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法人与其他法人的区别
法人、法定代表人和法人代表的区别

什么是法人、法定代表人和法人代表一、什么是法人法人是特定的社会组织,不是自然人。
在民法上,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构成民事法律主体。
我国《民法通则》专门一章对法人制度作出规定。
《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37条规定,法人应当具备四项条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或者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能够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又分为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两种。
二、什么是法定代表人《民法通则》第38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三、什么是法人代表法人代表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
四、三者的联系与区别称呼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为法人是错误的,被称作法定代表人是规范的用法。
错误的原因在于很多人以为法定代表人可以简称为“法人”,殊不知法人是另外一个法律概念。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联系:法人是拟制的人,它必须通过自然人来表示它的意志,法定代表人由此产生,法定代表人就是能够代表法人的那个人,在公司中就是董事长或执行董事,在老公司中为总经理。
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的区别。
一、两者的概念不同: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据法人的内部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
而法定代表人是一个确定的法律概念,它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没有正职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法定代表人,设有董事会的法人,以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没有董事长的法人,经董事会授权的负责人可作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二、两者产生的方式不同:法人代表依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而产生,没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就不能产生法人代表,而法定代表人则依法由上级任命或由企业权力机构依法定程序选举产生。
三、两者组成的人数不同: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法人,其法人代表可以有多个,而法人只有一个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独立行使法人职权。
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他法人型组织区别论文

论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其他法人型组织的区别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1-244-01摘要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其法人财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须经登记管理机关准予登记后,方可取得法人资格。
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与《民法通则》规定的四类法人型社会组织有的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律特性法人型社会组织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它社会力量举办的或由上述组织与个人共同举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其法人财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须经登记管理机关准予登记后,方可取得法人资格。
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法人资格,以其法人财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但与《民法通则》规定的四类法人型社会组织有的明显的区别。
一、与机关法人的区别机关法人是指“依法享有行政权力,并因行使国家职权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是指代表国家权力和行使国家行政、检察、审判等职能,组织协调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活动的依靠国家财政的独立核算的单位。
机关法人应属于公法人。
对于民法能否规制公法人的问题,学界多有论述。
有学者主张“机关只有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才称其为法人。
机关不从事民事活动时,不为法人。
”虽然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准行政主体的属性,在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的情况下,可以从依法管理公共事务而言,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学历证书、结业证书或者培训合格证书等。
但这不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职能,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行为,并不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本质属性,正如不因机关法人可以从事民事活动而否认其公法人的属性。
二、与事业单位法人的区别在我国,“事业单位”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一般而言,是指以社会公益事业为目的,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等各种非营利活动的单位。
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

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事业单位开办资金、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一、法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这里规定得相当明确,法人是一种组织,而不是某一个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1法人具有以下一般特征:一、法人不是自然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是一种集合体,是由法律赋予法律人格的组织集合体。
这是法人与自然人的根本区别。
它可以是个人的集合体,也可以是财产的集合体。
不以组织集合体名义出现在民事主体的,不能为法人。
二、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通过自己的行为享有和行使民事权利,设定和承担民事义务。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三、依法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它有自己独立的权益,可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四、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可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区别法人组织和其它组织的重要标志。
《民法总则》第60条规定,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事业单位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四种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三、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按法定程序产生,代表事业单位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责任人。
“法定代表人”是一个确定的法律概念,它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没有正职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法定代表人,设有董事会的法人,以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没有董事长的法人,经董事会授权的负责人可作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②是事业单位法人的内部成员;③是所在事业单位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行政负责人;④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产生的事业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不得登记为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
会计主体企业法人和非法人的区别及其会计处理

会计主体企业法人和非法人的区别及其会计处理会计主体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各个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
其中,企业可以分为法人和非法人两种类型。
本文将从会计主体的法人和非法人身份出发,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在会计处理上的差异。
一、法人和非法人的定义和特点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义务、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享有民事权益的单位。
法人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可以独立从事经济活动、拥有和处置财产,并对其行为承担责任。
而非法人是指没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单位,如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等。
法人和非法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地位:法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自己的名称和财产;而非法人没有独立法人地位,其财产和主体责任归属于其所有人。
2. 责任承担:法人独立承担债务和损失,其责任限于其本身的财产,不会扩大到其法定代表人或投资人;而非法人的责任一般由其所有人或合伙人承担,债务和损失可能会扩大到个人财产。
3. 经营范围:法人的经营范围通常较为广泛,可以从事多种经济活动,并拥有较高的独立性;而非法人的经营范围相对受限,一般只能从事特定类型的经济活动。
4. 融资能力:法人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增加经营资金;非法人的融资渠道有限,主要依靠个人财产、合伙人投资等方式。
二、法人和非法人的会计处理法人和非法人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记账方式:法人需要建立自己的独立账户,分别列示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非法人一般采用业务账簿记录经济活动,资产和负债通常与个体业主或合伙人的个人账户相联系。
2. 财务报表:法人企业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非法人一般不编制正式的财务报表,只记录业务流水明细。
3. 税务处理:法人企业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向税务部门申报税款、报送财务报表等;非法人一般按照个体业主或合伙人的个人所得税进行申报。
法人与非法人组织

法人与非法人组织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法律框架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经济活动的开展和权利义务的界定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我们来聊聊法人。
法人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法律赋予某些组织的一种“人格”。
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公司就是一种典型的法人。
法人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各种民事活动。
为什么要有法人这种形式呢?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法人制度,每次公司要签合同、承担责任,都要追溯到背后的一个个股东,那得多麻烦!有了法人制度,公司就可以像一个独立的“人”一样,自己去签合同、打官司、承担债务等等。
这既方便了经济活动的开展,也保护了股东的个人财产。
法人还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
营利法人就是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
非营利法人呢,则不以营利为目的,比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等。
特别法人包括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再来说说非法人组织。
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常见的非法人组织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非法人组织和法人最大的区别在于,非法人组织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比如,如果一个个人独资企业欠了钱,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投资人就得用个人的其他财产来清偿。
而法人则是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股东一般只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
非法人组织虽然在责任承担上有一定的限制,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比如,设立程序相对简单,运营成本较低,决策灵活等。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风险相对可控的业务,非法人组织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为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了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法律框架,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比如,对于一些大型的商业项目,通常会选择成立公司这种法人形式,因为它可以筹集大量的资金,并且股东的责任有限,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事业单位的法人属性

事业单位的法人属性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公有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依法设立的,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
它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拥有自己的财产,并独立享有合法权益。
事业单位的法人属性是其存在的基本特征,它决定了事业单位在法律和管理层面的地位和责任。
事业单位作为法人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独立法人地位事业单位以法人的身份存在,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享有合法权益的能力。
这意味着事业单位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作为合同当事人独立与他人进行交易,并对其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作为法人,事业单位也可以独立起诉他人或被他人起诉。
独立的法人地位保障了事业单位在法律层面的权益和保护,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责任义务。
二、为公益性服务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公益性服务,而不以牟利为目标。
这是与企业不同的重要特点。
事业单位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致力于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的发展。
这种公益性的服务使得事业单位拥有一定特权和义务,不仅需要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还需要经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
三、政府指挥调度事业单位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受到政府的指挥调度和管理监督。
虽然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其服务对象、服务范围、经费使用等方面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
政府对事业单位的指导和管理不仅是法律赋予的职责,也是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有效履行公益使命的必要条件。
政府的介入保证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同时也为事业单位提供了相关资源和支持。
四、非营利性机构事业单位的法人属性要求其不以营利为目的。
这意味着事业单位不从经营活动中追求盈利,而是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标。
因此,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并不以盈利为导向,而更关注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
这种非营利性质使得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也要求其在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上更加透明和规范。
五、社会责任和社会信任作为提供公益性服务的组织,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责任,代表着公共利益和公共权益。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知识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知识(一)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的概念所谓事业单位,在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的定义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中国的事业单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
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或者想把学术成果用英文发表的中国学者,都一直找不出一个适当的英文单词能够完整的表达中国的事业单位,因为在英文世界里面根本就没有同事业单位性质相同的机构存在。
很多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发现,很难用国外的非营利组织(NPO)或者非政府组织(NGO)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事业单位。
“法人”《民法通则》中被定义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组织。
”根据法律,我国的法人被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具备法人条件”。
事业单位法人包含的类型过于宽泛,既有国家拨款成立的兼有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公法人,又有依国家行政命令组建的公益法人,还有由自然人或法人组建并办理登记成立的私法人。
这些法人没有按其特征抽象出同一类别的因素和基础。
法人治理中的“治理”一词,可以通过比照“治理”与“统治”、“治理”和“管理”两对概念的比较来说明:第一,“治理”与“统治”的区别在于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作为“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而作为上下互动的“治理”,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分配和建立利益相关者、决策权力和执行权力之间的问责机制,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治理”之所以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相互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这其中必然包含着分权和制衡。
第二,“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在于“治理”概念比“管理”概念要宽泛得多,与组织使命的界定、政策的建构、权力分配机制的界定、决策过程的建构、执行特殊任务之程序的设定等事项有关的决定与行动,均为“治理”的内涵。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重点知识点)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重点知识点)【壹】法人概述|「法人的理解」“人”在民法中意为民事主体,自然人是依自然规律产生的民事主体,而法人是与自然人对称的,是由法律创造的“人”。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法人,既可以作为民事主体享受权利,负担义务,又可以以独立财产承担责任,即出资人负担有限责任。
|「法人的特征」1.法人是组织(团体)2.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3.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法人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小结】法人与其成员在三个方面各自独立:人格独立、财产独立、责任独立。
|「法人的学理分类」1.设立依据不同:公法人、私法人(1)公法人机关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等。
仅当这些组织参与民事活动或者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时,才将他们视为公法人;当其以行政主体身份实施行政行为时,是不论其公法人之人格的。
(2)私法人公司、合作社、社会团体、民办学校等。
(3)公法人与私法人的区别①在设立方式上,私法人依设立人意思设立,公法人依法律或者行政命令设立;②在法人成立上,私法人须登记,公法人无须登记;③在财产来源上,公法人是根据财政预算拨款,私法人则有设立人或捐赠人出资;④公法人当然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根据意思自治,私法人则营利与非营利两者皆可设立。
2.私法人根据成立基础不同:又分为社团法人、财团法人(我国民法目前未采纳)(1)社团法人以人为基础而集合成立的法人。
如,公司为股东之集合,工会为会员之集合。
【注意】社团法人与社会团体法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社会团体法人中有的属于社团法人,如工会、学会等,有的则属于财团法人,如各种基金会。
(2)财团法人主要形式就是基金,故《民法典》称之捐助法人。
|「我国法人的分类」《民法典》在法人一章,依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的不同,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
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的区别关键,不在于法人是否可以从事经营(营业)活动,而在于经营(营业)活动所得的归属。
如果分配给其成员的,为营利法人,否则,为非营利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

从事非营利性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种组织
目录
01 办理流程
02 办理所需资料
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从事非营利性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种组织。包括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 闻出版等事业的单位。它们与企业法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只要是以营利为目的,即使从事的是上 述事业,也应属于企业法人。
注销登记: 年检:
(一)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备案)登记申请书; (二)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 (三)事业单位章程草案; (四)审批机关批准设立的文件; (五)拟任法定代表人现任该单位行政职务的任职文件; (六)拟任法定代表人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七)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八)住所证明;(1、使用自有房屋的,出示房屋产权证明并提交其复印件;2、使用租赁房屋的提交房屋 产权证明文件,出示有效期内一年以上的租赁合同并提交其复印件;3、无偿使用他人房屋的,出示房屋产权证明、 提交其复印件,并提交房屋所有者的授权使用证明;4、无偿使用他人房屋的,提交房屋产权证明文件和房屋承租 人的授权使用证明,出示租赁合同并提交其复印件;5、使用国家划拨的房屋的,提交上级部门的授权用证明。
第二步:对申请人的材料齐全、有效并符合法定形式的,依法作出是否接受事业单位设立登记的申请;需要 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在15个工作日依法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
第三步:在10个工作日后(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需核实的除外),申请人到事业登记管理局领取《事业单位 法人证书》。
办理所需资料
设立登记: 变更登记:
(一)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变更前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 (三)变更名称的,提交审批机关批准文件和变更后的单位印章的印迹; (四)变更住所的,提交新住所证明文件; (五)变更宗旨和业务范围且内容涉及资质认可或者执业许可的,提交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以及资质认可或 执业许可的证明文件; (六)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提交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原任、现任法定代表人行政职务任免文件 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现任法定代表人签字及印章印迹的备案文件; (七)变更经费来源的,提交经费来源改变的证明文件; (八)变更开办资金的,提交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十)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文件。
法人的分类

(4)普通法人与特殊法人 普通法人:根据民商的普通法(民法)而设立的法人。 特殊法人:依据民事特别法而设立的法人。 (eg银行法、保险法而设立的银行、保险公司) (5)本国法人与外国法人 具有本国国籍的为本国法人 不具有本国国籍的为外国法人。 问题:如何确定公司的国籍?
标准多样:有设立人国籍说、资本控制说、准据法说、住所 地说等观点。 我国采用的准据法说和住所地说——依据中国法律,且在中 国设立的法人为中国法人。以此标准,请思考: ①外资企业是属于中国还是外国企业? ②外国企业在华的分支机构呢?
机关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并因行使 职权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 家机关。 机关法人的基本特征是: (1)机关代表国家从事各种行政管理工作时,并不以法人 的身份出现。 (2)机关因行使职权的需要而从事商品经济活动时,(如 购置办公用品、租用房屋或交通工具等),以法人的 资格进行活动的,这时它与其他当事人处于平等的法 律地位。 (3)国家机关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成立,不需要进行核准 登记程序,即可取得机关法人资格
– 企业法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 – 企业法人必须具有归其所有的独立财产 – 企业法人是依核准登记程序成立的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从事非营利性的、社会各项 公益事业的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包括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 育、新闻等公益事业的单位,这些法人组织不以 营利为目的,一般不参与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 它们的独立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 也可以通过集资入股或集体出资等方式取得依照 法律规定或行政命令组建的事业单位,从成立之 日起,即具有法人资格; 由自然人和法人自愿组建的事业单位,应依法 办理法人登记,方可取得法人资格。
答:在中国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中国法人的资格,外国公 司应该对于其分支机构活动承担责任。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属于非法人团体。
法人

三、法人的分类
(一)国外立法和学理上对法人的分类 1、公法人和私法人 以法人设立的目的及所依据的法律的不同 以实现公共福利为目的,依据公法所设立、组织的法
人为公法人。 以追求私人利益为目的,依据私法所设立的法人为私 法人。 2、财团法人和社团法人——私法人 以法人成立的基础为标准 社团法人是以人的组合作为法人成立基础的私法人。 财团法人是以一定的财产的设定作为成立基础的私法 人。
二、法人的本质
的意思不同的另一意思,那么他们就不能成为法权主
体。因此,法人仅仅是形式上的权利义务的主体,而 实际上的权利义务的归属者,只是享有法人财产利益 的多数个人。 管理人主体说:法人的财产并不是属于法人本身所有, 而属于管理其财产的自然人。 3、法人实在说 有机体说。法律主体是与意思能力联系在一起的,自 然人有意思能力,成为自然的有机体,而法人有团体 意思,在社团法人中有社员的集合意思,在财团法人 中有捐助行为意思,因此应成为社会有机体。
目的范围对法人活动限制的法律效力
一为权利能力限制说。该说认为,法人的目的
范围对于法人活动的限制,是对于法人权利能 力的限制。 二为行为能力限制说。该说认为,法人的权利 能力仅受其性质及法律、法规的限制。法人的 目的范围,属于对法人行为能力的限制。 三为代表权限制说。该说认为,法人的目的, 不过是划定法人机关的对外代表权的范围。 四为内部责任说。该说认为法人的目的,不过 决定法人机关在法人内部的责任。
需方是否有权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
1999年 9月 28 日,某县建材厂与某市建筑工程队签订
一份瓷砖购销合同。合同规定:某县建材厂向某市建 筑工程队供给 8种不同型号和规格的瓷砖 3600件,总 金额 84451 元。某县建材厂于 1999年 10月20日前送货 给某市建筑工程队,某市建筑工程队在收货后 15天内 付清货款。此外,合同还对产品质量、验收方法、包 装和运输方式等条款作了规定。 1999年10月15日,某 市建筑工程队收到某县建材厂送来的瓷砖后,立即向 建材厂出具了收到瓷砖 3600件的收条,并且注明总金 额为 84241.85 元(实收瓷砖数均已扣除损耗数)。之 后,某市建筑工程队仅于 1999年 10月 28日付给某县建 材厂货款 3 万元,余额 54241. 85元未付。同时,某市 建筑工程队所收瓷砖全部委托给该市某贸易公司销售,
事业单位是不是属于独立法人

事业单位是不是属于独立法人在探讨事业单位是否属于独立法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事业单位,以及什么是独立法人。
事业单位,一般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它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公众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
独立法人,则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独立法人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地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那么,事业单位是不是属于独立法人呢?答案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一部分事业单位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
这些事业单位通常具备以下特点:1、具有独立的经费来源。
它们能够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或者政府的财政拨款等方式,获得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转和业务开展。
2、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这意味着在其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如果产生了民事纠纷或者债务等问题,能够以自身的财产来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需要依赖其他组织或机构。
3、有独立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
它们拥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内部机构设置以及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独立地进行决策和管理。
然而,也有一些事业单位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
比如某些隶属于其他法人单位的分支机构,其在人、财、物等方面都受到上级单位的严格控制和管理,缺乏独立性,不能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和行使民事权利。
事业单位是否成为独立法人,往往还受到管理体制、职能定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的现行体制下,对于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认定,通常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登记。
从法律角度来看,事业单位作为独立法人具有一定的优势。
例如,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能够更加自主地签订合同、开展合作,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同时,独立法人地位也要求事业单位更加规范自身的管理和运营,提高责任意识,保障公共利益和服务质量。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质和职能的事业单位,不赋予其独立法人地位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什么是事业单位法人

什么是事业单位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效劳组织。
登记问答为什么要进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进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本质要求,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国民法通那么"的规定,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与企业登记管理制度、社团登记管理制度并列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社团法人登记管理都是全国统一的,同样,只有进展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才能与之相协调、相配套,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法人登记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2〕进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自我开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要面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就要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有条件的还要进入国际市场开展业务活动。
只有进展登记管理,颁发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才能使事业单位取得不受地域限制的、持久的合法凭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社会开展中的作用,为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造条件。
〔3〕进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的开展变化,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事业单位开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保证事业单位的开展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开展相协调;〔4〕进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有利于规事业单位的管理行为,保障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事业单位走向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管理。
什么是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是指经事业单位申请,由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并在证书上标明的主要容。
民事主体——法人

民事主体——法人法人的概念一、法人的概念所谓法人,指由法律规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合组织体和财合组织体。
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这一规定揭示了法人的本质特征。
可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所谓社会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条件建立起来的具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内容,有一定组织机构的有机整体。
只有具备法定的条件,并得到国家认可或批准的社会组织,才能取得法人资格(二)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三)法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这是法人与非法人组织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几下几个方面:1、独立的组织。
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与组成法人的自然人的民事主体资格是彼此独立的;法人的组织无需依靠其他组织或单位而独立存在。
2、独立的财产。
法人的独立财产是指法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在法定范围内独立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财产,法人的独立财产具有以下含义:(1)法人的财产与法人成员的个人财产是相分离的。
(2)法人的财产与法人投资者的财产是相分离的。
(3)不同法人组织相互之间,其在各自的财产之上是相分离的。
3、独立的责任。
法人对外所欠债务,应由法人以其独立支配的财产予以偿还,其债务清偿责任不能由该法人之外的其他民事主体(包括法人的设立者、法人成员、法人的上级行政主管机关等)承担。
二、法人制度的意义(一)便利参与交易一方面,如果组织活动需要成员共同为之,并且交易效果最后属于成员担当,组织体越大,卷入成员越多,这种操作就越麻烦。
一个大规模的组织体,现实中往往无法实施行为。
另一方面,不赋予组织体以主体地位,也会使相对人缺乏交易安全感,因而畏惧不前。
(二)责任限制承认组织体的权利主体地位,可以将法人组织体活动的责任集中于本身,由组织体承担;同时,组织体以法人身份,也不用自己名义的财产为社员或董事会成员个人的义务承担责任。
法人的本质(一)法人拟制说:该说以为,权利主体仅限于具有自由意志的自然人,法人之所以成为权利主体,完全是由于依赖法律将其拟制为自然人的结果。
法考与司法考试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重点知识点

法人概述「法人的理解」“人”在民法中意为民事主体,自然人是依自然规律产生的民事主体,而法人是与自然人对称的,是由法律创造的“人”。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法人,既可以作为民事主体享受权利,负担义务,又可以以独立财产承担责任,即出资人负担有限责任。
「法人的特征」1.法人是组织(团体)2.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3.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法人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小结】法人与其成员在三个方面各自独立:人格独立、财产独立、责任独立。
「法人的学理分类」1.设立依据不同:公法人、私法人(1)公法人机关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等。
仅当这些组织参与民事活动或者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时,才将他们视为公法人;当其以行政主体身份实施行政行为时,是不论其公法人之人格的。
(2)私法人公司、合作社、社会团体、民办学校等。
(3)公法人与私法人的区别①在设立方式上,私法人依设立人意思设立,公法人依法律或者行政命令设立;②在法人成立上,私法人须登记,公法人无须登记;③在财产来源上,公法人是根据财政预算拨款,私法人则有设立人或捐赠人出资;④公法人当然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根据意思自治,私法人则营利与非营利两者皆可设立。
2.私法人根据成立基础不同:又分为社团法人、财团法人(我国民法目前未采纳)(1)社团法人以人为基础而集合成立的法人。
如,公司为股东之集合,工会为会员之集合。
【注意】社团法人与社会团体法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社会团体法人中有的属于社团法人,如工会、学会等,有的则属于财团法人,如各种基金会。
(2)财团法人主要形式就是基金,故《民法典》称之捐助法人。
「我国法人的分类」《民法典》在法人一章,依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的不同,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
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的区别关键,不在于法人是否可以从事经营(营业)活动,而在于经营(营业)活动所得的归属。
如果分配给其成员的,为营利法人,否则,为非营利法人。
1.营利法人(1)《民法典》第76条第2款规定:“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
试述在我国设立法人企业与非法人企业各自的利弊及各自的适用情况

试述在我国设立法人企业与非法人企业各自的利弊及各自的适用情况。
一、定义:1、企业法人:是具有国家规定的独立财产,有健全的组织机构组织章程和固定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经济组织。
法人企业的类型:●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法人企业主要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形式2、非法人企业:是指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但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经营场所的营业活动单位,又称经营单位。
营业登记的对象是非法人企业和企业法人的非法人分支机构。
非法人企业的类型●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企业法人的非法人分支机构。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非法人企业。
非法人企业的法律地位: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能独立支配和处分所经营管理的财产,但经营单位可以刻制印章、开立往来帐户、单独核算、依法纳税,也可以签订商业合同并作为执行人二、优缺:法人企业以投资人投入企业所形成的法人自己的财产承担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割断了投资人其他财产对法人企业债务的责任。
法人企业的财产独立于投资人投入企业之外的其他财产,企业成为财产独立的市场运营主体。
这是现代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创举。
它充分鼓励了人们投资创业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一个依法成立、按时年检、正常经营的企业法人起诉应诉,主体和责任明确。
非公司企业法人的优缺点: 优点:企业在设立初期不用实际出具注册资金(工商局不需要你提供验资报告)。
缺点:这种企业所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相对于非法人企业(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的分公司等分支机构、等),法人企业能够以企业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
也就是说,法定权利直接归企业享有而非企业业主或投资者,同理,法定义务也直接由企业承担而非企业业主或投资者。
根据法律规定,法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如董事长),对外代表企业,其职务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由其所代表的法人企业享有或者承担。
三、区别:LLC CLS①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②以出资证明书证明股东出资份额;③不能发行股票,不能公开募股;④股东的出资不能随意转让;⑤财务不必公开。
举例公司法人与法人代表有什么区别?

举例公司法人与法人代表有什么区别?我们都知道随着现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也越来越开放,现在好多公司刚开始创业都是几个人合伙,这样可以使规模做的更大,那在一个合伙的公司里面法人和法人代表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来了解一下举例公司法人与法人代表有什么区别?下面就来听听小编的看法。
▲一、举例公司法人与法人代表有什么区别?1、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公司就是最常见的法人。
2.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没有正职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法定代表人,设有董事会的法人,以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没有董事长的法人,经董事会授权的负责人可作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3.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据法人的内部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
▲二、举例说明法人的概念?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
比如公司,企业,社会团体,它是一个组织,具有独立的财产,能独立承担责任。
比如一个公司,就可以是一个法人,而法人代表就是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等。
▲三、法人的含义是什么?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法人是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根据法人实在说,法人是一种以团体形式客观存在的民事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应的概念。
它具有如下特征:1、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是集合的主体。
这种组织机构具有对外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不因为法人成员的死亡或退出法人组织及其他变化而影响其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存续。
法人的这一特征,使其区别于单独的自然人。
2. 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
这是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使法人区别于个人合伙。
法人的独立财产包括三层含义:(1)法人的财产独立于其他法人和自然人的财产;(2)法人的财产独立于法人成员的财产; (3)法人的财产独立于其创始人的其他财产。
新民法总则法人分为哪几类人?

Life is to live beautifully and walk sonorousl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新民法总则法人分为哪几类人?新民法总则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三类。
法人不是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是一种集合体,是由法律赋予法律人格的组织集合体。
这是法人与自然人的根本区别。
它可以是个人的集合体,也可以是财产的集合体。
不以组织集合体名义出现在民事主体的,不能为法人。
新民法总则法人分为哪几类人?民法总则按照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的不同,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三类。
一、营利法人民法总则第七十六条规定:“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
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
”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能够反映法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比较符合我国的立法习惯,实践意义也更为突出。
二、非盈利法人第八十七条规定:“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
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将非营利法人作为一类,既能涵盖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传统法人形式,还能够涵盖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等新法人形式,符合我国国情。
三、特别法人第九十六条规定:“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对于特别法人,民法总则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况:机关法人设立的目的是履行公共管理等职能,这与其他法人组织存在明显差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赋予其法人地位符合党中央有关改革精神,有利于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设立、变更和终止以及行使职能和责任承担上都有其特殊性;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对内具有共益性或者互益性,对外也可以从事经营活动。
一般法人机构有哪些主要内容

⼀般法⼈机构有哪些主要内容 促进辖内法⼈机构对新四⼤监管⼯具的研究和理解,充分做好向新监管框架过渡的准备,⽣活中应该有很多⼈对⼀般法⼈机构不是很了解吧。
下⾯是店铺整理的⼀般法⼈机构的内容,欢迎阅读。
⼀般法⼈机构的介绍 法⼈单位,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1、依法成⽴,有⾃⼰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承担民事责任; 2、独⽴拥有和使⽤(或授权使⽤)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单位包括企业法⼈、事业单位法⼈、机关法⼈、社会团体法⼈和其他法⼈。
⼀般法⼈机构的条件 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依法成⽴;第⼆,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第三,有⾃⼰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第四,能够独⽴承担民事责任。
依法成⽴表现为已经注册登记;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表现为注册资⾦;有⾃⼰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表现为⾃主经营;能够独⽴承担民事责任表现为独⽴核算。
不具备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个则是⾮法⼈单位。
⼀般法⼈机构的主要内容 (⼀)依法批准设⽴法⼈的部门 我国法律规定,各级⼯商、民政、编制等部门是单位审批登记的⾏政主管部门。
各类单位⼀经上述部门批准,就具有了在社会经济⽣活中与其他单位进⾏交往的各种法律权⼒,因⽽社会经济中的许多法津规定都以它们作为规范对象。
(1)、⼯商部门 ⼯商部门主要管理经营性的企业法⼈及所属的分⽀机构(产业活动单位)。
开展经营性活动的单位要取得法⼈资格必须在⼯商⾏政部门注册登记。
企业法⼈是指依据《中华⼈民共和国企业法⼈登记管理条例》、《中华⼈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经各级⼯商⾏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营业执照》,取得法⼈资格的企业。
(在清查中要注意区分母公司与⼦公司、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 母公司:指持有其他公司⼀定⽐例以上股份⽽能够对其他公司进⾏控制的公司。
(通过股份控制的公司⼦公司,如控股集团、集团公司) ⼦公司:是被母公司控股的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作为《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我国四种法人之一的事业单位法人,与其他三种法人组织相比,除了设立的目的不同之外,还有以下区别:
(一)获取法人资格的注定程序和开展活动的凭证不同。
国家机关法人依据《组织法》规定的机构设置程序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产生,履行职能时,不需证书类法人凭证。
事业单位法人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或备案,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
社团法人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登记,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有《社会团体法人证书》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
企业法人依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
(二)活动领域不同。
事业单位法人主要活动在科教文卫等领域,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
企业法人主要活动在生产流通领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机关法人的活动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三)产出不同。
事业单位法人的产出,主要是科研成果、书籍报刊等精神产品和教书育人、救死扶伤等公益性服务行为;企业法人的产出.主要是各种物质产品和运输、销售、餐饮等经营性服务行为。
机关法人的产出,主要是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各种行政管理行为。
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不尽相同,但一般将法人分为公法人和私法人两大类。
凡依公法(如行政法)设立的法人称为公法人,如国家机关等。
凡依私法(如民法)设立组织起来的法人称为私法人,它所追求的是私人的目的,这种目的主要是营利目的,也可以是公益目的。
私法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社团法人,另一类是财团法人。
社团法人是由社员(人)集合而成立的法人,是外国法人最主要的形式。
它分成二种,一是营利社团法人,指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如公司等;二是公益社团法人,指以公益为目的的法人,如政治、宗教、学术、技艺、社交等非经济目的的法人。
财团法人则是由捐助财产集合而成立,以公益为目的法人,如基金会、慈善团体等。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事业单位法人难以等同于国外上述法人中的哪一种,若从法人举办目的、举办主体、活动范围等方面分析,事业单位法人类似于国外的公法人或公益社团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