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视音频编辑系统(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功能
1.视频素材处理 视频素材的录入,搜索回看,剪接,拖动,替换,插入, 覆盖等。 2.镜头的组接 完成镜头的组接任务。保证电视节目编辑入点和编辑出点 的信号相位的连续性、保持信号的同步和画面的稳定。还 应避免组接处出现重叠区和空白区,确保画面连续。 3.音频处理与编辑 包括后期配音,同期声处理,配乐及声画合成等。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3.非线性编辑系统 1970年,美国造出了第一台非线性编辑系统,这种早期的 模拟非线性编辑系统将图像信号以调频方式记录在磁盘上, 可以随机确定编辑点。 ---大容量硬盘多媒体计算机、视音频处理卡、编辑录放 机、非线性编辑软件所组成的视音频编辑系统就叫做非线 性编辑系统。 80年代出现了纯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但当时压缩硬件还 不成熟,磁盘存储容量也很小,因而视频信号并不是以压 缩方式记录的,系统也仅限于制作简单的广告和片头。 9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和存储技术的发展、实时 压缩芯片的出现、压缩标准的建立以及相关软件技术的发 展,使得非线性编辑系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3.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3.3 线性编辑系统构成与特点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3.1.1 3.1.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概念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功能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1.电子编辑系统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1961年,录像技术和录像机功能不断完善,电视 编辑进入了电子编辑时代,可以利用标准的对编 系统(先进的录像和显像设备),实现从素材到 节目的转录。电子编辑避免了对磁带的损伤,在 编辑过程中也可以查看编辑结果,及时修改。电 子编辑的编辑精度不高,无法逐帧重放,带速不 均匀造成的接点处出现跳帧现象。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3.1.2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功能
4.特技特效及字幕的添加 过去---特技切换台;现在---系统内置多种特技,如马赛 克,跟踪马赛克,人物勾边,颜色调整,浮雕,素描等。 字幕效果如,曲线运动,爆炸、虚化、旗飘等。并可导入 各种格式的图像及动画。 5.视音频作品输出 • 可输出目前绝大多数常用的视频格式,如AVI\MPEG1\MPEG-2\MPEG-4\DV\RM等格式。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视音频Leabharlann Baidu辑系统的发展 :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1.电子编辑系统 2.时码编辑系统 3.非线性编辑系统 4.非线性网络编辑系统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1.电子编辑系统
复制操作7次
图1-8 线性编辑过程
0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线性编辑缺点:1)素材不可能做到随机存取;2)编辑顺 序进行,且难以进行节目的修改;3)信号复制劣化严重,
磁带容易受损;4)录像机磨损严重,磁带容易受损;5)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1956年,安培公司发明了磁带录像机,可以利用 电视观看编辑的节目了。但节目编辑形式仍沿用 了电影的剪辑方式。这种编辑方式对磁带有损伤, 节目磁带不能复用,编辑时也无法实时查看画面。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1.电子编辑系统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线性编辑系统是指根据节目剧情的需要,利用电子手 段按照磁带的时间先后顺序对素材进行存取和处理的视音 频编辑设备,又称为对编系统。 线性编辑过程:基于磁带存贮介质进行编辑时,要受到磁 带存储特性的制约。首先要在各素材带上对所需的素材片 段以时间码的编号分别顺序寻找,然后将找到的各个素材 片段按时间码的顺序分别记录在录象机节目磁带上,形成 成品带,这就是线性编辑过程。显然,线性编辑过程就是 一个内容复制的过程,而且这个复制过程很繁琐。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2.时码编辑系统
非 线 性 编 辑 • 原 理 与 技 术
• SMPTE/EBU时码:以小时:分钟:秒:帧的形式确定每一帧的地址。有 几种不同的SMPTE时间码标准,用于不同的帧率。PAL制采纳的是 25fps的标准,而NTSC制采纳了29.97fps的标准。PAL一帧记录 00:15:06:25,下一帧00:15:07:01 但NTSC时间码仍采用30fps的帧速率,这就造成了实际播放和测量的 时间长度有0.1%的差异。为了定位,制定出一个被称为Drop Frame (掉帧)的格式。多数视频编辑系统既装有掉帧,也装有不掉帧时间 码格式。也即在播放时每分钟要丢2帧(实际上是有两帧不显示而不 是从文件中删除),这样可以保证时间码与实际播放时间的一致。与 丢帧格式对应的是不丢帧(nondrop-frame)格式,它忽略时间码与 实际播放帧之间的误差。
第 3章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视音频编辑系统
学习目标
1. 了解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历史发展状况及 其功能。 2. 掌握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3. 理解线性编辑系统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第 3章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视音频编辑系统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2.非线性编辑系统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非线性编辑过程:数字硬磁盘的优异的存储 特性决定了视音频素材的非线性编辑方式。硬磁 盘保存的所有数据都有地址,因而数据的存取可 按地址直接进行,与数据的排列顺序无关,而且 其按已知地址寻找数据所用的时间极短,所以, 硬盘中素材片段相互位置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是并 列平行的、没有顺序的,所编辑的素材片段之间 的转换也可以视为为不需时间的、直接跳跃的。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3.1.2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功能
1.视频素材处理
2.镜头的组接 3.音频处理与编辑 4.特技特效及字幕的添加 5.视音频作品输出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3.2.1 3.2.2 3.2.3 3.2.4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系统 直接编辑与间接编辑系统 脱机编辑与联机编辑系统 CTL编辑与TC编辑系统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线性编辑系统是指根据节目剧情的需要,利 用电子手段按照磁带的时间先后顺序对素材进行 存取和处理的视音频编辑设备,又称为对编系统。 它通过一对一或二对一的台式编辑录、放像 机将母带上的素材剪接成第二版的完成带,通过 机械运动使用磁头将播放速度为25帧/s的视频信 号顺序记录在磁带上。放像机播放素材,录像机 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逐一记录下一段音视频信息。
线性编辑( Linear Editing,简称LE )是基于磁带(带 基)的存储与编辑方式。 非线性编辑(Non-Linear Editing,简称NLE)是基于数字 硬盘(盘基)的存储与编辑方式。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3.2.1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3.非线性编辑系统 非线性编辑系统不仅可以编辑视音频节目, 还可以处理文字、图形和动画等多种形式 的素材,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节目制作手段。 其成本低,信号损耗小,素材存取方便, 便于修改,集成化程度很高……
3.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3.2.1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系统
在影视编辑领域,“线性”(Linear)与“非线性” (Non-Linear)的概念主要是从视音频信息存储的方式出 发来区别的,一般来说,将存储信息的顺序与接受信息的 顺序相关或一致的方式称为“线性”,将存储信息与接受 信息的顺序不相关或不一致的方式称为“非线性”。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2.时码编辑系统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1967年,美国电子工程研制出了EECO时码系统,1969年, 使用SMPTE/EBU时码对磁带位置进行标记的方法实现了标 准化,利用基于时码设备的编辑技术和手段不断涌现,编 辑精度和编辑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时码系统、录像 机、放像机和监视器组成的基于时码的编辑系统就被称为 时码编辑系统。但是电视编辑仍无法实现实时编辑点定位 功能,磁带复制造成的信号损失也没有彻底解决。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系统
1.线性编辑系统(Linear Editing,简称LE) 人们用“线性“这个词描述磁带存储视音 频信号的方式,这是因为磁带存储信息的 顺序与接收信息的顺序相关,所以人们也 就将基于磁带存储的编辑方式称为线性编 辑方式。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4.非线性网络编辑系统 就是以素材共享,流程管理为目标的非编 网络平台上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1999年我国诞生了第一套非线性网络编辑 系统,目前的网络系统日趋成熟,使非线 编系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3.1.1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概念
视音频编辑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视音频 编辑的技术平台,能完成视音频素材的选择与处 理、镜头组接、特技制作、字幕添加、音频制作、 视音频合成输出等功能,是编辑制作工作的技术 实现的软硬件平台,也是视音频编辑质量的技术 保证。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以两个素材带为例,各素材带上所需的多个片段的顺序与
复制到节目带上的顺序并不相同,根据场景与剧情排列顺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序的需要,必须反复进行正走带4次、倒带3次、磁带间转 换5次和复制7次,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系统构成复杂,可靠性相对较低。
第3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理论
3.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非 线 性 编 辑 原 理 与 技 术
2.非线性编辑系统 人们用“非线性“这个词描述数字硬盘、光 盘等介质存储数字化视音频信息的方式,这是因 为数字化存储信息的位置是按照盘操作系统规则 进行分配的,存储信息与接受信息的顺序可以完 全不相关。这样,基于数字硬盘或光盘存储的编 辑方式也就被称为非线性编辑方式。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可以随机存取和处理音视频素 材的编辑系统,以计算机为运行平台,以硬盘为 存储介质的数字化编辑系统。
素材带1 素材带2 走带方向 编辑节目带 C C D’ B E G’ G D’ C’ BG C’ A AB B C DC E D F G E H
F
G G’
H H’
A’B’ B’ C’ E’ D’F’ G’ E’ H’F’ A’ C’ D’
走带2次,倒带2次 两磁带间转换5次 走带2次,倒带1次
E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