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出口俄罗斯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产品出口俄罗斯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杨逢珉丁建江

来源:《对外经贸》2015年第03期

2014年8月7日,为了反制欧美对俄的经济制裁,俄罗斯宣布禁止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挪威进口水果、蔬菜、肉类、鱼、牛奶和乳制品等农产品,这势必刺激俄罗斯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大。因此,在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如何不断完善对俄农产品出口的结构和质量,扩大对俄的农产品出口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俄农产品贸易特征

(一)农产品贸易额不断扩大

自2002年至2013年,中俄农产品贸易额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2002年中国出口俄罗斯农产品贸易额仅为440.57百万美元,到2013年已达1985.06百万美元。除2009年和2012年,其余年份中国对俄农产品出口额均为增长,2007年更是突破10亿美元,其增长百分比达到38%。与此同时,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也在不断扩大,从2002年677.15百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1571.30百万美元,除2008年、2009年以及2012年外,其余各年进口额都呈正增长,2005年突破10亿美元,增长率达35%。

(二)中方由逆差国变为顺差国

通过相关数据可以发现,自2010年开始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增长要快于进口增长,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额的年均增长率为29.21%,但是进口额的年平均增长仅率为

11.00%。2002-2009年,中俄农产品贸易顺差国一直为俄罗斯,2005年中方逆差额甚至高达4.5亿美元。但是,从2010年开始,这种情况发生变化,中国成为顺差国,且顺差数额逐年增长,至2013年顺差数额达到4.14亿美元。

(三)农产品贸易额占贸易总额比重逐年下降

从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在中俄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来看,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增长比较缓慢,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9.37%降至2013年的3.98%,下降大约1.4倍。除2009年和2013年出现小幅增长外,其余年份都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俄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农产品贸易额增长,除2002年和2009年,其余年份中俄双边贸易额增长率均高于农产品贸易增长率。2002-201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平均年增长率达56.66%,

而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仅为28.61%。正是由于这种增速差距,相比较其他产品贸易,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相对缓慢,因此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四)中国对俄农产品出口种类增长缓慢

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种类变化,从中俄两国来看是不同的: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中国出口俄罗斯市场的农产品种类既有退出也有新增的种类,但是新增种类数要大于退出种类数。因此自2002年以来,中国出口俄罗斯市场的农产品种类数,除2006年、2009年以及2013年外,其余年份都呈不同程度的增长。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2002年至2008年,俄罗斯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农产品种类数也在变化,2009年由106种减少到90种,且一直徘徊在90种左右,2013年又增至109种。总而言之,中国出口到俄罗斯市场的农产品新增种类数大于俄罗斯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种类数。

二、中国农产品对俄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品种较少

通过对中俄农产品出口种类的对比计算发现,2013年俄罗斯农产品出口中国市场的品种为109种,占所有农产品种类的14.3%;中国农产品出口俄罗斯市场的品种为264种,占所有农产品种类的34.6%%,为俄罗斯出口中国市场的两倍之多。另一方面,2002年至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俄罗斯市场的品种仅仅增加了38种,增长率为16.8%。由此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对俄农产品出口品种相对俄罗斯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品种要多,但是近12年来增长却非常缓慢,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增加主要源于既有产品出口额的逐年上升。然而,仅仅依靠数量上的增长,会加大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不稳定性,不利于我国对俄农产品出口结构的优化,也不利于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结合俄罗斯消费者的需求,不断丰富中国对俄农产品出口产品种类,逐步提高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额。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

中国对俄农产品出口主要以资源密集型的蔬菜类、水果等农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畜肉及杂碎类为主。中国农产品出口虽然价格低廉,但精加工的农产品较少,大部分出口农产品是粗加工产品,出口附加值低且易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冲击。说明中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还不高,农业技术相对落后。而附加值低的农产品,不仅会恶化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条件,还将使得我国企业长期处于全球贸易价值链的下游。以红茶为例,中国出口俄罗斯市场价格为1.75美元/公斤,而俄罗斯自世界进口平均价格为2.39美元/公斤,其中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家的红茶出口价格均要高于中国。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出口到俄罗斯市场的茶叶以原料为主,进入俄罗斯市场后由当地企业加工再出售,使得中国茶叶只能以低廉价格出口。

(三)面临其他对俄农产品出口大国的竞争激烈

由于农业投入不足,以及自然地理位置等原因,俄罗斯国内市场农产品缺口较大,对水果、蔬菜以及茶叶等农产品的需求也不断上升,除我国之外,其余欧洲国家以及美国等农业大国也不断利用各种政策以及技术来支持本国企业对俄农产品出口。据收集的数据显示,2002-2013年,中国对俄农产品贸易额从4.4亿美元增长至19.9亿美元,增长近五倍。其中,2002年俄罗斯农产品进口国家中,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欧盟、巴西以及美国,中国位列第四。2013年中国上升一位,超过美国,成为欧盟和巴西之后,俄罗斯第三大进口市场。但是2013年俄罗斯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市场巴西对俄农产品出口额达27.1亿美元,同中国对俄农产品出口额相比,高出36.2%,可见差距依然很大。此外,欧盟农产品在价格上虽然往往并不具有多大的竞争优势,但是通过良好的质量,较高的附加值,以及品牌的宣传,欧盟对俄农产品出口额实现连年增长。美国主要以大豆及其制成品、肉类产品等农产品为主,依靠先进的农业技术并结合本国资源禀赋,不断提高对俄农产品出口额。巴西更是利用外交手段,通过向俄罗斯驻外使馆派出农业参赞,推销巴西农产品。

(四)受俄贸易壁垒影响较大

近年来,俄罗斯为改变农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提高本国农产品消费比重,在扶持本国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同时,也积极运用各种贸易壁垒,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口。2006年,俄罗斯政府以中国口蹄疫、禽流感等为由,宣布禁止进口原产于中国的熟制加工肉类产品。同年,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以检测出农药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和化学剂成分为由,开始全面禁止外国大米进口。目前,俄主要对鲟鱼及其制品(含鲟鱼子)等农产品进口实施许可证制度,对禽肉、猪肉、牛肉等农产品实行进口配额。同时,俄罗斯也制订了较为严格的动植物检疫制度,只有获得俄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签发许可证,出口商的货物方可办理通关手续出口至俄罗斯,而相关检查费用需要由出口企业承担,这给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造成一定的负担。并且俄罗斯对进口的蔬菜、水果等农产,也制定了严格的卫生安全标准。商品认证方面,俄罗斯主要采取本国标准,不同的商品按不同标准进行认证,这也势必增加我国出口企业成本。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造成的信任危机

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不法商人把中国的假冒伪劣产品销到俄罗斯,使得俄罗斯人逐渐失去对中国产品的信任。同时,近年来,很多食品安全事件给我国农产品出口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质量安全问题被扣留、拒收等事件屡见不鲜。由于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和违反添加剂使用标准等问题,中国多次收到来自俄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以及加拿大食品检验署等多个部门发布的通报。可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大因素之一,而产品质量安全是确保农产品海外销售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农产品加工中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不断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来有效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质量。

三、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俄罗斯市场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