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实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实例分析

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边俊波

浙江省综合勘察研究院李根华

【摘要】通过对软土地区某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实例分析,揭示了在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的特点及难点,分析了围护桩、桩间挡土方式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今后类似深基坑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并积累了经验。

0引言

目前由于土地资源趋紧,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城市土地利用对提高容积率的需要以及建筑结构及功能上的要求,地下工程已由过去的一层发展到二层或三层,开挖深度也相应增加。目前在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方法较多,但问题也不小。本文通过某深基坑支护设计实例分析,揭示了在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的特点及难点,并提出了设计、施工防止措施。

1 设计基坑的基本情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瑞安市安阳新区,基坑平面尺寸为75m×140m,地下室占地面积近9000m2,工程由A、B、C座三幢单体组成,其中B、C座设二层地下室,地下一层楼面标高-3.85m、地下二层楼面标高分别为-7.65m和-8.40m,基坑开挖深度7.70m~9.05m,电梯井局部开挖达11.20m;A座设一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3.85m~5.35m。工程桩采用700mm~ 800mm钻孔灌注桩,基坑周边采用上翻地梁,所有承台均下翻。本次设计对象为B、C座地下室基坑。

1.2场地土构成与特征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基坑开挖及影响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如下:

①-1杂填土:灰、黄灰色,稍湿,松散状。成分为碎石、砾砂及粘性土,夹杂生活及建筑垃圾,土质不均匀。层厚0.5m~1.3m。

①-2粘土:褐灰、灰黄色,可塑~软塑状,中高压缩性。含少量铁锰质氧化斑点或结核。层厚0.5m~2.2m。

②-1淤泥:灰、青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水平微层状构造。局部含少量粉细砂、贝壳细碎片及半炭化植物残屑。全场分布,层厚比较平均,达12m 左右。该层土含水量高达58.8%。②-2淤泥:灰、青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水平微层状构造。局部含少量贝壳细碎片及半炭化植物残屑。全场分布,厚度达13m左右。该层土含水量高达65.7%。

③ 淤泥质粘土,灰色,软塑状(局部可塑状),高压缩性,水平微层状或鳞片状构造。局部含少量粉细砂,偶见贝壳细碎片及半炭化植物残屑。全场分布,厚度为9.2~17.1m。

各土层主要岩土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

表1 各土层主要岩土工程特性指标

层号岩土名称γ(kN/m3) c(kPa) φ(°)①-1 杂填土18.0 8.0 10.0

①-2 粘土18.5 16.0 12.0

②-1 淤泥16.5 8.0 6.8

②-2 淤泥16.0 7.0 6.5

③ 淤泥质粘土18.2 10 10

注: c、φ值为固结快剪指标

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部浅层粘性土中的孔隙潜水和下部埋藏较深的圆砾层中的微承压水。上部浅层粘性土中的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员当桥河水的补给,且具季节相关性,该层属弱透水层,渗透系数一般在10-6~10-8cm/s 数量级之间。下部圆砾层埋藏比较深,在地面下69米左右,属微承压水层,对

本工程基坑开挖没有影响。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属分解类腐蚀;对氧能自由溶入地下水的钢结构和干湿交替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

1.3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基坑东侧为火车站南路,已建成通车,人行道距离基坑最近处仅有2.4m,道路靠基坑侧人行道上分布有电力管线、通讯管线;北侧为规划道路,基坑距离该侧道路红线仅为4.5m;东南角为已施工的安阳广场,为该市重点工程,已建造完毕,其主体结构距离基坑18米左右,广场道路外边线距离基坑只有6~7m,道路铺设的均为花岗石,广场主体结构与道路内边线间为斜坡绿化带,绿化带填土最大高度达3.0m;基坑西侧为A座地下室基坑,与本基坑相连。场地北侧距离基坑60~75m为员当桥河(内河)。基坑周边环境情况详见附图1。

附图1

附图2

2 基坑支护方法选择

2.1 基坑特点

(1)本工程B、C座楼有两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比较大,车库部分板底的挖深为7.7m,B、C座承台比较密集,到承台底的开挖深度为8.3m,电梯井局部挖深达11m;A座楼开挖深度较浅,到板底浅区开挖深度为3.85m,深区开挖深度为4.75m;

(2)场地周边空间比较紧张,离周边道路红线比较近,基坑东面的车站南路上的管线也比较多,南面为安阳广场;

(3)场地地质条件差,淤泥层巨厚且含水量极高,蠕变性强,地基承载力极低;

(4)基坑形状复杂、平面尺寸大,施工工期长,基坑暴露时间比较长;

2.2 基坑支护方案比较分析

(1) 土钉墙方案本工程场地比较小,不具备放坡条件和卸土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全部为淤泥土层,土钉抗拔力低,效果很差。且本场地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周边道路管线及建筑对地面沉降非常敏感。本方案可靠性差。

(2)地下连续墙方案该方案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造价也高,为确保地下室外墙不渗水,常设衬墙,这样即增加了费用,同时也减小了地下室的空间。本方案经济性差。

(3)排桩加一道内支撑方案如果支撑设在地下一层楼面以下,当支撑拆除后,围护桩的悬臂高度很大,对围护桩的受力不利,位移难以控制。如果支撑设在地下一层楼面以上,经过试算,桩身弯矩和支撑轴力均很大,造成钻孔桩及支撑成本偏高。另外,采用一道支撑时,由于坑底土性质差,为保证支护体系本身的稳定性,围护桩的插入深度大,同时为了控制坑底的土体位移,被动区土体还需进行大量的加固。本方案安全性和经济性差。

(4) 排桩加二道内支撑方案采用钻孔桩加内支撑的方案是比较经济合理的。该方案属传统的基坑围护方式,技术成熟,施工质量容易保证。通过对支撑在竖向和平面内的合理布置,可使土体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桩身弯矩又比较小,从而达到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最佳平衡。本工程采用该围护体系,桩间挡土采用专家提议的喷射砼方法。

3 基坑支护设计

3.1 基坑支护分区

一般情况支护结构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土层条件、基坑周边环境情况进行分区计算。本工程场地土层条件基本上比较平均,周边地梁均采用上翻形式、承台下翻,基坑开挖深度分别计算至板底和承台底:对周边承台较小(主要为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