Schegloff,1972) 和旁白序 列 (Jefferson,1972)。许多语言学家 (姜望琪, 2003;Coulthard,1992)认为,旁白序列和插
Sinclair和Coulthard (1975) 建立了5种回 合类型和 3类话步,即开始话步 (opening)、回 答话步 (answering) 和追随话步 (follow-up),分 别用IRF (Initiation、Response、Follow-up) 来 表示。Sinclair同时认为,在课堂会话中,有3种 基本的交换,分别是引发 (eliciting)、祈使 (directing) 和告知 (informing)。这3种交换又由 于讲话者身份的不同分成 5 类。每一个交换 (exchange) 结构可以用 IR (F) 来表示。交换 (exchange) 是一个多变量结构 (multivariate structure),即在交换结构中会出现多个变量。而 每个变量只出现一次 (Martin,1992:46)。 Coulthard (1992) 修正了这一观点,把交换结构 定义为I (I/R) R (F),即在一个交换结构中,I (引发) 和R (回应) 可能会出现两次。
4 Martin对话语结构研究的贡献
4.1 加的夫学派对话语结构的贡献 加的夫学派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其代表人物为 Fawcett,由于受认知、生成语言 观的影响,Fawcett 试图借助计算机理论来验证 语言的生成,后来逐渐形成加的夫学派。加的夫 学派对话语结构的描述是借助流程图来说明话语 的结构。这一计算机模式认为语言的生成存在3 个层面上的计划:高层次的计划、语篇计划和句 子计划。他们认为,语篇语法识别两类结构:语 类和交换结构 (exchange structure) 这两类结构 的联系不是通过层次间的实现来完成的,而是同 一个层面上不同的阶。交换的生成开始于一个 “START”标记 (Butler,2003)。加的夫学派代 表人物 Fawcett (1988) 放弃了在交换层面 (exchange) 和 START 层面上对纵聚合关系的描 述,而是通过系统网络把 START 分成 5 类,即: [give information]、[solicit information]、[propose own action]、[influence action]和[action]。根据 所选择的起始话步的类型,进而选择或预测其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