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情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情简介
文山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和原战区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邻广西,南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438公里。

全州国土面积31456平方公里,辖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8县102个乡镇,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白、傣、蒙古、布依、仡佬11个民族,总人口345万人,少数民族占56.7%。

文山州州情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传统光荣。

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便将文山纳入版图,1927年我党就在文山县洒戛竜村建立了党支部,富宁、广南等地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后红七军活动的根据地之一,举世闻名的“老山精神”就诞生在这块英雄辈出的红土地上。

二是人杰地灵、风光秀丽。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狂飙诗人柯仲平等都是这块土地上哺育出来的时代英杰。

国家4A级风景区—丘北普者黑、“世外桃源”—广南坝美山水田园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三是民风淳朴、文化多样。

壮族的三月三节、苗族的踩花山、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盘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以及丰富的民间传说、民族歌谣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四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文山是云南的东大门,素有“滇桂走廊”之称,随着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文山正从昔日封闭的边疆转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逐步成为云南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普者黑机场建成通航、广昆高速公路文山段建成通车、富宁港的开工建设及云桂铁路文山段即将全线建设,文山将成为省内同时具备航空、水运、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交通网络的州市。

五是资源富集、潜力巨大。

文山是久负盛名的名贵药材──三七的主产地,有“中国三七之乡”的美称;是云南新烟区开发和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广南八宝“贡米”、丘北辣椒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州内铝、钨、锌、锡、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可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和铝工业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实施战后恢复建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创新发展思路,围绕实施农业立州、工业强州、城镇富州、开放活州、科教兴州、和谐稳州“六大战略”,加快建设生物资源开发、新型冶金化工、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基地”,加快发展大通道经济,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追赶式、跨越式发展之路。

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3.1亿元,增长12.6%;
完成财政总收入29.3亿元,增长7.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3亿元,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9亿元,增长3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增长30.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3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元,增长17.4%;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02.5亿元,增长26.5%;各项贷款余额232亿元,增长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