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洗衣服的学问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洗衣服的学问(课件)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洗衣服的学问(课件)

对桃汁迹,因中间含有重价铁,所以可用草酸溶液除之。对柿子渍,立 即用葡萄酒加浓盐水揉搓,再用温洗涤剂溶液清洗,清水漂净; 番茄酱可先刮去干迹,用温洗涤剂清洗。果酱可用水润湿后拿洗发香波 刷洗,再用肥皂酒精液洗,清水冲净。
练习1.用清水洗衣服表面的灰尘和泥土,没有生成
_新_物_质的变化,属于_物_理_变化;而对油污的清 除,则属于_化_学_变化。
第三单元
影响洗衣效果的因素?
洗洁剂种类 水量 洗洁剂的用量 洗洁剂品牌 洗涤方法 洗涤时间 污渍大小 布料
实验计划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计划 相同条件 洗洁剂种类
水量 洗洁剂的用量 洗洁剂品牌
不同条件 洗涤方法
洗涤时间
污渍大小 布料
洗衣方法:
放水 放洗涤用品 放布条 洗涤 漂洗 比较
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控制变量操作, 关注试验过程,试验结果, 分工合作, 分析总结,
洗涤用 洗衣粉 肥皂
品 污物
洗洁精 洗洁液
布条上油污的变化 布条上果汁的变化 布条上墨水的变化
布上高锰酸钾的变化
实验结论:
不同的洗涤用品去污的能力是不相同的。 针对不同的污物,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肥皂的去污原理
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 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 透到织物和油污之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 样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了“油水交融”的污水, 随着多次漂洗、拧干,衣服也就洗干净了。
2.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_洗_涤_用_品__清洗。
3.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_肥_皂_ 则可以洗净。
4.不管选用哪种洗涤用品洗涤,都是为了使污 物发生_变_化_,_溶_解_到水中,达到去污的目的。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草酸、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

学生准备: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

教学活动建议1.新课导入可以用以下方法导入。

第一种方法:创设问题的情景法。

教师可以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地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 第二种方法:师生谈话法。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在家洗衣服吗?(大多数学生不洗衣服),知道妈妈是怎么洗衣服的吗?如果衣服上沾有油迹、果汁、墨汁、血迹等,妈妈是怎么处理的呢?”2.实验探索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让学生猜猜,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其次,组织学生探讨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如选择布条上污迹的大小、浸泡布条的水量多少、倒入肥皂、洗衣粉、草酸的多少……通过讨论,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

学生只有明白了控制条件,实验才能做得科学规范。

建议第一个实验选择的污物最好是比较常见的,如油迹,用肥皂或洗衣粉就能洗去的,然后再选择墨汁或血迹,用肥皂或洗衣粉洗不净,而用草酸效果却非常好。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洗涤剂的作用、污渍的去除方法。

2. 正确的洗涤方法:分类洗涤、正确使用洗涤剂、洗涤剂的用量。

3. 洗涤实验:观察洗涤剂对污渍的去除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的洗涤方法。

难点:洗涤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洗涤剂、污渍布料、清水、实验器材。

2. 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洗衣现象,引发学生对洗衣服学问的兴趣。

2. 讲解洗涤原理:介绍洗涤剂的作用、污渍的去除方法。

3. 演示洗涤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洗涤剂对污渍的去除效果。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洗涤剂的用量、分类洗涤的重要性。

5. 讲解正确的洗涤方法:洗涤剂的选择、分类洗涤、正确使用洗涤剂。

6. 课堂小结:强调洗涤原理和正确洗涤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洗涤实验,观察不同洗涤剂的去除效果。

8. 板书设计:洗衣服的学问1. 洗涤剂的作用2. 污渍的去除方法3. 正确的洗涤方法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分类及其特点,如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等。

2.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探讨如何减少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洗衣服学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洗涤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总结课堂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4 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3.4 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洗涤剂。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洗衣方法,了解洗涤剂对于清洁衣物的重要性。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生活中经常接触洗衣服,但对于洗涤剂的种类和去污原理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正确洗涤衣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良好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洗涤剂的种类和去污原理。

2.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洗涤剂的作用和重要性。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洗涤剂的去污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洗涤剂、衣物、实验器材等教学用品。

2.制作PPT,展示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洗衣服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洗涤剂的作用。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衣物难以洗净的问题吗?是如何解决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介绍洗涤剂的种类(如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等)和去污原理。

讲解洗涤剂的工作原理,如乳化、溶解等。

同时,展示正确使用洗涤剂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实验器材和衣物。

让学生亲自实验,观察不同洗涤剂的去污效果。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讨论哪种洗涤剂更适合哪种衣物。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的第四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种类、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合理搭配洗涤剂和衣物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洗涤剂和洗衣服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洗衣技巧、洗涤剂的选择和正确使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2.学会合理搭配洗涤剂和衣物材料。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4.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2.合理搭配洗涤剂和衣物材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洗涤剂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实例分析法: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选用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洗涤剂、衣物、实验器材等。

2.课件: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的图片、视频等。

3.教学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洗涤剂吗?它们有什么作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洗衣服的学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洗涤剂有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教师可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洗涤剂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包括:比较不同洗涤剂的清洁效果、了解洗涤剂对衣物材料的保护作用等。

苏教版科学六上《洗衣服的学问》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六上《洗衣服的学问》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六上《洗衣服的学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六上的一篇课文,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原理,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以及如何爱护衣物。

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洗涤衣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洗涤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对洗涤剂的选择和使用也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涤剂的原理,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学会如何爱护衣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自主生活的态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洗涤剂的原理,正确的洗涤方法。

2.难点:如何根据衣物材质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衣物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衣物洗涤的过程,引发学生对洗涤学问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洗涤剂的种类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洗涤剂的作用。

3.实验环节:安排学生进行洗涤实验,观察不同洗涤剂对衣物的洗涤效果,让学生亲身感受洗涤剂的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如何根据衣物材质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方法。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洗涤衣物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洗涤剂的选择和正确洗涤方法的重要性。

7.课堂练习:布置一道洗涤衣物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洗涤剂的种类、洗涤原理、正确洗涤方法等内容,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观察学生在实验环节的操作,评价其对洗涤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的洗衣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洗衣服的基本原理2. 正确洗衣的方法3. 洗衣机的使用4. 衣物保养与护理5. 常见衣物污渍的去除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洗衣的方法,洗衣机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衣物保养与护理,常见衣物污渍的去除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衣物污渍的去除方法。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洗衣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若干件衣物,模拟不同污渍的情况。

2. 准备洗衣粉、洗衣液、柔顺剂等洗衣用品。

3. 准备洗衣机、晾衣架等洗衣设备。

4.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洗衣方法、衣物保养与护理等。

【导入】教师出示一件衣物,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件衣物是怎么洗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洗衣服的基本原理。

【新课导入】一、洗衣服的基本原理1. 教师讲解洗衣服的基本原理,包括乳化作用、溶解作用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洗衣粉、洗衣液的成分及作用。

二、正确洗衣的方法1. 教师讲解正确洗衣的方法,包括分类洗涤、浸泡、洗涤剂选择等。

2. 学生模拟洗衣过程,掌握正确洗衣的方法。

三、洗衣机的使用1. 教师讲解洗衣机的操作步骤,包括洗涤、漂洗、脱水等。

2. 学生动手操作洗衣机,学会正确使用洗衣机。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洗衣服的基本原理、正确洗衣方法和洗衣机使用技巧。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洗衣任务,运用所学知识。

2. 观察家人洗衣服的过程,发现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3.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衣物污渍,了解去除方法,下节课分享。

六、衣物保养与护理【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衣物保养与护理的基本知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洗衣服的学问》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四课。

本单元是属于“物质世界”版块中的“物质在变化”范畴,让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初步认识化学变化是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本课是通过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学会控制实验中变量进行探究,并在实验中观察到洗涤剂能与污渍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然后用语言文字表达所观察到变化,明白不用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剂去除。

在探究中意识到控制变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渍产生变化。

知道不同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知识与技能会做不同洗涤用品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实验。

能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描述所观察的变化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可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意识到洗衣服也需要学问。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

难点:学会控制变量,做对比实验。

四、教学准备:各组250ml烧杯×3、纸杯×3、洗衣粉、肥皂粉、漂白粉、勺×3、搅拌棒×3、各种污渍的布条×3、500ml烧杯一个、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平常都看电视广告吧,今天也带来了段广告,请同学看吧!展示一段广告谈话:这段广告说了洗衣粉能去除衣服上的污渍,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用洗衣粉去除不了的污渍吗?如果给你洗衣粉、肥皂粉、漂白水这三种洗涤剂你觉得哪种能最有效的去除它?今天我们就是要研究哪种洗涤剂能最有效去除生活中常见的墨水呀、颜料呀、等污渍。

我们现已去除墨水污渍为例,哪种洗涤剂去除墨水最有效?(板书:探究问题哪种洗涤剂去除墨水最有效?)怎样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二)、讨论变量,制定方案1.讨论变量1)谈话:要对比哪种洗涤剂能最有效地去除墨水污渍,实验该怎么做呢?哪些条件应该一样呢?小组同学商量商量2)小组讨论并记录3)汇报(板书记录学生的讨论结果)板书一样的条件:水的用量、洗涤剂的用量、搅拌的次数、浸泡的时间、搅拌的力度、污迹的面积等汇报了这么多一样的条件,有不一样的条件吗?不一样的条件:不同的洗涤剂2.制定方案1)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不过,在具体操作中怎样才能保证这些条件都一样,所以我们要想想具体的实验该怎么做,那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的实验器材吧:500ml烧杯一个(用来分装水)、250ml烧杯×3、装着洗涤剂的杯子3个,分别装洗衣粉、肥皂粉、漂白粉,分装洗涤剂的勺子、用来搅拌洗涤剂的搅拌棒使用时要注意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带有污渍的布条,布条上的污渍有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墨水、水彩颜料、油渍、果汁,今天我们就分四个大组来研究,第一组做去除果汁污渍的对比实验,第二组做去除墨水污渍的对比实验,第三组做去除水彩颜料污渍的对比实验,第四组做去除油渍污渍的对比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洗涤剂来清洗衣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洗涤剂的作用,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洗涤剂和洗衣服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洗涤剂的种类、原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洗涤剂的学问,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原理,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洗涤剂的种类、原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方法。

2.难点:洗涤剂原理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洗衣服的场景,引发学生对洗涤剂和洗衣服方法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介绍洗涤剂的种类、原理,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方法。

3.实验探究:学生进行洗涤实验,观察不同洗涤剂对衣物的清洗效果,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洗涤剂的优缺点。

4.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洗涤心得,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巩固提高: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清洗衣物,提高实践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洗涤剂的学问1.种类:合成洗涤剂、生物洗涤剂等2.原理:表面活性剂、乳化、溶解等3.选择:根据衣物材质、污渍类型等选择合适的洗涤剂4.洗涤方法:适量投放、适宜温度、浸泡、揉搓等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验等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洗衣服的学问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洗衣服的学问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 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一只手拉着水。当 我们揉搓衣物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 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 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服也就干净了。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4《洗衣服的学问》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4《洗衣服的学问》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4《洗衣服的学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正确的洗衣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洗涤剂是如何去除衣物的污渍,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洗衣服的学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洗衣服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洗涤剂的种类和作用的认识可能还不够全面,对正确的洗衣方法也可能存在一些误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正确的洗衣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正确的洗衣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正确的洗衣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洗涤剂是如何去除衣物的污渍,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脏衣服和干净衣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脏衣服经过洗涤后会变得干净,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探究洗涤剂的种类和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种类的洗涤剂以及它们的作用。

3.学习正确的洗衣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学习正确的洗衣方法,包括洗涤剂的选择、洗衣水的温度等。

4.实践与反思:学生进行洗衣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洗衣经验,提高洗衣的技能。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一、引言《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篇教材,它是让学生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洗衣服是非常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因此教育师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优秀的教学设计和课件PPT,帮助教师更好的教授《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课程,让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让学生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洗衣服的能力。

•了解洗衣液、洗衣粉等洗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

2. 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洗衣服的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交互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实验,并引导学生自我批判、互相检验。

•讨论教学法: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3.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涵盖了以下方面:•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洗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常见衣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4.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先通过图片和问题的方式,引出洗衣服的话题,让学生了解洗衣服的方法和原理,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知道洗衣服的重要性。

步骤二:实验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洗衣实验,让学生在洗涤时亲身体验衣物变化的逐步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步骤三:总结对实验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洗衣服的方法,以及洗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其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三个方面:洗衣服的时间,洗衣服的方法,以及洗涤用品的使用方法。

步骤四:讨论在讨论环节,让学生提出有关洗衣服的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和解决问题。

三、优秀的课件PPT设计1. 教学目标在PPT中准确地呈现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PPT应该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3. 教学步骤PPT应该能够清晰地展示教学步骤,并配以图文并茂的介绍。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洗涤剂对衣服清洁的作用,掌握洗涤剂的基本类型及去污原理。

(2)学习正确使用洗衣机和晾晒衣服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根据衣物材质选择合适的洗涤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洗涤剂去污的原理。

(2)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3)培养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2)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合理使用洗涤剂。

(3)感受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洗涤剂的种类与去污原理1. 洗涤剂的种类: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无害洗涤剂等。

2. 去污原理:表面活性剂、乳化作用、溶解作用、化学反应等。

第2课时:洗衣机的使用方法1. 洗衣机的结构与功能:洗涤桶、滚筒、水位开关、洗涤程序等。

2. 正确使用洗衣机:分类洗涤、适宜的水温、适量投放洗涤剂等。

第3课时:晾晒衣服的技巧1. 晾晒衣服的方法:悬挂晾晒、平铺晾晒、阴干等。

2. 晾晒衣服的注意事项: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潮湿、适时晾晒等。

第4课时:洗涤剂的环保使用1. 过量使用洗涤剂的危害:污染水源、损害衣物纤维等。

2. 环保洗涤剂的选择:无害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等。

3. 减少洗涤剂使用的方法:分类洗涤、适当延长衣物使用寿命等。

第5课时:衣物材质与洗涤方式1. 常见衣物材质:棉、麻、丝、毛等。

2. 不同材质衣物的洗涤方法:轻柔洗涤、避免长时间浸泡等。

3. 特殊材质衣物的处理:如蕾丝、丝绸等。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区分洗涤剂的种类及去污原理。

2. 学生能掌握洗衣机的使用方法,做到合理分类洗涤。

3. 学生了解晾晒衣服的技巧,能根据衣物材质选择合适的洗涤方式。

4. 学生学会环保使用洗涤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洗涤剂样品:合成洗涤剂、生物酶洗涤剂、无害洗涤剂等。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认识衣物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衣物的常见材料,如棉、麻、丝、毛等。

2. 掌握各种衣物材料的特性及洗涤方法。

教学内容:1. 衣物的常见材料及特点。

2. 不同衣物材料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材料的衣物,感知其质地和手感。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衣物材料的特性。

3. 教师讲解不同衣物材料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洗涤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洗涤的基本原理,如去污、消毒、软化等。

2. 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提高洗涤效果。

教学内容:1. 洗涤的基本原理。

2. 洗涤剂的种类及作用。

3. 正确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洗涤的基本原理,学生认真听讲。

2. 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及作用。

3. 教师演示正确的洗涤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章:洗涤工具与设备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如洗衣机、搓衣板等。

2. 掌握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

2. 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学生认真观察。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教师演示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第四章:衣物洗涤操作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洗涤各类衣物,提高洗涤效果。

2. 掌握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保持衣物整洁。

教学内容:1. 各类衣物的洗涤操作步骤。

2. 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类衣物的洗涤操作步骤。

2. 教师演示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环保洗衣教学目标:1. 了解环保洗衣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掌握环保洗衣的方法,减少衣物洗涤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环保洗衣的重要性。

苏教版6年级科学洗衣服的学问课件ppt

苏教版6年级科学洗衣服的学问课件ppt
哪种洗涤用品的效果好?
洗涤用品 污物
油污 血渍 番茄汁 荧光笔迹 水粉颜料 蓝黑墨水
肥皂(粉)
洗衣粉
草酸结晶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对比试验
特点:只有一个条件不 同,其他条件必须相同。
谢谢指导!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请同学们找出:相同的条件 不相同的条件
放入同样大小 的油污布条
第39页实验 那种洗涤用品效果好
洗衣粉
放入同样大小 的油污布条
■油 迹:用棉纱蘸取纯度较高的汽油反复地擦拭;也可用洗涤剂擦刷。 ■汗 渍:用少量冬瓜汁搓洗,可除掉白衣服上的汗渍。 ■油 渍:取一片萝卜擦拭油污处,然后再用热水洗净。 ■果汁渍:可用少量稀氨水搓揉,然后用清水洗净。 ■污泥渍:用少量马铃薯汁先擦后清洗,可除掉衣服上的污泥渍。 ■血 渍:先用双氧水擦拭污渍,然后再用酒精或清水漂洗。 ■鞋油渍:可用少许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污处,然后用清水洗净即可。 ■铁锈渍:用柠檬汁和食盐调成的糊抹在污处,搓一搓,再用水洗两
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
1 肥皂
2 洗衣粉
3 草酸结晶
1
2
3
4 液体皂
5 衣领净
6 衣物洗涤剂
4
5
6 7 去色灵
8 去渍剂
9 还原剂
……
7
8
9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

《洗衣服的学问》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3.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中对变量的控制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课前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粉(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植物油、沾有“污物”的布条(浅色)、筷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创设问题:老师可以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的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二、新授(一)讨论探究学生开始讨论,并且很快就会有学生开始汇报。

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汇报,并给学生一些建议。

学生汇报后,教师提问:那么你们是否认为不管什么污渍都用一种清洗剂就可以呢?学生进行汇报:教师将比较合适的答案记录下来,提问,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呢?教师:那么你们有办法证明这个观点吗?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汇报,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教师:很好,我们可以用改变不同清洁剂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观点。

老师给大家准备几种污渍和一些肥皂水和洗衣粉水,你们能利用这些来设计一个实验吗?(二)实验探究学生开始设计实验,然后进行汇报,教师将好的建议记录在黑板上。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

并且让学生填写记录表格。

学生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在学生汇报结果的同时,把有不同污渍的实验品在肥皂水和洗衣粉水中的表现全都写下来。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出结果:不同的污渍必须要用不同的清洁剂来清洁。

而且每种清洁剂的应用范围也不同。

(三)原理解释教师通过一段资料和漫画,向学生解释肥皂去油污的道理。

并借助小动物的嘴,告诉学生:虽然污迹的成分各不相同,但是只要跟与之匹配的洗涤用品发生反应,它们都能被洗干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的第四课。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探究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究。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生活经验,对洗衣服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洗衣服的科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洗衣服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探究洗衣服的学问。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生活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

2.如何正确使用洗衣机和洗涤剂。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洗衣服的原理。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洗涤剂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洗衣服的方法和技巧。

4.实践法: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洗衣机、洗涤剂、脏衣服、实验器材等。

2.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洗涤剂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衣服的知识,如纤维的分类、纺织品的保养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脏衣服,提问:“为什么衣服会变脏?”引导学生思考洗衣服的必要性。

2.教师简要介绍洗涤剂的种类和作用。

操练(15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洗衣机,讲解洗涤、漂洗、脱水的操作步骤。

2.学生分组实验,用洗衣机洗涤脏衣服,观察洗涤剂的作用。

巩固(10分钟)1.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分享洗衣服的方法和技巧。

2.教师总结洗涤剂的选择、洗衣机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拓展(10分钟)1.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何洗得更干净?”引导学生思考洗涤技巧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