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Industrial Study

产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39

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

王珏璟 黄 悦 陈智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0

摘要: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临空产业集群的布局和开发时序问题,并结合上海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临空经济;产业布局;产业集群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航空运输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临空经济作为机场周边地区发展的主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它不仅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还有着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等重要作用。因此对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其充分发挥在周边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临空产业的空间布局与产业选择进行研究,使得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得以更为合理、迅速地发展。

一、临空经济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经过众多学者专家的研究表明,临空紧急在空间结构上是一个多层次的圈层,其核心是机场,周边围绕着与机场相关的众多产业。鉴于航空服务的特征,临空经济区的总体框架结构可以以机场为中心,逐渐向外延伸,呈现出同心圆的发展趋势。当然,临空经济区的空间结构不仅仅由航空服务业和航空港的特征来决定,同时还取决于航空港和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城市的经济结构以及机场周边地区的环境因素等。因而在现实中,临空经济区的空间结构并不会完全呈现出同心圆的结构,而是会随着地面交通、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因素发生一些不规则的变化。

二、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

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要考虑许多因素,而机场的腹地范围和其经济基础决定了临空经济区功能的大致定位方向。在其基础上再根据机场周边的环境特点,就可以很明确的制定该临空经济区独特的功能结构了。

刘武君(1998)在对世界部分机场周围地区内的各种开发进行的调查分析,机场地区综合开发地域应具备三个层次即机场基础功能、机场相关功能和机场强化功能。以他的理论为基础,笔者认为,临空经济区的总体框架应该以机场为核心,按照距机场的距离来对临空经济功能区的层次进行划分。(如表1)

三、规划布局研究

1、产业集群规划的重要性。产业布局是决定临空经济区

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临空产业是临空经济去的核心,它不论对临空产业的发展还是对临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制约作用。

2、产业集群的布局。在对布局规划时应该注意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交通情况以及周边乡镇用地现状等因素。按照临空经济区的圈层结构,可以对临空经济区按照一下的规划布局:

空港营运区发展机场的各种基础服务,如飞机的后勤、旅客货物的运输等;紧邻空港区可以建设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空港相邻区可以布置总部经济园区、金融保险机构等;外围辐射区应该设置住宅区、休闲娱乐中心、文化场馆等。在规划时,应该将这些园区用便捷的交通连接起来,并加强他们与机场的联系。

四、上海临空经济区布局分析

1、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的布局。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范围:北至苏州河、东淞虹路,南至泉口路,西至绥宁路,共5.1平方公里。在虹桥建设虹桥枢纽商务核心区,作为虹桥临空经济区的外围拓展,并将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临空经济方面具有区位优势、品牌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等。

2、上海临空经济区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意见。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做之处:在建设模式上仍然重复这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缺乏创意与灵气;园区整体边界的标识性不强,缺乏沟通长廊,没有“大园”的氛围;园区的功能不够全面,太过单一等。由于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和建设与机场、城市密切相关,因此在规划时应该保持和城市文化的一致性,在布局的时候应该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这样不但融合了城市的特色,还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政府应该促进发展临空经济的主导产业,以临空经济带动周边地区的就业和产业结构升级。

五、结论

临空经济区作为新兴的产业经济区域,主要由空港运营区、紧邻空港区、空港相邻区和外围辐射区四个圈层构成。根据其结构,制定合理的产业布局、功能组织,可以实现经济的合理持续性增长,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区的优势,扩大经济增长点的效应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曹允春,杨震.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综合运输,2007(3):43-47.

[2]杜曼玲,王耀球.航空物流凸显临空经济[J ].综合运输,2008(5):42-45.

[3]刘武君,国外机场地区综合开发研究[J ].国外城市规划,1998(1):3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