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高三语文《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学目标】
1、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和文言句式等知识。
2、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及本文生动个性的语言。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就”“卒”“然”“之”等词语及句式。2、理解孟子用设喻阐述“仁政”思想的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比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方法】1、朗读体味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角色语气神情,体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及思想内容。2、自学、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语: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
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
“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
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
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道德以梁谒见
梁惠王,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
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也可见孟
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当时,孟子已经七十
岁左右,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人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是很
丰富的。
《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
的一贯思想。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2、整体初读:正音、齐读、梳理词语。
明确:a、卒然(cu)恶定(wu)嗜人(shi)枯槁(gao)
b、通假字:卒-猝由-犹-勃
c、词语:教师解答。
3、分析讨论:
孟子向梁襄王阐述了什么道理?这个道理能达到怎
样的效果?
——“不嗜杀人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民引领
望之”
孟子是如何阐述统一天下的道理的?反映了孟子怎
样的思想?
——运用比喻。“禾苗雨露”、“水之就下”两个
比喻。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清楚地
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
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
效果之显著,通俗而生动。
4、再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的生动性。
5、拓展延伸
解释下列词语:
出,语人曰语:告诉
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6、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
一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7、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
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
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
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
“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8、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
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
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
口中。
板书:
不嗜杀人着能一之民引领望之
天下恶定
旱苗雨兴水之就下
师: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孟子曾坚持不懈的
向各个诸侯国宣扬着自己的“仁政”思想,并且给国君
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大家回忆一下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提出了怎样的方案?
生:齐声答道“保民而王……”
师: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他设计出怎样的方案呢?
生:齐声道“与民同乐……”
师:很好,这些都是“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今
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短文《孟子见梁襄王》一起看看他又提出了怎样的方案?大家把书翻开做好准备,咱们
先把文章齐读一边。
“孟子见梁襄王”一……二
生:齐读文章
师:黑板上写出需要注意的字音,并加以强调。现
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各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读这篇文章。
师:文章比较简短,想必大家对内容已有大致了解了。咱们先来看标题中的这个“梁襄王”他是何许人也?
部分学生读下面注释
师:史料上有一句话对这个人的一生进行了概括说
他是“一生无所作为的平庸之君”。可以说他为国家的
统一、繁荣昌盛没做出多少贡献。那大家知不知道他的
父亲是谁?
学生在下面注释中看到他是梁惠王的儿子。
师:梁惠王这个人大家熟悉吗?
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个别学生在下面喊道“不认识”、“没见过”)
师:我们在高一时学过孟子的一篇文章叫《寡人之于国也》大家有没有印象?
生:各种反应,表示学过这篇文章。
师:在这篇文章中孟子说服的对象是谁?
生:部分学生说道“梁惠王”
师:对,梁惠王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国君他治理国家
尽心尽责。希望自己的国家强于别国,曾向当时的理论
专家孟子虚心请教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