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探讨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根据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语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引导学生采取合作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师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认真探究,不断产生新的思路、新的认识和新的发现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这个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和相互影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养成合作的意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认知品质,而且还能在相互讨论交流中,通过对知识和问题的不断探究,培养其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努力创新的能力。那么,中学语文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具体有哪些环节呢?笔者就这一问题作了如下探讨,现在请教于大家。

一、语文教学中创设语境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主要在于有一个适合于学习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应该创设一个能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语言环境,这个语境应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趣味性。如教《生物入侵者》,可在导入新课时展示一些实物,或植物、或动物、或图片、或动画等,使学生一开始就能形象而生

动地感觉到生物入侵的严重性,比如:可展示白蚁对植物或建筑物造成危害的录像、紫茎泽兰对土地可怕的繁殖性侵害的图片等。这样的语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从而为下一步的材料阅读打下基础。

二、学会阅读感知

如果创境是序幕的话,学生对语言材料的阅读便是学习知识的开始。在指导学生阅读感知材料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把握从全面到局部,从概读到精读,从整体到个别的方法去阅读。如教《社戏》,可以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全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研读“月夜行船”和“归航偷豆”。特别是在“月夜行船”中,“迅哥儿”及其伙伴视觉所及的“月色”、“连山”和“渔火”;更是值得认真品读和玩味。因为,只有通过细心的阅读,才会充分体会和领悟到环境描写对/“我”去看社戏时的喜悦和迫切心情所起的烘托作用。

三、学习合作讨论

学生在研读感知材料时,不可能全部掌握和了解阅读材料,一定会有一些疑难问题需要解决。此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及时要求学生梳理知识,整理出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教师也应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点拨,力求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协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如《故乡》在讨论闰土由少年英雄变成木偶人的原因时,有学生提出:造成闰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勾结,这是不容置疑的;直接原因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闰土

的“多子”,应该是闰土贫穷的主要原因。还有学生提出:即使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一家人有6个子女,那他也是不会富裕的。有的学生还谈到,文中在指出导致闰土穷困的原因时,鲁迅首先将“多子”放在了第一位,这说明鲁迅也认为“多子”是闰土贫困的主要原因。通过学生合作性的讨论,课文的内容得到了延伸,作品的内涵得到了挖掘,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更是得到了深化。

四、探究创新

法国教育学家在《教育学现状》中指出:“要使儿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能力,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个人经验来掌握知识,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去独立地发现.这些或那些原理,激发儿童的研究精神。”这说明现代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重组现存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如《生物入侵者》一文中,对“生物入侵者”下的定义是: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针对这一问题,有的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后,指出这个定义下得不准确。他们认为:如果/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的,就是/生物入侵者的话,那么,原本不属于我国地域的/玉米、西红柿等农产品,就应是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我国的入侵者;而紫茎泽兰本是缅甸的,自然延伸到云南后,再自然蔓延到四川凉山州,这种植物是由自然途径迁移而来的,就不应该是入侵者;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二者却刚好相反,这岂不是矛盾的。因此,是否应该将这个定义改为: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各种途径迁移

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对迁入的生态环境有害的移民叫“生物入侵者”。学生在对这个定义进行探究、评判的过程中,思维不断碰撞,产生了对事物的新的认识。不管此定义改正得是否正确,但至少说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发现,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正在逐步形成。

五、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只是掌握课文内容,而是应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使文章主题得以升华。如《生物入侵者》,该文在分析了生物入侵的危害以后,并未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方法。此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展,让学生去动脑筋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共商对付生物入侵的措施;同时,还应激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探究如何

防止生物入侵,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进而上升为如何提高国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爱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等等。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时,既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还应指导学生不断归纳总结,以帮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认识,掌握规律,并提高其综合能力。

实践证明,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它既合乎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又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的;既能促进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互换,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因此,加强对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对提高中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书目:

《课改新课型》主编:郑金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现代心理学》主编:张春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学课标资源库·语文卷》教育部编写北京大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