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媒体·艺术·文化”
文化艺术行业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与传承
![文化艺术行业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3eab17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4.png)
文化艺术行业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与传承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文化艺术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文化艺术行业在数字化时代中的创新与传承,并分析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数字化时代的创新数字化时代催生了许多文化艺术行业的创新。
首先是数字展览的兴起。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不出家门就能参观远在他处的博物馆、艺术展览。
这种数字展览不仅提供了便利,还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艺术品的传播。
其次是数字艺术的发展。
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媒介和表达方式。
艺术家可以利用数字工具创作出独特的数字艺术作品,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传播和展示,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限制。
此外,数字化还带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获取文化旅游相关信息,如历史故事、文化背景等,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和深度。
同时,数字化技术也为文化旅游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如在线预订、移动支付等,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数字化时代的传承尽管数字化时代带来了许多新的创新,但传承依然是文化艺术行业的重要课题。
数字化技术为文化艺术的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便利的手段。
首先是数字化档案的建设。
文化艺术行业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可以保存和整理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确保其得以传承和研究。
数字化档案的建设还可以使得文化艺术的传统知识更加开放和共享,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的互联网在线化。
其次是数字化传统艺术的探索。
通过数字技术,传统艺术可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比如,传统戏曲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身临其境的观剧体验;传统绘画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增强现实的效果。
这种数字化探索不仅保存了传统艺术的精髓,还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文化艺术行业更好地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
比如,通过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数字化的记录,以防止其遭到破坏或丢失。
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新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
![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新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c2e726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36.png)
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新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然步入“字时代”,新媒体艺术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媒体艺术在这一独特时代背景下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通过剖析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支撑、美学特征、创作模式以及其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多元实践,揭示其作为当代艺术重要力量的发展态势,为新媒体艺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创作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引言当今时代,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文字信息的传播、存储与转化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艺术创作亦不例外。
新媒体艺术在“字时代”蓬勃兴起,它融合了多种前沿技术,打破传统艺术边界,开启了艺术创作与体验的新纪元。
理解新媒体艺术的理论根基与实践走向,对于把握当代艺术脉搏、推动艺术创新具有关键意义。
二、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基石(一)数字技术核心新媒体艺术依赖于数字编码、算法等核心数字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使艺术家能够创造出逼真或奇幻的虚拟视觉形象,从 3D 建模构建精细的虚拟场景到数字绘画拓展手绘的无限可能;数字音频处理技术让声音艺术大放异彩,通过合成、采样、混音等手段营造沉浸式听觉环境,无论是空灵的电子音乐还是模拟自然的音效设计,都为新媒体艺术增添魅力。
(二)网络与交互技术赋能互联网的普及实现了艺术作品的即时传播与全球共享,打破地域限制,线上展览、虚拟画廊成为常态。
交互技术更是赋予观众全新角色,传感器、触摸屏、体感装置等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作品能依据观众的动作、声音、触摸等实时反馈,如互动式灯光装置,观众靠近时灯光变幻,实现人与作品的动态对话。
(三)多媒体融合手段整合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是新媒体艺术的显著特征。
在一件大型新媒体艺术装置中,高清视频投影呈现动态画面,环绕立体声营造氛围,配合实体雕塑或机械装置运动,全方位刺激观众感官,创造出超越单一媒介的综合艺术体验。
三、新媒体艺术的美学新质(一)虚拟性美学“字时代”虚拟空间拓展,新媒体艺术的虚拟性美学凸显。
数字化时代下的艺术与文化创新
![数字化时代下的艺术与文化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ef0008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3.png)
数字化时代下的艺术与文化创新数字化时代下的艺术与文化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我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化时代下的艺术和文化创新,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数字化时代下的艺术与文化创新做出相关的阐述。
一、数字化时代下的艺术创新数码艺术是数字化时代下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数码艺术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其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多样性,包括数字画、数字音乐、3D建模、动画等形式。
正是因为数码艺术的出现,艺术世界得以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数码艺术能够实现的创作方式更加灵活、诱人。
数字技术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和创意,共同构筑出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数字技术的应用让艺术家受益无穷,整个数字画的制作过程中可以进行大量的修改,这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创意空间。
除了数码艺术,数字化技术还使得科技与艺术之间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密。
科技和艺术的结合不仅仅体现在了数码艺术和数字音乐上,还涉及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使得艺术家能够体验虚拟世界,这对于发掘新的艺术形式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
虚拟现实还可以为剧院、博物馆的展览以及文化活动带来更加真实的体验,为传统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能量。
二、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创新数字化时代下的艺术创新之外,数字技术也促进了文化创新的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创新模式。
一方面,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式。
传统的文化产品往往具有单一的表现形式,例如书籍、电影、音乐等。
而在数字时代,这些文化产品可以以多元化的方式出现,例如电子书、数字电影、数字音乐等。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创新,已经让传统的文化形式不再是单一的传统产品,而成为了一个更加多元、灵活的数字产品。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让人们对于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了重要变化。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艺创作与传播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艺创作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bc3b67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2.png)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艺创作与传播随着数码时代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创作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数字化时代下,文艺创作和传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就数字化时代下文艺创作和传播的变化以及创新的方向进行分析。
一.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艺创作数字化时代下,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文艺创作也逐渐走向多元化。
传统手工制作方式逐渐被数字化的工具所取代,这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文艺创作的效率,而且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
现今社交网络时代的来临更是让文艺创作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比如,优酷、B站等视频平台的出现更好的为文艺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短视频应用是近年来崛起的一种文艺创作方式,通过10秒至3分钟的短小视频,文艺家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艺术特点,并通过这个过程与观众建立起人性化的联系。
此外,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崛起,文艺创作也出现了新的时代趋势。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艺创作上的应用,不仅可以带来更加真实的感受,而且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永久保存,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
二.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艺传播数字化时代给文艺传播带来的挑战和变革非常丰富。
传统媒体的衰落和新媒体的兴起将文艺传播的重心从纸媒时代转向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艺传播不仅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还为文艺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
社交媒体成为了文艺创作和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红人效应、口碑传播和微电影等形式也为文艺传播带来了另一种崭新的方式。
主题、语言、表现形式也必须更加丰富和有趣,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同时,数字化时代下的传播方式也更加服务于文艺家和观众的双向沟通,建立了艺术创作和艺术消费之间的良好联系。
三.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艺创新数字化时代下,文艺创新成为一道令人关注的风景。
随着时代的变化,文艺创新的方向也在不断发展。
数字化工具的广泛应用,让文艺创作者更加灵活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互联网与文化艺术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与传播
![互联网与文化艺术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30737d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3.png)
互联网与文化艺术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与传播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化艺术领域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互联网为艺术创作和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得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艺术作品的传播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与文化艺术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和挑战。
一、互联网对艺术创作的影响1. 创作方式的多样化互联网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方式。
传统的艺术创作主要依靠纸笔、画笔等传统工具,而互联网时代,艺术家可以通过数字软件、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创作。
这些新的创作方式不仅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思路,还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2. 创作过程的透明化互联网使得艺术创作过程更加透明化。
艺术家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博客等平台与观众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让观众更加了解艺术作品的背后故事。
这种透明化的创作过程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也提高了艺术作品的传播效果。
3. 创作成本的降低互联网使得艺术创作的成本大大降低。
传统的艺术创作需要购买画布、颜料等材料,而互联网时代,艺术家可以通过数字软件进行创作,无需大量的物质投入。
这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发展。
二、互联网对艺术传播的影响1. 传播范围的扩大互联网使得艺术作品的传播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传统的艺术传播主要依靠展览、演出等方式,而互联网时代,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到全球各地。
观众无需亲临现场,就可以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这大大拓宽了观众的视野。
2. 传播速度的加快互联网使得艺术作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传统的艺术传播需要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互联网时代,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网络瞬间传播到全球各地。
观众可以即时获取最新的艺术作品,艺术家也可以更快地获得观众的反馈,这加快了艺术创作和传播的节奏。
3. 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互联网为艺术传播带来了更多的方式。
传统的艺术传播主要依靠展览、演出等方式,而互联网时代,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网站、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传播。
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21ff8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a.png)
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艺术逐渐成为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媒体艺术通过结合艺术与科技,借助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演进。
本文将探讨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和特点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融合了传统艺术形式与数字技术的新兴艺术形态。
它通过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交互技术等,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媒体性:数字媒体艺术融合了绘画、音乐、影像、文字、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和创意。
2. 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通过交互技术,使观众能够主动参与其中,与作品进行互动。
观众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创造了全新的体验方式。
3. 虚拟性:数字媒体艺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了一种虚拟的艺术空间,使观众能够置身其中,沉浸式地体验艺术作品。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1.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数字媒体艺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与元素融为一体。
观众可以通过数字平台,随时随地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从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数字媒体艺术的跨文化特点,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和广泛。
2. 提升文化体验与传播效果数字媒体艺术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
观众可以通过交互技术与作品互动,实现艺术作品与观众的互动式体验。
这种个性化、互动化的艺术体验,使观众更加投入其中,提升了观众对于艺术作品的赏析程度。
数字媒体艺术所具备的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和沉浸式的体验效果,使得文化传播更加生动、精彩和受众化。
3. 推动文化创新与艺术表达数字媒体艺术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艺术创作和表达方式。
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新媒体与创新表达
![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新媒体与创新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95a6118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7.png)
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新媒体与创新表达提出问题:在数字化时代,艺术创作与传统的方式已经不再限于纸上绘画或雕塑,而是融合了新媒体的元素。
数字化时代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哪些变革?新媒体如何催生了创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引言:数字化时代是一个充满创新与变革的时代,也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数字媒体的兴起,使得艺术的创作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数字媒体与艺术的结合,使得艺术家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表达出丰富多样的创作想法。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聚焦于新媒体与创新表达。
艺术创作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艺术创作所面临的最大变革莫过于数字媒体的兴起。
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局限于纸上绘画、雕塑等有限的媒介,而数字媒体的出现让艺术家能够利用光影、声音、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作。
数字媒体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手段,使得艺术创作更加自由、丰富多样。
数字媒体让艺术变得更加互动数字媒体为艺术创作带来的最大改变之一便是互动性的增强。
传统的艺术作品往往是静态的,观众只能通过眼睛去欣赏作品。
而在数字化时代,艺术作品可以通过互动技术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动作感应等技术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参与到艺术创作中。
这种互动性的增强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艺术作品,使得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数字媒体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传统的艺术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打破了这些限制。
艺术家可以通过数字媒体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创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例如,艺术家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的环境,在其中进行绘画、雕塑等创作活动。
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减少了艺术家的物质成本,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此外,数字媒体还通过网络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迅速传播,使得艺术家能够更广泛地与观众交流。
新媒体与艺术表达的创新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创作方式,还催生了许多创新的艺术表达形式。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传承与传统艺术推广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传承与传统艺术推广](https://img.taocdn.com/s3/m/a12d71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4.png)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传承与传统艺术推广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为文化传承与传统艺术推广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其传承和推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传承与传统艺术推广的方法和策略。
一、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新媒体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为文化传承与传统艺术推广提供了便利和机遇。
首先,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
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传统艺术作品可以迅速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的观众面前,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限制。
其次,新媒体平台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平台,这为传统艺术的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再次,新媒体平台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
观众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与传统艺术进行互动,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传承1. 制作精美的短视频短视频是新媒体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内容形式之一,可以通过制作精美的短视频来传承和推广传统艺术。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表演,将其拍摄成短视频,并加入一些有趣的解说和配乐,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介绍传统艺术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等,增加观众对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2. 开设专题栏目在新媒体平台上开设专题栏目,将传统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板块进行推广。
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学者等撰写相关文章,介绍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技艺特点、艺术价值等。
同时,还可以定期发布一些传统艺术的新闻动态、展览信息等,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3. 利用直播平台进行传统艺术表演直播平台是新媒体平台上的热门内容形式之一,可以利用直播平台进行传统艺术表演的实时传播。
可以邀请一些传统艺术表演团队进行直播演出,让观众在家中就能欣赏到传统艺术的精彩表演。
同时,还可以设置互动环节,观众可以通过弹幕、礼物等方式与表演者进行互动,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与文化传播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与文化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715abd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e.png)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与文化传播第一章:数字化时代的背景和特征数字化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在媒体和文化传播领域,数字化变革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字媒体逐渐替代了传统媒体,数字文化成为了人们交流和互动的新型载体。
数字化时代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媒体技术的多样化和融合数字化时代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融合性愈发明显。
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媒体渠道的出现和融合,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参与话题和交流互动。
2.信息流量的爆炸数字媒体带来了信息流量的爆炸,人们每天接受的信息量越来越庞大。
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筛选和整合,从而导致了信息过度载入和信息碎片化。
3.用户参与度的提高数字媒体带来了用户参与度的大幅提高。
用户越来越成为媒体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博客等平台发布自己的观点和内容,进而影响其他用户的认知和行为。
数字化媒体的传播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即时性数字媒体具有及时、快速、灵活等传播特征,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广大受众传达信息。
例如,当发生重大事件时,人们可以迅速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
2.互动性数字媒体可以有效地促进用户参与和互动。
社交媒体、博客等互动式平台为用户提供了自由表达的舞台,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等方式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从而提高了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3.短平快数字媒体具有短平快的特征,信息传输迅速、内容简明扼要,方便受众进行阅读、理解和分享。
例如,微博、短视频等平台适用于信息存储量较小、阅读量较少的读者。
4.个性化数字媒体具有个性化传播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读者需求、兴趣、习惯等因素进行信息推送和定制,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果和吸引力。
数字文化是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去地域化数字文化的传播使用互联网和其它数字媒介技术,与时间和空间无关,具有跨越地域的特征,观众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内容,降低了地域限制。
文化传媒: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发展
![文化传媒: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29e8b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0.png)
文化传媒: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发展1. 引言在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发展迅猛,给文化传媒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时代对文化传媒的影响,以及新媒体在文化传媒中的应用与发展。
2. 数字化时代对文化传媒的影响2.1 技术进步与互联网的普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这为文化传媒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渠道,使得信息能够以更加便捷和广泛的方式被传播。
2.2 大数据与个性化推荐数字化时代积累了海量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新媒体可以根据用户喜好和行为推送个性化内容。
这种个性化推荐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且促进了文化内容产业的精准营销和发展。
2.3 用户参与度提升由于新媒体开启了多向交流和社交分享的模式,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用户可以通过留言、评论、分享等方式与创作者互动,这推动了文化传媒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3. 新媒体在文化传媒中的应用与发展3.1 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如Facebook、Instagram和微信等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获取和分享平台。
这些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建立连接的方式,在文化传媒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视频平台的发展视频平台如YouTube、Bilibili等为用户提供了大量优质视频内容,并且降低了制作和传播成本。
视频平台不仅扩大了文化传媒的覆盖范围,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3.3 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逐渐成熟,改变了人们对于观看与参与方式。
在文化传媒领域,虚拟现实可以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并创造全新的艺术形式。
4. 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挑战与前景4.1 信息过载和可信度问题在数字化时代,大量信息的涌入给用户带来了选择困难和信息可信度的考验。
如何解决信息过载和提升内容可信度是文化传媒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4.2 版权保护与盗版问题数字化时代,内容易于复制和传播,对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2b543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1.png)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时代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在许多方面都与传统文化有所不同,本文将围绕数字化时代的文化进行探讨。
一、信息爆炸与多样化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异常迅速和广泛。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量的信息瞬间传遍全球,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渠道轻松获取所需的各类信息。
与此同时,传统的媒体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中,人们可以轻松阅读电子书籍、观看网络电影、听音乐等,媒体形式的多样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
二、虚拟社交与网络人际关系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中,虚拟社交变得越来越普遍。
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微信等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家人保持联系。
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心情。
虚拟社交的出现让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虚拟社交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来说,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和不真实感。
此外,过度沉迷于虚拟社交也可能导致人们与现实生活脱节。
三、数字艺术创作的崛起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中,数字艺术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数字艺术包括数字音乐、数字绘画、数字摄影等。
数字艺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创作方式和呈现形式。
艺术家可以通过电脑软件、手机应用等工具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作品。
数字艺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跨界融合,让传统艺术和科技结合,创造出更多有创意的作品。
四、数字化教育的兴起与挑战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中,数字化教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网络平台和在线课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数字化教育的出现降低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然而,数字化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片面追求数字化教育可能忽视了传统教育的价值,学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缺乏与老师和同学的面对面交流。
五、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与隐私问题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和隐私权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传播与创新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传播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ec532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3.png)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传播与创新一、数字化时代的背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的幻想,它是真实而不可避免的。
数字化时代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通过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的优势为文化传播和创新的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
二、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传播数字化时代显著地改变了传播方式和传播范围。
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就能与世界上的任何人进行交流,这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数字化技术促进了文化的全球传播,让我们能够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和音乐。
数字媒体的出现让这些东西的传播速度更快、更为广泛,让人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所有的文化新闻和信息。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传播也有助于消除文化差异。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进行了解和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像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看待其他文化,并消除我们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误解。
三、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创新数字化时代不仅为文化传播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也为文化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数字化技术极大地刺激了社会文化领域的创新,使艺术家们能够更快、更容易地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新的受众。
现在,一个人制作出一件作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到达世界各地,艺术家也可以在不同的时区、不同的地方与同行交流,这一切都是数字化时代的特点。
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创意内容的数据化和数字化创作也越来越普遍。
数字化媒体让信息流动更加便捷高效,从海量信息中汲取灵感变得更加简单,并有望推动批判地思考和创造性的灵感。
同时,数字化时代的广告和营销模式也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更多展示的案例,让新的文化创意能够更容易地被人们看到和接受。
总的来说,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改变了传播方式和文化的范围。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数字时代的文化呈现方式可能更加单一和趋向于反复,有些文化传统缺乏保存和发扬。
文化艺术数字化媒体在展览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文化艺术数字化媒体在展览设计中的创新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c503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7.png)
文化艺术数字化媒体在展览设计中的创新运用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艺术领域也逐渐开始运用数字化媒体来展示和传播作品。
在展览设计中,数字化媒体不仅可以丰富展览内容,还能够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本文将探讨文化艺术数字化媒体在展览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展览设计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电脑生成模拟环境,使用户可以沉浸其中的技术。
在展览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观众呈现更为真实的艺术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
比如,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和手柄,观众可以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漫步艺术展厅,欣赏艺术品,并且还能够与艺术品进行互动,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二、互动投影技术在展览设计中的应用互动投影技术是指通过光学投影将图像投射到特定的表面上,并通过触摸或其他传感器与观众进行互动的技术。
在展览设计中,互动投影技术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将观众引入一个互动的艺术空间。
例如,在一个艺术展览中,可以利用互动投影技术将观众的身影投射到墙面上,与艺术品进行互动,让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三、数字化艺术品展示的创新运用传统展览通常是通过悬挂画作或摆放雕塑来展示艺术品,而数字化媒体为艺术品的展示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比如,可以利用大屏幕显示器或投影仪将艺术品以视频、动画或互动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艺术品的制作过程、背后的故事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思想。
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艺术体验,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展示作品的可能性。
四、社交媒体的参与推广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已经习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展览设计中,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来推广展览信息、吸引观众参观,并鼓励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观展体验。
通过在展览现场设置拍照打卡点、制作展览相关的贴纸和标签等方式,鼓励观众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展览内容的分享,这不仅可以扩大展览的影响力,还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度。
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纪念与历史传承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纪念与历史传承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83483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3.png)
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纪念与历史传承中的应用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采用数字技术,将传统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纪念与历史传承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存和传承文化遗产,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文化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纪念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事件、文化人物、重要场所等进行数字化纪念。
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将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文化人物、场所等进行全面、准确、生动的记录,使得它们得以永久保存下来。
例如,在中国的敦煌莫高窟中,就运用了数字媒体技术,对莫高窟内的壁画进行了数字化保护和修复,使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数字媒体艺术在历史传承方面的应用,则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来呈现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等内容,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感受这些内容。
例如,在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中,就开展了数字展览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建筑等进行全面、准确、生动地展现出来,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直观、形象的文化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纪念与历史传承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存和传承文化遗产,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文化体验。
然而,数字媒体艺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数字化纪念方面,由于技术限制和人力成本等问题,数字化纪念工作并不是完全可行的。
同时,在历史传承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也存在着对历史真实性的考量问题。
总之,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纪念与历史传承中的应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探索的领域。
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数字化手段,将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进行更好地保存和传承。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真考虑数字媒体艺术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使得数字媒体艺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传承。
互联网与文化艺术数字化时代的创作与传播
![互联网与文化艺术数字化时代的创作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b33d0c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7.png)
互联网与文化艺术数字化时代的创作与传播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化艺术领域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互联网为文化艺术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对文化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并分析数字化时代下的创作与传播方式。
一、互联网对文化艺术创作的影响1. 创作方式的多样化互联网为文化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方式。
传统的文化艺术创作主要依靠实体媒介,如纸质书籍、音乐CD等。
而在互联网时代,创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如博客、音乐平台、视频网站等。
这种多样化的创作方式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文化艺术创作中,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2. 创作成本的降低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文化艺术创作的成本大大降低。
传统的文化艺术创作需要购买昂贵的设备和材料,如乐器、画笔等。
而在互联网时代,创作者可以通过电脑和软件进行创作,无需购买大量的实体设备和材料。
这降低了创作的门槛,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文化艺术创作中。
3. 创作灵感的获取互联网为文化艺术创作者提供了获取灵感的新途径。
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工具,创作者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信息和素材,从而激发创作灵感。
互联网上的各种文化艺术作品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资源,促进了创作的创新和多样性。
二、互联网对文化艺术传播的影响1. 传播渠道的拓宽互联网为文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
传统的文化艺术传播主要依靠实体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
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获取文化艺术作品,如在线音乐、电子书籍、网络电影等。
这种传播渠道的拓宽使得文化艺术作品可以更广泛地传播,触达更多的受众。
2. 传播速度的加快互联网使文化艺术作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传统的文化艺术传播需要依靠实体媒介的制作、发行和传递过程,时间较长。
而在互联网时代,文化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发布和传播,观众可以即时获取和分享作品。
这种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文化艺术作品能够更快地传播到全球各地,提高了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新技术与媒体影响:数字化时代的娱乐与文化
![新技术与媒体影响:数字化时代的娱乐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92e35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e.png)
新技术与媒体影响:数字化时代的娱乐与文化介绍在数字化时代,新技术和媒体对娱乐和文化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设备等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新技术对娱乐和文化的影响,包括数字娱乐、社交媒体文化、内容创作等方面,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娱乐的崛起数字娱乐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它改变了人们获取娱乐的方式。
传统的娱乐形式如电视、电影、音乐、游戏等,纷纷转向数字化。
数字娱乐的特点在于其跨平台性、互动性和个性化。
例如,通过流媒体平台,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观看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游戏也从单机游戏转变为在线多人游戏,玩家可以与全球各地的其他玩家进行实时互动。
数字娱乐的崛起使得娱乐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多样化且个性化的娱乐体验。
社交媒体文化的兴起社交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文化的参与和交流方式。
社交媒体成为人们分享生活、表达观点、传播文化和娱乐的重要平台。
无论是朋友圈、微博、微信公众号还是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媒体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参与文化交流的舞台。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通过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内容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观点。
这种形式的内容创作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自己领域的专家和意见领袖。
同时,社交媒体也为人们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
社交媒体的评论、分享和点赞功能使得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化和娱乐讨论中,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内容创作与个人品牌的塑造在数字化时代,内容创作成为了一项备受瞩目的职业。
通过社交媒体和数字媒体平台,个人可以轻松地进行内容创作,并通过积累粉丝和关注度来实现商业变现。
例如,YouTube上的网红主播、微信公众号上的自媒体作者等,他们通过创作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关注者,并借此实现了广告收入、赞助合作等经济利益。
智能时代的创意产业数字化媒体与艺术创作的融合
![智能时代的创意产业数字化媒体与艺术创作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abffbb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c.png)
智能时代的创意产业数字化媒体与艺术创作的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个时代,数字化媒体与艺术创作进行了深度融合,给创意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媒体与艺术创作的融合对创意产业的影响,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智能时代的数字化媒体在智能时代,数字化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数字化媒体包括电视、互联网、手机应用、社交媒体等,这些媒体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地位。
它们以其便捷、实时、互动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使用。
数字化媒体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通过数字化媒体,艺术家可以将作品传播到全球范围内的观众,与粉丝进行互动和交流。
同时,数字化媒体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二、数字化媒体与艺术创作的融合数字化媒体与艺术创作的融合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首先,艺术家可以利用数字化媒体进行艺术设计和创作。
通过使用图像处理软件、音频编辑工具等,艺术家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并且可以随时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其次,数字化媒体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展示方式。
在传统媒体时代,艺术作品主要通过展览、画册等方式呈现给观众。
而在数字化媒体时代,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应用等平台进行展示,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和学习。
此外,数字化媒体还促进了艺术创作与其他领域的融合。
例如,艺术家可以与程序员、设计师等合作,共同开发创新的数字艺术作品。
数字化媒体为跨学科合作打开了大门,创意产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三、数字化媒体与艺术创作的影响数字化媒体与艺术创作的融合对创意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数字化媒体为艺术家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通过数字化媒体平台,艺术家可以直接销售作品,与观众建立联系,提高艺术作品的传播和销售效益。
其次,数字化媒体的融合使得艺术创作更加民主化和多元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艺术作品的传播和展示受到限制,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机会。
互联网文化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传播
![互联网文化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573c13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f.png)
互联网文化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在互联网文化数字化时代,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受到了颠覆和重新定义。
互联网以其高效、便捷、全球化的特点,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文化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传播现状和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一、互联网文化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传播特点互联网文化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元化: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相当广阔的舞台,各种文化形式的传播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无论是音乐、电影、艺术还是文学,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
2. 即时性:互联网传播的文化信息可以实时更新,人们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文化动态和事件。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个人和机构也可以实时分享自己的文化观点和创作。
3. 互动性:互联网文化传播强调用户参与和互动,用户能够在网上发表评论、互相交流观点、分享自己的创作等。
这种互动性使得文化传播更加开放和民主化。
4. 精准性:互联网通过大数据和个人偏好分析,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推荐。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文化产品和信息。
二、互联网文化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影响1. 促进文化多元化: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地域限制和门槛,使得全球各地的文化得以传播和交流。
这样的多元化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人们可以更加广泛地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品,增强了文化多样性。
2. 拓展文化市场:互联网为文化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艺术家、音乐家、作家等可以更方便地通过互联网传播自己的作品,与全球观众直接进行互动和交流。
同时,互联网也为文化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地购买到自己喜欢的文化产品。
3. 挑战传统文化产业:互联网文化传播的兴起对传统文化产业带来了挑战。
传统媒体和文化机构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积极创新和变革。
同时,互联网也给了个人和小团体更多的机会展示和推广自己的作品,降低了参与门槛。
4. 网络文化乱象:互联网文化传播带来了一些问题和隐患。
全球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传媒
![全球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传媒](https://img.taocdn.com/s3/m/be5265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9.png)
全球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传媒在全球数字化时代,文化传媒不再受到地理限制,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流通变得更加迅捷。
在数字化时代,文化传媒行业如何适应变革,以及数字化对文化传媒的影响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数字化对文化传媒的影响数字化时代为文化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数字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传播渠道。
网络和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文化产品的重要途径,这为文化传媒行业拓展受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其次,数字化催生了新的文化形式和创作方式。
通过数字技术,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作品,同时数字化媒体也给予了艺术家更多表达自己的自由度。
然而,数字化也带来了盗版和版权侵权等问题,文化传媒行业需要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保持创新力。
二、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传媒创新在数字化时代,文化传媒行业必须紧跟潮流,不断进行创新。
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方向。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引入,为文化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数字化时代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
文化传媒行业可以与科技、旅游、教育等行业进行跨界合作,通过互补优势,实现共赢发展。
再次,数字化时代强调用户体验和个性化需求,文化传媒行业需要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传媒全球化数字化时代打破了地理限制,文化传媒行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文化传媒行业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实现跨国合作和传播。
艺术、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平台进入全球市场,实现全球传播。
其次,文化传媒行业需要更加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差异可能会带来各种挑战,但也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对于文化传媒行业来说,了解不同文化的需求和审美观念至关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
四、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传媒教育数字化时代给文化传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文化传媒教育需要结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
文化艺术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ppt
![文化艺术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55af4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2.png)
数字化文化艺术
数字化时代的影响
数字化媒体给文化艺术带来新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媒体的普及
拓展了文化艺术的受众群体
数字化传播的速度
加快了文化艺术的传播效率
数字化展示的形式
丰富了文化艺术的展示方式
02.数字化时代的传播获取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艺术传播
数字化展示平台
数字化媒体艺术传播
数字化媒体的发展为文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机遇。
培养媒体技能
提高学生创作和传播能 力
06.创新与合作
数字化媒体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社交媒体展示艺术作品
社交媒体展示艺术
增加曝光度
社交媒体展示艺术
互动与反馈
艺术家可以与观众进行 实时互动,并获得反馈 和评论
传播与分享
观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 平台分享艺术作品,扩 大传播范围
数字化媒体与艺术合作
数字化媒体艺术应 用
数字化媒体合作
在线展览与受众互动
数字化媒体艺术展示
数字化媒体对艺术展示和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在线展览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艺术作品
艺术短视频
短小精悍的视频能够吸引年轻受众
数字化交互
数字化媒体为艺术品的展示提供了更多 交互元素
05.数字化时代的机遇挑战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艺术机遇与挑战
数字化文化艺术
数字化媒体机遇与挑战
在线展览
通过在线展览与受众互动
艺术短视频
通过艺术短视频等方式吸引受众
03.数字化时代的多样化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艺术创新
创新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创新
多样艺术表现 个性化的艺术体验 创化媒体与受众
个性化推荐
数字化媒体推荐相关艺术作品:个性化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19年第2期国际学术动态例跟大家分享这座废弃厂房的遗产活化工作是如何通过DIBO联动的方式来对景德镇的城市品牌进行放大并推广的。
此外,本届论坛还从学术视角下探讨了区域品牌的发展与前景,多位青年学者参与了学术研讨,专家团也通过后续的专题研讨为区域品牌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在大融合、大传播、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对整体规划与品牌构建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品牌资产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多的区域认识到,富有内涵、具有好感度的城市品牌,可以直接拉动城市在经济、文化、政治外交领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城市如此,国家亦如此。
区域品牌研究是提升国家形象、国际传播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建立共享价值,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艺术·文化”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2018年6月8~9日,第十三届亚洲传媒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移动互联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英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编辑部、艺术学部、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和宏碁中国共同承办。
论坛主题聚焦“媒体·艺术·文化”,云集来自中国本土和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及荷兰等海外传媒学术领域的知名学者、中国文化产业的前沿业界开拓者以及权威媒体界人士等150人,围绕当下数字化时代媒体、艺术和文化的新呈现方式和自身与他者的多重关系,积极吸纳方法的创新、理论的推进和前沿实践的展示,就传媒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并达成了更加广阔的集体认知,开创了更大的合作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廖校长对论坛的主办方、承办方和亚洲传媒论坛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肯定了亚洲传媒论坛的学术价值和对亚洲传媒业发展起到的推动性力量。
他突出强调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新的数字媒介、文化形式和艺术表达,开始重塑传统媒体传播和文化产业的格局。
他还指出,面对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亚洲范围内的学界和业界需要凝聚力量,聚焦于媒介和艺术的相关文化分析和文化理论,开创自己的创新理念和研究方法,并且创新理念和模式,将研究成果推广至全球。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和颠覆传统媒体的功能,并塑造着人们新的生活面貌。
通过媒介的数字化发展,人们的现实生活正在呈现出新的创意文化,汇集虚拟和显示、共在与抽离、情感和理性等融合景观,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增添新的生动性和创造性。
针对这种与时俱进的生活景观,此次论坛不仅汇集亚洲传媒论坛的历史主办方和承办方,并纳入了正在“走出去”的由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SAGE(世哲)出版公司合作、具有国际视野的英文期刊GlobalMedia and China编辑部和推进中国传媒前沿领域急速发展的电子竞技产业的投资企业宏碁中国。
会议汇集产、学、研各领域人才,形成合力,围绕艺术和数字媒体、文化产业、创意阶层、全球化的亚洲、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以及数字娱乐与电子竞技等六大问收稿日期:2018-12-31!!!!!!!!!!!!!!!!!!!!!!!!!!!!!!!!!!!!!!!!!!!!!!(接上页)社科经纬2019年第2期国际学术动态题进行了五场有关传媒学术的主旨研讨。
与此同时,会议并行召开了两场关于电竞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分论坛。
新媒介艺术文化的核心在于技术背后人的认知和媒介表达,创新作为其中的重要推力成为全球范围内探索媒介、艺术和文化互动发展的着力点。
因此,本次论坛的主旨着眼于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亚洲地域内传媒前沿的创新性技术、产业、文化等成果,挖掘传媒业新的可能性,并为传媒业界和学界带来有益的启迪。
同样作为主办方的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也指出,传媒艺术在进行传统文化承继的同时,也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进行着新数字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创新。
会议分论坛从行业实践的新动向入手,着眼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先锋领域———电竞产业的发展和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延平致辞祝贺高校电竞联盟在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成立,并强调此次分论坛将实现投射到当下传媒前沿电子竞技的现状,探讨和挖掘电竞产业和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亚洲传媒论坛”是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年度国际学术论坛,从2003年至今已举办十三届。
为了顺应数字时代的媒介变革、数字文化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和新媒介技术文化所孕生的新艺术等新的生态,此次论坛以国内外学者演讲和相互研讨的方式集中探讨了亚洲媒体和艺术的文化分析和文化理论质询,同时集中展现了中国前沿实践创新的成果。
国内外学者围绕“全球创意实践与理论”、“文化消费和音乐产业”以及“亚洲创意产业与创意阶层”进行了主旨研讨,并与分论坛汇聚业界前沿人才对中国电子竞技文化产业相关发展进行了集中阐释。
(1)全球创意实践与理论由中国传媒大学段鹏教授主持的“全球创意实践与力量”主题研讨聚焦于全球范围内数字化时代媒体产业发展呈现出的新传媒现象,尤其是音乐领域的新表征和一些问题,并突出探讨了其背后的道德力量、权力资本和内容创意。
针对数字化音乐产业背后的道德力量,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的Keith Negus 教授在其关于“音乐产业中的唱片价值和道德经济”的演讲中指出,道德经济的思路是数字音乐繁荣的的重要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与移动电信公司进入媒体和文化产业,数字联合企业正在形塑音乐产业的发展。
音乐产业怎么样进行传播,怎么样进行推广,以及音乐人、唱片公司、出版商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道德经济思路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以此能够开发音乐价值,建立起数字化时代的商业模式,实现相关艺人的创意性开发。
针对传媒文化数字化改变背后的权力资本,香港中文大学冯应谦教授将自己的视角放置在“中国的演出经济与文化中介”上。
他指出全球化背景之下本土文化消失和音乐现场消失的现象,但同时也指出受众对于DIY 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即生产链与表演业务和本地相融合,增强创意城市的地方创意,保留当地的声音特性和发展模式。
因此,对于我们而言,应当建立起一个道德伦理秩序,在政府的文化政策支持和推动下,开创音乐产业的融合化价值,寻求新形势下的文化赋能,进而丰富大众的生活。
针对数字文化的新内容,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Jeroen de Kloet 教授在其题为“含混的创造力———全球化中国创造力和独创性”的演讲中强调了当下“创意”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为何在意识形态力较强的中国创造力是含混的和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开发创造力。
他认为,“含混”的创造力是指不经意间产生的灵感,能够展现出全球和跨泛亚文化的特质,这种创意的实践没有作为一种单一的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连接的区域,是一种现代化的创意实践。
对于中国未来的含混化创意发展思路,他将其分为了过渡编码化、分子、根茎化三个方面,即从传统艺术中走出来,融合当下新艺术形式,创造众多文化,并自主诠释世界,激发人们无限的创造力。
日本东京大学M ori Yoshitaka 教授回应了以上学者的看法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他认为,我们怎样去思考传媒文化领域数字资本化很关键,应当抱着辩证的批判性思维看待这种新的渠道和资本方式。
他在总体上持乐观性看法,认为以上的学者所提及的道德经济思路、DIY 文化、含混的创造力正在创造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进一步形成产业、资本化而带来收入。
(2)文化消费与音乐产业由中国传媒大学梁岩教授主持的“文化消费与音乐产业”主题研讨聚焦于新的数字化生态下媒体行业思路、文化消费、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的转变,为我们看清当下传媒文化的格局提供更加全面的思路。
社科经纬20 19年第2期国际学术动态针对数字化生态下媒体行业思路的变化,日本东京艺术大学Mori Yoshitaka教授分享了他的一个研究网络的项目———PMRN后媒体研究网络项目。
他指出,新的数字文化时代可以借用具有全球视角的“后媒体理论”来研究新现象,即融合传统和数字化转变、集体和个体的主观性、多地区的参与度,开拓多元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连接历史和现代,建构新数字生态下新世界。
与此同时,后媒体的研究也需要一种批判性的现代性的视角,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项目中。
针对急速上升的全球文化消费现象,韩国首尔国立大学Eun-mee Kim教授从超连接社会的文化消费入手,指出了数字媒体技术和媒介发展下人们日常生活的媒体化现象,网络文化消费者正在寻找通过媒介使用来建立文化资本的另一种方式。
他进一步提出了体验艺术,即现在的受众以一种更加主动的方式去体验文化,不断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不仅仅是媒体的用户而是成为媒体的传达者,推动着网络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重新建构。
针对传媒业生产模式的变化,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Partrik Wikstrom教授研究了从1990年~2015年间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流行音乐数据,阐述了“数字化与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动态”的发展和变化。
他认为,数字化时代产生了很多数据,我们应当动用这些数据对多样性主体作出贡献。
就分析方法而言,我们可以承继传统方式,即主要关注对于某一时期不同方面和不同时期具体方面的分析;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多样化指标的分类,抓取关键点,进而运用这些指标去看相关事务的多样化形式,进而得出一些假设或结论,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对音乐经济的供给或需求方面的复杂性影响。
针对媒体产业的新走向,韩国圣公会大学Hyunjoon Shin教授针对近些年在全球突围的韩流文化,就“韩国音乐产业兴起之后”发表了演讲。
他指出,最初的韩流是韩国的电视剧,后来才有了韩国流行音乐的崛起,从而带动了韩国文化、韩国风格和韩国品牌的流行。
对于这种演变过程,韩国政府倾向于内容产业的说法,它反映了人们渴望去构建一些国家文化产业的库存或者资产。
韩国的文化产业依据行业推广这样的一些逻辑,积极利用互联网—移动媒体的病毒式营销、与全球和地区广告搭售相关的B2B策略以及推进亚洲地区尚未开发的市场路径进行合法化的出口和营销,超过了文化外交的范畴,提供了廉价的音乐在线服务形式,同时也开拓了海外市场。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Justin O’Conner教授作为回应人对以上四位演讲人的主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指出,1989年出现了数字化连接,现在全球的人开始彼此相连,我们能够去打造我们的社交网络。
我们需要拿到一些指标去了解整个世界的文化,去了解人们到底需要什么,而不能让其被打造的平台资本化所拥有和控制。
(3)亚洲创意产业和创意阶层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文春英教授主持的“亚洲创意产业和创意阶层”主题研讨不仅从宏观的层面关注亚洲创意产业实践和对西方实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同时关注微观层面创意行业内部的阶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