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周《庄子》
《庄子》,也称《南华经》。

道家主要代表作。

庄子及其后学著。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言庄子著着书十余万言","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庄子(约前369一公元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教育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

名周,字子休。

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为名家惠施挚友。

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也曾麻鞋布衣见魏王。

不愿做官从政。

相传楚威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身不仕",表现出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制度的不满和蔑视。

是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挥者。

老、庄共同崇奉自然,提倡"无为",形成为老庄学派。

但庄子转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他将老子以"道"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任性自然,希望解放束缚人们的一切桎梏,追求个人精神解脱的出世主义教育思想。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

此后,《庄子》传本岐出。

现存的三十三篇为晋人郭象所编,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晋唐以后流行的《庄子》诸本中,虽有内、外、杂之分,但内、外篇界限不固定。

一般认定内篇七篇为庄子著,外、杂篇可能搀杂有他的门人和道家后学的作品。

历来注解很多,今通行本,主要有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谦《庄子集解》等。

近期通行的有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国外也有版本,如日本福永光司《庄子》、金谷治《庄子》。

研究《庄子》的教育思想以内篇七篇为主。

第一篇《逍遥游》,主旨是说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培养人们具有无已、无功、无名、无情的精神境界。

第二篇《齐物论》,论述齐万物的教育内容,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第三篇《养生主》,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其自然。

以疱丁解牛为例,指出教育最好的方法是顺着自然虚隙行中道。

第四篇《人间世》,描述人际关系的纷争纠结,提出"心斋"的修养方法,排除思虑和欲望,保持"心"的虚静。

第五篇《德充符》,主旨讲有"德"的人,重视人的内在性,看待万物只见它们完全同一,浑然一体,心神遨游于不辨差别的思想境界。

第六篇《大宗师》,即宗大道为师。

忘记形骸的存在,排除耳闻目见的影响,和天地大道融通为一。

第七篇《应帝王》,表达了庄子在政治上的无治主义思想。

借寓言人物蒲衣子,道出他所要培养人的超脱心境:任人把自己称为马,任人把自己称为牛。

《庄子》为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多采寓言形式阐发哲理。

在先秦儒、道、墨、法几大学派中,庄子学派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庄子》运用文学形式所表达的哲学系统之复杂性、诡论性,也胜过其它各派。

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常为启发后代浪漫主义的思想源泉。

在哲学上,则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

其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有关人生哲理的论述,对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形成有深刻影响。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使朴素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更走向任性自然,追求个人精神超脱的方向。

其主要教育思想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一)教育目的
《庄子》和《老子》一样,以实现"道"作为总的教育目的。

但他理解的"道"是不能分割和没有界限的:"道未始有封",封指范围、界限。

认为理想人物不应该去追求左、右、伦、义、对立、竞争等各种差别,要求对宇宙外的事物根本不去谈论它;对宇宙内现实生活中的
《庄子》,也称《南华经》。

道家主要代表作。

庄子及其后学著。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言庄子著着书十余万言","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庄子(约前369一公元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教育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

名周,字子休。

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为名家惠施挚友。

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也曾麻鞋布衣见魏王。

不愿做官从政。

相传楚威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身不仕",表现出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制度的不满和蔑视。

是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挥者。

老、庄共同崇奉自然,提倡"无为",形成为老庄学派。

但庄子转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他将老子以"道"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任性自然,希望解放束缚人们的一切桎梏,追求个人精神解脱的出世主义教育思想。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

此后,《庄子》传本岐出。

现存的三十三篇为晋人郭象所编,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晋唐以后流行的《庄子》诸本中,虽有内、外、杂之分,但内、外篇界限不固定。

一般认定内篇七篇为庄子著,外、杂篇可能搀杂有他的门人和道家后学的作品。

历来注解很多,今通行本,主要有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谦《庄子集解》等。

近期通行的有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国外也有版本,如日本福永光司《庄子》、金谷治《庄子》。

研究《庄子》的教育思想以内篇七篇为主。

第一篇《逍遥游》,主旨是说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培养人们具有无已、无功、无名、无情的精神境界。

第二篇《齐物论》,论述齐万物的教育内容,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第三篇《养生主》,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其自然。

以疱丁解牛为例,指出教育最好的方法是顺着自然虚隙行中道。

第四篇《人间世》,描述人际关系的纷争纠结,提出"心斋"的修养方法,排除思虑和欲望,保持"心"的虚静。

第五篇《德充符》,主旨讲有"德"的人,重视人的内在性,看待万物只见它们完全同一,浑然一体,心神遨游于不辨差别的思想境界。

第六篇《大宗师》,即宗大道为师。

忘记形骸的存在,排除耳闻目见的影响,和天地大道融通为一。

第七篇《应帝王》,表达了庄子在政治上的无治主义思想。

借寓言人物蒲衣子,道出他所要培养人的超脱心境:任人把自己称为马,任人把自己称为牛。

《庄子》为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多采寓言形式阐发哲理。

在先秦儒、道、墨、法几大学派中,庄子学派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庄子》运用文学形式所表达的哲学系统之复杂性、诡论性,也胜过其它各派。

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常为启发后代浪漫主义的思想源泉。

在哲学上,则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

其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有关人生哲理的论述,对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形成有深刻影响。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使朴素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更走向任性自然,追求个人精神超脱的方向。

其主要教育思想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一)教育目的
《庄子》和《老子》一样,以实现"道"作为总的教育目的。

但他理解的"道"是不能分割和没有界限的:"道未始有封",封指范围、界限。

认为理想人物不应该去追求左、右、伦、义、对立、竞争等各种差别,要求对宇宙外的事物根本不去谈论它;对宇宙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差别,如对立和竞争等,也都应采取不理睬、不评论的态度,以保持内心的宁静。

《庄子》将这种理想人物,有时称为"圣人",有时称为"至人"、"真人",其最高的品德,是只求
心灵遨游于德的和谐的境地,把万物视为一体,保持不辨差别的思想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以寓言形式描绘所希望的典型人物"泰氏",睡时安闲舒缓,醒时逍遥自适,像是一无所知的样子。

任人把自己称为马,任人把自己称为牛,他都不在乎。

《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无为",而《庄子》则强调"道"的本质是"天放",即"自然放任",放肆自乐于自然之中,使人们完全从社会生活中超脱出来。

这完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教育空想。

但《庄子》这种出世主义教育思想,并不依托于上帝,而是寄托于虚无缥缈的"道"的追求。

(二)教育内容
《庄子》为培养无差别境界的理想人物,提出了具体的内容。

1.齐是非、齐善恶、齐美丑。

《庄子》从相对主义思想出发,认为是与非是相对的,彼有一种是非,此也有一种是非。

"道"的核心就是不将彼与此对立,把齐是非观念看作是进入"道"的最高精神境界的枢要。

这就要求人们领悟宇宙间的精髓和奥妙,在日常彼此相处中,"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把是与非混同起来,听其自然并行,均衡发展。

这就是说,要教育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是非不置可否,抱超然、模棱两可的态度,以至随波逐流混淆是非。

《庄子》认为这样,天下的纷争就可以熄灭了。

《庄子》还认为,善与恶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界限。

譬如尧和桀都可以说自己是善的,也都可以说对方是恶的。

尧和桀的品行的善恶是因时因人而异的,并没有"常",即固定的界限。

《庄子》比喻说,泉水干了,鱼就一同困在陆地上,用湿气互相嘘吸,用口沫互相湿润,互相救助,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与其赞美尧而非议桀,不如把两者的是是非非都忘掉而融化于大道之中。

《庄子》认为,仁义的论点,是非的途径,纷然杂乱,是没有办法加以区别的。

教育人们"死生一如",达到齐善恶"相忘"的精神境界。

《庄子》又认为,美和丑也是相对的,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指出人们习惯于自我中心,实际对万物的价值标准并不一致。

举例说:毛嫱和西施是世人所认为最美的;但是,鱼认为不美,见了就深入海底;鸟也认为不美,见了就飞向高空;麋鹿也认为不美,见了就急速飞跑。

这四者谁真正知道天下什么最美丽?由此,认为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的美与丑的。

《庄子》把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完全看作是个人的主观成见,希望把这些统统忘掉而融化于大道之中,达到逍遥自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

这就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当然,《庄子》承认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是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的。

2.无己、无功、无名、无情。

《庄子》从破除自我中心,而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思想境界出发,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方面,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在《逍遥游》中生动地描述了"无已"的人的精神境界:他肌肤有如冰雪一样洁白,容貌有如处女一般柔美,不吃五谷,吸清风饮露水;乘着云气,驾御飞龙,而邀游于四海之外。

他与万物混同为一,丝毫不考虑自己:洪水滔天,不考虑自己会溺毙;大旱熔化金石、枯焦土山,不考虑自己遭受炎热。

《庄子》要人们超脱外物的牵挂,既不追求个人的功劳,也不计较个人的名位,达到物我两忘,与万物合而为一的境界。

《庄子》更从任自然思想出发,要求无情:"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指对功,名等自己的一切都无动于衷,不以好恶喜怒哀乐的情感劳神焦思以致伤害自己的生命。

《庄子》赞叹
说:渺小啊!与人同类;伟大啊!和自然同体。

《庄子》教育人们具有无己、无功、无名、无情的精神,虽主张不计较个人的一切,但并不是提倡大公无私,而是看透功、名,不以好恶内伤其身,以达到个人精神上的超脱。

(三)教育方法
1.养生尽年。

《庄子》为达到任自然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方法上非常重视养生,在《养生主》开头就提出了"保身"、"全生"、"尽年"的要求。

要达到这一点,不仅贫富、贵贱、利害、得失用不着计较,并要极力远离功名。

要无拘无束而去,纯真无知而来。

这就是养护生命的道理。

所以,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任自然,并由此提出了具体的"缘督以为经"的方法。

督是中虚的意思。

王夫之注云:"身后之中脈曰督。

"经指常道。

"缘督以为经"就是顺着自然虚隙,行中道以为常法的意思。

《庄子》以庖丁解牛为例,说明宰牛要靠心领神会,顺着牛身上的自然纹理,劈开筋肉的间隙,指向骨节的空虚处。

人们的道德修养也要如此,在复杂的盘根错节的人际社会中,注意乘虚,游刃于是非、善恶空虚之处,因其固然,如同不去碰牛的筋骨盘结处一样。

能做到这样,可以保养身体,养育亲人,精神可以解脱,尽其天年。

《庄子》在教育人们自我修养中已意识到掌握客观规律的思想,是极其精闢的。

其认真细致观察事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2.任自然,反对教育。

《庄子》认为纺织而衣,耕耘而食,是人的真常本性。

所以治理天下,就要做到浑然一体而不偏私,即"自然放任"。

由于圣人出现,急急于求仁,汲汲于为义,天下才开始迷惑。

只有任性自然,本性才不至于离失。

《庄子》在《马蹄》篇中用讽刺的口吻描写教育之害,十分生动。

说本来是吃草饮水、翘足跳跃的马,经善管理马的伯乐整治后,用铁烧它,剪它的毛,削它的蹄,烙上印记,络首绊脚把它拴连起来,编入马槽,马便死去十分之二三了;先有口衔镳缨的祸患,而后有皮鞭竹筴的威胁,马就死去大半了。

这种反对教育束缚人性的思想是可贵的;但由此否认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则是不科学的。

《庄子》从反对教育进而反对学习知识的必要。

认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没有限度的知识,就会弄得很疲困。

就是说,《庄子》一方面认为"知"是不能穷究的;另方面,又把"人知"看成是一种沾染,因而主张人应丢掉这些沾染而回归于赤子之心。

这就否认了学习理性知识的必要性,使人们停留在原来的愚昧状态中。

3.心斋坐忘。

《庄子》为去除求名斗智的心念,使心境达于空明的境地,提出了心斋坐忘的学习方法。

"心",指精神作用;"斋",斋戒,是指一种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状态。

指出"唯道集虚",只有保持"心"的虚静,才能得妙道。

为使"心"能做到"虚",《庄子》提出了"坐忘"的主张。

要求遗忘自己的形体,抛开自己的聪明。

"离形",消解由生理所激起的贪欲:"去知"消除由心智作用所产生的系累。

如此,心灵才能开敞无碍,和天地大道融通为一,这样就达到了"坐忘"的境界。

实际上,它是排除思虑和欲望的一种"不动心"的精神状态。

这和孟子的在学、思、行基础上的"不动心"有所不同,而是否定学、思、行,不仅排除感性认识,也排除理性认识和人的实践,只保持一颗虚静的心。

《庄子》和《老子》的'滌除玄鉴"一样,走向宗教神学的过渡。

总之,《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在许多方面有了重大的发展,从而使道家真正
成为一个与儒学旗鼓相当的学派,极大地丰富了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它弥补了儒家伦理哲学不甚追求自然之所以的不足。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朴素的自然主义教育著作。

它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教育思想,使之更进一步走向自然放任的教育理想。

《老子》着眼于社会的安宁,对自然平治天下的议论多;《庄子》着眼在个人的逸乐,对养生、终其天年的议论多。

《老子》最反对当时的礼教;《庄子》最厌恶的是当时一般富贵功名之徒,嘲笑得非常厉害。

《老子》提倡禁欲主义教育;《庄子》则提倡放任主义教育。

以"天放"做为教育目的,要求齐是非、齐善恶、齐美丑,反对追逐名利,以保持人的自然本性。

值得指出的是,老庄学派崇拜人的自然本性,考虑到人的内在本质精神、心灵等命题,这是朴素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本质特征。

这与儒家为实现王道仁政理想,以"修己以安人"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和价值是不同的。

庄子后学继承和发挥了《庄子》的思想,形成了庄子学派。

两汉时黄老之学盛行,庄子学派被抑。

魏晋时期《庄子》之学盛行,对玄学家的教育思想有重要影响。

玄学家们从自然人性论出发,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

何晏说:"性者,人之所受以生也"。

王弼主张"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道,万物自相治理。

"阮籍公开表明"不与尧舜齐德,不与汤武齐功,"表达出与儒家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

玄学家们主张把握个体本身的生命、权利、意义,命运及其本质,使之更加丰富和满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和西方17世纪最早出现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以及其后的卢梭思想相比,尽管这种观点本身有很大的模糊性,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弥补了儒家教育目的论忽视主体存在之不足,对发展人性、养生和心理品质的形成,至今仍有其借鉴价值。

陈鼓应在《尼采哲学与庄子哲学的比较研究》一文中,认为尼采和庄子都是异端的思想家,道统的非议者。

庄子强烈地抨击宗法礼制文化和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指出,"五、四以来,我们中国的思想家,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尼采和《庄子》的影响,特别是在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方面。

《庄子》的缺点是将"道法自然"思想,引向为一种消极的、颓废的、出世的教育思想。

否认教育和学习知识的必要性,使人们停留在愚昧状态中,结果走向蒙昧主义。

其怀疑一切的思想和无原则的处世态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