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河中石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河中石兽

●第一课时●

导入:

中央台有个节目“这是真的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来探究一则故事记载的石兽到底去哪里了?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字词的含义,翻译重点句子及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简介作者,作品背景:

有关纪晓岚的儿时的趣事说明这一“满清第一大学士”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其才华了。

2组织学生讲一讲,你知道的作者。

3引出《阅微草堂笔记》。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圮于河(pǐ)棹(zhào)铁钯(pá)

木杮(fèi)湮(yān)啮沙(niè)

溯流(sù)臆断(yì)欤(yú)

2理解词义

(1)解释词语

一寺临河干:水边,河岸。

圮于河:倒塌。

阅十余岁:经历。

棹数小舟:船桨。这里指划(船)。

尔辈不能究物理:这里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是非木杮:此,这。

湮于沙上:埋没。

众服为确论:精当确切的言论。

啮沙为坎穴:咬。这里意为冲激。

但知其一:只,仅仅。

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推断。

(2)通假字

曳铁钯:“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

(5)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

暴涨携之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6)文言句式

①省略句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寺中”前省略介词“于”)

求之地中(“地中”前省略介词“于”)

②倒装句

求石兽于水中(状语后置,应为“于水中求石兽”)

3作者名片

纪昀(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间才子,谥号文达,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他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撰《评文心雕龙》,参加编撰《四库全书》。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朗读后复述故事。

【点拨】文章讲述一个寺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在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故事。列举了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找石兽的道理和方法。寺僧到下游找没找着;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老河兵讲解应当到上游去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最后由事到理,说明了遇事不能凭主观推论的道理。

2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点拨】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第四层:由事到理,揭示遇事不能只凭主观推论的道理。

(二)深层理解

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位置、理由及结果。【点拨】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那么究竟谁是谁非,在下结论之前是否找到了确切的理由呢?我们能够仅凭自己所想妄下结论吗?作者作此文又是为了揭示生活中的什么道理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走进纪昀的《河中石兽》。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走进人物

1试分析三人寻找石兽的方法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

【点拨】寺僧: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的理论知识推断石兽在原地渐沉渐深。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的特性,把理论知识与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2从文中三人寻找石兽的方法及理由,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点拨】寺僧“阅十余岁,募金重修”,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讲学家“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二)走进语言

1文中讲学者和老河兵的“笑”刻画出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点拨】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自以为是,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学多才的心态;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2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

【点拨】(1)这段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2)这一段以议论的方式点明文章的中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不能只凭主观作出推断。

(三)走进写法

1脉络分明,逐层深入

【点拨】本文分四段,正好是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寺僧根据物体被水冲向下游的规律,判断石兽已被冲走,摇船往下流寻觅,结果终无所获。紧接着展开第二个层次,设帐讲学的道学家以博学自夸,嘲笑寺僧不懂事物的规律。他分析了石与泥沙的不同特性后,得出石兽深陷在原处的结论。言之凿凿,使听的人“服为确论”。这时,作者笔锋一转,从一旁杀出个“程咬金”——老河兵来,使本文深入到第三个层次。老河兵凭他多年治河的实践,分析了石兽、泥沙和流水的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应向上游寻找石兽的结论。这

结论一般人想不到,它是合乎科学论证的。作者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画龙点睛般地议论一句,立刻收尾,戛然而止,揭示了题旨。全文故事曲折但只用短短200多字,脉络分明且层层深入、结构严密,余味无穷。

2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点拨】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3课文是怎样构思行文的?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点拨】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在前三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启示: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判断事物或下结论。

(四)走进主题

文章通过写寺僧寻找石兽的过程中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推求沉在河中的石兽位置的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然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切不可仅仅根据自己对事物的一知半解和一般常理而主观臆断。

三、拓展延伸

学习了《河中石兽》这篇课文,相信你对如何看待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有了深刻的认识,你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遇到哪些类似《河中石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