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中科院研究生院 2010~2011 第二学期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讲稿
孙应飞
1. “直觉”模型:(司机驾驶、地图、建筑模型) 2. 物理模型:实际过程的缩小(风洞模型、水力学模型、传热学模型、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模型等) 3. 图表模型:以图表形式表现过程的特性(阶跃响应、脉冲响应、频 率响应等非参数模型) 4. 数学模型:以数学结构的形式反映过程的行为特性(代数方程、微 分方程、差分方程、状态方程等参数模型) (1)Cobb-Douglas 生产关系模型 Y = ALa1 K a 2 , a1 > 0, a2 < 1 (2)微分方程
d n y (t ) d n-1 y (t ) dy (t ) +a1 +L+an −1 + an y (t ) n n-1 dt dt dt d m −1u (t ) du (t ) = b1 + L + bm −1 + bmu (t ) + e(t ) m −1 dt dt
(3)差分方程
A ( z − 1 ) z ( k ) = B ( z −1 )u ( k ) + e ( k )
第 3章
过程的数学描述 内
(1 讲)
容: 连续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型、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模
2
中科院研究生院 2010~2011 第二学期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讲稿
孙应飞
型、 数学模型之间的等价变换、 噪声模型及其分类。 教材:《过程辨识》§3.1-§3.4 第4章 经典的辨识方法 内 (2 讲)
容:阶跃响应辨识方法、脉冲响应辨识方法、Levy 法、 相关分析法、实验一辅导。
● 模型的分类 1. 线性与非线性:系统线性和关于参数空间线性、本质和非本质线性 2. 动态与静态: 3. 确定性与随机性: 4. 宏观与微观:
1.1.3 建模方法 ● 机理法:“白箱”理论 ● 测试法:“黑箱”理论(辨识) ● 两者结合:“灰箱”理论 ● 模糊推理建模法: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关于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 ● 建模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实在性、可辨识性、节省性。 ● 建模的步骤: ● 建模的目的: 1.2 辨识的定义和目的 ● Zadeh 对辨识的定义(1962 年) 辨识就是在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基础上,从一组给定的模型类中,确定一 个与所测系统等价的模型。 ● Liung 对辨识的的定义(1978 年) 系统辩识有三个要素——数据、模型类和准则。系统辩识是按照一个准
3
中科院研究生院 2010~2011 第二学期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讲稿
孙应飞
第 8 章 线性动态模型参数辨识(III)-极大似然估计法等 内
(2 讲)
容:极大似然参数辨识方法、预报误差参数辨识方法、递 推算法的一般模式及收敛性、各种算法的比较。
第 9 章 线性动态模型参数辨识-Bayes 法 内 容:Bayes 估计,Bayes 参数辨识方法。
孙应飞
3. Lennart Ljung,《系统辨识-使用者的理论》(第二版),清华大学 出版社,北京,2002 预修课程:线性系统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基础、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
第 1 章 辨识的一些基本概念
1.1 过程和模型 1.1.1 过程(Process) ● 过程的描述框图(“黑箱”模型) ● 过程的行为特性表现在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之中。 ● 根据“黑箱”所表现出来的输入输出信息,建立与“黑箱”特性等 价的过程外特性模型。
第 12 章 系统辨识在自适应控制中的应用 内
(1 讲)
容:自适应控制基本概念、两类重要的自适应控制及其新 进展、系统辨识在自适应控制中的应用 -自校正调节 器、广义最小方差控制与自校正控制器、模型参考自 适应参数辨识。
4
中科院研究生院 2010~2011 第二学期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讲稿
孙应飞
第 12 章 辨识问题的实际考虑及实验设计 内
1.3 辨识问题的表达形式 ● 最小二乘格式
τ h(k ) = [h1 (k ), h2 (k ),L, hN (k )] τ θ = [θ1 ,θ 2, ,L,θ N ]
输出量 z (k ) 是输入向量 h(k ) 的线性组合:
9
中科院研究生院 2010~2011 第二学期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讲稿
(A)
(4)状态方程
& (t ) = A X (t ) + bu (t ) + Fω (t ) X T y (t ) = c X (t ) + hw(t )
7
中科院研究生院 2010~2011 第二学期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讲稿
孙应飞
离散化
X (k + 1) = A X (k ) + bu (k ) + Fω (k ) T y (k ) = c X (k ) + hw(k )
(1 讲)
第 10 章 辨识算法的统一性 内
(1 讲)
容:最小二乘类一次完成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信息滤波 阵及其作用、递推辨识算法的内在联系。
第 11 章 闭环系统辨识 内
(1 讲)
容:反馈存在性的确定、闭环系统的可辨性、闭环辨识方 法及可辨性条件、闭环系统的阶次辨识、最小二乘法 在闭环辨识中的应用、 辅助变量法在闭环辨识中的应 用、关于闭环可辨识性条件的一些结论。
8
中科院研究生院 2010~2011 第二学期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讲稿
孙应飞
则,在模型类中选择一个与数据拟合得最好的模型。Liung 认为,实际系 统的复杂性很难找到一个适用的模型与之等价。因此,系统辩识的任务只 是要求从输入输出数据出发,找到一个与实际系统相逼近的模型。该定义 体现了逼近的观点。 ● 辨识的三大要素 1. 输入输出数据 2. 模型类 3. 等价准则 ● 实用的辨识定义 辨识有三个要素-数据、模型类和准则。辨识就是按照一个准则在一组 模型类中选择一个与数据拟合得最好的模型(近似描述)。例子见教材。 ● 辨识的目的 辨识目的主要取决于模型的应用,通常有四类: (1)为了估计具有特定物理意义的参数(如:时间常数;转动惯量; 经济、生物、生态系统的参数); (2)为了预测(如:气象、大气污染、市场、故障等); (3)为了仿真(“性能仿真”与“过程仿真”对模型的要求不同); (4)为了控制(如设计控制系统的需要)。
中科院研究生院 2010~2011 第二学期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讲稿
孙应飞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第 1 讲要点
● 引言
课 程 名 称 : 系 统 辨 识 与 自 适 应 控 制 ( System Identification and Adaptive Control) 现代控制论:辨识、状态估计和控制理论 什么是辨识(Identification)?
将(A)式化为最小二乘格式:
第5章
线性动态模型参数辨识(I)-最小二乘法 内
(4 讲)
ຫໍສະໝຸດ Baidu
容: 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概念、最小二乘问题的提法、最 小二乘问题的解、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的收敛性、最 小二乘参数估计的几何解析、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的 统计性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的递推算法、最小二 乘递推算法的几种变形,增广最小二乘法、广义最 小二乘法、辅助变量法、相关二步法。
其中:
−1 −1 −2 −n A ( z ) = 1 + a 1 z + a 2 z + L + a na z a −1 −1 −2 − nb B ( z ) = b1 z + b 2 z + L + b nb z
即有:
z (k ) + a1 z (k − 1) + L + ana z (k − na ) = b1u (k − 1) + L + bnb u (k − nb ) + e(k )
1
中科院研究生院 2010~2011 第二学期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讲稿
孙应飞
通俗地说,系统辩识是研究怎样利用对未知系统的试验数据或在线运 行数据(输入/输出数据)建立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的科学。钱学森把 系统广义概括为“依一定顺序相互联系着的一组事物”。“系统辩识” 是“系统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的逆问题。基于实际系统的复杂 性,描述其特性的数学模型具有“近似性”和“非唯一性”;辩识方 法亦有多样性。没有绝对好的数学模型和绝对好的辩识方法。什么是 较好的模型?依据辩识的不同目的,有不同答案。一般说,能够满足 目的要求的,比较简单的模型,是较好的模型。
Part III 课程作业
(作业内容课堂布置)
● 考试形式:课堂开卷(实验与作业共占总成绩的 40%)
参考书: 1. 方崇智、萧德云编著,《过程辨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1988 2. 蔡季冰编著,《系统辨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1989
5
中科院研究生院 2010~2011 第二学期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讲稿
System Identification 系统辩识,又译为“系统识别”和“系统同定”, 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记述为:系统辩识 是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时间函数,确定系统行为的数学模型,是现代 控制理论的一个分支(中国大百科自动控制卷 486-488 页)。
(1) 辨识是研究建立系统或生产过程数学模型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2) 辨识是从含有噪声的测量数据(输入、输出数据)中提取被研究 对象数学模型的一种统计方法。 (3) 辨识模型是对象输入输出特性在某种准则意义下的一种近似。近 似的程度取决于人们对系统先验知识的认识和对数据集性质的了 解程度,以及所选用的辨识方法是否合理。 (4) 辨识技术帮助人们在表征被研究的对象、现象或系统、过程的复 杂因果关系时,尽可能准确地确立它们之间的定量依存关系。 (5) 辨识是一种实验统计的建模方法。
(1 讲)
容:开环可辨识性问题、模型类的选择、准则函数的选择、 算法初始值的选择、采样时间的最优设计、模型检验 问题、模型变换的计算机实现。
Part II
实验内容:
教学实验(4 学时)
实验一 利用相关分析法辨识脉冲响应 实验二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RLS)及模型阶次辨识(F-Test)
实验要求: ① 按实验指示书的要求,独立完成实验,包括实验设计、编程、 调试。 ② 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在期末考试之前必须交 齐。
第 6 章 模型阶次辨识 内
(1 讲)
容:Hankel 矩阵定阶法、F-Test 定阶法、Akaike 准则 模型阶次辨识法、AIC 定阶法、利用最终预报误差 准则估计模型的阶次(FPE 定阶法)、状态空间模 型阶次的辨识。
第 7 章 线性动态模型参数辨识(II)-梯度校正辨识方法 内
(2 讲)
容:确定性问题的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随机性问题 的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 在动态过程辨识中的应用;随机逼近法。
● 课程内容
Part I 理论教学(19 讲,每讲 2 学时,共课内 38 学时)
第1章
辨识的一些基本概念 内
(1 讲)
容: 系统和模型概念、建模方法、辨识定义、辨识问题 的表达形式、辨识算法的基本原理、误差准则、辨 识的内容和步骤、辨识的应用。
第 2 章 随机信号的描述与分析 内
(1 讲)
容:随机过程的基本知识、相关函数、协方差函数、谱密 度函数、线性过程在随机输入下的响应、白噪声及其 产生方法、M 序列及其性质。
孙应飞
z (k ) = ∑θi hi (k ) + e(k ) = h (k )θ + e(k )
i =1
N
τ
● 化差分方程为最小二乘格式 线性过程或本质线性过程其模型都可以化成最小二乘格式 ● 化最小二乘格式的例 定义:
τ h( k ) = [− z(k − 1), L,− z(k − n a ), u( k − 1), L, u(k − nb )] τ θ = [a1 , a 2 , L, a na , b1 , b2 , L, bnb ]
1.1.2 模型 ● 模型的含义 模型-把关于实际过程的本质的部分信息简缩成有用的描述形式。 它是 用来描述过程的运动规律,是过程的一种客观写照或缩影,是分析、预报、 控制过程行为的有力工具。模型是实体的一种简化描述。模型保持实体的 一部分特征,而将其它特征忽略或者变化。不同的简化方法得到不同的模 型。 ● 模型的近似 不可能考虑所有因素。精度和复杂度之间的矛盾。模型的输出响应和实 际过程的输出响应几乎处处相等,则模型是满意的。(标准或准则问题) ● 模型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