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二氢类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解析
1,4-二氢吡啶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的开题报告
![1,4-二氢吡啶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4a9ee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3.png)
1,4-二氢吡啶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4-氧代吡啶(N-氧代吡啶)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和农药中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
4-氧代吡啶的还原形式称为4-二氢吡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在生化反应和医药领域中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4-二氢吡啶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化稳定性,因此它们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目前,对4-二氢吡啶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合成、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其中化学合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2. 研究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尝试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的4-二氢吡啶衍生物及其配合物,并通过对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行表征和评价,探究它们在医药和农业方面的应用潜力。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 合成一系列4-二氢吡啶衍生物,并对其纯度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
(2) 研究不同4-二氢吡啶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化学性质,包括热稳定性、光学性质、溶解度等。
(3) 研究不同4-二氢吡啶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氧化、抗炎等方面的活性评价。
3. 研究方法(1) 合成一系列4-二氢吡啶衍生物,并进行纯化和表征。
(2) 研究不同4-二氢吡啶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光学性质、溶解度等化学性质。
其中,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质将通过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进行表征,溶解度将通过溶解度实验等方法进行测试。
(3) 研究不同4-二氢吡啶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抗菌、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
其中,抗菌活性将通过菌落计数法等方法进行测定,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将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等方法进行评价。
4.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4-二氢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为它们在医药和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同时,研究成果对拓展有机合成化学、深入了解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探索化合物的潜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_4_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1_4_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196d380b4c2e3f57276310.png)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摘要: 1,4 - 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般采用 Hanztch 合成法。
近 10 年来,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合成出了许多1,4 - 二氢吡啶类衍生物 , 在合成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 ,方法上有所改进 ,其中微波辐射合成法,优化了合成的过程,使合成操作更简便,减少环境污染 ,收率有所提高。
关键词:Hanztch合成法微波辐射合成法1.引言l,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在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脏病等,其次用于治疗肠胃疾病、雷诺氏病以及作为治疗肺动脉高压和癫痫病的辅助药物,后来人们发现l,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还能抑制血小板凝结,增强抗癌药物的疗效。
因此对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改进以及探索合成新的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已成为化学家们广泛关注的课题。
2.1,4-二氢吡啶类衍生物应用的研究现状2.1 作为 NADH 模型化合物的应用还原性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是 N-取代-1,4-二氢烟酰胺衍生物,在维持细胞生长与分化及修复多糖的合成与代谢等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活性部位是二氢烟酰胺,与 1,4-二氢吡啶极其相似。
由于生物体是-个复杂多变的体系,直接研究辅酶NADH 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是很困难的,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含1,4-二氢吡啶环的化合物在化学条件下的作用机理,来认识辅酶 NADH 的作用机理,从而使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成为研究辅酶NADH 在生物体内的反应机理的重要模型。
2.2 作为钙拮抗剂在临床上的应用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是生物和医药方面非常重要的-类化合物。
二氢吡啶杂环是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结构部分,广泛存在于血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抗动脉粥样硬化剂、抗肿瘤和抗糖尿病等药物中。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作为钙拮抗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机制为通道水平上选择性地阻滞钙离子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以减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扩张,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吡啶系列工艺原理
![吡啶系列工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b8aae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9.png)
吡啶系列工艺原理
吡啶(Pyridine)是一种带有氮原子的芳香化合物,分子式为C5H5N。
吡啶具有弱碱性和强电子亲和力,常用作溶剂、中间体和草甘膦类杀虫剂的原料等。
吡啶系列工艺原理主要包括吡啶合成、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和应用等方面。
1. 吡啶的合成:吡啶的合成方法基本有四种:泰班合成法、科尔合成法、鎓法和毛泽东法。
其中,泰班合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1,5-二溴戊烷与氨反应得到吡啶。
2. 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吡啶的衍生物合成是吡啶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吡啶衍生物可通过吡啶与其他官能基或化合物的反应合成。
例如,通过吡啶与酰氯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酰胺,吡啶与醇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酯等。
3. 吡啶的应用:吡啶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作为溶剂,吡啶在有机合成中起到溶剂、离子交换剂和配体等多重作用;作为中间体,吡啶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例如氧化、还原、取代和环化反应等;作为草甘膦类杀虫剂的原料,吡啶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相应的杀虫剂。
总之,吡啶系列工艺原理涵盖了吡啶合成、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的研究开题报告
![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的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83169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4.png)
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的研究开题报告题目: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的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4-二氢吡嗪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药理学性质,是许多药物的关键结构基元。
例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癫痫等疾病的洛汀新和甲钴胺都含有1,4-二氢吡嗪结构。
此外,1,4-二氢吡嗪还可以用于有机光电器件、光敏材料、荧光染料和有机光化学反应等领域。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着眼于实验室合成与表征1,4-二氢吡嗪,研究其光化学性质,包括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光化学反应等。
该研究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为有机化学、物理、生物及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验参考和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1、合成1,4-二氢吡嗪:按文献报道的方法,以异硝酸盐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经脱水环合得到产物。
2、表征产物的结构:使用质谱、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分析和鉴定,以获得其分子结构和性质。
3、光谱学分析:通过对产物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二次谐波发生光谱等进行分析,探索其光敏性和光化学性质。
4、光化学反应研究:通过合成产物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化学反应,探索其光敏效果、光催化反应和光生物学性质等。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实现1,4-二氢吡嗪的合成和表征,并研究其光化学性质。
预计可以得到其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二次谐波发生光谱等分析结果,进一步探究其光敏性和光化学性质。
同时,运用合成产物进行光化学反应,实现光敏效果、光催化反应和光生物学性质测定,为有机化学和光电子学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绿色合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ec11dd49649b6648d74773.png)
化工中间体Chenmical Intermediate2013年第08期20科研开发冯芸齐建(周口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周口466000)摘要:1,4-二氢吡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以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碳酸氢铵为原料一步合成了2,6-二甲基-4-苯基-3,5-二乙氧基羰基-1,4-二氢吡啶。
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产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关键词:1,4-二氢吡啶Hantz sch 反应绿色合成中图分类号:O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1672-8114(2013)08-020-02前言1,4-二氢吡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在生物、医药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临床上不仅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动脉粥状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1],而且用于治疗肠胃疾病及治疗肺动脉高压和癫痫病的辅助药物[2,3]。
该类化合物的合成通常采用Hantzsch 反应,但该合成路线具有反应时间长、产率低等弊端[4]。
近年来不断有文献报道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和新路线,但仍然存在诸如反应温度要求较高、使用毒性较高的溶剂和昂贵的催化剂、分离难度较大、产率低等缺点,不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的要求。
因此,改进其合成方法以及合成新的1,4-二氢吡啶化合物已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
近十年来,不断有新的绿色合成的方法见诸报道。
陈维一等[5]用碳酸氢铵代替浓氨水合成了一系列1,4-二氢吡啶衍生物,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产率。
屠树江等[6]应用微波辐射技术一步合成4-芳基-1,4-二氢吡啶衍生物,反应时间短,产率优良,后处理方便,无污染。
史达清[7]报道了在氯化三乙基苄基铵(TEBA)催化下在水中一步合成了4-芳基-1,4-二氢吡啶衍生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绿色合成研究物,具有产率高、污染少、环境友好等特点。
蔡小华等[8]以碳酸氢铵、醛和1,3-二羰基化合物为原料,于70℃利用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提供Hantzsch 合成反应所需的氨,缩合反应得到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099f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b.png)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1,4-二氢吡啶(1,4-dihydropyridine,DHP)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农药、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1.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氢化反应合成氢化反应是合成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常通过催化还原或还原剂的存在下进行。
常用的还原剂有氢气、金属钠、马来酸钠、氢化铝锂等。
催化剂一般选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如铂、钯等。
例如,可以通过三氯化铂催化1,4-二氢吡啶的氢化反应,得到相应的1,4-二氢吡啶衍生物。
2.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酰化反应合成酰化反应是合成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酰化试剂(如酸酐、酸氯、酸酯等)与1,4-二氢吡啶反应,生成相应的酰化产物。
酰化反应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将1,4-二氢吡啶与酸酐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酰化衍生物。
3.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亲核取代反应是1,4-二氢吡啶衍生物合成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常使用亲核试剂(如胺类、醇类、硫醇类、氨类等)与1,4-二氢吡啶反应,生成相应的取代产物。
亲核取代反应的条件可以根据不同的试剂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使用氰基硫醇与1,4-二氢吡啶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环氧酮类的衍生物。
4.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氧化反应合成氧化反应是合成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等)与1,4-二氢吡啶反应。
氧化反应的条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将1,4-二氢吡啶与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相应的氧化产物。
总结起来,1,4-二氢吡啶衍生物可以通过氢化反应、酰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等不同的合成方法来获得。
这些合成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合成不同结构的1,4-二氢吡啶衍生物,还可以通过结构优化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合物,进一步探索其在医药、农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41a7142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a.png)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各种药物、涂料、染料等化工产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1,4-二氢吡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首先介绍一下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结构。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环状结构,由六个碳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组成,其中碳原子上还有一些氢原子。
这是一种具有稳定性较高、能够进行各种反应的有机化合物。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相对较多,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其一是官能团交换法,即在1,4-二氢吡哇类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或官能团与另一个原子或官能团交换,形成新的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选择性好、反应中间体易于分离,但缺点是反应的条件比较苛刻、反应产率较低。
2. 其二是氧化还原反应法,即将1,4-二氢吡哇类化合物进行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后,形成新的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反应容易控制,但缺点是反应时间长、产率较低。
3. 其三是羧化还原反应法,即将1,4-二氢吡哇类化合物与酸处理后进行还原反应,形成新的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不苛刻、反应产率高、产物纯度高,但缺点是反应时间长。
以上就是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几种合成方法的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吡啶研究报告
![吡啶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27c7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a.png)
吡啶研究报告
吡啶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报告对吡啶的结构、合成方法、物理性质和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
吡啶的结构由一个六元环和一个氮原子组成,分子式为
C5H5N,结构式为C5H4N。
氮原子以孤对电子形式存在,使
得吡啶具有良好的亲电性和碱性。
吡啶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直接合成法:利用焦磷酸和酮类或醛类反应,生成相应的酮腈或醛腈,再通过水解得到吡啶。
2. 锂铝酮类合成法:将吡啶的各种衍生物与锂铝酮类反应,经过环合得到吡啶。
3. 氢化法:将吡啶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氢化吡啶,再通过脱氢反应得到吡啶。
吡啶具有许多重要的物理性质,如熔点为-41℃,沸点为115℃,密度为0.981 g/cm3,溶于水和常见有机溶剂,能够形
成氢键和π-π堆积。
吡啶在药物化学中应用广泛,许多药物中含有吡啶结构。
吡啶类药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精神病等多种药理活性。
如金霉素、咪唑胺、吗啉胺等。
总之,吡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吡啶结构、合成方法、物理性质
和应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吡啶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9d22df5700abb68a982fbdf.png)
的第 1 苯并 咪 唑类 胃酸质子 泵抑 制剂 ( P ) 代 P I, 18 98年首次 上市 , 用于 治疗 消化 性 胃溃 疡 和 反食 性
胃炎等 疾病 。制备过 程 如式 ( ) 示 。 4所
c 三 c
7 : : - - : :
吡 啶 类化 合 物 的合成 及应 用研 究 进 展
要 晓丽 , 崔建 兰, 杨 玉芬
( 中北大学化 工与环境 学院 , 山西 太原 0 05 ) 3 0 1
摘 要: 合论述 了吡啶类化合物 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 综 对其 中较重 要的几类化合 物进行 了讨论 , 并介绍 了该类化合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情况 。
关键词 : 吡啶类化合物 ; 医药 ; 应用
中图分 类号 :Q 5 . T 2 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7 5 {02)102 -4 10 —0 0 2 1 0 -0 80
通 常将 吡啶及 其 衍 生物 统 称 为 吡 啶类 化 合 物 , 此 类化合 物是 开发 应 用 范 围最 广 的精 细 化 工 原 料 。 吡啶具 有芳 香性 , 与苯环 结构相 类似 , 环上 的氮原 子
1 2 1 2 甲基 吡啶 . . 一
吡啶类 化合 物化学 性 质 非 常 活泼 , 参 与 多种 亲 电 能 和亲核 反应 , 经过 一 系列 反 应 可 以合 成 多 种重 要 的 精 细有 机 合 成 中间 体 , 在农 药 、 医药 、 染料 、 香料 、 橡 胶、 饲料 以及 日用化 工等 领域应 用 十分广泛 J 1。
含 有一对 孤对 电子 而具 有 一 定 的 亲核 能 力 。因 此 ,
1 2 烷基 吡啶 .
烷 基 吡啶分 为一 甲基 吡啶 ( 考林 ) 二 甲基 吡 皮 、 啶 ( 剔 啶 ) 三 甲基 吡 啶 ( 卢 、 可力 丁 ) 2甲基 _. 和 . 5乙 基吡 啶 ( P 等 , 泛 用 于 医药 、 药 、 料 、 业 ME ) 广 农 香 工 产 品等 的合 成 。近 年来 , 基 吡啶 的应 用 领 域 不 断 烷 扩大 , 需求增 长很 快 , 已引起 广泛 的关 注 | 。 3 J
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的研究中期报告
![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的研究中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f2a9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e.png)
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的研究中期报告
本报告旨在介绍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其光化学性质的研究进展情况。
一、1,4-二氢吡嗪的合成
1,4-二氢吡嗪的合成方法有许多种,其中以Harder和Hofmann的方法最为常用。
具体方法如下:
在干燥的环己烷中,将对苯二酚和烷基硫醇反应,生成相应的烷基
苯酚硫醇。
然后将该产物与亚硝基甲烷反应,生成烷基苯酚硝酚化合物。
最后,将烷基苯酚硝酚化合物与氨反应,在高温下脱水,即可得到1,4-
二氢吡嗪。
二、1,4-二氢吡嗪的光化学性质
1,4-二氢吡嗪的光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其分子内质子转移(PT)反
应上。
具体来说,当1,4-二氢吡嗪受到光照时,其分子内的质子会转移,形成高能的分子激发态。
这种激发态在与其他分子反应时会产生各种各
样的反应,如光致发光、氧化还原反应等。
最近的研究表明,1,4-二氢吡嗪的光化学性质还与溶剂极性、温度和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
未来工作
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1,4-二氢吡嗪的光化学性质,并探索其在光催化、光电子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同时,应探索更加简单、高效的合成
方法,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杂环化合物-吡啶的性质、反应及其合成
![杂环化合物-吡啶的性质、反应及其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ef8fa30ea58da0116d174971.png)
概要
吡啶药物 吡啶的性质 吡啶的合成
吡啶的相关药物
★ 2014年全球销售额TOP25的药物中,具吡啶结构的药物有两个,分 别为诺华公司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和阿斯利康公司的埃索美拉唑。
★ 08年上市新药
吡啶的相关药物
吡非尼酮-细胞因子抑制剂 日本盐野义
百达生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
■ 吡啶N原子sp2杂化轨道上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 子,故具有一定 的亲核性和碱性,可与酸、烷化剂、酰化剂以及金 属离子等相互作用。
吡啶的性质
■ 由于N原子电负性较大,环上的电子云向N上偏移,其结果是吡啶环相比于苯环缺电子, 难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 若反应发生在2,4位,其共振式形成N+,但该物种极不稳定;由于吡啶HOMO轨道能 量低于苯环,反应发生在3位时很慢,而当2,4位有供电子基时可促进该反应。吡啶的来自关药物★ 12年上市新药
瑞戈非尼 德国拜尔
Erivedge 美国罗氏
吡仑帕奈3/4水合物 日本卫材
阿西替尼 美国辉瑞
吡啶的相关药物
★ 14年上市新药
Zontivity 美国默沙东
Sivextro Cubist和Bayer
奈妥匹坦 Helsinn公司与卫材公司
吡啶的相关药物
★ 15年上市新药
吡啶的合成
➢ 缩合法 该法是吡啶合成中应用最多的一类,由它可以演化出多种变形。
吡啶的合成
➢ 缩合法
吡啶的合成
➢ 缩合法
吡啶的合成
➢ 缩合法
吡啶的合成
➢ 6π电子环化法
吡啶的合成
➢ Diels-Alder环化法
吡啶的合成
➢ 扩环法
吡啶的合成
➢ 芳构化法 (1)氧化法 Pd/C:芳构化能力强,需高温,常用于哌啶的芳化。机理与Pd/C加氢还原类似,只不过是其 逆反应。
吡啶的合成方法
![吡啶的合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dd9b074a7302768e993931.png)
吡啶的合成方法1.hantzsch合成用两分子β-酮酸酯,一分子醛基及氨作原料经多分子环化成吡啶例如One-Pot Synthesis of 1,4-Dihydropyridines via a Phenylboronic Acid Catalyzed Hantzsch Three-Component ReactionEfficient Synthesis of Hantzsch Esters and Polyhydroquinoline Derivatives in Aqueous MicellesA. Kumar, R. A. Maurya, Synlett, 2008, 883-885.A. Debache, R. Boulcina, A. Belfaitah, S. Rhouati,B. Carboni, Synlett, 2008, 509-512.Yb(OTf)3 catalyzed an efficient, operationally simple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Hantzsch reaction via a four-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 of aldehydes, dimedone, ethyl acetoacetate and ammonium acetat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o yield polyhydroquinoline derivatives in excellent yield.L.-M. Wang, J. Sheng, L. Zhang, J.-W. Han, Z.-Y. Fan, H. Tian, C.-T. Qian, Tetrahedron, 2005, 61, 1539-1543.2. Krohnke合成法是利用吡啶叶立德对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进行共扼加成,先得到1,5—二羰基化合物,然后与氨环合直接得到吡啶衍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2
O
NH2
O
R EtOOC
EtOOC
R COOEt
COOH
H
NH2
O
N
H
OH
R
R EtOOC COOEt EtOOC
COOEt
N H
N
一步合成法
此法适用于合成对称的1,4.二氢吡啶化合物, 即将醛、乙酰乙酸乙酯与浓氨水在乙醇溶液中回流 合成l,4.二氢吡啶化合物,产率50%左右。该方 法有设备少、步骤简单的特点,但是回流时间长、 产率低,浓氨水对人体有刺激作用。
英文名称: diethyl 2,6-dimethyl-4-(3nitrophenyl)-1,4-dihydropyridine-3,5dicarboxylate
分子式:C19H22N2O6
1,4-二氢吡啶类药物构效关系
NO2
O
H3C
O O N
H CH3 CH3
①1,4二氢吡啶环为必 需基团 ②3,5位酯基必需,不 对称,一侧体积增大活 性增强
O
H3C
③4位苯取代,邻间为吸电子基增活性 ④2,6位低级烷基,至少一侧有时活性增加 ⑤1,4二氢吡啶环为船式构象,苯环与其几乎垂直, 吸电子基是其活性增加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
(1)降压的作用 (2)抗心绞痛的作用 (3)扩张血管的作用 (4)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5)维持冠状动脉畅通
三步法
R
R
先将β-酮酸酯与醛缩合得一中间产物,再 将伊酮酸酯氨化得另一中间产物,然后将两中间产 物进行环化反应合成l,4-二氢吡啶化合物。不对称 的l,4-二氢吡啶化合物多采用此方法,副反应少, 化合物纯度高,产率较高,但方法繁琐,需分别制 备两个中间体。
两步合成法
采用两步法可以合成不对称的1,4-二氢吡 啶化合物,即先将β-酮酸酯氨化得到3-氨基-2丁烯酸酯,再用3-氨基-2-丁烯酸酯、 β-酮酸 酯与醛反应,得到不对称的1,4-二氢吡啶化合物。 但方法得到的产物纯度不高,副反应比较多。
合成路线
克劳文格尔反 应
A
CH3COCH2COOC2H5+NH4Ac
CH3(NH2)C=CHCOOC2H5
BHale Waihona Puke 环合反应A+B
实验方法
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乙酯合成
3-氨基-2-丁烯酸乙酯的合成
目标产物的制备
新型的合成方法
超声波法
1995年骆文博等就在超声波条件下,
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研磨法
2009 年,Samai 等以1,3-二酮、芳香醛、 β-酮酸酯、乙酸铵为原料,在无溶剂无催化的 条件下,通过研磨的方法得到了不对称取代的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微波辐射法
2010 年,Pasunooti 等以乙醇为溶剂,以
1,3-二酮、芳香醛、β-酮酸酯、乙酸铵为 原料,以2 mol % Cu(OTf)2 为催化剂 ,在 200 W、100 ℃条件下微波照射15 min,得到 了不对称取代的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类化合 物是由hantzsch在研究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中首先发现并以其名字命名的一类化合物。 而4-芳基 1,4-二氢hantzsch吡啶化合物是 一类高效的钙通道阻滞剂,是临床普遍应 用的心血管药物之一,疗效显著。通过改 进hantzsch缩合反应,已合成了多种结构 中被取代的二氢吡啶类药物。
Hantzsch 反应:
氨或胺与β-丁酮酸酯及其衍生物在醛存在下缩合得二氢 吡啶衍生物,再氧化得吡啶衍生物
O
EtOOC
COOEt
COOEt
2
+
HCHO
+ NH3
N H
EtOOC
COOEt
1)NaOH,H2O 2)CaO,heat
N
N
反应机理:
R R EtOOC EtOOC COOEt
COOEt
H
二氢吡啶类药物合成
小伙伴们:段 令(主持人) 胡 迪(记录员) 廖世莉 (主讲人)
目录
1
1、1,4-二氢吡啶类药物构效关系
2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 3 反应原理
4 传统合成方法比较
5 合成路线 6 实验方法
7
新型合成方法
化学名称: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