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
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经贸的影响
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经贸的影响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更对全球经贸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经贸的影响,分析其中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我国未来在区域及全球经济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将首先概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建立的历史背景、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等。
随后,将深入分析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经贸的积极影响,如促进贸易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投资领域等。
同时,也将探讨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如市场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利用自由贸易区的机遇,应对其中的挑战。
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经贸影响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我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实现更加全面、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不仅深化了双方的经济联系,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段将详细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过程、主要内容和其对中国经贸的影响。
建立过程: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构想最早提出于1991年,经过多年的谈判和筹备,双方于2002年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该协议规划了在十年内逐步降低和取消双方之间大部分货物的关税,最终实现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随后,双方通过一系列的后续协议和谈判,逐步推进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主要内容: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包括关税减免、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等。
关税减免方面,双方承诺对绝大多数商品实施零关税政策,这极大地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增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内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内容摘要: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背景和意义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好处四、结论正文: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背景和意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 年,中国1996 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
2010 年1 月1 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 个国家、19 亿人口、GDP 达6 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
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降税模式的确定、原产地规则的确定和非关税措施的采用,有效消除贸易障碍,简化通关手续,免除检测和测试的费用。
服务贸易自由化则通过开放服务市场、简化服务贸易准入程序和加强服务贸易监管合作等方式实现。
投资自由化主要通过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投资保护等措施来实现。
经济技术合作则是通过加强双方在贸易、投资、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好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贸易平衡。
通过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国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进入东盟市场,增加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
2.扩大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促进国内改革和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倒逼国内企业加大改革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4.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合作。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区域和平、稳定和繁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内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内容
摘要:
一、背景介绍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三、协定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一、背景介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东盟十国于2002年签署的一项协定,旨在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发展。
该协定于2010年1月1日正式生效,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1.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降低关税和简化通关手续,消除贸易障碍,促进货物贸易自由化。
2.服务贸易自由化: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范围内,加强彼此间服务合作,减少服务业贸易限制,拓展服务贸易的深度和广度。
3.投资自由化:促进投资自由化,增加成员国之间的投资机会。
4.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一个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以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三、协定的意义和影响
1.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协定降低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增加了贸易机会,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
2.提升区域合作:协定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3.扩大对外投资:协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
4.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协定有助于成员国之间的就业创造和民生改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总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对于推动区域贸易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成员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背景、意义与未来
才能避免 在这一竞争 中成为输家 。 同 时 , 些 东 盟 国家 对 中 国 经 济 快 速 成 长存 有 及 综 合 国力 的增 强 存 在 着 “ 国威 胁 论 ” 的 论 中
、
建 立 中 国一 东 盟 自由 贸 易 区 的 背 景 与原 因 在 着 担 忧 , 本 发 达 国家 就 对 中 国经 济 的成 长 以 原
( ) 东盟 的 角度 看 一 从
调 。如 今 中 国加 入 Wr 东 盟 国 家 担 心 中 国 企 业 O,
19 9 7年 7月 亚 洲金 融 危 机 爆 发 ,东 盟 经 济 不 仅 会 挤 占其 国际 市 场 份 额 , 将 和 他 们 争夺 国 还 受 到 最 直 接 的 冲 击 , 应 对 危 机 , 盟 加 大 了地 际 资 本 。2 0 年 6月 , 盟 秘 书 处 发 表 一份 评 估 为 东 01 东 区 合 作 进 程 的 努 力 。 19 9 7年 1 2月 1 5日, 盟 与 报 告 预 测 , 国加 入 wT 东 中 0后 , 入 东 盟 的有 限 外 流 中 、日 、 三 国首 脑 非 正 式 会 议 在 马 来 西 亚 吉 隆 资 至 少 可 能 会 有 1 %流 向 中 国 9月 2 { 东 盟 韩 0 4} , 坡 举 行 ,会 议 主 要议 题 是 2 世 纪 的东 亚 发 展 前 秘 书 处 鲁 道 夫 ・ 韦 里 诺 在 《 洲 华 尔 街 日报 》 1 塞 亚 景 。“ 0 ” 当时 为 “ +3 , 埔 寨 加 入 东 盟 后 发 表 题 为《 争 带 来 机 遇 》 文 章 他 指 出 , 盟 1 +3 ( 9 ”柬 竞 的 东 改 称 “ 0+3 ) 作 启 动 , 踏 上 了 不 断 发 展 的路 成 员 国认 为 中 国 经 济 的 快 速 增 长 及 其 参 与f 界 1 ”合 并 _ I j = 程 。“ 0 ” 作 虽 然 已 经 初 步 形 成 了 自身 的合 经 济 是 一 种 竞 争 性 挑 战 — — 市场 和 投 资 方 面 1 +3 合 作 框 架 , 大多 数 合 作 倡 议 都 是 “ 0 ” 但 1 +1 的性 质 , 都 是 如 此 。作 为 回应 , 盟 国家 该 做 两件 事 :一 东 所 谓 “ 0+1是 指 东 盟 分 别 与 中 、 韩 之 问 的合 是 改 革 和加 强 经 济 基 础 ; 是 实 现 东 盟 地 区 经 济 1 ” 日、 二 作 :在 “ 0+3 领 导 人 会议 期 间 还 分 别 召 开 东 盟 1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其前景
还 只 在 高级 官 员和 外 交部长 两个 层 次进 行 ,那 么 金融危 机 后 中 国 与 东 盟 的 对话 已经提 高到 国家 领 导 人 的层 次 。 9 7 1 1 9 年 2月中 国与东 盟举 行 了第一 次东 盟 与 中 国领 导人 非 正式 会 晤, 即被 称 为 东盟 和 中 国的 1 + 1 O 。 1 + 1 晤机 制诞 生 于 19 O 会 9 7年 ,其 直接 的背 景和 催 化剂 是 当年 爆 发 的金 融 危 机 。1 9 9 7年 ,在 东盟 召开 东 盟峰 会 的 同时 邀 请 了中 日韩 三 国参 加东盟
林
摘
梅
要 : 20 年 1 01 1月的 第 五 次 东 盟 与 中 国 领 导 人 会 议 , 宣 布在 l 内 建 成 东 盟 一 中 国 0年
自由 贸 易 区 ,它 已 引起 国际 社 会 的 广 泛 关 注 。 中 国 一 东 盟 自由 贸 易 区 的建 立 ,对 东 盟 和 中 国 不 仅 具 有经 济 上 的意 义 ,而 且 还 具 有政 治 和 安 全 上 的 意 义 。但 是 , 由于 东 盟和 中 国 还 存 在 政 治 制 度 、经 济 水 平 、文 化 以及 其 他 方 面 的 差 异 , 各 国 对 此 的 承 受 力 不 同 。 因此 ,在 建 立 中 国一 东 盟 自由 贸 易 区 的过 程 中将 会 遇 到 一 系列 困 难 。 关 键 词 : 中 国 一 东 盟 ; 自由 贸 易 区 : 前 景 中国 分 类号 : F 1 l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 8 6 (0 2 2 0 0 — 6 0 3 9 5 2 0 )0 — 0 7 0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2期 ( 第 10期 ) 总 1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缘起东亚合作的日益增强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日益改善的国际背景。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东亚金融危机使各国醒觉,增强了深化经济合作的紧迫感。
在这场世纪末的大危机中,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所谓“华盛顿共识”的指导下,处理东亚金融危机。
当时以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就对“华盛顿共识”提出严重质疑,认为在拉美国家解决金融危机的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华盛顿共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把它作为普遍适用的药方不分青红皂白地开给面临金融危机的所有国家。
而事实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处理东亚金融危机的迟钝与失误和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东亚依靠别人的救援是不现实、不成功的,只有加强自身的合作才能拯救自己、发展自己。
其中,日本对东亚经济联合的态度在危机后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积极主张设立亚洲货币基金以防范危机。
2000年2月2日,日本为印度尼西亚、南韩、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提供了210亿美元的资金,还为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提供22.6亿美元的贷款担保。
这是日本力促东亚联合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开创互利双赢新局面的需要。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自由贸易区,游离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外。
无论是从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潮流,还是从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密切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失为一项审时度势的战略。
同时,中国与东盟合作,也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增进互信,消除误解,这不仅对双方经济的发展是双赢的,而且对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有利。
对东盟国家而言,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地理上与东盟相依相连,无疑是东盟理想的经贸伙伴。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盟一直没缓过气来,“9·11”恐怖事件后,由于美国经济下滑,对美国市场严重依赖的东盟国家随之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早在1990年,富有远见卓识的马来西亚前首相敦马哈迪先生就提出了建立东亚经济集团(East Asian Economic Group,EAEG)及‘10+3’的构想,但是一些国家抵制了此项动议,同时在那时,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也还不够强大。
在1995年,中国西南财经大学刘崇仪教授也分析指出:“在不远的将来,在东亚地区形成新的经济贸易集团不是不可能的。
它不是以某个人的主观想象为转移,而是由根源于时代经济机制的不平衡发展规律、竞争规律和世界经济的现实格局所决定的。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的高速成长,这些构想和论断,正在被目前东亚发展现状所印证。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驱动,也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目的包括:促进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相互投资,增强中国和东盟对外资的吸引力;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企业生产率、降低成本、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提高企业与产业竞争力;促进成员国制度化和自由化改革;保持区域的政治稳定,提高中国与东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驱动区域经济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的形势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东盟各国和中国都希望通过建立完整的、有竞争力的区域性经济联合组织来拓展国际市场,增强整体竞争力。
加上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建立自由贸易区后,有计划向整个美洲扩展;欧盟也有东扩和南下设想。
面对这些挑战,包括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内的亚洲国家组建自由贸易区势在必行。
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东盟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在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东盟各国的经济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国际竞争力下降。
长期以来,以东盟各国为市场的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经济相继陷入衰退,金融市场出现不稳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促使东盟意识到不能“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应该把眼光收回到自己的身边,在亚洲地区寻找自救图存的空间,开拓新的发展渠道,避免自身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少数发达国家,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希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几个国家之间逐渐加强了经济合作,并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该建设对于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机遇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中国和东盟创造了许多机遇。
首先,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加彼此之间的贸易和投资。
这将有望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其次,自由贸易区建设使得市场更加开放和透明。
这种开放其实是一种相互性的开放,就是双方相互接受、相互交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推进的趋势,将有助于削弱与贸易壁垒有关的国内垄断,也有助于促进较低的消费价格,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此外,自由贸易区建设也鼓励了技术和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中国企业和东盟国家企业可以互相借鉴、交流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经验,使得各方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挑战然而,自由贸易区建设同时也给中国和东盟国家带来了很多挑战。
首先,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国内企业的压力。
这是因为,许多国内企业在不透明、不稳定的市场中已经形成了垄断的地位,这些企业可能会面临来自自由贸易区内其它国家企业的竞争,这就需要它们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它们在自由贸易区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其次,由于中国和东盟经济等级不平衡,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需要考虑到各方的经济实力和能力。
伴随着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各方需要协调政策,确保经济的平衡和对等。
特别是在开放的进程中,需要平衡异质性需求,而这一点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在平衡各种需求的同时,也要进行经济发展和合作。
最后,自由贸易区建设也主要考虑到了政治和经济风险。
尽管在现实中,不存在完全自由和公正的贸易,但是自由贸易区建设要推进,鼓励贸易投资和服务领域的开放,需要保障各类涉外主体的公平交易,保护投资的买卖双方不受到金融风险和行业风险的影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一)合作概况描述1.贸易额稳定增长,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虽然2022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其贸易额是稳步增长的。
而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在双方经济贸易中所占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度由1995年的2.8%逐步提高到2022年的5%,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则由1995年的2%提高到2022年的16.6%。
截至2022年,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则继续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反映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成功实施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同时,双方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并存,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出口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中国相比东盟而言,在稍高层次的制造品方面具有优势,而东盟在初级产品方面具有优势。
2.相互投资稳步增长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投资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投资额逐年增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对东盟投资总量稳步上升,在数十年间发展迅速,连续数年投资总量仅次于来自东盟内部成员和欧盟的直接投资。
而东盟对华投资虽然近年来放缓,但是也在2022年攻破七十亿美元的大关,总投资量达到空前水平。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相互投资稳步增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效应在区内降税之前,中国和东盟出于保护国内市场的需要,双方的关税水平较高,如印度尼西、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纺织品(20%)、电子产品(21%)、塑料产品(18%)。
尤其是东盟新加入的成员国,关税水平均在15%以上。
中国对从东盟国家进口的一些产品上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比较高,比如对泰国的大米、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的高水平进口关税及配额。
cafta (1)
政治同盟 ↑ 经济联盟 ↑ 共同市场 ↑ 关税同盟 ↑ 自由贸易区 ↑ 特惠贸易协定
程 度 联合 形式
减少彼此间 的贸易壁垒
取消彼此间 的贸易壁垒
共同形成对 外贸易壁垒
生产要素 的自由流动
货币政策财 政政策的协 调
由中心机构 决定共同的 货币财政政 策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联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治联盟
概念:地理位置相邻或相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之间
内容:组成集团的成员国之间逐步消除所有歧视性贸易障碍和其他非
对内实现自由贸易,对外实现保护贸易,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经 济一体化组织。
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阻 碍的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促进区域内 经济的繁荣。
4、经济实力和国际发言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形成了一个具有 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经济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 、欧盟(EU)、北美 自由贸易区(NAFTA)形成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 区。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 APEC 的影响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发达国家控制APEC 和左右亚太经济秩序的局面。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加快APEC 成员间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 步伐,推进APEC 自由化进程。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将加快APEC 成员间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步 伐,推进APEC 自由化进程。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运行机制的选择将会对APEC 的发展趋向产生重 要影响。
4、提高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发言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情况简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情况简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1997年12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第一届东盟-中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确定了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针;1999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这一提议得到东盟国家的积极回应;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建议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就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2001年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正式成立。
专家组研究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盟和中国是双赢的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10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
这一建议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和经济部长会的认可后,于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宣布;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法律基础,规定中国-东盟自贸区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
其中货物贸易是自贸区的核心内容,除涉及国家安全、人类健康、公共道德、文化艺术保护等WTO允许例外的产品以及少数敏感产品外,其它全部产品的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都应逐步取消。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2004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早期收获计划(Early Harvest Program),下调农产品关税。
早期收获计划:自贸区建设之初,我国与东盟还没有就全部货物的降税安排达成协议,但为了使双方尽早享受到自贸区的好处,树立建立中国—东盟东盟自贸区的信心,双方决定选择一些共同感兴趣、互补性强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如水果、蔬菜、鱼等,用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幅度提前进行降税,先行开放市场。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自贸区的建立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商机,并且这一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自2002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不断深化。
在此基础上,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提出了构建全面合作的愿景,并于2010年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标志着自由贸易区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根据协定,自由贸易区将逐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自此之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合作机制之一。
在当前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贸易额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了6227.9亿美元和5214.9亿美元。
与此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分别为2911亿美元和3223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东盟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除了贸易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服务贸易和投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自贸区协定签署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大。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东盟的服务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了11.3%和10.7%。
而在投资方面,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投资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一方面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为全球自由贸易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立于2010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打造的一个重要的经贸合作平台,旨在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提供参考。
一、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现状1. 贸易额持续增长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贸易额从2010年的3730亿美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587.8亿美元。
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额从2010年的1623亿美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2794亿美元;而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额也从2010年的2107亿美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3084亿美元。
可以看出,双方的贸易额呈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2. 投资合作不断深化除了贸易合作之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
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规模逐年增长,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制造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而东盟国家企业也对中国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开拓市场。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合作已经成为双方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自贸区建设持续推进在自贸区建设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双方已经在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合作。
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建立了自贸区,并逐步实现了部分关税的零关税。
双方还在积极推进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谈判,在电子商务等领域加强合作,为自贸区建设夯实了基础。
1. 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市场需求各异,因此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双方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
双方合作有望通过深化贸易投资合作,推动相关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摘要]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
面对新的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地调整外交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在政治上致力于相互信赖、平等协商;经济上谋求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正在建设之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中国周边政策的又一成果。
中国—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开启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新篇章,为双方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本文介绍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必然性进行了充分论证,概述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对如何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对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现状;对策;自由贸易区?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理论背景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彼此间就国家整体经济或某些经济领域、经济地区的经济联合而达成经济联盟的状态或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区域这个地缘范围内的不断趋向自由化流动,从而带来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相应提高,亦即世界福利水平的帕累托改进。
(一)关税同盟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关税同盟理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石。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Jacob?Viner出版了《关税同盟问题》一书,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
书中重点论述局部均衡分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认为关税同盟可以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自由贸易,但同时又对非成员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保护贸易,因此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世界福利的净增加。
维纳得出结论,关税同盟效应就是贸易创造收益减去贸易转移损失所取得的实际利益。
?(二)一国模型与两国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贸易区(FTA)是比关税同盟更为现实的一体化形式。
英国学者Robson将关税同盟理论运用于自由贸易区,得出了专门的自由贸易区福利理论。
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区实行内部自由贸易的同时,成员国对外不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使进口国避免因单边降低壁垒而蒙受不必要的贸易转移的损失;自由贸易区实行严格的“原产地规则”。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推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新篇章。
本文将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背景、现状、策略及未来展望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市场准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投资合作等方式,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实现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发展。
这一升级版的出现,对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与投资合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方面,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贸易结构得到优化,互补性增强;另一方面,双方在相互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对接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在合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贸易摩擦、技术壁垒、投资风险等。
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建议:加强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
通过加强信息沟通与政策协调,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以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
深化投资合作。
加强投资政策的协调与对接,推动双方在重点领域的投资合作,同时提高投资保护水平,以促进投资的稳定与发展。
提升经济合作水平。
通过加强产业对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合作等方式,提升双方经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深入推进,双方在贸易往来、投资合作、经济合作等方面将进一步实现优化和升级。
预期将有更多的创新合作模式出现,如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型合作领域将得到更广泛的和发展。
双方将进一步推动投资环境的改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合作,以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推进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为双方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内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内容
摘要:
1.背景介绍
2.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3.协定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1.背景介绍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东盟十国于2002 年签署的一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区域内的贸易和经济发展。
该协定于2010 年1 月1 日正式生效,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涵盖了11 个国家、19 亿人口和6 万亿美元的GDP。
2.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1)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降低关税、确定原产地规则和非关税措施,实现了区域内的货物贸易自由化。
(2)服务贸易自由化:在银行、保险、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逐步取消了对东盟国家服务提供者的限制。
(3)投资自由化:协定规定,双方投资者在对方国家投资的待遇应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并逐步取消投资领域的限制。
(4)争端解决机制:协定设立了一个争端解决机制,以解决双方在协定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争端。
3.协定的意义和影响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该协定不仅促进了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还推动了双方在投资、服务、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协定还有利于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1. 引言1.1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背景介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双方建立了全面的对话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双方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2002年,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定》(简称《框架协定》),标志着双方建立自贸区的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自此之后,中国与东盟在经济、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双方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旨在促进双方之间的经济合作,扩大贸易往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通过建立自贸区,双方能够进一步打破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1.2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性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该自贸区的建立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双方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双方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互补性较强,这意味着双方通过开展自由贸易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互相补充,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也有助于增进地区间的政治互信,推动地区和平稳定。
通过经济合作,各国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避免出现冲突和矛盾,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系。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促进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在于推动地区间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
这一自贸区覆盖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涵盖了全球人口的接近三分之一,经济总量约为10万亿美元,占据了全球贸易总量的约40%。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东盟自贸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双边贸易额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贸易额达到了总额的近6000亿美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广西边境贸易发展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广西边境贸易发展研究广西边境贸易的发展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枢纽,促进了两地经济的互补发展。
其次,CAFTA的实施为广西边境贸易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政策环境,降低了贸易壁垒,增加了贸易的便利程度。
此外,广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如南宁国际陆港、钦州港等,进一步优化了贸易流通环节,提高了贸易的效率。
然而,广西边境贸易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贸易依赖于地理因素,而地理资源有限,广西的边境贸易增长空间有限。
其次,政策调整也可能对广西边境贸易造成影响。
两地的政策环境、法律法规等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协调和沟通,以确保贸易的顺利进行。
此外,边境贸易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贸易摩擦、商品质量问题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合作。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首先,广西可以进一步拓宽贸易渠道,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以降低地理资源有限性的问题。
其次,政府可以出台更加完善的政策,以增加贸易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监管和合作,保障贸易的安全和质量,提高贸易的信誉度。
综上所述,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境贸易发展势头良好。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进一步拓宽贸易渠道,改善政策环境,加强监管和合作,广西边境贸易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广西边境贸易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重要地区,边境贸易的发展对广西乃至整个中国与东盟区域的经济一体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对挑战的同时,广西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边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广西可以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和边境资源。
广西位于中国与东盟的接壤地带,拥有多个陆、海、空等多式联运的交通枢纽,如南宁国际陆港、钦州港等。
政府可以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完善物流和贸易通道,以便更好地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促进贸易便利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与东盟是地缘紧密的邻国,双方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为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并于2005年开始实施,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自由贸易区。
目前,两方的自贸区进展顺利,已签署自贸协定、减税清单等文件,自贸区的建设对于促进地区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主要问题本文拟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自贸区合作的背景和历程,以及各自贸协定的内容和特点分析。
2. 自贸区建设的现状和成效分析,对自贸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研究。
3. 自贸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展望,对提升自贸区的经济贸易发展水平、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化经济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自贸区成员国的实际情况和各自的发展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考量。
具体技术路线包括:1. 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对自贸区合作的历程、政策、法规、发展情况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综合评估。
2. 运用实证分析法,对自贸区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直接投资、服务贸易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探究他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3. 运用SWOT分析法,对自贸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解决之道。
4. 尝试预测和展望自贸区未来的发展和趋势,根据深度分析和研究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政策措施,促进自贸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时间安排和预算本研究的时间安排为三个月,涵盖了研究方法的选择、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阅读、实证分析和模型构建、SWOT分析、研究结果的总结等环节。
预算主要涉及文献获取、实证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和软件、研究报告的撰写和打印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分析与现实意义(本科生毕业论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分析与现实意义【摘要】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较为顺利,但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
本文对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前景、远大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所存在的产品结构方面的障碍、吸引外资方面的障碍、经济文化方面的障碍以及西方国家干扰问题进行论述,进而提出扩大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加强中国东盟之间贸易与投资相结合、推进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推进我国“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政策、积极稳妥处理敏感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合作;意义;现存问题;对策【Summary】China and Asian free trade area in both the political establishment, be in economic and trade all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Although China-Asian free trade area construction progress has been smooth, but which also has some real problems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In this paper, the speed up the China-Asian free trade area prosp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mbitious analyzed, for now the existing product structure of obstacles and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barriers, economic and cultural barriers and western countries discussed interferenc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expand of the China-Asian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strengthen the Asian trade and investment combination with Asian countries, promoting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nd further promote our country "bringing harmony,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to neighbors rich neighbors" peripheral foreign policy, the positive safe handling sensitive problem relate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China-Asian free trade area;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Meaning; exta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和潮流,多数国家都在双边或多边多种层次的经济合作中把握契机,寻求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会大大推动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将改变整个亚洲政治经济发展的路向,其意义十分重大.实际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出与实施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完全是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内在需要,也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需要。
1.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缘起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始于2000年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四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10+1)。
会上东盟_些国家对中国即将加入WTO感到担忧,认为入世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促使国际投资从东南亚转向中国,从而对东南亚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当时的朱镕基总理解释说,中国入世不会对东盟经济构成威胁。
为了进一步解除东盟的担忧,朱镕基总理又主动提出双方成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此举在东盟国家引起极大的反响。
2001年3月,在中国的建议下双方成立了联合专家小组,对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经济效益以及中国加入WTO 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专家小组的报告认为,中国与东盟在贸易结构上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目前双方贸易额占各自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都较小,表明双方之间的贸易潜力很大。
如果成立自由贸易区,则会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使双方都能受益。
专家小组用“全球贸易分析项目”模型测算后,得出如下结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48%,使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55%。
同时,它将使东盟整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0.9个百分点,而使中国的GDP增长0.3个百分点(按2000年数据计算)。
专家小组的报告得到东盟经济部长和外交部长会议的支持。
原来对此存有疑虑的几个东盟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改变了态度。
这样,东盟10国统﹁了认识,进入双方协商阶段。
经过半年多的磋商,在2001年11月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正式达成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
紧接着双方就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了6次谈判,并在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中国东盟(10+1)峰会上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确定在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这是双方领导人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第一次承诺与他国达成自由贸易安排,堪称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中国的承诺中国与东南亚是近邻,社会、经济、文化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
加强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整个亚洲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因此,深化发展同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政策。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就双方在新世纪加强合作达成共识,一致决定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一个拥有17亿人口、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把农业、信息通讯、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开发作为新世纪合作的五大重点领域。
从而使双方合作的目标更加明确。
其中中国政府的承诺对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一,“早期收获”。
为了使东盟国家能尽快享受到自由贸易区的好处,中国主动提出“早期收获”计划,提前向东盟国家开放农产品市场,即挑选一些东盟出口较多的农林水产品和其他产品,先行降低关税。
这些产品不用等到10年后再取消关税,而是提前到2011年1月起降税。
这一举措优先给予东盟国家实惠,使大多数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获益非浅,因而受到它们的普遍欢迎。
此外,为了消除东盟的疑虑,维护中国与东南亚业已形成的友好关系,中国准备提前5年先行向东盟开放市场。
其二,中国对于东盟新成员实行特殊的、差别的和灵活的待遇。
为了加快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考虑到东盟10国的具体情况,中国承诺对目前尚未加入WTO的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4国实行特惠关税待遇。
2011年1月1日起,其向中国出口的部分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
这一承诺已在2002年11月的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兑现。
同时,承若免除柬埔寨总额2亿美元的债务,并将继续向柬方提供发展援助。
其三,中方将积极致力于湄公河流域开发。
中、老、缅、泰四国专家已完成了上湄公河通航的环境评估工作,清理碍航礁滩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中方将出资500万美元资助这一工程的开展。
其四,中方将继续支持并参加“电子东盟”的建设。
今后几年,中方将加大对东盟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并积极参加东盟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今后5年内中国将为东盟培训500名信息技术人员。
其五,开拓医疗卫生方面的新的合作领域。
东盟国家十分重视艾滋病的防治,中方也认为这是一个紧迫性的问题。
中方愿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支持东盟的努力,开展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中西药结合治疗等方面。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应对SARS中,中国政府与东盟正在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
3.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增势强劲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与中国经济关系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这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得以在较短时间内达成协议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统计,2003年中国东盟贸易创下历史新高,达到782.52亿美元,是1975年的近150倍。
东盟国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在近年平均增长了54%,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菲律宾(91%)、马来西亚(84%)和泰国(50%)。
近年来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已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贸易增长迅速,其增长速度快于中国和东盟各自的总体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二是双边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三是双边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即交换的主要商品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四是在双边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进口的增长速度,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逆差逐步扩大。
2003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高达164亿美元。
应该指出的是,“早期收获”的实施,带来了中国与东盟四国果蔬贸易的巨幅增长。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1年上半年我国自东盟进口水果蔬菜242万吨、价值3.3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0.7%和38.7%;对东盟出口果蔬81.9万吨,价值2.7亿美元,增幅分别达12.5%和33.9%。
上半年我国自泰国进口果蔬158.3万吨,价值2.1亿美元,分别增长22.9%和35.9%。
其中水果9.6万吨,蔬菜148.7万吨,分别增长90.7%和20.25;我对泰国出口果蔬5.9万吨、价值2635万美元,激增1.5倍和1.4倍,其中水果2.9万吨、蔬菜3万吨,分别激增2.2倍和95%。
可以说与中国签署实施“早期收获”的成员是最大的受益者。
如泰国椰子、木薯出口中国数量大幅增长。
”可以预见,这种贸易门槛的逐步降低和拆除,将会带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开发市场的新选择。
在货物贸易增长强劲的同时,中国与东盟在投资方面的合作同样取得显著实绩,开始出现双向投资的特点。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底,东盟国家来华投资项目达到22075项,协议投资金额645.9亿美元,占中国合同吸引外资总额的6.85%;实际投入323.7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46%。
投资领域遍及加工业及宾馆、饭店、住宅等不动产业发展到金融、零售、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
然而,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尽管绝对金额较小,但潜力大,增长速度快。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的项目已达857个,中方投资金额约为9.4亿美元。
此外,中国与东盟双边的经济技术合作也获得了拓展。
东盟国家已经是中国重要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市场。
截至2003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签订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达249.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0.5亿美元。
4.双边政治关系日益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双边政治关系发展稳定,政府高层官员互访频繁。
特别是进入11世纪以来,中国和东盟关系有了重大进展。
中国、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这是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
此外,还签署了《中国-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
2003年,中国作为第一个非东南亚大国正式加人《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文件,东盟已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地区组织,等等。
这一系列的举动向外界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本地区各国完全可以通过对话处理好相互间存在的分歧,它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信任度发展到了新的水平。
二、中国-东盟仓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区域经济合作,作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一种尝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必然会碰到来自内部与外部、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的阻力,诸如“中国威胁论”、成员体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等问题。
所以,其建设进程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对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部门的工作者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这里笔者仅对下列三个问题作一分析1.谈判进程阻力重重东盟秘书长王景荣在不久前举行的“2011年东盟—中国”论坛上透露,中国-东盟自贸协定谈判正受到阻力。
原定2011年6月30日结束的货物贸易谈判已无法如期在6月底完成。
按照中国和东盟此前达成的协议,中国和东盟需依次完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劳务等谈判,才能最终达成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
谈判之所以受阻,其主要原因是:(1)根据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柴拉迪约教授(Suthiphand Chirathivat)分析,主要是菲律宾和印尼等国的中小型企业因害怕无法应付中国企业的竞争,而要求政府暂缓废除贸易壁垒。
(2)出现“僵局”的原因主要是东盟一些国家正在进行大选,并导致中国和东盟在“一些敏感商品上的谈判”出现一些分歧。
今年印尼和菲律宾都进行了大选,这些国家的政治势力为了能获取国内工商业特别是制造业人土的支持,纷纷打出保护本国产业的“政治牌”。
这说明,成员体国家政治经济的任何变动都会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产生影响。
可见,进程的推进、协调是艰巨的。
值得指出的是,2011年7月19日,东盟秘书长王景荣访问中国时,表达了希望尽快和中国达成整体自贸协定的热切愿望。
如果协商顺利,中国和东盟有关货物贸易的谈判有望在年内完成。
2.货物贸易自由化中的关税减让关于货物贸易,根据已达成的共识,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后,除极少数特殊产品外,所有产品的关税将降至0-6%,并取消所有非关税措施。
中国的平均关税虽然目前已降至12%,但比东盟的WTO成员的平均关税要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
我国对东盟的一些主要产品的进口关税更高。
如中国对泰国进口的大米征收高达113%的关税,对从马来西亚、印尼进口的棕榈油的关税也较高,配额之内的关税为9—10%;配额之外的棕榈油征收30%的关税,另还附加13%的增值税。